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第一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
(第一篇)
湛山倓虚大师述
将释此经,大科为二。初,释题。次,入文。释题又二,初,经题。次,人题。
经题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统摄一卷心经大意。依天台家立五重玄义以释。幽微难见谓之玄,不可思议谓之妙,由此幽微难见之义,而入不可思议之理,故首说五重玄义,用会经中妙理。五重玄义者,初,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此经以法喻为名,诸法空相为体,无所得为宗,度一切苦为用,熟酥味为教相。
法喻为名者,般若波罗密多心七字,以般若为法,波罗密多含喻。心具二义,一,心即兼喻,二,心即心法。夫般若即是心法,何以其下又言心耶。当知经题之义,乃示心中心又心。凡夫之心,非是般若心,般若波罗密多心,又为般若心之心,凡夫心虽非般若心,而欲求般若心,必在凡夫心中求也。今明心有五种,一,粗心,二,细心,三,微心,四,玄心,五,妙心。由浅而深,由粗而妙,凡夫但具粗细二心,此二心,为世人公认之心。般若,即微心玄心,为心中之心。般若波罗密多心,方称妙心,妙心,即心中心又心也。般若者,扫荡一切分别相,实为一无分别法。既无分别。便绝能所,既绝能所,云何能入。开口即成分别,分别即乖,举念即属分别,分别即错,大众应于此处着眼。常有解般若者,分为三种,曰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亦称名字,即语言文字及一切诸法,悉为假名。由此名字能显义理,从此义理得起观照,依此观照而达实相。诸法,皆为文字般若,运用,即为观照般若,诸法当体,亦即实相般若。凡夫之人不善用,则现前六尘,当体转为苦境。诸佛如来能善用,故六尘当体即成佛事,全由巧拙而异趣,巧则尘劳即佛事,拙则佛事即尘劳。举一即三,举三即一,双非双即,不可思议。般若,不能以言言,不可以思思,以般若乃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夫无分别者,云何能以言言,以思思耶。般若为梵语,义理深妙,若直翻智慧,则迂远不切,易为世人错认,反成世智辩聪。按梵音般若二字,合呼则成阿,阿者空义,本为诸法之元。由此阿字空义音声,可以体会无分别心。当知不思议心,及妙智妙慧,皆般若之别名。今云般若者,泯一切法,即真谛理。即此真谛,便具足诸法,即真,即假,即中,妙三谛理,不落二边。此为人人本具之实相般若,凡夫迷之成苦。然云何翻苦为乐,故下文云波罗密多,译为到彼岸,或彼岸到。谓凡夫欲度苦海,当用般若以达彼岸。彼岸含喻,故首言波罗密多含喻也。此般若心经者,乃心印中之心印。诸部般若,皆佛之心印,此经复为诸部之心印也。以上七字别名,别则异于余经故。经之一字通名,通则同于诸经也。梵语修多罗,译为契经。所以契理契机也。诸家解此经字义理颇多,今简略云经常之道耳。
诸法空相为体者,文中自诸法空相,乃至无智亦无得,悉为显体之文。法者,世间解为轨则,轨范,法则等。依佛法解,法者样子,法法即样样。世间一切诸法,即是幻有,而幻有即是空相,明得此理,即得本体也。今用三谛,三观,以明此义。一切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因者因由,缘者助缘。譬如此桌,有匠人,有木料,加以锛凿斧锯,因缘凑集,乃成此桌形。吾人为设一假名,称曰桌子。其实桌子,当体即空。何以故,桌面是桌子耶,桌腿是桌子耶。若桌面桌腿皆是桌子,一桌何有许多桌子之名。是故各无本位,当体求桌子,了不可得。然则仍唤做桌子者,但有假名。名既假矣,岂非假即是空。虽空而未离假名,空中有假,假中有空。假欤,空欤,皆不可言说,故云言语道断。不可心思,故云心行处灭。是之妙理名曰中谛。当知一法如是,一切法莫不如是,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复次佛之我,乃无有非我,以为对待之我。以凡夫之我,必有非我,以为对待。我,不是非我,非我,不是我。佛之我,乃常乐我净之我。当体绝待,无法不是我也。此不思议妙理,虽本具足,然舍观念无由得证。