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心行 禅七开示录(十四) 第七日 晨诵

菩萨心行

禅七开示录(十四)――第七日晨诵

开示:性广法师

纪录整理:李素卿

时间:2006.7.29清晨

地点:佛教弘誓学院禅堂

主题一:慈心愍众生

经 典:《慈心经

晓了寂静趋因已进求于诸饶益

宜应精干而诚直语善柔软无骄慢

少欲知足易供养息诸缘务事简朴

诸根寂静且聪慧不贪族姓不鲁莽

智者或将指责事设若微小亦不做

愿诸众生心喜乐愿其悦怿且安稳

无论何等有情众颤栗沉稳动不动

身形或长或高大中等矮小细或粗

或得见之或不见远住近住已出生

求投胎等诸有情愿其无余皆安乐

惟愿互不相欺诳亦得免受于轻慢

愿勿因瞋厌恶想彼此咒诅遭苦厄

惟愿如母以生命护爱其儿独生子

愿与一切诸众生同行修习无量心

愿能于此世界中皆修慈爱无量心

上下四维遍十方无害无怨亦无恨

或立或行或坐卧应修远离于昏昧

若能常修此念住是为在世清净行

不堕于诸邪见中而后持戒具正智

于诸乐境除贪欲则得免于堕轮回

讲解:

前言

今天为大家诵念两部经文,第一部是《慈经》,出于南传巴利藏经的小部,内容谈到佛弟子应该对众生常怀无量的慈愍之心。在简短的经文里,不仅列举了修行人所应具备的基本善德,更明白指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心行。这部经在斯里兰卡、泰国等南传佛教国家,广为流传,在很多仪式中,佛弟子都会诵念这部经。

《慈经》是巴利三藏的「小部」经之一,纂辑较晚,是从其他经典抄出辑录而成,目的是结集佛法的核心要义,以方便佛弟子日常的持诵、忆念与修学。所以我们会发现,这部经文并没有出现一般所熟悉的经文格式,也就是不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有诸比丘或佛弟子……哪些人,佛陀因为何等因缘,说此部经,云云……」的形式为开头,而是直接的切入要义,说明修道者所必须具备的种种基本特德。尽管如此,我们在《经集》里面,还是可以找到《慈经》的原形与类似的思想,只是用这种偈诵的形式呈现,非常方便于修学者的持诵、忆念与修学,所以广被接受,流传至今。

这部经的原文为巴利语,过去并未译成汉文,近代日本的《国译一切经》曾译为日文,台湾则或从日译本转译,或直接从巴利语翻译,所以有许多不同的译本。在此为大家诵念的《慈经》,是我学巴利语时跟着老师边读边翻译的版本,用词遣字希望能兼顾文句的整齐与音韵的顺口,与其它的汉译本稍有不同,但是意义是无增无减的。

自他饶益之法

首先,经文一开始就提到,当一个佛弟子听闻、明白了趣向寂静、灭苦的涅槃之道后,就要进一步地修习种种饶益道品的法门。「饶益」是予以正法之利益,在此是强调修习使自己与他人都能得到法益的道品。昨天的开示中曾经提到不净观、死随念、佛随念以及慈悲观,是四种护卫修行人的最佳法门。在《阿含经》及后来的《清净道论》中则整理成「六念法门」,增加了念佛、念法与念僧,因此,我们也可以在「四护卫禅」中增加僧随念和法随念。

「自我净化」是修行的目标之一,于是修道就必须具备许多基本的善德,一个修行人在世间不但不应该成为众生造业、纠缠与烦扰的因缘,还要带给大家喜乐,成为众生的安慰与依怙,所以除了修学自我增上的道品,佛法也重视修习饶益众生的法门。这部《慈经》,除了列举修道之基本德行,最重要的是教导佛弟子修行慈心,愍念有情。

经文中提到的德行,有自我修养的良好品德,如:精进、淳净、干练、诚恳、朴实与正直;有和悦对待他人的善良德行,如言语柔软和善、不触恼他人、不对众生起无谓的憍慢之心;更有克己自励的修为操守,如:生活要少欲知足、容易供养、容易相处、远离种种与道不相应的事物,将种种增长恶业的缘务减到最少。而在防心离过方面,则重视「六根寂静」,即当眼、耳、鼻、舌、身、意触对色、声、香、味、触、法时,应尽量远离烦恼,和净法相应,并且培养聪明、敏捷、明慧、了达的能力……等等养成道器的特德。

不贪族姓,尊崇贤智

接下来的善德是「不贪族姓」。印度文化中的种性思想非常强固,从血统而来的尊卑贵贱,区分得很清楚。这里的「族姓」,指的是高门贵族,豪富大姓。一个人若能有骨气,生活少欲知足,淡泊自甘,就不会有非份之想,不会想攀权附贵,贪图名利,不知不觉养成了谄媚猥琐的恶劣业习。当然;重视以血统、出身划分贵贱的种姓思想,这种不平等、不公义的社会阶级制度,佛陀将之转化为以行为的善恶良窳,而不是以出生、血统来判定一个人的高下或尊卑。

