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5)
宿三、观察施(分三科) 列一、总标
恒于一切作净施物,如佛菩萨所寄护持,见来求者即应观察。
这是第三科,「应发遣他方便不施」,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略标方便」,这已经学习过了。第二科是「广显一切」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释」,「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明作净」,第二科「显生福」。
这个「显生福」就是,「如是菩萨净施因缘,虽复贮畜种种上妙一切资具、一切施物;犹得名为安住圣种,生无量福,常于此福多思惟故」,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我所有的财物;我这个身体是无我无我所、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我所有的财物我都奉献给佛菩萨。你思惟、你这样思惟,思惟是无我,思惟这个色、这个身体的这个生理;眼、耳、鼻、舌、身,这是色、还有受想行识,都是无我无我所的;我所有的财富我都奉献给佛菩萨,这都是佛菩萨的,你这样思惟。「于一切时随逐增长」,你的福德时时地在增长广大;不要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不要这么想、不要这么想。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第二科「显生福」。现在第三科「观察施」分二科,第一科「总标」。「恒于一切作净施物」,时时地对于我一切的财物,都清净的奉献给佛菩萨,这是佛菩萨的东西;这所有的财物、经书都是佛菩萨的。「如佛菩萨所寄护持」,这「如」,就是同于这都是佛菩萨的;佛菩萨现在寄奉在这里,他寄存在这里,我来护持这些财物。「见来求者,即应观察」,若看见有人来向我求我的财物,求这个经书,我这里有很多经书,他要来求。「即应观察」,就应该观察这个人的程度怎么样,要观察可不可以送给他?可不可以布施?这叫做「观察施」。
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辨」。「别辨」分二科,第一科「于称正理」。
列二、别辨(分二科) 张一、于称正理
若随所欲作净施物,惠施彼时,称当正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净施物,施来求者,令所愿满。
「若随所欲」,随你内心的欢喜,这些财物、这些经书都不是我的,都是佛菩萨的;这是佛菩萨的,但是我把这些财物「惠施」来求的人,送给他们,这是合道理的,这是「称正理」。「应作是念」,但这件事怎么做法呢?你内心里面应当这样念、要这样观想。「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佛菩萨他的财物没有一点对于众生而不布施的,他所有的财物都能布施给一切众生,佛菩萨是这样的。「如是知已」,你这样子通达了以后,你这样观想了以后。「取净施物,施来求者」,就是把这个你已经清净的布施给佛菩萨的这些财物,这些经书,你把它请过来,「施来求者」,布施给来求的人。「令所愿满」,使令那个人,他来求他就是有希望嘛,你现在满其所愿,「愿满」。这样子是合乎道理的。
下面第二科「于不称理」,不合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软言发遣」。
张二、于不称理(分二科) 寒一、软言发遣
若观施时,不称正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告言:贤首!如是等物,是他所有,不许施汝。软言晓喻。方便发遣
若是有人来求,你观察要把这个经书送给他的时候不合道理;于道理不合,不相称,不合道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你就应该忆念,我以前这些经书,我都送给佛菩萨了,送给佛菩萨了。
「告言」:然后就对来求的那个人说:「贤首」,称那个来求的人,称之为「贤首」。这可见菩萨戒受了菩萨戒的人,说话的时候非常的有礼貌,对对方非常的尊敬,你称之为「贤首」,这是很恭敬的这句话。「如是等物,是他所有」,现在这个经书,这些财物,是另外别的人有的,不是我的。「不许施汝」,这我不能够把这个东西送给你,对不住!我不能给你。「软言晓喻」,很柔和的言语,明明白白地同他说清楚、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子。「方便发遣」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辞谢他,就这样子。这句话没有说谎话,因为这些财物、这些经书,已经奉献给佛菩萨的、不是我的;所以现在是我不能送给你,这话也有道理,这样子。
这是「软言发遣」。第二科「施余发遣」。
寒二、施余发遣
或持余物二倍三倍,恭敬施与,然后发遣。
前一段说是这个物不能给你;不能给你就是辞退了他。但是或者你可以这样做,拿其他的东西,其他的那些东西,或者是二倍、或者是三倍,这么多啊!「恭敬施与」,很恭敬的送给他。「然后发遣」,然后再辞退它,这样做。
昃三、归本所明
令彼了知菩萨于此,非悭贪故、不欲施我;定当于此经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
这是第三科「归本所明」。第一科「略标方便」,第二科「广显一切」,第三科「归本所明」。「归本所明」就是回到原来的意思,回到原来的那个心情,回到原来的那个正意,回到原来所说明的那个意思。
现在这上面说「令彼了知」,你这位菩萨把他辞退了,但是你要注意一件事,叫他明白;「菩萨于此,非悭贪故」。我向这位菩萨要这样东西,他不给我,拿别的东西给我了;那么你要让他明白「菩萨于此,非悭贪故」。这个菩萨呢,就来求的那个人的心里想说:这个菩萨对于我所要的那样东西,他并没有悭贪的意思,不是舍不得给我,不是。「非悭贪故,不欲施我」,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定当于此经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他决定是对于我是想要向他请这部经论,这部《瑜伽师地论》我要同他要的,但是他现在不给我,决定是,对于这个经卷或者是其他的经卷,他不自在,他不能作主。「自在」者,主也。不能作主,所以他不能布施给我,不是他舍不得;没有悭贪的意思,让他要明白这个意思。
洪二、结
当知是名菩萨巧慧而行法施。
这是第二科「结」,结束这一段文。所以你应该知道,这就是菩萨巧妙的智慧而行法施,这个关于法的布施;不是说你要就决定给你的,不是这个意思,也是看情形,应该给的就给,不应该给的还是不要给的,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三○五页: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等者:谓于净施常多思惟,彼净施福于一切时随逐增长。如受戒律仪者,恒与信等五根俱行,于日日中彼诸善根广积集故。当知其福运运增长。此亦应尔,故作是说。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等者:谓于净施常多思惟,彼净施福于一切时随逐增长」,你对于这个净施,把它奉献给佛菩萨这件事;你常常心里面思惟,彼净施的福,在一切时随逐时间的增多,福报也就增长了。