凡夫有我,我所,终日观念衣食住。顺则痴爱,违则瞋恚,即此亦得名为修止观。但为止于凡夫之心理,而起凡夫之观念,所以轮转六道,终是凡夫耳。设能知桌子有,乃假借而有,求其真理,即当体了不可得,则假借之有则空,曰真谛。止于此理,安心于谛,曰体真止。由心流动,未能常住此理,方起观念。观一切诸法皆归于空,曰修空观。当知空,乃借有而显,有,亦借空而立。二者对显,知诸法但为假名,安心于理,曰方便随缘止。时时随缘观念,一切皆假,曰修假观。必欲追问是空,是假,何能定指。定指则二者敌对,说空,说假,皆为妄执。而空假宛在目前,离言绝思,至此曰妙。安心于理,曰息二边分别止。时时观念,即名中观。所观之谛,妙离言思,能观之智,亦妙离言思。境,智,不一不异,泯立同时,绝待绝妙。若常以此不可思议心,观不可思议境,则法法无碍,何处不是本体乎。
无所得为宗者,宗者趣也,乃会体之枢机。显体,是显于性,明宗,是明于修。此经以无所得为宗,若有所得者,则有能得以为对待,云何而会妙体。必也能所双亡,始趣向于本体也。
度一切苦为用者,用者力用,设能由宗而得体,自当由体而起用。大士既照见五蕴皆空,故能繁兴度苦之用。若欲度苦,先须除障,障除而诸苦自消。障有三种,曰报障,业障,烦恼障。有此三障,则般若本体隐覆不现。报障有二,正报及依报。业障有三,恶业善业及不动业。烦恼障约之有六,贪,瞋,痴,慢,疑,不正见。由此三障,即生行苦,坏苦,苦苦。总曰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及五住烦恼。今以妙智妙慧,破此三障无余。故曰以度一切苦为用也。
熟酥为教相者,佛五时说法,以五味为譬。初说华严,如生乳味。次说阿含,譬之酪味。三说方等,如生酥味。四说般若,如熟酥味。五说法华涅槃,如醍醐味。今般若心经,当第四时。故以熟酥为教相也。
人题又三,初,翻译,次,能说主,三,译主。今初。
此经凡有七译。第一,姚秦鸠摩罗什译,名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第二,唐玄奘译,名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三,唐法成译,名同奘译。第四,唐般若,共利言等译,名同奘译,第五,唐法月重译,名普遍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第六,唐智慧轮译,名同奘译。第七,宋施护译,名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密多经。(其余尚有四译,唐,义净译,名同奘译。元,达里麻刺怛奈译,名出有坏圣母智慧到彼岸心经。唐,不空,宋,契丹慈贤两译。明代即佚。又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说此真言法,经题,与罗什同。)
二能说主。
就前七译中,罗什及玄奘二师所译,文似省略。以余五师译文,皆有如是我闻等之通序,欢喜奉行之流通序。罗什及玄奘译文既略,故首标大士圣号,似是佛亲口向舍利子而说。余师,广译文中,如施护译文曰,「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以下即大士,为说深般若法。可知此经,为大士所说。然凡诸经论,取其不背佛旨,由佛印证,虽非金口亲宣,与佛所说了无异义也。
三译主
唐三藏法师玄奘,尽人皆知,无容重述。
入文又二,初,显说,次,密说。显说又二,初,别序,次,正说,今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此文首句标人,次句标法,三句标用。观自在菩萨人名,即观世音。观,读音如灌,谓观想,观照。观自在,乃从果立号,观世音是从因得名。自在者,即无障碍。凡夫身心,皆不自在,身,有种种业累疾病之苦,心,有三毒等烦恼之苦。身心如为人缚,不能自在,欲得自在,先须解缚。此菩萨观照圆明,解脱无碍,得大自在,故称观自在也。若依佛顶经,此大士因中,闻海潮音而悟道,知所闻之音是无常,而闻性常在。如今大众闻说法之声,此声有起有止,而大众能闻之性,则不随声音而同没。盖其声虽去,称曰无声,其声来时,复曰有声,故知声自有去来,闻性曾无稍动也。大士悟得此理,乃反闻,闻自性。用闻,而闻能闻之性,渐至证得妙有真空,第一义谛,故称观世音。闻性如此,见,嗅,尝,觉,知,之性亦同如是。