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十种威力」赞
「十种威力」赞
以神足力普迅疾,以乘威力普遍门,以行威力等功德,以慈威力普遍行,以福威力普端严,以智威力无著行,般若方便等持力,菩提威力皆积集。
这十种威力,是由於修持普贤行愿的菩萨行者,已经具足了第三十三颂的「如幻解脱行」而得的「威力」。其内容与如来的十力有所不同:
神足威力:能於同一时间内,普遍而快速地显现十八种神通变化。
行威力:普贤菩萨号曰「大行」,能行菩萨道的一切行,所以具足菩萨的一切功德。
慈威力: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行,普贤菩萨也同样具足,能於同一时间,普遍救拔无量众生。
福威力:以大富贵力、大福德力,随时随处,给众生所作依怙、作归宿、作保护、作津梁。
智威力:梵文的智,称为若那(jntildeāna),是对於一切事理都能决定了知的精神作用。《大毘婆沙论》有八智摄一切智,那就是: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在晋译六十卷本《华严经》卷三〈卢舍那佛品〉有云:「尔时一切诸佛与普贤菩萨,入一切智力。」其中便包括十种智。智能去着解缚,故云:「无著。」
般若威力:般若(prajntildeā)译为智慧、明、清净、远离。它指的是菩萨因位的功德,例如六度之一的般若波罗蜜;又是诸佛果位的平等智慧,例如三德之一的般若德。
方便威力:方便的梵文是沤波耶(upāya)或音译为沤和,是指诸佛菩萨在化度众生时所用的种种权巧;对於般若的实智而言,方便是为权智。
等持威力:等持即是梵文三昧、三摩地(samādhi)的意译,是指禅定,乃是维持「心」的平等而住於一境的意思。《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便是禅定威力。
菩提威力:菩提(bodhi)译为道、智、觉,是佛的果德,是指断烦恼而证涅槃;也是成佛的因行,称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无上菩提的佛道。皆於业力而清净,我今摧灭烦恼力,悉能降伏魔罗力,圆满普贤一切力。
此四句文意是说:由於具足了普贤行愿的菩萨行者,已有十种威力,往昔所造的一切业力,也都清净了,一切的烦恼力也被摧灭了,一切的魔力已被降伏了,普贤菩萨的一切力量也都圆满了。
「业力」,是由烦恼发动身口意,造作十不善业道,业力便是造业因而感业果的力量。凡夫是因业力而流转生死,接受业报;诸菩萨众是由愿力而进入生死,行菩萨道。
「魔罗」梵文māra,是指恼害众生的一切魔类,大致分为四大类,称为「四魔」:
烦恼魔:是众生内心障碍,如贪、瞋、嫉妒等。
阴魔(生老病魔):是指由五阴所组成的自我,制造出种种苦恼。
死魔:人命在呼吸间,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死亡。
自在天魔:是欲界第六天的他化自在天,经常破坏人间的善事,除了魔王,尚有魔军、魔民、魔人、魔众为其眷属,恼害人类。一般所称的魔罗,是单指魔王波旬。
又有《骂意经》的五魔之说:天魔、罪魔、行魔(无常)、烦恼魔、死魔。
根据《大智度论》等有十魔: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
又据《华严经疏钞》所说的十魔是:五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执着、三昧执着、善知识吝法、菩提法智执着。
可知诸魔的范围很广,从身心状态的顺逆障碍,到修持佛法时的执着颠倒,乃至天魔魔眷的威胁利诱,都是魔障,都是与菩提心及菩萨行相违的力量。
- 上一篇: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圆满七海」赞
- 下一篇: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重重无尽」赞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