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讲法第十六讲
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慧由心出。
烦恼解决了,到将来究竟圆满的时候就能成佛。我们今天只看到成佛,但是修行呢?在现实当中的烦恼一个也不对治,所以当中有许多问题,你已经认识到了你却不想办法去改正。所以我们说学佛始终安住于当下,要从现实当中来修。“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这是太虚大师所说的话。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究竟成佛,要成佛一定要在人生当中来努,把我们现在的人格要修圆满,菩提觉法的功德修圆满。
菩提有一个功用就是觉悟一切法,所以成佛之后有菩提觉法乐,菩提觉悟世出世间法的大快乐。所以说一乘法要我们知道,成佛从我们现在开始一直到将来,要始终面临于当下的烦恼,在当下安住于正法当中,安住于觉悟当中,这叫究竟一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能安住于当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就不要怕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不圆满的。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是倒果为因。倒什么果?倒弥陀佛所修正的圆满佛果为我们今天众生的修因,是站在阿弥陀佛的顶上而行。我们现在修行净土的人是站在阿弥陀佛肩膀上来修行:阿弥陀佛把基础给我们打好了,来成就我们修行的基础,所以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究竟一乘。所以不是象我们现在还在修因果法,修出离心,修报恩心,修慈悲心。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什么智慧,我们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都具备这样的智慧。究竟一乘,就是成佛。我们现在要以自己的成佛之心来发愿来成就众生,象车乘一样。我们现在能不能做一种车乘来运载众生呢?我们要发这样的心愿,而现在很多人就不想发这样的心愿,还想你怎么不给我做车用呢?你怎么不背我?我们平常所说的救济众生就是要坐船,坐车运载众生,能让烦恼此岸的众生度到菩提彼岸。我们现在要让众生究竟成佛,背也要把他背过去,至于彼岸,就要有这种心思,所以叫究竟一乘。
自己具修因的功德,你自己修行要圆满。你没有达到佛,你怎么能把别人引到佛的地位呢?你究竟要成佛,让他们也要究竟成佛。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能究竟成佛,能圆满佛法,彻底到达菩提的彼岸,那就是觉悟。要把所有这种怀疑都要断掉。所以前面是果,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是果。你要能圆满佛法,声闻罗汉一直到菩萨他还不圆满,还没有成佛都是不圆满的,都是有疑问的。到成佛就究竟了没有这种怀疑了,没有疑问了,所以这种一乘的含义非常深奥。
一乘的含义有多少种?有四种。
一、简别名一。“如来于彼三藏教中,随化分三,”如来在经律论三藏教中随化度众生的不同分为三乘法。
求声闻者,为说四谛。为声闻说四谛法,苦集灭道,讲说菩提觉悟在四种真理中。苦集灭道四种真理,归于一种真理。所以说从四谛当中,来听经闻法,如理思维来开悟断烦恼。
求缘觉者,为说因缘。为那些根基好的,给他们说十二因缘法,把每一种因果关系相依相生,那叫缘觉乘。
求大乘者,为说六度。给那些发菩提心修行大乘佛法的人来说施戒忍精禅慧六度波罗蜜,那叫菩萨乘。修行六波罗蜜来圆满自己的福德智慧,最后能断戒成佛。
所以区别于这三乘法而说一乘法,简别彼三,是以言一,相对而言说一乘法。每一个众生的根性不一样。喜欢你赞叹的众生,他喜欢赞叹,你就赞叹他,他就能得受益,你赞叹他,他的积极性就很高。还有的人适应于批评,你老是赞叹他,他就觉得师父一点问题都没给他指出,是不关心他。所以你要对不同的众生要说不同的法,有的是直接成佛发大心,这种人你究竟给他说一乘法,对这种根基还不具备的你就要慢慢来教化他,这个叫区别于三乘法而说一乘法。