「如受戒律仪者,恒与信等五根俱行」,说是这个受戒的人。譬如:受五戒、受八戒、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也受菩萨戒;这个「戒」,它不是个孤独的事情,它和其他的信等五根,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俱行」,在一起活动。所以受了戒以后,你心里面对于佛法要信,这里面就是你要学习佛法;说是世间的苦集、出世间的灭道,说是一切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或是说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你要「信」,要信这个;信这个地方是什么呢,实在就是闻所成慧;这个信在智慧上建立的,听闻了这样的佛法,在内心里面加以思惟有了信心,是这样的。「进」,你这个信心要叫它增长,继续地要这样思惟观察,「信、进、念、定、慧」,「念」就不要忘掉了它,然后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
这样子你有了戒的基础,然后有信进念定慧的功德,「信进念定慧」,还有个戒,这样子情形呢。「于日日中彼诸善根广积集故」,那就是天天地、一天又一天地,你的「信进念定慧」这个善根,很广大积集起来了,就很容易积集了。说是社会上那个做生意的人,你买这个货物,然后在这儿出售,也可能赚钱、也可能不赚钱,你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但是你要受了戒,你在寺庙里面,你内心里面「信进念定慧」,你常这样用功修行,你的善根就增长,这是你自己可以控制住的,这和做生意不同。
「当知其福运运增长」,你现在把自己所有的财物,「无我、无我所」,你都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都奉献了佛菩萨了。观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无我、无我所。「当知其福运运增长」,你心里一动就有福报,你心里作如是观的时候,作如是定慧的观察的时候,剎那剎那地都增长。「此亦应尔」,说是你受戒是这样子,你现在作这个净施福也是这样子。「故作是说」所以这文上就是这么讲,这个「净施福」是非常的广大微妙。
这是这一科讲完了。下面第三科「无碍解施」,这是又一科;「无碍解施」。这第一科是「财施」,这个布施,第二科是「法施」,现在第三科是「无碍解施」。
宙三、无碍解施
又诸菩萨于一切施:谓法施、财施、无畏施、若异门、若体相、若释名、若因果差别,如实了知而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这叫「无碍解施」。「又诸菩萨于一切施」,什么叫做「一切施」呢?「谓法施」,法的布施。前面看出来法的布施;你讲解佛法,为人讲解佛法也算是「法施」;一个是经书,经书、经本子送给人这也是「法施」。现这第二个是「财施」。第三个是「无畏」的布施,不恐怖的布施;令人家不恐怖,这个布施。
「若异门」,这就是不同的法门,就是这个布施这是一个门,但是还有另一个「戒」也是门,定慧也都是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门,都是入道之门。「若体相」,这个布施以什么为体相呢?我们前面讲过,从那个「自性施」,这个「自性施」就是说布施这个体相的。「若释名」,布施这个名字怎么讲呢?就是能破裂贫穷,能破除去贫穷;将来能令你得大富贵,得大财富,那么这叫做「布施」;「释名」。
「若因果差别」,你是在因地是这样子,将来得什么什么果报,又是有不同的,有不同差别。「如实了知」,这些事情;什么叫做法施、财施、无畏施?什么叫做异门?什么叫做体相?什么叫做释名?什么叫做因果差别?你都能够如实地明了,这样情形你去为人布施去,修行这个布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这就是菩萨的智慧。如果你无所知,无所知那你就没有这个巧慧的布施了,那么这就叫做「无碍解施」,对于这些事情,你能通达无碍。
《披寻记》一三○五页:
若异门若体相等者:谓此布施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由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义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二十七页),是名异门。前说菩萨自性施,是名体相。《摄大乘论》说:由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摄论二卷二十四页)是谓释名。《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解深密经》四卷十四页。是名因果差别。又复下说总略义中此即无碍解施,由四无碍解于一切法成此四种妙慧差别故,于〈慧品〉中说有四智: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陵本四十三卷七页)此应准释。
「若异门若体相等者:谓此布施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戒声说」,就是有的经论上,说到布施的时候呢,同时也要说到「戒」;就是你布施,不能单独是个布施功德,同时你也要持戒清净,持戒清净,使令你这个布施也清净。如果你是布施了,你随便地杀盗淫妄,也使令这个布施不清净,所以是「以戒声说」,以戒的文句、戒的语言,来赞叹这个布施。「或有处所以忍声说」,以忍的语言来说这个布施;你做布施的时候,接受你的布施的人,不一定都是感谢你的,他可能会向你提出抗议来了:你不公平,你怎么怎么地…很多的问题啊!所以那怎么办呢?佛说:你要忍受,你心里不要动、不要动,所以要这个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说是你布施的时候,当然这个菩萨行菩萨道是大智慧境界,是有一个计划的,不是那么单纯;我给你二毛钱,不是这么回事;他是有个计划,计划的时候,那不是一时间就做完的,你还要不怕辛苦,要精进、「勤」,要精进,才能把这个布施波罗蜜做得圆满,所以要有「精进」。「或有处所以定声说」,以禅定,就是心里不要乱,你的心里要寂静住,明静而住,来做这件事的;你心里乱,这些事就做不好,所以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你修这个布施的时候,你做布施波罗蜜多,你有很多的财富你要布施给众生的时候,你还要加上智慧的;这个地方是应该布施,不应该布施,也有问题,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智慧,所以要智慧。
「由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这一段话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你在实际上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有这个行动的时候;不管是你布施的时候,你持戒的时候,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时候,都有其他一切波罗蜜多来帮助他成就的,都是这样子。就像你做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要有其余的五波罗蜜多助成,乃至到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也要有前五波罗蜜多的助成,不是单一的,是这么意思。「义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二十七页)」,上说这件事。「是名异门」,这个「异门」是这样意思,这叫「异门」。
