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六祖坛经 >

坛经思想的源流

三、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之观念来源的探索

  以上对「自性」以及以「自性」为基础开展出来的「无相修行」的源流,均稍微做了一番探讨。但是,除了这两大重点外,坛经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观念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此即慧能在大梵寺开法中所云的一门宗旨: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事实上,「无念」、「无相」、「无住」乃一心而三指,本不可分,盖因离其「无念」,则无「无相」与「无住」,以有念则必有相而住着,非解脱者,离其「无相」则必无「无念」与「无住」,以有相则「无念」,「无住」皆假,盖有相则法有自性;既有自性,则念必真而可住;又离其「无住」,则必无「无念」与「无相」,「住」者必着一法乃至多法,于法既着,何言相而无相,念而无念?如能掌握此三大要领,对于坛经之了解,可谓过半矣。此乃「无相」是「无相修行」的指导纲领(已如前言),而「无住」是「自性」体用之本然,至于「无念」又是联系「无相」与「自性」之枢纽。那么,像这么一个重要的观念,对六祖而言,其可能的源流在何处呢?此中关于「无相」的源流,因其与「无相修行」的关系密不可分,可在先前的对「无相修行」的讨论中略见一二,不再重赘,兹论「无念」。

  「无念」之观点,在「大乘起信论」中曾被再三提起,如: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63]又如: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64]再如: 「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 则为向佛智故。」以及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65]凡此,皆显示「无念」一词在「起信论」中被清楚地提出;又若再以「论」中的 「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66]与坛经中 「无念者,于念而不念。」之语相较,慧能的「无念为宗」的思想是滥觞于「起信论」是毫无疑问的,其次再言「无住。」

  吕澄在其所著的「中国佛学思想概论」一书中指出:「坛经中谈到的以无住为本的说法,也出于维摩经观众生品里文殊所说的『一切法均从无住建立』,……」[67]当然,这是极有可能的。但是,「无住」的思想在「文殊师利说般若经」与「金刚经」中都曾被提及,如「文殊师利说般若经」云: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云:『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68]「金刚经」亦有如是之说: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69]而再细观二经,「无相」与「无住」的思想,更是二经中的两大主要观念,由是可知,坛经中「无住」之观点,不一定来自「维摩诘经」,如果更进一步的,由慧能自述五祖为其讲述「金刚经」的故事属实,此一「无住」的思想,得灵感于「金刚经」反有着较大的可能性。

  以上,大略地探讨了一门宗旨—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可能的源流。不过此处尚须一提的是:「历代法宝记」关于净众宗金和尚(无相)的禅法有这样的记载,其云: 「先教引声念佛,尽一气,念绝、声停,念讫云:无忆、无念、莫妄、无忆是戒,无念是定,莫妄是慧,此三句语即是总持门。」[70]又云: 「我此三句语,是达摩祖师所传教法,不言是诜和尚,唐和尚所说。」[71]金和尚在慧能之后到中国来,有可能他看到了古本坛经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禅法,但也有可能他直接受自东山」的其它禅者,另外,也可能他自慧能门人学得此一宗旨。总之,此三种说法,何者为真?难以定夺。不过,若由四祖、五祖所传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 及「最上乘论」中无「无念、无相、无住」的说法看来,较有可能的,慧能此一思想的来源确是来自上述之经论,而自融合为一的。

四、结论

  以上,费了不少的篇幅,总算把坛经中较为重要的三大思想主体提出,并就之而做了思想源流的探索工作,不过以史学的观点来说:欲从一堆历史资料中,借着对线索的联系、穿引,或推演,求得一正确无误的历史因果或事实,是不可能的。顶多,我们只能说:可能我们借着一客观的史学方法,得到了某个值得参考的结论。而此一结论有益于当今之人,对各种现象与情势的了解与掌握,或者更好一点,对人性中的生命现象有更深的体悟而重做抉择与超越,是以如果我们说坛经思想的源流一定是如何如何,那是一极为不智的说法,我们只希望在此种工作中,如「前言」所曾提到的,能借着「传承的线索,溯源而上,循其脉络,究其因果,而对于其中心思想更能掌握之。」如果我们能以此观点出发,则可于此做一结论。

  首先,慧能的「自性本来清净,在自性中求解脱」的观点是楞伽血脉所一向主张的,其中虽然四祖道信融用了 「一行三昧,念佛心是佛」以及「止观法门」的思想,但旨趣仍不离「一切佛语心」的楞伽宗旨,到了五祖,倡「守本真心」,其理论与实践均复归楞伽与达摩的源流,慧能于此承袭其「心体本净」之观念,其「自性」思想的源流是清晰可见的,它是属于如来藏系统的思想。