凡夫但执现前五蕴色身,为自身。六尘缘影,为自心。故成生死烦恼。现前起心动念,以缘六尘,则成现在心。思念往事,以缘注尘,则成过去心。虑及未来,种种分别,则成未来心。总成无常之心。生灭不停,成为生死之法,岂知三心了不可得。复以妄执此身为正,此土为依,此处非他处。上则非下,东则非西,界限妄立。乃至三世十方相织而成,生死烦恼永不得脱。大士以深般若,故照见三世,十方,即空,即假,即中,而得大自在。故虽从因立名,亦即摄修。自果彰号,亦即摄体。双约体用以为名号也。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其义有三,自觉,觉他,及自他兼觉。即自己明白,令人明白,自己,他人,皆明白也。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深般若,对浅般若而言,如小乘阿罗汉,中乘缘觉,三贤菩萨,皆属浅般若。以但证偏真,及真俗二边故。深般若者,所谓第一义空,妙有真空。夫空有五重。一,顽虚空,即凡夫所知眼前之虚空。二,断灭空,即外道所执,及四空天,无想天,所执之空。三,析法真空,二乘人析去所知所见,保留能知能见。由是取能见以为真空,出分段生死。不知所证乃偏空心理,于心理以外,屏除相分。此则能所相对,色心为二,非究竟之空也。四,体法真空,乃入大乘之初门。如通教人,但知诸法当体空相之空相,不知诸法妙有即是真空。但知诸法体空,本自不生不灭,非由灭有而后方空也。五,第一义空,双注意于诸法,及空相。此是现量境界,非言可宣,唯证方能相应。今之深般若,乃指妙有真空而言。对境无心谓之妙有,有而不看谓之真空,应如是解。波罗密多时者,菩萨以妙智妙慧,修到彼岸,已能离苦得乐也。
照见五蕴皆空。
照者,觉照,谓大士亲见五蕴皆空也。五蕴者,谓色受想行识。蕴者,积聚义,意谓凡夫之五蕴,由惑业与色心诸有为法,积聚而成也。色蕴摄六尘,亦可分三种。依,正,二报,眼可见之山河大地等,曰可对可见色。声,香,味,触,曰可对不可见色。法尘,曰不可对不可见色。凡夫执此为实。蕴,旧译为阴,谓由此五者,盖覆众生不能了见觉体。受蕴即领纳义,分为苦,乐,舍,三种。想蕴即构划前尘,所谓融通妄想,以所取相,为所缘之境。行蕴者迁流义,心行生灭,微细难知。如阳焰野马,如瀑流断续,恒在迁流变动之中。识蕴者了别义,通指八识。既有了别之心,必有了别之物。于是能所对立,是非善恶高下,大小长短方圆,一切对待之名相,纷然而起。又复五蕴一起,一切皆起,举一即五,并无前后。众生终日颠倒于五蕴之中,沈沦生死,曾无了期。大士了知五蕴当体即空,当体即妙,非心可思,非口可议。乃非有相,非无相,非亦有相亦无相,非非有相非无相。圆离四句,迥绝百非,强立妙有真空之假名。故五蕴皆空,系指第一义空而言也。
度一切苦厄。
此空后之效也。厄者艰困义,拘缚逼迫不得自在。一切苦摄五住烦恼,二种生死。五住者,一,见爱住地,乃三界之见惑。二,欲爱住地,为欲界有。三,色爱住地,为色界有。四,无色爱住地,为无色界有。此三乃三界之思惑。五,无明住地,乃界内外之无明。无明,为痴暗之义,乃烦恼之根本。本为末依,名之为住,本能生末,称之为地。二种生死者,一曰,分段生死,六道果报,三世分异曰分段,为轮回六道凡夫之生死也。二,为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异,而为生死,乃圣人之生死也。今谓五蕴若空,则二死永亡,五住竟尽,故曰度一切苦厄也。
次正说法。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一节文,释甚深般若。扫去三乘圣人之知见,示以极果中道之妙理。此文系玄奘法师译,甚为简略。余译舍利子上,尚有尊者启问之辞,菩萨因舍利子之问而答也。舍利子是人名,为佛声闻弟子中,智慧第一。正由其为浅般若中之第一故,方能设问深般若之理也。舍利子名,乃华梵双举,舍利,是梵语,子,是华言。舍利,略译曰鹙鹭,子,在梵言曰弗,故有经译曰舍利弗。今若通译华言,曰鹙鹭子,以尊者母名鹙鹭,故尊者名鹙鹭子也。大士证甚深般若,离二死,断五住,故能度一切苦厄。舍利子尊者,乃小乘圣人,但断四住烦恼,离分段生死。犹存四十二品无明住地,及变易生死等苦厄,尚未了也。况观自在菩萨,过去早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因慈悲愿力,倒驾慈航。