「前说菩萨自性施,是名体相」,前面说那个自性施,说到有九种布施,第一个就是自性施。「自性施」里面就是「施的自性」,就是「施」它有这样的特性,和其他的一切法不同,所以叫做「自性」。这个「自」也就是别的意思,通别的别,就是特别地有这样的体性,其他的法没有这个体性,所以叫做「自性」。这个「自性施」就是「无贪俱行施」发动的身语,用这个财物布施出去,那么这就叫做布施的自性,是名叫做「体相」。
「《摄大乘论》说:由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那么这就是「释名」。《摄大乘论》上讲,「由能破裂悭吝」,我们心里面有悭吝的这种烦恼,就是不愿意把这个财送给别人,现在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呢,能够破裂你这个悭吝的烦恼。悭吝的烦恼是什么呢?明白点说,就是贫穷的因缘,你悭吝你将来就是要贫穷的,这因果是这样子。现在破裂出去悭吝,也就是破裂了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你这个布施能破除去悭吝、破除去贫穷,还有什么好处呢?「能引得广大财位」,它能够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财富给你,能令你将来发财,这广大财位。「广大财位」就是福德;福德就是可爱的果报,叫做福德。「资粮」,你现在修布施,是将来得广大福德的资粮。资粮就是因,现在是因,现在布施是因,将来得福德是果。「故名为施」,所以叫做施,施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文呢就在(摄论二卷二十四页)说的。「是谓释名」,解释布施这个话的名字,就是这么解释。
「《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菩萨修六波罗蜜,都是以大慈悲的心为因;就是希望众生能够远离一切苦恼,远离苦恼得大安乐,能相信佛法修学圣道,将来能够得大涅槃、得无上菩提。菩萨的心情是这样子,这就是大悲;不是世间上的人,做一点福德的事情;你没有房子住,我就是给你造个房子,令你有个住处心情好一点,就是这样子另外没有别的想法。但是菩萨行菩萨道,不是;将来令你不断地进步,能够得成圣道究竟解脱,能有这样的心情在里面。譬如说是,菩萨拿一个饼干送给人。所谓加持,就是菩萨对这个饼干,就是他心里面观想,说希望吃到这个饼干的人能发善心,他能相信佛法,能修学圣道,将来能得大涅槃。你这样心里面对这个饼干这样观想呢,这个饼干就得到了加持,以后吃到饼干的人他就有这个力量,这个饼干在他心里面,就慢慢地、慢慢地发生力量,发生力量,这叫做加持。
「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大悲为因,菩萨这样子布施出去的时候,将来就有「可爱、微妙」;「微妙」就是特别好,特别可爱的「诸果异熟」,有很多的果报。「饶益一切有情为果」,这可爱的果报能饶益利益一切众生的。那么这是行一切波罗蜜多,将来都有无量无边可爱的果报。菩萨得这种果报不是自己私人享受,他是用这个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意思。
「布施」能得大财富,将来得大财富,这果报。布施、持戒,「持戒」将来的果报就是能够往生善趣,不会到三恶道去,能够得到人天的果报,得尊贵身。
「忍辱」将来得什么果报呢?将来得到没有怨家。你若不忍同人家常常斗争,你将来有很多的怨家。不要同人家斗争,不要同人家吵架,不要同人骂架,不要。你要忍,心里安住,安忍不动,将来你就没有怨家;你多诸快乐。多诸快乐呢,在无著菩萨的《般若论》上提到,将来你能够「得大眷属」。
「得大眷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你的父亲不是平常人,你的母亲也不是平常人,你的哥哥弟弟都不是平常人,乃至你的太太都不是平常人。譬如说唐太宗他父亲是皇帝,他儿子还是皇帝,他周围的这些人,像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都不是平常人,就是得大眷属。这从什么地方来呢?从忍辱中来,从忍中来。你和人家做朋友,你要忍,你不要随便地冲动,不要;那么你这个朋友就能做得长远一点,做得长远一点,常常做朋友。而你自己常常修学佛法,你信进念定慧有进步,你的朋友也受你的影响,也进步,所以将来都是了不起的人。如果你有一点事,不高兴就冲突,就要骂人,你和任何人不能长期地做朋友,那些人都敬而远之,都离你远远去了,你将来没有朋友。这个忍辱这个地方,你看佛菩萨会知道,佛菩萨这是经验之谈告诉我们。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你常常的精进,我做一个计划,这个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个计划,我一定把它做成功;一个计划接着一个计划,从一个须弥山到一个须弥山没有完哪!你这就是精进。「精进」是什么呢?就造成了一个广大事业的堪能性;就有这个能力做大事情,把这个事情都做成功了。而在《解深密经》上它还说出个道理:「能为众生主」;你有精进波罗蜜多的功德「能为众生主」。「能为众生主」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在一个团体里面你是领导人。你说你不精进,早晨我就睡大觉,我不愿意起来做功课,人家做什么你都不去;你常是懈怠,你只有随顺人家做事情可以,你自己不能领导,不能,你的精进力不够,不行的。你要做领导人,你要在前面的,你在后面怎么领导呢?这个精进波罗蜜是这样子。
我们今天的世界…,当然这是好现象,什么事情都要竞选,大家选,这是好事;不然的话一个人独裁是不得了,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因果上看,这个福德大了的时候,若金轮王的时候自然就是很和平的,自然的不需要耀武扬威他就是转轮圣王,就是就职了,自然是这样子。比如说是你三大阿僧祇劫修学六波罗蜜,功德圆满成佛了的时候,到什么地方自然地四面八方都是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你若是铁轮王;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铁轮王可不行,铁轮王就得要摆出来这武力,要摆出来;你不听我、我就要打你,铁轮王是这样子,金轮王没有这回事。我看那个《宝积经》上说:八万四千年做太子,八万四千岁做金轮王,八万四千岁退休下来,退休了就是修学四禅八定;修学四禅然后死了以后生到天上做大梵天王,这个金轮王是这样子。所以要精进、不要懈怠,要精进地用功,将来不需要竞选自然是国王;自然好好用功,就是佛,成佛了什么事情都大自在的境界。「能为众生主」,这是精进波罗蜜。
