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特点及修行步骤(惟贤法师)
(2001年4月15日为长星员工及家属大众等开示)
今天在这个峨眉山清音阁聚会,这是个殊胜的因缘。你们在座的,有些在重庆见过我,有些过去没有见过,今天都见面了,这就是因缘会合。今天在这个圣地,同时又有好天气,因缘殊胜,给大家讲一讲佛法,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下面我概略地介绍一下:
佛教是现在中国五大宗教之一(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在中国来讲,佛教是个大教,人数最多,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像藏族、蒙古族、傣族基本上是全民信教。在东南亚,如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新加坡,还有韩国、日本,佛教都很普遍,其中缅甸、泰国是以佛教为国教,一般都信佛。所以佛教在亚洲区域信仰的人最多。在欧美,近几十年已经传过去了。美国现在佛教也很普遍,美国的大城市都有佛教寺庙。在欧洲,英国、德国、法国都有佛教寺庙,都有佛教的研究团体。
佛教在世界上信仰的人非常多,地域也很宽广。原因在哪里呢?佛教产生于印度,到现在二千五百年了,传到中国来也有二千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佛教很深入人心,得到群众的信仰,我们要找出原因。
就佛教本身来说,一般人认为是宗教,实际上宗教把它概括不了。因为佛教这个教理很渊深,精深博大。它有文化性、学术性,理论很高,而且很有系统性。这一种理论主旨是提高人们的理性,提高人的智慧,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净化心灵,把心灵打扫干净。在净化心灵方面佛教的教理和修行方法是很有系统的,给人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所以它不仅仅是宗教,它还是哲学,它有文化性、学术性。佛教的经典《大藏经》有上万卷的经书。很多国家都有佛法方面的研究院,现在各个大学也有专门研究的。
佛法是智慧的海洋,精深博大。孙中山先生讲过:佛法是哲学之母,佛法可以补科学之偏。科学研究物质和自然,佛法不但要认识物质、自然,还要认识精神,涉及精神修养。另外,孙中山也讲:佛法可以补政治法律之不足。为什么呢?政治法律是强制性的,犯了政策法律,依法治理;而佛法是妙药,可以治理人们精神上、身体上的烦恼病、业障病、无明病,把心地打扫干净。这样子,他就有道德修养,他的言论行动是正确的、是理性的,就不会犯法。这些方面法律政治不能做到,佛法可以做到。这点大家应该首先明确。
因此,佛法不可单以宗教看待。他有哲学性、有文化性,学术水平很高。他不但是理论,而且指出人如何走光明大道,如何求解脱,如何提高心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二、佛法的教理
佛法的教理三个字:因、缘、果。什么叫因、缘、果?因就是一切事物,包括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其产生有它的“因”,即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它的助缘,就是条件。有主“因”、有助缘就可以成为一种现象,果就是现象。
大家想一想,世间万事万物没有哪一样没有因、缘、果的,都被因、缘、果三个字概括了。从自然界来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在春天撒下后,经过人工松土施肥、太阳光的光合作用、雨露的滋润,经过一段时间后,或者到了秋天就有收获。这个自然现象就是因、缘、果嘛。
人生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这个人,心底光明、心地干净,我们的行动也是正确的,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国家。有这个因,有这个缘,就可以产生很好的结果。相反的心地不善,很恶,处处损害别人,结果这种行动造成家庭的混乱、社会的混乱、国家的不安定,就没有好结果。最后损人必损己,害人终害己,得了个不好的结果。这个道理大家一听就晓得了。所以佛法讲因、缘、果,佛教经典的中心就是发挥因、缘、果三个字。不管小乘经论、大乘经论,不管空宗、有宗,各宗各派都是在发挥这个意义。发挥这个意义有以下三点是最重要的。
(一)凡事有因有缘才有果
以这个准则来指导人生,就可以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止恶行善,不要做一切恶,要奉行一切善。种善才有好果,作恶就没有好结果。这个是标准的,行善受福,作恶遭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时间迟早的问题。古往今来,任何人、任何时代、任何集团都逃不了这个规律。
所以提出因、缘、果,了解因、缘这个法则,指导人生,就可以做到止恶行善,进一步就是打扫内心,把内心的肮脏龌龊打扫干净,恢复身心清净,达到最高的理性。按照佛法来讲,明心见性就可以得到解脱,就可以得到自在。
