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杂阿含经》的涅槃思想
明远
“四阿含”中《杂阿含经》为最后译出。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1译于建康。中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罗口宣梵本,宝云传译,慧观笔受,50卷。与其它三部阿含不同的是,《杂阿含经》不是靠背诵(或者说不只是靠背诵)译出,它有梵文底本。《佛国记》载,东晋法显西行求法,在师子国得到《弥沙塞律》及《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和《杂藏》的梵本,使此次翻译有了文字依据。所以梁启超认为“此本与‘塞部’当有关系。‘塞部’本盛于南天竺,则师子国宜受其影响。求那东渡之前,固亦久淹师子也。”2
大概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的时代使然,《杂阿含经》的译本似未得到很好的整理和保存,使现存本卷次不顺,并佚去两卷,而误以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无忧王经》编入3。
《杂阿含经》是由针对不同的对象所说的法而分类整理的,《杂阿含经》的听众、教授、文句无不显出“杂”的特点,计有1362经之多。这就给我们的阅读、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而研究《杂阿含经》又有特殊的意义:《杂阿含经》是在佛涅槃后三个月的第一次结集时,由阿难诵出的,在“四阿含”中也是诵出最早的,此后在印度各派中代代相传,体现了原始佛教的重要精神,龙树菩萨判为“第一义悉檀”,《法华玄义·卷十》说它“明诸禅定”,印顺导师认为《杂阿含经》以“甚深法义为主”,无上甚深法义由此出4。
《杂阿含经》的文义如此甚深殊胜,而研读又如此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粗读、细读相结合的基础上,发现从《杂阿含经》的有关“涅槃”的内容入手,理出相关经群不失为研读之捷径。
一、有关“涅槃”的名相
《杂阿含经》中出现“涅槃”558次,分布于254经当中,相关的表述有20多个,它们的所指、意义往往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时甚至是名异而义同,联系上下文,要搞清它们的具体意义还是不难的,研读时不必为名相表述的不同而困惑。现大致列出分布情况:
1、涅槃(36、110、490等)
2、般涅槃(35、110、237、249、266、271、365、1025、1212等)
3、自得涅槃(32、269等)
4、自觉涅槃(33、34、39、46、60、64、76、84、85、104等)
5、见法涅槃(28、170等)
6、正向涅槃、非正向涅槃(407、550)
7、安隐涅槃、无上安隐涅槃(36等)
8、增上乐涅槃(254)
9、不顺涅槃(407)
10、不向涅槃(409)
11、无余涅槃、有余涅槃(311、1177、1242等)
12、现法智有余涅槃(738、740)
13、无行涅槃、有行涅槃(866)
14、甘露涅槃(932)
15、转趋涅槃、转向涅槃(866)
16、中般涅槃(866)
17、生般涅槃(866)
18、上流涅槃(736)
19、第一义涅槃(170)
20、涅槃道迹(219)
21、似趋涅槃道迹(220)
22、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后住涅槃)(200、220、545、568、
694、964、1173、1174)
二、涅槃是什么?
涅槃为梵语Nirv?na的音译,从语言学上看,v?为动词词根,意为吹;nir为否定性前缀。Nirv?na意为吹灭。在《杂阿含经》中“涅槃”的基本意义为圆寂,是佛陀或大德肉身死去的代称。
例一:如来涅槃后七日,尊者阿难往支提所……(1197经)
例二:(世尊)般涅槃已,双坚树寻即生花……
例三:我不忍见佛般涅槃,我当先般涅槃,时,尊者须跋陀罗先般涅槃已,然后世尊般涅槃。(979经)
在《杂阿含经》中“涅槃”的意义决非仅此而已,现一一以例说之。
1、涅槃是三毒之扫除:
阎浮车问舍利弗:“谓涅槃者,云何为涅槃?”舍利弗云:“涅槃者,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490经)
2、涅槃是诸法之硕果:
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quot;
3、涅槃是修行之果位:
”若比丘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现法智有余涅槃,及命中时;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槃;若不尔者,得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槃。“(740经)
4、涅槃是心灵之净化:
佛告诸比丘:”惟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39经)
5、涅槃是人生之至乐:
佛告难提:”……有身之欲,亦复无常、变坏之法,有行灭、涅槃、出离之乐,汝当舍离有身顾念,乐于涅槃之乐为上、为胜……“
6、涅槃是生命之解脱:
佛告比丘:”……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28经)
7、涅槃是生死之坦然:
(富楼那)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蓝,绳床、卧褥、供养众具悉皆备足。三个月已,具足三明,即于彼处入无余涅槃。(311经)
(陀骠摩罗子)即于空中,内身出火,还自焚其身,取无余涅槃,消尽寂灭,令无遗尘。(1076经)
8、涅槃是佛陀之理想:
世尊涅槃时至,告尊者阿难:”汝为世尊于双树间敷绳床,北首,如来今日中夜于无余涅槃而般涅槃5。“(979经)
9、涅槃是流转之无碍:
尔时,世尊观察恒水,见恒水中有一大树,随流而下,语彼比丘:”汝见此恒水中大树流不?“答曰:”已见,世尊!“佛告比丘:”此大树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沉水底,不阂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败,当随水流,顺趣、流注、浚输至大海否?“比丘白佛:”如是,世尊!“佛言:”比丘亦复如是,亦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沉水底,不阂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败,当随水流,顺趣、流注、浚输6涅槃。“(1174经)
伽摩比丘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7。“(568经)
总而言之,在《杂阿含经》中,涅槃的含义是多姿多彩的,表述方式也是灵活多变的。从本质上说,涅槃是和平宁静、清凉安乐的心理境界;是究竟解脱、完全无我的理想境界。从这方面看,原始佛教不是神秘的,而是人生的佛教,是人间的佛教。
其实,涅槃的概念并非佛教的专利,在佛教出现之前和同时的婆罗门教、耆那教等也有涅槃之说。婆罗门教将”梵我合一“的境界称为”梵涅槃“;耆那教认为涅槃是摆脱诸业、灵魂升至世界的顶端、享受绝对的安乐。外道认为涅槃是我之享乐,而佛教所说的是无我的、不执着的和无自性的,这一点在《中阿含经》和大乘佛典中表述得殊为详实,所以说涅槃也是发展的概念。8
三、正观五阴(蕴)见法涅槃、自觉涅槃、自得涅槃
经群28、32-36、39、46、60、64、76、109-121、125、129、268、269。
例一: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28经)
例二:”圣弟子于此五阴正观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观于诸世间,无所授受。无摄受者,则无所著;无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32经)
例一解释了何为见法涅槃: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产生厌离之心、灭绝之心,以至于不起烦恼、获得心灵的超脱。例二则指出观想方法:要观五蕴自性为空--非我、非我所,那么圣弟子处于既不摄取,也不付出的心境,就没有了自我的执着,就证得涅槃了。
四、正观六入无可取而自觉涅槃、正向涅槃
例一:尊者阿难语纯陀言:”……譬如士夫持斧入山,见芭蕉树,谓堪材用,断根、截叶、斫枝、剥皮,求其坚实,剥至于尽,都无坚处。如是多闻圣弟子正观眼识,耳、鼻、舌、身、意识;当自观时,都无可取;无可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248经)
例二:”……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此六入处观察非我、非我所;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274经)
例三:世尊告诸比丘:”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说,是名如实知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经。“(304经)
例一用形象的譬喻说明六根如樵夫,六尘如芭蕉,六识如利斧,重在揭示”六尘“无所用,故修禅者当正观之而自觉涅槃。例三重在揭示六触之感受为虚妄,是假名,修禅者当如实观照而正向涅槃。
五、思议四谛而正向涅槃
经群404、407-409、411、413、414。
例一:佛告比丘:”汝等比丘应如是议论: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议论,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408经)
例二: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乃至不向涅槃。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quot;(411经)
这段经群中论说四圣谛与涅槃的关系,文句多大同小异。饶益:收益。文义较明确:议论四圣谛自有收益--正向涅槃。
六、观缘起生灭而趋涅槃
经群293、308、347-349、351、468、470-473。
例一: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说法寂灭、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觉。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349经)
例二:世尊告异比丘:“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寂灭涅槃。……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尽、爱尽、无欲、寂灭、涅槃?quot;(293经)
例一从还灭的角度说明无明灭则苦灭,则趋向涅槃。例二从缘生、缘灭正反两方面说明有为、无为二法都归趣涅槃,最后又描述了涅槃的心理境界。
七、行八正道直通涅槃
经群271、490、492、495、497。
例一:(阎浮车)复问:”舍利弗!有道有向,修习多修习,得涅槃耶?“舍利弗言:”有,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quot;(490经)
例二:佛告低舍:“……从此道出,前见二道,舍左从右前行,复有涧坑渠流,复当舍左从右;复有丛林,复当舍左从右。汝当如是渐渐前行,得至某城……前左路者,谓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前行右路者,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坑涧渠流者,谓嗔恚、覆障、忧、悲;丛林者,谓五欲功德也;城者,谓般涅槃。”(271经)
