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雨集第一册 二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释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释题
一 传译与弘通
『楞伽经』之译为华文,凡经三译。刘宋元嘉中,求那跋陀罗初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凡四卷,总为一品,题作「一切佛语心品第一」。元魏延昌年中,菩提留支再译,名『入楞伽经』,凡十卷,分十八品。除第一「请佛品」,第十七「陀罗尼品」,第十八「总品」外,余十五品与宋译相当。唐久视年,实叉难陀第三译,名『大乘入楞伽经』,凡七卷,作十品;内容与魏译相当,仅品目开合之异。三译中,宋译依梵文直出,语多倒缀,不易句读;魏译文繁而晦;唐译乃译义始畅。然宋译早出,虽质直亦间胜于唐译。此非比观三译,不足以见楞伽之真。昔明员珂编『楞伽会译』,读者称便。支那内学院刻『藏要』,以 [P150] 宋译『楞伽』为主,考订于魏、唐二译及梵本,亦通『楞伽』之善书!世之弘通本经者,以宋译为盛,今亦从之。
本经之弘通者,在印度,或谓龙树门人,有弘如来藏法门者。菩提留支译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及小乘四宗论,似可证成此说。然以流支所译『二十唯识论』,题作『楞伽经唯识论』观之,则『楞伽经』之名,纯系译者意加,不足信也。西元四、五世纪间,无着师资兴起于西北印,弘虚妄唯识论,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颇多论述,然立本于生灭之妄识。其证成唯识,亦有取于『解深密』、『十地』、『阿毗达磨大乘经』,而未及本经。略与世亲同世之坚慧,作『宝性论』(或传为弥勒造,无着释,或世亲释),『法界无差别论』,始专明如来藏(界)性。安慧弟子月官,弘『楞伽经』甚力。陈那弟子护法,作『三十唯识论释』。以护法说为主,糅诸家释所成之『成唯识论』,亦以本经证成唯识。其在中观学者,则清辨广引『楞伽』以证空义。静命师资,则依『楞伽』以为贯摄唯识、性空二家之证。月称则以『楞伽』为唯识见,非了义之中 [P151] 道也。
求那跋陀罗初译本经于南土,文涩义晦,不为南土学者所重。迨留支再译于北魏,创地论宗,为『楞伽经』作疏,由是光、宠之门,学者辈出。适菩提达磨亦于此时来北土传禅,以四卷『楞伽经』印心,『楞伽』乃为北地学者之要典。达磨与流支同世,宗四卷『楞伽』而不取十卷本,其思想与留支应有抵牾。传说达磨尝数度受毒被迫于(留支之弟子)光统之门,或不尽无稽。达磨以『楞伽』印心,虽不视为名相之学,而亦教禅相成。其门下于『楞伽』一经,且说且行;降及黄梅,犹拟壁绘楞伽变相。是知后代离教之禅风,不尽达磨之旧也。慧能以下,『金刚经』盛行,而『楞伽』微矣!『楞伽经』在北地,虽非特宗之要典,然相州北道,以阿梨耶为净识,义本『地论』;而南道以梨耶为妄染,则显受『楞伽』之影响者,盖流支作『楞伽经疏』,即立赖耶有真妄二义。摄论宗北来,助南以拒北。地、摄两宗,明九识义,非『地论』与『摄论』所有,实依『楞伽经』之『八九种种识』而说。『楞伽经』之于中国佛教,影响之深,不难想见。 [P152] 唐代,『楞伽』之行于达磨门下者,以六祖道行南土,乃隐而不行。玄奘唯识宗来,地、摄两宗及禅之行于北地者,有合流之倾向。贤首作『入楞伽心玄义』,圭峰明教禅一致,皆其事也。则天朝,三译『楞伽』,虽有宝臣作『义疏』,而关系于义学者殊!2丽。自尔以后,『楞伽』之流通日微。盖以宗禅悟者,务逞机锋,以不立文字为教外别传。驯致达观之流,于达磨「楞伽印心」之说,亦致疑诘。宗义学者,不以奘传唯识学为本,即以『楞严』、『起信』为依。不知宗唯识,则乖于藏心为依止,无漏非剎那之说;宗『起信』,则三细六粗,大乱『楞伽』法相也。宋元丰中,张安道有得于『楞伽』,金山佛印刻板流通,苏轼为之书,『楞伽』四卷乃又见流行。明初,宗[水助]为之注,太祖叹为精确,使流通海内,且以此试经得度。宋、元、明三代,本经赖禅者而仅行于世。明、清之际,憨山作『观楞伽经记』,智旭作『楞伽经义疏』,于狂禅轻教,颇致评责。近自海通以来,义学复兴,乃有太虚之『楞伽义记』,欧阳渐之『楞伽疏决』,丘[日虚]明之『楞伽疏证』,论义日见精确。循此以往,其或能出『起信』、『成唯识』及禅 [P153] 者之藩篱,而直探『楞伽』之本义者乎!
