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11)

  壬二、随别广(分二科)     癸一、明方便(分二科)

  子一、约施戒修辨(分二科) 丑一、辨三相(分三科)  寅一、施主相

  复次,施主有四种相:一、有欲乐。二、无偏党。三、除匮乏。四、具正智。

  这是第二科「随别广」。前面是「明八相」,第一科说「八相」。「如理作意施设建立」,是「随别释」里面说有「八相」,这一科解释过了。第二科,是「随别广」。「随别广」,就是「八相」里边并没有完全去解释,只是一部分的、一条一条的,把它详细的说明,叫做「随别广」。这一科分二段,分二科。第一科「明方便」。第二科「明依事」。这个「明方便」这句话看这个文义,实在就是由如理作意的寻伺发出来的行动,叫做「方便」。这个第二科,是「明依事」。现在是「明方便」,「明方便」里边分二科。第一科「约施戒修辨」。

  「约施戒修」,「施、戒、修」这三样事,就是由如理作意发出来的一种善法。

  前面解释过,就是属于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人所学习,所造作的一种世俗的功德。约这三样事来说如理作意的行动。分二科。第一科「辨三相」。先辨这个「施戒修」,这「施」的「相」。但是这个「施相」里面,「施」,「施主」的「相」貌,就是发心布施的人,叫做「施主」。是由「四种相」,这个「施主」,发心布施的人,他有「四」个「相」貌。

  一、「有欲乐」,就是有这样的欢喜心,他欢喜做这样的功德,这是指他的动机说。第二,是「无偏党」,就是对于所布施的对象,这能布施者他心是平等的,不偏于某一个人。三、「除匮乏」,第三样就是你布施了的结果,是发生这样的作用了,就是除掉了,对方的缺乏的这种困难。四、「具正智」,前面是约施主的内心,和做这件事的结果,「欲乐」和「无偏党」,是施主的内心。「除匮乏」,是对方得到利益了。第四,是「具正智」,就是施主他要有中正的智慧,没有邪智慧,这个地方可深可浅。如果按深的方面来说,应该是无我相、无法相,能够不执着,不执着这件事,那么叫「具正智」。如果浅一点说,是相信有因有果,相信有善恶果报,那么叫「具正智」。如果说是虽然也肯布施,但是不相信因果,那就不是「正智」了。

  寅二、具戒相

  具尸罗者,亦有四相:一、有欲乐。二、结桥梁。三、不现行。四、具正智。

  「具尸罗者」,这第二科「具戒相」。前面「施戒修」,这个「施」者的「相」貌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具戒相」。「亦有四相」,也有四个相貌。

  一、是「有欲乐」,就是欢喜持戒,欢喜受戒,欢喜清净,远离这一切的有罪过的事情,他有这种欢喜心,这是第一个相貌。二、「结桥梁」:「结桥梁」,就是他对于这个「戒」有这样的认识。「桥梁」,就是过这个河的时候困难,造一个「桥梁」,从「桥梁」就过去了,这表示说,譬如说这个三恶道是个河,我能持戒就超越了三恶道,就像从「桥梁」上超过这个河了,过河了。那么深一点说过生死河,那就更高层的境界了,这是二「结桥梁」。这里面也有一个「正智」的意思在里面,就是持戒能够得尊贵身,不致于得三恶道丑陋的果报,能有这种作用,所以叫做「结桥梁」。

  三、是「不现行」:「不现行」,实在来说也就是不犯戒,受了戒以后不会由烦恼失掉了正念,由烦恼发动出来犯戒的行动,叫做「不现行」。这个窥基大师解释:是说『持戒,而又不显现他的这种净行的相貌』,自己有这样功德,还是有一点隐藏的意思,叫做「不现行」。四、「具正智」:「具正智」,持戒者不可得,还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还是离一切相,那就更高深的境界了,所以「具正智」。

