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雨集第三册 二、王舍城结集之研究
二、王舍城结集之研究
一
王舍城五百结集,是佛入涅槃以后,佛教界的第一大事。这一次结集,决定了初期佛教的动向,也造成了佛教分化的必然形势。对佛教来说,这一次结集是无比重要的!先来说:谁发起这次结集?为什么要结集?结集些什么?
释尊入灭以后,一代的教说,当然是要结集的,结集是佛弟子的共同要求。但结集的倡议者,主持者,对于结集的成果如何,是有特殊关系的。古代一致传说,王舍结集是大迦叶发起的。大迦叶为有名的大德,以「头陀第一」而受到尊敬。释尊最后的游行,到拘尸那入灭,大迦叶并没有随从。但知道了释尊将要入灭,就率领五百比丘,急忙赶来。在佛入灭的第七天,大迦叶赶到了拘尸那,就 [P38] 以年高望重的上座身分,主持了庄严的荼毗大典。就在大典期中,发起结集法藏的会议,而决定在当年的安居期中,在王舍城召开结集大会。王舍城,是大迦叶一向游化的区域;这一次,也还是从王舍城赶来(『僧祇律』三二;『涅槃经后分』)。从王舍城来,又决定去王舍城结集法藏,对这次结集,大迦叶显然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为什么要发起结集?传说是:一、出于诸天的劝请:这可解说为佛教界的一致要求(『阿育王传』六;『有部毗奈耶杂事』三九)。二、出于大迦叶的意思:巴利『铜鍱律、小品(一一)、五百犍度』,『五分律(三0)、五百集法』,『四分律(五四)、集法毗尼五百人』,『僧祇律(三二)、杂跋渠』,『十诵律(六0)、五百比丘结集三藏法品』,一致说到:当大迦叶来拘尸那,途中得到释尊已入涅槃的消息时,有比丘说:「彼长老(指佛)常言:应行是不应行是,应学是不应学是。我等于今始脱此苦,任意所为,无复拘碍」。这位比丘的言论,也见于巴利『长部』的『大般涅槃经』,『长阿含、游行经』等,所以是声闻经律的一致传说。这位比 [P39] 丘,『铜鍱律』(『善见律』同),『长部、大般涅槃经』,说是老年出家的须跋陀罗。『五分律』,『四分律』,『长含、游行经』,说是(六群之一的)释种跋难陀(『般泥洹经』作释种桓头)。『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作「老比丘波或」。波或即波婆Pa^va^的异译,是地名而非人名。此外,『十诵律』等,只说是老年出家不懂事的比丘(摩诃罗)。总之,大迦叶发见了这种论调(实在就是阿难传佛遗命──「小小戒可舍」的主张),非常不同意,因而下了立即召开结集会议的决心。重视这一召集会议的主要动机,再与结集大会所发生的重要事项,作综合的研究,也就能理解王舍结集的特性。
当时结集了些什么?这首先要说,释尊的身教言教,在王舍结集以前,早就有了部分的编集。王舍结集以后,也还要继续纂集流通。释尊在世时,圣典的集成部类,至少有『法句』,『义品』,『波罗延』,『邬陀南』,『波罗提木叉』 ──五种。『法句』,是德行(法)的类集。『义品』,或译作『义足』,『义句』,是甚深义的类集。『波罗延』,译为彼岸道,是到彼岸(涅槃)的法门。 [P40] 『邬陀南』,译为(无问)自说,是释尊因物因事而说的感兴语;这与诗教六义的「兴」一样。这四类,或是佛说的,或是佛与弟子的问答;还有编集者的叙述语。文体方面,都是易于传诵的偈颂。『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是佛所制的成文法典。佛世有半月半月诵波罗提木叉的制度,可见早就有了编集。但波罗提木叉是因事立制,所以是不断增加,逐渐完成。佛入涅槃时,比丘戒就有二百五六十戒吗?这是很难说的。南传『增支部』(三‧八三、八五─八七),一再说到:「一百五十余学处(戒)每半月诵」。虽然汉译的相当部分(『杂阿含经』),已改为二百五十余戒,但玄奘所译『大毗婆沙论』引经,也还说到「诵戒百五十事」,可见一百五十戒的古说,不只是南传铜鍱部的传说。佛世所诵的波罗提木叉,也许就是这样的吧!
