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说三
二、方便品──唯一佛乘,方便说三
自此品至第九品为迹门的正宗分。
「方便品」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法华经》的根本及重要的道理都在其中。
方便,就是前面说过的「迹」、「权」,因为所要说的佛法,可分作方便说及如实说,对未熟者作方便说,对根熟者作如实说。这一品很长,经过浓缩后,篇幅虽然减短,但其主要的内容都已包括在内。现在开始逐段解释。
在这一品里,舍利弗再三请法,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不要以为阿罗汉都是小乘,像舍利弗就是大乘阿罗汉,许多大乘经也是由于他的请法而说,他当然是大乘菩萨。由于他的请法,所以佛从无量义处三昧起,告诉舍利弗:诸佛的智慧非常深奥,无法以世间的语言去衡量、说明、想象,他的智慧门是对众生开的,门门都能进入佛陀本怀。但是门开在哪里?愚痴的众生不知道如何开门,当然更进不去,就是一切二乘圣者,声闻与辟支佛,也是难解难入,不能彻底明白。
世尊从成佛到现在,用种种因缘、譬喻广为宣说,同时也用种种方便引导众生,目的就是要使一切众生远离执着。
这里所要远「离」的执「着」,包括人我执与法我执。凡夫的执着是人我执,就是烦恼,也就是以身之地、水、火、风四大及心之贪、瞋、邪见等三毒为自我。小乘的执着不是五蕴的烦恼身心为我,是执解脱法的所证境界为我;声闻、辟支佛以法为我,以他们所证的法意、法味及法的层次为究竟,这还是一种执着。
所谓十二分经,亦称十二部经,即是印度佛经的文体及性质,可分成十二类,因缘及譬喻之外,尚有契经、重颂、讽诵、本事、本生、未曾有、论议、无问自说、方广、授记。
譬喻(avadāna)是以已知之法,显未知之法,即是托此以况彼,寄浅以训深。佛说法善用譬喻,深入浅出,以平常事物衬托深奥的法义。以《涅槃经》卷二十九的八喻最为著称: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徧喻。
《法华经》亦善用譬喻,其中的三界火宅喻、三乘三车喻、长者穷子喻、草木一雨喻、衣内明珠喻、髻中宝珠喻、良医救子喻等,均极有名而被千古传诵,名为「法华七喻」。「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此段经文是说:概略而言,无量数的一切未曾有法,佛是全部成就了的。
未曾有法(Adbhūta-dharma)是十二部经之一,经中记载佛及菩萨所现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在此处实际上就是指《法华经》。「未曾有」的意思是稀有难得的,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对于当前的听法众而言,是永世以来,从未领略过的,以后也不可能再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这是佛告诉舍利弗,不要再说了!因为佛所成就的佛法,难得稀有,是不容易懂的。只有诸佛与诸佛之间才能彼此究竟,全部知道诸法实相,其他的人,即使是大阿罗汉也无法知道佛的智慧。
不要以为究尽的「尽」字错了,它的用法在这里比较特别,意思是彻底的、全部的、圆满的。因为诸法实相,唯有佛的一切种智,始能彻底明了。
所谓「实相」,是一切法同具的真实性之特相,梵文dharmatā是法性,dharma-srabhāra是法之本质。在鸠摩罗什三藏所译圣典中,实相一词,是与如、法性、实际、空、中道、法身、般若波罗蜜、涅槃等名同义异词,而互用于不同的场合。
此处是表达《法华经》的经义,乃为第一稀有的难解之法,仅有已成正觉的诸佛,才能彻底了达。因此释迦世尊命令智慧第一的罗汉弟子舍利弗尊者:「不用再说什么了」。既然不是一般凡夫二乘所能听懂和接受的,说了反而不好。若是妄想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小量大,难免不起偏执而误解;或者那些得少为足的增上慢人,听了即生惊疑,而不信此法华经义。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诸法」究竟是什么?
