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静思 之 八正道
静思、智慧、爱
卷一 静思 之 八正道
3.八正道
不依偏邪而行,
故名为正;
复能通至涅槃,
故名为道。
教育家
佛陀是人间最超然的教育家,也是培养人间善根福德的导师。
佛陀在世时,到处受人恭敬供养。有一位农夫生性偏激,曾当面问佛陀:「你们为何要出家呢?应该像我们一样辛勤耕田、播种、收获,如此对社会、对人群才有贡献啊!」
佛陀用很温和的语气向这位农夫说道:「我也是一位农夫啊!我不断地在耕耘,也不断地在收获。」
农夫问道:「你用什么耕田?你有牛吗?有种子吗?」
佛陀说:「当然有啊!一切众生的心地,就是我的良田啊!我在耕耘众生的心田,布撒八正道的种子,而精进就是耕田的良牛啊!」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心田,要撒好的种子才会有好的收获。佛陀教育弟子要行八正道,要用八种方法来修养。八正道是:正见、正思、正业、正念、正命、正语、正精进、正定。
正见与正业
为何目前的社会这么乱?常使人心惶惶,一有风吹草动就惶恐不安?这是因为人缺少良知与正见的关系,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业就会错误;那些作奸犯科的人是否家境困苦、乏衣欠食,或没有受教育?并不是,有的人所受的教育以及家庭背景都很好,但为何偏偏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呢?因为见解偏差、观念错误,欠缺了正业所致。
正思
除了正见、正业之外,佛陀还教我们要正思,要有正确的思想,必须接受正确的教育。国家、社会的教育,只是教导人类谋生技能,如何与人竞争;而宗教的教育除了教我们如何建立信心、产生毅力之外,还凈化我们的思想及心念。
正命
除了有正确的思想外,佛陀还教我们要正命,所谓的正命就是要有正常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些人对生命的见解有所偏差,无法了解生命的价值。多数人的生活,只为了追求享受,不知人生在世有潜藏的一股能力,这股能力能创造社会的福利事业,也能自救救人,发挥人生真善美的生活。偏偏有些人只为了自己的身体享受,而轻视了生命的价值,所以佛陀教我们既然来到世间就要好好利用生命,从事正当职业,健全生活,这就是正命!
正念
佛陀又教我们要正念——要有正确的观念。自己的幸福、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和睦,都是在我们的正念中推行。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观念,生活就能从容不乱,行为端正不阿。我时常说,身为主妇、身为先生、为人父母,应该要具备二种观念:一是用菩萨的智慧来教导子女,二是用父母的爱心去爱社会人群。
如果能以智慧来开导自己的眷属,以身作则,以这分爱的精神来鼓励,如此家中的孩子有样学样,能启发良知,教导良能,家庭就会很幸福。如果家中每个人都只在狭窄的私爱范围内自寻烦恼,家庭中的气氛也就因而乌烟瘴气,永远无法幸福。所以说为人父母者,如能拿出菩萨的精神来教育子女,把爱子女的心来爱社会上一切的众生,这就是正念。
正语
每一个人都应该多注意自己的观念、思想以及言语,而这几项中最容易犯过,最容易造成业因的是口,因为开口动舌是非常简单的事,不必花用多大的气力就能轻易地出声说话。我常常谈「声」与「色」,我们出声与人谈话时,常会使人改变观念,若以正语(正当的语言)来引导人,可以使人改变观念,向于正道;设若有一句戏言或是不负责任的话,很容易导人误入歧途,堕落深渊而不得自拔,这种言语真是可怕啊!
所以我们修行,一定要谨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开口动舌,必须说正确负责的话,这就是正语。
正精进
佛陀教育我们要正精进,好的事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去做,不要停滞退转。有句俗话说:细水长流能穿石。我们的能力做得到就要多做,不是短暂,而是要长久地做。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应时常抱着这分善念,时时刻刻向善的方面去做;念佛修行也都一样,坚定信心勇往直前,这就是正精进。
有些人可能会误解精进是修行人的事,其实精进是进步的意思,在家人也要精进。修行是修养的一部分,出家人要修养,在家人也要修养。
我们的心田,应该要多播种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减少一枝杂草;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有一分善念。比如在路上有玻璃碎片,为了怕别人踩到,把这些碎片捡起来小心处理好,这也是一分善念;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举动看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而这就是在种善的种子。
精进是在平常平凡的人生中,自我约束行为,自我反省,把好的形态教育在我们的身上,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就是正精进。
正定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种子
佛陀出现在人间为了教导众生,把众生的心地比喻是他要耕耘的田,八正道则是他要播撒的种子,精进是耕田的牛,能精进才能耕好心田,才能建立八种正确的观念。佛陀是位农夫,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来做农夫。除了自己接受佛陀的教育外,也要接引别人来学习,一人引导一人,一个家庭影响到另一个家庭,这样扩大出去,这个世界就可以安和乐利。
- 上一篇:卷一 静思 之 知足
- 下一篇:卷一 静思 之 菩萨道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