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讲法第二十一讲
上周我们开始讲出离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是我们心求往生的心很重要,二是对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的厌离心、离心很重要。所以把厌离心和心求往生心两种心修起来,那是我们修净土的两个要节。在娑婆世界生存,本身就是要经过千方百计的营求,所以才能有这种生存。世间上不知道这种道理的,不知道如何修学的,往往就是在忙世间上不急的事情。往往就是为了我们的生存造下了无穷尽的恶业,为了生存而奔波于自己的欲望劳碌之中。没有钱财的想办法追求钱财,在追求钱财的过程中从来都是苦。已经追求到的钱财要保护它,还要费尽千辛万苦,难免还要失掉。一旦这些钱财失掉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痛苦万分。所以为钱忧心为钱忙,这一辈子就被这一个钱字把我们很多精力都浪费了。这些同修在整个过程当中要开始觉悟。要是觉悟不到钱的害处,那我们这一辈子大多数时间你还要放在追求名利上,厌离心,出离心就生不起来。这一层道理在平常很少有人给你讲。现在整个社会都在给你讲钱好,有钱多自在,所以我们现在受尽千辛万苦都是为钱。为什么你在世间上做生意,再大的太阳,再大的风你都不怕,为什么学佛你就追求不起来呢?遇上一点挫折和坎坷你就不行了。你在世间上追求钱财的时候根本没人教你,但你就知道怎么样去追求。佛法还有老师教,一遍一遍给你讲,但是还是修行不起来。原因就是你自己把钱看得比佛法还重,什么时候你能把佛法看得比钱重,那你的皈依心、学法心就开始成就了。所以这些道理在平常我们讲得很少,要修学佛法呢,修不起来,很多层面的法事不敢给你讲,一听说放下就恐惧。要把钱放下,佛法我不来了,所以要你守戒,戒多厉害(无端的一种恐惧)。所以一般我们在汉传佛教当中,烧香拜佛求的大多是钱财,这个方面的愿望特别多,不是说你不正确,而是说我们为了钱财把佛法就放到一边去了。所以把追求钱财的苦,乃至保守钱财的苦,失钱财的苦给我们讲过了。今天呢,要继续。
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与痛共俱。那些尊贵的人,他们追名利照样是这样。所以前面总的说的时候,尊贵贫贱,为了一个钱财照样要绞尽脑汁,忧心忡忡,尊贵的人也免不了,豪富的人也免不了。尊贵就是世间上很有名利的,很有地位的贵人,地位比别人高贵。豪富呢,有钱。一个是地位上的,一个是钱财上的。这两个都是我们世间上人所共同追求的。尊贵豪富照样免不了为钱财而忧虑,也为钱而忧心,为追求钱财而受苦万端,失了钱财照样是苦恼万分,他也免不掉,所以说忧惧万端。大富人家开支大,再多的钱也不够他用。我们经常说沿海一带的经济收入高,结果四川人你不敢去,为什么?你一去早上一顿饭收你几十块钱。在四川两块钱就能吃一顿稀饭。你要吃这些水果,多少钱一斤?那些高工资的地方,消费就高。在四川说不定你的工资很低,但是一顿稀饭我一两块钱能吃下来。相比一下人家一百块钱一顿的稀饭,实际上你已经很富足了,所以要看到这样的差距,往往我们只看到一边。
