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
禅门
圣严法师著
目录
自序
虚与实
慈悲与智慧
自私与无我
自我与无我
理性与感性
人生观的层次
安心之道
清明心的重要
心灵环保
话梦人生
照顾自己,关怀他人
谈生涯规画─立足点与方向感
净化人生的责任、权利、义务
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徒
自序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它的列祖列宗又偏偏都有说不完的葛藤络索。如何说明这种矛盾的事实?古人多将庞大的佛言祖语喻为导迷标月的手指。可惜的是,世人虽然渴望见到月亮的光辉,反被多姿多彩争艳斗妍的指阵所迷。大家指望从禅籍中,悟到一些「本来面目」的消息,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让那些古怪有趣的疯言疯语,弄得眼花撩乱,还真以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就在嘴唇的上边。
一九七六年起,我也在东西两半球,四处教禅、讲禅、写禅,迄今已出版了十九册与禅相关的中英文著述。不过,我虽遍读收于《大藏经》中的历代禅宗语录及禅宗史传,着眼点则不在于增长禅宗知识的见闻,也不在于考察真伪和嫡裔傍传的禅学等问题,更不在于分析推敲从古人牙缝里遗漏下来的那些残滓剩羹所指为何?我的宗旨,是将正统禅修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透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给有缘的现代大众。
古人用「指月」形容经义祖训的功能。也有赵州从谂禅师将自己反锁室内而烧满屋烟,大喊「救火!救火!」的公案,当时南泉禅师从窗口将钥匙投入,令赵州自开门户、自出火窟。我则常说︰「我所讲的写的,不过是给人一把钥匙,教人自寻门户、自投锁孔、自开悟门。」我不会嚼食喂婴,也不会代人吃饭,所以将这次出版的两本书,取名为《禅钥》及《禅门》。
一般人都把禅修的焦点,集中在顿悟成佛,明心见性,往往造成两种极端︰1.聪明伶俐自负自信的人,以为开悟是垂手可得,毫不费力的事,略得一知半解,便以为大悟彻底,实则却与悟境了不相干。2.资禀较钝思路缓慢的人,便会以为反正开悟无望,也就不想接受禅修的法门了。
我的目的,是将禅修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普遍地推广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禅法的最终目标,的确是开悟成佛,若不能开悟,只要运用禅法,就对身心的健康与平衡,有大受用。所以我依据根本佛法的观点,建议禅修者们,千万不要急求开悟。古人主张克期取证,用心良苦,而操之过急,等于揠苗助长,不仅不切实际,也容易使初学者萌生退心。
我经常介绍的禅修观念是︰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自我。以「有」为入手方便,以「无」为禅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过程为永久的目标。我到处指导的禅修方法是︰放松身心,集中、统一、放下身心世界、超越于有无的两边。能够彻底超越,便是大悟彻底。
对于今日社会中忙碌不已的人们来说,也有可能开悟,纵然仅得初尝禅修的滋味,也就非常实惠。若不能很快地体验到大悟彻底的无我自在,也不用着急,若能练习好放松身心的工夫,可稳定情绪,也可增长一些自知之明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了。
这两本书共收三十二篇文章,几乎每篇都是介绍禅修的观念和禅修的方法。不论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是不是已有禅修的基础认识及那一种程度的修行经验,当你读完之后,一定会有参考的价值。
禅宗的极致,以无门为门,不用任何方法。初步的着力点,还是要用方法。这两本书所收的具体方法,便是五停心、二入四行、禅七开示、平常生活、调身安心等。其余的内容,无论用什么字眼来做标示说明,都是贴紧着禅修的立场,向你介绍禅修观念及禅修方法的活用与实用。
这两本书所收各篇,除了七篇尚未刊出过,其余均曾发表于《人生》及《法鼓》两种杂志。刊出之时,仅有两篇由我直接撰写,其余都是几位僧俗弟子及信众们,将我演讲的录音带整理成文。半数已于刊出之前,经我看过、改过,甚至全篇重写过,另半数由于我的时间不够,未能仔细修润。因此这回我从英国禅七返抵纽约,利用一周的课余空档,夜以继日地花了一番手脚,便以《禅钥》及《禅门》的面貌跟读者相见了。
这两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我要感谢的人很多,除了请我演讲的单位、团体、学府,以及为我整理文稿的诸君,均已在各篇的篇末注明,用表谢意,用表纪念。我也要对为本书抄稿、校稿、出版、发行、传阅的诸善知识,致深深的谢意。例如为这两本书提供插绘的刘建志居士、法鼓文化辅导师果在法师、总经理张元隆居士、主编果光法师、责任编辑赖月英居士,为我誊稿的姚世庄居士等。如果没有这些善缘,我便没有演讲及出书的机会了。一九九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圣严序于纽约东初禅寺
虚与实
最近我收到两幅画,那是台湾唯一的,而且也是最杰出的沥青画家丘钖勋用柏油画的;他的作品已受到全世界欧美等艺术界的肯定和重视。这两幅画,一幅是我个人的肖像,另一幅是达摩像。
这幅达摩像,与一般人画的不同,一般人画的达摩通常是一苇渡江,踩着芦苇在江上前行;或是达摩面壁;或是达摩身上背了一顶大草帽,手上拿着一把方便铲等。但是我这次收到的达摩像非常特别,在一幅很大的画中,只有在四分之一的地方,画了一个达摩头,而且是画在靠近画框的角上,其他的部分都是空白。
我看了以后就对这位画家说:「你画的时候很快,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就画完了,可是你可能想了很多天。」他回答说:「真是知音,的确,在我画的时候,几笔就画出来了,可是画成这样一幅画,却在脑子里想了很多天。」
一、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这幅画的下面部分,都是空白,一般人大概把空白的地方切掉,只留下这个达摩头,但是他却在空白的下角签了名,这就是:「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这位画家好象懂了禅宗的意境。
请问诸位:有人的地方是虚呢?还是没有人的地方是虚?有东西的地方是虚呢?还是没有东西的地方是虚?事实上,有人的地方是虚,没有人的地方是实;有东西的地方是虚,无东西的地方是实。
譬如:鱼在水里游,到处都是水,但鱼的肚子里不是水而是鱼的细胞组织,所以有鱼的水是虚,无鱼的水是实。我们人在空间之中也是一样,空间本身的密度很高,连在一起,故是实;人在里面活动,占有一部分空间以后,这个「实」就会受到一点障碍,故成虚。故也应该说:「真空是实,太空是虚。」
可是「实」永远是实,当人离开的时候,那个地方又恢复了原状,正如鱼游过以后,水又恢复了原状一样。所以实是永远不变的,而虚是变动无定的,这个道理很容易懂。
而我们凡夫是颠倒的,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所以产生烦恼。看到好看的就贪,遇到不适意的就瞋,事实上,这都是我们面对「虚幻」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果面对「真实」,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发生。因此,虚幻的世界、虚幻的现象,让我们凡夫颠倒梦想,烦恼不已。如果能离开虚幻的现象,便像《圆觉经》说的「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就能够得解脱、得自在。
二、眼前所见无非幻相
在我们农禅寺的大殿前面,供奉了一尊玉佛,这一尊玉佛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说是假的,那又是真的玉佛;如果说是真的,那尊玉佛的名词叫作玉佛,只是代表着佛的像,佛就是这个样子吗?那就是佛吗?当然不是,故是假佛。
很多人在电视上、照片上看到我,我说:「那不是我。」而面对面已经见到我这个人了,我还会说:「你见的不是我。」为什么?这是因为师父的形象是虚幻的,师父的真相是无相的。真相无相,实我无我。我们如果能了解个中道理,则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不管是景物、人物或事物,全部都是假相、幻相,是虚非实。
有一次有个人拿了一枝花给我,他学释迦牟尼佛拈花,叫我微笑,我拿了以后,往地下一丢。
他说:「唉!你怎么把我的花丢掉了。」
我说:「这是假花。」
