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第一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
(第一篇)
湛山倓虚大师述
文分为二。初显分。次密分。初又二。初标实教。人行理益。次破但空、示蕴含中。初又四。初标实教人。二标实修行。三标实证理。四标实利益。今初。
观自在菩萨。
释迦如来一代时教。时分有五。教判成八。然时虽有五。专重法华一时。开权显实。教判虽八。不离权实二教。为实施权。今般若会上。乃第四时。带二权。说一实。故标实教果人。转教权位菩萨。观自在者。谓以观照般若功能。解脱尘劳拘缚。已证实相般若。诸法随缘自在也。菩萨者。即菩提萨埵之略名。翻觉有情也。
二标实修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标菩萨妙智实行。离苦得乐之时。引导小乘。深入妙智。转教菩萨。悲智双运。
三标实证理。
照见五蕴皆空。
标观自在菩萨。依五蕴而证妙有真空之理。不与小乘灭三蕴而证析法偏真但空之理相同也。照见者。谓以觉照亲自证见也。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也。皆空者。谓以妙智观五蕴皆成妙有真空也。小乘圣人。观五蕴为实有之障碍。故修灭受想等定。以除灭之。然只可除色受想前三蕴之粗相。而余者之行识后二蕴。终不能除。何以故。除者即是行。除尽亦属识。复何能除之。若非大菩萨。照了五蕴虽有。而蕴蕴皆不可思议。则又何足为妙有真空。所谓觉照五蕴。无须除灭。方能皆成妙有真空也。
盖空义。略言有五。曰顽虚空。断灭空。析法真空。体法真法。妙有真空。顽虚空者。谓世人所承认的。眼前虚空之相。无觉知者是也。断灭空者。谓外道邪见学说。人死后完全断绝消灭。毫无所有转生等事。故曰空也。析法真空者。谓藏教圣人。分析生灭垢净增减等外。另有真空心理者是也。体法真空者。谓通教圣人。观诸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无须屏除诸法后。始成真空心理也。此通教根性。与彼圆教根性。所悟真空不同者。病在了不可得。不知妙有。果若悟妙有真空者。乃无得无不得也。故通教与圆教有相似之处。乃判为圆教之初门耳。妙有真空者。谓圆教圣人。观五蕴等法皆妙。非心可思到之相。非口可议出之名。乃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亦无相。非非有非无相。如是四句皆离。展转百非皆绝。犹不可说无。乃强名曰妙有真空也。向来除去顽虚断灭二空。下余三空。如何配均藏通别圆之四教。然别教登地后。为妙有真空。登地前。由十向乃至第八住。为体法真空。由七住至初住。为析法真空。此别教前后不同。所谓次第法门也。
四标实利益。
度一切苦厄。
度者。谓脱离义。一切苦者。谓九法界。五住烦恼。二种生死也。厄者。谓拘缚逼迫。不得自由也。
次破但空示蕴含中。又二。初拂权乘分别法执。二、示蕴空二谛含中。今初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者。乃佛弟子之名。此名华梵并举。舍利含义甚广。略译华言。曰鹙鹭。子、翻梵语曰弗。通以梵语。曰舍利弗。通以华言。曰鹙鹭子。乃带其母名而命名。其母名鹙鹭。所生之见。名鹙鹭子也。在声闻众中。智慧第一。可作当机受教之人。故佛呼之。以作代表法会受益。莫错机教相扣之时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者。谓色蕴与真空心理本同。真空与色蕴岂二。佛之意义。在拂去舍利子等。分别法执也。论舍利子。虽破分别我执见思二惑。证阿罗汉果。超出六道轮回。然仍属权教小乘偏真耳。何以故。以其执五蕴为心理外之有法。而屏除后乃证真空。故理证片面为偏。而所余之不为然者。即是分别法执。故佛先标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证明不可以空外有蕴为不空。故曰。色蕴与真空不异。而真空心理。岂异于色蕴。又恐错会。