在西方为弥陀之左辅,居娑婆作释迦之法子,助佛度生,今在般若会上转教当机。故特呼尊者之名告之曰,舍利子。汝勿谓佛法尚有他事,实则并无别法,只是色不异空等耳。夫佛及大士说法,乃应机而谈,尊者正是当机之人。舍利子是声闻众,乃因闻声悟道,知声无常,而能闻之性真常由此已超六道轮回。然仍为权教小乘之偏真,以其执着五蕴,为心理以外之法。必屏除后乃证真空,故此真空,乃证在片面之心理上。且如在凡夫时,则浮尘六根,异于胜义根,乃浮尘根之实体依之,而有发识取境之作用。若在眼曰见识,在耳曰闻识,在鼻曰嗅识,在舌曰尝识,在身曰觉识,在意曰知识。此见闻嗅尝觉知,乃六识依根所起之作用,今合而名之也。人但执于假名,而不思其义。此六种作用,乃是心法,扶尘及胜义六根,乃是色法。必欲心离于色,不为色缚,所谓以空寂为自体,以灵知为自心,乃权乘圣人之所执也。若知一切诸法,无非自体,则整个世间法,即是佛法,全佛法即是世间法,此语难信,譬如今告诸公曰,汝等今即是佛也。公等必不敢承认,不敢生信,设能决定信者,则当下即佛,不经时间。法华经谓成佛久远久远,亦因其不信故耳。且人之执迷既深,不信自心即佛,但执缘影为心。今取譬如镜,镜必有影,然影非镜,影既非镜,缘影岂是心。吾人心镜污染弥厚,必动拂拭,光明乃显。实则镜子非影,影亦非镜,而镜与影,从不相雕。吾人果能在此转身吐气,宗下谓之破初参。夫镜既造成,决定照物,万物临之无不现者。或谓以巾覆之,而巾影入镜。或谓将镜面向下,置于桌上,则不能照物,孰知桌影竟入镜中。或谓以之向虚空,而虚空入镜。如人之自有知识,即从未间断,起诸分别,纵成过去仍缘法尘(前五落谢影子)。如今日闻经,明日思之声色宛然。又如吾人,每日所思者,无非衣食住。此所思者,譬如影子,有去有来,有生有灭,新陈代谢,从未停止。当知其能思者,乃离生灭,所谓迥绝根尘,一灵独耀。此乃二乘小圣之境,共镜离影,心相两分,色空为二。譬如以镜仰照虚空,便谓镜中无影,一尘不染,万法皆空,不知空影正复宛然。其心偏执,法执未亡,亦复如是,故仍须向大士请问妙有真空也。当知色等六尘,皆是心理,其义恰如镜影不离。但凡夫只随影转,坚执色相为我。如吾今年,已六十七,自云老矣。发白面皱,行步龙钟,耳聋眼花,六根皆趋迟钝。不久当死,思之不悦,闲之不安,此何故耶。自幼至今,执此色身,以为实我,故我将死去,讵不生畏。二乘圣人,保守真空之理,犹如用镜照空。空虽有相,但已能不随影转,即得解脱分段生死。然此心若能不随影转者,又何必逃于影外。藉令终日随缘,复何碍哉。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心但任运,随顺世缘,而无罣碍,终日随缘,终日无事。如此修行,不枉学佛。若讲经说法,雄辩滔滔,下座行事,则烦恼炽盛,岂能相应。当知离世间法,向何处求觅佛法。此色不异空一句,诚对舍利子当头一棒。镜乃有用之物,非是不敢照物。心乃有用之觉,非是不敢知觉。当知色蕴即不异于真空心理,真空心理亦不异于色蕴。大士为烘托二者不异,乃作是说。然此二者,非如二物相合,复恐人闻,起于误解。特地如电掣雷奔,大声疾呼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谓色蕴当体即是真空,真空当体即是色蕴。如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则万法无一非心。一切木器唯木所造,则无一木器非木。不可离色以求空,离空以求色。二者不即不离,不可言思。今言即个者,正为对治二乘人之偏执,显发中道也。然即此一句,双显真空妙有,只在人承认与否耳。举世实无绝对之真理,所谓真理乃从多数承认,便以为真。如吾人都承认不食则死,食为生活之重要大事。彼此相见互问食否,以为寒暄,此承认食便是对。彼四空天,从无饮食之事。若向彼四空天人问食否者,彼岂不大笑,以彼承认不食者为是故。可知一切事理皆随知识而异。如果人执色身为我,然若观此身实由四大假合而成。皮肉筋骨地大所成,血脉津液水大所成,呼吸运转风大所成,温暖炎热火大所成。四大之中,随一偏胜则病,随一缺短即死。然则所谓我者,果为何物,于中一一推求我不可得,我即是空也。有此空执即为二乘小圣,岂非竟随空执而转变也。下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译文略也。具列应云,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句亦复如是。