说到王舍城的结集,是在大迦叶领导下完成的。由优波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但说到论藏,无论是内容,是诵出者,传说得都不相同。如『僧祇律』『铜鍱律』,『五分律』,根本没有说到论藏的结集。铜鍱律论──觉音的『善 [P41] 见律』,『法藏部』的『四分律』虽说到阿毗昙藏,但没有说诵出者是谁。而且,『善见律』所说,是『分别』等七部论;而『四分律』所说的:「有难、无难、系、相应、作处」,与『舍利弗毗昙』所说相合。摩偷罗有部的『十诵律』,说阿难出阿毗昙藏,举五戒为例;『智度论』与此相合。首举五戒,意指有部的『法蕴足论』。『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杂事』,说大迦叶诵出摩呾里迦,与『阿育王传』相合;这是有部譬喻师的传说。『西域记』(三)也说迦叶出论,但说是阿毗达磨。此外,真谛三藏『部执论疏』,传说富楼那出阿毗昙藏。这样的或者没有说到,说到的又全不相合,所以王舍结集论藏的传说,是难以使人相信的。关于阿难出经,优波离出律的实情,留待以后研究。
二
在结集法会中,大迦叶对阿难有了不寻常的行动。起初,拒绝阿难参加结集法会。后来因阿难传达佛的遗命──「小小戒可舍」,而对阿难作一连串的责难 [P42] 。我在『阿难过在何处』,虽曾多少说到,但还应进一步去了解。大迦叶崇尚苦行,不染尘欲(男女欲与物欲),厌恶女性,威严峻肃,更有自视极高的高慢余习。他自以为受到佛的特别重视:佛曾当众称赞他,佛有九次第定,六通,迦叶也能得到(『S』一六‧九;『杂』四一‧一一四二)。虽然得九次第定与六通的大阿罗汉,佛弟子中并不太少,但大迦叶却觉得与佛相同,引以为荣(『S』一六‧一0;『杂』四一‧一一四三)。他在多子塔初见释尊,自称弟子时,以自己所穿的贵价衣,折迭为佛作座。佛称叹「此衣轻细」,他就发心供养。释尊于是说:「汝当受我粪扫衣,我当受汝僧伽梨」(『S』一六‧一一;『杂』四一‧一一四四;『根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一)。他换得佛所穿的粪扫衣,也觉得是不凡之遇(这顶粪扫衣,早就坏了,但被想象为付予重任,因而造成无数的衣的传说)。受佛赞叹,受佛粪扫衣二事,使迦叶自觉为有摄导僧伽,结集法藏的当然责任(『善见律』一)。不但如此,迦叶还有与佛几乎平等的传说。『杂阿含经』(四一‧一一四三)说:佛在舍卫国,大迦叶从阿练若处来。众比丘见他「衣服粗陋,无有仪容」──留着长长的须发,大家都轻慢他。佛因 [P43] 此说:「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不)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与此相当的巴利经典,没有这一段,这是北方的特有传说(大迦叶在北方受到特别推重),意义非常深长!释尊的分与半座,不只是尊重,而表示了与佛的地位平等。传说顶生王升忉利天时,忉利天王也分与半座,顶生王与忉利天王共同治理天宫。所以这表示与佛平等,与佛共同统摄僧伽。说到出家的谁先谁后,就事实说,迦叶未见佛以前,早就出家苦修(但迦叶不承认从外道出家)。后在多子塔见佛,就执弟子礼,也没有「善来」受戒的仪式。释尊的这一问,表示他出家很久了,也表示了佛不以师位自居。虽然迦叶当时说:「佛是我师,我是弟子」,而且退坐到旁边,但传说的影响极深。