「法」的梵文达磨(dharma),其用义的范围极广,可以分作三大类:
* (一)保持自性,永不改变,令生物解:1.佛所说的教示(de?anā);2.聚集教示的圣典pariyatti。
* (二)不与烦恼及杂染相随伴的善行gu?a。
* (三)任持各自的自性:1.指万物为诸法;2.意识所缘之境为法处、法境;3.因明命题的「宗」之宾部,为差别、能别之对「有法」;4.或为理或为物之自相、体、道等,均名为法。
总之,法字在佛教圣典中,通于一切用语,不论大小,不拘有形无形,不简真实或虚妄,凡是事物其物或道理其物,皆名为法;法是兼摄有体及无体的一个总名称。
佛法中所讲的「法」是包涵一切有无现象的,它的范围深广,涵盖六凡四圣的十法界。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其中唯有人身处于人间,最适合修行,因此佛法虽然包括一切法界,仍以人的根身器界为主,以人的身口意三业为重。
此段经文所举的十种如是,乃为《法华经》对于「诸法」的深入分析说明,其实一切诸法的每一法,无一不备十如是,而唯有佛能够通达每一法的十种如是。
「如是」梵文翳鍐(eva?),在佛教圣典中有五种用法:1.在每一部佛经开头多会有「如是我闻」一语,以表证信。2.表示所说之法,义理正确,如云「如是如是」。3.表示能信之心印信顺受,亦云「如是如是」。4.印可之用辞亦谓「如是」。5.《法华经》的十如是,则为表示每一法的全体大用,含有十项。
如是,一定属于亲自的体验实证,一定是在明确的理解其实情实况的状态下所作判断与认可。例如我在喝水,我说「这杯水是暖的。」如果有人不信,我可以把杯子递给他,让他亲自喝一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就是这样子地暖啊!」如果还有人怀疑,就也让他喝一口,他也会说:「真是暖的。」至于暖到什么程度,只有喝到了这杯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因此,「如是」一定就是如此这般的事实,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例子,称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很主观的。如果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亲自体验到的,便可以成为超越于主客观的事实,那就是诸法的实相,总名共有十个,名为十如是。
「十如是」在《法华经》里非常有名。「诸法实相」要用「十如是」来说明。对凡夫来说,光是某个法的一个如是就弄不太清楚了,何况万法的法皆有十个如是。看了「十如是」后,会令人惊叹连连,自知不足。不过这「十如是」在《法华经》中,并未申论,而只举出十个名目。依据天台宗的解释,此十如是乃摄迷悟、收依止、显权实于一「如」字。
十如是分别解释如下:
* (一)如是相:乃指诸法之相貌或形相,例如法界中,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住法位,外显种种差别相貌。
* (二)如是性:乃指诸法之本性,在内而不改不变者,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之性分,终始无变。
* (三)如是体:乃指诸法相性所依之心法及色法,即是体质,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各具十法界自体的身心。
* (四)如是力:乃指诸法之体所具的功能,如十法界的众生,各各法界皆自具备力用功能。
* (五)如是作:乃指十法界众生均有各自的造作,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如法运动,造作诸有无漏业。
* (六)如是因:乃指十法界众生由于各以因中熏习而招善恶业果。
* (七)如是缘:乃指缘助业之形成,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各依善恶业之缘助,如法而得苦乐之报。苦乐之性分,名为习因,使之感果者,乃是善恶之业缘。
* (八)如是果:乃指习果,即是从习因及缘所成之结果。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习成善因而生善果,习成恶因而生恶果,任何一法,无非各各习成自因而生自果,各如其法。
* (九)如是报:乃指酬因之果报,下自地狱界,上至佛界,各各皆如其法,依过去所作善恶之习因及缘,而得现生所受苦乐之果报,复依今生善恶之习因及缘,而得来生苦乐之果报。
* (十)如是本末究竟:乃指初以「如是相」为「本」,终以「如是报」为「末」,十法界的各各法界,均以如是相为本为始,亦均以如是报为末为终,都是平等的一如实相,故称为「究竟」。
十法界的每一法界,乃至每一法界的每一法,都有它的根本和枝末。「末」当然不是究竟,「本」也不一定是究竟,不可只抓住「本」而去掉「末」。也不可以末为本,应当摄末归本,而本末全收,才是「究竟」的全体大用。这种境界,绝非凡夫二乘所能探其源而尽其妙的。所以世尊一连三度制止舍利弗尊者,不要再问这样的大法了。「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等千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的四众弟子,「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
一些罗汉弟子听了上面的话之后,都觉得相当难得,所以殷切勤恳地称叹佛有大方便力,而且还说:「佛所证得的法义法味,难懂难解,实在太深奥了。佛的言说,意趣玄妙难知,那是所有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比不上的呢!」
因为这一班人之中有一千二百位都已证阿罗汉果,该修已修,该断已断,该证的也已经全部都证到了,而且他们自以为所证所断所修的层次与程度,应该跟佛不相上下,是相等的才对,为何尚有难解难懂的呢?所以产生疑问。
「声闻」和「辟支佛」有什么不同?听到佛法的道理──四圣谛、八正道之后如法修行,速则三生,慢则六十劫,由初、二、三果,最后证得阿罗汉果,超越三界苦海的叫作「声闻」。「辟支佛」则在无佛之世及无佛法可闻之地,有利根众生,经由观察人生现象的十二因缘,世间物质现象的花开花谢,自己觉悟到一切诸法都是无常,即空,进而证入涅槃,得到解脱,因为是自悟自证,所以又叫作「独觉」,亦名「缘觉」。
下面他们之中又有人问:「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这段意思是说:佛得解脱,阿罗汉也得解脱,解脱之义应该都是相同的,亲到涅槃地,即名解脱。如今的世尊,为什么要说漏尽而住最后身的一切大阿罗汉皆如舍利弗尊者,都不能获知佛所得法的义趣呢?