他说:「明明是真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呢?刚刚才摘下来献给您,您就把它丢掉。」
心中把一朵花当成真花,已经有了问题,我把那朵花拿过来往地下一丢,丢掉了就丢掉了,只是一个动作──这是花,丢掉了。他不需要问我为什么把他的花丢掉。他是问我这朵花代表什么意思?我没有回答他,我抓了它就丢掉了,表示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早上的露水,又如雷雨中的闪电,都是幻景,瞬息消逝,是因缘所生,幻起幻灭。
如果能够知道一切现象是虚幻的道理,我们就有福报;不知道是虚幻的,我们就有烦恼。知道虚幻,而能够面对虚幻,不排斥虚幻,也不追求虚幻,那就没有问题;以幻易幻,用幻法来交换虚幻,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现象。
所以那枝花,对我而言,有与无都好,对当时的那个人而言,我丢掉它是比较好的。
三、明因果则不忧不惧
自然现象的产生,本身都有其原因,称为因果关系。因果绝对是存在的,有果一定有因,因为有原因,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我们应理解那个原因,或者另外加上原因,使结果产生变化。虽然是虚、是幻,可是一定有原因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现象会变化,有的是本身的因素会变化,有的是另外加上了因素使之变化。所以对任何事情不要太乐观,也不要太悲观。
太乐观就好象丑陋的武大郎娶到美丽的潘金莲,武大郎实在太幸运了,但是欢喜得不要太快,杀身之祸就跟在后面。凡事如果觉得很幸运,说不定马上就有灾难临头,所以要小心谨慎。
但是也不要太悲观,不要太失望,认为前面没有路走,没有希望,其实路多得很呢!有的人,人家尚未替他制造绝路,他已为自己制造绝路,当然最后是没有路走。
然而,因缘是会变的,但不要仅是静观其变。譬如一栋大楼失火了,你说:「不得了了!让我静观其变。」结果到最后全部烧成灰烬。所以能够抢救就得抢救,能够灌水就要灌水;如果已非人力能够挽回,那就听其自然吧!以虚为实,要努力,以实为虚,放得下。
四、要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我们要帮忙让好的变得更好一些,坏的事情,不要让它再坏下去。如果大楼已经烧掉了,能起就起,不能起就不要再起,不需要害怕,害怕也没有用,不必恐惧,恐惧会使得情况更糟!
我们以虚为实,以实为虚,所以有烦恼,这就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
此外,「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含有这种意思。色是现象,空是空性。我们的色身本身是一个虚幻,农禅寺也是虚幻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但也各有其功用。可以提起时当提起,必须放下时当放下,不要害怕,不要担忧;能够改善则改善,不能改善则放下,不必慌张,不必恐惧。
所以,真正有禅修工夫的人,在遇到大风大浪的时候,能够心不惊惶,不会乱了脚步。(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圣严法师于禅坐会开示)
慈悲与智慧
很多人自认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实,那只算是同情和聪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因为凡是有主观的自己及客观的对象,仅仅是有漏的慈悲与分辨的智慧。清净而真正的慈悲与智慧,必须经过如法的修行,彻底的开悟。
一、佛教的内容便是慈悲与智慧
释迦牟尼在未出家时,发现人世间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自然界有弱肉强食的惨象,认为必须要解决众生的困苦,所以发心出家修行,寻求帮助众生解脱苦难的方法。这就是慈悲的表现。
释迦牟尼贵为王子,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他却宁可舍弃王位的继承权,割爱离俗,即使是在他父王的追迫之下,仍毅然决然的出家修行。就是洞察了生命的苦难,立意要寻求解脱之道。这就是智慧的抉择。
从以上来看,可以说明释迦牟尼在未成佛以前,便已经具备了一般人的慈悲与智慧。
释迦牟尼经过了六年的苦修,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明心见性,这时他大彻大悟,体认到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虚妄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不实在的,因此涌现出大智大慧而证得无上的佛果。
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已经从一切众生所有的困苦中得到了解脱。但他仍留在人世间,以他证悟的智慧,弘化奔走四十九年,广度众生,建立了佛教的团体,这是大慈大悲的体现。
佛陀涅槃之后,他的弟子,无论是小乘的声闻,还是大乘的菩萨,都是在人世间,一代一代的,上求佛法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以佛法来帮助自己是智慧,以佛法来帮助他人是慈悲。佛法的义理与修行的实践,是修福与修慧。同时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来修智慧;用智慧来培育福报,用福报来配合智慧。福报与智慧、慈悲与智慧,这两个项目如缺其一,修行即不会圆满。
因此,福报圆满的人,一定也是智慧圆满的人,智慧圆满的人,一定也是福报圆满的人。这就是「佛」。我们尊称佛是「两足尊」,就是说,佛陀是福报及智慧都已圆满的人。
在我三十多岁时,讲经说法,多半只有二十多个人来听我的演讲,最多五十多个听众,我已非常满意,而我的师父却说:「圣严,你有一点小小的智慧,但是没有一点点的福报,你要好好修福,否则以后就没有人要来听你讲经。」如何修福报呢?就是要广结人缘。相反地,如果仅有福报而没有智慧,虽也能帮助众生,未必就是正确的佛法了。
二、慈悲与智慧对人间的重要性
(一)慈悲是平等的关怀一切众生
真正的慈悲一定是平等的关怀。对于任何对象,不论亲疏远近,只要他们需要帮助,就会适地、适时、恰如其所需地,给予对方帮助。如果慈悲而不平等,可能会造成对方的不平。使得被帮助的人对你产生不平甚至仇视的心念。像父母对子女的关怀、照顾,如果不平等,便会造成孩子们之间的嫉妒,不能互相友爱,同时也对父母不满。
没有平等心,一定会为自己及他人带来困扰。曾经有一位法师,送书给信徒。一开始每位信徒分到两册,后来的信徒,一人只有一本,最后去的信徒,一本都分不到。没有得到书和仅得到一本书的人,认为法师偏心,而得到两本书的人,因为被人嫉妒也责怪法师。
(二)智慧是无私地处理一切问题
智慧一定要是无私的,如果尚有自我中心的自私心态,那就表示没有无漏的智慧。佛法非常重视无我,处理任何事,一定不能把自己的立场、自己的利害得失,拿来做考量,否则也许自认为有一点智慧,但他处理的事情,没有给别人带来帮助,反而造成灾难,也为自己增加了困扰。
有目的的布施,不是真正的慈悲,好象是在投资,希望能得到回报。譬如:有一天,有一个受了重伤的杀人犯,逃到东初禅寺来。纵然我知道他是一个杀人犯,我还是应该立刻打电话给医院,而不是警察局。我不需要考虑以后他是否会报答我或杀了我。至于他因杀人而犯的法,这是他自己的因果,到了医院以后,警察也一定会找到他的。
我们无论在处理他人的事,或者处理自己的事,都要先把自我放下。许多人处理他人的事,可以把自己放下,处理自己的事,就很难不把自己放进去。
(三)慈悲是具有理智的感情
慈悲必须以理智为前提,否则便是缺乏原则的乡愿之仁,真正的慈悲,会包容他人,不会因循偏私。宗教应是慈悲和智慧的体现,若是一个宗教光有爱而没有智慧,他们会救人,也可能会杀人。从古至今,有很多的战争,便是假藉宗教之名而杀人盈野,以达成他们歼除异己的目的。
(四)智慧是富有弹性的理智
智慧必须以感情为基础,否则便是缺乏人性的冷酷无情。真正的智慧,是判断正确,并且情理兼顾。科学是知识的产物,由于没有弹性,虽能造福于人,但也贻祸于人。回顾近半世纪以来,由于电子及化学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人类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但同时也对整个地球和全体生灵,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害。所以科学家未必是大智者。
(五)以慈悲心对待他人
对他人要用慈悲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关怀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弟子中曾经有人跟我说:「师父!你要给我权,我就可以去指挥人,把事情办好。」我回答说:「我自己也无权,你若希望得到他人的支持,一定要多体谅人、帮助人,经常做他人的贵人。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家心悦诚服的拥护,才能把事情办好。」