  寅三、具修相

  成就修者,亦有四相:一、欲解清净。二、引摄清净。三、胜解清净。四、清净。

  「成就修者」,前面「施、戒」这二种说完了。现在说第三种「具修相」。这个「成就修」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修禅定。又能布施,又能持戒,而后又能够修禅定,那么这叫做「修」。这个修布施也不容易,但是还是比较容易的,持戒就是比布施难一点,现在修禅定比持戒还是难。因为这个修禅定要把散乱境界要对治出去,什么叫做散乱?就是欲。要破除内心的欲,有欲的人,就是一定是散乱的,要是破除了散乱,那当然就是离欲了,离欲了也就是得定了,这件事要特别努力才能成就,所以叫做「修」,这「修」又是特别努力的行动。怎么叫做「成就修」,成就禅定的人呢?

  「亦有四相」,一、「欲解清净」。第一个是他的动机,他欢喜离欲。「欲解」这个「欲」,是欢喜的意思,他欢喜离欲,欲是污秽的,他欢喜远离这种污秽的事情,有这样的欢喜心,就是欢喜远离欲的污秽,得到禅定的清净,他有这样动机,那么叫做「欲解清净」。二、「引摄清净」,有了这个动机以后,就采取行动了,就开始修这个禅定,逐渐的努力的修行,从修行中能「引摄」禅定的「清净」,能够引发出来,能取得禅定的「清净」,这是指修行说。前面是动机也就是好乐,然后采取行动。

  三、「胜解定清净。四、智清净」:这二个我认为《披寻句》韩清净居士解释的好。「胜解定清净」:这个「胜解」实在来说,也就是观;「定」,实在就是止,就是修止观。这个观在四禅里面都具足止和观的,但是现在这一段「胜解定清净」,是先说「定」的「清净」,由「胜解」而修定,得到「定」的「清净」。这个「智清净」呢?由「胜解」而修观,得到「智」的「清净」,这是二个「清净」。这个「清净」:第一个约初禅来说,先修初禅的时候,这个定这个止,就是把欲停下来,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都还是有欲,现在由于修不净观,一共有七种作意,那么把这欲破除出去了,就得到「定」的「清净」。这个「胜解」,就是有力量的一种智慧、一种思想,知道欲的过患,这就叫做「胜解」。由这个「胜解」知道欲的过患,而修止,把这个欲停下来,在初禅的时候是这样。初禅成功了,就是「定清净」,「胜解定清净」。

  由初禅而二禅,二禅的时候还是「胜解定清净」,就是他观察寻伺的过患,他能认识寻伺的过患,要把他破出去,这又是止,那么得到二禅的功德,那就叫做「定清净」。这个时候修三禅的时候,又知道二禅的这个喜也是不对,观察他的过失,知道他的过失,叫做「胜解」。把这过失停下来叫做「止」,叫做「定」。那么就得到三禅「定清净」。得到三禅时候进一步,修四禅的时候胜解这乐也是不对,三禅的乐也有过患,你能认识他的过患,叫做「胜解」。把他破出去,叫做「定」。成就了就是第四禅了,得到四禅清净。破除出去过失,叫做「定」;观察他的过失,叫做「智」,就是观。定就是止,智就是观,由于观察也就是胜解,由于观察的力量,把他破除出去这种欲,寻伺、喜、乐的过失,能破出去的力量是胜解,就是观。破除成功了就是止,那么也就是得到了四禅。这个时候「智清净」、「定清净」,是止清净、观清净。

  这个「欲解清净」,是约他最初的动机,他的希望。「引摄清净」,是总说,修四禅八定的修行。第三和第四,就是分别说,止清净、观清净,那么可以这样分别,那么这是成就世间禅的相貌。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有这样的相貌,但是他的智慧低一点,定特别深,这是「修」。

  丑二、辨受施

  复受施者有六种:一、受学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贫匮受施。四、弃舍受施。五、羁游受施。六、眈着受施。

  这是「丑二、辨受施」。这个「约施戒修辨」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辨三相」,「施、戒、修」。第二科,是「辨受施」,就是前边的「施主相」,是能施者。这底下「辨受施」,是接受布施的人,是有「六种」相貌。

