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内涵
佛法,不只是一套知识性的学问,它更是让生命活得更灿烂、更光明的人生智慧!佛法,不应只是佛教徒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从其中汲取养分,丰富人生!笔者于大学院校讲学之际,深觉佛法中洞观的智慧与深彻的慈悲,青年学子们纵然只是浅尝一二,也能受惠无穷;而且佛陀的教法本来就具有超越性与普遍性,只要讲授者如实运用得宜,绝对不会引起宗教、宗派上的对立,更不会让无信仰者有威胁感或排斥心。
一、佛教的禅修锻炼能补生命教育之不足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必然历程;顺逆穷通,更是人生际遇所不免,而现代生活又充满着紧张与压力,在在都需要清明的心智与良好的情感调节能力。
笔者认为:理想的“生命教育”,在人生哲学与宗教信仰的追求上,肯定多元价值;在认知判断与情绪调理的学习上,重视弹性处事与应变的能力。而培养学生坚定自身的人生目标与尊重多元,善处多变的世态,都是“生命教育”所应用心之处。而笔者认为,在根本原则与当机应用的中间,更可提供一种训练,它虽不是价值贞定,但却有助于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虽不是喜乐境界的本身,却有增益吾人调理心绪的能力。此即是专注力和因专注力而增强的意志力。正确的观念,如果没有专注力的对焦与意志力的坚持,则无法实现;而情绪的起落,如果没有能力转念与超越,则负面情绪将益形恶化。
传统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予灌输,但是“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当我们能清楚地专注于一个学习的情境或对象,并且能以意志力坚持长久的时间,才能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所以,没有专注力与意志力的辅助,是不可能有好的成果的。再者,情绪管理更不单纯只是心理认知的层面而已,如面对至亲的死亡,理智告诉自己哀伤无益,而情感上却难以平静如常,只有透过专注力来转移思虑的对象,不再陷溺于无谓的哀伤,并以 坚强的意志力保持心念的平静,才能真正面对并超越一切的挫折与困难。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中,禅定力的锻炼,就是重视专注力的练习与培养,以及从中增进意志力的坚强,这些对于学习知识,调理情绪,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专注力愈强,则情绪的自 我调理能力也就愈强,学习知识的效果会愈好。而当我们能免于躁动情绪的困扰,也就更有能力与勇气,来面对并处理人生中的许多危机与困境。至于具体教材的施设,笔者以佛教传统禅法中的“安般念”与“慈心念”,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并说明此一能力的理论内容、实际功效与操作技巧,并附带提及专注力对于增强意志力的帮助。
二、培养专注力之重要性
大家都同意,学习有助于心智的成长与能力的增进,而近年从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得知: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因为学习而形塑成新的联结,而且会因频繁的使用而变得更为强韧。脑神经科学知识的进展,使吾人对于原有的教育与学习功能,增加了具体的科学佐证。
早年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大脑的结构与内容,在童年初期就已固定不变。然而现在已经知道:出生时脑部配备的神经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继续编织路径;脑部会划分出多少位置给身体与心理的活动内容,端视生活中身心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并且一生都持续不断地在脑部留下印记与影响,进而造成神经路径的改变,此称为“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即脑部各区域的互补弹性现象。脑部某区域之功能,能被邻近或其他区域所取代。脑部功能未必特定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一神经群,当某一区域之神经群损伤时,其它细胞会逐渐学习,然后取代受损细胞的部位,例如中风者之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