如『迦叶赴佛般涅槃经』,竟说:「佛每说法,(迦叶)常与其对(应是并)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了!虽然这是北传特有的传说,未必为当时的事实。这是推重大迦叶集团所有的传说,多少会与大迦叶的意境有关。这一与佛平等的传说,又表现在「独觉」的传说中。大迦叶行头陀行,常着粪扫衣,乞食,林间住。佛见他年老了,劝他舍头陀行,大迦叶 [P44] 不肯,说:「我已长夜习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S』一六 ‧五;『杂』四一‧一一四一)。这在『增一阿含经』(一二‧六)里,说得更详明:「我今不从如来教,所以然者,若当如来不成无上真正道者,我则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尽行阿练若……我行头陀,如今不敢舍本所习,更修余行」。这表示了大迦叶的重要意境,他以为自己不见佛,也会证悟解脱的。这不但自视过高,对于所受释尊的教益,也缺少尊重。他以为,见佛以前,一向勤修头陀行,这是辟支佛行,现在不愿改变,修习声闻行──受施衣,受请食,寺院中住。总之,大迦叶自视极高,我行我素,而不愿接受释尊的指导。释尊是无比的宽容,见他如此,也就称赞他一番(头陀行并非坏事,而只是不要以为非此不可。如习以成风,这对于摄理僧事,游行教化,显有违碍)。从上来的叙述,可见大迦叶虽还推重释尊,自称弟子,但确信自己与佛的功德同等,不需要释尊的教化;觉得自己所修的头陀苦行,尽善尽美,所以不愿放弃改行声闻的行仪。
我在『论提婆达多之破僧』(三),说到佛世的佛教,内有阿难,外有舍利弗 [P45] 、目犍连,协力同心,赞扬护持如来的法化。舍利弗称「第二师」,「逐佛转*轮将」。舍利弗与目犍连,被称为「双贤弟子」(左右辅弼)。阿难虽年资较浅,却被尊为「毗提诃牟尼」。传说一切佛,都有三大弟子──智慧,神足,多闻(『长含、本行经』)。佛说惟有舍利弗、目犍连、阿难,才会止息僧伽的诤事(『四分律』五八)。这可见舍利弗等三位,在僧团中所有的崇高地位,决非大迦叶所及的。佛灭前二或三年,舍利弗与目犍连相继入灭,三位合作的僧伽中心,显得空虚,释尊也不免有空虚的慨叹(『S』四七‧一四;『杂含』二四‧六三九)。这时候,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在佛教中的威望,急疾地重要起来;释尊也希望他多多的摄理僧事,多施教化。据经律所说,释尊曾多次向大迦叶劝告。一、劝他舍头陀行,如上面所说。本来,头陀的隐遁苦行,虽不能契合佛的精神,但不累尘欲(佛曾称赞他),与世无诤,也没有劝他舍弃的必要。经上说:「迦叶,汝年老,可弃粗重粪扫衣,受施衣,请食,近我而住」(『S』一六‧五)。「近我而住」,汉译作「可住僧中」(『杂含』四一‧一一四一)。可见这是希望他舍头陀行,与佛共住,住在僧团中 [P46] ;这才能摄理僧事,助扬教化,但结果为大迦叶所拒绝了。二、释尊一再劝他,与佛一样的为比丘们说法,但又为迦叶拒绝了。理由是:「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教授教诫;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S』一六‧七、八;『杂含』四一‧一一三九、一一四0)。这说明了有些人不满意,不欢喜他的说法。有一次,事情明显的表白出来。