  一、「受学受施」:「受学受施」,就是他很欢喜的学习戒、定、慧,学习佛法。学习佛法,那叫做「受学」,那么这等于是学习佛法了,因此而「受施」,那么这是说是受法施,接受佛法的布施,那么不是财布施。

  二、「活命受施」,为了命的不要死掉了,能继续的生存,而接受财的布施,那么这是两种布施。三、「贫匮受施」,这底下说这个「活命」的「布施」,又有不同的差别。就是因为「贫匮」,贫穷有所不足,生活困难,接受布施。四、「弃舍受施」:这「弃舍受施」,《披寻记》的解释是说施主他能随顺受者的欢喜而布施,那么叫做「弃舍」。而受布施的人,以「弃舍」的心情而欢喜接受,叫「弃舍布施」。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譬如说这个粪扫衣,人家就是不要了的这种布,丢到各地方很污秽的,把这个捡起来,把它洗清净,一块一块的烂布,把它连接起来做衣服穿,那真是「弃舍受施」了,那叫做「弃舍受施」。但是在《披寻记》不是这么解释。

  五、「羁游受施」:「羁游受施」,离开了原来的住处,到别的地方去了,有困难,这时候接受人家的布施。六,是「眈做布施」,这个人并不是有所缺少,就是因为贪心而接受布施,那么这是不是太合适了。这个「眈着」这个「眈」字也有同样的,以前讲过的问题。

  子二、约摄益有情辨(分二科)  丑一、举损恼(分二科)  寅一、八种

  复有八种损恼:一、饥损恼。二、渴损恼。三、粗食损恼。四、疲倦损恼。五、寒损恼。六、热损恼。七、无覆障损恼。八、有覆障损恼。

  这前边「约施戒修辨」。这底下「约摄益有情辨」。这个「约摄益有情辨」,就是利益这个有情,这个「施戒修」,对于众生有所利益,但是这地方似乎偏重于财,这一方面来说,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损恼」,就是所利益的有情是有「损恼」的。这里边先说「八种」损恼。

  一、「饥损恼」,饥渴。第二,是「渴损恼」:「渴」,是要喝水叫「渴」。那么前边「饥」,就是要吃饭了。这个「饥渴」的两种损恼。三、是「粗食损恼」,不是「饥渴」,但是这个饮食不是那么好,所以叫「粗食损恼」。四、「疲倦」的「损恼」,譬如说做事情,做的太辛苦,这也是一种「损恼」。五、是「寒损恼」。六、是「热损恼」,这也是有困难。七、是「无覆障损恼无覆障」,或者是没有房子住,叫「无覆障损恼」。八、是「有覆障损恼」:「有覆障」,就是有障碍,这个有障碍是什么呢?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有房子住,但是是苦恼的,那么是在牢狱里边,那么是「有覆障损恼」。这个《披寻记》上的解释,似乎是说失掉了光明,失掉了光明,就是人的眼睛有问题了,眼睛有问题了,那么就是黑暗是他的「覆障」,障碍他,这也是一种苦恼。这是八种苦恼。这又说六种。

  寅二、六种

  复有六种损恼:一、俱生。二、所欲匮乏。三、逼切。四、时变异。五、流漏。六、事业休废。

  「复有六种损恼」,因「损」而有「恼」可以这么说。一、「俱生」,第一个是「俱生」的损恼,就是这个「饥、渴」,与生俱来的就有这种苦恼,所以叫做「俱生」。二、「所欲匮乏」,这是指「粗食」的「损恼」。我欢喜吃好一点的有营养的、有味道的,但是办不到就是「匮乏」,这是指「粗食损恼」说。三、「逼切」:这个「逼切」,就解释「疲倦损恼」好了。就是有特别的困难,这样努力的工作很辛苦,逼迫他,像刀来切他似的,「逼切」的苦恼。