脑神经的此一特性,终生都在持续进行,个人的选择意向与持续意志,更是驱策身心活动的主要因素。这其中,大脑反映的不只是身心讯息的改变,更能具体反映物质与心理互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引导性心灵力量,是形塑大脑路径的重要因素与力量。
此中,专注力与意志力在神经路径发生系统功能的改变上,扮演了重要的关键角色。“注意力”是对于某个目标的警觉、专注作用,这是大脑的认知作用之一,也是认识过程的要素。普通说是“注意”,深刻而言,即感官与事物接触时,如眼见色,耳闻声等,大脑因此一接触而反应和警动,才发而为辨识、了别的作用。大脑此一警动反应作用,即是“注意力”。引起我人产生认知者,是大脑藉由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官能,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对象,所产生的种种认知活动。这些讯息,平常排山倒海而来地充斥在我们的周遭,但是只有主动的认知,与透过专注力长时地保持觉知,才会对于对象有清楚的认识与掌握,否则杂芜的外界讯息,并不会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或重视。
本文所讨论的“专注力”,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在英文中,“mind”指意识、思维和感受等能力;“heart"则有具象的“心脏”义;和抽象的“心情”义;“head"是大脑、头脑义。而中文的“心”,一是指“心脏”,属于五脏之一的生理器官;二是指思想、意念、精神作用的“心”,名为心意、心念、心识等。依于中文之惯用义,本文出现之“心”,皆指思想、意念等精神活动。将心念投注于某个目标的警觉、专注作用,在佛教中称为“作意”;它是心所 之一,是心的精神作用,也是认识过程中的要素。如《中阿含经》云:“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 ,耳、鼻、舌、身、意、识亦同。此“念”,即是“作意”,浅说是“注意”;深刻地说,即根境和合时,心反应而警动,才发为了别的作用。此心的警动反应作用,即是“作意”。
有关增强专注力的方法,在佛法中称为“禅定”之学。“禅定”(dhyana),是梵语“禅那”的音译,加上汉语“定”的义译而成的梵汉合称词。意指心念专注于一个特定对象——所缘境,并停息所有的散动乱想,以达到专一安住,平和安稳的精神状态。所以禅定有“心一境性”——心念专注于一个选定的对象而无散乱的特性。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心念专注的程度,又分有四禅八定等浅深次第不等的定境。
一般人的心念常是散乱而浮躁的,这种散乱的心念状态,易使吾人意志涣散无力,不但受制于情绪的波动,烦恼的扰乱,也无力于知识的学习与善法的进修。若能习禅而得定,不但能使身心轻安,情绪平和安宁,而且在学习专注力的过程中,也就连带地增强了意志力。以此两种能力来学习知识、调理情绪,才能获得良好的成果,这即是修习专注力——禅定所得的益处。
我人宜透过专注力的锻炼,养成清楚觉察思维内容的能力,更进而以坚强的意志力,将专注力转移到健康而且正面的思考内容,如:寻求支持,放下心中忧伤的重担等等。以专注力觉察思维与情绪的内容,进一步转向到正确的观念与健康的心情,并且以意志力任持之;于此,纵然有哀伤的情绪生起,都将是短暂而局部的反应,不至于导致新的循环或恶化。以专注力——禅定为基础的学习方法,让学员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思维,尤其是警觉到,忧伤的情绪是会恶化的。透过专注力的锻炼,使我们在刚开始感觉烦躁不安的情绪生起时,就立刻警觉,并以“只是觉察而不加以反应”,或是以正面健康的思维来转移与替代,如此运用纯熟之后,不但可以避免与不愉快的思想或记忆强力挂钩,更能避免陷入忧郁与自伤的恶性循环中。
佛教的禅定之学,即重视依于正确的方法,有次第地练习与增强专注力,以发展自我引导的意志力,这样才能进一步运用清明的观察力,成办一切善法。此中需要注意的是,定学不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佛法的重心在于“般若”(梵:prajba智慧)的观照,称为“慧学”,亦即“观慧之学”。慧学藉由禅定为辅助,以观慧力对于观察对象(所缘境)加以推究与观察,进而现见诸法的自相与共相,证得缘起无自性的般若智慧。
