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姚卫群)
姚卫群
内容摘要: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对近代中国的佛教发展有较大影响。他在佛教的戒律、禅修、义理等方面都有不少重要主张和建树,并强调戒定慧三法圆融。在新时期,佛教的僧团及其广大信众应该发扬虚云和尚关于修行的积极思想,努力加强佛教僧团的自身建设,造福社会,利益众生,为构建和谐的当代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虚云和尚;禅学;佛教修行;三学;僧团建设
虚云和尚是近代中国影响很大的得道高僧。近代中国社会动荡,民众在很长时期经历了种种磨难。佛教的发展也曾遭遇不少困难。虚云和尚在动荡的年代,坚持佛教思想的基本理念,爱教爱国,利益众生,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广大民众的心灵安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建树就是强调并践行了符合当时社会情况的佛教修行理论。以下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论述。
一、 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
虚云和尚自皈依佛教后,一直努力修行。他的高僧风范和对佛教的主要贡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对佛教修行的见解和实践上。佛教广义的修行包括所谓戒、定、慧“三学”。虚云和尚对于佛教的三学都很重视,对戒律和禅定更是极为强调,因为这二者是获得佛教至上智慧的重要保证。没有戒律和禅定作为基础,要达到佛教的最终目标是不可能的。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也主要体现在其关于戒律与禅定的观念上。
佛教的戒律在释迦牟尼初创教之初即开始提出。但无论是印度佛教还是中国佛教中后来通行的佛教戒律都不是在早期佛教时期就已完整提出的。后世流行的戒律是在佛教的发展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在中国流行的佛教戒律更是如此。虚云和尚对于中国近代佛教戒律的完善和具体实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这方面思想是中国近代佛教戒律发展史中的重要内容。虚云和尚在论及佛教戒律时特别重视其中的“五戒”。他说:“五戒若全,则不求仁而仁着,不欣义而义敷,不祈礼而礼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扬。”(《虚云和尚法汇—开示》)在这里,虚云和尚把佛教戒律的基础内容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密切关联或紧密相关。佛教所谓“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这些内容在虚云和尚看来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直接相关的。杀、偷、淫可归于不仁、不义的行为;饮酒属于不礼、不智之举;妄语属于不信的行为。如果能戒除这些行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自然也就能够得到彰显或发扬。虚云和尚这样来解释五戒与仁、义、礼、智、信,显然是将佛教的修行行为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善行联系起来。这种作法反映了他努力对印度与中国的两种文化加以融合的态度,显示了他修行理论的重要特色。
关于戒律,虚云和尚还认为:“欲求世界和平,人人当以三归为本也。然三归属立志,有志当有行,行以念佛为最简便,而以持戒为根基。若口念弥陀,身行恶行,或心中散乱者,亦属徒然。”[[1]]虚云和尚在这里将持戒作为根基,认为要获得世界和平就不能行恶行,而佛教的持戒在他看来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强调了持戒在佛教中的作用,而且将其与世界和平联系在一起。
在近代中国,由于社会动荡,一些佛教僧团组织混乱,僧人素质低下。新中国成立之后,虚云和尚致力于进行整顿。特别提到佛教的戒律法规。如他要求“严行规定僧徒的资格定义,必须出家住院,服装划一,恪守戒律法规,方可称之为僧为尼,方能享受僧尼的权利。”[[2]]这些要求,对于恢复佛教僧团正常的活动,促进寺院的基本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调佛教戒律和法规的重要性方面,虚云和尚还有不少其他贡献或建树。这些贡献或建树对于近代中国佛教组织的整顿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3]]。
禅定是虚云和尚十分重视的修行内容。他在《参禅的先决条件》中说:“‘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异灭而起欣厌取舍。……一放下,一切放下,永远放下,叫做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永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至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究,明心见性才有分。”[[4]]虚云和尚对于参禅的理解侧重在消除各种不实在的妄念,不执着于任何东西,而不生任何妄念的基础是认识事物之性空,对于性空的东西自然不能执着。因此,理解到事物的生住异灭不过是幻事的变化,也就能“万缘放下”,才能“妄念自消”。
显然,虚云和尚立足于佛教的根本思想,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佛教的殊胜智慧。这是其禅定理论的主要基础或根据。他的参禅等修行与其关于“空”的思想是结合在一起的。
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实际上涵盖了佛教“三学”的基本内容。他本人对三者在修行中不可偏废的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他曾这样说:“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5]]虚云和尚一生的宗教修持,他对佛教的种种看法以及相关践行,都体现了其在这方面的基本思想[[6]]。这些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佛教在印度与中国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一些基本理念,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对佛教僧团在当代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 发扬虚云和尚的相关思想与促进佛教积极发展