解脱梵文毗木叉(vimok?a),亦名毘木底(vimukti),乃离系缚得自在,即是远三界之烦恼,离生死之系缚,也就是实证涅槃之义。不过若从大乘佛法的立场而言,二乘圣者所得解脱,乃是实证五蕴非我的层次。大乘所得解脱,则是虽不离五蕴四大的身心世界,亦不被五蕴四大的身心世界所困扰污染。
二乘的解脱是远离五蕴身心的系缚,故于一旦进入无余涅槃的肉体物化之后,便不欲再来三界五趣受身舍身了,因此而被大乘菩萨讥为「灰身泯智」的焦芽败种。大乘的解脱是既不贪恋五蕴四大的身心世界,也不厌恶、惧怕五蕴四大的身心世界。
未发大乘菩提心的凡夫众生,在三界内受身舍身,是由于造业受报的因果流转,大乘菩萨则以发菩提心的弘誓愿力,以众生为菩萨道的福田,以行菩萨道饶益众生为成就无上菩提佛果的正因,故能自由自在于生死中来回,这才是第一解脱、最上解脱。
有一个比喻可以说明这种情形:一般人是不能任意进出监狱的,但是有一些法师、居士为了教化的工作,到监狱里为受刑人说法,也有一些法师到监狱里主持佛七、禅七,他们不是受刑人,所以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可以在里面多待一些时间,也可以打完佛七以后马上离开,甚至不再进去;也可以从这个监狱到那个监狱,进去之后又能自由地出来,不受监狱的系缚;但是,被关进监狱的受刑人,便不能随时离开,要等到刑期满了,或者至少要等获得假释时,才可以离开监狱。
以此比喻可知,二乘人的解脱如出离监狱后不愿再进监狱,大乘菩萨的解脱,如同担任教化工作的宗教师,可以自由自在的出入监狱。
涅槃是梵文nirvā?a的音译,意为寂灭、圆寂、不生不灭、无生灭。小乘的涅槃即是脱离一切烦恼而不再生于迷界,有部论师名为「择灭」。大乘圣典中的涅槃,则与般若及法身为同义。一般来说,不生不灭有三种:肉身的不生不灭、心念的不生不灭、烦恼的不生不灭。
肉身不可能达到不生不灭,有生必有死,肉身没有不生不灭的道理,所谓长生久视、羽化登仙、化肉身为虹光等,是信仰的,非事实的。
心念的不生不灭是指不受内、外境干扰而有念头生灭。内境即内在的境界,就是自己的种种思想、妄想;我们的内心思想非常复杂,起起灭灭,想东想西,这是有生灭。外境就是外在的环境,是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现象;外境动,我们的心也跟着动,这也是有生灭。
前念灭后念生、前念灭后念生,念头经常在生灭不已,一念产生后就不可能不灭,换言之,只要有念头起就一定有念头灭。就是入了高深禅定的人,心住一境,似乎已是不生不灭,但其五蕴中的行蕴,仍是因缘迁流于三世的生灭法。依《俱舍论》说,四十六个心所有法,其中四十四个属行蕴;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包括无想定、无想果、灭尽定等,都属于行蕴的生灭法。
烦恼的不生不灭,意指小乘圣者至阿罗汉果位,断除了三界内的见思二惑,称为涅槃;大乘菩萨则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为涅槃。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虽然外表显现出心念的用相,但内在却是不动如镜,那已是不生烦恼的般若智慧心,是诸佛菩萨的权巧方便,叫作不生不灭,也就是「大涅槃」。
经舍利弗代表大众三请,佛始允说:「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舍利弗代表大众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三遍之后,佛才答应说:「好吧!你们要用心的听,要非常平心静气地听,还要好好地想想我讲的是什么,我马上就要为你们逐项将层层意思一一加以分别说明了。」
经文的「汝」是指舍利弗,因为他是代表法华会上的所有听众,向佛请法,所以「汝」字实际上也是「你们」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讲完这句话之后,就有会众之中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站起身来,礼佛之后,离开了会场。
这五千人毕竟都是有修行的,虽不想听,还懂礼节,拜了佛才走,并没有拂袖而去,还不错!现在的人,如果觉得语不投契,便会拍拍屁股掉头而走,就不如这五千人了。
「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