三、佛教传统禅法之抉择与特色
笔者在多次的宗教学研讨会中,常碰到一个讨论主题,就是谈论各个宗教的传统修行内容。以佛教为例,何谓佛教“传统的修行内容”?汉传、藏传与南传佛教,都有其各自的传统,所以这“传统”的时间要拉多长?空间要涵盖到哪里?笔者认为问题的解答,还是应该回到佛陀所传授的方法。亦即:佛陀所传授的方法,在当时印度众多的修行宗派与系统中,有何特殊之处?这也正是解答的重心所在。
1、传统禅修法门之内容 佛陀教导初学者修定而入胜义观慧的方便,曾说“不净念” 与“安般念” ,古称为入道的“二甘露门”;后来阿毗达磨论师再加上“界分别念” ,名为“三度门”。其实,由于众生的根机不一,烦恼各有偏重,在《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即说种种之对治法门。如《阿含经》中云:“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寻思)想。”又如:“当修行安般之法……所有愁忧之想皆当除尽;……当修行恶露不净想,所有贪欲尽当除灭;……当修行慈心……所有?恚皆当除尽;……当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当行喜心,……所有嫉心皆当除尽;……当行护心,……所有?慢悉当除尽。”
依声闻禅法 的禅修所缘,《瑜伽师地论》曾将之整理为“四种所缘境事”,其中的“净行所缘”即是专为对治粗重烦恼而修的禅修所缘,故名“净行”。内容除了以不净念、安般念与界分别念之外,再加上“慈心念” 与“缘起念” 。以上五门,因为可以止息心意的五种惑障,故名:“五停心观”,为原始与部派佛教以来重要的禅修法门。南传佛教重要的修行典籍《清净道论》,其中的“定品”,略分“四十业处”为“一切业处”与“应用业处”;前者内容为慈念、死念(或加上不净念),后者则依于修行者之性行倾向而选择业处,其用意在对治贪?痴性行中的深重烦恼,如说:贪行者修十不净与身随念业处,?行者以四梵住(即四无量心)与四色遍为适宜之业处,痴行者应修入出息念等。并引经说:“应数数修习四种法:为除于贪当修不净,为除?恚当修于慈,为断于寻当修入出息念,为绝灭于我慢当修无常想。”《清净道论》的“慧品”,其修慧业处(所缘)计有蕴、处、界、根、谛,缘起等种种法, 其中“缘起”是十二缘起。这是《杂阿含经》中常见的修观所缘,为究竟断除烦恼的胜义观门。就部派佛教而论,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北传声闻禅法,曾于中国盛行一时,中国佛教早期许多重要的禅经译本,多与此地禅法师资有关。
禅经内容有不净念,安般念二甘露门,再加上诸界分别,这是说一切有部旧传的禅法;不净、安般念与界分别为“三度门”,若再加上慈心念与因缘念,即成“五停心观”。前后传去中国的鋥宾禅法,亦多说此五门禅。 而传入中国的禅法,如南山律宗道宣法师,曾作《净心诫观法》教示门人自修外化之道,其中即有“诫观五停心观法”。 又天台智者大师,亦于《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明此五门之义。尔后中国佛教虽从判教时期的兼涵声闻,直至诸宗竞立时期的专弘大乘,然而源自北传声闻佛教中的“五停心观”与“止观综合”等禅法技巧与禅修特色,已为天台禅学所吸收。
再论禅宗,其接引初学摄心之方法。亦多以数息观入门。从原始、部派之声闻禅法转入大乘,公元5世纪初,鸠摩罗什(Kumarajiva,344-413或350-409)译出的《坐禅三昧经》、《禅秘要法经》、《思维要略法》;以及昙摩蜜多(Dharma-mitra,356-442)译出《五门禅经要用法》佛陀蜜多撰,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则以“念佛(色身)”代替“界分别”。由于“佛像”的流行,观佛、念佛(色身)之相好光明,成为当时一些佛教部派,以及大乘信仰者共修的禅修所缘。
总结而言,佛陀所教授的禅修所缘,从二门、三门而至五门,其中,“不净、慈心、持息与缘起”是佛教大小乘各学派与宗门普遍共学的禅观所缘。
2、传统禅修法门之特色
先就“传统”而言,佛陀提出的教法切近自身,并没有祈求的“他者”,而是观照有情身心的实际情况,以此方法,即可以离苦得乐,究竟涅?。修行方法一旦牵涉到明显的宗教传统或崇敬的对象,就会有隔绝与对立的不幸,也将导致“信者欢喜,不信者排斥”的后果。佛陀教导弟子们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佛教当时能在宗教文明发达,修行派别林立的印度土壤中,风行草偃,追随者众,想必是因为佛陀的教法内容,具有超越一切(宗 派、崇敬对象)的特性。