慈悲的人是不求回报的,在一个家庭中的夫妻之间,往往一方会对另一方照顾得无微不至,但都得不到对方的感激;许多父母,对子女呵护备至,但却得不到子女的感恩。常常有人认为这是自己业障深重,没有修到好的因缘,才会碰到这样糟的亲属。其实这是因为自己的慈悲心不够,才会跟他人计较得失。
(六)以智慧心对待自己
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要调伏自己的心念。当在失望、生气、悲伤、嫉妒、怨恨时,要立刻设法化解这些情绪。当在计较、比较、贡高我慢时,要立刻用佛法来平衡自己的心态。要做一个自知自明的智者。最愚痴的是,明明知道有智慧的人没有烦恼,而却又在自寻烦恼。不过,当你体认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时,智慧已经在增长了,所以自认愚痴,便与智慧相应。
譬如听到医生宣判你活不过一个星期,如果你能在未死之前,尽一切的努力,使得自己活得更有意义,这是智慧。如果因为知道即将死亡而害怕恐惧,精神失控,自恼恼人,或者静静地等死,这就是愚痴。
曾经有一位我们东初禅寺的护法,邹苇澄居士,得了癌症。我去探望时问他:「你害怕吗?你的双腿被截掉,每天在医院都做些什么?」他回答说:「我的腿本来就不听使唤,十分难受,被切掉了真好。我每天在念佛,也在计画于出院后,要画画捐给东初禅寺义卖,更在劝我的孩子们皈依三宝,信佛念佛,所以是在病榻上度众生。」这位居士没有多久就往生了,他走得十分安详、平静,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慈悲的行为,一定要以智慧来判断,否则往往适得其反,存好心做好事,反而害了被你帮助的人。智慧的运用,一定要以慈悲做背景,否则会流于空谈,发大心说大话,实际上帮助不到人。
三、如何开发慈悲心与智慧心
要知福、惜福、多培福,处处广结善缘。凡事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来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要识己、识人、识进退,时时身心平安。凡事要知己知彼,通情达理,不为自己的利害得失着想,便能开发自己的智慧心。
以持戒修福,多念佛菩萨的圣号,来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以礼佛修定,多读佛典经论,来增进自己的智慧心。(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吴昕仪居士整理录音带成为本文)
自私与无我
从自私到无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而自私的意义亦有层次之分。首先,自私的字面意义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得失。」也就是说,拼命追求自己希望取得的东西,至于它对别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则在所不惜。《说苑.至公篇》:「偏驳自私,不能以及人。」这句话十分能够阐释出自私的意义。另外,在《晋书.潘岳传》亦有说:「忧患之后,必生于自私,而与于有欲。」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往往是因为自私,而不断的去追求一些欲念中想要的东西,结果却由于贪得无厌,反而造成更多的忧虑和患难。
佛经中将贪得无厌、一味追求欲望满足的人,比喻为一个饥渴的人把盐水当作可以解渴的饮料,结果他一味的喝(追求),却反而造成了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苦况。
一、「自私」即是自力自度
我们亦可将「自私」解释成:「为自我增长利益,不受环境的影响。」如果以这种层次的意义来解释「自私」的话,那自私就不能说是不好的事了。《庄子.让王篇》有这么一句话:「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它的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成功建筑在破坏他人的成就上面;不要故意贬低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藉以抬高自己;也不要凭借着时机运气来谋求利益。因此,自私自利应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才真正合乎正道。
此外,在《礼记.儒行篇》中亦说:「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是鼓励我们靠自己努力而得到自立自强的成就,这种自私又何尝不可呢?由此可见,所谓的「自私自利」并不见得都是不好的!如果自私是自己努力而求得应有的东西,这种自私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
甚而,我们可以把「自私」解释为:「自求多福,自力自度。」如果以这种更高层次的意义来解释自私,那自私实在不是一件坏事。例如,杨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拔我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会觉得这个人未免太自私了,然而,我们如果仔细地想一想,就会发觉有其哲理存在。试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自求多福,把自己照顾得十分妥当,那不是很好吗?而这样的一个人,毋庸说,他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相反的,对于那些满口利民益国、仁义道德,私底下却是结党营私、干求禄位的人,我们更应该用佛法来感化他们。
在佛教中有大乘佛教及小乘佛教之分,而大乘佛教往往指责小乘佛教的圣人是「自了汉」,只求自利自度,而不想救度他人。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自身清净、自心清净,那又有什么不好?一个身、口、意三业清净的人,自己能够得到解脱,至少这种人对我们的社会不会有不好的影响,甚至于他们还能影响其他人,这岂不更好吗?「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般的「自私」又有什么不好呢?
二、「自私」未必不好
我们可以把「自私」提高层次,解释为「自我」及「大我」,像这种层次,自私的意义就更好了。举例而言,《老子》第七章:「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圣人处处谦让反而得到众人的爱戴;舍己为人,结果是身受其益;因此,我们可以把一己之「自私」扩大到全体的「自私」,如此,这个一己之我便可小可大了。我们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但是如果我们把自己扩大到全台湾乃至全中国子民的层次,那当他国对我们有所欺侮时,自然就会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如此的「自私」不是十分有意义吗?
由此可知,一己之我,可小可大。在佛法上认为构成自我的五大元素是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所谓的「色」乃是肉体的生理现象,而「受」、「想」、「行」则是我们心理活动现象的三个阶段,当我们接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一定是经过思索之后,而产生相对应的动作,这就是「受」、「想」、「行」。而所谓的「识」,则是连贯时空的精神现象,也就是在时间与空间之中贯串的生命之体,那是众生生命的连续存在。
「我」可以是小我,也可以是大我。普通人以肉体所在为「我」,而贤者则以身心及环境中互动的我为「我」,圣人则更以无限的时空及现象为「我」。如果以这种模式来省思,所谓「自私」、「自我」可以说是十分具有弹性的,它可以小到一己之私、一己之我,也可以大到社会国家之私、世界宇宙之我。
三、「自私」可为善,亦可为恶
既然「自私」的意义有这么多层次,那所谓的「自私」,其实是可以为恶,也可以为善的。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毕竟,我们已经习惯把「自私」定义为不好的,当我们说一个人「自私」的时候,往往是说他不好。然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照顾好自己,那又有谁会来照顾你?自己都不为自己打算,又有谁会替你打算?
