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母摩耶夫人
佛母摩耶夫人
作者:圣严法师
(一)
有福德的人,会与有福德的人相遇相处而共同建立他们的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有智慧的人,则与有智慧的人相遇相处而共同建立他们的文明、文化、道德、宗教等的幸福世界。有大福德的人,必定也有大智慧,能够福慧双运的人,方是人格完美的人。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我们所知道的唯一具有至高完美人格的人,便是佛陀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世尊,当其在兜率天未降生人间时,早已是一生补处位的最后身菩萨,名叫护明,为了救度人间众生的疾苦,所以示同凡夫而入母胎,受人身,修行成佛。但是要成为佛的生身母亲,决非一般福薄无智的女人所能胜任。如要成为怀孕佛陀圣胎的女人,她必定具有三十二种功德相:例如正德而生,肢体具足,所生之处尊贵,德行无缺,种族清净,端正无比,身体容貌上下相称,从未生育,心常随顺一切善事,无有邪心,身、口、意三业自然调柔,要多闻,极工巧,心无所畏、无谄曲、无诳诈、无镇恚,无嫉妒、无悭吝、能忍辱、有惭愧,薄淫、怒、疑、无有女人过失,孝顺父母,心向丈夫,能生一切诸功德等。
像这样一位几乎是十全十美的女性,究竟是谁呢?为了释迦世尊的降生人间,因缘已经有了安排。
在中印度的一个小城邦,迦毗罗卫国,是由释迦族所建的小国家,离其国都不远处,另有一城,名叫天臂,也属释迦族的一支,城中有一位豪贵的长者,名叫善觉,他的财富之多,无法估计,当时的人,把他看做财神。他一共生了八个女儿,相师们看了这八个女儿的相貌仪容,均说当生富贵福德之子。这消息被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知道之后,便遣使者前往求婚,结果,迎娶了摩耶及婆阇波提。这两位伟大的女性,是与释迦世尊历劫以来,有过大善因缘的人,她们来到人间,正是为著迎接释迦世尊的降生和抚养成人。
因此,当释迦世尊入胎之前的当天晚上,摩耶夫人即向净饭王请示,能否让她从那天夜里开始,受持八戒,所谓八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说无意义话、不贪镇愚痴及不邪见。净饭王不但不反对,并且也受了同样的八戒。因此,经中有一首诗赞叹净饭王的道心:
大王见了菩萨的母亲,从座起立而生恭敬的道心;
视同母亲又像是姊妹,打心底起忘了欲想和欲行。
护明菩萨从兜率天,下降人间之际,一切世间光明普照,大地震动,大海奔涌,诸水逆流,一切草木花卉,无不欣欣向荣,乃至人间地狱的苦恼众生,一切也蒙受了快乐。摩耶夫人则于梦中清皙地见到菩萨化作白象,骑著六牙白象,从她的右肋,进入胎腹。当时她的身心,均感到有无比的清凉、爽快和愉悦。根据占梦师的判断,这是将生贵子的吉兆。此子将来若不成佛,必能名闻远扬。
摩耶夫人怀著菩萨的圣胎之时,与一般的孕妇完全不同,她自怀胎以后,从未觉到腹痛腰酸,而且没有惊恐怖畏之心,百毒不侵,众秽不染,身不疲倦,反而有大安乐,持戒清净,不起欲想,不贪异味,没有寒热饥渴的感受,经常心地开朗,喜行布施,慈悲愍念一切众生,以平等心作大利益。
菩萨住胎之时,摩耶夫人也能显大神迹,不论男女老幼、富贵贫贱,凡是被鬼神所祟者,一见摩耶夫人,立即恢复正常;或有黄肿病、疯癫、癣癞、肿瘤、痈疽,以及一切疼痛,奇难杂症,只要来到摩耶夫人之前,夫人为其用手摩揉,或随取草茎、草叶、树叶相与,便可痊愈。
(二)
释迦世尊降生人间的目的,是为救度人间的大众,所以他要和其他的凡人一样,住胎十个月,然后光临我们这个世界,用以显示,佛是由人而完成的,以说明人人均有完成佛的伟大人格和福德智慧的可能。
未成佛时,仍被称为菩萨的释迦世尊,将要出生之前,天臂城的善觉长者,依照当时印度的习俗,派遣使者去向迦毗罗卫的净饭王要求,准许他将摩耶夫人迎回娘家生产。
于是净饭王为摩耶夫人的回娘家产子,准备了隆重的仪仗,豪华的交通工具,庄严的宝饰,丰富的器具和衣服,派了穿戴盔甲的力士,优秀的侍女。善觉长者方面也备了几乎相等的迎接设施,一方是欢送,一方是欢迎,为两城之间带来了一次从未见过的盛况。