总而言之,佛弟子应该以平等心,慈悲和善地对待所有众生,绝不因对方身份贫富贵贱的不同,与自身关系中亲疏远近的差别,或是个人得失利害的考量,而产生差别对待。在家居士不应用分别心与人相处,而出家众和信徒互动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平等心,尤其不应该为了贪图有钱人的丰厚供养,而显得谄媚逢迎,失去了修道人应有的风骨与格调。

此外,只要是贤智觉者所会指责的败德劣行,无论这恶事是多么微小,都能敬慎惕厉,不去做它。修道人最忌自满,自以为是,若能谦虚自省,并且敬畏贤智,以为效法习学的模范,如此就能使品德日进而道业日增。所以尊崇贤德,效法智者,在修道上亦有其重要意义。

「鲁莽」,是粗鲁莽撞,焦躁慌乱的样子;一般人的心思涣散,意念纷飞,所以在外显的行为上,常呈现不稳重的粗鲁模样。修行人若能注意持守心念,正意正身,在不患得患失,心无旁鹜中,自然能意态沉稳,举止安祥。

慈愍诸众生,如母护独子

接下来是本经的重点,即:对一切有情,应常怀慈愍护念之心。

佛弟子应该效法佛陀慈眼视众生的大慈悲心,真心诚意地祝愿众生身心安乐,希望一切有情都能:欢喜、快乐、平安与幸福。

经典中巨细靡遗地列举各种不同情态与性格的众生之类,如:在性格上有稳重的或敏感的,在行动上有敏捷的或迟缓的,在身形上有高大、中等或矮小的;在体格上有粗大的或纤细的,在形体上有巨大的或微小的,在空间上有因与我们距离不一而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在时间上其生命状态或是已出生或正处于投生的另一阶段中的。以上种种形态不同,性格各异的一切众生,无论远近亲疏,恩怨爱憎,都普遍等施慈心与祝福,而没有丝毫的遗漏。

希望众生彼此之间,能以诚恳正直的态度互动,以信实不欺骗的言语交往。希望众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不因为个人的贫贱卑微,愚妄无知,而受到无礼的轻慢与侮蔑。更希望彼此不要因瞋恚怨怼,厌恶排斥之心,而彼此相互咒诅遭受苦厄与不幸。就像无条件、无怨恨的慈母心,无怨无悔地疼惜宝爱自己的独生子一样;希望我们也能像慈母护爱她独生子的心一样,护念所有的众生。

慈心普覆,无量无边

愿与所有众生一同修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能与乐,「悲」愿拔苦,「喜」是随喜欢喜众生的成就与功德,「舍」则等念怨亲,平等无偏。这四种心性善德,开则广说四种福利有情的善净之心,合则以「慈心」收摄一切,这是世间最清净的心念,是对众生无怨无求的祝福。希望我们在此世界中,面对一切众生,都能没有恶意,没有瞋恼,没有怨恨,都能修习无量的慈心;将我们的祝福,平等无私,无分对象地普覆无边,遍照十方。

在行住坐卧中,心念应当随时注意远离昏沉暗昧,保持专意与警醒。如果心意能常常念住于慈等四无量三昧中,此乃世间最淳美净善的清净行。若能远离颠倒邪妄,以正见正智引导行为的合理如律,能免除对色、声、香、味、触五欲乐境的贪着,则能使三业清净,如此久久行持,终将超越生死之海,免除轮回之苦,顺向究竟涅槃的胜境。

主题二:不废声闻学

经 典:《大般若经》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但有名相,诸菩萨摩诃萨为何事故,发菩提心?既发心已,受诸勤苦,行菩萨行:修行布施波罗蜜,修行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修行四念住,修行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安住苦圣谛,安住集、灭、道圣谛;修行四静虑,修行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八解脱,修行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修行一切三摩地门;修行空解脱门,修行无相、无愿解脱门;修行五眼,修行六神通,修行佛十力,修行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修行无忘失法,修行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修行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令圆满

讲解:

前言

第二部为大家诵念的经文,撷取自《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第三六三卷中的一小段,此经简称《大般若经》,由玄奘大师所翻译。

「具寿」,又称圣者、尊者、长老等,指具有世间寿命及出世之法身慧命者,为对阿罗汉等圣者之尊称。原来,圣者之异于世俗凡夫,乃因世人爱着色身之恒寿,而智者则以智慧之命为宝,故勤习涅槃清净道,以增长法身慧命为重。吾人以此称誉圣者:以世出世间清净之行,能得世寿与慧命,两者圆满双成,故称之。其后不限于圣者,凡对祖师或先德,乃至长老唤年少者亦用之。