二 略释题义
题,有经题、品题。经题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先依事释之。『楞伽』,此云「不可往」,即今锡兰岛之别名。『西域记』说:「国东南隅有!B雕伽山,岩谷幽峻,神鬼游舍。在昔如来于此说!B雕伽经」。玄奘传以楞伽为山名,与本经「楞伽山顶」之说合。然唐译、魏译,并谓「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本经云:「为楞伽国摩罗耶山,海中住处诸大菩萨」(二‧二)(即二章二节,下例),则楞伽又似为国名。详『罗摩耶那诗篇』,即以楞伽名岛。岛为海中山,而岛中复有山名摩罗耶者,以楞伽为国、为城、为山,无不可也。楞伽位南印度大海中,隔保克海峡,与大陆相望。在昔航海乏术,为狂风、骇浪、暗礁、洄流所障,确为难往难入之乡,而况传为(夜叉或)罗剎鬼国乎?楞伽岛之得名,以此。「阿跋多罗」,此云「入」。或解说为「无上」,非也。佛自龙宫出,受罗剎众之请 [P154] ,入楞伽岛中,说自证境界。以佛入楞伽说法,编集者即称此法门为「入楞伽」。「宝」,魏唐二译无之,似译者所加。夫楞伽城,「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一 ‧一)。唐译曰:「此妙楞伽城,种种宝严饰,墙壁非土石,罗网悉珍宝」。楞伽为众宝所成,故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犹言入楞伽宝城。又楞伽难往难入,喻佛自觉圣智所行;喻为宝城,如『法华经』宝所之意。又宝为珍宝,以喻本经所说之一乘圣智,亦如『法华经』髻珠之譬。「经」于梵语为修多罗,直译为綖,綖有「贯串摄持」之用。编集者以名句文身,集楞伽城所说大法,章段贯摄,乃得展转传诵,久行而不散失,故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次约义释。唐译「劝请品」云:「此是修行甚深观行,现法乐者之所住处」。三世诸佛,并「住楞伽城中,说自所证法」。自证,即「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七‧二)。出二边,离四句,超越根量,难解难入,故喻以楞伽难入之城,而佛入其中。「自觉圣智所行」,为一经眼目,然实浅深、偏圆不一,未可儱侗视之!试为之分解:一、由「无常苦空无我境界,真谛离欲寂灭息;阴入 [P155] 界共相,外不坏相如实知,心得寂止。得寂止已,禅、定、解脱、三昧、道、果、正受解脱,……是名声闻得自觉圣智」(三‧二)。声闻行者,不解唯心所现,不离习气,不离变易死,妄想以为涅槃;虽有自觉圣智之名,而于楞伽宝渚,实似入而非入。二、「自心寂静安住,心海起浪识相不生,知自心现境,异性非性」(一一‧二)。大乘行者,悟入唯心所现,不取外境,远离能取所取,证入妄想自性空。此即「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是名自觉圣智相」(一一‧一),乃(七地以前)心量地者之所入。三、「如圣智有性自性,圣知、圣见、圣慧眼,如是性自性知」。「住自得如实空法,离惑乱相见,离自心现性非性见,得三解脱,如实印所印。于性自性得缘自觉观察住,离有无事见相」(一五‧一)。此入(八地)无所有地菩萨,现证幻性真实,游行无所有平等法界。境智并寂,空有俱泯,即「超度一切心意意识自觉圣境」(一六‧一)之自宗通。四、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法,知二无我,离二烦恼,净除二障,永离二死」(一七‧二)。出过一切虚伪,离一切根量之究竟觉, [P156] 乃为圆证自觉圣智,亦即究竟入楞伽也。