尊贵之家,豪富之家。我们在世间上钱财的开支,我少挣我就少花一点,现在是不是这样?有钱的人家你看看,他不得了,开一国外车几百万,吃一顿饭要几千块钱,一双皮鞋要穿几百块钱。我一双鞋十几块钱穿起来还挺舒服。你以为你穿高贵的料子你就很高贵了吗?往往他们在这个过程为钱财忧心。所以一个大富大贵的人每天家里那么多人,每天的开支那么多,他整天都在担心,钱很多,每天还在急着怎么样挣钱,一点没有笑声。相比之下,山底下的穷人整天欢喜,两夫妻很自在快乐。这时富人的老婆就想不通了,你这么有钱,整天还这么郁闷。这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穷开心。讨饭的人家在厕所里一睡还觉得很舒服,你能做到吗?你做不到这种情形。他身上衣服也没有一件,走在路上还唱歌。你有很多钱,但你不快乐,忧心。看到很多有钱的人说帐讨不回来啊,修了房子卖不出去,忧心,心里焦急没有办法。怎么办?在银行里贷的款高利息,很艰难,照样忧心。
有一个老板,每天给这个地方打电话,那个地方打电话,也算个大老板,他却说没钱啊,给人家修了房子拿不到钱。忧不忧心呢?整天工程队那么多,工人那么多,过年过节都追着老板要钱,东躲西藏,我说你还不如当和尚呢。那些政府的局长处长,整天忙啊,我说你忙什么,你比一般老百姓好得多。他说我还得要挣钱,现在竞争我这个位置的人很多啊,我孩子还要读书。有了钱之后恐惧,恐惧什么?说不定哪个黑社会的盯上我了。越有钱越恐惧,有了钱不敢吃好穿好玩好,要装着贫苦老百姓的样子。为什么不敢穿好呢?怕黑社会盯上自己。所以尊贵豪富的人照样为钱而忧心恐惧,这样的情形多,世间上什么都要忧心。家业越大,钱财越多,越是要想尽办法辛勤劳苦。乃至为了一个处长,一百万自己睡不香,坐不稳,心里为这个事情忧心,一会儿感冒一会儿发热,为什么害病?心里为钱的欲望太重。整天就想怎么挣钱,把自己想出病来了,随时随地心里就没有轻松过。想来想去晚上都睡不着,三四点就要爬起来,心里在想钱怎么挣,这一百万怎么拿回来。如果没有这种本事把钱拿不回来,你怎么能保证你的尊贵豪富呢。过惯了好的生活的人,你叫他跟我们和尚一起来吃这种咸菜,他说你这不是人过的,他吃不下去,但是这么多和尚怎么吃得下去,还吃得很香,所以富贵人的痛苦还是这样的。贫穷人的痛苦呢。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贫穷的人也忧心。
所以忧心不在于钱多少,而在于一个心态。我们现在很多人说为什么痛苦呢?我没钱就痛苦,是不是你有钱你就不痛苦了呢?他有钱了他也痛苦。你说你有钱痛苦,我们现在把钱给你拿掉,你把钱布施出来怎么样?布施不出来,没钱他照样痛苦。一个大老板想体验生活,叫手下的人把他拉到一个很穷的村子里去,一分钱也不给他。因为有钱忧心不能睡觉,自己过惯了这种生活,自己想体验一下没钱的生活。一个月过去了,村子里的人说赶紧把他接走,他在那里饿得心慌,到处去偷人家的鸡吃,村子里的人都恨他。过分贫穷过不下去,富裕了也忧心。到底什么样才能快乐呢?所以说尊贵豪富是这样。贫穷下劣的人,因乏常无。要智慧没智慧,要地位没地位,要人格没人格,要素质没素质。困乏常无。为自己贫穷而感到困苦,要钱没钱,要关系没关系,要吃的没吃的,他也忧心,为这种贫穷而困乏。没有田常在忧心,我什么时候能有两分田多好啊,有了田了之后,我什么时候能有一亩田多好啊。没有的时候我们追求一分田,没有吃的时候常忧心我有一个面包就好了,吃了一个面包,我有一碗肉吃就好了,所以欲望无止尽。没田的时候忧心想要有田,没有房屋的时候自己也忧心,希望能有屋子。