所以,自私可以说是健康的心理,它并不是坏事。既然自私的心理是很正常的,那么,推己及人,我们也要想到别人也有权利要求拥有这样的心理。但是,若因为自私自利而损及他人,则是恶业;我们需要的是自私自利而无损他人;当然,最好是直接自利,也间接利他。一般人的自私自利,对于他人是可恶可善的,而且多半是善少恶多;只有贤者的自私自利,才是唯善无恶的,这就是儒家所讲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因此,佛教徒的慈悲心怀,其实就是自私及自我的升华和解脱。慈悲是奉献自我而为众生带来幸福、快乐;是奉献自我而解除众生的灾害及苦难。慈,是给予众生快乐、幸福;悲,则是替众生除苦难及烦恼。
四、慈悲三层次
慈悲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生缘慈」。在这个层次里,慈悲是有对象、亲疏、厚薄、轻重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从自己的亲人、爱人而扩大到陌生人,从慈悲人类而至微小的动物。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好好照顾,就去关心他人及动物,那是舍本逐末。
慈悲的第二层次是「法缘慈」,这里所谓的「法」就是对象。在这个层次里,只有被救济的对象、救济的事物,以及救济众生的自己,而没有亲疏、厚薄、轻重等的差别,也就是一视同仁。当然,对一般人而言,这是很难做到的,然而,我们佛教徒应该具备这样的胸怀。
慈悲的第三个层次是「无所缘慈」,缘就是理由、原因的意思。在这个层次里,慈悲不需要问理由,也不需要有对象,甚而,连慈悲的心愿都不需要有。也就是说,在我们心中根本不存有救济者、被救济者及救济众生的念头,救济一切众生,却不认为自己救了众生,这在佛教里称为「三轮体空」。
第一个层次的慈悲,一般人只要稍微努力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而第二个层次的慈悲,则是要菩萨行的佛教徒才可以做到;至于第三个层次的慈悲,则要像观世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才可以做到。由此可见,佛教徒的慈悲心怀,虽说是自私及自我的升华和解脱,然而,它仍是有层次等级之分,并非一蹴可几。
五、从「有我」到「无我」
既然我们知道自私的层次意义并非都是不好的,接下来我们要谈从有我到无我的修行境界。首先要探讨的是,自私的我究竟是由什么所构成的?除了刚才讲过的「五蕴」之外,构成自私的我主要有二个条件:一个是「因果」,一个是「因缘」。
什么是「因果」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果的时间前后所构成的,现在的我是过去的继续,未来的我是现在的延伸,凡有行为的因,便有事实的果。但是,有因未必有果,有果必有其因,所以,因果便是自我。是以,肉体价值的自我,属于身体及身体之所有物,而观念价值的自我,则是思想及思想的内容。
而什么是「因缘」呢?它表示自私的我是由因缘的空间聚散所构成的。肉体的自我是由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所构成,因为这四大元素不断地此消彼长、新陈代谢,所以有生存的自我。而心理的自我则是由贪、瞋、痴、慢及喜、怒、哀、乐等的心理反映所构成,因为心理的念头起伏不已,所以产生了生命的自我。
因此,众生都是平等的。由五蕴假合的生理、心理的种种因素聚集的自私的我,是随时都可以改变的。离开时空的移动,根本没有自我,更不会有自私之存在。
那么,难道自私的我一定是不好的吗?其实也未必如此。当然,如果自私自利而不顾及相关的全体大众,那自然是不好的,它的结果往往是害人害己。然而,如果自私自利而不伤害他人的话,那便不算是不好,甚至我们可以说他是好人呢!自私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利益他人、自利他利,这样的人应该可以说是善人。举例而言,佛教徒先自我进修,再奉献自身,为了自己成佛道,先去听闻佛法、净化身心,然后再以所知所学,教导他人,救济众生,像这样的「自私」有什么不好呢?
六、放下主观,随缘运作
从自私到无我是人生修行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无我」呢?所谓「无我」是要放下主观,不计较自我的价值,但随因缘的运作。如此,我们自然就会舍己从人,不坚持自我的立场,但求有利于他人;不会考虑自我的安危,但愿有助于他人。最后,就可以达到宾主皆无的无我境界。
《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是无我的境界。所谓的我相,就是自我意识的存在,而人相是对象意识的存在,至于众生相,则是指意识到自我及许多对象的存在,而所谓的「寿者相」就是指主观的我以及客观的所有其他众生的活动,他们在时间的关系上持续不断的活动。
因此,「无我」就是没有主观的我,也没有客观的对象,既没有你我、众生的空间,也没有寿者的时间。推究此理,佛度一切众生,乃是众生自度,佛却未度任何众生。既然无我了,那会有什么我相、人相、你度我、我度你?
从自私到无我,并非一蹴可几,很多人天天讲「无我、无我」,然而,他们的我执自私却是最深的。因此要达到无我的修行境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七、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经常自我反省,就会逐渐发现及认清自私的我。而在自我省思的方法上,我们可以念佛、禅坐及修定,使我们的心理越来越平衡,越来越平静。当我们的心越趋稳定平静的时候,我们就越能省思及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一个没有修行的人,往往不知其存在意义为何,所以会充满了烦恼及忧虑;而一个有修行的人,当他一有烦恼忧虑的念头时,他就会去寻找烦恼的根源并进而对治、化解它。经由这样的步骤,一个修行者将更能了解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意涵。
其次,我们必须要化解、消融自私的我。就好象是在一个大水缸里,原本它的水是很混浊的,然而,经过一再的沉淀及涤清过滤之后,就越来越清澈。这里涤清过滤的过程,就是发现并认清自私的我之后,所要做的第二步工夫。
当然,一般人是很难了解无我的意义的。我们可以这样比喻,所谓的无我就是让自私的、烦恼的我沉淀,进而提升慈悲、智慧的我,而这个智慧、慈悲的我就是「无我」。智慧的我将不会有烦恼,慈悲的我将一切奉献给众生而不求回报,而这正是我们学佛的目的。
从自私到无我,我们将会活得更有智慧、更有慈悲心,若得无我智慧,心不生烦恼,慈悲的我,奉献一切而不求回馈,这就是佛的最高目的「悲智双运」。无我的展现,将带给人生更大的幸福及更多的喜乐,它是我们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五日讲于华视视听演讲中心)
自我与无我
无论在东方人或西方人的社会里,均对「无我」的说法感到困惑,甚至抗拒。因为,任何人都自知有我的重要,例如我的拥有、我的愿望……就连今天所有听我说法的善友们,都是由于各自心中的「我」,想从佛法知道点什么、获得些什么而来。
很多人听到「无我」二字时,先是不敢想象,继而感到可怕。然而,要先让大家从佛法的观点清楚明白「自我」是什么,然后便可了解「无我」乃是事实。而佛法的目的,也就是希望人人都能从自我的困扰,达到「无我」的自在。
「自我」有两个层次:1.是个人自私的小我;2.是仁爱、博爱的大我,也就是宗教或哲学上的「神我」。
「无我」也可以分成两种方向:1.是凭各人自己的经验,感觉到心中与心外都是无我的;2.是依佛法的立场做标准,通过佛法的观念及修证的实践,达到即有即空,即空即有,有不异空,空不异有的「无我」。其实,只要把这个「自我」做详细观察,便会发现「自我」并不存在,却又非常真实有用。
一、「我」是由物质与精神结合成的
从佛法的立场来看:「我」是由于「物质」的身体和「精神」的心灵相加所构成。如果只有身体而没有精神,身体就如同死尸;如果脱离了物质的身体而仅有精神,精神就如同幽灵。
以个人的「自我」来看,由于肉体及精神的结合,才有「我」的生命的事实。一旦肉体的生命死亡,这个「自我」便在现实的世界失去依靠。
因此,只有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灵的人,才能作恶,才能修善。人的生命体是一种工具,若向坏的一面看,它是滋生烦恼的渊薮,所以五种邪见中的身见最难去除;若向好的一面看,法身要借色身修,所以身体也叫作「道器」,修行佛道,亦得靠我们生命所依的身体,否则,没有身体的运作,修行也就无从着力。