禅波罗蜜,你多多修禅波罗蜜将来的果报…,大的果报我们不说,就说小境界:「身无损害」,你的身体,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的身体的。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看这情形,你若禅定修成了到了色界天上去,色界天上没有战争,人与人之间都是很和平的,所以这身体是不损害的,没有老病的问题。我们欲界,欲界那身体要加强一点,随时有问题,那蚊子还会来咬你的,伤害你的身体;你吃的东西不对了中毒了,这有问题的,到了色界天上没这些事情。所以修禅定很要紧!很好!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也是一样非常殊胜。这是禅定。
「般若」,这个般若将来得的功德,是有「大宗叶」的境界。「大宗叶」是什么?就是会有很多的眷属;譬如转轮圣王有千子,一千个儿子;像佛有无量无边的大阿罗汉,大菩萨做弟子,这就是大宗叶,就是这个意思,这大智慧境界。无著菩萨《金刚般若论》上说:「于大人众中得自在」,在「大人众」,都是了不起的人,你在那里面得自在,这是大智慧境界。
所以是「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我们凡夫境界,若是做一些功德的时候,将来也会得到一些荣耀的事情,但是他就是爱着这果报,为果报所迷惑;一方面享福,一方面在造罪业。这个菩萨得到果报是饶益一切众生的,是利益一切众生。《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菩萨是这样子境界,在《解深密经》四卷十四页。「是名因果差别」,因和果的不同,和凡夫不一样。
「又复下说总略义中此即无碍解施」,这一段文,下面那个总解略义的地方,说这一段文就是「无碍解」的布施,「谓由四无碍解于一切法成此四种妙慧的差别故」。「于〈慧品〉中说」,现在是〈施品〉,〈慧品〉中说有四种智慧。「一、依法异门智」,这个智慧在法上来看,各别不同的门径;从那个门上说是这样子,从这边说又一样,从那边说又一样,这样子这就叫做「菩萨法无碍慧」,法无障碍的智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这个「法相」也就是法的义,法以义为相;对这个义的智慧。这个是如幻如化的义、这是毕竟空义,这各式各样的义。这无碍的智慧。「三、依法释辞智」,这个法义有各式各样,但是要用语言文字去解释各式各样的语言,各式各样的言辞;这是汉文、这是藏文、这是英文、这是德文、这法文,就是「释辞智」,这个智慧。「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这是又一种智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法也无量无边、义也是无量无边,这言辞、文句也是无量无边;但是用什么来讲呢?就是你要有智慧,你要用辩才无碍的智慧去宣扬这样的,这些无量无边的差别义,那么有这四种智慧。这一段文解释完了。
这是第三科「无碍解施」,下面是第四科「胜意乐施」。
宙四、胜意乐施
又诸菩萨,于诸有怨,以慈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苦,以悲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德,以喜意乐而行惠施;于诸有恩亲善同意,以舍意乐而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又诸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于诸有怨」,对于有怨恨的人,这个菩萨没有遇见佛法以前,也都就是一般的凡夫境界,也会与人结怨,结怨这个人终究有一天遇见一起的时候,就是怨家来了。这个菩萨是「以慈意乐而行惠施」,慈能与乐,慈爱的心情也布施他,那就是以德报怨了;而不是说,你恨我、我也恨你,菩萨不是这样的,所以菩萨之伟大,这叫作「胜意乐」,殊胜的心情。「于诸有苦,以悲意乐而行惠施」,这个有苦恼的,他是有病苦生活困难,那菩萨以悲悯的心情来布施他,布施给他。「于诸有德,以喜意乐而行惠施」,对有道德的人,要给他布施的时候,心里面非常快乐、欢喜,很恭敬地布施给他。「于诸有思亲善意乐」,于诸有恩爱的人,彼此间亲善;父母是有恩的人,乃至师长也是有恩的人,乃至妻子、儿女也都是有恩爱的人,「以舍意乐而行惠施」,以清净心布施,以清净心来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菩萨布施的时候以慈悲喜舍,用这样的心情去布施,这叫作「巧慧而行布施」的,菩萨的心是用清净心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而不用贪瞋痴的。
宙五、治障施(分三科) 洪一、标
又诸菩萨于其施障,及彼对治,如实了知。
这是第五科「治障施」。前面「胜意乐施」,这第五科是「治障施」,「治障施」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诸菩萨于其施障」,对于布施是有障碍的事情,障碍这个布施。「及彼对治,如实了知」,有障碍的时候,还有办法能够消除这个障碍,所以叫做「对治」,菩萨如实地明白;我知道这是障,然后也知道怎么样来消除这个障碍,菩萨也知道这件事的。
这是「标」。下面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障治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四障」。
洪二、释(分二科) 荒一、障治差别(分二科) 日一、标列四障
此中施障略有四种。一、先未串习;二、施物丽阙;三、耽着上妙悦意财物;四、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
「此中施障略有四种」不同:一是「先未串习」,我以前没有作过这个事情,譬如说「布施」,我以前从来没有布施过,那么这件事就是个问题;你没做过,你就开始做就有困难,就有障碍。「二、施物丽阙」,说我心情是愿意做布施,但是我没有财物可以布施;「丽」者少也,「阙」、缺少;没有财物布施这是困难,这也是障碍。「三、耽着上妙悦意财物」,我不是缺少,我有好多的「上妙」,上品的、极微妙的,令人欢喜的这些财物我有;我心里爱着这些财物,我不肯布施,这东西舍不得布施。「四、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第四个障碍呢,就看出来将来…;我今天做这个布施,明天也布施、今天也布施、明天也布施、常常布施,我就知道将来我会因这个布施财的功德,将来得到一个果报;将来得的果报非常的美好,心里面深深的爱乐。譬如说在人间做布施,将来生到天上去得天的果报,这天的果报太好了,心里面爱着这件事;这件情形也是障碍,对于行菩萨道的事情也是障碍的。
这里举出来四种障碍,「先未串习,施物丽阙,耽着上妙悦意财物,观见当来具足财果而深欣乐」是诸障碍,这是列出来。
下面第二科「列释对治」,标列出来给我们解释一下,怎么样来消除这个障碍?分出四科,第一科「于先未串习」的障碍,分两科,第一科「通达过失」分两科,第一科是「于宿作」。
日二、列释对治(分四科) 月一、于先未串习障(分二科)
盈一、通达过失(分二科) 昃一、于宿作
若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于施先未串习所作过失。