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没有这些东西他心里忧心,时时刻刻想要有这些东西,这是求财的痛苦。贫穷的人为追求钱财而有这些痛苦,忧心,在为钱财而忧心当中产生了无量无边的苦恼。追求到了很少的一部分自己还不满足。世间上那些有女人的他还少女人,还要到外面去找感觉,有那么多女人当然烦恼就更多了。忧钱财,所以说有一点他还想更多,这种自心不足,不能够知足常乐,欲望没有止境,由于这种欲望没有止境,我们苦海无边。什么是受苦的因?欲望,虚妄的欲望,欲望越多,我们受苦就越厉害。我们拥有什么偏偏就是缺少什么。有钱的人你叫他布施他布施不出来,你认为他已经很有钱了,他却觉得自己还很贫穷。他有一千万的资产,他的眼睛就盯着人家一亿的人。我比他还差得多了,他还要叫贫穷。这些人他有钱他还忧有钱,他认为自己还很贫穷,为什么?他只盯到比他富裕的人,时时刻刻欲望没有止境,所以说他的贪欲比一般人还要重,所以有什么他少什么。世间上的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有什么你就缺什么,这个道理把人生中的现实给我们揭示出来。很多文章都说现在的人贫穷得只剩下钱了,除了钱外什么都没有了,很贫穷。但是钱也不是真正属于他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什么他少什么,自己时时刻刻都在私利,要想和人家富裕的人比,要和比我们更富裕的人比,希望能超过它,达到它。天高不算高人心节节高,人的欲望无有止境,贪欲无穷。这是自己具备的东西,但不是很多,他也忧心,不知足就产生苦恼万分。
第三种,我们刚刚具备的东西又会消失,因为世间上的东西又是动荡的。当你炒股得了几千万,一下又贬值了,你的财富开始消散,你心里又不痛快。你刚刚结婚,男人女人要生老病死,年轻慢慢变老,原来相爱的不再相爱,他痛苦不痛苦?你刚刚具备的房屋,一天一天在陈旧。好的口岸层出不穷,市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你今天选了一个好的口岸,过几个月说不定不是好的了,它是动态的。昨天才买了一辆车,跑到人家那里给人家说我有关系,十万块钱把车能拿回来,人家就托了李伯清的人情十万拿回来了。结果今天就降价,五六万就能拿回来了,所以我们刚刚具备的东西在消散!你昨天买一件花衣服很贵,你五百买回来,人家今天五十买回来了,你痛苦万分。我们刚刚具备了的东西,这种东西也慢慢在开始消耗,我们时时刻刻在忧心。像这样不断地在忧心苦恼中还要进一步去追求。由于这些时时刻刻的追求让我们陷于一种没有止境的劳作过程当中,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忙碌追求,但一辈子没受用到真正的满足享受,一辈子都在替别人做事,到最后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地享受过,这种忧苦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我们。当你在追求世间上的名利地位等等一切,是不是时时刻刻你都能走顺。民间所说的三起三落,一会儿有钱,一会儿又一分都没有了,跌多少个跟头,说不定哪天又翻起来了,正高兴的时候又没钱了。这个世间上常这么如意顺利的有多少人呢?世间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不能永远都保持能收获,能一帆风顺。尽管你夜里不睡觉,在那里想,把自己头上的毛想掉了,最后还是想不出方法来,越聪明头发越要掉,但是想是想,想也没用。没有福报怎么想得来呢?