很多人在生命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不如意,却没有办法改变时,便感到生命是一项极大的无奈而提出疑问:「为什么个人在天地、宇宙间是如斯的渺小,没有能力帮助自己,也没有权利支配自己?又为什么世界上许多事情的发生都是风云莫测,非人力所能掌控?」于是,我们这个「自我」,便渴望借着接触宗教,来寻找答案。
西方人接触佛教的原因较为单纯,往往是为追求健康、安定,和开启智慧。凭借接触佛法去寻求修行的方法和理论,这当然也是出自「自我」的需求。
许多中国人却由于对某件事、或某些事不能做出决定时,便会利用烧香、许愿和求灵签等宗教行为,希望获得指示。曾在台湾有位经商的居士,一直依赖求灵签的方法来做出生意上的重大抉择。皈依三宝以后,便前来请教师父,问我:「今后做生意,由谁代他做决定?」事实上,应用佛法的基本原则,加上正确的资讯研判、做生意的经验和胆识,一定能够成功,用不着盲目地去求神问卜。
二、因有自我中心而「业感缘起」
当然,生意做得顺利与否,除了资讯、经验、胆识,也与运气有极大的关系。运气就是福报,是环境及时机等的因缘际会,是从过去世带来的福缘及业报,福缘成熟,则事事顺利;业报现前,则处处横逆。那是我们的「自我中心」,从无始以来逐渐积聚的,因此,也就称为「业感缘起」。
「业力」,是一生又一生所造种种行为的累积,有恶业,也有善业,因而在生命过程中有阻力也有助力。「业力」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改变它,即所谓:「自作自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去生中的恶业善业,都可由于现在生的勤惰好坏,而做若干程度的改变。多种善因,就有好运出现,如果没有种,永远得不到。但是,就算种了,如果内外因缘不具足,也不一定能得到,这便是佛法讲的因果观及因缘观。
如果播撒了种子,不施肥、不松土、不耘草,当然不会有收成。许多运气不好的人,虽然做了播种、施肥、松土、耘草的工作,却遇到了水涝、天旱、暴风、虫祸等的自然灾害,也没有收成。有些人自己并未努力,却妄想丰收,失望之余,便推卸未种好因的责任,总是希冀未播好的种子也有好的收成,播了坏的种子千万不要结果。
其实,好与坏是相对的。例如:做了轻微的坏事,又马上做好事,那个坏事的种子即会因而变质,所以,它的结果也不致太坏。相反地,如果只做一点小好事,却做了许多大坏事,那点小好事的种子亦会受到影响而变质。因此未种好因而不得善果,固然有其道理,种了善因也不得善果,必定有其原因。这种「因果」关系,就把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自我」贯穿起来。
实际上,身体不但经常在变,而且必定会死亡;念头经常在变,而且必定会消灭。就因肉体和精神构成的生命现象,经常变动,都不永恒,所以也不算是真的有「我」。比如:身体上属于「我」的头发、指甲、牙齿等,一旦剪下、脱落之后,便不再属于我,也不等于我;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不是我。又如:心念剎那起灭;可见平常似是我的心念,念念也都不属于我,不等于我。
三、观四念处以经验无我
修行的方法中,「四念处」是最基本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透过这基本的四种观想法,就能进一步亲自体验到「无我」是什么了。
(一)观身不净
身体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的六根,缘色、声、香、味、触、法等的六尘,而引生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的六根本烦恼,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的四大恶业。五官、七孔乃至遍身毛孔,常流不净,一旦身亡,臭秽难闻,所以不净。
(二)观受是苦
身体所受,苦多而乐少,虽能偶尔感受快乐,快乐乃是苦的结果,也是苦的原因;辛苦工作后的享乐,举债享乐后的受苦。情形就如用手揉擦发痒的眼睛时,感到很舒服,擦过之后,马上出现红肿和疼痛的苦受。因此,佛陀指出,有受皆苦。
(三)观心无常
心念是生灭无常的,前念与后念交替,一念接一念,过去又过去,川流不息,变迁不已。
(四)观法无我
「色法」是肉身,以及肉身所处的环境;「心法」是念头,以及心念产生的执着。「诸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现象,和无形的精神现象,均在不停地变动而非永恒,所以没有真实的「自我」存在其间。
因此,「自我」只是一种幻觉的妄见妄执。很多人却舍不得放下这种「自我」的幻觉。个中情形,就如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明知男女的情爱,本身就是一杯凄楚的苦酒,当事人却不以为苦,犹如飞蛾投火,前仆后继,穷恋不舍,以苦为乐。所以佛陀称之谓愚昧的可怜悯者。
同样的道理,人们生活在世上,只是一种虚幻境界,却在这幻境当中,自己为自己不断地编织苦恼的生死罗网而不自觉。如能修习以上的四种基本观法,便会觉知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一切烦恼的罗网也不会将你网住。
无论从观念上的疏导或修行方法的修习,均能协助你来体验佛法所说的「无我」是什么境界了。然而,如果仅靠认知上的理解,而不是修行上的实证,当贪爱瞋怒等重大烦恼出现时,光凭观念上的四念处来帮助解决问题,力量便有所不足。必须务实的修行四念处观的方法,至有所成就时,力量便强了。能在「自我」之中经常觉察到「无我」的自在,便能快乐地生活了。
在此,祝愿各位,经常要练习着在明知「无我」的情况下,运用幻有的自我,方能积极地修行菩萨道,那就可以知道:法喜充满的生活,是来自练习着放下自我的体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圣严法师讲于纽约东初禅寺,李果嵩居士整理录音带成稿)
理性与感性
在进入主题之前,首先请问各位: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属于感性的?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属于理性的?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不管是理性或感性,两者都是对的,可是,严格说起来,真正的理性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佛教常讲的「有情众生」是什么?
「有情」这两个字是带有情绪性和有感情的,「有情众生」可以说是感性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和执着于自我的。凡事存有「自我」和「执着」,请问:「这是属于客观或主观?」(台下答:主观)既然是主观,请问:「这还属于理性吗?」(台下答:不是)所以,纯粹的理性是一般人办不到的。从这里,我们可以说,一般人都是属于感性的,不过感性中也有差别,有的人是非常情绪化,有些人则非常有爱心。
一、真正的爱不存主观
一般来讲,有爱心是属于感性的,爱心是以自己来爱所有的人。问题是很多人的爱心是追求、是占有,追求并占有自己所要的和自己所爱的。就像童话中的狼要吃兔时,它会讲:「我很爱你,所以我要把你吃下去。」一般人所讲的爱都是占有性的爱,而不是奉献性的爱,真正的爱是没有条件,不以自我为主,不以主观来爱,这才能说是感性的爱,也就是佛教讲的慈悲的感性。
用感情来处理自己或他人的事,都是属于感性的,很多人动不动就生气,生气以后又后悔,想不懂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但是在生气的时候又不能不生气,请问:「这样算是理性还是感性?」(台下答:感性)如果是感性,后悔的时候是属于感性还是理性?如果说后悔的时候是属于理性,可惜后悔往往也是不正确的。
一般来讲,用道理或理智来处理事情,可以说是属于比较理性的。但这也不是绝对正确,因为每一个人的理智,都不一样,以美国总统为例,布希和刚当选的柯林顿,他们的理智,何者是对?何者是错?结果多数人赞成柯林顿的政治理念,他的理智可以算是比较对的。
问题是:多数人的理智和少数人的理智,有钱人的理智和穷人的理智,有权人的理智和没权人的理智,都有问题,到底那一种人的理智才是真正的理性呢?