但略有略益,繁有繁益。上根利智闻一知十,举一隅而三隅反。略当其机,余者必藉久久熏习,始能了然。如大般若经,六百卷,反复重说,行人在在熟读,久久乃能入理。世间安有究竟理,熏习成熟即是究竟。是以吾人应用三宝熏修,习焉成性。所谓回生换熟,岂有他哉。众生无始以来,执迷不悟。劳我世尊,五时说法。种种权巧,种种方便,无非令人发起正信耳。今至般若会上,乃知六尘即是真空,余四亦尔。兹再设喻,以明色空,为令人生信心故。如现前之法会,因有讲者听者之事实,乃立名曰讲经法会。试观此会,讲者本人是讲经法会耶,听者众人是讲经法会耶,讲堂名讲经法会耶。处处求觅了不可得,讲经法会当体即空,但有此假名而已。此名非别名,此会非余会。此名乃对一切余非讲经法会而立,若无相对者,此名亦空。名若假者,实亦假也,此岂非假亦空乎。复次此假乃对真而起,若无真者,云何名假,若无假者,何处有真。如是推寻,二者了不可得。是故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不可思议。法华经云。止止不可说,我法妙难思。即深般若,深般若即不可说。当知如来在世,说法四十九年。乃至历代祖师,说法绵亘以迄今日。倓虚犹说不已者,乃说此不可说也。一切世间,所有诸法,皆不可说。如有未见倓虚者,向曾见者,问倓虚之相貌。此人即设法以言辞形容身量颜色,年岁态度。任其言辞之巧,亦不能令未见者知真。及至亲睹,方知以前所闻之言说,自己所悬揣之幻像,总非庐山真面。佛法亦尔,必了了亲见始得,故云不可说也。又如北地人南去,曾食香蕉。及其北返,向本村人言及香蕉。依村人常见之物,曾尝之味,比喻形容。如是村人幻想出香蕉之大小颜色,粗细长短滋味。及至亲见香蕉亲食其物,不觉失笑。方知香蕉味,即是香蕉味。非食不知其味,岂言说所能及者。故知由他人之说以致自先所想象之错谬。举一以例余,当知世间一切诸法,莫不如是,皆是不可说也。此上所说之妙理,全异于舍利子之知见,向下乃正式发挥般若妙体。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此下是显体之文。是诸法空相者,非法外别有空相。夫五蕴为诸法之母,五蕴皆是真空妙有。以五者皆是有,而当体皆空,故曰真空。其相宛然,故曰妙有。妙者不可思议。一切诸法,举足动步,瞬目扬眉,弹指謦咳,无一非妙。凡夫习而不察,少见多怪,以为佛法是妙,不知佛法即是世法。世尊说法,何曾离却现前诸法,不过历事一一指点本有之理。当知佛佛道同,圣圣心同。如吾国孔圣,专说俗谛法门,亦复如是也。若但说诸法空,不说相者,则成断灭之空。故曰空相,空中有相,相中有空,不可说也。今日法会,本寺主人发心,曰因。有讲者听者曰缘。现前聚会,曰果。听众之欣悦与否,曰报。此因,缘,果,报,皆是彼此相借而成,当体本无自性。若知诸法空相,则双非双即,腾腾任运,任运腾腾。随处有事,随处自在。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岂不然耶。夫诸法空相,乃超伦绝待,不可以复加言说。为欲令人易领会故,乃用向下相对之法而反显也。不生不灭者,一切诸法,本即无生,今亦不灭。或问,犹如草木,春生秋杀,何云无生无灭。昔龙树菩萨,中观论有偈云。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今之草木,若既已生出,是已生完,生成过去,何能曰生。若土中犹有未生一段,夫既未生出,生在将来,云何曰生。若离已生及未生,向何处觅生耶。是故草木,当体即是无生。既无生矣,灭则对谁而言。譬如一物,定执其先生后灭。其意必谓以前并无此物,现今方生此物。然则先有灭矣,云何乃谓先有生耶。若转云,先灭后生。是则前有此物,而今无矣,岂非先有生耶。如此反复而推,先生先灭,亦并不可说,故知本无生灭也。但是幻有幻灭,不可思议。凡可思议者,皆是妄想戏论也。