「善现」,音译「须菩提」,另一义译为「空生」,是释迦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诞生时,家中的库藏财货忽然不见;不久,财物又自然回复出现,故名为「空生、善现」──须菩提。他是佛弟子中最善于解悟空义者,被誉为「解空第一」,于《般若经》中,常常担任佛陀说法的启问者、当机众。

启问

在经文中,须菩提尊者问佛陀:若一切法是因缘和合,无自性空,但有假名;则菩萨为何发菩提心?既发心已,为何受诸勤苦,修习诸多利生道品?为何修学施、戒、忍、进、定、慧等菩萨道六波罗密行之时,亦要修学诸如三十七道品、各种禅定进境、四圣谛,三三昧等声闻定慧二学;以此进而具足种种神通妙解,圆满世出世无碍智解等等甚深佛果功德?

这段经文提到,菩萨除了六波罗蜜外,还应该修行三十七道品、安住于四圣谛、修行共声闻的各种禅定法门,以臻至种种佛陀果位的智慧禅定功德。看到列举的这些修学内容后,有些人一定会质疑:三十七道品不是声闻法吗?菩萨为什么也要修学?没错,有许多大乘行人的确对三十七道品抱持这样的看法,所以不重视,甚至不修学。

现在我们开始依次解释经文。原来,诸法实相,无自性空,唯以因缘,但有假名;然而愚痴无智凡夫,却因执着诸法有自性,故虚生浪死,不得出离。菩萨虽能体悟缘起空慧,然以不忍众生执幻为实,深陷我慢爱执中,长夜流转,受无量苦,故生起大悲心,入于娑婆,受诸勤苦,勤修利生之行。

在此要补充说明的是,我们向来不以「小乘」为「大乘」的对称。「小乘」意为狭小之车乘,指根机下劣,教乘狭隘,修之只能得小果之行人或教法。「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自有其当时历史中的情境因缘;到了现代,我们认为不必把自己托大,而把别人贬小,所以用《阿含经》中对佛弟子的称呼──「声闻」以示尊重。「声闻」,意为「弟子」,指听闻佛陀声教而修行证悟之佛弟子。在《阿含经》等原始圣典中,涵盖出家、在家二众弟子;至后世,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我们在此,以发出离心为主的「声闻行」(含缘觉)与发菩提心为主的菩萨道对称。

菩萨行人亦应修习声闻定慧二学

本段经文,罗列声闻、菩萨与佛果位上的所有重要道品,各类禅定智慧进境以及佛果位上之种种胜妙功德;限于时间关系与现前的禅修情境,我们在此不能一一详加解说。之所以诵念此段经文,主要用意在于提醒大乘行人:声闻道品亦是菩萨学人所应修学。

理由有二:一是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故,应广学无量法门,无论是增上世间的五明学问,还是出离三界的解脱行法,都为了众生的需要而勤加修学。菩萨行人不会拒绝想要出离的声闻弟子,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若遇到有人想出离,菩萨也会为了接引声闻根机,助成其出离愿欲,故而修学声闻法。像《阿含经》中的释迦佛陀,如实正观到世间的不可爱,无可乐,所以劝勉长夜在生死中流转的人们,要解脱世间的无谓缠缚,去到解脱的彼岸。菩萨与佛陀一样,鼓励并帮助别人出离世间,但他自己则因为悲心深切,自愿选择留在世间寻声救苦,助人出离。

声闻道品为三乘基础

但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第二点,即:声闻道的出世法,是入世菩萨行的「基础」与「保护」,故大乘行人亦应修学之。

从「基础」义来说定慧二学,在声闻道重视四禅八定与诸阶观智的依次升进;菩萨行则强调以诸多利生三昧与世出世无碍的般若空慧以严土熟生,自他庄严。说声闻定慧是菩萨利生三昧的基础,主要着眼于大乘之三昧妙用,主要是在应机逢缘中善巧应用,而般若空慧则扩大地广观一切法空,这是止观二学在实用中的最高境界,这是大菩萨、佛果位上的殊胜特德与能力。这对于初学行人是望尘莫及的,而从学习的角度来探讨,更有无从置喙之感,所以如果不愿次第升进与分别定慧的学习与训练,则纵然高推圣境,则在修行法门上容易走入浅化、易行的结果。

我们举两个比较远的例子,一是禅宗,它能掌握佛法的慧学精神,但却不重视禅定,因为觉得禅定太浅、不究竟而废弃不学,久而久之也就不知禅定、四禅八定如何修学了。第二是天台宗,重视实修而宗归「圆顿止观」,其理境是高妙的,但是千百年来几人修得?且其下手处也须从念佛、观佛法门开始。