楞伽为难入之城,以喻自觉圣智所行。既难往难入,岂无方便者所能入?入之应有其道。依『劝请品』观之,先后次第,固宛然可见。初则本净如来藏心,波动为生死大海,虽流转生死,而实为涅槃之因。故曰:「如来藏者,受苦乐,与(涅槃)因俱」(一九‧四)。又佛出生死大海,而南望楞伽,即先觉之佛陀,观时、观处、观机而将有所化。楞伽随染,即不可片刻居之三界火宅,三有苦身。其中根本烦恼为(罗剎)王,相应随惑为(罗剎)众,以生死海中,如来藏心之内熏力,与值佛出世之外缘力,同生「一心共欲闻,离言自证法」之渴求。不仅思慕而已,且也殷勤供养,以期「最胜无边善根成熟」(二‧二)。必也善根资粮具足,如来乃从空而下,入楞伽城,为罗剎众略说自证法。此则感应道交,三界生死众生,得闻自证藏心之见,而解入楞伽。于是再请大慧问佛,即胜解而起加行,趋向自觉圣智。即时顿见无量宝山,山山有佛及与大会,无边庄严。大慧问佛,而佛为现自证圣境,此即『摄大乘论』所说:「前此法流得见诸佛」之加行位 [P157] 瑞相,行入楞伽之意。过是以往,「诸佛菩萨,皆于空中隐而不现」,此即一念般若现前,自觉唯心所现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证入无义所显如如空性,是为入心量地。罗婆那罗剎王,重更思惟唯心,「愿得重见如来」。于是诸佛往会,还复现前。此如幻实性,一念顿证,悟无生法忍,起如幻三摩提,八地菩萨入无所有(楞伽)地也。得无生忍已,菩萨己事已办,乃唯庄严佛土,成熟有情是务,大慧乃问变化如来所说法非法义。据此,则入楞伽心,不可偏理拨事,置资粮于不问。
于此层层深入之圣智自觉事中,略以二事为要门:一、亲近善士以得正见:「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二‧二)。所谓最胜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善义者,不堕一切外道经论。身自不随,亦不令他随,是则名曰大德多闻。是故欲求义者,当亲近多闻,所谓善义」(一八‧一)。盖必亲近善知识,乃知「一切修多罗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六‧一)。乃得「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二‧二)。乃能「善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地 [P158] 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一八‧一)。解一切教,不为名相所罥索,了知而无所取着,庶能得意忘言,期心实义。二、觉自心现以修正行:「欲得如来随入身者,当唯心直进」(二‧一)。「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二‧二)。「当思惟自心现妄想」(三‧一)。楞伽之章章节节,莫非此宗。「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藏)禅」,即其现观次第。以善义者为依止,以唯心现为观行,自觉圣智乃难入而可入。
品名为「一切佛语心」。宋译唯标「一切佛语心品」。西藏多氏『印度佛教史』,谓那烂陀寺所藏『楞伽经』,火后仅存「如来心品」,则宋译但作一品,犹是梵本之旧。「一切佛语心」者,十方三世一切佛语,虽意在一心,而「为彼种种异外众生而说诸法」,多空拳黄叶之谈。今楞伽法会,于无可说中,直示自证法门;开权显实,令知一切佛语,同归一心,即此一心法门。「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一‧一)。「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心」(二‧一)。「显示一切说,成真实相,一切佛语心」(二‧二)。不特明示以佛心为宗 [P159] ,亦明此为一切佛语中之究竟真实。「心」之梵语为「肝栗大」,「如树木坚实心,非念虑也」(一‧一)。「如树木心,非念虑心,念虑心梵音质多也」(二‧一)。反观自心,探妄心而达于自心之中实,即说此为真实心。真实心在缠为「如来藏心」,出缠为「佛之知觉」,为「三藐三佛陀」。轮回之本,涅槃之城,『楞伽』之宗本,的在于此。以心为真实心,宋译有明文。多氏传谓唯存「如来心品」,亦即佛心之谓也。
三 文义次第