以两獗而作一木。故又紧上一扣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谓色蕴当体即是真空心理。若会心理。离色蕴而何求。乃曰不异。何以故。理虽幽邃难明。推浅显者可知。而人尽晓色蕴无知。然不了一切知源。本于色蕴。若无色蕴。知无所寄。而亦无能生知者。若纯色非知。而又无知色者。念、粗浅之义。尚且难分。而况妙有真空者乎。楞严经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者是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者。谓五蕴全无实体。乃五种妄想执着之所成也。色蕴是坚固妄执所成。受蕴是虚明妄执所成。想蕴是融通妄执所成。行蕴是幽隐妄执所成。识蕴是颠倒妄执所成。若不执心外有色。而色蕴即是妙有真空。不但色蕴如是。而余之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亦无不如是也。此扫除权乘知见。以五蕴与真空心理为不同。故说不异。又恐错解。作两边和合会。故又说即。若非因病施药。何可说即。与不异耶。
二示蕴空二谛合中。又二。初示蕴空绝待。二表法含圆中。初又二。初示蕴空。二明绝待。今初。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诸法者。是别称五蕴。五蕴者。是总称诸法。空相者。谓真空之相。将诸法而名。非诸法外。别有真空之相也。其意义。承上照见五蕴皆空而言。意在引当机了真俗二谛。俗谛者。即诸法是。真谛者。即空相是。谛者。即审实义之理是。或曰。何谓实义之理。曰。世间诸法是。而世之诸法。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不共性。何以故。若诸法有自性。当不用因缘和合而成。观世间现在诸法不然。若有他性。应先成就自性。以自而后对他。既无自性。他依何立。若有共性。应用自他。而自他已不成立。则共从何起。若有不共性。亦当无因缘。而今尤不然。审此诸法之实义。了不可得。而后方入妙理。所谓是诸法空相也。
二明绝待。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之旨归。超伦绝待。离过绝非。不落言诠。不可思议也。此不生灭。六支三对法。代表世界所有一切诸法之对待。今言不者。谓绝待也。世人执诸法有生灭等。是其惑也。何以故。在名义、了无所得。在体质。亦了无所得。如名义上果有生灭。必有先后之义。如先有生。必先无生。若先无生。当先有灭。如先有灭。必先无灭。若先无灭。当先有生。然先后生灭莫定。而说生灭者。非惑而何。如体质上果有生灭。必有已生未生及正生之体。如已生者。则生过已。既已生过。应曰无生。如未生者。未见新有。既无新有。亦曰无生。然离此已生未生之质。本无正生之体。是乃剎那不住耳。而生时即无生也。故中观论云。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其余垢净增减。以及万法。类此可推也。
二表法含圆中。又二。初表五蕴总法。含圆中理。二表凡圣别法、含圆中理。今初。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义承上。是诸法空相而言。诸法者。谓广别五蕴之所摄。皆不可思议。竟成妙有。而法法一无所执。故曰真空之相。然此妙有真空之相。则大不同有外之空。俗外之真。是乃以因缘即空之中。则无五蕴之假名。而因缘即假之中。实有空相之真性。而真空中无假名。假冬中有真性。所谓因缘即空之中无假。因缘即假之中有真。噫。因缘耶。空耶。假耶。有耶。无耶。切莫偏执。一具一切。一切即一。审实中谛圆理。岂非含于二谛。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者是也。或曰。如是之解。何所取义。曰。非敢妄解。佛一大藏教义。无不如是。并无实法与人。无非破执之具。因众生展转执着。故展转而破。若一法不执。而法法无碍。乃令穷诸法之本原。究固有之心理。穷至诸法本原。性空而不无。究至固有心理。贯事而不遗。知法性任运。事理融通。性无所执。法法如是。理无所蔽。事事无碍。向来解义。无非以法破执。照理融碍。解经若取文华义美。以文释文。以义解义。则永无入理之时也。