由此来看,理性也是有问题的。众生的理性如同胳膊往内弯,把好的和有利的往自己身上揽;手指伸长往外指,把坏的和要负的责任往他人身上推。俗语:「人不自私,天诛地灭。」从佛法的观点来看,人都是在自私的情况下生活,理性从那儿来呢?
二、有情众生皆自私
人既然是有情众生之一,自然是属于感性的,只是含有感性的成分有多有少而已。有的人对自己自私,有的对自己的家庭自私,有的为自己的事业或自己的团体而自私,可知自私的范围也有大有小。就像目前正在极力提倡的环保运动,这也是为了保护整个地球,保护人类居住的环境,一般而言,这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但也不能不算是为了全体人类的利益而自私。
前两天有一位记者先生来东初禅寺访问我,提到感恩节即将来临,我们应该对人类感谢什么恩典?我觉得美国的感恩节真有意思,早期的移民在这块土地上的冬季,到处是冰天雪地,没有东西可吃,上帝非常慈悲,送他们火鸡吃,为了感谢上帝,直到现在,每年感恩节,就家家户户大吃火鸡大餐。这种自私的行为,那能算是感恩!
一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好的,原意也不自私,慢慢地,习久成弊,变成了自私。如果不听佛法,不知道自私的意思是什么,也就不知道自私是不对的了。如果人人都自私,还有谁能占便宜?就像美东的纽泽西州,有座大西洋城赌城,游客带钱到赌城,都想碰碰运气,都想赢钱,职业赌徒更是以赢钱为工作,如果每个人都想赢钱,又有谁是输家呢?
三、理性是以大多数人为考量
所谓「理性」,就是多为他人着想,多站在客观的立场设想,多为大众的利益设想。夫妻、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夫妻之间,如果先生只为自己设想而不管太太,或者太太只顾自己的立场而忽视了先生的立场,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反过来说,凡事先生要考虑到太太,太太也要考虑到先生,这就属于感性中的理性,是理想的眷属。
感性未必是全然不好,但也未必是好的,如果是自私的感性,就会自害害人;如果是关怀和宽恕的感性,则能自利利人。
有些人跟我讲:「生意人不能信佛教。」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信了佛教以后就不能说谎。生意人如果不说谎,生意自然做不好,也赚不到钱。」例如:过去在中国大陆,很多生意人在自家的店门口写着「童叟无欺」或「货真价实」,目前的台湾商店门前,常可看到「亏本大拍卖」、「买一送一大拍卖」的字样,其实挂上这种字样的,已经在说谎了。
是不是做生意的人非说谎不可呢?有时说小小的谎也很有用的,不但能利益自己,还能利益他人,譬如一样东西原价十块钱,生意人却告诉顾客说:「这样东西本钱十二块,老主顾了,算你本钱好了。」买的人心想:「嗯!这个人真够朋友,照原价卖给我。」因而欢喜地买下自己需要的东西。
类似这种的说谎,原本人家不买东西,现在买了,自己也赚了两块钱。但是这种说谎只适合于小生意,大生意就行不通了;做大生意的人,只要说一次谎,或者开出一次空头支票,信用就完了。再如卖瓜的说瓜甜,除非卖瓜的人自己试过,否则瓜甜不甜他只能凭经验估计,不能万无一失。到底做生意时说谎的行为正不正确?站在佛教徒的立场来看,说谎是错的。
最近听人说起纽约的佛青会会长吴本达居士,跟朋友谈起自己的生意经时,他总是说他做生意绝对以佛法的观念为立场,以佛教徒应有的态度来做生意,因此大家很相信他,信用非常好,生意自然越做越大,现在他常现身说法,告诉人家做生意要信仰佛教、深信因果。
四、稳定性格要靠正确的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稳。性格不稳的人,经常会发脾气,而发了脾气之后又常常后悔。有的人生气时就去拜佛,可是拜完佛,看到人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再拜佛。我经常遇到这种人,他们告诉我:「师父,我信了佛,知道不应该发脾气,不应该跟人争吵,可是,还是发脾气,还是骂人。」
最近我到中西部去访问,有一位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告诉我说:「师父,很奇怪呀!我不能念经,只要上午念经,下午一定跟我太太吵架。」我说:「这不对呀!你念了经以后,应该有慈悲心才对呀怎么还会跟太太吵架呢?」
他说:「师父,我念经的时候就是希望下次不要吵架,结果念完以后准会吵架,我怕发生的事,准会发生。」我说:「你一定不会念经,你是不是一边念经,一边想下午不要吵架,不要发脾气,你如果用这种心态念经,你本身的心情,已经在波动了,这样念完经,火气自然就来了,就会吵架。」
他的太太在旁听了说:「师父,我先生就是不听我的,我叫他念经的时候身心要放松,他就是不听!」
我告诉他说:「我现在告诉你,你以后诵经时要心平气和地诵,如果气急败坏地诵念修行,怎会避免情绪化呢?」
上面这个例子,不是菩萨不灵,也不是没有感应,而是本身不会修行,修行的态度有问题,这个留学生以感性来诵经,以感性来修行,修行的结果还是感性的。
人的情绪是需要调剂的,学佛是一种修养,能够使我们心平气和,心平气和以后,自然而然地,理性便会胜于感性。如果时时刻刻为了某种目的而修行,一心只想快点达到目的,这会引生感性的情绪问题。
五、在动中转感性为理性
念佛诵经是有用的,但并不是念了佛,诵了经,就一定会变得比较理性。现在我传授几点转感性为理性的方法:
(一)第一个原则──把心收回来
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外面收回来,不要把注意力注意对方,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接触到的事象上面。然后,注意自己的呼吸,想想看:当自己生气时,或者情绪激动时,是怎么呼吸的?是不是气急败坏?因为心情和气息是息息相关的。
(二)第二个原则──用心想
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感觉,再用心想一想自己的心在想什么?若能想到,现在的自己在想什么,则刚才那个叫你生气或不如意的念头,就已中断,不会再让你生气下去了。
(三)第三个原则──把眼睛闭起来
当你生气时,甚至握起拳头准备揍人之际,赶快把眼睛闭起来注意呼吸,也许刚才跟你吵架的人还在气头上,还在冲着你骂个不停,这个时候,你闭起眼睛告诉你自己:「等一下再来,等一下再奉陪。」对方看你闭目不理,以为你发病了,或者以为你已认输了,他也不会有更激烈的动作了。
「深呼吸」和「注意呼吸」不同,光做深呼吸还是会紧张的,注意呼吸就不一样了,注意呼吸之后,你就发现心情会随着呼吸的出入而平静下来。
六、在静中调和情绪
以上是平常遇到情绪不稳定时的处理方法,是在动态中使用的。下面我再介绍各位在静态中如何调和自己的情绪,也就是在静中使情绪平衡的方法。请各位:
把眼睛闭起来。
把头部和脸部的肌肉放松。
把肩膀也放松。
把身体的重量靠在椅背上。使身体的重心置于臀部与坐垫之间。
把身体上有感觉的部位都放松。
眼球不要动,眼球不用力,才是最放松的,把头脑中所有的东西统统放下来。
如此静坐二、三分钟之后,请各位把眼睛睁开,这是一种休息,一种头脑和肌肉的休息,经过了休息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连自己的情绪也跟着放松了。
佛法强调解行并重,很多人虽然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不能实修实证,光知道这些道理而没有实际去做,还是不够的。
凡事斤斤计较,或拿自以为是的标准的尺寸来衡量他人、要求他人,看起来好象是属于理性的,但却是很痛苦的感性态度。譬如:有些学佛的朋友,懂得一些戒律的常识,也知道佛教徒应该怎么做,然后拿着戒律的尺寸来评断出家人,事实上,人家把戒律放在心中,而你拿着戒律的尺码放在口头,只是自寻烦恼而已。
虽然如此,理性还是有好处的,有理性的人,能事理分明,能有冷静的头脑来处理人及事的问题。
事和理要分明,有些人只懂理不懂事,不通人情世故,以致弄成灰头土脸,所以我们也常听人家讲:「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事和理性往往是不能够相应的;你也许可以说得很有道理,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又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好。台湾有一位教授是教经营管理学的权威,故被一家企业公司聘为总经理,结果在上任不到半年就辞职不干了,他的心得是:「我只适合教管理,并不适合做管理。」所以现代的科学家要讲经验科学。至于理论科学,只有可能性,不能说一定会成功。
在佛法来讲,事与理是要分清楚的,事是事──事有时不是用嘴巴能够讲得通;理是理──理由或观念是能够用语言说得通的。当你看事的时候,就不一定非要用理来做要求不可,事在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但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运用之妙,存于一心,若用已经决定的现成理论来做标准,就可能行不通了。
七、事理分明,拔箭为喻
关于这点,佛经中有一个例子:在佛世的印度当时,有六十几种学派,对于宇宙人生,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说法。佛的一位弟子就去问佛:「人生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佛回答说:「我不告诉你这些,我只告诉你一个譬喻:若有一个人在战场上中了一支箭,这支箭还带着毒,我现在问你,你要先研究这支箭从那个方向射来?或先研究这支箭是什么人射的?或问这支箭是什么人做的?这支箭的毒,究竟是怎样淬上箭簇的?或者你是赶快把箭拔出来,先救人要紧呢?」佛的弟子答:「当然是要先拔箭救人。」
由这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佛法是讲求实际的,是主张以解决眼前的紧急问题为原则,而不必讲太多不切实际的理论。因此,处理事情的时候,就是处理事情,可是,处理事情的背后,一定有其原理,处理事情的原理,未必就是逻辑的口头思辩的理论,而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是人人都希望的这个样子。释迦牟尼佛讲这个中毒箭的譬喻,本身就是理。