传说『楞伽经』有大本,凡十万颂,虽确否难知,而现存『楞伽经』,则似为残本。大慧发一百八问,而所答不多;经末无流通分;题「一切佛语心品第一」而无余品;多氏传系火后之一品,皆足为残阙不全之证。唐、魏二译,前有罗婆那王「请佛品」,后有「陀罗尼品」、「偈颂品」,亦不足以言足本。就中唐译「偈颂品」,非本经制断肉章以前所有。而魏译作「总品」,则制断肉章以前 [P160] 重颂,除百八句颂以外,亦全部含摄在中。此「总品」,应为总集『楞伽』重颂而别行者。所有偈颂,应并有长行问答。虽长行有所阙佚,而以总颂别行,犹得传诵不失,乃附于残本之后。唐译见部分偈颂重出,乃删去之,改名为偈颂。此虽无古本可勘实,以理论之,其演变当如是。
『楞伽』一经,素称难读。不仅文字艰涩,其句义次第,倍觉深隐。以是,古人或判为百八句,三十九门。此三十九门,或分作四十一门等。古人多以为随问随答,不复深求次第。欧阳渐『楞伽疏决』云:「雅颂失所,琴瑟不调,增安繁芜,安能纯绎!读杂乱书,倍阻机颖」。是直以本经为杂乱无叙,以是割裂全经,类为六聚。然三藏中,「修多罗次第所显」。作者精研论典,而不能善识摩诃衍经体例,乃竟杂乱视之。读之而苦无条贯,是情可谅,如视为杂乱,割裂全经,则不免疑误后学!『楞伽义记』,于三十九门,约为境行果三,果中分共与不共,是知本经有次第可循,然据经研核,间亦未尽。今依『楞伽经』义,科此楞伽正宗为二:一、「总问略答直示佛心」,即百八句。二、「随问广答渐入自 [P161] 心」,即旧判三十九门。随问广答中,依楞伽义次而分为四门:一、入胜解行地;二、入心量地;三、入无所有地;四、入最胜地。经云:「无所有何次」?胜义自证,有何次第可言?然胜义空性不碍如幻法相,其中次第因循,固历然有序。于四门中,复为分别,(连百八句共)作二十章,列表如下:
一、总问略答直示佛心(一章)
图片
┌心意意识(二)
┌开示性相┼诸法自性(三)
┌善辨中边┤└二无我相(四)
┌成就胜解┤└远离增减(五)
┌─入胜解行地┤└解释深密(六)
│└正修加行(七)
│┌正观缘起(八)
│┌能 入 道┼善解果智(九)
[P162]
││└远离妄想(一0)
├─入 心 量地┤
││┌圣智自觉(一一)
│└所 入 地┤
│└兼通理教(一二)
二、随问广答渐入自心┤
│┌能 入 道(一三)
├─入无所有地┤┌身心转依(一四)
│└所 入 地┼自觉法性(一五)
│└善通理教(一六)
│┌圆示二果(一七)
│├别论三德(一八)
└─入 最 胜地┤
├通摄四净(一九)
└会归一实(二0章)
依上大科,『楞伽经』之修证次第,历然不乱,固未尝如或者所见之芜杂也 [P163] 。为易于受持,繁简适中计,就此五门、二十章,更分为五十一节,注明文段,,以作解释所依。读者应时忆全经统系,勿为章节所拘,以免得义次而乖文段!更科列如下:
图片
一、开宗明义门
一、直示佛心章
1.序起……………………「今世后世净」(经文至此,下例)
2.百八句…………………「应当修学」
二、心意意识章
3.析妄见真………………「作二见论」
4.藏识妄现………………「自觉之境界」
三、诸法自性章
5.离有无妄想……………「自觉之境界」
[P164]
6.净自心现流……………「应当除灭」
7.辨真妄迷悟……………「于彼应当修学」
8.立种性差别……………「一阐提不般涅槃」
9.善五法自性……………「摩诃萨应当修学」
四、二无我相章
10.二种无我………………「摩诃萨应当修学」
五、远离增减章
六、解释深密章
12.性空非实………………「莫着言说」(卷一讫)
13.藏心无我………………「心量妄想」
七、修胜解行章
14.修正行…………………「当如是学」
[P165]
15.离妄想…………………「诸乘及诸地相」
16.依禅定…………………「随顺入如相」
17.向涅槃…………………「初地及十地」
二、入心量地门
八、正观缘起章
18.心量离言………………「轮回三有宅」
19.幻性唯心………………「于相不妄想」
20.文句施设………………「故说离自性」
九、善解果智章
21.禅果差别………………「若觉得解脱」
22.觉智差别………………「种种识不生」
一0、远离妄想章
23.离妄想…………………「如是则为成」
一一、圣智自觉章
[P166]
24.自觉圣智………………「得佛无上身」(卷二讫)