二、破别名一。“如来随化,宣说三乘,世人定执以为真实,破别彼三,是以言一。”我们相对于众生不同的根性来说三乘法。但是不同的根性的众生听了一种法之后就执着于这种法是究竟。声闻乘的人听佛给他说了声闻乘,他就认为声闻乘最究竟,是佛说的,他就执着于这种法。缘觉乘也是一样,认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说的,你们这些法就不是究竟,只有我这个才是究竟的。这些都表现在现在的佛教历史过程当中,原来印度在《阿含经》中用的功夫比较多,南传佛教在这方面用得多。在67年我们中国的佛教代表团要是到了他那边,他还不相信大乘,还不认为大乘很圆满,他认为他的法才是很圆满。到了最近他就有些改变了。南传佛教国家也在向北传佛教学习,北传佛教也有到南传佛教去学习交流的,这样彼此增加了圆满的心态。大乘佛教,大要有大的内涵,连基础都没有你怎么大呢?所以大能含小,他一定包含基本乘的佛法。我们这里讲道理讲得非常深刻,但修行上就比人家弱了。要结合这样的基础大乘佛法才算圆满,北传也能向南传学习,这就圆满了,大家不再执着"我的"才是圆满真实的。要发现三乘佛法都是真实的,只是佛方便接迎众生。既然是方便法,我们就不要停留在这个过程当中。
把究竟成佛的道路分成几段:你先修成声闻出离三界的生死,然后再修菩萨法。一段一段地走。但是你走到哪里不要执着哪里,要破除我们现在的执着。你现在修行,你断掉了这个烦恼了你还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进,修行佛法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破除我们现在修行的执着,一步一步地趋向于佛陀。明白什么叫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我一步一步地修,再向更圆满的佛法迈进。回归于一乘的真实,那就是究竟成佛。三乘都是方便说,为成佛是真实说,要破别归一。
三、会别名一。“如来根本,分一为三,会之归本,是以言一。”每一乘都是我们成佛过程中的必备,少不掉的你要通过这种过程的锻炼你才能成佛,如果没有你就很艰难。我们现在学武术一样,先要教你打打套路,伸伸拳。基本功练好了你以后学武术才有基础。把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你总结起来,把三乘法都修圆满。把平等心、慈悲心、报恩心、明因果心修好,就像你小时候走路学会了,穿衣服学会了,你现在还需要学走路学穿衣服吗?同样地学习佛法,叫你学习三皈依你根本没学,那要学大乘佛法你就发大心发不起来,因为没基础内涵 。所以修行就像建楼一样一层一层地建。如果你没有基础就不行。现在念佛的人千千万万,往生的人有多少?原因是不修基础,信心、愿心他都不行。好书百读不觉疲,每读一次有一关键所在,十年前你念佛是这样的感觉,十年之后你还是这样的感觉,一天都没有变化,那就不行。要与日俱增,每天检查,这样就能进步。如果没有,你怎么能上报四重恩。要感觉要反复思维,一直到我们内心的厌离心发起来。你这种心是随时都可在某些方面产生。当你没转变内心,这种佛法对你自性所起的作用就非常小。就是你将来因此而成佛也不知是多遥远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一个法一个法地修行圆满。我们要好好思维娑婆世界的污浊,要发厌离心。厌离心修起来是基础。第二是往生心,愿意往生的心。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前面讲有这么多好处。你思维没有?讲了你要能记忆,记忆了在内心里要如理思维。现在多数是这样,把法不能牢记在自心当中,听过就忘了,那就有漏。如一碗水装满了下面有一个洞,今天就没水了。我们听了经闻了法,我们不会记忆就漏掉了。法师从口里讲出来,你左耳进右耳出,没有深入到内心,内心里没有这样的影响,再叫你如理思维的时候,你按照什么道理来思维的呢?只能说明你修行没有这样的方法。93年我在(内江)高峰寺讲了三个月,把平时所用的经典全部拿出来讲。那些居士以后没再来听我讲经说法,但他按我那几年所说的在修,今天再来见我的时候他能把我以前说的复述出来。哪怕是我这几年在不断地讲新的,他没来听,他这几年就老实按照那几年讲的在修。他说我现在没时间来听你讲,我就按你以前讲的来修。可以啊,有这种方法。你有没有呢?好多就不具备。现在有一种好的条件,你听了这一部经的时候,你能记忆起来也不错,如果不能,现在我们录了相刻了光盘,你再对照这些盘一遍又一遍地听,思维。所以听经闻法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你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我讲了这么多。你把这样的光盘拿着一遍又一遍地听,如理思维。我心里能牢记不忘,自己能把这些好处一个一个地思维一遍。这样修行,把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好处自己完全知道。我们非常高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欣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样的信心当中来念佛,在这样的愿心当中来念佛,在欢喜心中来念佛,在对娑婆世界的厌离心中来念佛,念得很实在。有这种愿意往生心,你念一句比别人念一百句的力量都要具足。
