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传 1 序
比丘尼传 1 序
译文
世间充满着这样的高洁之士,他们具有忠正的灵魂、坚强的意志,并秉持奇异的节操。这种声名,岂只是由他们一己的性灵自然流出,又何尝不是仰慕前贤、倾心自励的结果。所以,人们常说:心仪颜回之人,最终能成为与颜回相匹伍的贤者;这犹如一匹马,倘若常与骏马扬蹄比肩,最终也能成为良骥。这说明,先哲前贤的风烈英徽,德被广大,沾溉弘多,具有永恒的化育力。正因如此,文入学士才相率执笔,述前人之德业,昭后世之众生,以期收到劝诫教化之功效。虽然佛门有不立文字、破除言执之论,但这也是不得已的事啊!
昔佛陀于迦昆罗卫国大彻大悟,佛日在阎浮山光辉朗照,自此之后,三界归依正道,众生向慕佛法。而比丘尼制度的兴起,肇始于佛之姨母大爱道,她受持八敬得戒,最后登十地之位,证佛之妙果,其流风余韵,相沿不绝。其事迹德操荣列佛藏之中,有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
自佛陀于拘尸那之娑罗双树下入灭,时光荏苒,岁月飘忽,世道坎坷,邪魔叠出,又有民风浇薄,毁谤四起,致使佛运播化,累遭曲折。这表明,佛法妙言,兴而复废,盖因邪逆侵凌之故;而佛门正法,最终又能由衰转隆,实亦仰仗佛门贤达弟子的承继之功。
佛法东流,中土比丘尼奉持正法的,要以净检尼为先。此后绵延数百年,比丘尼事业才日臻隆盛,功德方日显昭彰。善妙、净珪二尼,深秉苦行之操守;法辩、僧果二尼,穷尽禅悟之妙谛;他如僧端、僧基之属,履操莹洁,志向坚贞;妙相、法全之俦,悉心弘法,德化遐布。如此女众中的颖脱者,则时有出现,代不乏人。她们的功勋宛如无尽的深渊、竦绝的山岳、震悦的金声、悠扬的玉响,特立于佛林之内,弥贯于众生之中,这实在有如菽叶之系于秀干,是佛业余绪得以延续以至复兴所多方倚仗的。
随着时代的推移,她们和后人相去日远,其英风清规固可垂范千古,但缺乏必要的文字记载。每每念及于此,我总是顿生感慨,抱憾久矣。所以我才博采碑、颂,广罗记、集,或索求于奇闻异传,或造访于民间故老,将所得材料绳穿条贯,诠定终始,使其杂而不越,从而为比丘尼立传。
本书所记诸尼僧,起于晋升平年间(公元三五七——三六一年)至梁天监年间(公元五O二——五一九年),共六十五人。行文不求华美繁耨,但求精要质实。切望此作能使那些在苦海中求解脱的芸芸众生,闻风而生向慕之忱,离俗而奉佛门之法。我识短见疏,或有遗漏,祈盼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原典
原夫贞心亢志,奇操异节,岂唯体率由于天真,抑亦励景行于仰止!故曰:希颜之士。亦颜之俦;慕骥之马,亦骥之乘。斯则风列英徽,流芳不绝者也。是以握笔怀铅之客,将以语厥方来;比事记言之士,庶其劝诫于后世。故虽欲忘言,斯不可已也。
昔大觉应乎罗卫,佛日显于阎浮,三界归依,四生向慕。比丘尼之兴,发源于爱道。登地证果,仍世不绝。列之法藏,如日经天。
自拘尸灭影,双树匿迹,岁历蝉联,陵夷讹紊。于是时浇信谤,人或存亡,徽言兴而复废者。不肖乱之也。正法替而复隆者,贤达维之也。
像法东流,净检为首,绵载数百。硕德系兴。善妙、净珪,穷苦行之节;法辩、僧果,尽禅观之妙;至若僧端、僧基之立志贞固;妙相、法全之弘震旷远,若此之流,往往间出。并渊深岳峙,金声玉震,实惟菽叶之贞干,季绪之四依也。
夫年代推移,清规稍远。英风将范于千载,志事未集乎方册,每怀慨叹。其岁久矣。始乃博采碑、颂,广搜记、集,或讯之传闻,或访之故老,诠序始终,为之立传。
起晋成和。讫梁晋通①,凡六十五人。不尚繁华,务存要实。庶乎求解脱者,勉思齐之德。而寡见庸疏,或有遗漏。博雅君子,箴其阙焉。
注释
①咸和、晋通:大正藏本,咸和作升平;晋通作天监。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