25.得意生身………………「自在华庄严」
26.入无间等………………「不入无择狱」
27.悟佛知见………………「是名佛知觉」
29.证本住法………………「悉无有差别」
30.不住二边………………「有无二俱离」
一二、兼通理教章
31.宗通说通………………「有皆如幻梦」
三、入无所有地门
一三、行无相道章
32.境空心寂………………「我说为心量」
[P167]
33.因语入义………………「亦非无所有」
34.舍识依智………………「如来智清净」
一四、身心转依章
35.转生死身………………「如干闼婆城」
36.解相续识………………「相续不观察」
一五、自觉法性章
37.非有无…………………「心则平等见」
38.离能所…………………「是亦说邪智」
一六、善通理教章
39.善入自通………………「宗为修行者」
40.迥异世论………………「斯皆世论通」
四、入最胜地门
一七、圆示二果章
[P168]
41.大涅槃果………………「亦无有所说」(卷三讫)
42.等正觉果………………「不毁大导师」
一八、别论三德章
43.法身……………………「是则为大乘」
44.解脱……………………「无所有何次」
45.般若……………………「言说不可得」
一九、通摄四净章
46.自性清净………………「是则为成相」
47.生此境清净……………「是则佛正觉」
48.离垢清净………………「作剎那想」
49.得此道清净……………「视之若真实」
二0、会归一实章
50.开迹显本………………「而为说常住」
[P169]
51.植因向果………………「斯由不食肉」
余尝三讲『楞伽』,听者曾有记录,惟以时讲时辍,致文记零落,未能成书。顷检得残篇,乃演培法师所记。『楞伽』是后期大乘论经,抉择当时内外诸学,近无着、世亲之学。然经标「如来藏藏识」为依,与无着、世亲学有所不同,盖承『阿毗达磨大乘经』依他「通二分」,进而贯通如来藏与阿赖耶二大思想系者。经云:「心量地第七,第八无所有;二地名为住,佛地名最胜」。全经修入道次,经中随处宣说,固非如偏主无次第者所言。今略记经题解说,及全经义理次第,以存多次讲说之迹。民国六十五年六月十四日,印顺记。
- 心量、福德与幸福
- 佛法观察现象探求三层因缘
- 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印顺法师: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顺长老着述中的真常唯心论
- 佛说人有三特胜,就连天人也不及
-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
- 印顺导师:学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却值得提倡
- 谈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焕时代”
- 常不轻菩萨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 赵朴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观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与道德 个人与社会才有希望
- 文殊菩萨及其学风
- “人间佛教”转型与禅宗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顺法师拜山开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谐世界——泛论禅宗智慧与构建和谐世界
- 构建“人文佛教”平台——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践行现
- 《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缘起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