有人问师父念佛到底要念多少声才能往生。不是这样的,念多少声才能往生,得看你信心、愿心是否具备。你要在如理思维当中来修正这样的心,对娑婆世界的厌离心。你有没有?有了这种心,那你念佛就很容易成就。你没有这种心再怎么念也没有效果,念一年是这样,三年还是这样,甚至还倒退了。前几年还能念出欢喜之心,这几年念的是木呆呆的心。念佛的欢喜心要越念越欢喜自在,喜欢往生,那你心态具足。你越念越没有味道,像狗啃骨头一样,啃了几年他觉得不新鲜。那他就说,师父我可不可以换一个法门来修呢?他要图新鲜,是不是一种退步啊?所以我们要把好每一天的功夫,今天所修正的基础,对明天,今天就是基础。所以你从小到大,不管信佛不信佛,你想想你在世间上的痛苦,你在事业当中的竞争,所有的这些都可以成为你厌离娑婆的资粮。你从小到大经历的一切都不是白费的,你从小到大所受的苦娑婆世界的苦,你常思维这些苦而发生出离心,对你有没有好处呢?有啊。在人际关系当中不知道吃了多少亏,那你对红尘世界是不是厌离了。如果你认为你从小到大所经历的这些和你学佛没关系那就错了,他一定有关系,能够成为你厌离娑婆的资粮,让它们成为不离自己的苦而念佛的资粮。这叫会三归一,给大家发挥了。
修声闻乘的法给修缘觉乘的法打下基础,缘觉乘的法包括了声闻乘的法,缘觉乘又是菩萨乘的基础,所以后面包容前面,这叫会三归一,最后究竟成佛。佛法的圆满也不离于自己所修的,不断地扩大圆融,就是这样的。乃至不是佛法,世间上所受的苦,都能成为你厌离娑婆世界的基础。是不是把现实回会归于佛法呢?从文革当中走过来经历,都可以成为你学佛的资粮,每一个人想起你受的苦都是刻骨铭心。要常思维这些痛苦,而对娑婆世界发生厌离。你学佛从最初皈依,一直到今天你对学佛所得的任何好处,佛法僧三宝对你的救护,完全回归到佛法的信心上来。不要让我们每一天白浪费掉了,每一天对你学佛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把我们人生成长转化成学佛的动力,会三归一的方法要让我们能学会,你不要认为学佛之前或之后好像没有联系。有的!要把这些全部总结起来。会总结的人总结经验成果,为后一步的学习努力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那修行是没有办法的。把原来的三乘佛法,我们现在把原来人生当中的点滴全部回归到学佛上来,对于我们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佛法。要学会怎么会三归一,怎样把过去的经历转化成成佛的资粮。
四、无别名一。就实论实,由来无别,故名为一。一个界可以容纳大千世界。我们可以吗?有一个大学问家他学问非常渊博,这个禅师就赞叹他,你这个大学问家,你读书学的书九个车都拉不完,你很有学问哦。他就很高兴,我读的书不少啊。禅师就说你学了这么多,你看了这些书在哪儿呢,你的学问在哪儿呢。这个大学问家一听就明白了,书读万卷藏于自心,内心就可以把书藏在内心里。“一毛端能现宝王刹海,一微尘里转大*轮,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不就是一微尘里转大*轮,虚弥山可以藏于一个毛孔当中,他就可以这样。随便哪一车的书都可以把你给淹没到书山当中,但你学的东西在哪里呢?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叫你写回忆录要写多少,藏于我们自己的八识田中,这就是自心微妙不可思议。一直到今天我们所经历的方面在我们八识田中都有影响,现前一念就把过去无量界以来的惑业苦完全总持无疑。所以说我们的点滴都和佛法不相别离的。烦恼即菩提,一即一切。我们想修学佛法就要认识自心这种微妙的功用,从来就是没有区别的。总持无疑