所以说不能时得思想无益。世间上的事情不是说你光是思想他就来了,闭上眼睛想钱来钱来,名来名来,这么简单?这是想不来的。要从修福报中,如理思维,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你不修想得到圆满的收获是不可能的。你自己夜里白天都在那里思想,到最后还是没有办法。想归想,利益来不了。当我们自己把自己想得疲惫不堪,乃至精神失常,你的身心就痛苦得不得了。今天这个机会能赚钱,一去做又空了。世间上的人挣钱就是这样的,他还很能安慰自己,他说世间上的钱不好挣啊。世间上的人追求钱财他不气,这里不行在那里想办法。如果你要叫他修行,他有这样的素质就不得了。刚好相反,钱财没有谁叫他去赚去做,他却能为自己的欲望而奋斗。叫他修行这样也不知道怎么做,那样也不知道怎么做,与挣钱相比,修行上他就是傻瓜,在修行上他就想不出办法来,这就怪了。身心俱劳。坐起不安。不管是自己行动坐卧,自己心里都是不安份的。心里常是忧虑百端。忧心时时刻刻跟随着他。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俱。贫苦的人勤劳受苦就是这样,照样因为忧心百端,而想出了寒热之病,时时刻刻与痛苦烦恼居住在一起,与地狱恶鬼畜牲的境界居住在一起,多痛苦啊。我们现在呢,我们的病就从这些地方来的。所以一个清心寡欲的人生病也很少。在医院里我们看到,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学不进,他忧心,有的是商人,因为挣钱把自己累跨了,有的是世间上夫妻打架生气,这样生起来的病,要吃毒药,这些病人都是从心病中产生。心上烦恼不能调节,在现实的世界里就是生病,与痛苦居住在一起,这是贫穷的人为追求钱财而痛苦。或时坐之。终身夭命。建设市场上为争工地而打架,不容易啊,你要去争建设市场,那就是生与死的战争。你要拿到这个工地你就有钱赚,为了拿到这个工地不惜千方百计,在这个竞争过程中,有的为此把自己生命送掉了,这种痛苦已经达到极端了。不仅是这一辈子忧心百端,到将来,因为现世造业,将来他也得不到好果子。
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给我们说将来这一辈子为了钱财去行使这些贪心嗔恨心愚痴心,为钱财忧心百端,这些钱财并没有成就你。你在追求钱财的过程当中,你并没有想到从善法中来求钱财,大多想到从恶法当中来求钱财,怎么样去欺骗哄别人。商业社会很惨酷,在这样的社会中能保持善心的人并不多,许多人为追求钱财想的是恶法的手段。为什么现在世间上人心不古?因为大家都认为要做一个善人不容易。我宁愿不做善人,我不喜欢施舍出去。往往为钱财而忧心,想方设法把别人的钱财弄到自己包里。现实世界里,人家还是有大的老板他们做善事的,有一次李嘉诚一块钱掉到阴沟里,保安给他捡起来,他奖励保安一百块钱。人家说你这个人脑子有问题哦。李家成的看法就不一样。他说这一块钱是我的,捡起来还是我的,不捡就没了。保安帮我捡,我感谢他,这是两回事。爱道堂,文殊院都是老板出钱修的哦,他们愿花钱来支持佛教事业,他没有得到好处他不会这么做。他本身是行善积德,学习佛教文化,自己挣了钱了能把善心发扬起来。他不仅是为钱,他是在修自己的福德智慧。有这些善心,福德智慧你才能追求得到。你的福报没有,你想求钱财是求不了的,我们现在所挣的钱财是自己福报中的钱财,没有福报你是挣不来的。
有的人本来可以挣到一千万,你用心用偏了你挣到五百万,这是很不划算的事情。我知道这些钱财是自己福报当中的事情,是自己修来的。没有修行没有福报再怎么追求,都追求不到。你看人家做生意,你也去做,结果你就没挣到钱。同样的方法,为什么?你没有福报。孔子都说要求之在内,不要求之在外,所以说求之在内就是从福报上来求,叫行善积德。要积累这些福报,你追求的时候才能追求得到,没有福报是不行的。现在为了这些钱财不修行善法,不学佛法,不增加自己的道德素质,等到将来没人代替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有多少钱财,到最后一样也带不去,只有自己善恶业在追随着自己。你因为做了这些恶事情了,到最后一口气不来,你到哪里去?有人陪你吗?没有,只有善恶业陪你。你走到哪里没有做善事,只做了恶事就向恶趣里去了。