佛法本为破执之具,其执若亡,则诸法当体本空,本假,本妙。若观诸法是空,则诸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若观诸法是相,则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何以故,以众生无始以来,举心动念,尽是偏计执故。颠倒执着,不舍前尘,此偏计执,乃由世间假立之符号而起。众皆承认,此是垢,彼是净。从此乃认可,染定是染,净必是净,实则本无染净可得。只如殿中供奉如来妙相,是为庄严妙净。设有人置秽物于画皮囊,缚束其口,持来佛前,人皆斥为秽物,亵渎神圣。何不反观,吾人自身,满贮臭秽,犹如污厕,与彼画囊何异。而座立佛前,不认为垢,一何可笑。复如菜在圃中,以粪灌溉。及其长成,以水冲净,售之市上。购者持归,途中落于道路粪上,乃恶而弃之。在圃中时则认为净,今则以为不净,垢净云何而分耶。此皆从来妄执世间之解说,以为真实,未能善逝世间之解也。佛十号中,善逝世间解者,摄为一德号。逝字有译为去字者,读如善去世间解。谓世尊,以妙智妙慧,善能扫去世间之解说。大学云。致知在格物。格者格开,谓物物各住本位,不相对待。法法既各住本位,则假名亦无。法华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一切生灭垢净增减等,对待之法,向何处安立。哀我众生,不舍前尘。如昔见此寺堂屋寥落,今睹万宝庄严。乃谓有增有减,若离前尘本无增减。般若真体,法尔是妙,乃法界本具之理。但以众生迷有深浅,是故如来因机设教,对症下药。时乃说空,时乃说假,时乃说中,机教相扣。说者恰如其分,听者恰当其机,则师资道合,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般若会上,说诸法空相,岂非应机之谈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向下至远离颠倒梦想为显宗用,此二句,乃先说五蕴总法。空中者,乃指诸法空相之空。谓此中并无五蕴,色无色相,余亦如是。虽无色相,而相宛然,法法一无所执,即成妙埋。盖若穷究诸法,则虽性空而非无。若穷究心理,亦复不舍一法。凡夫之病,病在有我。我者,本为主宰之义。若自身不能作主,云何成我。当知此身,乃是我的,而非是我。我者,觉也,大学在明明德,明德,即是本觉真我也。此为入道之初门,若能步步入胜,了知一切诸法,当体即妙。则法法皆妙。事事融通矣。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文乃空十八界,而十八界即妙理也。眼,耳,鼻,舌,身,意,曰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曰六尘。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乃至二字,系超略之辞。即根尘相对而生六识,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总曰十八界。界者,分齐分限之义,谓此十八各有界限。若有界限,则生阻碍,故见不越色,闻不超声。岂知十八界,乃因缘和合而生,本无自性,当体即妙,十八界无非佛法,如来说法,皆以现境为论。永不离此十八界,而说空,说有,说妙。十八界者,一一皆不可思议。若知其一,则一切皆知。设谓百法之中,已能了知九十九法,但有一法不能解了。当知此人,虽了知九十九法,而非真知。何以故,以一切法本为一法。昔香严,在百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后参沩山,被问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直得茫然,不能回答。后住山死却偷心大悟。可知昔日问一答十,都是记取名言。以名言解名言,旁引博证,似是而非。若非亲究实理,一踏到底。何能了知我大雄世尊,所唱微妙之法也哉。复次十八界,乃凡夫结业而成。妄想执着,坚固不破。若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久久成熟,则妄执之结业,渐能消解。天台智者大师,曾有颂云。实心观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续,自然入实理。如今之十八子念珠,乃表念佛破十八界之结业。一百零八子念珠,乃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业。各有十八,共为五十四。理具,事造,各为五十四,故共为一百零八,以之用表百零八结业。虽为念珠小事,亦皆表法,不可不知。今文云,无眼耳等十八界,乃承上文,是诸法空相而来。谓十八界,摄入诸法,无者,摄为空相。由此乃至无智亦无得,皆同其义。