在新时期,佛教的僧团及其广大信众应该发扬虚云和尚关于修行的有益思想,大力传播积极的佛教文化观念,促进佛教健康发展。宗教修行在宗教教团内是信教群众的基本活动。积极的佛教修行对于佛教的发展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这方面有一些值得佛教教团及其僧众重视的问题:
首先,修行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能过于随意,要使僧人像僧人。
佛教是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宗教派别。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是释迦牟尼及早期佛教僧众确立的。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印度和中国等许多佛教流传国家形成不少规定或条文。有关规定或条文经受了历史的检验,对于促进佛教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当代社会,佛教的戒律对于维持僧团的正常运行,依然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不是所有戒律都不容讨论,但毕竟绝大多数戒律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有其存在的道理。因此,作为一个出家僧人,在戒律没有经过教内合法变动之前,就应当严格遵守。不能对此过于随意,不能愿意遵守哪个条文就遵守哪个条文,不愿意遵守就不遵守。否则将对佛教教团的存在形成威胁,对佛教的发展极为不利。应发扬虚云和尚重视戒律的精神,使寺院的僧人像僧人,树立良好的佛教僧团的社会形象。
其次,注重禅定,努力在修行中不受外部变化不定的纷乱事物影响。
禅定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手法。这种手法不仅能帮助信众体悟佛教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而且在不少场合能够起到锻炼身心、有益健康的作用。人们生活在世上,总会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情,常会经历种种痛苦,遭受种种挫折。佛教的禅定引导信众不执着于世上不实事物或虚假现象,努力使修行者摆脱各类烦恼,使其体悟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有助于信众做到处乱不惊,平和对待荣辱,有助于人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豁达的心胸。中国古代的禅宗经典《坛经》中强调要“不离世间觉”,这也就是说,佛教的禅定或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要完全脱离世间,而是在世间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所谓禅定也不是要绝对地与世间事物隔离开,其主要精神,是要引导信众脱离各种不实事物的干扰,不执着于无常的东西,不被各种假象所迷惑,保持身心安宁。虚云和尚倡导的禅也不是完全脱离世间生活的禅。他也是强调通过禅定修炼身心,在佛教倡导的良好精神状态中投身于世俗生活。
再次,在修行中努力提高对佛教义理的领悟水平,坚持三学的圆融,使修行达到较高的层次。
虚云和尚倡导的佛教修行不是低层次的修行,而是戒、定、慧三学圆融的修行。这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佛教义理的把握。在中国历史上,出了大量高僧。这些高僧无论是在持戒方面,还是在修禅上,或是在佛教义理上,都是极为出色的。在近代,中国在很长一个时期受外敌欺负,经济落后,国势衰弱,佛教的发展也受影响。许多僧人的文化水平低。一些寺院对传统佛教知识欠缺,佛教的义理也了解不多,执行戒律不严格,禅修不重视。整体状况不好。虚云和尚看到了中国佛教当时存在的种种问题,强调戒、定、慧三学圆融的修行。这之中佛教慧学水平的提高尤其不容易,是中国佛教僧众特别应该下功夫提高的。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比先前有很大发展,佛教的寺院经济状态有明显改善,僧众的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已经有条件出新时代的高僧,而高僧通常是要对佛教义理有相当高的造诣。当代中国佛教僧人如果能精于佛教义理,加上在戒律修持和禅修上为人楷模,那么就会对佛教总体发展水平的提升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 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及其与社会相适应的和谐发展
从虚云和尚关于修行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佛教健康发展的关切与希望,可以看出他所处时代的佛教僧团的一些状况。在新时期,关注佛教发展的人应进一步领悟虚云和尚关于佛教的一些思想的基本精神,促进佛教僧团的建设,使佛教与时俱进,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贡献。在这方面有以下一些问题应予关注:
第一、加强寺院僧众的佛学与文化素养。
佛教有所谓“三学”。从广义上说,现代所谓佛学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戒、定、慧三方面。虚云和尚历来重视佛教的这三学。而在当代,佛教的寺院僧众应在更高的起点上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修为或素养。当代的寺院僧众,应该更自觉地遵守佛教的戒律与寺规;应当能禁得住社会上的种种诱惑,安下心来修禅入定,不执着任何不实虚妄的东西;应当更努力学习佛教的经典,提高自己对佛教义理的理解,领悟其中的根本精神,争作新时代的佛教高僧。此外,佛教僧众在学习佛教教义和修持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学习当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提高寺院僧众的文化素养。这是进行佛教僧团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二、积极改革,使佛教与时俱进。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或组织,要想有生命力,要想长久存在,就要与时俱进。佛教也不例外,不可能没有任何改变。佛教本身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佛教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宗教。佛教自产生以来其基本理论体系就是不断发展的。