「若诸菩萨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这个菩萨有很多的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虽然看见来乞求的人显现在前面了。「而于惠施心不趣入」,但是这个菩萨说是:你同我要钱,我对把钱给你这件事,我心里面不欢喜,「心不趣入」,心就不想这么做,不想到那个地方去做这件事;不契入布施这件事。
「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那时候这怎么办呢?菩萨是学习过佛法的所以他会这样想;如果完全没有学习佛法,他不会这么想。「即以正慧」,就是非常良好的智慧。「速疾通达」,很快地就明白了;什么呢?「是我于施先未串习所作过失」,我从来也没有做过布施这件事,没有成了习惯,现在第一次作这件事也会感觉到困难,就是「先未串习」所以就不能布施,第一次很困难。
这是「于宿作」,就是过去没有做过这种事情,我过去的生命的行为里面没有作过这种事情。现在第二科「于当生」。
昃二、于当生
复以妙慧如是通达,我于先世决定于施曾未串习;致令今世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若于今世,不强思择而行施者;复于来世,定当憎背所应行施。
「复以妙慧如是通达」,还要用妙好的智慧去这样子观察。「我于先世决定于施曾未串习」,决定是没有这样做过。「致令今世现有种种可施财物,虽见求者正现在前,而于惠施心不趣入」,决定是这么样的。「若于今世不强思择而行施者」,我今生我去做布施这件事很困难,可是若是现在我若不勉强自己观察这个道理,要改变自己,我不勉强观察我自己去行布施,不改变自己的话呢?「复于来世定当憎背所应行施」,我将来生我还决定会不高兴行布施这件事,还是不愿意做。那么我不作布施,将来就是贫穷了。
这是于过去、于当生这样思惟有这种过失。下面第二科「思择励行」,用智慧来改变自己,我勉力地我要这样做。
盈二、思择励行
菩萨如是正通达已;用此施障对治为依、力励思择而行惠施。能不随逐先未串习所作过失,自在而行。
「菩萨如是正通达已;用此施障对治为依」,这么明白了以后呢,就用此这个施的障碍的对治的智慧;对治是属于智慧,用这个智慧来对治那个施的障碍。「为依」止,用这个智慧为依止。「力励思择而行惠施」,自己努力地勉强自己,我观察自己,去修行布施。「能不随逐先未串习所作过失」,菩萨用智慧观察的结果呢,他就不随逐过去生的未串习所作的过失,他能改变过来。「自在而行」,他那个智慧的力量大呢,也就可以做这件事,就能布施了。
这是「先未串习」的过失这样子对治了。下面第二科,「于施物丽阙障碍」分两科,第一科「通达励行」。
月二、于施物丽阙障(分二科) 盈一、通达励行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由诸财物有丽阙故,于其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如是匮乏障施因缘,忍受匮乏所作众苦,力励思择,起悲愍心而行惠施。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由诸财物有丽阙故,于其惠施心不趣入」,这个我没有钱,没有财物怎么布施呢?「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就是在观察。「如是匮乏障施因缘,忍受匮乏所作众苦,力励思择,起悲愍心而行惠施」,这个菩萨就这样想:我这样的匮乏缺少财物,障碍我布施的因缘;我想要布施,但是没有财物就不能布施了,就是障碍我这个布施的因缘;这个「匮乏」是障碍布施的因缘。「忍受匮乏所作众苦」,我自己这个生活都不是那么满意,我想要住个好房子,没有;我想要坐个好的汽车,没有;我自己的生活都不是那么样的如意,但是也无可奈何。我就忍受这种缺乏,各式各样的情形有所不足的这种痛苦我都忍受,我若不忍受怎么办呢?只有忍受了。「力励思择,起悲愍心而行惠施」,我这个匮乏就是因为前一生没有布施,所以我现在「力励思择」,我要努力地去观察思惟;我若想要解脱这个「匮乏所作众苦」,我就是要布施。「起悲愍心」,他向我求,他和我一样也是匮乏,所以我要同情他的心「而行惠施」,我要拿我一点财富送给他「而行惠施」,这是这样子。
这是「通达励行」这一科。下面第二科「作念忍苦」。
盈二、作念忍苦
作如是念:或由宿业有过失故、或由现在系属他故,令我具受众多猛利饥渴等苦,不能饶益一切众生。设我今者由行惠施因饶益他,于现法中受种种苦,乃至殒殁;如是行施,犹为最胜,非空发遣诸来求者;况当更有诸菜叶等可以活命。菩萨如是忍受匮乏所作众苦而行惠施。
「作如是念」;我这样子我本来已经很苦了,我还要把这个财富要送给他;这件事怎么作交待呢?「作如是念:或由宿业有过失故」,我现在很匮乏生活很苦,为什么我的生命是这样的呢?或者是由于过去生我的身口意三业有过失,就是悭吝没有布施,所以今生是贫穷的。「或由现在系属他故」,或者因为我现在我没有自在力,我要系属于别人;我要听别人的命令,别人命令我,叫我做什么、我做什么,我没有自主权。「令我具受众多猛利饥渴等苦」,或者由宿业有过失故,令我具受很多的猛利的饥渴等苦;或者现在系属于他,令我我具受众多猛利的饥渴等苦。「不能饶益一切众生」,总而言之!我是没有财富,我不能够饶益众生。
「设有今者由行惠施因饶益他,于现法中受种种苦」,假设我今天,我勉强地也去学习这个布施波罗蜜,这样子呢,因此我也利益了他人。「于现法中受种种苦」,我已经很苦了,我还要把我的这个生命所依赖的东西又送给人,我不是更苦了吗?「于现法中受种种苦」。「乃至殒殁」,乃至到我都活不下去了,我要把我赖以生存的这些财物送给别人,我都不能生存了,那么严重,乃至殒殁死掉了。「如是行施犹为最胜」,但是你若真是这样子的话,你这个布施波罗蜜是最殊胜地,最殊胜地。
「非空发遣诸来求者」,不要白白地就辞谢了来求你的人,一定给他一点,这样子。「况当更有诸菜叶等可以活命」,何况我并不是给他几个钱我就立刻死掉了,还没有那么严重;「何况当更有诸菜叶等可以活命」,我还有口饭吃,还不会立刻死掉的。「菩萨如是忍受匮乏所作众苦而行惠施」,「菩萨」佛教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应该这样子,忍受自己的苦难「所作众苦」,而去行布施利益众生的。
《披寻记》一三○七页:
或由宿业有过失故等者:谓由宿业过失现有匮乏,由现匮乏、系属于他不得自在。以是因缘,自尚不能解脱众苦,况饶益他?是故菩萨应作是念,忍受众苦力励行施,为除当来匮乏苦故。
我现在能布施一点,我将来就会生活好一点点。
这是第二科,「于施物丽阙障」。现在第三科,「于耽着妙物障」分两科,第一科是「通达过失」。
月三、于耽着妙物障(分二科) 盈一、通达过失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由可施物极悦意故、最上妙故、于行惠施心不趣入;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耽着所作过失。我今于苦,发起虚妄乐想颠倒,由此能生当来众苦。
「又诸菩萨,若见求者正现在前」的时候,「由可施物极悦意故」,因为可以布施的东西令我极欢喜。「最上妙故」,我这个东西非常的高尚,品质最好、最妙。「于行惠施心不趣入」,对于说我把这个东西送给人,心里面不欢喜。
「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我耽着所作过失」,这是我心里面爱着心所作的过失。「我今于苦,发起虚妄乐想颠倒」,说这个东西可爱,这个东西都是如梦如化、如梦中镜似的、如水中月,那是真实的东西呢?这东西很容易就被破坏,有什么好爱的呢?所以我糊涂,发起虚妄的乐想颠倒。「由此能生当来众苦」,我今天愚痴不肯布施,我将来就是苦恼了。能够作如是观,通达过失;我若不布施,我就将来就是贫穷的呀!