  四、「时变异」:「时变异」,就是「寒、热」,「时」节的「变异」,大寒、大热也受不了。五、「流漏」:「流漏」呢?就是「无覆障损恼」,没有房子住,没有房子住,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有「流漏」的苦恼。六、是「事业休废」,就不能做事情,不能做事情,或者到牢狱也不能做事了;或者说是失掉了光明,眼睛有问题了,也不能做事了,「事业休废」又是个苦恼。这样说「六种」苦恼和「八种」苦恼,没有什么分别,只是数目上有差别。

  丑二、明摄益(分二科)  寅一、标列六种

  复有六种摄益:一、任持摄益。二、勇健无损摄益。三、覆护摄益。四、涂香摄益。五、衣服摄益。六、共住摄益。

  「复有六种摄益」。这个「约摄益有情辨」,先说有苦恼的有情。现在说这个「摄益」,怎么样来让他远离苦恼,他就是得到利益了。第一科,是「标列六种」,先说出来有「六种摄益」。「复有六种摄益」,摄取利益,也就是得到利益了。

  第一个,是「任持摄益」:「任持摄益」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这个「饥渴」的众生,「饥渴」的「损恼」得到了饮食,就使令这个生命体就得到了安乐,得到了安乐住,就没有「饥、渴」的苦恼,就是这个生命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所以叫做「任持摄益」。二、「勇健无损摄益」,就是「粗食」,能够「粗食损恼」的有情,那么他得到美好的饮食了,有了营养,使令他的身体得到勇猛健康,没有这个「粗食」的「损恼」,这也是一种。

  三、「覆护摄益」:「覆护摄益」,就是「无覆障」的「损恼」。「无覆障」的「损恼」没有房子住,那么有房子住了,使令他生命得到安全的保护了。四、「涂香摄益」:「涂香摄益」,《披寻记》解释是指离热,是那个「热损恼说」。说太热了,能够「涂香」就可以解除这个「热」的苦恼,是「涂香摄益」。五、「衣服摄益」:「衣服摄益」,就指那个「寒」的「损恼」来说,「寒」的「损恼」有了衣服穿了,那么就是能够保暖,没有「寒」的「苦恼」了。

  六、「共住摄益」:这个「共住摄益」,这个《披寻记》解释,就是解除了这个「有覆障」的「损恼」。「有覆障」的「损恼」,若单指眼睛盲了,那固然也是失掉光明的意思。可是这个光明中,有日月灯的光明,另外还有法的光明,有法的光明,譬如说是国家有宪法,有很好的宪法。这个宪法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有「共住」,和平「共住」,和乐「共住」的作用。那么说是若是有佛法的智慧更是好了,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佛法的光明的时候,大家是和乐而住。我也得到你的照顾,你的光明;你也得到我的光明,同明相照,所以叫「共住摄益」。韩清净居士解释的这一句话,解释的好,这个「共住摄益」,的确是这么回事。这也可能这个韩居士韩清净居士,从生活中体验到这件事,如果是大家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地区,乃至到同一个团体,同一个房间住,大家有法的时候,大家都是快乐的。我也不依法,你也不依法,我也触恼你,你也触恼我,这是太苦恼了,那么就是「有覆障」,这是缺少智慧。智慧就是光明,所以「共住摄益」。这个是有「六种摄益」。

  寅二、释第六相(分二科)  卯一、举非善友

  复有四种非善友相:一、不舍怨心。二、引彼不爱。三、遮彼所爱。四、引非所宜。

  「复有四种非善友相」,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第六相」。「第六相」,就是「共住摄益」。第一个「举非善友相」,不是好朋友,有什么相可以知道他不是好朋友呢?「有四种非善友相」。一、「不舍怨心」,这不是「善友相」,大家是好朋友,难免有的时候会碰到了,或者什么事情有什么误会,或说出一句话来,就生了愤怒、瞋恨。因为是好朋友,这样意思一开始有愤怒,这还情有可原;但是第二念就应该把这「怨」弃舍。咱们是好朋友,不要生烦恼,自己主动的就把这个「怨」恨心弃舍,那就是好朋友的相貌了。说「不舍怨心」,继续的恨,就不是好朋友相。

