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自由和尊严
第三篇 回归内在的声音 - 自由和尊严
自由和尊严
当一个人拥有了衣食名利之后,往往会发现除了这些之外,生命中好象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和尊严。
所谓的自由和尊严,简单的说,称心如意、不受约束就是自由,没有委曲就是尊严;相反的,被限制就丧失自由,被压迫就没有尊严。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派翠克?亨利(Patrick Henry)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后来成为追求自由者的名言。当统治者用军事、武力、政治,或是用文化、宗教来压迫被统治者,使得他们不敢讲出自己心中的话,也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不自由。至于一般犯了法的受刑人,在狱中受到约束而不自由,这是因为他们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做了错事,自作自受才进了监牢,基本上这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自由。
一般人认为的自由,通常就是指身体活动和言论思想都不受约束,自己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且从古到今所讲的自由,大部分都是从「征服」的概念出发,为了发展自己的欲望,把这种「扩张自我」的观念和做法当成自由,不断向外在环境争取。这样的自由,其实是有问题的。
因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罗兰夫人说了一句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发展出来的自由,相对的一定会防碍他人的自由;在发挥自己的当下,却也限制、影响到别人,这样的自由,就算争取到手,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应该让自己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共存,让个人的自由与团体的自由相容,而不会让自己的自由超越团体的、整体的自由。如果仅仅只知道维护个人的自由,那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混乱,滋生许多问题。当前世界人与人之间互相斗争、彼此伤害,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只知道争取个人自由。
至于尊严呢?有人说:「尊严是别人给的」,这真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常讲「自尊而后人尊」,意思就是要我们自尊自重,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在尊重自己之前,还应该先尊重他人,因为我们给人尊严,对方才会给我们尊严。如果我们不尊重人,只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也许表面上看来像是得到了尊严,其实那样的尊严恐怕是不真实的。
真正的尊严,还包括尊重自己的身分,尊重自己的责任,并能和他人建立起彼此互相尊重的关系。譬如身为父亲,行为举止就要像个父亲,不是大男人主义的父亲,也不是霸王式的父亲,而是慈爱、慈祥、懂得以智慧教养孩子的父亲。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做父亲的尊严,否则仅仅在孩子面前耍弄父亲的威权,到最后可能为了争取尊严,反而失去尊严。
尊严、自由可以是靠向外争取得来的,也可以是因为自己先给与别人,因而得到自由和尊严。第一种方式并不可靠,第二种方式比较稳当。
我们这个社会,争取尊严、自由的人太多,愿意给人家自由、尊严的人太少,所以日益混乱。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建设人间净土,一定要采取第二种态度,才是比较踏实可靠的。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