民间的很多东西,很有道理。小孩到周岁时要抓阄,把一些汽车,金银财宝,官位等等一切,什么东西放在那里,看这个娃娃去抓什么,他不是随便乱抓的,他要选择哪一种是他喜欢的。这大多是以前造成的业的习气,他喜欢什么就抓什么。他抓住什么了,人家就说这娃娃将来能干什么。从我们现在的心念当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将来。你今天追求女人,明天你见了女人你自然就向他那里钻,哪里有金银财宝你就会朝哪里钻,是不是这样?你起什么样的心念就是你趋向于什么地方。世间上说苍蝇盯臭鸡蛋,它只会盯臭的东西。你喜欢打麻将的人一听到麻将响,你心里就痒痒。以前人家喜欢听戏的,唱戏之前,锣鼓一打响,你一听赶紧去听,我们现在就是这样。
每个人的饥饿不一样。有的是为金钱,有的是为名利,虽然每一个人饥饿不一样,但是都像饿疯的狗。我们人就是一条疯狗,你真正追求到的仅仅是人家把肉吃完了剩下的骨头,你还不喜欢丢,还丢不掉,丢掉了可惜。虽然吃起来没有味道了,真正叫你丢丢不掉。狗在太阳底下晒太阳的时候总要找个东西玩,我们现在就像那个狗一样,在玩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上你在玩东西的时候,是金钱玩弄了你还是你玩弄了金钱?往往是金钱玩弄了你,你喜欢的东西玩弄了你,所以我们受制于自己的欲望。根据自己的欲望而造成的,你有什么样的欲望就要造什么样的业。对于善恶之间的真实因果道理有几个知道呢?没有几个知道,就表明我们现在追求钱财,不管是富贵的还是贫穷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在为钱财而忧心。到最后因为追求钱财,行了很多恶法,最后自己害了自己。为钱所玩弄,为自己的欲望所玩弄,一辈子对这种善恶因果还不知道,不能觉悟。
所以说我们现在,世间上的人你叫他来学佛,听善恶因果,他说师父我很忙,今天做生意有钱要收回来,我要赶紧去收,他没空来学习,他的所有精力都给了钱财了。这样的现实,把我们所有的身心精力完全投入了钱财中去,对于皈依三宝我们往往是没有时间。你今天坐在这个讲堂里,进了这个寺庙里修道的时间很少。在我们寺庙里要吃有吃,每个月还给你发衣单,你住在这里比人家的高楼大厦还舒服。你在世间上,家里有这么高大吗?人家都非常喜欢。但你住在这里,偏偏还不能修行,还是在做世间上不好的事情,为自己不该焦心的事情而焦心,你要是担心自己修行没修行那就好了。他从不担心自己的修行,他去担心守门的老头又长得不好看了,那个方丈我一天也看不见他了,他整天在焦心这些事情。他并没有焦心自己的事情。所以说有很好的条件,他就浪费掉了,他在忧心那些不该他忧心的事情。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修行呢?出家人要知道自己哪些该忧心。所以我们现在出家人要知道我们焦什么心。你是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整天在看别人,这个不对那个又不对了,自己的修行一点都不去忧心,所以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己放掉了就可惜了。
现在世间上为我们成就了许多条件,你所看不惯的那些人,他把你要做的事情帮你做了。这些事情人家都做了就成就了你的修行,要知道感恩。人家在外面开会在忙,如果说没有空要让你去,你还有时间去修行吗?很艰难。所以现在把时间给你空出来了,你就好好修行,不要把那些心思用在你不该焦心的事情上,站在什么位置说什么样的话。前几天报纸还在报道,朱镕基总理在干什么呢?看书、写字。老百姓就做老百姓的事情,不要去操不该操的心。那些老法师也在要求自己隐退,古来的高僧大德并不是到老了才退休,做方丈和尚也好,三年五年一届,过了就换,换着来做。家里也是这样,他当儿女的时候他就想父母这样钱不给我,那样钱不给我,等到你长大你当父母的时候,叫你拿钱,你也拿不出来,你才知道生儿育女之痛苦,你才知道怎么样当家,就是要这样。所以说我们现在你感到不安心了,什么时候哪位试试看,这个方丈我都做累了。咱们修行看经书成佛了,你这个方丈算什么,哪个喜欢就叫他来做。在修行过程中也是这样,每个人把你本身的工作做好,不要操你工作外的心。我们要度众生也是从你自心当中来度。如果我们自心没做好,你怎么去操心其它的事情。你闲谈的时候人人都是高手,谈政治都是一套一套的。