佛劝他说法,他还是说:「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佛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就说:「我见有二比丘:一名盘稠,是阿难弟子;一名阿浮毗,是摩诃目犍连弟子。彼二人共诤多闻」(『S』六‧六;『杂含』四一‧一一三八)。听闻佛法,目的为了修行,大迦叶所说是对的。但论议佛法的学风,在智慧第一,多闻第一的门下,佛世早就展开。流风不已,后发展为!8句勒、阿毗达磨等论藏。论辩法义的学风兴起,难免有互诤胜负的情形。这是大迦叶所不能同意的;论辩法义者,也未必尊敬大迦叶。大迦叶说的「有诸比丘不忍不喜」,显然指当时佛教中心──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的门下。盘稠与阿浮毗,只是特出的例子而已(『长老偈』──目连偈注,传说舍利弗的甥儿(出家),也不满大迦叶而有所嫌责 [P47] )。当时,阿难在场,说了几句,受到大迦叶的严厉警告。阿难说:「且止!尊者摩诃迦叶!且忍!尊者迦叶!此年少比丘少智恶智」。「尊者摩诃迦叶语尊者阿难言:汝且默坐!莫令我于僧中问汝事」。末后一句,『别译杂含』(六‧一一二)作:「汝莫于僧中作偏党语」!就文而论,阿难没有说他们的互诤胜负是对的,只是希望大迦叶容忍他们,不要为了年少出家的没有真实智慧,而不肯为比丘们说法。但大迦叶却认为阿难偏护了他们,所以警告阿难,不要惹我在大众中举发你的过失。大迦叶在佛前说这些话,而且以大众力量来威胁,未免太严重了!阿难默然的容忍下去;佛叫二人来训诲一顿,纔算了事。从这可以看出:一向围绕于释尊左右,由舍利弗等三位摄导的僧伽,青年多,逐渐倾向于议论。这种学风,与大迦叶的头陀学风不合。所以佛要他到僧中来,为比丘们说法(应在舍利弗、目犍连入灭以后),他一概拒绝。这不只是不愿意,而是因为学风不同,彼此间有了距离! [P48]
三
大迦叶的风格,大迦叶与阿难间的固有关系,已如上说,再来说王舍的结集大会。佛在世时,大迦叶维持了对佛的一分敬意;我行我素,不顾问僧事,但也不多与阿难等争执。可是一到释尊入灭,大迦叶就以上座的身分,对佛教,对阿难,有所行动,企图转移佛教旧来的倾向。
发起结集,那是佛弟子所一致赞同的。论到地方,决定在王舍城(或说七叶岩,或说毕钵罗窟),是出于大迦叶的决定。说到参加大会的比丘,律部都说五百比丘;而大乘的『智度论』(二),『西域记』(九),说有一千比丘。『僧祇律』(三二)说:大迦叶率一千比丘到王舍城,选得五百人;这也许是异说的来源。阿难从佛游行到拘尸那,相从的是五百比丘;大迦叶率众来拘尸那,也是五百众,二众相合,恰好是一千。可见参与大会的五百众,就从这一千人中推选出来。但这是多少可疑的:佛弟子──大阿罗汉那么多,散居各地,大迦叶为什么不广 [P49] 为召集,而进行这少数结集呢?『僧祇律』说,大迦叶遣使去邀请著名的大德,大家听见佛已入灭,也就入灭了。迦叶觉得,召请无益,也就与五百众举行结集了。这是说,并非大迦叶不邀请,而是大家不肯发心参加,这是为了解释少数结集的疑问而成立的传说。这一传说,北方的经律,更有所推演。除了说被邀请的入灭而外,又说大迦叶击楗椎集众,于是有众多的比丘从十方来。在这远来的大众中,再选出五百众(合于旧传)(『有部毗奈耶杂事』三九);或说一千众(『大智度论』二;『西域记』九);或说八万四千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但就事论事,结集者是五百众,主要是大迦叶学团,优波离集团,及随从游行众中推选出来。不要别人参加,也许有住处等实际困难,但大迦叶主导的少数结集,以王舍城旧众为主而在王舍城结集,是怎么也解脱不了嫌疑的。