这些人由于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所以世尊未加制止,而任由他们离开了灵鹫山的法华盛会。
根的梵文是indriya,有能生及增上之义,亦为根性的利钝、善恶之义,也有以上中下来论人的根机,决定修学的法门。
三十七道品法之中的五根(信、精进、念、定、慧)是指增上善根。此处的「罪根深重」,是指过去世所造的种种重大罪业,可能是曾经毁谤大乘,对大乘佛法做过不利的宣传,或是犯过其他的如五逆重罪,因此他们的心被这些罪根所障,并有增上慢,尚没有得到佛的果位,就认自己跟佛所得的解脱功德相同;还没有证到佛那样高的层次、那样深的涅槃境界,就认为自己已证、已究竟解脱道、已得到甚深涅槃、已具有一切种智,所以不能住在究竟一乘的佛法里。
慢有七种,称为七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有「增上慢」的人不是普通人,也有可能是大修行人。只是本身尚没有这么高明,而是自己把自己放大了。某些大修行人的确有所证悟,可是证悟的不够彻底,修行还不到家,还没解脱,就认为自己已经大彻大悟,得到解脱了,所以佛说他们「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得」是果位,「证」是果德。
凡是「增上慢」者,以及罪根深重的人,就不容易接受大乘佛法,他们连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话都怀疑,那还算是已证解脱道的阿罗汉吗?可见这是他们的罪根深重,所以不容易听到唯有一佛乘的《法华经》了。
释迦牟尼佛看到五千人等退席,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让他们走了。佛没有说:「等一下!我还有道理要告诉你们,现在走了,以后会后悔喔!」如此看来好像佛很不慈悲,其实这是不得已的事,他们既然不愿意接受,佛再多说也没有用。所谓「佛度有缘人」,为什么佛的话他们听不进去?就是因为这五千人的善根、福德、因缘不具足,所以没有办法接受。佛很清楚这个原因,也就不再劝勉、慰留他们。
并告舍利弗言:「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佛又告诉舍利弗:「现在留下来的听众之中,已经没有小树枝、小叶片了,全是佛门中非常可靠、实在的大梁大柱之材,不再有根机不够的人渗杂其中,让那些增上慢人退出了,也是好事。」
贞是贞操、贞节,非常清爽纯洁、纯净,没有杂染的意思。古时候女子要从一而终,称为贞节女;或为守节而死,名为贞烈女。男子报效国家,虽亡国亦不做贰臣,称为忠贞之士,尽忠而亡称为忠烈。都与从一不二、纯一不二有关。此处的「贞实」,是指纯粹扎实的龙象群众。
当这些增上慢人退席之后,佛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说出纯圆独妙的一乘大法了,不用考虑到有谁犹疑不信,或是听了以后惊惶失措,兴起毁谤,从现在起佛就可以称兴而谈,如实而说了。
「汝今善听,当为汝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好好听着,佛就要为你们说了,说什么呢?说此一乘法,并非一般人的思量分别所能理解的,唯有诸佛,乃能了知。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法」是十法界的一切法,包括真实法及虚妄法,也就是「十如是」法,这些都只有如来能够完全知道。普通凡夫只能看到一些幻象,二乘圣者虽已见到一些真理,也同盲人摸象一般。所以不要说是未能见到海中冰山的全貌,就连冰山之一角都未曾清晰地瞥见。
思量是以意识来思虑度量,是主观的、我执的,不是超越于主客观的纯智慧。
分别梵文vikalpa,也是以意识于心及心所的所对境,起思量计度的作用,是妄非实。
「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为什么呢?所有的诸佛就是为了一椿大事因缘,而来到这个世界。」
什么叫作「一大事因缘」?因缘即是诸佛说法的由缘,「一大事」即是要使各种层次的众生,不论凡夫、二乘及大乘,都归一佛乘。