  其次在修行方面:六祖「无相修行」方便,无疑地其源自「楞伽经」的「无行空」或「行空」、与达摩祖师的「称法行」,而此一修行主张,在四祖的「起信论」时代,得以确立并达于成熟,六祖立于此基,兼采「起信论」、「维摩诘经」、「金刚经」的类同观念,创立了独特的禅教,并辅之以其中的「无念」、「无相」、「无住」之观点, 定为一门宗旨。的确,像六祖一样把「无相修行」当作唯一的方便,而成为一门宗风,是史无前例的。他将修行彻底地融入生活之中,使禅门的修行活泼、生动起来,而与生活打成一片;也正因为此种独特的「顿修」方便,使慧能与承袭五祖看心看净的神秀禅师,一分禅门为南北二宗,并开创了中国禅宗的新气象与新风貌。不过虽然「无相修行」有着它独特的气质与优异之处,但它也有着相对的缺点,那就是它「仅适利根之人」,众生修之,极易坠入俗套而与凡人无修之行无二,此因「无相修行」不似定法修行有着一定的功课与行仪,可以提醒学人,集中心意,提撕猛省,在此种情形下,无怪乎坛经中慧能总要不断地谆谆告诫禅者: 「此法须行,不在口念,……迷人口念,智者心行,……莫空口说,不修此行。」了。

  主要参考书目(括号内数字系大正藏之编号)

  一、大梵寺施法坛经,大正藏(二OO七)—敦煌本坛经。

  二、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二OO八)。

  三、金刚经,大正藏(二三四)—鸠摩罗什译。

  四、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二三二)—梁,曼陀罗仙译。

  五、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正藏(六七O)—宋,求那跋陀罗译。

  六、大乘起信论,大正藏(一六六六)—梁,真谛译。

  七、维摩诘经,大正藏(四七五)—姚秦,鸠摩罗什译。

  八、中国禅宗史,释印顺着,慧日讲堂出版。

  九、中国佛教思想概论,吕澄,天华出版社。

  十、楞伽师资记,大正藏(二八三七)。

  十一、最上乘论,卍续藏经一一O册,四一五页。

  次要参考书目

  一、景德传灯录,大正藏(二O七六),宋,道原纂。

  二、中印禅宗史,释印海译(孤峰智璨原著),海潮音社出版。

  三、禅门修证指要,释圣严着,东初出版社。

  四、入楞伽经,大正藏(六七一)—元魏,菩提流支译。

  五、历代法宝记,大正藏(二O七五)。

  [1] 大正藏,四八册三四五—下。

  [2] 指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

  [3] 中国禅宗史,二四七页。

  [4] 同前,二七O页。

  [5] 大正藏,四八册三三八下。

  [6] 同前,四八册三三九中。

  [7] 同前,四八册三一四中。

  [8] 中国禅宗史,二七三页。

  [9] 敦煌本与惠昕本均仅载惠能与智常、法达、志诚、神会四僧机缘之事迹(参见大正四六册,二OO八、二OO九两部坛经)。

  [10] 中国禅宗史,二七七页。

  [11] 同前,二七八页。

  [12]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二四四页。

  [13] 大正藏四八册三三七下。

  [14]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三。

  [15]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四上。

  [16]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四中。

  [17] 同前。

  [18] 如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四所载,求那跋陀罗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是禅宗二祖

  [19]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五中。

  [20] 大正藏一六册。

  [21]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七下。

  [22]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九上。

  [23]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九下。

  [24]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六下。

  [25]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八上。

  [26]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八上。

  [27]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八下。

  [28]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九上。

  [29]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六下。

  [30] 卍续藏经一一O册四一五a页上。

  [31] 同前。

  [32] 卍续藏经一一O册四一五b页下。

  [33] 中国禅宗史,五六页。

  [34] 同前。

  [35] 吕澄「中国佛教思想概论」二三四页。

  [36] 大正藏一六册五O二下。

  [37] 大正藏一六册四八八下。

  [38] 大正藏一六册五一二下。

  [39]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五中。

  [40] 事见景德传灯录卷三达摩章(大正藏五一册二一九中)慧可章(大正藏五一册二二O下)。

  [41]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七上。

  [42] 大正藏八五册一二八七中。

  [43] 大正藏八册七二六下。

  [44] 大正藏八册七二八上。

  [45] 大正藏八册七二七下。

  [46] 大正藏八册七四九上。

  [47] 大正藏八册七五二上。

  [48] 卍续藏一一O册四一五b上。

  [49] 卍续藏一一O册四一五b上。

  [50] 卍续藏一一O册四一六a下。

  [51] 大正藏一四册五三八中。

  [52] 大正藏一四册五四O上。

  [53] 大正藏一四册五四一下。

  [54] 大正藏一四册五四五中。

  [55] 大正藏一四册五四六上。

  [56] 大正藏一四册五四六上。

  [57] 大正藏一四册五五六中。

  [58]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八中。

  [59] 大正藏三二册五八O下。

  [60] 同前。

  [61] 同前。

  [62] 大正藏三二册五八一上。

  [63]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六上。

  [64]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六中。

  [65]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六中。

  [66] 大正藏三二册五七六上。

  [67] 中国佛学思想概论二四五页。

  [68] 大正藏八册七二六下。

  [69] 大正藏八册七四九下。

  [70] 大正藏五一册一八五上。

  [71] 大正藏五一册一八五中。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