我87年住在圣水寺,当时我对老和尚还是有报怨的。从92年我出去,到高峰寺一住,才发现道理是道理。在现实中想把你理想的事情做成还有一个步骤,还有条件问题。那时才开始体谅老和尚的难处,开始佩服老和尚能在他那位置上把这个事情做成这样相当不容易了。我们不要做闲谈的高手,不要说你不会做,人家会做你也会。我们敢于批评就要敢于承担,我们在这种过程当中要善于学习思考,时时刻刻在我们自己份内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一心向善,不要去操不该操的心。这一辈子我们能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怎么样为善积德度化众生,把自性道场能安立起来,来觉察善恶因果。并不是要把你上班停下才能修行,修行是不分时间、场合、地点的。你在工作中就是修行,你生意就是修行。你在搞建设过程中,建设就是修行,善恶之道要知道,善恶因果你要明白。你不明白这种善恶因果,你修行建立在什么地方呢?所以修行是不离开我们自己的生活的。你夫妻之间的相处有没有善心呢?有没有正确的方法呢?要改正。夫妻之间的相处就是修行,家庭之间的相处就是修行。你在工作单位当中要处理好工作关系,领导与自己的关系,周边同事的关系就是修行。在做生意的过程当中要用善心来成就自己的福德,不要发染污之财,否则你挣了钱了也有血腥味,那你挣钱就不是修行了。要有善法来修行,先进文化必然带来先进的利益,所以在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特征。现在商业文化特别发达,无人不商,所以商业做生意非常普遍。现在要提倡一种什么呢?依善恶因果而做生意。发福德智慧之财,发善业之财,不要发不干净的财。这种时候我们就把善业因果建立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就行了。所以是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他非我不非。在你日常的行为过程中你能不能反省,把这点落实下去?当你能落实下去就很好,所以我们把善恶因果要明白。不管你做什么要牢记一个宗旨要为善积德,将来不管在生死的路上你有善法的保障就好,不仅是你这一辈子有钱的保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把贪欲给我们讲清楚,主要是追求钱财而受的苦难给我们说出来,那就是为贪欲所受的苦。
这里说为嗔恨心所受的苦。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在给我们讲嗔恨心的过患,先从道理上来劝化我们。世间上的所有人民,彼此之间做为父子,夫妇,朋友亲戚我们应该以恭敬心相处。要以相互的爱护心慈悲心相处,彼此之间要有恭敬三宝的心来恭敬我们父子,亲属。你对所有的人乃至动物,都要用恭敬三宝的心来恭敬他。我们礼拜佛菩萨是成就自己的恭敬心,把这种恭敬心成就了就要用恭敬心来生活。人与人之间要相互恭敬,要爱护对方要有慈悲心,恭敬心、谦虚心,利益众生心。所以说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自己成佛的父母,离开众生我们就没办法成佛了。面临这种父母的时候我们要发孝顺心,要发恭敬心,要发敬爱心,要发饶益心,要发成就众生心。这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当相敬爱。我们应当相互恭敬爱护慈悲帮助,在这样一种过程当中我们的善法就建立起来了。如果你没有恭敬心,不能相互恭敬爱护成就,那大多数显发出来的就是一种恶法。最重要的是体现在人际关系中,你以什么心来对待。对一切男女老少都以恭敬心来对待,你不要老子天下第一,我想叫他怎么样就怎么样。要把自己放矮一点,要以恭敬心,爱护心来对待众生,不要互相挑毛病,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人世间就由于这些憎恶显发出来的这些恶业,所以不要相互憎恶和忌妒。
