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忘了佛从何处来

  人心中都有郁结,那郁结是每天所想,但总也想不透的事情。这郁结会搅扰得人心不安,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从而让人陷入思维的困境,并带来身体上的疲劳。这时候,就应该尝试放下。放下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觉得很重要的,其实并非缺它不可,以前之所以觉得重要,不过是自己迷住了双眼,没看清其本来面目罢了。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说:“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唐顺宗听了以后,不但不理解,并且不以为然地问道:“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差分别。”

  佛光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唐顺宗听后心中有所体悟,对佛光如满禅师更加尊重了。

  这唐顺宗,就是被迷住了眼的人了。他一直想找到佛的具体所处,却不知,佛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所谓无所不在,就是一花一木中都有佛,所谓无所在,就是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位,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一个悟道的人,是绝不会问佛在何处的,他们所思所想的是自己在何处。唐顺宗执念于佛在何处,而没想过自己在何处。因此才一直没有在佛法上有大的精进

  佛光禅师提醒了他,让他找到了自己,放下了佛的方位。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之前认为重要的,其实无关紧要。这就是放下的作用了。

  放下之前,那担子重重压在心上,自然会感觉沉重;放下之后,心内空空无一物,自然一身轻快了。所以,不要整天盯着那些烦心事,要学会将之放下。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及时放下;生活中遇到不快乐的时候,及时放下。这么做了之后,你会发现身体轻了,心灵静了,因为之前困扰你的东西不在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