除『十诵律』外,都说到阿难的参加结集,是经过一番留难的。就是从拘尸那到王舍城,在行程中,也看出阿难被冷落的迹象。如有部的『十诵律』与『杂事』,说大迦叶先行。『僧祇律』说:留阿那律守舍利,阿难供养舍利,迦叶与 [P50] 千比丘先行。『善见律』说,大迦叶与阿那律,各率二百五十众去王舍;阿难与余比丘,先到舍卫,再转往王舍城。这都表示了,阿难是迟一程才到达王舍城的。阿难多闻第一,侍佛二十五年,召开结集大会,而没有阿难参加,这是不可想象的事!然而大迦叶竟以阿难「位居学地」,不是阿罗汉为理由而提了出来。『善见律』(一)说:大众说:「大德迦叶!应取阿难足五百数,此是圣众意也」。虽然参与大会的五百众,不满阿难的大有人在,然而为了结集,到底少不了阿难。关于留难阿难,或说大迦叶拒斥阿难,经大众的说项而准予参加的(『铜鍱律、小品、五百犍度』;『四分律』五四);或说大迦叶勉顺众意,姑准参加(列席)而又拒斥,等到证了阿罗汉,才得参加的(『有部毗奈耶杂事』三九;『毗尼母经』四;『迦叶结经』);或说先予拒斥,等到证得罗汉,才获准参加的(『五分律』三0;『善见律』一;『智论』二)。总之,阿难的参与结集大会,曾一度发生困难。
阿难参与法会而发生困难,理由是不是阿罗汉。等到阿难获准参加,传说大迦叶还表明心迹,说他并无轻慢心──不是恶意的。但从上面叙述,迦叶对于阿 [P51] 难,早有距离。等到参与结集大会,为了戒律问题,女众问题,大迦叶又一连串的责备阿难,要阿难于僧(大众)中忏悔。结合这些而研究起来,对阿难一度不能顺利参加结集的原因,不能不重新论定!
四
五百结集的另一重要人物,是优波离。优波离本为释迦王族的理发师,属于当时的贱民。释尊站在平等的立场,摄受他出家。优波离是著名的「持律第一」,经常「与持律者俱」(『S』一四‧一五;『杂含』一六‧四四七)。持律与持戒不同;持戒是受持学处(戒),清净不犯,是每一出家者的本分。持律是通二部毗尼,精识开遮持犯,熟悉于僧伽的一切作法──羯磨。举喻说,持戒如国民的奉公守法;持律如法学者,法官,大法官。持律者,才被称为律师。
优波离是著名的大德(除『优波离问』等),流传的事迹并不太多,尤其是有关法义的。他曾向佛要求,住阿兰若。佛告诉他:修学应契合机宜。你先应成 [P52] 就戒,守护根门,正念正知。末了告诉他说:「汝宜僧中住,安稳」(『A』一0‧ 九九)。当然,优波离是大阿罗汉,但在起初修学过程中,释尊明察机宜,要他渐次而入;先要着重戒律的陶冶,成就法器。优波离的持律,特重僧伽律制,应与这一教授有关。
优波离持律第一,对于戒,当然是清净不犯;谨严的风格,是可以想象到的。他与女众的关系,不知为了什么,也不大友好。传说他与持律者外出游行,尼众多沿路瞋骂他,使他乞食难得(『五分律』一八)。为了毁坏一座尼塔(或说是尼的兄长),为尼众所毁骂。好在事先避开,否则会被痛殴一顿(『铜鍱律、大分别波逸提』;『五分律』一三;『四分律』四七;『有部杂事』三三)。优波离与尼众的关系,与大迦叶一样,所以在结集大会上,大迦叶对阿难的连串责难,如小小戒可舍,度女众出家,优波离与大迦叶采取了一致的立场。
