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虚云老和大旗,努力做好云居山真如寺事业(纯闻)

  高举虚云老和大旗,努力做好云居山真如寺事业

  纯闻

  磅礴气势和俊秀丰姿的云居山原名“欧山”,因终年云蒸霞蔚,唐代改称云居山。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 道容禅师与司马头陀同游云居,登上山顶时,俯瞰鄱阳湖清澄如境,龙珠峰、袈裟峰、钵盂峰、象王峰环列绽放,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于是发心要在莲花城上增建佛寺,云居禅院自始有焉。之后,道容禅师与弟子全庆、全诲等相继居住约70年之久。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道膺禅师来山主事。道膺禅师是曹洞宗二祖,在山传延绵细家风的曹洞禅,一时僧众竞集,禅林唱响,1500余人接语洞禅,唐僖宗感叹云居山禅风大畅,赐额“龙昌禅院”。道膺禅师住持龙昌禅院30年圆寂,弘觉禅师接任管事,因兹山幽闭,人烟稀少,战火纷扰不到,香火依然盛旺,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修习曹洞家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沿称至今。

  宋代是禅宗的盛世,五家七宗竞秀,真如寺宗风亦随之一转。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印、晓舜、自宝、守亿等人住持真如,推展法眼宗和云门宗。之后,仗锡、元?、蓬庵、圆悟、宗振、法如、顽庵、普云、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隐、慈舟等人继之,宗风再转临济。虽然这时真如寺已经不能和晚唐时相比,但是常住五百人的规模仍然具备。元末,真如寺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以后重建,然规模已不如以往,至明初寺院的殿堂房屋、湖田山产逐渐被当地豪绅侵吞盘夺,寺产受到严重侵犯。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法师发心重建真如寺。“慈圣皇太后”遣使赐予紫衣等法物和一尊丈余千华卢舍那佛铜像,678函大藏经一部。万历三十年(1602)殿堂僧舍相次落成,神宗皇帝御书“寡过未能”匾,楹禅堂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洪断法师痛感无常,把他重兴真如寺的经过,简记刻石,与前代渗金古释迦像、舍利磁瓶、梁公砚、古炉瓶等法宝文物一起,埋藏於大殿佛座下地宫石涵内永久珍藏。其后的住持有颛愚、戒显、元鹏、明熙和尚等。直到清朝,真如寺一直兴盛不衰,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寺院。但是这座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寺院,却毁于上个世纪的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寺院的建筑全部坍塌,只有卢舍那佛铜像在残瓦断壁中闪现,“草深三尺金身露,五老峰高挂夕阳”!

  1953年当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痛心祖庭毁砃,发心重建。百岁高龄的老和尚率僧众开荒垦地,躬耕陇亩,打地抛砖,重建寺庙,1959年,殿堂僧舍相继落成,完成建筑面积约6621平方米,新塑佛像50余尊,住锡僧人120多人。虚云老和尚圆寂后,性福、海灯法师相继担任真如寺住持,以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佛教受难,僧人们信仰不改,成立了僧伽大队,过着耕云锄雾,打地抛砖的生活,坐禅结七,讲经传戒的百丈家风依然没有丧失。“文革”以后,佛教恢复,云居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家师一诚长老担任寺院领导,组织僧人重整寺院,农禅并作。1983年,真如寺就被定为首批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成为中国佛教的模范寺院,在中国佛教界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05年,家师荣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翌年贫僧续接家师的僧职,有幸成为方丈。面对祖师传下来的家业,如何在我们手里不再丢失,并发扬光大,始终是贫僧面对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前中国佛教正在进入一个黄金的时代,云居山也随着这一历史浪潮走向更好的时光。如今云居山寺院建设虽然仍然在不断新建,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云居山要完成祖师的遗志,光大佛教,除了坚持佛教传统之外,还要不断地进行佛教文化建设。这几年来,真如寺在佛教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出书著述,召开学术研讨会,重新改写了云居山真如寺的历史,在教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虚云老和尚是云居山真如寺再兴之祖,也是当代最著名的高僧。虚云老和尚坚持佛教传统,鼓励信徒参禅打坐,却除生死。他住持真如寺后,制订规约,完善管理,为后来真如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没有虚云长老的发心努力,就不会有云居山佛教的今天,饮水思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老人家留给我们的恩惠,真如寺在任何时候都要高举虚云老和尚的大旗,将虚老精神作为真如寺发展之本,遵照他老人家生前愿力,继续努力办好真如寺佛教家业,担当如来责任,把虚云长老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时值虚老圆寂六十周年之际,云居山真如寺召开了“虚云老和尚佛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于国内外的法师大德和专家学者莅会议,共同探讨虚老的佛学思想与对佛教的贡献。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对虚老的历史贡献和佛学思想作了很高的评价,充分肯定了他老人家在百年社会转型期间,为佛教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历史证明虚老一生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影响至今无人可比,将来依然永远存在。

  为了纪念宣传虚老,提升云居山真如寺的佛教文化事业,展现虚老研究的成果,真如寺决定出版这次会议的论文集。家师一诚长老非常重视这次会议的召开,在百忙之中,专门为论文集作序,题写书名。学界老人黄心川先生也拨冗为论文集写来专序,给论文集增添了份量。藉此出版之际,感谢家师一诚长老和黄心川老先生,感谢所有参会的学者与为会议撰写文章的专家。我们深切地感受,佛教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事业,中国佛教的发展离不开虚老的精神,更离不开佛教文化的宣传,聚沙成塔,真如寺将一如继往地开拓佛教文化事业。今后我们还将召开这类学术会议,将云居山真如文化推向新的高度,以不负祖师的先进之志!

  是为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