  二、「引彼不爱」,第二不爱护自己的朋友,偏要制造麻烦,制造一些对方不欢喜的事情。做这件事就是叫你不高兴,引彼不爱,这就是也不是「善友相」。三、「遮彼所爱」,第三个就是制造一些事情,障碍对方的欢喜,他欢喜的事情障碍他,叫他不要有,「遮彼所爱」。四、「引非所宜」:这「引非所宜」,就是除掉了前面三个以外,还制造一些,反正是叫他不相应的事,不合适的事。这个窥基大师解释『陷于非法』,就是弄一个圈套,叫他上当,『陷于非法』有这个意思。

  卯二、翻例善友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善友相。

  这是第二科「翻例善友」,把那恶友相,「不善友相」,翻过来就是「善友相」这样意思。「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善友相」,就是「不舍怨心」里面,能弃舍怨心,自己主动的弃舍怨心,原谅这位好朋友的事情。原谅这个「谅」的字,就是信的意思,推源推求这件事的动机,我相信我的好朋友,动机也是对我好的,这句话虽然我不欢喜,但是动机是对我好的,我相信他是好朋友,这样就把怨恨心弃舍了,那么这是好朋友的现象。但若是佛教徒应该更进一步,不管他是动机也是坏的,他行为若是伤我,动机也是伤害我,我还是弃舍怨心,不生烦恼,那当然是进一步了。现在是说做朋友要弃舍怨心。

  第二、要引彼所爱,做一些令对方欢喜的事情。三、「遮彼所爱」,你不要障碍他欢喜的事情,促成他欢喜的事。四、「引非所宜」,翻过来就是做一些适合他的事情,适合他的事情,若按佛法来说,就是要帮助自己和朋友共同的能够进步,共同的在品德方面、在智慧方面,不断的进步,那就叫做「所宜」。所以这个布施、持戒、忍辱,这个忍波罗密,就有这个意思。人与人之间,我感觉你这个人的程度太差了,我不可以同你做朋友,当然这种想法也不能说不对;可是若在佛法的态度来看「引彼所宜」,感觉程度低不要紧,共同引导他;我也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大家共同的进步。由这样程度进一步,不断的进步,那就是好了,就满意了;他现在虽然不及格,进步了就及格了,这件事也是很重要。那么若这样情形,我同好人做朋友,同差一点的人也可以做朋友,能引导他进步;如果说差一点的人,我远离他不同他做朋友,那就没这个意思了。所以「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善友相」。

  癸二、明依事(分二科)  子一、引摄

  复有三种引摄:一、引摄资生具。二、引摄有喜乐。三、引摄离喜乐。

  这是癸二、「明依事」。前面是「明方便」,第二个「明依事」。这个也是很好,这一段文也是非常很重要。前面说有这么多的如理作意发出来的行动,这底下还是如理作意发出来的行动,看它怎么讲。

  「复有三种引摄:一、引摄资生具」,这个「引」,实在是创造的意思,引发出来没有这件事,想办法创造出来,那叫做「引」。创造出成功了,叫做「摄」,拿到了,叫做「摄」。现在指什么呢?「资生具」。这个没有禅定的人,想要得到安乐的事情,就是靠「资生具」。『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所以就是靠衣、食、住。衣服好一点,吃的好一点,住的好一点,色、声、香、味、触都是如意的,那么这快乐就来了,就是这样「引摄资生具」。这若照欲乐来说就是财富了,有了财富,这个「资生具」就都具足了。这只是在外缘上,从外缘上令你满意,人就快乐了,做这种事情也是须要,凡夫是须要这件事。

  二、「引摄有喜乐」,这底下是得三味说的,欲乐终究是不圆满,令人苦恼,所以还要进一步去修禅定。资生具有了以后心安,心安了以后就容易可以修禅定。「引摄有喜乐」:「有喜乐」,这个初禅和二禅,都是有喜的乐。初禅也是有喜的乐,二禅也是有喜的乐。三、「引摄离喜乐」:「离喜乐」,就是三禅都是「离喜」的「乐」,远「离」了「喜」的「乐」。或者说「引摄有喜乐」,初禅、二禅、三禅,都是有喜、有乐,三禅是有乐。初禅、二禅,又有喜,又有乐,这叫「有喜乐」。那么四禅以上,是「离喜乐」。也离了喜、也离了乐,那就是舍受,那个胜妙的舍受的境界,这就是得三昧乐。前面「引摄资生具」,是得到欲乐;这底下得三昧乐。这也是一种利益人,也是如理作意,使令人在苦恼中得到进步。