(二)佛法所讲因缘果,时间长、空间宽
时间长就是有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一个人不单是看到现在,也要看到生前,还要看到死后。你不要只顾现在,也要想想将来,时间很长的呀!空间宽,就是说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一切都是因、缘、果。你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人,吃饭要靠农夫,住房子要靠工人;生活享受要靠商人。你要保持家庭的安宁、不受危害,还要靠国家。所以一个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与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有关系。个人与众人的关系,人与生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一片的,不能分开。既然不能分开,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要保持和谐,保持理性。那么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斗争,那就很平安。有这个精神、这个行动,就可以消除社会的污染、人间的污染、自然的污染!你们想在这个没有污染的境界中该是多么的好啊!因此,佛法的因缘果广大得很。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
佛法中经常还讲到“众生平等”。《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建立平等的观点。在佛法之中没有什么尊卑贵贱、男女老少,没有这个差别,没有这条鸿沟,差别界限是被打破了的,这是真正的平等,这样才能恢复人类的和谐,大家才能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为什么众生平等?因为众生都有佛性,佛是已成佛,众生是未成佛,都有佛性,尊重众生也等于尊重佛一样的。我们救苦救难,热爱众生,也等于尊重佛,佛很欢喜。
(三)因缘生法是真空妙有的
佛法所讲的空是从因缘生法这个原则上建立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生法,而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是梦幻泡影。你们想嘛,是不是这个道理?《金刚经》最后一首偈子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说我们这个人生像做梦一样,百年都是梦啊!你在现在回忆你的过去都在做梦,我们在梦中,都是需要醒觉的。
幻,就是一切都是变化的现象,都是变化的。就像那个演电影、演戏一样的,舞台上在表演,实际上它是幻现的,一会儿就没有了。
泡,就是水泡啊。我们这个身体就像那个水上的浮泡一样,一会儿现了,一会儿就没有了。五蕴身是假的呀!是假合的、因缘和合的。
影,我们的行动像影子一样的。行动如影,有什么行动就有什么影子,但是影子没有一定,而是变化的。
露,就是说我们的富贵功名,哪怕你是大资本家,你就是政治地位最高的人,也像那个露水一样的。早晨的露水,太阳一出就没有了。这些荣华宝贵都是无常的、变化的呀!金钱是不可靠的,靠不住的呀!
电,什么叫电呢?形容我们这个光阴哪,像电光石火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所以叫电。
这几个比喻是《金刚经》举出来的,说明这个因缘生法是变化的,没有一个实体。
你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就不要执着“我”和这个五蕴身有个实体。为了这个五蕴身去追求一切、贪婪一切。你看世间上,为了保持这个五蕴身,这个假躯壳,去追求享受,过度地追求就要损害别人。你看社会上那个五毒现象,贪污腐化呀、抢劫欺骗呀、黄色淫乱呀、吸毒贩毒呀等等,他为了什么呢?为了自己享受,为了这个“我”。
那么另外你就要认识到你的财产,你的房屋,你所有享受的东西这些都是变化的。你了解这个道理后就要“空”,空什么呢?把贪心空掉;把烦恼心空掉;把无明空掉;进一步把这个妄想执着空掉,这就是佛法讲的“真空”。能够空,你就能够认真地对待事物,自己本身生活就可以少欲知足,淡泊一点都可以;不要过于贪,对人、对生物、对其他的众生都要尊重;要广行布施,救苦救难。你就具有这么一个无我精神了。空就是无我嘛,为什么叫空呢?就是以无我的智慧,消除我见,消除我执。不要一切为“我”着想。而要树立起“我本身生活过淡泊一点没关系,多余的可以做好事”的思想。
佛教的经典对个人的财产如何分配,提出了四分法。你有钱财,第一份,对自己的父母、长辈要承事供养;第二份,用来做好事,救苦救难,如救济贫人、修庙、供养三宝都可以;第三份,养活自己,天经地仪;第四份,可以再积累,进行生产上的投入,而不是叫你把它消耗完。这就是佛经对于经济方面的分配原则,这样子就很合理,用得也很正当。
因此,空就是空除我执,消灭贪心,这样子达到身心清净,自己品德高尚;对人呢,能够慈悲,救苦救难,达到这个目的。这也就是佛家的基本教义。