像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弘扬禅法,在他之前说的佛法人家看来修行都非常艰难。后来达摩禅师来传法,人家问他你的法有多殊胜。达摩禅师说非常简单,手掌就是生死,翻过来就是菩提,很快。禅法就是这么迅速,你能知道吗?你还是不了解禅宗的殊胜。你只有好好念佛,你转化不过来嘛。你要能转化过来生死就是菩提,烦恼就是觉悟,就是净土。所以你走到哪里都是净土,只要你心净。如果你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没有这样的悟性就只能以阿弥陀佛来转化你不干净的心,让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说点滴是般若,都是般若实性。烦恼即菩提,没有两样,从来没有。这个世间上只是一个真如世界,众生世界是不存在的假象。由于假象存在就隐没了真象,所以究竟一乘的道理很多。简单有四种层次。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呢,一乘法,觉悟一乘法的功用是度脱生死烦恼的苦海。而到了涅磐寂静的成佛彼岸。不生不灭,相对于生死轮回的世界。到达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所以说,究竟一乘是修行,至于彼岸是正果,修行正果。
我们的怀疑心是根本烦恼之一。由于怀疑,像大海一样无穷无尽,见什么怀疑什么。我们今天的人疑心就比较重了,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信任的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就能把这些怀疑心完全去除掉。断除怀疑心,断除之后决定不再生起来,就像头一砍掉就再也生不起来一样。要把虚妄的怀疑心要去除掉,信心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真心宝藏,能相信。要除妄想,才能断除怀疑,智慧的理解即是内心里是对佛法理解了。
从恭敬中信心中来启发智慧。不是你烧三柱香,观世音菩萨你慈悲一下叫我赶快开悟。外在的观世音菩萨赶紧把智慧给你塞进来可以吗?慧由心出,从我们内心里流露出来的。从我们的信心恭敬心虔诚心中流露出来的,所以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是来修恭敬心,虔诚心,清净的信心。当把这种清净的信心能够修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从内心里自性流露。所以说佛法是本有家真不从外来,我们的智慧也是。你要把烦恼对治了,这种智慧自然能显发出来。我们讲的是通俗的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阿弥陀佛的神通加被,这种怀疑都不存在。心里清净,信心本自具足,智慧就像我原来就有一样。
阿弥陀佛的神通智慧的加被,不可思议。现在娑婆世界的人如果有神通都能加被人家,有这种,本来他不会讲经说法菩萨一加被他,他讲来就非常圆满。当你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你用虔诚心恭敬心有相应心的时候,你讲出来的佛法你都会吃惊。登上讲经法台了,请十方诸佛加被于你,得到加被之后就不一样了。我们修行的时候呢,如实如法地去修,有没有诸佛菩萨来护法呢,是有的。所以你要有这种心态,要有恭敬心,要有精进的信心。有这种信心的时候,诸佛菩萨随时和我们在一起。能绝断以往,一得到阿弥陀佛的加被的时候,这种力量马上就显前了。这是修证佛法。于佛的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的法他都能理解都能学习。这种道理他都明白,看经是为了明理。
所以佛证法有哪些呢,有证教两个方面。说教是“教法”,修行当中是证法。于佛教法,佛的言教,语言文字,能完全通达理解,一点怀疑都没有,那是对教法通达无疑。“决断疑网,慧由心出。”能把自性的智慧完全流露出来,这叫学修一体化。教证、学修能完全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教证二法圆满。智慧如海,所以这种智慧呢,表明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同修的智慧深广无边。
智与慧是有区别的。六度波罗蜜,更圆满的是把六度开为十度。那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开出四个(方便、愿、力、智)十波罗蜜。
