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亲节谈到佛教孝道
一、前言
筹备经年的香港佛教青年会,终获华民司署及警务署社团注册官核准注册,正式成为本港合法社团之一了。而由本人主持的佛教菩提讲堂所主办的佛学讲座,亦因本会的成立,而移交本会布教组代策代行。今天是本会布教组举行佛学讲座布教大会,刚巧是国际第四十九届母亲节,由各位会董推选本人负责担任主讲;因此,提出这个问题来与各位讨论。二、母亲节的来源
母亲节,是用以纪念天下母亲的。第一位倡导者,是美国安娜查尔维斯女士(MIS SANNA THRIS)。据说:她的母亲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而且是一位敬老怜幼的慈祥妇人,每每训导她要尊敬奉侍世间被遗忘的母亲;但不幸得很,她的母亲在一九零五年逝世了。安娜在伤心之余,便立意遵照母亲的遗志,提倡母亲节的运动。她说:“母亲们受苦最多,所得的报答却很少。我们想不到尊敬她,直到她离去后才省悟。”于是,她写信给总统以及社会人士,呼吁大众共同推动母亲节。当时获得很多社会名流的响应。后来,一九零八年,美国西雅图有人在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演讲尊崇母亲的伟大:并规定该区内的居民,在那天应馈赠礼物或修书致候健在的母亲们。至于死了母亲的人,在那天,应配带白色的荷兰石竹花(CARNATION)为亡母祝福,然后把花拿去放在母亲的坟墓哀敬。
一九一零年,华盛顿州长克尔公布:定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来尊敬所有的母亲。随后美国很多州都规定这天为庆祝母亲的节日。直至一九一四年五月七日,美国国会议员谭马斯希芬,提议定期来纪念母亲。结果,获得众议员一致通过,公决在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当时总统威尔逊即颁定五月八日(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建议民众与政府一致在那天悬旗志庆,于是,这风气很快就传遍世界各国。
今天,世界各地都庆祝母亲节。香港佛教青年会,也曾于五月九日联合本港各大团体举行预祝了。今天仅为阐明孝道的意义,使一般青年深明孝顺之理,推崇母爱,力倡孝道而举行这个布教大会的,所以仪式从简了。
三、母亲的伟大
我们之所以要纪念母亲,就是因为母亲们太伟大了。心地观经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及一劫中,说不能尽。”又说:“世间悲母,念子无比。因于未形,始身受胎。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悲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刀,竞来屠割,……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愈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真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产前十月怀胎的痛苦;产时,与死神挣扎的恐怖,产后移干去湿,抚养提携的辛劳,个中滋味,除了母亲们,谁能想像得到?唉!母亲给予子女的恩惠实在太多了。他们除了负起生育与教育的责任外,还体贴入微,爱护备至,不独“推衣衣之,推食食之。”且往往为了子女的健康和幸福,学业与前途,宁可委屈自己,甚至牺牲性命,亦在所不惜。世界上还有比母爱更伟大的吗?下面这个故事,正好为亿万慈母的写照。据说:当年墨西哥政府派员到“新力高拉斯岛”,召回岛上的居民来教养时,有个印第安籍的妇人,在船开不久,发现她的儿子未曾上船,由于爱子心切,未得船主尼狄华的同意,即跳入海中游回岛上,找寻她的儿子。这时,风浪极大,船只无法回头找她,船主与众商议,等待数日不获有关母子的消息时,便把船开走了。
十八年后,英国打猎的队伍,在该岛森林中,发现一个茹毛饮血与野兽差不多的怪人。起初,她怪难为情的躲避,但终于给猎人捉到。原来,这就是当年为了找寻儿子而被人遗弃于孤岛的慈母。当年,她游泳至海边时,儿子已被野兽吃掉,而船只又开走了,只好在岛上居住下来,猎兽为生。猎人们听到这伟大的故事,无不为之感动。结果,把她带回英国,备受群众的欢迎,并将她所穿的羽衣,珍藏在博物馆里,以供群众的欣赏。
还有,中国孟母的三迁其居,卒使孟轲名列亚圣,而岳飞的精忠报国,大义凛然,使千秋以下的人,无不歌颂与景仰,亦是拜其母亲教导有方,谆谆善诱之所赐。啊!母亲是何等的伟大!一个失去母爱的人,即使获得全世界所有最珍贵的东西,也无法弥补他内心的空虚与缺憾。故佛在心地观经中说:“于诸世间,何者为最富?何者为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日中,慈母死时名日没;悲母在时名月明,悲母死时名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孝经第一章孔子亦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第七章)可见孝道之于人生是何等的重要。难怪郑康成之序孝经,以孝为百行之首了。
四、儒家的孝道