诸佛的出现就是为了对众生说明,或是使一切众生同入佛乘,称为佛知佛见。凡夫不知不见佛的智慧门开在哪里,增上慢人不信有佛知佛见,二乘圣者无法测量佛知佛见。因此佛就到我们这个世界上来,告诉我们这些众生有这么一个智慧之门,好让我们能够方便进入。诸佛的知见虽然甚深难解,不可思议,但是如来希望众生知道有这样的事,能够明白佛的所知所见,逐渐达到跟佛相同的境界,最后,我们自身就跟诸佛一样了。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连续的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合起来叫作「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教经常使用这句话,比如说:「请某善知识为我们开示几句法要」的「开示」两个字,就是出于《法华经》。禅宗也讲修行要有修有证,要悟入佛性,这也是从《法华经》来的。
「开示」佛的知见是指说法主──佛,「悟入」佛的知见是指闻法者──弟子。这是有感斯应的感应道交,亦称机感相应。
「开示悟入」四字是由四句话浓缩而来,代表着四个不同的层次:
* (一)开佛知见:诸佛出现在这个世间的目的是为了给众生闻佛知见。众生本具佛的知见、智慧,只是被烦恼尘封了,所以需要佛来说法开示,为众生打开各自的智慧之门,得清净的智慧心,亲证诸法实相,断烦恼,出生死,成佛道,即是开佛知见。
* (二)示佛知见:「示」就是显示给众生看。有人画了一幅画在画廊里展示,这叫作「示」;你口袋里有一大笔钱,故意掏出来炫耀,这也叫「示」。给众生指示出,众生各人自己本来即具有佛知佛见,再进而帮助众生、教导众生如何来显示自己的佛知佛见。
* (三)悟佛知见:为了帮助众生也能显示自己的知见,就一定要让众生开悟才行,自己不开悟,便显示不出佛的知见来,所以要使众生自证、自悟,称为「悟佛知见」。
「悟」有两种:1.渐悟:《大毗婆沙论》及《俱舍论》等,都说经三祇百劫的修行难行的菩萨道后始成佛。2.顿悟:如《法华经?方便品》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华严经?梵行品》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慧海禅师的《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云:「不离此生,即得解脱。」又云:「即修之时,即入佛位。」中国人好简求速,所以顿悟法门的禅宗,几乎一枝独秀。但也因此而养成许多懒人,聪明伶俐鬼,不事实修戒定慧而光卖弄禅语机锋,野狐禅客满街走。
《法华经》的悟佛知见,首先是「开佛知见,使得清净」,若心未得清净而仍有烦恼心时时现行,便难悟唯一佛乘的诸法实相。
* (四)入佛知见:进入佛的知见。「开」是用佛的语言来说,「示」是佛为众生指出众生各各皆有佛的知见,「悟」是让众生觉悟到众生自己皆具有佛的知见,「入」则是进入佛知见,发现自己本身就跟诸佛的知见相应相合。
所以这四句话是有层次的,诸佛出现于世的由缘,就是为了这椿大事:帮助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一切佛来到世间的目的,就是为了摄受不同根器的众生,同成佛道。虽然使用种种方便权巧,说种种不同层次的法门(人天法、二乘法、三乘法),但这些方便法只是一个引导,不是目的。诸佛的目的不在教人五乘三乘,而唯教化菩萨根性的众生,或者就是教化一切众生成为诸佛。所做的一切功德经常仅仅就是为了一椿大事,那就是要把佛的知见显示给众生,使得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如来单单是为了以一佛乘而对众生说法,没有二乘,也没有三乘,释迦牟尼佛如此,十方三世诸佛也是这样,所有诸佛所说的佛法都是相同,都是为了引导一切众生成佛。
佛法方便说有五乘,乃是为接引各种根机的众生,故分别说为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佛。但是到法华会上,说唯一乘法,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的成佛之法。至于二乘、三乘,犹非究竟,何况人乘、天乘。
「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这一段是补充说明,所有诸佛都用能使众生成佛的方法来帮助众生,现在的十方诸佛如此,过去的十方诸佛如此,未来的十方诸佛也是如此。他们虽然用许多的方便,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使众生能够听懂,进而接受,这都是为使众生理解到佛法只有一种,既没有以声闻及缘觉的二乘为究竟,也没有以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为终极。诸佛来世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皆以唯一佛乘开示众生。使一切众生从诸佛那里听到唯一乘的佛法之后,都能得到「一切种智」,也就是实证佛的智慧。