决断叫智,诸法皆空,有空慧的叫慧。能够知道空的道理叫慧。能知道从空出假叫智,智与慧是有区别的。慧呢?慧是选择,选择好与不好,都叫慧,不分别善恶。世间上人有没有慧?也能选择,你选择善,他选择恶,他也有慧,但是他没有智。《法华经》上说慧是鉴别于空性的道理,智是从空出假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就能从空出假,化出千百亿化身度化众生。应现女身而得度者即现女身,现佛身而得度者现佛为之说法。观世音菩萨三十二显化身,他就有这种能力。顺应于众生的根基而给讲经说法,一说就能度化他。从空出假,利益众生的智慧。所以从第六度中开出四度就成为十度,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智慧非常深广远大,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能知空又能知有,中道智慧。无一不知,一空一切空,当他住于空位的时候,一切有都住地空位。有也空无也空。空掉一切执着。不仅是对恶法不执着,也善法也不执着,一空一切空,他能达到这种境界。在传统的说法当中,有多少种空?十八种空,二十六种空,这种空智慧是一步又一步地深入。所以这种放下的学问太精深了。空里有很多学问,依四禅八定而学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他就完全具备。一空一切空,没有一件法能增长他的执着,没有一件法能增长他的无明。我们现在人家从女色上把你打不动,从金钱上把你打动了,你总有一个缺点。这里战胜不了那里也能战胜你,你要学习皆空空,究竟空的智慧。门门都是空门,你都没有办法,那你的空慧就圆满了。在世间上见闻觉知,起心动念,开言吐语,你要一空一切空,你现在叫你放下钱,你放下了,你能把钱空掉。魔王的法有很多,我们今天有什么魔,魔太多了。有睡觉魔,懒惰魔。你要有智慧,智慧如大海,学一空一切空,不仅仅是世间法把自己约束不住,出世间法也把自己约束不住。没有执着,用无执着心来修行到底。
归于理性,一空一切空,一有呢也是一切有。我们相信因果,空也是因果。释迦牟尼佛就能从空出有,从空法当中来建立一切因果,十法界的因果如法建立。我们现在只知道空,因果法完全不讲了。真空一定和妙有结合在一起。一定要有因果,一有一切有,能成立因果法。对于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贪心会引生什么样的结果,愚痴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有的戒法当中释迦牟尼佛都给你讲得清楚了。真空就和妙有是结合在一起。所以他的空就是色,色即是空。以前那个禅师就问徒弟:空在哪里,你把空抓给我看看。徒弟往空中抓了一把,说这是空。师父说不对。徒弟就问师父那空在那里?师父说你过来,师父一把揪住他的耳朵说,这就是空。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今天也要这样,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叫你现在成就不可能。我们钝根众生烦恼深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通过阿弥陀佛的加被,智慧如大海,能成就这样的智慧。
“三昧如山王。”什么叫三昧,简单说就叫定,禅定。“三昧如山王。”表示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禅定功夫就像须弥山一样,很厉害。不要说十二级的狂风,一百级的狂风吹不动。定力就像须弥山一样。我们现在的定力有没有啊?没有。以前苏东坡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差人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就在后面给他批了两个字“放屁。”苏东坡一看就气坏了,冲过河去找师父理论。师父就给他写了“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你是不是八风吹不动嘛?早上吃了馒头他晚上还要回味,这个味道太好了,你说你有定力吗?这里是赞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定力非常深厚。
那么定力呢有的翻译成三昧,有的翻译成三摩地。不同的称呼意义都差不多。译过来就是三昧三摩地。其义有这么一些。
第一个什么叫定,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大家都希望有定力。禅定功夫,那禅就是定,定就是禅。就是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念佛,全身心地投入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除此而外,其他的环境都不去分心。把你的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名号中。自心不为其他环境所动,在净土中叫一心念佛,这叫定力。