「戒」是不应该做的事,不可以做;应该做的事,不可不做。「定」是想要做的事,必须以冷静的头脑来做,能够达到不做的目的也需要冷静。有的人明明知道不应该做的事,却偏偏去做,这就是头脑不冷静;修定的起码工夫,是使人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譬如:每天早上起来能够拜佛、念佛、打坐,都有助于情绪的平稳。
信心也非常重要,信什么呢?例如:信仰观世音,早上起来拜了观世音菩萨,相信出门的时候菩萨会保佑你,心里就不会慌张,不会恐惧,心情就比较平稳。自信心重要,宗教的信心更重要,这种信心能够帮助我们,安定我们的心。信仰是感性的,却有理性的功能。
八、感性和理性必须调和
讲到「感性和理性必须调和」,请问各位:「水火相不相容?」(台下答:不相容)其实,常识的水火不相容,未必是真理,水需要火,火也需要水,这叫「水火相济」,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水还是水,火还是火,不相调节,我们的生活就要面临绝路了,请问:如果都是火,好不好?
同样的道理,如果都是水,好吗?应该是彼此互相调节,才是和谐有用。「乾坤」和「阴阳」,是相摄或相克呢?感性和理性是相摄或相克呢?所以从人的立场来讲,慈悲是感性,智慧是理性。同样的,对一位大修行人来讲,当他有智慧功能表现于外的时候,一定有慈悲的行为利益众生,当他知道什么是慈悲的时候,他也一定是一位有智慧的人。因此感性和理性,一定是互为表里,互相调和。
佛法不离世法,常听有人对我说:「师父啊!我是俗人,说俗话,做俗事,只怕您会笑。」我说:「如果世间没有俗事,没有俗法,我还能做什么事啊!」所以,出家人看到所有的俗事,全是出家人应该关怀的事,只不过出家人是用佛法来安慰、来疏导世间的俗人俗事。(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圣严法师讲于纽约台湾会馆)
人生观的层次
人生观,本是哲学名词,是指对于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个人对于处世的态度。可因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人格修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见,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今天我用六个段落来进行主题的说明。
一、何谓人生观
(一)人生观是对于人生的看法
首先,肯定人类与矿物及植物有别。人类属于动物的一种,略带动物的性格和特质,却又异于一般的动物。人性之中,既可媲美动物的驯良可爱之处,也有较之于猛兽更凶残可怕的一面。古人以「人面兽心」、「人形兽性」等比喻,作为划分人的心性与兽的心性之区别,也代表了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
(二)人生包括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存等三部分
「人的生活」,是人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现象。例如我们每天上班办公,到学校上课,在家做家务等,一切在空间中的活动。除了基本的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如娱乐、信仰和欣赏艺术等的需求。
「人的生命」,是人们在时间过程中的延续现象,从过去到现在,今天到明天,以至无尽的将来。人的一生,是从出生到死亡,然后走进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与动物差异之处,是动物没有历史的生命观,人生与历史相结合,故有对历史负责,以及活在历史上的生命价值观,便是世间圣贤豪杰之士的人生观了。
「人的生存」,是指人类存在于时间及空间环境中的事实。人类生存于时间中的阶段,一般人只局限于从出生到死亡为止,一期的生命结束,便不存在。而人类生存于空间中的活动范围,因人而有大小不等,但也极为有限。个人的生存,对全体的时空而言,实在微不足道。如果通过宗教、哲学等的奉献和菩萨的愿心,便可成为无限。例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西方的耶稣,虽然他们生存的年代已成为历史,他们思想的影响力,却是源远流长,将与人类的文化同垂不朽,超越了他们肉体生命存在于时空中的期限。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释迦牟尼佛,他的色身的生存,仅仅八十年寿命的时间,和印度恒河中游游化的空间,他的影响,则将与全宇宙同时存在,通过他的悲愿,那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了,乃是超越于时空观念的大存在。
(三)人生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缺意义,便会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着受苦。假使生存而没有价值,不仅生存的本身变成多余的赘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费了世界的许多资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来受报还债,菩萨行者是来修道还愿。人生的意义,则因人的身体难得,而又能够知善知恶,能够为善去恶。人生的价值,是在能够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积功德,增长福慧。
我曾听到一位母亲叹着气说:「像我这种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识丁,存活在世上,既没有用处也没有意思。」当时,她有一个不到十岁的男孩,听到之后,似乎觉得有点恐惧,马上对他的母亲说:「妈妈,千万不要说这种话,我很需要你,对我来说,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够没有妈妈!」母亲听后,便体会到,她在小孩的心灵里,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便感到虽苦犹乐,非常安慰,这也就是她对人生价值观的确定。
二、动物本能形态的人生观
告子:「食色性也。」也就是说,饮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论是文明人或野蛮人,都会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饮食;也都会有传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儿育女。渴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不能没有饮食,同时在生理成熟之后,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妇生活。这被称为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因为跟其他动物如狗、猫、老鼠甚至鱼类等均十分相似。所以,人类生活的目的,若止于此,便是最低层次的人生观,那跟一般动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对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认为人生是件无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听天由命,茍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这还是属于动物本能层次的人生观。一般人往往也会产生这些念头而不容易察觉。当然谁也不喜欢承认,自己是属于这个动物本能形态的层次。但是,我经常会被问及:「阿弥陀佛,师父,我为什么要在这世界上活受罪?」「我为什么这样苦?」「师父,我前辈子欠的债究竟有多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恼,却找不出为什么要生活的根源,但也无法摆脱生命的负担,既不能心甘情愿地活下去,又不得不无可奈何地活下去。
三、痴迷的人生观
很多人误解地认为,人生就是为了无止境的追求满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乱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
许多人由于缺乏安全感,渴望获得保障,纷纷利用积蓄金钱、投资房地产、购买股票等以作为安全的保障。以为拥有的财产越多,便越有保障。为了自己的将来,或者是儿孙们的生活无虞,花费一生的时间,努力打拼,汲汲营营,以至终老。然而,有形的财产及权位,能否真正为人带来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却大有疑问。
唐朝时候,有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禅师(人称鸟窠禅师)住于秦望山中的树上,因而前往拜访。当他见到禅师高居树上,便喊道:「小心啊!禅师住处太危险了!」禅师却不以为意,倒劝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说:「太守的危险更甚于我哪!」白太守心中诧异,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长,所到之处均受到保护,不明白禅师的用意,故问禅师:「弟子位镇江山,有什么危险?」禅师答道:「应当小心地、水、风、火四大所成的身体,天天跟你捣蛋,生老病死随时轮候,贪瞋痴慢疑,经常与你作对,岂不危险?」白居易听后,十分同意禅师的说法,因为只要是在无常生死的范围,从那儿来的安全保障!