盖至般若会上,乃会一切法,归摩诃衍。会归者,谓体会色心诸法,举体即摩诃衍。摩诃衍者,此云大乘。乃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趣向实相之体也。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节乃会中乘缘觉法,归摩诃衍也。第一无字,乃属诸法空相中之空。以下乃诸法之一种也。今略说缘觉,十二因缘法,然后会入本体。缘觉者,因悟十二因缘而觉悟,故名缘觉。梵音辟支迦罗,亦曰辟支佛。譬如有人来至佛所,求说妙法。佛设问曰。云何来此,欲学佛法耶。答,以畏老死故。如是逆推,得知死由生来,生自有来,有自取来,取自爱来,爱自受来,受自触来,触自六入来,六入自名色来,名色自识来,识自行来,行自无明来。无名者,俗名糊涂,乃前世发业无明。至今世,乃曰迷理无明,不明白正理之谓。以不明正理,乃起惑造业,故曰无明缘行。因有种种妄行,凡有所行之事,熏染缘助,起了别心,结成业识故曰行缘识。识即起分别,择其最熟者,以为因故。遇二性交感缘助,投入母胎。初入胎中,受想行识有名而已。其中凝滑,七日一变,以仅具色故,合曰名色。渐渐长成六根,根有入尘义,故曰六入。及至出胎,初即感触痛苦,如小儿初生即啼。因触而有受。因受而起爱。因爱而求取。由求取而有得。有者即业,业果不亡,乃随缘而受来世之生。有生则终至老死,老死即是忧悲苦恼。此十二法,展转感果故名为因。互相由藉,联络,故名为缘。今既推知无名为老死之根。前世之无明即子时无明,今世之无明,即爱取也。欲除生死,当除爱取。爱取若无,则即无明灭也。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由此得证缘觉之果。当知此流转还灭之相,乃阿含经中所说。佛起无缘平等之大慈大悲,广为此一类众生,说十二因缘法。令其离苦得乐,超生脱死。故云,为怜三尺子,不惜两根眉。如来俯就众生,可谓眉毛拖地矣。有志之士,能不奋然而起,粉身碎骨,赴汤蹈火。宣扬佛化,广度群生,以报我世尊之恩于万一哉。文中间略,用乃至二字,以概括之。吾人应注意无字。诸法空相,诸法亦摄有十二因缘。诸法是空相,十二因缘安得不是空相。空相者,真空真相。真空真相之中,求无明之体,了不可得,故曰无无明。既无无明之相,焉有无明可灭,无明当体即空。尚何有无明之因,及无明尽之果也。
无苦集灭道。
无字即是空相,苦集灭道即是诸法。如来出世第一说华严大法,声闻根性闻之不能解了,佛乃俯就小机,为说阿含。阿含译无比法,谓世间一切法,无能与之相抗者。阿含,说生灭四谛法门,即苦集灭道。此四分为二种因果,苦谛,是世间果,集谛,是世间因,灭谛,是出世果,道谛,是出世因。苦者逼迫为性,集者招感为性,灭者可证性,道者可修性。故云,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苦有八种,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生苦者,生时外来冷气触身,如履刀剑,失声大叫,顿昧前因。老苦者,发白齿落,耳聋目瞶,四大不调,百节疼痛,头低腰屈,起坐呻吟。病苦者,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俱作,形骸苦痛,如被杖打,手足不仁,气力虚竭,起坐须人。死苦者,四大分散,痛毒辛酸,慈亲孝子,莫能相救,风刀解身,苦不可忍爱别离苦者,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生离死别,不得共处。怨憎会苦者,常所憎恶之人,欲其远离,而反*聚。求不得苦者,人不能无所求,有求便有得有不得。若求不得,则但有求不得之一苦,设竟求得,则更具二苦。譬如求子,既求得矣,设为佳儿,则患失之,设竟夭亡,则是爱别离苦。设为逆子,即为怨憎会苦。顺逆皆苦也。五阴炽盛苦者,有斯五阴(即五蕴),众苦炽盛,如火焚身。且如自身即内色阴,必有外色阴之衣食住三者以养之。此内色外色之一种享受,即为受阴。受,有苦受,乐受,舍受。但不论是何种受,定非宴坐以候天降外色,令之享受。须思想方法,以求得之,此即是想阴。想但是虚想,又如所想而行,此即是行阴。行必先具能行之知识,此即识阴。吾人终日,为此五阴,千缚万绕,不得自在,始终是苦。欲得免苦,定须了知苦源。观察诸苦,唯自招感,此即集谛也。谓贪,瞋,痴,馒,疑,身,边,邪,见,戒,为苦之集因。欲断集因,当修道因,广说为三十七道品,略摄即戒定慧三学。以戒破贪毒,定破瞋毒,慧破痴毒,及慢疑等。总上三毒十使既破,子缚已断,果缚虽存。亦得寂灭之乐,名有余涅槃。至灰身泯智,亦曰无余涅槃。此属声闻小乘之色身果缚无余,非大乘之究竟无余涅槃。究竟涅槃者,乃无作四谛。谓阴入皆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故曰无苦集灭道。是四谛之诸法空相也。