「一切种智」是三智之一的佛智。《大智度论》的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 (一)一切智:一切智慧,这是小乘声闻缘觉所得的智慧,又叫作「总相智」。总,是全部的意思,也就是全体概括的认识。基本上,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切法是空的,那就是得「一切智」。
* (二)道种智:「道」指菩萨道,这是一切菩萨所修得的智慧,能知道诸法的种种差别现象就是「空」。小乘所知的「空」是整体,而不是个别个别的去了解认识。菩萨为了度众生,不同的众生需要不同的佛法,所以菩萨能以「道种智」适应众生,产生种种教化众生的功能,应机而说,恰到好处地施以佛法。
* (三)一切种智:这是成佛之后所得到的智慧,能通达一切种类和原因,由一切种智可以产生一切智慧的功能,菩萨及二乘的智慧就包含在其中,但是三乘圣者的智慧不能称为一切种智,只有佛的智慧才可以如此称呼。
实际上,一切种智也是「根本智」及「后得智」的总和,因为从功能上来讲,为自己断尽一切烦恼,得无分别智,是根本智,即如理智;起大悲心能教化一切众生者,是于根本智之后所得智,就叫作后得智,即如量智。由此可知,一切智慧佛都具备了!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二乘就是声闻、缘觉,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十方世界也就是诸佛世界。诸佛世界里没有二乘法,没有三乘法,只有一乘的佛法。然在各种大乘经典中,所载十方佛国净土,却有声闻、缘觉、菩萨等众,围绕供养,听佛说法,岂非与此《法华经》所说抵触了吗?这便正是《法华经》要表明的问题:指出其他一切经教,皆是方便说,唯有《法华经》才是如实说。
「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虽然如实而说没有三乘,诸佛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而方便地把一佛乘分别说成三乘,使得各种层次的众生,都有入门处的着力点。
这就好像是千丈高楼,必须从地而起,虽然目的要到最上一层,也得逐层建筑。但是除了上得最高一层者知道全楼的景色为何,以下诸层的住户访客,都不能得知此楼的全貌全景。若已登至最上一层,它和下面是不能分开的,一分开就不是最高一层。因此既得全体的一乘,就不用再分别逐层的三乘了。
又例如「一佛乘」是一座整栋楼房,「分别说三」是说这栋楼房有三层高。如果要到最上面一层去,除非乘直升机空降楼顶阳台,许多人没有办法一步就跨到第三层楼上,必须逐层拾梯而上,因此这就等同「方便说三乘」一样了。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诸佛出现世间即是为了教化菩萨,教化众生修持菩萨法,以修持菩萨法至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只有菩萨能成佛,佛是由菩萨所成的。《佛本生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过去无量世的因地,以修菩萨行而名为菩萨,所以学佛就要先学做菩萨。释迦世尊座下,不论是何种根机,都是佛的弟子,是向佛学佛,当然也都是菩萨,虽然有阿罗汉及辟支佛名,应该都是菩萨阿罗汉与菩萨辟支佛。如果还不知道佛陀教化的对象虽名声闻、辟支佛,而所教的内容是菩萨法,那就不是佛的弟子了,也不是佛陀座下的阿罗汉、辟支佛了。
请不要认为具有阿罗汉与辟支佛之名的一定是小乘,佛陀十个称号之一的「应供」,梵文arhat,与二乘圣者之无学果位之名相同,表示大乘的阿罗汉就是佛。还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前,我们这个世间从来没有人弘扬过佛法,而是佛自悟自证,这就是独觉(缘觉),可见得大乘独觉就是佛。因此,有小根小器的声闻罗汉,有小根小器的辟支佛,但是真正大根器的阿罗汉是大乘的佛,真正大根器的辟支佛也是大乘的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这是对刚才离开的增上慢五千人等所下的评语。佛说:舍利弗啊!那些比丘、比丘尼自认为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得到究竟涅槃;自认为已是最后一生,就不再发愿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些都是增上慢人。心量不够广大,信心不够坚实,得少为足,没有体证到成佛的境界,就以为已跟诸佛一样地同一解脱,同一涅槃。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就是增上慢人。