以原始教法且贯通部派、大乘的“五停心观”为例:我人可以有任何形式的信仰,乃至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呼吸——安般念;都有身体、感知、情绪、欲念——六界分别;我人身心亦在时空迁流中变化,流转——缘起念;再加上身体会变化、衰老、死亡,腐败——不净念;而且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地对待他人——慈心念。所以佛陀所教导的,是超越信仰、宗派对立的,普遍一切,人人可修的禅观法门。
四、“安般念”之修行方法与特色
有关于笔者在大学生命教育课程中禅修教学的抉择,主要以“安般念”与“无量三昧”为主。在课程中,笔者教导学员的第一个修行法门是“安般念”,即是以呼吸作为静心修定的对象,它的重点是“观察自然的呼吸”。
其具体的练习技巧是:将鼻孔以下的“人中”区域,作为观察的范围,专注地觉知气息在此一区域通过时,空气接触皮肤所产生的摩擦、长短、冷热等感觉。至于身体的其他部位,无论有任何苦乐觉受生起,身外的周遭环境,无论有任何动静,都一概不予理会。一再警觉地防止心念飘忽游离,忘失了专注观察(人中范围的)呼吸。只要一觉知自己失念或散乱,就一次又一次地将注意力带回到呼吸的观察上。
至于练习的时间,笔者安排在每次上课开始时,以十分钟的时间带领大家练习,并请学员在其他空档时间常常练习。只要能持之以恒,专注力就能加强,对于学习能力的增进与情绪的调和平稳,将有很大的帮助。之所以选择“呼吸”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主要的优点如下:
1、此一禅修所缘具普遍性
人类的“呼吸”现象,是超越所有宗教、人种与地域的,普遍的生理现象。世间有许多的宗教信仰,有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呼吸”是人类普遍皆有的生命现象。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神癨,有不同的肤色,使用不同的语言,但是都有呼吸的生理现象。
以之为练习的对象,不涉及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的争执,所以是一个很好而能普遍化的练习对象。其实藉以练习专注的对象种类很多,在各种宗教或修行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修炼方法,然而无论是持诵还是忆念,多以信仰系统中的神、佛为念诵的对象;有一些持诵咒语的方法,甚至强调其中的加持与神秘力量。然而校园中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不适合全套模仿或挪用,因为容易使学生陷入宗教信仰的认同或排斥的困扰,而且如果太强调神秘的加持或感应力量,将贬抑或否定自我的觉知与专注能力,丧失自信心而完全依赖外在的力量。
在现代心理学中,也讨论到许多透过静坐来改变意识状态的方法,其中以“超觉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简称TM)较为风行而广为人知。“超觉静坐”由印度教士马哈瑞希(Maharish Mahesh Yogi)于60年代创立。此一方法虽然强调“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哲学或生活方式。”(Harold,al.1975)其过程也不采用宗教仪式,然研究的学者认为,它仍然带有几分神秘气息。它的方法是:“学习者必须先行拜师,经接受后,由教师秘秘传授一个咒语(mantra)。咒语通常只是一个不带意义的单字。”据研究者认识的“一位美国普度大学的教授,学习超觉静坐,从教师处领受的咒语是FLOG。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是golf(高尔夫球)的倒写字。此一发现,咒语就失灵了。咒语的功用是供静坐时重复默诵,目的在于使自己意识集中,不为外务分心。”
所以在70年代以后,哈佛大学医学院之Benson氏,将MT加以简单、科学化,并付之以现代医学的量化研究。 故笔者认为,即使是超觉静坐,都还有神秘而接受咒力的局限,因此,以人人都具足的自然生理的呼吸现象,作为练习专注力的对象,不陷入宗教对立与神秘氛围,应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