你们想一想,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谈这个,道理很深的呀!发挥起来,三藏十二部教典有万卷以上,新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是二万三千多卷!我现在活到八十一岁,我从十岁出家,到现在将近七十多年了,我读的书不少啊!我进了两所佛学院学习,后来也教了几所佛教学校,还写了很多文章,写了很多书,但是我都还没有把大藏经全部读完哪!我只是把那些大部头经如《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报恩经》等等读完了,其它有些经我都还没读到过。为什么呢?时间短了,时间不够。我们这个佛法的书籍太多了,浩如烟海,精深博大。现在我还在继续学,活到老,学到老。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海洋,其理论的中心是指导人走光明正道,不是空谈的。
三、修行佛法的步骤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呢,解脱身心烦恼,走那个出离世间的道路;菩萨乘呢,就要有大悲心、大愿心哪!要有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就这么三个阶段。
(一)人天乘是基础
学佛第一步走什么?人天乘的道路,这是基础。其中又有以下内容:
1.皈依三宝
走人天乘的道路,首先就要皈依三宝,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皈依佛宝、法宝、僧宝的目的是什么呢?皈依佛宝就是使你走向觉悟的道路,由迷转觉。你原来在迷中嘛,使你能够醒过来,由迷转觉。“佛者觉也”,佛就是觉悟了真理的圣人嘛!
皈依法宝呢?就是要你有智慧,由邪转正,走正道。人要走正道啊,不走正道不行的呀!不能走邪道,不能走恶道。因此就要学习法宝,法宝就是有充分的理由、丰富的理论来指导你走这条路,我们要学习理论,学习修行方法。
僧宝就是说,僧能代佛宣化,佛不在世,就是由僧宝来继承,宣扬佛法。僧宝,他是以德为主,他要奉行戒律。皈依僧宝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使我们由恶转善,由染转净。不走恶路,要走善路;内心不要污染,要清净,由染转净。这样一来就有很高的道德,提高了理性。
皈依三宝就是这个目的,并不是一般人说的给菩萨磕个头,求个什么。不是那个意思。
2.明因识果
皈依以后,就要懂得道理,懂因果的道理。就是前面说的因、缘、果。明因果,就可指导自己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奉行五戒十善
实际行动上就要修五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基本准则。
不杀生,指养成慈悲心,不要杀生命。按佛法因果来讲,你杀他,他将来要杀你呀!而且,这个世界上争斗太多,杀伐多,影响大家的安定,破坏安宁,危害生命,最不好。所以要戒杀生。对于你们在家人,这是首先要求做到的。不能吃素,也可以学着吃花斋;花斋都不能吃,那么你就吃三净肉。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眼睛没有看到,耳朵没有听到,不是专门为我而杀。你实在要吃荤,你买现成的还可以,但是不要去杀,不但自己不要杀,也不要叫他人去杀,不要看到杀很欢喜。在我们中国历史上,中国的文人学士中,有些宰官都是吃素。唐代的白居易、柳宗元、王维都是吃素的。民国以来,丰子恺、夏丏尊等很多文人都是吃素的。丰子恺有漫画集《护生画集》,提倡戒杀放生,这是好事情哪!大家如果不能吃素,最起码要做到戒杀。
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一分一厘钱都不要拿,包括不要贪污、不要偷盗、不要欺诈等等。
不邪淫,在家居士来讲呢,保持一夫一妻制,不要乱搞男女关系,不要破坏别人的婚姻和家庭。
不妄语,包括四种。第一,不说谎话,对人要真实;第二,不说挑拨离间话引起矛盾;第三,不说粗恶语刺伤别人;第四,不说绮语,就是下流话,下流庸俗。佛教提倡的语言是什么呢?是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安慰话。
不饮酒,为什么呢?因为酒是乱性的。它是一种遮罪,什么是遮罪?杀、盗、淫、妄本身是罪,是性罪。酒本身并不是罪,看你用到哪些方面。比如做药酒,可以调和气血,祛风湿。所以叫遮戒,遮止你,一是叫你不饮;另外你即使要喝呢,就喝药酒,或者适当喝一点调和气血可以,这叫做遮戒。所以这个戒有开遮,最好就是不饮。这个饮酒戒里面还包括含麻醉性的东西,如鸦片烟、白粉哪等等,都不能吃,要禁止。
以上就是这个五戒的内容。你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多好哇,做个人必须要这样子,这是基本道德。假如做到这点,我们的家庭就和谐,社会就有秩序,国家就稳定,那是肯定了的嘛!为什么说我们国家的建设老是搞不好呀?为什么企业倒闭很多呀?为什么一些团体不能维持啊?那就是个别人贪污、盗窃,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给社会造成很多混乱。假使大家都知道这个五戒的道理并奉行,那该多好哇!那么,家庭也和谐、团体也巩固、社会也稳定,这多好哇!这就是佛教提倡的基本道德。