第二种呢,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人受所受皆空极,能念所念皆空极。分别所念,都安住于一句阿弥陀佛中,来增长自己的信心愿心。是心念佛,是心作佛。心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可以把自我变成阿弥陀佛,佛我不二。我在佛光当中念佛,佛在我心当中念我,二念如一没有分别。所以说念着,阿弥陀佛就全部呈现于我自己的色身,我自己色身也完全依托于阿弥陀佛的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十八种愿力,完全同化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神通过程中,完全没有分别。我在佛中,佛在我中,佛我不二。念到这种地步,无能念所念。
第三是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能够调整自己内心来修定的时候,要调身调心,把自己的身体调好,四大要融洽,不要生病,要平衡调和四大。有一大不调就要生多少病,四大不调呢,诸病缠身。四大一调和身体是非常庄严清安,修行就比较具足。把身体调好了我们还要调呼吸,要使非常暴烈的心慢慢地调来非常温柔,驯善,要调柔下来叫调。把委曲的心呢,要调直。要把委曲的心调直。我们现在众生的心是不是很直啊?他不敢跟我提意见,说这个师父脾气很怪,我不敢提。我说你觉得该提就提嘛,我不高兴是我修善不好。要把委曲的心要调直,你想什么就可以给我说什么,没有更多委曲,修行人要习惯于这种坦诚相见。要学直心是道场,不要那样委曲。我经常给大家强调你要明了你自心究竟需求什么,不要在不需求的东西上。那就是走冤曲路。
要认识自心,认识自己真正的需求。把我们的散乱心要收摄起来。关闭六根,自心念佛,把所有的能量放在念佛上,不要放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去。要包括三个层面,把暴力的心要调来非常驯善,要把散乱心收摄起来。这是第三种含义。
第四是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把自心端正之后,自己依法而行。佛法上怎么教我们,我们就怎么样修行。要依信愿心而念佛,依法修行,法住法位,心住法位。你内心要安住于佛法,不要离开佛法。
第五种含义是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你做那些损伤别人又不利益自己的行为要停止下来,要把我们的心从烦恼中停止不做恶法。把一切恶法停止下来,这叫息灭一切贪嗔痴杀盗淫。什么叫缘,以佛法为缘,以佛法为虑。你现在叫你心里不贪缘,你办不到。不要贪缘男女,要贪缘一句佛号。要修证起来。依于这句佛号而起心动念。所以叫息止缘虑。
从这五个方面就能明白三昧是什么意思。还有等持,等念,我们相应于念佛的心,信念行不改变,不为烦恼所改变。把这种法门要修到自己究竟成就,依念佛而成就。修行佛法不轻易改变自己,依照这种佛法要坚持下来,不间断的修行,一直到自己成就。要把我们的心在一心不乱的念佛当中来感受自己的快乐,感受自己的善法欲。你念得辛苦还是烦恼还是念得欢喜自在无量?你要念得舒服高兴欢喜往生,念得轻松自在。
你是怎么念的?在我们现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你要尽量让他高兴快乐,把善法欲培养起来。我们现在修行很不具足,每天都要吃饭。就要以欢喜心来吃饭,每一天吃饭的时候我都以感恩心,众生成就了我这一碗饭,我要回报于十方一切众生。我自己不吃饭我修行没有力量面临这一碗饭能成就我的能量,我要感谢佛法僧三宝,一切众生。要欢喜吃饭,欢喜增加自己的能量,要把自己增加的能量放在念佛过程中。吃饭也是一种修行,每天吃饭你都能吃得欢喜自在。还要镇定如雪山,自心一处无事不办,要一心一意地成就自己的修行。你能离开吃饭睡觉见闻觉知吗?我们现在还不能离开。你要以智慧把这些圆融于自己的修行功德当中,当你不能圆融就影响你念佛。当你圆融起来了,你做什么都和念佛联系在一起,形成不二法门。都是为念佛做准备,不分割的。生活和学佛就是一体,包括你在挣钱,你都要把它和你修学佛法圆融起来,那这个佛法就叫不二法门。你的生活和修行就是一体,念佛的过程中主要的是功夫成片,你没有圆融的智慧你是办不到的。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