  子二、随转供事(分三科)  丑一、标列种类

  复有四种随转供事:一、随转供事非知旧者。二、随转供事诸亲友者。三、随转供事所尊重者。四、随转供事具福慧者。

  「复有四种随转供事」。前面是「引摄」,这底下第二是「随转供事」。「随转供事」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种类」,就是有少类的「随转供事」。「复有四种随转供事;一、随转供事非知旧者」:这个「随转」这句话,或者是「随」对方的心意,「随」对方的需要,而采取活动,叫做「随转」。「供事」,就是供给他的所需,为他做这件事,那么「随转供事」这就是不容易的事。为别人服务,这是要有菩萨心肠的人。

  「非知旧为者」,服务的对像是什么呢?「非知旧者」,我和他不是旧相识,我和他不认识,没有什么亲爱的关系。对这样的人,肯为他服务这真是不容易。二、「随转供事诸亲友者」,就是有亲爱关系的人,父母、兄弟、朋友都为他们服务。三、「随转供事所尊重者」,为「所尊重」的人去服务,或者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或者一个地区里面有贡献的人,或自己有特别关系的人,所尊重的人,为他们「随转供事」。四、「随转供事具福慧者」,就是有特别大「福」德、大智「慧」的人。这种人他并没有做国家的领导人,也没有做什么,特别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但是大「福」大「慧」的人,也为他做事,他也去供给他,那么这是「标列种类」。为这些人做事。

  丑二、明彼果利(分二科)  寅一、总标

  由此四种随转供事,依止四处,获得五果应知。

  这都是说这个如理作意发出来的行动,肯这样做事,肯这样做事,会有什么好处呢?所以这底下第二科,「明彼果利」,结果的时候是有很多的功德。第一科,是「总标」。「由此四种随转供事,依止四处,获得五果应知」:你这「四种供事」,你做了的话。就是「依止四处」,就是因此,这个「依止」,实在就是因为的意思。因为你在这四个地方,就生出来功德了,可得到「五」种「果」利「应知」。

  寅二、别释(分二科)  卯一、依处(分二科)  辰一、征

  何等四处?

  前面是「标」。这底下「别释」。「别释」,先说「依处」。「依处」先是「征」。「何等四处」呢?那「四」种「处」呢?那四个地方,四个境界。

  辰二、列

  一、无摄受处。二、无侵恼处。三、应供养处。四、同分随转处。

  一、「无摄受处」,那么就指那个「非知旧者」。「非知旧者」,这个「摄受」,实在就是爱的意思。彼此没有感情的人,叫做「无摄受」。就是「非知旧者」,那就是「无摄受处」。二、是「无侵恼处」:「无侵恼处」,就是「有摄受」者,就是大家有感情的人,当然不会我侵犯你,恼乱你,彼此都没有这种事情。

  三、是「应供养处」:「应供养处」,就指是你所尊重者。就是一个团体,或者是一个广大的地区,或者是一个国家,或者是全世界上,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那么这种人「应供养处」,应该对他尊重,要供养他。四、「同分随转处」,就是「具福慧」的人,「具」大「福慧」的人。具大福而不具慧,那不见得会有道德;若是具大福,而有特别智慧的人,那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你如果是「随转供事」的话,也就等于是向他学习了,向他学习的时候。这种人,这个窥基大师解释的很好,就是这种人是很多的人,都会来亲近他的,共同的来亲近他,向他学习的。向他学习的结果,你也就会有福、有慧了,就是和他是同了,和他是一样的了,所以叫做「同分随转处」是这样。