这下面第二科「思择励行」。
盈二、思择励行
于此颠倒,偏了知故;为欲断除,力励思择,用此财物而行惠施。
「于此颠倒,偏了知故」,对于这个糊涂,我不肯布施。我现在拿这个好的东西送给他,因为他接受我的布施,我将来能得转轮圣王的果报;那就是他送给我转轮圣王,你看这个好机会我都错过了,愚痴不愚痴呢?我「于此愚痴颠倒偏了知故」。「为欲断除,力励思择」,就希望断除这个颠倒、迷惑的思想执着,努力地用智慧观察。「用此财物而行惠施」,就用这个上妙的东西送给人。
下面第四科,「于观果欣乐障」分两科,第一科「通达过失」。
月四、于观果欣乐障(分二科) 盈一、通达过失
又诸菩萨若行施已,于当施果广大财利见胜功德深生欣乐,不求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邪果见所作过失。
「又诸菩萨若行施已,于当施果广大财利见胜功德深生欣乐」,我没有钱,我生活很困难,但是我还拿这么仅有的财物送给人,将来的果报不得了。说我用上妙的东西送给人,将来的果报是非常好。「于当施果」,将来布施得的果报。「广大财利」,是更广大财富的利益。「见胜功德」,我看见了最殊胜的功德。「深生信乐」,将来我能作国王,将来我生天上享天福了;「深生欣乐」,深深的生欢喜心。「不求无上正等菩提」,佛教里面说无上正等菩提这个事他没兴趣。「菩萨尔时即以正慧速疾通达是邪果见」,菩萨很快地就觉悟了;我爱着人天的富贵荣华这个是愚痴的一种见解,这不是智慧,是邪知邪见的看法所作的过失。
第二科「观察断灭」。
盈二、观察断灭
如实观察一切诸行皆不坚牢,一切诸行皆念念灭;所受用果速疾灭尽、速疾离散。如是观时,即能断灭能生欣乐邪果之见;诸所行施一切回向无上菩提。
「如实观察一切诸行皆不坚牢」,用佛菩萨的佛法中的智慧来观察这件事,「一切诸行皆不牢固」,说是人间的富贵也好,天上的荣华也好,这些有为法都是不牢固的,都是不坚固的,不会很久就没有了。「一切诸行皆念念灭」,这一切有为法都是念念地在消灭。这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现在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三个月今天二十几号了,一天一天就过去、就少了,就不足三百六十五天了,就是这样子。每一种果报虽然是美好,但是剎那剎那的灭掉就没有了。赫鲁雪夫,苏联的总理,作了十年的总理,有十年,一天一天地过去,到时候就完了,就没有了,就布里兹涅夫大权在握了,就是无常的;世间的荣华富贵无常的。王安石做了二次宰相,这就完了、结束了;曹操权利权位很高,不得了本事很大,我们今天看,通通都往事无常了。人间的富贵这样子,天上的富贵也是这样子,「一切诸行皆念念灭」。「所受用果,速疾灭尽」,很快就没有了。「速疾离散」,很快地就离开了、就散灭了,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常的。
「如是观时,即能断灭能生欣乐邪果之见」,你能真无常观,无常观的时候,即能灭除去能生欢喜爱乐这个邪果的这种知见,这种思想就没有了。这是个美好的果报?不是的。「诸所行施,一切回向无上菩提」,所以菩萨一看世间的有为法都是念念、念念就没有了。你爱着也好,你不爱着也好,究竟都无常了,没有了。那怎么办呢?不要爱着这个事情,回向无上菩提;唯有无上菩提是常乐我净的。所以圣人,「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他不去希求有为法的功德,不希求这件事,就是希求无为的境界。
这是「观察断灭」。下面第二科是「能治略义」,前面这是「对治四种障」。
荒二、能治略义(分二科) 日一、举差别
如是菩萨四种施障,当知四种能对治智对治于彼。一者、觉悟。二者、忍受众苦。三者、遍知颠倒。四者、见一切行性不坚牢。
「能治略义」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差别」。
「如是菩萨四种施障」这四种障碍,「当知四种能对治智对治于彼」,用四种能对治的智慧,来对治那四种障碍,「对治于彼」。那四种智慧呢?第一个是「觉悟」,对于那个「先未串习障」,就思惟过去我没有修过布施,今生就不愿意布施;我今生若不布施,来生更还是不布施,那我就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了。第二个是「忍受众苦」,就是「于施物丽阙障」这个你要忍受一点,你能布施就是最殊胜的功德。「三者、遍知颠倒」,第三个就是「于耽着妙物障」,你能知道你爱着这个人间天上的果报,这是一个糊涂境界,不可以爱着的。「四者、见一切行性不坚牢」的智慧,就对「观果欣乐障」也就对治出去了。
这个第二科「配胜利」。
日二、配胜利。
是诸菩萨由前三种能对治智,决定堪能正行惠施;由后一种能对治智,能正摄受施福胜果。
「是诸菩萨由前三种能对治智,决定堪能正行惠施」,这么多的菩萨由前三种能对治的智慧,就是由「觉悟、忍受众苦、偏知颠倒」,有这个智慧你就能够修行布施波罗蜜。「由后一种能对治智,能正摄受施福胜果」,你能够观察有为法都是无常、苦、空的,那你就能够成就;「摄受」当成就讲,成就「施福胜果」,由这个布施波罗蜜多的福得无上菩提,你能得这个果报。这是这样配这个胜利。
洪三、结