说到大迦叶与优波离的关系,先应该了解三类出家人。一、依戒而住的律行:这是住在僧中,也就是大众共住,纳入僧团的。即使为了专修,住阿兰若,也 [P53] 一定参与半月布萨。对于衣服,可以粪扫衣(从垃圾堆等,捡别人所丢掉的破衣破布,拿来洗洗缝缝,作成衣服),也接受信众布施的新衣。而且在净施制度下,还可以保留法定三衣以外的更多衣服。饮食方面,一定是受布施的。或者乞食,或者受请。受请中,或僧次受请;或个人受信众的供养;或受某一信众的长期供养──每日托钵去受食,也可以着人去把饮食取回。在特殊的节日,还可以受别众请食。受请的饮食,通常比乞食所得的好得多。住处方面,游行时也偶然树下坐等,但经常住在僧坊。住阿兰若时,也大抵住在小屋中。这是佛世比丘最一般的情形。二、修头陀行,这是少数人。不住僧中,过着个人的生活(头陀行者与头陀行者,就是住在附近,也不相组合),但也可以半月来僧中布萨。衣服方面,一定是粪扫衣,不受布施,而且是限于三衣。饮食方面,一定是常乞食,不受信众的别请。住处方面,一定是阿兰若,不住城邑村落,而且是不住房屋的。三、一切粪扫者,这是极少数的。不入僧中;不但不住房屋,不受施衣,而且饮食也不受布施。山林旷野,拾些无主的树果,农夫遗落的榖类,祭祀所抛弃的饮 [P54] 食。一切粪扫者,是「不受施派」,是极端少数。大迦叶也曾一切粪扫,拾所弃的食物而生活,受到佛的呵责(『五分律』七)。不受施而食,『五分律』说犯突吉罗,『铜鍱律』说波逸提。这些极少数的一切粪扫者,附于佛法而实违反佛法。「少欲知足,易养易满」,为头陀行与律行的共同原则,而实际行持不同。戒行有弹性,能容纳多数人修学,头陀行仅能为少数所接受。优波离为律行者,但他曾要求住阿兰若(佛命他「僧中住」),可为同情头陀行,而为了尊重佛的意思,安住律行的明证。优波离同情头陀行,生活谨严,与尼众的关系不佳,这与大迦叶相近。这所以能互相和合,主持王舍结集。然从当前情况及未来佛教的影响来说,优波离学团是真正的成功者!大迦叶是头陀行者,对僧事,僧伽制度,素不关心。对说法教化,也并无多大兴趣。只自觉德高望重,而不为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门下所尊敬;不满智慧,多闻的佛教倾向;又常受尼众所轻慢,而免不了不满阿难(舍利弗等已入灭了)。优波离尊者推重大迦叶,不但是教内的耆年大德,而更是一向尊敬苦行的(如提婆达多),阿阇世王所尊敬的大德。在大迦 [P55] 叶的主导下,优波离学系成为实质的佛教中心。依传说,不仅『铜鍱律』,『五分律』,『四分律』,就是有部旧传的『十诵律』,都说先由优波离集出毗尼(阿难后出法藏)。有关五百结集的记录,广律虽已标题为「五百集法」,「五百集法毗尼」,「结集三藏法品」,而古典的毗尼本母,是称为「五百集毗尼」的(『十诵律』五六;『萨婆多摩得勒迦』六)。所以王舍结集,实以集毗尼为首要任务(出经为次要的)。大迦叶发起结集的原因,为了毗尼;首先诵出的,是毗尼;大会责难阿难的,也有关毗尼。在这次结集中,毗尼取得了优先的地位。对戒法,否决佛命的小小戒可舍,而确定了轻重等持的原则,逐渐完成严格而琐碎的规律。对尼众,采取严厉管教的态度,树立尼众绝对尊敬男众的制度。上座的权威也提高了;被称为正统的上座佛教,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大迦叶的头陀行呢,在真正重律学派中,并未受到特别尊重(因为头陀行不重律制),但头陀行因大迦叶而更深的与律行结合。如『增一阿含经』,显出了头陀行的特别尊重。有部旧传的『鼻奈耶』,竟说如来的因事制戒,都出于头陀行者(「十二法人」)的 [P56] 提贡意见了!以戒律为主,加深头陀精神的佛法,也就是所说的小乘了!