为什么呢?假如真是佛的阿罗汉弟子,他不会不相信佛说唯有一乘佛法才是最上乘法,也不会不相信教菩萨法才是成佛之法,当然也就不会退席不听了。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为无上正遍知觉,梵文anuttara-samyak-sa?bodhi,即是无上菩提,也就是佛的果位。依据《三藏法数》所举《出生菩提经》说有三种菩提:1.声闻菩提:自发菩提心,求自解脱,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者。2.缘觉菩提:类似声闻,自解脱而不劝众生解脱。3.诸佛菩提:诸佛于因地中发菩提心,学习大乘法义,自解脱亦令众生解脱,乃为无上菩提。
「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佛又再三反复地说:你们应该要相信、接受佛所说的话,要照着去做。诸佛如来不作虚妄语,一定是真的。佛法门中没有二乘或三乘,只有一乘,那就是《法华经》所说成佛的法门。
「一心」是专志及专念,不是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信解受持」是信仰、理解、实践的三次第,初以信仰导入,次以知见明确,后以如法持续的修行为着力处。此三者既是次第的,也是连环的。首为次第渐进,继为连环上升。所谓连环,是由实践的体验而更坚固其信心,更明确其内容,接着也更能鼓励其实践所信所解的佛语了。
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又偈:「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又偈:「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
原经文中接下来有很多的偈子,都是说明一乘、二乘、三乘的关系。
十方世界的所有一切佛土之中,只有一乘法,没有二乘也没有三乘,除非是为了方便才说三乘。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又重述一次。
又说:一切诸佛世尊都说一乘佛道,但我释迦牟尼佛用方便的力量,在说一乘道之前,对众生开示了三乘法门。
又说:一切诸佛如来,也用无量的方便法门来教化,让众生都能进入诸佛的无漏智海。「入佛无漏智」就是要使众生皆能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前面讲过的「一切种智」。
无漏anāsrava和有漏sāsrava相对,漏是漏泄,是烦恼的异名,含有烦恼的心念,看待一切世间之现象,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法为无漏法。《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七云:「留住义是漏义者,谁令有情留住欲界、色无色界,所谓诸漏。」又云:「何故唯说烦恼为漏,不说业耶?……业不定故,谓或有业留诸有情久住生死,或复有业,令诸有情对治生死。」
凡以有漏心,修一切行,皆为招致人天三界有漏果报的有漏道,终不得无漏智。凡是带有迷理烦恼之力的智慧,皆为有漏智,虽观缘一切有为无为之法,然重于世俗法为对象,故亦名世俗智。
而「无漏智」是断除一切妄想烦恼的清净智,也就是断尽一切分别烦恼障、分别所知障,也尽一切俱生烦恼障、俱生所知障,尽除事障及理障,见惑与思惑,便是佛的无漏智。
又偈:「为诸众生类,分别说三乘,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虽复说三乘,但为教菩萨。」
这是讲增上慢的那些人,只希望得到阿罗汉果,所以有小乘法就满足了,他们不相信自己也能成佛。