二表凡圣别法含圆中理。又四。初凡夫法含中。二缘觉法含中。三声闻法含中。四菩萨法含中。今初。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耳鼻舌身意者。六根也。色声香味触法者。六尘也。眼界乃至意识界者。六识共前十二处。名十八界也。此表凡夫结业所成之法。亦同前表五蕴总法含圆中理。皆承是诸法空相而言。由此乃至无智亦无得。皆同。若既诸法空相。而十八界在诸法之内。亦无不空。故曰无有。凡夫执十八界为实有。乃妄想执着结业坚固。各有界限。互不相融。今标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虽凡夫十八界法。亦摄五蕴之内。故同属含圆中二谛也。何以故。十八界之眼根。乃至意识界者。皆是因缘和合而有。知有皆无自性乃空。知空亦是假名不无。因审知是理。不执因缘之有。亦不执无性之空。亦不执假名不无。既法法不执。则无思议之处。故成二谛含中。若此不思议心。久观不思议境。则坚固妄执结业自解。而十八界之色蕴当体皆空。若坚固妄执既破。而虚名妄执无依。则十八界之受蕴当体皆空。若虚名妄执既破。而融通妄执无用。则十八界之想蕴当体皆空。若融通妄执既破。而幽隐妄执无行。则十八界之行蕴当体皆空。若幽隐妄执既破。而颠倒妄执不生。则十八界之识蕴当体皆空。若颠倒妄执既破。而坚固妄执不织。则无根本颠倒。而五蕴皆成妙有。其颠倒者。乃妄计分别。故首用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破此坚固色蕴。必借融通妄想。以助不思议心。惺惺寂寂。寂寂惺惺。行至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坚固妄执破尽。一切内色。全转成如来清净妙色法身也。一切外色。全转成常寂光土。虚名妄执破尽。一切受蕴。随前五识。全转成成所作智。融通妄执破尽。一切想蕴。皆随第六意识。全转成妙观察智。幽隐妄执破尽。一切行蕴。皆随第七摩那识。全转成平等性智。颠倒妄执破尽。一切所知分别种子。皆随第八阿赖耶识。全转成大圆镜智。如是转成。由于破执。而破执由于观照。而观照由于不思议。而不思议由于固有心理。而心理由于悟透众生十八界。全属因缘和合。本无实体。故曰。无眼耳鼻舌身意等云云。
二缘觉法含中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明者。谓不明了也。由不明了而成惑。总言曰无明惑。而无明之称有多种。今但言缘觉法中。只有枝末无明。犹分为两种。一发业无明。二迷理无明。发业者。乃过去之无明。迷理者。乃现在之无明。缘觉法者。谓由十二支因缘觉悟。证中乘圣人之法也。十二支因缘者。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缘觉梵音辟支迦罗。译华言。有二义。一曰独觉。出无佛世。由独自观察生灭因缘觉悟者。二曰缘觉。出有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还灭门觉悟者。谓欲随老死忧悲苦恼。最痛切者。莫过于死。溯死之根。多由于老。老之根由生。生之根由有。(谓前世有业)有之根由取。取之根由爱。爱之根由受。受之根由触。触之根由六入。六入之根由名色。(谓胞胎之始)名色之根由识。识之根由行。(前前世之业)行之根由无明。无明者。谓不明了义。谚云糊涂。此乃前世发业无明。已竟过去。则无须除。而应除者。现在迷理无明。迷理者。即求取之心也。欲免老死忧悲苦恼。先要灭此迷理无明。然无明灭。则行灭。识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灭尽。此是缘觉所修。无明灭尽。乃至老死灭尽也。今表观自在菩萨之信解修证。较此天渊之别。以诸法性空。本无此无明。以何为尽。故曰。亦无此无明之尽。或曰。十二支因缘。如何为无。答曰。此十二支因缘。本无实体。