五
大迦叶与优波离的王舍结集,在重律的学派来说,可说是成功的,有着深远影响的。但不同的立场,不但阿难曾当众表示出来(小小戒可舍),而会外的比丘众,也不完全满意这一结集。当王舍城的结集终了,『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都有富兰那长老,率领五百比丘,从南方来王舍城,与大迦叶重论法律的记载。这位富兰那长老,『五分律』列为当时的第二上座。研考起来,这就是释尊早期化度的第七位比丘,耶舍四友之一的富楼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应为另一人)。富兰那对大迦叶结集的提出异议,说明了王舍结集,当时就为人所不满(这也就是界外大众结集传说的初型)。据『铜鍱律』说:富兰那长老这样说:「君等结集法律,甚善,然我亲从佛闻,亦应受持」(『小品、五百犍度』‧ 一一)。这是说,你们可以结集,我所知道的,也要受持流通的。这一异议,『 [P57] 四分律』与『五分律』,举出异议的实例,如『五分律』说:「我亲从佛闻:内宿,内熟,自熟,自持食从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 ……我忍余事,于此七条,不能行之」。这七事(『四分律』作八事),各部的解说,小有出入,今依『五分律』说:内宿,是寺院内藏蓄饮食。内熟,是寺院内煮饮食。自熟,是出家人自己煮饮食。自持食从人受,是自己伸手取食,不必从人受(依优波离律,要别人授──手授或口授,才可以吃)。自取果食,是见到树果,可以自己取来吃。就池水受,是自己从水里取(如藕等)来吃。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是得到果实,如没有净人为净,自己除掉果核,就可以吃了。这都是有关饮食的律制。依优波离说,是不可以的(犯突吉罗);但富楼那长老统率的大众,认为是可以的。这些,佛虽曾一度禁止,但已经开许,所以他们不能接受这七事的制约。富兰那长老的主张,不就是小小戒可舍的一例吗?今日中国佛教的饮食规制,岂不就合于富楼那长老的律制吗?
大迦叶与优波离为主体的王舍结集,以毗尼为重。阿难所诵出的经法,当时 [P58] 还不曾成为论辩主题。但王舍结集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存在。少数不能完全代表大众,这在佛教的发展中,会明显的表显出来! [P59]
- 上一篇:华雨集第三册 一、论提婆达多之「破僧」
- 下一篇:华雨集第三册 三、论毗舍离七百结集
- 心量、福德与幸福
- 佛法观察现象探求三层因缘
- 印顺长老: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 印顺法师:什么是般若智慧?般若在佛法中的重要性
- 印顺长老着述中的真常唯心论
- 佛说人有三特胜,就连天人也不及
- 我终于在台湾见到了印顺导师
- 印顺导师:学佛不一定吃素但吃素却值得提倡
- 谈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焕时代”
- 常不轻菩萨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佛
- 赵朴初先生的佛教和平观
- 佛性、人性和德性
- 守望星空与道德 个人与社会才有希望
- 文殊菩萨及其学风
- “人间佛教”转型与禅宗在中国近现代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
- 印顺法师《大乘空义》
- 生起正信,感恩佛陀--印顺法师拜山开示
- 以佛陀的智慧促建和谐世界——泛论禅宗智慧与构建和谐世界
- 构建“人文佛教”平台——深圳弘法寺努力探索和践行现
- 《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仪规及唱念规范》缘起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