例一通过阎浮车与舍利弗的问答,明确指出八正道是通向涅槃的大道。例二为佛陀所说,强调舍左从右意在说明正见的重要--首先要知道选择正确的道路。但涅槃之路是充满荆棘的,要在右路上杀贪、嗔、痴三毒,除色等五欲,最后才能直达涅槃的城堡。修习八正道是佛陀的重要思想,这段颇富文学色彩的譬喻把八正道与涅槃的联系这一深刻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浅显明白,即使是佛学根基很浅的人也不能不信服佛法的殊胜。
八、念四念处求安隐涅槃
经群542、545、621、627、636、638。
例一: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当住四念处。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592经)
例二:佛告阿难?quot;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621经)
例一明确指出欲求安隐涅槃心住,当住四念处。例二详说身身观念处,从说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勤修此四念处自然能不放逸于行,进而导归正念正智的正道,寂静于心就得安隐*9涅槃。
九、修七觉支转趣涅槃
经群498、706、707、713、727、734、736、740、803。
例一:佛告诸比丘:”……若有七觉支,能作大明,能为目,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何等为七?谓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旑觉支、喜觉支、定觉支、舍觉支。为明、为目,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706经)
例二:世尊告诸比丘:”……如此五盖,为覆为盖,烦恼于心,令智慧羸,为障阂分,非明、非等觉,不转趣涅槃。若七觉支,非覆非盖,不恼于心,增长智慧,为明、为正觉,转趣涅槃。“(707经)
例一首尾说明七觉支的作用,直至转趣涅槃。中间一句指出七觉支的具体内容。例二则有对比的方法:先说五盖不转趣涅槃,再说七觉支转趣涅槃,也就说明了七觉支能破五盖。趣,向。七觉支是令修习者转向涅槃的方法。
十、正受四禅而寂灭涅槃
经群170、474、747、864、867、869、870。
例一: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门寂灭。“(474经)
例二: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864经)
例一的经文直白如话,具体解释四重天的心理境况为:言语寂灭、觉观寂灭、喜心寂灭和出入息寂灭,而二、三、四禅天又是渐次对前一禅天心境的寂灭。例二先解释初禅天如何观想,最后总结初禅天之境界: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867、869、870三经分别说二、三、四禅。474经是总说,864、867、869、870分别解说,在《杂阿含经》中这样条理清晰、围绕一个主题解说的经群还不算很多。
十一、诸天相应偈与涅槃
经群995-1022、1062-1070、1275-1299。
自995经之后,多为诸天子与世尊的往复偈颂。内容涉及家庭、社会和王室的具体生活,结句偈大多是: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或:
离欲断诸结,涅槃永不生;将此最后身,催伏众魔军。
从以上两颂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所说的涅槃是不怖不畏、断除烦恼和超越世间恩爱的。从唱和问答的对象和内容看,涅槃思想完全是结合各阶层人们的现世生活的,是针对各种思想疑惑的。所以涅槃思想不是一种玄想,而是一种人间思想。
以涅槃为纲,以经群为目,能较清楚地理出《杂阿含经》的杂中之序,弄清各经之间的关系,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连续反复关系、间隔反复关系。但佛陀的思想是博大而精深的,有的经在一经中所说的不一定是一个主题,将它归于某一经群,还是重复归类?那恐怕还是要从细微处入手,篇篇都不放过,那一定会发现更多闪光的珍珠,那时再重作整理,应该会更加合理。
注释:
1、 梁启超《说四阿含》定出书年为刘宋元嘉24(434)年。后人多依其说。
2、 台湾新文丰版《中国佛学研究史》P290。
3、 即宗教文化出版社版23、25卷计三经:604、640、641经。另说,东方出版中心《中国佛教·杂阿含经》:”其中第23、25两卷原已佚失,后人误收晋法钦译《阿育王传》、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的部分以及另一典籍共三经。“
4、 参杨郁文《阿含要略》P007,东初智慧海丛刊29。
5、 该句在979经中凡见四次,1197经中出现两次。”于“应解作”为了“。
6、 浚输:高丽藏、圣院藏有作”后输“、”后住“、”后轮“、”浚轮“,版本之正误另文详考。从1174经看,”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宜整体理解,是互文现义的译法。理解中道、直行、无碍即可。
7、 见6。
8、 与婆罗门教、耆那教的比较说采自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P192。
9、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隐通稳。“甚是。《法华经》:”不为五浊人苦所危曰安,日倒暴风所不能动曰稳。"
- 上一篇:《杂阿含经》中的守护根门之道
- 下一篇:印顺导师与杂阿含经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