综上所述的三个内容“皈依三宝、明因识果、奉行五戒”,就是人天乘的基础。就是说你做个人就要完成人格。因为你这样做,就保持了人格。就像修高楼大厦,要有巩固的地基,有地基才可以修高楼大厦,这一层是很重要的。你人都做不好,你怎样学佛呀?你怎样成佛呀?这是第一步。
(二)修解脱乘以净化身心
接下来,就要净化身心,求身心解脱。在佛法来讲,就需要修戒、修定、修慧。以戒、定、慧三学提高自己的修养,消除身心不干净,使身心得到清净,这是解脱道。在佛法来讲,修解脱道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
(三)修菩萨乘以救苦救难
菩萨就是大乘精神、大士道,那就是出世而入世,以出世精神做世间事情。那么这中间要发什么心呢?就要有大智慧,以无我的大智慧发起菩提心,发起救苦救难的大悲心、大悲愿。佛教中的观音、普贤、文殊、地藏四大菩萨,都是修菩萨行的代表。观音菩萨是大慈悲,文殊菩萨是大智慧,地藏菩萨是大愿力,普贤菩萨是大愿大行。悲、智、行、愿就代表菩萨乘。凡是菩萨,受菩萨戒、修菩萨行,离不开这四个字。要有悲心;要有智慧,最高的智慧;要有愿力;要有行动,叫悲、智、愿、行。四者要结合,才能成一个菩萨,才能以出世而入世的精神救苦救难,广度众生,有益于众生,实行大乘菩萨道。能够种这个因,就是成佛的因,结果可以成佛,所以成佛从成就众生中来。
成佛要解决群众的问题,要解决群众的苦难。要有这么个大心,要有这么个大精神,你才能完成佛道。这样,心胸广大、目标远大、目的高尚。以整个世界、整个众生为前提,这些都在自己心中,自己与这些完全相连,打成一片。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在佛教里面讲叫无缘慈,同体悲。无缘慈就是说我们救苦救难不要分对象,不计较对象叫无缘慈。同体悲是什么呢!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众生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与众生是一个体,不能分开,叫同体悲。这就是菩萨精神、菩萨的行、菩萨的智慧,所以学佛就是希望人人都学菩萨。
我到韩国、东南亚去,韩国有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就是佛教徒办的。它的标语是什么呢?“愿人人都成菩萨,愿人人都学菩萨”。你们大家想一想,你们人人都学菩萨的话,可以说,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悲心,那么世界上战争不会起来,可以维持永远的和平,那就是人间净土。所以佛教这个学菩萨的目的,就叫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是大目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净化心灵,也要净化世界,这是学菩萨的最高目的,也是学佛的目的。
今天有这个机会和因缘,跟大家简单讲这个内容。祝大家福慧增长,平安吉祥!
(正照整理)
- 上一篇:正信、正见、正行
- 下一篇:严持戒律 勤修普贤愿行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仁德上人:体会体验落实实践佛法的道理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与诚敬心
- 仁禅法师: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
- 净慧法师: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良因法师: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声名会怎么样?
- 明海法师: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仁德上人:修行的两种方法:万缘放下和明心见性
- 星云大师: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虚空之中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梦参法师:如何修行禅定?修禅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达到无私无我不执着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传法师: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 净界法师:在修首楞严王三昧过程中要从不迷、不取和不动下手
- 梦参法师:怎么样修行?至心精进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进即退
- 仁德上人:观照当下即真修歌
- 如瑞法师:修学佛法,要大胆的亲近善知识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