  卯二、得果(分二科)  辰一、标

  依此四处,能感五果。

  前面是辰一、是「标」。底下是「列」出来,辰二、是「列」。现在第二科是「得五果」。卯二、「得果」。第一科,是「标」,「能感五」种「果」。

  辰二、列

  一、感大财富。二、名称普闻。三、离诸烦恼。四、证得涅槃。五、或往善趣。

  一、「感大财富」,你能这样子「随转供事」,你将来会得到很「大」的「财富」。这个底下「感五果」,得成就「五」种「果」利,是这种事情总合起来这样做,能得到「果利」,而不是一条对一条,不是那么说。二、「名称普闻」,你能这样做,你的好的名声,能够普遍的也都会知道了。有很多人会赞叹你,所以「普闻」。三、「离诸烦恼」,你这样做,为善最乐,心里面会很快乐,而不有苦恼。这个里边,你能够「随转供事非知旧者,随转供事诸亲友者,随转供事所尊重者,随转供事具福慧者」,这里边同时是自己做了功德,同时自己也增长了智慧;增长了智慧,就「离诸烦恼」。这个有烦恼,就是缺少智慧的关系,当然智慧也有深浅,是「离诸烦恼」。

  四、「证得涅槃」,第四个就是能够「得」到「涅槃」,这是最殊胜的「果利」了。五、「或往善趣」,说是我没得涅槃,没得涅槃,那你还是会得到好处,什么呢?能到「善趣」。或者人间,或者到天上,或者到佛世界去了,所在还是有功德,这是「能感五果」。

  丑三、释具慧相(分二科)  寅一、依三慧辨

  又聪慧者,有三种聪慧相:一、于善受行。二、于善决定。三、于善坚固。

  「又聪慧者,有三种聪慧相」,这是丑三。这个「随转供事」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标列种类」。第二科「明彼果利」。现在第三科,是「释具慧」的「相」貌。这个其实在这个如理作意有这么多的行动,这么多的功德,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智慧。所以把这个智慧特别的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依三慧辨」,「依三」种智「慧」来说。「有三种聪慧」的「相」:这个「聪」,目明,耳朵聪,「聪」指耳朵说。这个耳朵「聪」,其实也包括眼睛明。那么这个耳朵「聪」,有一个学习的味道;若是目明,也有学习的味道,但是自家努力的成份多。这个向别人学习,听别人讲解,那有别人帮助的力量,其实都是差不多,都一样。总而言之是智慧,得到智「慧」的「相」貌。

  一、「于善受行」,因为自己做种种功德,接近了很多的大人,你就会听到很多的道理,就是闻所成慧。听闻了正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自己应该走那一条路。那一条路呢?就是「于善受行」,对于有功德的事情,对于他人有利益的事情,对自己也有利益的事情,你就能够信受奉行,能够这样做。如果若是不去这样做,不接近这些有智慧,这些有道德的人,就凭自己,凭自己的这个心去做事情,多数是搞错。因为人与生俱来的就是贪、瞋、痴。用贪、瞋、痴去做事,多数是搞错了,若是肯同这些大人接近,就是「于善受行」是这样。

  二、「于善决定」:「于善决定」,就是听闻正法而能够思惟,能思惟这个道理,你就能够没有疑问,我做善事对于这件事就会决定是这样做,我不会疑惑,我做善有好处吗?我是应该这样做吗?还可能会疑惑,现在是内心里面不疑惑了,所以叫做不犹豫,所以叫做「决定」。

  三、「于善坚固」:「于善坚固」,这个《披寻记》上说他是修慧。这也是按修慧讲也是好。就是没有得到禅定的人,在欲的范围内去做善事,虽然也是很殊胜,但是不是太坚固,不是很坚固。就是如果是譬如说做善有善报,忽然间我虽然做善事,还倒楣了,心里面就不坚固了。若是得了禅定的功德,那就没有这回事,他还是很坚定的,他还是坚定的做善,所以「于善坚固」。这是一个进一步散乱的善法,还不如这个不乱得禅,定善才更为殊胜;或者是得不退转的出世间的善法,那就决定不退转了,所以「于善坚」定,「于善坚固」。