由现前一念不觉(是根本无明)妄动。不延剎那时间。具足一切。知此一念妄动者。即是枝末无明。(为发业)动即行动。谓无明缘行。了别是动。谓行缘识。从动有名有色。谓识缘名色。入于动中。谓名色缘六入。动即触动。谓六入缘触。自动自受。谓触缘受。爱动方动。谓受缘爱。动必有求。谓爱缘取。动时有动。谓取缘有。动相发生。谓有缘生。动相变异无常。谓生缘老死。此谓一相独起。不落时间。十二因缘。只在一念妄动。而由此缘起也。又此十二支。随举一支。皆可缘起。类此可推。本属无定相之假名。岂有假名之体耶。故曰。无无明云云。遵天台智者大师。以四教判为四种十二因缘。一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二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三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一者。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如前已说还灭门。今再略说顺生门。无明者。谓过去世之发业迷情为因。遇缘助而举行造业。故曰。无明缘行。(此行明过去世之业)凡所行之事为因。熏染缘助。了别不忘。故曰行缘识。(含识中阴、谚名灵魂、由此识以下共五支、皆为现在之苦果)。了别最熟惯者(男女情欲)为因。遇交感缘助。投情纳想而凝滑。故曰识缘名色。(将作胎形)名相为因。托母腹缘助。而长成六根之位。故曰名色缘六入。六入为因。得母气血滋生缘助。胎足降生感触(冷气击刺)痛苦。故曰六入缘触。感触为因。赖母乳缘助。领纳以得享受。故曰触缘受。(由识至受、共五支、为现在苦果。)受用为因。六尘缘助、而贪恋。故曰受缘爱。(及取共二支、为现世无明)情爱为因。诱引缘助。而营求。故曰爱缘取。求取为因。介绍缘助而有得。故曰取缘有。(现世业)有业为因。酝酿吸引缘助而受生。故曰有缘生。(及老死共二支、为未来世苦果)生活为因。气质迁流新陈代谢缘助。而变异消灭。故曰生缘老死。此十二支。连带而起。生住异灭。属藏教所摄。向上一支独起。不落时间者。谓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属通教所摄。以此藏通二教。生灭不生灭十二因缘。开出无量无边十二因缘。阶级不可思议。故曰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属别教所摄。再将此三教十二因缘。观之究竟平等。离分别相。各住本位。谓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属圆教所摄。此般若中之因缘法。机教相扣者。以第二种十二因缘。属通教义。能融藏别入圆教义。故曰缘觉法含中也。此般若教相。带通别二权。说一圆实是。
三声闻法含中。
无苦集灭道。
此四谛法门。乃声闻众专修之法也。由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即说佛因佛果大法。(第一时说华严)声闻根性闻之。机教不能相扣。多生疑谤。佛不得已。至波罗奈国。鹿野苑中。转四谛*轮。(第二时说阿含)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也。此四谛分为二种因果。苦谛谓世间果。集谛谓世间因。灭谛谓出世果。道谛谓出世因。苦谛者。谓谛审三界内。无安隐处。全是生老病死之逼迫。五蕴炽盛之逼迫。及营求不得。恋爱离别。怨憎相会。种种逼迫也。集谛者。谓谛审三界内之种种逼迫。非谁所与。乃自招感而来。全是贪瞋痴慢疑心之招感。及身见(以拨弄身中窍穴、精神气血、为修道)。边见(断见外道、谓人等、死后断灭、常见外道、谓人等、常生不死)。邪见(拨无因果)。见取(非果计果外道、修有小效、预知祸福等事、计为圣果)。戒禁取(非因计因外道、自拟不尽情理邪戒、计为圣因)。种种招感也。灭谛者。谓谛审三界内。招感如是集因。逼迫如是苦果。必须消灭之后。乃有涅槃之可证(略释、不生不灭)。此藏教义。须灭世间因果外。而证涅槃(藏教人、以世间因灭果存、为有余涅槃、灰身泯智、为无余涅槃)。