无智亦无得。
此文指示诸法中之菩萨法,亦是空相也。智者,摄六度,用度六蔽。所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污染,忍辱度瞋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得者,指佛果。今并云无者,谓有智有得者,乃藏通菩萨及三贤菩萨。以为上有佛道可成,下有众生同度,有希冀之心。此心既在,智则成识,得则有碍也。无智无得者,谓真空实相之中,虽行六度,而无六度之相。既无六度之相,亦无佛道之可求,更无佛果之可得。当知此乃扫除其分别生佛执着之心。非扫除真空妙有之性,以致断灭之咎也。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
此下明宗用,破三障也。以无所得故一句,是明宗。心无罣碍,是破报障。报分依正,三贤菩萨,以为上有佛道可成,若至佛果,则依正自在。不知此希冀之心为能,所希冀之果为所。能所历然,云何自在。今的指依正全是一心,何分能所。既无能所,则菩萨随顺世缘,任运自在,无忧无虑,复何罣何碍。心既无碍。身土亦然。故曰,以无所得故,心无罣碍,则除报障也。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此破业障也。若身心皆无罣碍,复何忧何惧。故云无罣碍,则无有恐怖也。业者,指其所行之六度。三贤菩萨行六度时,尚有怖畏,而为其障。谓生活畏,死畏,地狱畏,恶名畏,大众威仪畏。今既无怖畏,则业障自空矣。
远离颠倒梦想。
此破烦恼障也。颠倒,即根本无明烦恼,烦恼由梦想而生。自凡夫至菩萨,皆有颠倒。当知依正二报,皆从梦想而生。譬如今日法会,乃梦中事。梦中有人告曰,此宇宙乃至法会皆是梦。梦中之人,断然不信。及至梦醒,方知是梦。实则现前吾人,亦复如是。或谓今在梦中,则仍不信。此之不信,与前梦中之不信,曾无少异。此不信者,足征仍是梦中人。既在梦中,而坚执为实,便为颠倒也。今谓远离者,盖至般若会上,会一切法,皆为实相。故能远离颠倒梦想,令烦恼障自空也。
究竟涅槃。
此言菩萨断德也。涅槃,华言圆寂。备具众德曰圆,除一切障曰寂。究竟者,指彻证大般涅槃。至此乃三障都尽,三德齐显矣。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指诸佛之智德。谓诸佛依因中之妙智妙慧,而得果上之智德。阿耨多罗,译言无上,对菩萨有而言。三藐,译言正等,对二乘不等而立。三菩提,译言正觉。谓非外道之邪知见,非二乘之偏真理,非菩萨之觉不圆满。乃如来之妙觉果海也。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赞般若之功能,咒,即真言。大神咒者,谓此般若,有大威神之力,能摧破烦恼也,此对外道邪见而言。大明咒者,谓般若光明,能破凡夫黑暗之迷情也。无上咒者,谓般若理穷言极,无以复加,乃破菩萨有上之心也。无等等咒者,破二乘之执有阶级也。一切苦,指五住之苦因,二死之苦果也。真实不虚,谓实能如是,绝非虚语也。释显说竟。
次密说。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是行法。咒者,密分,即无分别心也。正破无明知见。既解上显文竟,若欲行者,即直诵咒,直诵密语。不加分别,正是大乘行法。心境都归不可思议。如是自名字不可思议,乃至究竟不可思议也。
门人仁道录
- 上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第二篇)
- 下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义(第二篇)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