原始佛教时期,佛教注重探讨人生现象,提出了四谛、十二因缘、五蕴、无常、无我等观念。部派佛教则除了继续探讨人生现象外,进一步探讨更多的宇宙现象,对法的分析较原始佛教明显细致和深入了。大乘佛教对人或事物本质的看法与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又有明显的差别,内容更为丰富。后期佛教中密教占了很大的比重,佛教的理论重心与先前也有不同。佛教传出古印度后,在不同的国家中,理论上又呈不同特色。在中国佛教中,形成了各种佛教宗派,提出了不少与印度佛教思想有一定差别的理论。在斯里兰卡、韩国、日本等国,也提出了不少有本国特色的佛教理论。各国不同时期的佛教也有变化。因此,佛教的理论形态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佛教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即佛教僧团或组织中能否继续产生历史上出现的那种佛教着名论师,如印度的龙树、世亲,中国的玄奘、宗喀巴等这样的对推动佛教思想发展有极大贡献的人物。笔者认为,现代的佛教僧团或组织应以历史上佛教内的伟大思想家为榜样,努力对以往的佛教理论进行总结,思考,创新。要吸收现代科学的许多新成果,分析现代社会面对的新问题,提出佛教理论上的新观念,对许多现实问题作出解答,表明看法,丰富和发展佛教的理论体系。这也是当代佛教对创建和谐社会应当作出的贡献。虚云和尚在世时,就一直努力改变他那个时代的佛教状况。他也是充满改革精神的。
第三、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虚云和尚强调修行,强调戒、定、慧三学圆融,其最终目的是要使修行者达到佛教的根本目的涅槃,使人们摆脱痛苦,其出发点是为了利益众生,展示佛教的慈悲精神。在新时期,佛教僧团及其信众应当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努力利国利民,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佛教僧团及僧众形象。这方面有许多具体的事情可做。
例如,大力开展扶危济困活动。在当代社会中,虽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有很大改善,但不同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常常有很大差距,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位的人员的收入常常极为悬殊。不少人或不少家庭经常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困境。佛教僧团及其信众应本着佛教的慈悲精神,给这些处在贫困或危难中的民众以救济。当然,这要视僧团或僧众自身的财力而定。有些处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僧团经济实力雄厚,在这方面可多做一些事情,以实际行动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而一些在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僧团或僧众,经济力量有限,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开展这种活动。只要有从事这类活动的积极意愿,还是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的。
再如,开展积极的文化发展活动。除了上述一般的扶危济困活动外,当代佛教僧团还应对当今社会中的一般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在促进文化事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在这方面作出贡献的途径很多。如经济状况较好的寺院可以捐资助学,帮助一些家境较差的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改善状况。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项目,佛教僧团可以出资主办或协办,如修建某些社区图书馆或博物馆,开展某些学术研究活动,出版某些大型学术系列着作等,佛教僧团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资助。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明显地改善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能够使佛教僧众更好地融入当代社会中去,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这应当是虚云和尚在世时就希望看到的佛教发展情况。
?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本文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8JJD。
[1] 参见《虚云和尚法汇续编》,河北佛教协会编印,1990年,第6-7页。
[2] 参见《虚云和尚法汇续编》,第61、62页。
[3] 参考印顺主编:《虚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65-67;83-85页。
[4] 参见净慧编:《虚云和尚开示录》,河北佛教协会印,第34-35页。
[5] 参见《虚云和尚法汇续编》,第6-7页。
[6] 参考《虚云法师与鸡足山佛教》,第55、66页。
- 不发,多种,一切佛法是妙药之单方
-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吗?
- 宗门一法,胜过一切
- 专心向道,才算是本色禅和
- 因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
- 行解相应,说到就要行到
- 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 学佛不论修什么法门,总以持戒为本
- 无论是已悟未悟还是解悟证悟,都要修学并真实行持
-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
- 因果不昧,曾种恶因必感恶果
- 三界轮回以淫为本 六道往返以爱为基
- 修道若不下一番苦心,仅徒然口说是无补于实际的
- 道向己求莫从他觅 努力种福田种好因
- 传戒不如法、僧人没担当是佛法衰败之因
- 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
- 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
- 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乡
- 人的一生,如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