2、利于作情绪之觉察与调理
人类的呼吸现象,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却又能部分自我调控。以此为练习专注的对象,一则能觉察情绪反应,再者也能借着自我调控,如加深或加粗呼吸等动作,而达到缓和心绪的功效。
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其作用不受大脑控制,专门支配腺体、内脏、心肌等非自主活动,以维持身体的恒定状态。其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受刺激时所会释出正肾脏腺素;负责控制内脏运动及其分泌活动,会使脉搏加快、呼吸增加,肠胃运动变慢,瞳孔放大等,并加强个体在危急时的应变能力。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与交感神经相对反,专司生理非自主活动的抑制功能。
我们的呼吸跟情绪有相互影响的关联,当情绪起了变化,呼吸也会跟着加快。呼吸的生理现象,也能少分的自主控制。以“呼吸”作为专注的对象,可以觉察情绪反应呈现在呼吸的状态——平稳的情绪有平静的呼吸,焦虑紧张的心情则会产生呼吸较为急促的反应。所以,长的、短的呼吸,急促的、平缓的呼吸,在在都反映了吾人的情绪状态。观察并觉知呼吸的状态,有助于情绪的自我觉知与调整。一般人也都知道,当生气或紧张时,如果做几次深呼吸,对情绪的平稳就会有帮助。
3、所缘境易于取得
人类只要生命机能尚存,呼吸现象就恒常伴随,所以呼吸是一个随身可得,而又简易温和的修定对象。不像其他的修定方法,需要特定的佛像、特别的咒语等复杂的观想配备或观想程序。
藉以练心专注的对象,在佛教的论典中曾经整理为四十种之多,如南传《清净道论》中所云。而其他宗教或修行系统也都有特定的修行方法和对象,其中的繁复与简易,则大有不同。
笔者的教学内容中,特别提醒学生要“观察自然的呼吸”。所谓“自然的呼吸”,是去接受当下所呈现的呼吸状况——自然而平常的呼吸状态。这不是说大家平常的呼吸是不自然的,现在要去学习自然的呼吸,而是强调以平静安稳的心念,去接受当前每一个呼吸的状态;或许它现在是急促的,伴随着你激动的情绪;或许是缓和的,伴随着你平和的心情。而我们只是观察它、接受它,不加入好恶的评价,不刻意追求让自己舒服的呼吸,也不刻意排斥让自己难受的呼吸。训练自己清楚地觉察内心所有情绪反应出来的呼吸状况,觉察它,面对它,不逃避,不控制。“观察自然的呼吸”,其重点是不以控制或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平抚情绪,只要我们能将专注力安稳而坚定地放在呼吸的觉知与观察上,心绪自然能平稳下来。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但是要达到心念专注的程度,仍需要耐心的练习。平时也应当常常提醒自己不随妄念奔驰,时时将散动的思绪,带回到呼吸的观察上来。经过多次练习,当我们生起妄念时,就能很快地觉察,进而不与妄念的内容相应。如果每一个妄念生起,都能如是地转化,而不与之相应,则妄念就像清晨的薄雾,很快就会被东升的太阳照射得烟消云散。专注力的培养,使我们能客观地觉察自己的感觉,提醒自己不做不当的情绪反应或负面的思维。只注重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更需要运用健康的情绪力量来强化好的认知,而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具足好的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地以好的方法来练习。专注力愈强,那么,情绪的自我调理能力就会愈强,学习知识的效果也就会愈好。当我们能免于躁动情绪的困扰,也就更有能力与勇气,来面对并处理人生中的许多危机与困境。
五、“慈心念”之修行方法与特色
“慈心”是祝福众生离苦得乐的善净之心,约要而言:“慈心”,广开其义,则为“四无量心”(梵语catvary apramanani),或名“四(种)梵住”、“四无量定”,即依于慈、悲、喜、舍四种善心而修禅定。“慈心”是在定的修持中,观想自己给予众生快乐,使其得到安乐;“悲心”是在定中祝愿有情远离痛苦,并观想众生远离忧恼;“喜心”是知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定中亦如是作观;“舍心”是指冤亲平等的观照,可于喜、乐禅境之中再 次超拔,而让心保持平稳清净。