善觉长者为他的女儿摩耶夫人预备的住宿游息之处,是位于迦毗罗卫及天臂城之间的一座广大优美的园林,这座园林,是天臂长者为了他的夫人蓝毗尼而建造,故名为「蓝毗尼园」,因此,摩耶夫人这次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娘家」。这座园林,经过园艺专家的精心设计布置,除了建筑物之外,有蓊郁扶疏的各种树木。更有来自各地而不同的草类,不同品种的花卉、果树、草木、木本,遍植园中。又有许多的香池、温泉和绿沼,彼此间连贯著悠然的清流,风光极其宜人。而这一切,正是为著释迦世尊的降生,所作的自然安排。
摩耶夫人到达蓝毗尼园的那天,以中国历法的推算,是在四月初八日。夫人从宝饰庄严座车上走下之后,即由随侍而来以及迎接她的彩女们,焚香薰衣,香水净路,音乐围绕。摩耶夫人,徐步安详,处处观看,欣赏美景,从此一林到那一树,几乎在她游遍了蓝毗尼园的全景之时,发现其中一树,特别的醒目:此树枝干,上下均匀,枝条下垂,遍布四围,树叶最奇,半绿半青,翠紫相辉,如孔雀的颈项,其枝叶柔软,如天鹅绒,加上此树所开的花,色泽柔和,芳香扑鼻,以致使得见者欢喜、闻者欢喜。此树名为波罗叉,意译为无忧树。摩耶夫人缓步走到此树的下面,很自然地举起右手,攀在一枝垂曲的树枝上。这个伸手攀树的动作,在佛教史上极其重要,对于释迦世尊降生人间的因缘,也极关重要,故有诸天玉女,来到摩耶夫人之前,合掌恭敬,同声合唱:
夫人今当生贵子,能断生与死之根;
他是天上人间师,决定没有伦比者;
他是诸天之圣胎,能拔一切众生苦;
夫人呀,辛苦了,我们大家来扶持你吧!
菩萨入胎,是从摩耶夫人的右肋而入,现在出胎,也是由摩耶夫人的右肋下降。所以初出胎时,即能安详起立,身上不沾任何污秽之物。当时天乐鸣空,百花怒放,万兽欢腾,众鸟和唱。菩萨初生,即能自由自在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行七步,步步举足,出大莲华,走过之后,目观四方,高声说偈:
世间之中,我为最胜;我从今日,生分已尽。
我于世间,最为殊胜;我断生死,是最后边。
从佛传中的记载看,有许多是属于宗教信仰及宗教经验的事,比如右肋降生之说,违于常情常理;初生下来,即能自行四、七二十八步,以及天女扶持,帝释天为其接生,八大龙王为其吐出温水沐浴等事迹。以信仰的立场,无一不可接受;以普通读者的立场,你也不妨将之视为传说好了。因为照佛经的记载看,为了释尊降世后所发生的种种异相异状,动员了全国的神异相师、术士,来推算和辩论,可知这本来就不是发生于常人常识中的事。
摩耶夫人诞生了释迦世尊之后,便从天臂城的蓝毗尼园,与新生的王子,一同被迎回了祖国迦毗罗卫城的王宫。
(三)
摩耶夫人,来到人间的任务,便是为了释迦世尊的宿胎和诞生,她从天上来,任务完毕,又回到天上去了,那是释尊诞生了七天以后的事。因为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正在等等待著,在释尊的抚养过程中,担负起重要任务,那是摩耶夫人的姊姊摩诃婆□婆提夫人。
但是,在佛陀的传记资料中,此后的摩耶夫人,依旧出现了好多次,例如释尊出家初期,修持极为精进艰苦,身心疲乏衰弱得无法支持而倒下之时,摩耶夫人从天上下降,探望慰问;释尊成佛后第七年夏安居时,特别去仞利天上,为母摩耶夫人说法;最后当佛陀涅槃了时,摩耶夫人再度从天下降,涕泪悲泣。因为佛陀在入灭之前,派遣弟子优波离尊者,去仞利天告知摩耶夫人,愿母早来礼敬三宝。摩耶夫人来到佛涅槃处,求佛再留半偈佛法,释尊的色身虽已安置在金棺之中,仍然开棺显现于佛母之前,为母留下五句法语:
世间苦空,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看来,这是佛陀的最后遗教,其实佛在一生教化期中,常常提示这几句法语。
中国最流行的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即是释迦世尊上升仞利天宫为摩耶夫人宣说的大乘经典。
大小乘诸经典中,提到摩耶夫人之处很多,本文是依据《佛本行集经》而参考其他诸记载。80卷《华严经》入法界品,所述摩耶夫人,最为殊胜神妙,读者不妨自己去检阅,本篇不作介绍了。
民国六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于纽约禅中心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