菩萨所应修学的道品,自是以六波罗密为主,然而在初期大乘,无论是经典的记载(如《大般若经》),还是龙树(如《大智度论》)中的思想,都明确表达了「菩萨学人亦应修学声闻定慧法门」的观点;到了中晚期大乘,才特别高扬大乘与声闻「不共法」的部份,从声闻学是大乘的「基础」义这方面来看,废弃不学是很可惜而有缺失的。

出离行能保护、净化菩萨道

从净化身心的角度来谈声闻法是菩萨行的「保护」义。声闻法主要以出离心为主,远离世间的一切葛藤与纠缠,所以说是「出世法」。一般人认为佛法是出世的,入世是世间法;出世是消极、悲观的,入世是积极、乐观的。其实真要说入与出,也要当事人有能力入与出,既不能自由自主的出与入,漫说入世,其实也只不过是不能随意自在,无奈地困锁在世间而已,不能自在出入,只好安于现状,努力做一点局部的小改善,这算什么「入世」!这是被情爱纠葛而不得、不愿出离,永无止境地恋着于世间而已──恋世。真要能「入世」,应该是佛法中的菩萨行:大菩萨有深观缘起的空性智慧,对于世间毫无贪恋,也与声闻圣者一样有能力自主自在地出离世间──出世;只因为悲心深厚,不忍众生长夜受苦,所以自愿留在世间广做利生事业,这样的大乘菩萨胸怀,才是真正的入世。大乘入世的精髓,是从甚深般若而起的,出世入世无碍的体悟;也是从大悲心而有的,以出世之心行入世利生之事的真入世。

言归正传,为什么共三乘的空性慧,是菩萨行的「保护」呢?昨天曾经举了一个禅修学员的例子,在修习慈悲观中,她以自己最疼爱,最牵挂的孩子为所缘,结果修到悲凄不已,泪流满面,以为这是自己对孩子太慈悲了,以致于情绪激动呢!小参时我们才提醒她:慈心很容易与贪心相应,因慈爱而贪染情境,这是修慈心禅的陷井之一呀!如果我们曾经修学四禅八定等定学,就有能力观察内心的意念;曾经学习诸阶观智,就可以清楚观察到当时是善心还是恶心的哪一种心念正在生起。无法以定慧力观察、觉照自己的身与心──色法与名法,则很容易自以为是地错解情境,高估自己的能力与成就。因此,如果缺乏出世法的净德为基础,则在世间的所做所为,很少能与清净的菩萨行相应,都是杂染。在家的情境中,充满染污与执着,出了家经营道场事业,多了眷属徒众,如果没有以舍离的净德做为防护与反省,则标榜菩萨道而遂一己之私欲,这不是比世俗人的争逐名利更庸俗可鄙吗!这是败坏菩萨,徒然染污了菩萨道的庄严菩提愿。

从上来所诵念的经文中可知,声闻定慧二学是共三乘的基础,也是菩萨行人所当学的内容。这次的禅修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习的禅修技巧与听闻的法义内容,无论是安般念、四界分别观与慈悲观,还是三十七道品相关经文的诵读与说明,都将之视为共三乘的修行基础与清净身心的保护。依此可以断除贪爱,出世得解脱,菩萨行者也可以依之净化身心。菩萨道行人一定要诚恳而确实地检测自己的身心,所有的三业心行,有没有假利生之名以遂一己私欲的染污,要先有舍离贪爱私欲的修为,否则盖再大的道场,办再多的事业,拥有许多的徒众,无非是罪咎,无非是恶业,不成为入世清净的菩萨行。所以,大乘行人要以声闻为主的共三乘的道品为修学基础,只有当我们能心无所著,能远离世间的一切,只因为不舍众生才愿意常住世间时,菩萨道才有趣向清净的可能。

到底是什么样的动力让一个人想要常留世间呢?如果是贪爱心,那就是凡夫,这是因为恋着世间而不肯(当然也是没有能力)出离。若是能不恋着世间的出世、入世无碍,则以彻骨彻髓的大悲心为主导,仍应修习以舍离(世间爱执)为基础的三乘共法,这才是菩萨道。

祝愿

在座各位应该有声闻行人吧?应该有菩萨行人吧?也或许还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想发菩提心,苦难挫折来了就想不如出离的不定行人吧?无论是哪一种根性,我们在这里所学的,是一切禅观法门的基础技巧与知见。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过去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灭去了,不必顾恋,不必贪着,更不必对未来抱持幻想,请好好地把握每一个正念正知的现前。

我们要珍惜此刻能一起在此共修的因缘,在长夜生死中,或许彼此也就只有这七天的相聚因缘!更何况是净善的修行因缘呢!

祝愿大家在今天的修行里:心能够更清净,对佛陀所传授的种种微妙善法,能有更深的体会。

祝愿大家:修行进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