为何名为“无量”?原来修习此定时,以亲人、无亲无憎者及怨怼者作为所缘境,从一人、少数人、多数人以至于无量众生,从一方、四方以至于十方世界诸有情类;修持者渐次扩充心量,让慈、悲、喜、舍充盈满溢,愿众生离苦得乐。以其缘念十方无量众生,能得无量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有四禅以上之定力者,在修习四无量心时,慈心的定中影相将会显现,以慈等四心缘众生,能达到于无量的境界。又其中的喜无量心,因“喜心禅支”只达于二禅,所以修喜无量成就的顶点,只能到达二禅,唯舍无量心已超越乐受,故能达于第四禅。一般初学虽定力薄弱,但是仍然可以借着反复练习的过程,培养自己慈悲的心念。
“慈心念”的禅修法门,主要的优点如下:
1、慈等“四无量心”具普遍性
以慈心为主的“无量三昧”,是以人类的善心作为禅修的基本动力。善心是人人皆有的一种心念内容,所有文化、宗教与哲学的领域,亦皆赞扬之,并不局限于某一宗教。以此善心念,选取一个意欲祝福的对象,作为禅修的所缘境而念住于斯,即是“无量三昧”禅修的所缘境。撇开禅定力的修持不谈,这种方法,可以鼓励我人,要于心中常怀“祝福他人离苦得乐”的善良心念,以此逐渐培养并增强关怀众生的道德惯性。
而且,佛教所说之“慈”,又与“爱”有所不同,前者是依“自通之法”——同理心,故能普覆一切有情;而后者则是来自我、我所有之计度,故容易从人我之别,而演变成非我所属之族类、社群、信仰等或非我所有之眷属、财物等则不爱之“大我”藩篱。再者,“无量三昧”乃以禅修者自身为显发慈心,护念众生之根源,与强调源自奥秘有力之“他者”(如神、佛)的爱,有所不同。
故同于前述“安般念”与“四界分别观”,“无量三昧”的禅修法,亦有泯除一切宗教、教派、人种隔碍对立之“普遍性”的优点。
2、常怀慈心则身心轻安,生活愉悦
“安般念”强调心念对所缘境保持平稳与专注,并且不加以控制和干预;但“无量三昧”则是训练禅修者增强对他人的善意,更有劝发长养善心的,积极生善的意义。修学“无量三昧”之人,能常生慈悲之善念,于日常之处事待人,无争无怨,故能身心喜乐,眠寐安稳,亦为众人之所爱敬——夙植德本,故众人爱敬。此如《清净道论》中所云,修慈之功德有:颜色光彩,安于眠寤,不见噩梦,不为火烧、中毒与刀伤,心念捷利不迟钝,为人与非人爱敬,诸天守护,临终不昏迷等。这些都是因为该诸善念能引生福乐功德而有以致之。
3、修“无量三昧”能证解脱
“无量三昧”之为禅观修学的所缘境,不但能增加定力,长养善德,亦能跨越依我、我所而设限的“量”,以此而破我、我所执。既能如此,当即不受“身”之限碍(不念有身),则必得涅?而不复还此界中;如《杂阿含经》中云:若有比丘得无量三昧,身作证具足住,于有身灭、涅?,心生信乐,不念有身。……现法随顺法教,乃至命终,不复来还生于此界。
可见修学四无量三昧,同样可以达到“证解脱”的效果,而非只是世间禅定而已。在这方面,印顺导师曾抉发经义,提出了一向被声闻佛教所忽略的见地,肯定了无量三昧的出世功能。
4、“无量三昧”共贯五乘
法界等流的“四无量心”,是众生的喜乐与安慰,它不似厌离急证的不净观,仅属声闻禅法,而能共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与菩萨乘。故笔者依于印顺导师之研究成果,教以“无量三昧”之修学。以下详述修学无量三昧“共贯五乘”的义利:
一、普劝众修,则人际关系彼此和谐,学人所到之所,将处处洋溢平和温馨的气氛。 二、因多修“四无量心”故,较不会流于清寂冷酷,自私自利;且有利于回小向大,效法佛陀行谊。 三、修“四无量心”,能得色界禅境,而色界四禅在《阿含经》中,为佛陀称许,是修出世观慧的根本定。 四、发出离心者,依普缘有情的无量慈悲,同样能打破量之界限,契入法空而断我、我所执。 五、依众生苦而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即能养成良好的道德惯性,习于善待众生,从凡夫地直接长养大乘菩提道种,以进趋悲智圆满的佛果。
由上观之,修“无量三昧”有大利益,有大功德:人天乘依之以净禅德,声闻人依之而解脱出离,大乘更以之为菩提心髓。“四无量心”之妙蕴,实乃无量无边。“人间佛教”既从“人间”出发以彰显佛陀的“护生”悲愿,故于慈悲普覆的“无量三昧”实应多所修习,并依此而顺向胜义。
六、结 语
以上所述,系笔者在大学校院教授“生命教育”与“佛教经典选读”课程中,禅修教学单元设计的理念与内容。人们每天都会有无数纷杂的心念内容,浮现在明了意识中,其中大部分的思绪都没有被转化为行动,或甚至完全没被注意到,其中的关键在于专注的觉察力。一个人的选择,取决于心理的价值认定,并伴随专注力与意志力的辅助。只有于我们有益的思维,才是需要重视并实践的;而实践的关键,就在于智慧的判断与定力的任持,这些能力都能透过有效的学习与锻炼而获得;修学佛教的禅修法门,能让我们有效地调理自己的思维与情绪。易言之,这是学生可以获得身心受用的教学内容。复因该教学内容并无鲜明的宗教色彩,因此未招致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之排斥与反感。