儒家论孝,不徒乎能养。论语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以孝顺之道,除了孝养父母,使之衣食无忧外,还要敬之爱之,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孔子斥之为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孔子斥之为悖礼。故在论语中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是孔子教人依礼尽孝和爱亲尽孝。为人子者,不独要爱亲,依礼尽孝,还要善体亲心。“父母之所爱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礼记)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有病,为人子女者,自应保重自己,守身尽孝。父母不愿意的,是儿女远离膝下,旅游他方。为人子女者,诚应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及时行孝。父母最喜欢的,是子女能建业立功,名播遐迩。所以孝经第一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基于此,我们不但要守身尽孝,还要利用此先人之遗体,去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的事业。务使自己“名声昭于时,利泽施于人”,光宗耀祖,垂芳百世,始不负于先灵。故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中庸)
综上,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孝道为本。做人之道,除了敬爱双亲,供养奉侍外,还要洁身自爱,力争上游。上则尽忠报国,下则爱人以德,否则,是名不孝。曾子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读此,孝顺之道明矣!
五、佛教的孝道
世人每以释迦牟尼佛,割爱辞亲,出家修道,不顾妻儿,不养父母,不摄朝政,既违人子之礼,复有负于人生的职责,真可谓不孝。甚至,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亦以片面的理由来攻击佛教,不惟宣于其口,且笔之于其书:“必弃其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之寂灭者。”竟要“人其人,焚其书,庐其居。”实则,佛教并不像其他宗教,不爱父母,不敬祖先;反而是重人伦,崇孝道的宗教。佛说:“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忍辱经)是以,佛不但在大宝积经劝诫弟子们“汝等常应孝养父母。”而佛本人,也是因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见报恩经)而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梵网经)佛因实践孝道而成佛,成佛后,马上立孝道为佛教主要制度之一,谁说佛教不重视孝道?佛教的孝道,不但要以五事奉供父母:“一者供养无乏,二者所有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敬无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作正业。”还要善巧方便,使之舍邪归正,离苦得乐。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说:“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总历千年,更使便利顶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不闻使闻,…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故古人说:“人而不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底豫,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大孝之大孝也。”佛教之孝,除养生送死外.还要劝父母行善,使之可以了脱生死。不但要令自己的父母了生死,还要令他人的父母了生死。不特令现生父母了生死,还要使过去或未来父母了生死。何止要令自他三世父母了生死,还要使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所以,我们不仅孝顺恭敬,自他三世父母,使之了生死;还要孝顺恭敬六道众生,使之共同获得真理生命的归宿,享受真理生命的幸福与快乐。
因为众生自从无始时来,沉溺于三界生死苦海,六道轮转不已。此殁彼生,此生彼殁,时而牛胎,时而马腹,又安知地狱、畜生、或饿鬼之类,不是自己宿生的父母?所以六道众生,彼此互为父母,诚应爱之、敬之,进而教之,救之。故佛家的孝道比较儒家,实有过而无不及。盖儒家之孝,是现世的,而佛之孝是三世的;儒家孝顺供养,唯限于自己父母,佛教则推及他人的父母;儒家限于人道,佛教则广及六道。儒家仅养生送死,光前裕后,佛教则不独使现世父母离苦得乐,更愿生生世世父母离苦得乐。可见佛教的孝道,较之儒家广博而又平等,可以说:凡是真正学佛的人,应该都是世间的孝子。