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这也叫做「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宙六、增上意乐胜解施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由净意乐淳厚净信分别胜解,数数缘念种种上妙无量财宝;以胜解力于诸众生乐行惠施。由此因缘,是诸菩萨以少功用生无量福。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这是第六科,「增上意乐胜解」的布施。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这个菩萨这个时候他不是在外边跑来跑去的,他是在寂静处;或是在一个静室里面「闲静」,闲居静处。「由净意乐淳厚净信」,「由净意乐」,他内心里面有清净心,这个话就不是凡夫了,他是圣人,他心里面不受一切法,心里面远离一切分别,这时候叫做「净意乐」。「淳厚净信」就是淳净深厚的净信,净信一切法都不可得,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分别胜解」就是有这样的智慧,能观察一切法。
「数数缘念种种上妙无量财宝,以胜解力于诸众生乐行惠施」,他「数数缘念」,他在这样的三昧;实在这个「净意乐淳厚净信分别胜解」就是入了禅定了,圣人、断了烦恼的菩萨,在高深的三昧里边作如是观,这叫做「增上意乐胜解施」。就在禅定里面「数数缘念」,一次又一次的这样的观察,观察什么呢?「种种上妙无量的财宝」,心里面观想「种种上妙无量的财宝,以胜解力,于诸众生乐行惠施」,用这「胜解力」就是有力量的观想的力量,就随内心的观想,就「种种上妙无量财宝」就现出来了。现出来干什么呢?「于诸众生乐行惠施」就是布施给一切众生。
这个凡夫,凡位的菩萨要合法地取得财富;就是他去用自己的工巧智,有专业知识,在这个社会里面能拿到很大的财富,然后就是布施给众生,这样子办法。这若入了圣位的菩萨呢,他不全是这样子,他就一入定,他心里面一观想,这个财富就来了,就是种种上妙无量的财宝就来了,布施给一切众生,这是这个意思。
「由此因缘,是诸菩萨以少功用生无量福」,这就看出来,这样圣位的菩萨他有这种能力。「是诸菩萨以少功用」,他这禅定他已经成就了,他随时可以入定,在禅定里面就能现出这种神通,实在这就是神变通,也就是神足通,就能生出「无量福」。「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这也是这一类的布施。
《披寻记》一三○七页: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等者:此显菩萨依定自在示现种种变化神通。由胜解力化作饮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车乘等事,与实无异。如是所作财食众具,令诸众生常得受用。义如〈威力品〉说。(陵本三十七卷八页)如是菩萨巧慧行施。当知已证增上清净意乐,是故此说由净意乐。又此意乐净信俱行、胜解俱行,于诸有情饶益方便印解决定,由是说言淳厚净信分别胜解。
「又诸菩萨内居闲静等者:此显菩萨依定自在示现种种变化神通」,就是有大自在禅定的力量,那就是四禅八定了,那是无漏的定力,现出种种神通变化的境界。「由胜解力化作饮食、衣服、末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珊瑚、车乘等事,与实无异」,依「胜解力」就是广大的观想的力量,心里面这样想就现出来这个东西了。「与实无异」,与真实的一样;他心里面想出来这个衣服、饮食等,这个真珠、琉璃等和真实的一样,你就能吃,拿过来就能用;他变现出来饮食、衣服你就可以用,就是真实的一样「与实无异」。「如是所作财食众具,令诸众生常得受用」,就能够受用,真是这样子。「义如〈威力品〉说」,像〈威力品〉所说的。(陵本三十七卷八页)。
「如是菩萨巧慧行施,当知已证增上清净意乐」,那就是得初欢喜地以上的菩萨境界,「是故此说由净意乐」。「又此意乐净信俱行、胜解俱行」,「净信俱行」,就是清净的智慧的力量和他的心在一起;「胜解俱行」,有殊胜的观想智慧的力量。「于诸有情饶益方便、印解决定,由是说言淳厚净信分别胜解。」
黄二、总略义
如是妙慧大慧菩萨巧慧行施总略义者。由有财无财,财施所摄故;如是由法施故;由无碍解施故;由胜意乐施故;由施障对治智慧施故;由增上意乐胜解施故,当知是名唯诸菩萨不共行施。
「如是妙慧大慧菩萨巧慧行施总略义者」,前边这个巧慧修行布施,这个巧慧的行布施;这个巧慧也就是妙慧,就是非常微妙的智慧;也是「大慧」超过声闻、缘觉的大智慧菩萨。总而言之,也就是巧慧。「行施」,用这样的智慧去修行布施。前面这么多的文,很多、很广了,现在把它「总略」,就是提出个要义来说,就是由略而广、由广而略,就是这个意思。
「由有财无财」,最初是有财;第一科是「有财」,第二科说是「无财」,这都是属于「财施所摄故」。「如是由法施故」,第二段就是法施故。「由无碍解施故」,这是第三段。「由胜意乐施故」是第四段。「由施障对治智慧施故」,这是第五段。「由增上意乐胜解施故」是第六段。「当知是名唯诸菩萨不共行施」这是不共于声闻、缘觉的布施。
亥三、难行施等(分二科) 天一、结前生后
如是广说于内外事菩萨所行一切施差别相已;自斯已后,即于一切施差别相中,分出所余难行施等一切差别,应当了知。
这是第三科「难行施」。第一科是「自性施」,第二科是「一切施」。「一切施」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三科「难行施等」,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
「如是广说于内外事菩萨所行一切施差别相已」,有内施、有外施,这所行一切布施的不同的行相已经说完了。「自斯已后,即于一切施差别相中,分出所余难行施等一切差别」,这是生后;「自斯已后」从这里以后,「即于一切施」的差别相里面,分出来「所余难行施等一切差别」的不同,「应当了知」。前面是「自性施、一切施」,现在「自性施、一切施」「所余」的,剩余的,就是「难行施等」。一共是有九种障布施。
这个第一科「结前生后」。现在第二科是「别辨七施」,分七科,第一科是「难行施」分三科,第一科「征」。
天二、别辨七施(分七科) 地一、难行施(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施?