回想2600年前,印度大陆以婆罗门教为主流宗教,东方则有各种沙门团,思想、修行各执一说。佛陀出生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中,在他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大转法轮,整个过程大体平和、稳定,没有异教迫害、倾轧的严重问题,这应归功于佛陀“平和无诤”的人格特质;而此一人格特质,依然是来自佛陀对“法”的体悟。佛陀说法,与其说是“另立宗教”,不如说是让来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都可依佛法而转化生命,净化生命。
笔者认为,佛法内涵的“生命教育”,或许可多措心于其“超宗教”的特质。以上所述禅修教学方案,其内容固然是纯度极高的佛法,却正符合这种无排他性的“超宗教”特质。因此笔者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参考文献:
1、“不净念(a-cubha-smrti)”,其修法是取死尸的腐烂、臭秽之不净相,如:青瘀、脓烂、变坏想、膨胀、食啖、血涂、分散、骨锁、散坏等,作为禅观的对象。从烦恼的降伏来说,这是对治贪欲——淫欲贪,对治爱着身体之烦恼,最好的修行法门。一般称之为“不净观”,今依原文smrti为“念”之意,称“不净念”;smrti(念),指对于所缘境能明白专注之精神作用。
2、 “安般念”:全称“安那般那念(anapana-smrti)”,亦称出入息念、持息念、数息观。梵语 ana(安那)即入息(吸气),apana(般那)即出息(呼气)。于禅修时,一心专念(鼻)息之入与出,可达到止息寻思散乱,置心一处之定境。
3、 界分别念(dhatu-prabheda-smrti),亦称界分别观、界差别念。其修法是念住、观察造就有情之诸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所和合,缘生而有,缘灭则无;依此观无我,能破除愚痴无闻凡夫常于身心起我执之障,以消除刹慢之过恶。
4、 有关声闻禅法之特色,及主要禅修典籍之分析,拙著:《“止观综合”与“定慧分别”——〈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与〈清净道论〉“定、慧”二品处理定慧二学之比较》曾进一步说明。
5、 “慈心念(maitri-smrti)”,又作慈心观、慈悲观。乃为多?恚者说:修慈心以祝愿众生离苦得乐,此乃对治?恚烦恼之禅修法门。
6、 缘起念(idampratyayata-pratityasamutpada-smrti),又作因缘观、缘起观。其修法之所缘有繁简之分,简要说明,乃顺逆觉观十二缘起相,以明依缘而起之生死流转,空无我,而对治执著为有我的愚痴烦恼。
- 上一篇:禅七开示录
- 下一篇:谈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特色与贡献
- 洪真如居士:谈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特色与贡献
- 性广法师:“法住智”与“涅盘智”
- 性广法师:禅七开示录
- 性广法师:大学院校禅修教学之理念与方法
- 性广法师:宗教学上“神圣”的概念与范畴
- 性广法师: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 性广法师:入世关怀与佛教复兴
- 性广法师:“人间佛教”禅观修学要义
- 性广法师:禅观路上,幸遇明师
- 性广法师:动物保护的本土问题
- 性广法师:有关“法住智”与“涅槃智”的精彩回应
- 性广法师:记有关“废除八敬法”的一场论辩
- 性广法师:《圆顿止观探微》摘要
- 性广法师:燃灯引路 禅七开示录(一) 入堂日
- 性广法师:覆清泉居士谈禅观修学
- 性广法师:慧思「法华三昧」之「大乘顿觉法门」研究
- 性广法师:《次第禅门》与《清净道论》禅学观点释疑
- 性广法师: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
- 性广法师:宗教学、佛教学研究方法之探讨——以佛法中禅观问题为主
- 性广法师:做一个人间佛教的禅者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