  寅二、依三学辨

  复有三相:一、受学增上戒。二、受学增上心。三、受学增上慧。

  这个是「依三学辨」。前面是「依三慧辨」。这底下「三学辨」。「三慧辨」单独说「慧」,现在是全面的说戒、定、慧了,所以等于是更进一步,更圆满的说这个如理作意的事情。「复有三」种「相」貌,是最良好的。一、是「受学增上戒」:这个「受学增上戒」,这个「戒」,就是不作恶事,对于恶事不做。但是什么是恶?什么是善?这不是与生俱来就知道的,要学才可以知道,要学的。这个「受学」,就是能接受,能接受的一种觉悟的智慧。这个「学」这个字,有个智慧的意思,就是经过学习而得到的智慧,这叫做「学」。

  所以有人学是学,而不受,譬如说有人学习佛法,只是当一种学问,当一种知识,去学习,他内心不接受的;他并不相信善恶果报,也不相信修行可以得圣道,他不接受,有这种人。现在不是,现在是接受的,我相信佛法说的善恶果报,我就不作恶,我修习善法,那就是「受」。那么这个意思,也有一种想法,就是当然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出家人,出家人学习佛法是学习,但是不修行,只是天天看看经论,这个四无量心这样讲,戒、定、慧是这样讲,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是这样讲,这个真如、如来藏、阿赖耶识是这样讲,然后就给人讲讲就算了。自己不肯修行,那不是受学,这个受字不及格,我只是得到一点佛法的知识,这个是不对的。现在说「受学」,就是你自己能够这样用功修行,那叫做「受学」。「受学」,「受学增上戒」。

  还要「受学」这个「增上心」,就是禅定。这个「受学增上」的智「慧」,「增上」的智「慧」,当然这是在世间的智慧基础上,又增长了出世间的智慧,这里面主要是出世间的智慧。这个「增上」这个字,这个名词,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所趣义』。一个是『殊胜义』。「所趣义」,就是你从这里再进一步,就叫做「所趣义」。这个「所趣义」是怎么叫做增上呢?就是戒,我持戒,我的目的并不在这里,不在戒这里,是在禅定那里。我因为想要得禅定,所以我要持戒。由戒或而定,就是戒有所趣之义,向前进一步,那叫做「所趣义」。我修学禅定是干什么的呢?还有「所趣义」,就是要得到智慧,目的是要得智慧,所以要修学禅定,所以叫做「增上心」。修学了禅定的时候,还能进一步得到更殊胜的功德,我的目的是在那里,所以叫做「增上心」。

  这个「增上慧」:「增上慧」是什么呢?我学习这种智慧是干什么?我想要断烦恼。修学出世间苦、集、灭、道的这种佛法的智慧,我想要断烦恼,目的是在那里,目的是断烦恼,才修这种智慧。断了烦恼才解决问题,这个苦恼的,生死的苦恼,这些问题才解决。若不断烦恼,你有了禅定,有了智慧,没断烦恼,苦恼还是在那里的,所以要断烦恼,所以叫做「增上」。就是依此为开始,不断的向前进步,叫做「增上」。这个「增上」是有这样意思。

  第二个意思是「殊胜」。这样的戒、定、慧,是佛法中的戒、定、慧,超过一切外道,在外道法中不可得,他是特别殊胜的,超过一切外道,所以叫做「增上」。所以「复有三种相」貌,是什么呢?「受学增上戒,受学增上心,受学增上慧」,这是殊胜的如理作意的寻伺。

  这个《披寻记》上把下边〈闻所成地〉里面有三个颂也引来了,那三个颂很好,我念一下。『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初学是为初,于此学聪睿』,这就是得戒,学习这个「增上戒」,是这样意思。『由此智修净,净生乐成满,诸学是为中,于此学聪睿。从此心解脱,永灭诸戏论,诸学是为尊』,就是一切所应学的事情里面,是最尊胜的,『于此学聪睿』,那么就是戒、定、慧。这是如理作意的寻何到此为止。下面就是「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