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梵名( 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详情]
第七章·流通分 第四节·四众奉行
第七章·流通分
第四节·四众奉行
解字
[时]即如来作如上之叮咛嘱咐刚刚完毕的一刹那,所以,时,含有“当下就是”的意思。
[四辈]宗密认为:“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人、天、龙、鬼,疑故两存。”藕益认为:“四辈者,卽四众:一发起众,二当机众,三影响众,四结缘众。”
[弟子]即从师受教者。佛陀在世时之声闻等,乃至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为佛弟子。“弟子”之语义,据《慧远维摩经义记?卷二本》载,学于佛陀之后,故称弟;闻佛法之教化而生解,故称子。就佛而言,声闻、菩萨虽皆为弟子,但因声闻人之形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为弟子。
[欢喜]即接于顺情之境而感身心喜悦;亦特指众生听闻佛陀说法或诸佛名号,而心生欢悦,乃至信受奉行。《中阿含卷六?教化病经》云:“世尊为我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又亲鸾于《一念多念证文》中简别“欢”与“喜”之义,而谓“欢”是令身欣悦,“喜”是令心欣悦;这里,藕益云:“欢喜者,三义故喜: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所得利益清净。”
[奉行]奉持佛陀教法而修行之,称为奉行。经文末尾均有“欢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样。
说文
目连比丘,及与会四众弟子等听了佛陀的如上开示之后,都非常欣慰,都当下发愿一心受持此盂兰盆法而修孝慈之行。
会意
这段文字,主要是针对当时法会结束时的场景描绘,以“目连比丘,四辈弟子”的“欢喜奉行”映衬如来说法的真实利益,以及在当时的影响。这些主要是为了启发后来人对此经的彻底奉行的信心,以更进一步地发挥如来宣说此经的孝慈精神。
如来当时宣说此经之利益,经中虽无明文,但可以意想到当时的殊胜情况。藕益大师曾慨叹说:“今文利益,虽不明于果证;而圆音一唱,密益何穷。如初为提谓,说三归五戒,便有无量诸天发大道心,无量诸天得无生忍。况今殊胜法门,方弹诃于六通圣果,岂仅仅为人天浅津。经文自略,义必有秘密、不定二种深益也。”
毋庸赘言,藕师之语应慎思之。
鉴赏
尾声之“信受奉行”,与开首之“如是我闻”,遥呼相应,这便是结集经家与译经三藏之高超手眼。经始之所以称“如是我闻”,贵在彰信能入,良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故;经末之所以言“欢喜奉行”,贵在表显服膺事已,良以孝顺之为道在于“念念之中,常忆父母;年年七月,如期设供”,“是一切佛弟子,应当奉行是法”故。
首尾的相呼应,是佛经的一种文风与体裁。而主要目的是,希望行人能彻底谛信“如是我闻”之《佛说盂兰盆经》,全盘承当孝慈之道而设供修福也。
料简
问:经中“四辈”之语,到底以何人说为准?
答:宗密与藕益二师之说,皆有道理,不过角度稍有不同而已,宜合不宜分。良以如来每次法会的召开,既内闻与外护之分,又有当机与同闻之别,乃至有辅助如来弘宣之影响众与随喜结缘众的不同。所以,应将二师之说合宜会之才是。
此经之列席人,经文无明文,故难以定论。总之,当机目连当时始得六通,自然是密付弹呵之意,其教化对象主要以二乘为主流,推测其“同闻众”、“影响众”、“结缘众”亦当有之。但据竺法护所译《四辈弟子经》中之“尔时诸四辈弟子、天帝、龙、鬼神、质谅神,皆诣祇树,稽首佛足,却就常位坐”可知,所谓的“四辈弟子”即指参与盂兰法会之一切出席人。
为了更进一步的弄清“四辈”之意,今将《佛光大辞典》中对“四众”的解释摘引如下,共有四种说法:
一、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中阿含卷二十二秽品经、法华经卷一、四辈经〕
二、指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听法之四类大众,即:(一)发起众,指能监知时机发起集会,或发起瑞相、问答等,以安排佛陀说法者。如《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舍利弗曾三次请佛说法。(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立受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如影之随形,如响之应声,以匡辅法王,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宿善福薄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法华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数卷十五〕
三、指阿育王时代,佛法之大众共分为四类,此四众因共议大天五事而形成上座部与大众部。四众即:(一)龙象众,又称大国众,指大天之流,即引发论争者。(二)边鄙众,又称外边众,指大天之门徒。(三)多闻众,指持戒广学之凡夫,集众援助上座。(四)大德众,指四果之圣众。此外,异部宗轮论述记除上记之外,尚有二种解说。〔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三论玄义检幽集卷五〕
四、指人、天、龙、鬼之四众。又称四辈。
点评
这段经文是本经的尾声,是流通分中“依教奉行分”,不但是对与会者在听了佛陀说法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种记录,而且也是对佛陀说法效果的立竿见影的一种如实勘验。对于启发后人的信心来说,这样的勘验性的记录文字是非常有益的。但,这段文字不是如来所说的,是经家结集叙益时所附之文。
后记
在写此经讲义前,一点准备没有,只是因当时即将七月十五日,因念自己出家以来难报父母养育恩故,欲打算出外演讲此经一次,以伸张佛教孝慈精神与思想,以期人人皆作孝子贤孙也。因此之故,便急急拟草讲义,讲义已写一半,因机缘不成熟便取消演讲之行。为了便于自己更为深刻地领悟此经深意,就陆续参阅宗密大师之《旧疏》与藕益大师之《新疏》,糅合而成此文,因能力有限就此收尾。时已初冬子夜,百感交集,不由拈起心香一瓣至诚祈祷之,普愿天下父母身心康泰,远离一切忧恼之患,七世父母,悉皆离苦得乐也。
2007-10-30灯下,陇上游子昌莲脱稿于寒山寺云水堂。
- 上一篇:第七章·流通分 第三节·如来正答
- 下一篇: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 《佛说盂兰盆经》浅说
- 佛说供养僧人可让过世父母脱离恶道,让在世父母长命百岁
- 为什么说《盂兰盆经》是佛门的《孝经》?
- 《佛说盂兰盆经》教你报答生生世世父母恩
- 凡是佛弟子,便要行修孝道
- 落实佛门至孝_佛说盂兰盆经研习报告
-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
- 佛说盂兰盆经白话
- 佛说盂兰盆经仪轨
- 《盂兰盆经》解倒悬佛教的孝经
-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 第七章·流通分 第三节·如来正答
- 第七章·流通分 第一节·当机申请
- 第七章·流通分 第二节·如来赞许
- 第六章·正宗分 第四节·当机获益脱苦
-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三节·正示法要
- 第六章·正宗分 第二节·如来简示法要
-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一节·目连悲泣陈情
- 第五章·序分 第二节·发起序
- 第四章·科判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