故藏为生灭法门。道谛者。谓谛审超出三界集因苦果。以有可修之道。广则三十七道品(教乘法数详)。略则戒定慧三学。戒学灭贪心等。定学灭瞋心等。慧学灭痴慢疑。及一切邪见等。此三学成就。乃证无学阿罗汉。以出世果。而酬出世因也。佛说此法。令声闻弟子。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破三界内之迷网。今表观自在菩萨之信解修证。令弟子等。再破世外之迷网。转教菩萨。以方便权智。观九界(三乘六道)诸法。当体皆空。复何有世间之逼迫性。招感性。出世之可证性。可修性。或舍方便以实智观。九界诸法。皆是不可思议之妙有真空。复何有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故曰无苦集灭道。以大菩萨之实智。观有苦集灭道之名为俗。而俗不可思议。无名为真。而真不可思议。一切法趣不思议。则中含其中矣。
四菩萨法含中。又四。初破偏执事理一异。二以无得依慧破障。三菩萨证中谛断德。四诸佛证圆中智德。今初。
无智亦无得。
此节示权位菩萨法含中谛理也。菩萨以智慧摄六度(布施度悭贪、戒度污染、忍辱度瞋、精进度懈怠、禅度散乱、智慧度痴)万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得佛果。今言无者。谓切莫执着六度名相为有。亦莫执取佛果有位可得。何以故。以六度有事理。丝毫不可偏执。佛果本三身。若有得只得一身。事理不可偏执者。谓偏事则成俗。偏理则成真。不得中道。未融两边。难证登地菩萨。然不偏执理者。谓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亦不见行度菩萨相。而中道含在其中矣。三身(法身、报身、应身)。若得。只得一身。非得者。谓单得应身。属于罗汉。单得报身。属于菩萨。法身无有定位。如何能得。故曰无智亦无得也。
二以无得依谓除障。又三。初破报障。二破业障。三破烦恼障。今初。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多。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
此节乘上无智无得。菩萨依法。破除三障。心无罣碍者。谓破报障也。佛之果报。有三身四智。何以说无。乃对机而言也。其三贤菩萨之心理。以为上有佛道可成。可冀三身四智。竟不知希冀心在。致本有之四智。完全成识。故诫说无智。又以为下有众生可度。可能以因招果。竟不知能所未泯。致本有之三身。完全隔碍。故诫言无得。若以无智无得。心智现前而无罣。三身随遇而无碍。故曰。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则报障除矣。菩提萨埵者。译觉有情。即菩萨之广称。
二破业障。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此节继上而破业障也。若有身心罣碍。当生恐怖。若果无碍。恐怖何存。然权教凡圣菩萨。未悟究竟正理。所行(指业而言)六度(为大业繁兴)。不免有五种忧恐畏怖。五怖畏者。一生活畏。二死畏。三地狱畏。四恶名畏。五大众威仪畏。一生活畏者。虽行六度(指事度言)。难免衣食之累。(指藏教外凡菩萨)。二死畏者。行六度似有相应。难免因死废修(指藏教内凡菩萨)。三地狱(带表鬼、畜生)畏者。行六度。虽悟诸法性空。未至见地。亦有三恶道之危险(指通教内外凡位菩萨)。四恶名畏者。行六度。虽证圣果。未得随意生身。倘有恶名。众生远离。不能度化(指通教离欲地、及以前圣位菩萨)。五大众威仪畏者。行六度。合众说法。凡圣相参。若未悟中道圆理。心不得底。难免生畏(指别教初地以前诸菩萨)。若悟圆理而未证。虽离大众威仪畏。而前四畏不免。今言无罣碍者。显示由通二谛。含圆中理。圆悟圆修圆证之菩萨。故无有恐怖也。
三破烦恼障。
远离颠倒梦想。
