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5)
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净道不在六道,六道没有净道,六道就有烦恼。我们世间法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出六道轮回是解决不了烦恼的,你们在座的应该有体会,年轻有年轻的烦恼、中年有中年的烦恼、老年有老年的烦恼,说真话到死了更有烦恼。少年的烦恼是什么,儒家讲,少年戒之色,中年戒之斗,老年戒之得,通通都是烦恼,如果不学佛,烦恼是没有办法解决。儒家道家还可以减轻,可以修身养性,但是不能断根本,佛法能断根本。这样的话我们学佛抓到佛法的重点,知识解决不了究竟问题,我看到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有一大堆的烦恼,没有用,知识技术解决不了烦恼问题。在座的也有高素质的、也有知识很丰富的,还是佛法解释的透彻,因为什么,佛法要清净心,知识可以不要清净心,这个要明白。知识和智慧不一样,什么叫知识,知识我们学了就知道,不学就不知道;如果智慧开一点的话,不学那些知识也能知道,像六祖惠能,他不认识字,但是没有不知道的,佛法讲一经通一切经通,学佛快乐,要明白学佛快乐在什么地方。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我见彼土, 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 砗磲玛瑙、 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或有菩萨,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古时候求法很多,不但舍身外之物连身体都舍掉,为求无上道-佛道。现在很多学佛包括我们自己,为什么学佛没办法提升,就是放不下。佛法六波罗蜜,第一个讲的就是布施波罗蜜,布施很重要,布施最终是什么,烦恼没有了,把心中烦恼布施掉,达到心清净。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这个布施很欢喜心的,求佛智慧。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这个修学的方法有各种各样的,所以在佛法传到中国,中国祖师大德为了我们学佛方便,在中国分了十个宗派,八个大乘两个小乘。但是我们遵守一句话,金刚经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要有门户之见,哪个都好,只要是正法都平等,但是我们自己不一定都要学,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就好,不要去自赞毁他,因为所有的佛法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
其实五神通就是我们自性里面本有的,五神通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迷掉了,我们业障障住了。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法王指的是佛,这个法王怎么解释,一切法得大自在,如果学了楞严经知道,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是很自在的。
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
关键是闻悉受持。每部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如是就是要听,不但要听还要听明白,听得明白后,还要受持,受持就是接受保持,每部经就是受持,这叫修行。现在为什么佛法衰,一个没有闻、一个没有听,每部经都如是我闻,但是没有做。我们讲解行并重,佛法是有解有行的,如果有解没有行就是佛学常识,如果没有解有行,就是盲修瞎练。我们知道世间人追求真理的很多,但是佛没有出世的时候都以为找到真理,学佛后才发现都是盲修瞎练,为什么讲这句话,心外求法。现在科学慢慢接近佛法,但没办法达到境界,为什么,他用心意识。学了楞严经就知道他很接近了,现在科学家也很了不起。现在科学家讲,这个宇宙只存在着能量、信息还有物质,佛法在以前早就讲了,不过名词不是用这个,但是他(科学家)不晓得这个能量物质怎么来的。但是楞严经上讲的很清楚,经典上有,但是我们不好理解。现在大善知识也讲,现在科学家没有闻到佛法,闻到佛法会比我们更容易开悟,科学会近一步提升。闻到佛法不容易,这个也是我们众生的因缘。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
我们要通过比喻达到真实,佛说法有二谛,我们到寺院看大雄宝殿,外面看有两层,走到里面只有一层,这是表法。佛说法有俗谛有真谛,我们通过俗谛达到真谛,现在很多学佛听大德讲经,断章取义,马鸣菩萨讲“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经典上有“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我们要通过佛经打开我们自性的宝藏,不要抓住佛经,不能抓住手指,愿解如来真实义,很不容易的。
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
这个魔众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一句话凡是障碍我们清净心的都是魔,有些魔不是外面来的,自己就是。欲望很重就是魔性,有控制占有的念头很强这也是魔,六道里到处都是魔。我们都听过一句话,不修行感觉不到,一修行就觉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道高一丈魔还在头上。六道里面魔是第一位,但是通过佛菩萨加持,还是会超越的。因为魔不希望我们出六道,就好像现在我们学佛人修行,魔看我们还是魔子魔孙,好像三界都是他(魔)的人,不希望我们出三界。我们学佛是佛弟子,魔看我们还是魔子魔孙,三界里面都是控制占有。所以现在的社会、环境,为什么现在学佛很难,法弱魔强,正知正见并不多。楞严经讲“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什么是邪师,邪师不是批评人骂人,是和经典违背的,和自性违背的。我一开始没有觉得,后来才知道原来天天接触到的都是。凡是和经典不相应、讲相反的都是,鼓励我们堕落的,一句话增长我们欲望的,都是邪师说法。帮助我们心清净的,是正法。
现在社会都是鼓励欲望,多干什么、去争,现在西方国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和美国总统讲,现在西方国家近期最大的错误就是提出两个字-竞争,现在西方国家回头。佛法讲因果讲的很透彻,凡是竞争能得到都是命中有的,不需要竞争也能得到,不过时间早晚问题。如果竞争是真的,佛说的经通通推翻,争就有,不争就没有,你看释迦牟尼佛、佛菩萨都没有争。中国的古时候都是忍让、谦让、礼让。比方说,这个交通,现在车多,如果大家开车都竞争,天天都交通事故,路牌上都写:大家让一让心情都宽畅,都晓得让,这个在国外让车很有礼貌,很远看到,马上停车。我在国内给他们讲这些外国人开车的礼貌,他们说如果像国外那样开车,这里没办法开,中国车多。外国人,很远看到车,马上就让你,而且规规矩矩,这个礼貌谦让,可能是外国地大人少,但是我看到中国大城市,我所看到的都是霸王车在抢道,生怕没占到道。所以我们讲事实真相,就是经典上讲的“破魔并重,而击法鼓”。
- 上一篇:《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4)
-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讲解内容(6)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