(二)为了追求名、利、权、位、势而奋斗
每当人在贫穷的时候,极渴望获得财富。当一朝拥有家财万贯之后,便又希望得到名气,随后是追求势力、权力、社会地位等的增长。如果能够达到一呼百应、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认为是不枉此生。但是,欲望的标准不断地提高,难以满足。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够望重一国,乃至望重世界,拥有越多的同时,越渴望得到更多。于是,一生的时间,便投注在这无穷无尽的追求之中,不断拼命奋斗,只是为了满足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三)为满足虚荣心而争夺
许多人的另一种烦恼,是时常与人比高低、争长短。由于好胜心的驱使,每当自己的成绩不如别人时,便心生懊恼,不断地鞭挞自己,强迫自己拚命努力,以致于疲于奔命,为的就是要跟人家一较高下。一旦失败,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于自我的烦恼之中而无法自拔。得胜之时,狂傲骄纵;失败之后,怨天尤人。不论成败,都是在烦恼中打滚。
也有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盼望得到别人的另眼相看,虽然收入不太富裕,却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名牌衣服,坐名贵的轿车,戴贵重首饰,以做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穷不得,赢得输不得,明明已处困境,还在死要面子,这叫作打肿了脸来冒充胖子,那又何苦来哉!
(四)像一只愚笨的狗
总括以上所说的,都是痴迷的人生观。事实上,很多人身陷于这一层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情形恰似一只愚笨的狗,围绕着一株像直径尺把粗的树干打转,发现树身那边有条狗尾巴,本来是它自己的,却误以为是来了一只野狗,于是不断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它不可,结果却把自己很可怜地累死了,更可怜的是,尚不知道它是为什么就这般累死了!
四、智者的人生观
智者是指有原则、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例如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大政治家、大哲学家、大宗教家等。
(一)艺术家的人生观
艺术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时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时也美化环境和世界。从内心的体验到环境的改善及改变,内外浑然一体。他们体会到整个宇宙,无非是一件完整的、完美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呕心沥血,极尽艰辛。每当作品完成后,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完全投入于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十分陶醉。但是,由于仍然未能离开贪瞋等烦恼的困扰,故当回到现实世界里,面迎人事的纷争,情感的纠缠,他们的心灵,便马上变得跟丑陋的烦恼相结合,往往难以接受现实人间的生活,甚至无法与别人相处。
台湾曾有一位武艺及画艺非常杰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满,事业不顺利,生活并不愉快。当他在练武作画的时候,能够浑然忘我,淋漓尽致,浸润于宁静、和谐、优美的境界中,但总不能老是练武作画,所以这种经验是时常间断而不永恒的,也无法以此来排除内在的烦恼。因此,除了艺术生活,便终日以酒为伴,直到他生命的结束。可知艺术家眼中的世界虽然美丽,却是幻起幻灭的美丽。
(二)科学家的人生观
科学家将生命投入在万物现象的分析和观察之中。能够观察到极大的宇宙是无边际的存在,同时,亦观察到极小的质与量也是空无边际的存在。这种无内无外的全体,便是整体的存在。
科学家的理论,指出我们这世界都是物质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无边,是无限的;往小看,细微的质量与能,细小得几乎并不存在,也是无限的。整个地球的生命,便由这一切的无限结合而成。与佛法所讲「诸法空相」、「色即是空」的理论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见的世界真相。因为,如单纯以科学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释为何人类要投生这个物质世界和死后将往何处,也无法彻底解释因果不可思议,因缘不可思议。因此,很多科学家接触到佛法就比较容易接受佛法和亲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观
大政治家可以为了救国救民而奉献时间、财产,乃至自己的生命。为了政治理念的实现,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他们不考虑个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他们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为成全全民的大我。可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敌,往往会拼成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政治理想,跟现实世界总有距离。
(四)哲学家的人生观
哲学家把生命扎根于他们所发明和坚持的理念。理念是通过逻辑的思惟而证明其合理可信。哲学家的发现,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义、存在主义、现象论,如今又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均能与哲学家自己的生命结合为一。换言之,他们的哲学理念就是他们的人生观及宇宙观。
他们为了自己的理念而生存,他们的生命亦因他们的哲学理念而有了意义。当他们一旦生命消失,他们的理念仍能留存于世上,继续推动下去,那就等于是他们的生命,进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来,伟大的哲学家们,虽然丰富了人类生命的价值,但由于受到时间的考验,哲学家的理论也不断的被改进,甚至被彼此否定,以致逐渐演变成为仅是历史上的哲学名词。
(五)宗教家的人生观
宗教家是将生命来迎接永恒全能的神,并跟对于神的信仰结合为一,人生是由于神的恩赐而来,也当服从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宠召而升天国,永远与神生活在一起。神是创造者,人是创造物,起于神而归于神。人与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个别的。在人世间总是残缺的,唯有回到天国,才是完美永恒的。此即弥补了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等生命观的缺点。一神论的宗教家认为,人虽与神在一起,然人应各有其永恒的独立人格,否则不免失之以人生个别价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场的空虚。
正因为如此,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们,多会接受宗教信仰,伟大的哲学
- 圣严法师: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圣严法师: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圣严法师: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圣严法师: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圣严法师: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圣严法师: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圣严法师: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圣严法师: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圣严法师:出生食是什么?
- 圣严法师: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圣严法师: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圣严法师: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圣严法师: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圣严法师: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圣严法师: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圣严法师: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圣严法师: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圣严法师: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