此节承上连破烦恼障也。颠倒者。乃根本无明烦恼也。梦想者。乃造物大主宰也(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呜呼。偏计大家。通以世界谓有能造之者。若果有能造者。其谁又能造能造者。若说无能造者。而世界从何而有。若说亦能造亦无能造。乃自相违背。若说非能造非无能造。乃有言无实。属于戏论。设此四计。皆无正理之颠倒也。今说世界之有者。确从梦想而生。故说是造物大主宰也。何以故。当人作梦。所见宇宙山河。若梦中时。有人告曰。此宇宙山河。由梦而生。而作梦者。断言不信。必梦醒时。方信是梦。若醒梦后。再闻宇宙由梦而生。则又不信也。然此不信。与前梦中之不信。较之何异。而梦中之宇宙。推无来源。离梦则无。而醒时之宇宙。穷无来源。岂非是梦。但人皆知合眼有梦。而多不知睁眼犹梦。然不信者。足知其未醒梦也。盖梦由心想成颠。以心想梦尤倒。故曰颠倒梦想。言远离者。谓再不受此迷闷烦恼也。
三菩萨证中谛断德。
究竟涅槃。
承上破三障。而证究竟涅槃。是菩萨断德也。究竟者。彻底之义。涅槃者。含义甚广。译华言曰灭度。曰圆寂。曰不生不灭。谓菩萨断惑已尽。大梦顿然一醒。曰断德也。
四诸佛证圆中智德。又二。初依般若证果。二赞般若功能。今初。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节结示诸佛因功果德也。般若者。乃诸佛之妙智因源。菩提者。乃诸佛之妙觉果海。依妙智之因。而招智德之果。本自因该果海。以妙觉之果。而酬妙智之因。从来果彻因源。若智、若慧、若佛、若觉、若功德。若因果。旨在一心。毫无余物。万别千殊。随情而立。因加果如。本不二相。故曰。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惟依无上智慧。而证无上、正等、正觉。般若。译言妙智。对痴迷而立名。波罗蜜多。译言到彼岸。对离此苦海而立名。阿耨多罗。译言无上。对菩萨有上之心而立名。三藐。译言正等。对偏真二乘而立名。三菩提。译言正觉。对外道、邪知、邪见、而立名。离外道之邪知邪见。离二乘之偏真心。离菩萨之有上心。简去以上诸心。下余之心。无名无相。而无不名相者是也。
二赞般若功能。又二。初喻以功不唐捐。二赞以德不虚弃。今初。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咒者。真言义。谓依之必收效果也。大神咒者。谓此般若。即是大力神通之真言。邪见闻之归正。大明咒者。谓说此般若。是放极大光明。照破众生黑暗世界。无上咒者。谓理穷言极。无以复加。致菩萨证无上士。无等等咒者。谓不落言诠。转二乘顿成正觉。
二赞以德不虚弃。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一切苦者。谓九法界众生之苦因苦果也。苦因者。五住烦恼。一见爱住地。二欲爱住地。三色爱住地。四无色爱住地。五无明住地。苦果者。二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二变异生死。五住究竟。二死永亡。故曰能除一切苦。因实。果实。故曰真实不虚。
二密分。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密分者。乃诸佛之密印。显宗、皆不翻、不讲。其义在不可思议。若翻即落思议。而今亦见翻者。同于显分。已失密分之正义。当不为然。此密分。全在讽诵行持。乃为合法。
世界无真是非者何。以其本无是非。而成世界也。然世人主持是非者何。以其原有固习。而不为习也。而世人决求真是真非者。无乃自塞也欤。想大圣救世。以了无是非之心。而以是拨非。亦无不就世人之习惯。以破趋往陷阱之习惯。夫释迦如来。示现于世。立言救众。完全教人破习。了无是非。故举世界之现有。略简是非本无。立教义之阶级。比出习惯幽隐。破除习惯。三障乌有。了无是非。无明何存。佛说此般若心经。尽是说是说非。说离说即。岂非就习破习者乎。
- 上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第二篇)
- 下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亲闻记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