有无相通。在财物上要有无相通,在智慧上要有无相通,在功德上要有无相通,在佛法上要有无相通。财物上你的钱多一点就拿一点出来,照顾那些没有的。我们现在不是号召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要带动另一部分没有富起来的人,你富裕了要把你的钱财贡献出来。你要带动没有学佛的人,你不帮助他学佛,这些人没有善根你不管他,你只想一个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自私自利心。你想一个得到佛法的好处,在学法的过程中是成就自己的悭贪心。在钱财上自己有多余的要用我的富有去接济贫穷的人。佛法上你已经学会了,人家没有学会,你就要帮助别人学会,去带他人学会。佛法上有无相通,先进门的帮助没有进门的,先学佛的帮助没有学佛的。智慧上要有无相通。为善为恶只在一念之间,改正起来就非常快,所以我们不要看不起那些恶人,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说不定哪天就没钱没势了。要学会雪中送炭,要让我的智慧来帮助那些现在暂时还愚痴的人,让你学习佛法来成就别人没有的学习的佛法,这叫有无相通,这就是叫财布施,法布施。世间上的人,有痛有恐惧,你要帮助他克服。所以用布施来成就有无相通,慈悲心平等心成就相互恭敬敬爱的心。不要因为这种悭贪不舍而不布施。
言色常和。莫相违戾。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言语面色要常常保护和颜悦色。世间上做生意的人为了挣钱,他有一句话,和气生财。所以要想赚取钱财就要和气。我们现在是要修功德的人,你不和气怎么生财呢?所以这种言语要常保持和颜悦色。大家和睦相得,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话,人世间就没有游戏规则了。往往你就要损伤别人,让别人不高兴。本来是很好的人际关系,你违背大众的规矩常识,违背人心而做事情就很艰难,所以违背人心是不好的。人家高兴了,你偏偏让人家不高兴。人家欢喜了,你偏偏让人家痛苦。人家正说他的好处,你不会赞叹,你冷言冷语,你忌妒别人,违背别人的心念,这种时候不好的人际关系就从这里产生了。有一个老和尚很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出牌不按规矩来,这是最麻烦的事情。那几个大和尚都在讨论。他们说的是为人处事,不是说的打牌。现在的人讲什么规矩!能得到钱,能当上官,得到现实利益就行了嘛,有钱就是老子,有官位就是老大。不讲规矩,在世间上就乱了嘛。善法目前有利益,将来也有利益。今天稍微得到一点好处,今天好处变质了,不能继续下去,那肯定不是善法,是有漏的世间法。我们要不管对谁都有利益,不仅是对现在有利益,对将来也有利益。如果我们都处于恶性循环当中,这种利益就不能保证。实际上就是要在善法当中来求,处在心法当中来求。这是从道理上来劝化我们一切的人际关系应该用恭敬心,相互的爱护之心。
慈悲心,饶益众生心,孝顺众生心来成就,能令众生欢喜者令诸佛欢喜。诸佛以大菩提心为根本,大菩提心是利益众生为根本,诸佛是利益众生的。我们现在也能利益众生,能令众生高兴,就能令诸佛欢喜。所以说我们想成佛要抓住成佛之道,不要走恶性循环,不要走善的对立面(就是嗔恨心,恶法)。所以我们今天修行就是修恭敬心,修孝顺心,修利益众生心,不要去害人,这是宗旨。我们现在念佛的人没有这种心。时时刻刻想占人家的便宜,时时刻刻想整别人,让别人心里怎么不高兴。这样念佛就念到一边去了,你就不懂念佛的道理,这是从道理上来教育我们。下面一段,也是接着讲这种事情。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即时。应急相破。然含毒畜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待人接物,开言吐语,起心动念要成就这种恭敬心,利益众生心,慈悲心。从它的反面来说,反面就是嗔恨心,斗争心,所以说斗争和嗔恨究竟有什么过患。我们人呢,有的时间心里面开始产生不同意见了,大家开始竞争辩论,大家要争输赢。当我们心里有差距,能平等地争论的时候还好,往往在争论当中他就开始越争论越不舒服,开始辩道理佛法,心里嗔恨得不得了。恚也是嗔恨,怒也是嗔恨。