六、现代青年应有的孝道
古人立身处世,一以孝道为本。故古之社会,亲善和睦,国泰民安,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可惜当今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般青年,每为异端邪说的影响,物欲虚荣的诱惑,往往视释迦之教为迷信,以孔孟之学为迂腐。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礼教的声浪中,导致人伦毁弃,道德沦亡,青年人大都德业不修,品行不立,以忤逆为自由,以无礼为平等。孝顺之道,荡然无存;为子弑其父者有之,为臣弑其君者亦有之,忤逆乱伦,颠倒乖谬,长此以往,举世不相率为禽兽者几稀?我辈青年,身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职责,诚应拿出匡时济世,舍我其谁的责任心,正义感来,先从自我做起,所谓先正己而后正人。阎罗王五使经中:“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这种因果定律,与现实社会之杀父击母,被判死刑,身囚牢狱者何异?故孝道该是做人的根本,修身之秘诀。如果所有青年,都能够推崇母爱,实行孝道,母慈子孝,兄友弟恭,使兄弟间友爱亲善;再把孝顺和友爱之心,推广至一家一国,甚至全世界、全人类。如孝经所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那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处处充满礼让,人人皆崇尚和谐,至此,世上还会有悖德悖礼,相争相害之事发生吗?所以在个人说:孝道是人类最高的德行,人性至善的表示;就社会说:孝道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万善的根源;社会道德的隆替,时尚风俗的优劣,往往系于孝道之振靡。孝道昌,则一切道德从之而兴,一切罪恶从之而灭,而社会秩序与地方治安,亦可确保矣。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以为做人之道,固然不可以自暴自弃,惰其四肢,不习向上,或沉迷酒色,不顾父母;更不可以误入歧途,挺而走险,好勇逞强,危及父母;或只知有妻子,不知有父母,青年读此,可作殷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切勿谓孟子之言,陈旧迂腐,不适合现代的需要。否则,“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将遗恨终生!
今有人父母在生之时,不孝不敬,死后徒祭鬼神以盗名,实属不智。今天,我们面对着这伟大的日子,除了深感母爱之伟大,激发吾人之孝思外,更要因而想念到被称为三界导师,四生慈父的佛陀。因为母爱虽然伟大,但毕竟是自私的,虽然是推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总是先亲后疏,先家后国。佛陀之爱,则冤亲平等,自他一如。佛为了平等博爱世人而牺牲王位,而甘愿自己受苦,而卒使大众获得自由平等的待遇,和真理生命的快乐与归宿。这样无界限之爱,该是完整而圣洁,崇高而伟大的。像冬天的阳光一样,平等普遍照耀大地,使凡有生命的众生,在他慈悲博爱的慈光照耀下,获得人性至情的温暖与幸福。所以,我们为报亲恩,固然要提倡孝道,以尽人子之责;为报佛恩,更应该继承佛陀重视孝道知恩报恩的精神,提倡孝道,来孝敬一切人,爱一切人,为一切人谋幸福,为扩展青年的德性而努力。
香港佛教青年会,就是为了促进青年的德性与知能而成立。但愿在座各位,以及社会贤达,时代指南,俾得迅速发展会务,努力于文化教育及青年福利工作,使青年们俱服膺真理,崇尚孝道,居仁由义,归纳正轨。是则岂独本人,将感同身受,而社会道德的重整,亦可指日而待!
相关阅读
- 文珠法师:三宝的含义是什么?三宝的分类有哪些?
- 文珠法师:学佛为什么一定要皈依 皈依的功德是什么
- 文珠法师:文殊菩萨圣诞细说智慧的详细分类
- 文珠法师:四大菩萨
- 文珠法师:药师法门
- 文珠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义
- 文珠法师:八正道是青年步入人生正轨的良方
- 文珠法师:无边愿力的菩贤菩萨
- 文珠法师:烦恼与解脱
-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 文珠法师:人间佛教与现代青年
- 文珠法师:三皈五戒的意义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 文珠法师:不平凡的回忆
- 文珠法师: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 文珠法师: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 文珠法师: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 文珠法师:四大菩萨 (无尽的孝道—地藏菩萨)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