南传佛教的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都是上座部,过去我们惯称他们为小乘佛教。虽然在南传的巴利文三藏中,也有过去七佛及七佛通诫的记载,此与汉传《阿含藏》及《律藏》中所载,过去有七尊佛的信仰和传诵略同。经文中指出,过去的庄严劫,现在的贤劫,未来的星宿劫,各有千佛出世。庄严劫的最后三佛,现在贤劫的最初四佛,相加为过去七佛,释迦世尊为第七佛。此在时间延伸上的多佛信仰,乃为南北传的大小乘佛教所相同。唯在空间上的无限扩展而说,现在的十方世界,即有无量诸佛正在说法度众生的信仰,则系大乘佛教的特色。尤其在一佛住世之时,仅信一佛是佛,其余的二乘圣者,虽同得解脱,却不许有众生皆成佛的信仰。《法华经》则专门针对这些三乘各别说的弟子们,大声疾呼:三乘是方便,作佛究竟说。并指出:「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
「少智」是《大智度论》所说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第一种,为二乘圣者乐小乘法者所得,故不信他们能够成佛。因此使得世尊一再提醒大家:三乘果位是方便说,一乘菩萨是佛教的目的。
现在很多人以为佛教是消极、是逃避现实的。不错,的确有不少人由于厌离生死心切,所以一心向往解脱成为阿罗汉,逃避现实;但在《法华经》中,形容小乘的涅槃如人酒醉,仅一时的迷醉于寂灭境中,却非究竟寂灭,故提倡大乘菩萨的解脱生死是自由自在于生死,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就因为有许多众生,在知道自从世尊成佛以来,尚未看过成佛的人,倒是在圣典中见到许多人成了阿罗汉,所以只相信成阿罗汉是事实,却不相信自己也能成佛。因此释迦牟尼佛就预先以方便慈悲的心怀,对众生说种种法门,说有不同的果位。但不管说了多少层次的法,他的目的都是要众生学菩萨法,令众生成佛道。
三乘的果位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还可以分为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叫做「四向四果」,又称为「四双八辈」,每一个果位都分得清清楚楚。很多人以为,声闻的圣果比较易得,若证到初果只要再七返生死就可以证涅槃;证第二果,仅再一来生死便得解脱;证第三果名为不还,命终生色界净居天,不再还来生死即入四果;若即身不得阿罗汉的四果,得初果便有了保证。
曾经有一次我在美国主持禅七的时候,有位居士在听到要发菩萨悲愿之后,就来找我:「师父,我没有办法发菩萨悲愿,我只希望从此以后不再生死,不要再来了!这一生吃了几十年的苦已经够多了,还要我学菩萨,永无止尽地吃苦下去,那怎么得了!我就是因为吃苦吃够了才来学佛的,能不能给我一个证阿罗汉的法门就好了?」
你们之中也有这种人吗?有的!这是很正常的事。释迦牟尼佛就看到有这种人,所以常方便说有三乘法,既有声闻、缘觉,亦有菩萨法。但是不要忘了佛陀说法真正的目的,是教我们学做菩萨,何况也明白告诉了我们:愚法二乘,纵得涅槃,亦如酒醉。其实小乘解脱,也非即身成办的,依据《俱舍论》卷二十三云:「极速三生方得解脱。」《俱舍光记》卷二十三云:「声闻,极疾三生修加行,极迟六十劫修加行。」
又偈:「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这两偈是这一品的结论,是说世尊今天非常欢喜,不必再担心什么,因为不相信唯一乘法的人们已经离开。在座诸位都没有怀疑,所以干脆不再讲方便法,暂且把它丢在一旁,而来说成佛的无上法门。菩萨根器的听众,闻法之后,已除怀疑之网,在座的千二百位阿罗汉,当来亦皆成佛。
无上道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道。二乘三乘皆属有上道,唯有一佛乘是无上道。
疑网是指这些菩萨听到唯有一乘法,初时尚有惊疑,此时已无疑惑了。「网」是见地之网,若为二乘的见地所困囿,而对无上的佛道生疑心,就好像鱼进了渔人的网便没办法脱身一样,而此处的疑网更甚于鱼网,鱼网尚有漏网之鱼,疑网出于自心的偏执,除非自己放下偏执,否则谁也无法使你破网而出,老在网里头麻烦就大了。
「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是本品所举阿若憍陈如等,有一千二百位阿罗汉,佛陀知道他们已除疑网,所以首先为他们授记,预告当来必定成佛。
今天晚上在农禅寺听讲《法华经》的,正好也是一千两百人。我无能给诸位授记作佛,但我劝勉诸位,人人发愿,当来之世,必定成佛。
- 上一篇: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 後记
- 下一篇:附录一 小鸭游出小路来
相关阅读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