我们自己心里千差万别,世间上人各一百,形形色色,哪里能全和我们保持一致呢?你没有恭敬心包容心就会产生分歧,就有众生的执着,我相人相,要争个输赢。他心里有这种恨意不高兴,这种意识就要生起来。这种恨意,我们今天稍微意识里有一个恚恨心,哪怕非常小,仅仅是一种不高兴心,不平衡心,非常微小的忌妒之心,在这种心当中产生不愉快,在不愉快中产生厌恶心,在厌恶心中产生恚恨心,到最后就没有止境了。所以当这种恨意非常微小的时候,我们一般还能控制。当你的情绪到达一定的时候,人就劝不住了,拉都拉不住了,就很厉害了。所以恚恨心是有程度的不同的,他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厉害。
两个居士从来不认识,今天聚在一起了,言语之间开始还有点高兴,大家言语还投机,还能说到一块儿。你是我的知音我是你的知音,这样能和合相处在一起。人处在一起的时候,原来没在一起还好,现在在一起了,牙齿和嘴皮还要打架呢,到分歧的时候心里就不舒服了,变成是非之心了。原来很好的朋友,原来只是赞叹他,现在只是批评他了,最好的朋友到最后变成最不好的了。因为你的根底他都知道,原来是好朋友,到最后结成冤家了,一点点的不和合,慢慢成冤家路窄了,是不是一点点增加了呢?刻骨的仇恨就这样产生了。我们这一辈子一点点的不快乐,到最后就越来越厉害,到未来的时候他就形成冤家了。所以我经常给大家说,在这一世大家相处的过程当中,你不要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大家要相互和合。有分歧大家要坐下来,我对你不高兴,我为什么不高兴,我给你说,我们要把心结要解掉。如果说你不解掉,今天结一个结,明天结一个结,心结多了,将来就麻烦了,将来就有冤家对头。
为什么这一辈子有的人我们一看就很欢喜,为什么这一辈子中有的人我们一见就忿恨,这都上过去世引起的。心念是连续的,不是你经过的心念就忘记了。多少年之后,你儿时玩的游戏,等你长大了,在你不经意之间在脑海里就显现出来了,不可思议啊。不能及时解决彼此的心结,你给我提意见,我给你提意见,乃至在梦中一见他就跟他打架,这样的心思越来越激烈,自然就是冤家对头了,逐渐还会形成大的冤家对头。同样的善法也是这样的。所以说主要是一个心念,你的心态怎么样,你不看别人的弊端,光看人家的好处,我自己对他的恭敬心慢慢就生起来了,这就是一种心态所决定的。如果你今天发现人家一点弊病,后天再发现一点,完了。你喜欢吃面包的,你一看面包的色香味,今天吃了我很欢喜,明天再见这种面包你就欢喜。这种不断地喜欢,以后你就离不开这种面包了,就是这样。你喜欢吃什么菜,今天喜欢,明天喜欢,到最后就是你最喜欢的菜了。你看那些恋爱的男女就是这样,开始一听他这种声音不错。明天再听她的歌,不错,又是一个优点,后天看他跳舞,为人处事也还不错,每天了解一点,到最后他心里就割舍不下了,就开始追求了,在这种过程中把婚姻关系缔结下来了。冤家也是这样缔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样,他只朝好的方面看,爱恋之心越来越厉害,两个人离不开,就只有结婚了。冤家关系也是这样缔结的,只是思维的心态不一样,情人之间是相互的称叹,相互发现别人的魅力,冤家是相互挑毛病,天长日久,冤家对头就成了,离不开。冤家对头也离不开,不是冤家不聚头,还是离不开。爱人也离不开,这种冤家也离不开,爱恨是一体。不管你爱的人还是你恨的人,离不开的就是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爱的人,一个是你恨的人,时时刻刻在你面前晃来晃去。爱的人出现让你高兴,在快乐与不快乐中转来转去。 人生就在快乐与不快乐中跑来跑去,因为冤家对头我们不高兴,爱人安慰你,你又增加了一份感染心执着心。冤家对头成就了你的爱心,爱恨本来是一体,你爱的最深的就是你最痛恨的,让你欢喜让你忧的就是心态。只要你把这四句话听懂了,你选择什么样的心态来生活。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讲道理,世间之事善恶的因果是要有量的增加的,善能善缘无尽,恶也可以恶缘无尽,不是停止不动的,所以这种道理非常深刻。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