不容易做;这种布施波罗蜜多不容易做的,很难的。什么叫作「难行施」呢?「征」。第二科「标」。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三种。
这是标出来数目。
下面第三科列出来这三种布施,分三科,第一科是「难行施」。
玄三、列(分三科) 黄一、第一难行施
谓若诸菩萨财物丽少,自忍贫苦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施。
财物很少,自己要赖以生存的,我要拿出来布施,这个是很难;自己要忍受这个贫的痛苦,然后送给别人,这是第一种难行施。下面「第二难行施」。
黄二、第二难行施
若诸菩萨所可爱物,或性深爱着、或长时串习,或有上品恩、或最上妙物,极生频着,能自开解,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施。
「若诸菩萨所可爱」的东西,「或性深爱着」,这个东西,本来他内心里面深深地爱着这个东西,你说要把它布施出去是很难。「或长时串习,或有上品恩」,这个东西长时间和自己接近,爱着这个东西,长时在一起,和这爱着的东西长时在一起。「或有上品恩」,这个布施的东西,对我有特别的恩德,特别有恩爱的。「或最上妙物,极生频着」,这个是最上最殊胜好的东西。「极生频着」,生出很大很大的爱着心,那你说这样的东西往外送,这是很难。「能自开解,惠施于他」,菩萨能自己用智慧来开解自己、来开导自己、开示自己,然后把这个东西惠施于他,这是不容易。那么这些东西是什么东西呢?就想一想就好了。「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施」。下面第三科,「第三难行施」。
黄三、第三难行施
若诸菩萨极大艰辛所获财物,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施。
「若诸菩萨极大艰辛所获财物」,特别的辛苦得到这个财富,然后把它「惠施于他」,「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施」,第三种难行施。
《披寻记》一三○八页:
或有上品恩者:谓于所爱有情为上品故。
「所爱的有情为上品」,说这个人是特别有恩爱的人,你把他送给别人,这是很难的。
下面第二科「一切门施」。这里分七种施,这个「难行施」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一切门施」。分四科,第一科「征」。
地二、一切门施(分四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门施?
怎么叫作一切门施?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标」。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四相。
「当知此施」,略有四种相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玄三、列
谓诸菩萨,或自财物、或劝化他所得财物、或施亲属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善友大臣亲戚眷属、或复施与他来求者。
「谓诸菩萨,或自财物」,或者自己的财物去布施。「或劝化他所得财物」,或者是向别人劝化得来的财物作布施。「或施亲属父母妻子」,这个财物向外布施的时候呢,布施自己亲爱的人;谁呢?父母是亲爱的人,妻子也是亲爱的人、奴婢、作使、善友、大臣、亲属、眷属,布施给这些人。「或复施与他来求者」,或者就是不属于前面列出来这个,其他的人向他来求的,他布施给他们。
这是「列」,下面第四科结束。
玄四、结
如是四相,是名菩萨一切门施。
这「一切门施」是这样意思。就是所布施的人不同,一类一类的,这叫「一切门施」。下面第三科「善士施」,分四科,第一科「征」。
地三、善士施(分四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善士所行名善士施?
「云何菩萨善士所行」的名叫作「善士施」呢?什么叫作「善士施」呢?
这是「征」,下面「标」。
玄二、标
当知此施略有五相。
「当知此施略有」五种相貌。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
玄三、列
谓诸菩萨净信而施。
他布施的时候,他是有清净的信心的,不是随便布施的。
《披寻记》一三○九页:
净信而施者:谓如前说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深生信解,不由他缘非他所引而行布施故。
「净信而施者:谓如前说如实了知一切品类所行布施,一切品类施果异熟」,就是各式各样的布施得到各式各样的果报这件事。「深生信解」,这个菩萨对这件事是有信心的,是有因就有果。「不由他缘」,不是由别的因缘来叫我去布施。「非他所引而行布施故」,不是别人引导我去布施的,不是的。是我自己主动要这样布施。这是由净信而去布施的。
恭敬而施、自手而施、应时而施。
「恭敬而施」,布施的时候心里面很恭敬这件事,很恭敬对方受施的人。「自手而施」,布施的时候不派别人去做这件事,自己亲手去布施。「应时而施」,就是那个时候就布施,不会再缓慢。
《披寻记》一三○九页:
应时而施者:谓如前说,唯暂来求即便施与故。
他一来说立刻就给而不会拖延,说是不大愿意给的样子。
不损恼他而行惠施。
就是给的时候不会损恼对方,然后再给你,不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三○九页:
不损恼他而行惠施者:谓如前说于自妻子、奴婢、仆使、亲戚、眷属,终不强逼令其忧恼施来求者故。
不会强逼这个人令他苦恼,然后施给求者,不是这样做的。
玄四、结
如是五相,是名菩萨善士所行名善士施。
就是施的时候情况非常良好,这叫「善士施」。
第四科「一切种施」,分四科,第一科「征」。
地四、一切种施(分四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施?
「征」,下面「标」。
玄二、标
当知此施有十三种相。
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玄三、列
一、无依施。
无所依的布施。
《披寻记》一三○九页:
无依施者:谓如前说不依世间名声赞颂而行布施,乃至广说。
就是不贪着,这个「依」是贪着的意思;不贪着世间上的人的赞叹。你要布施,别人赞叹我,哦!赞叹我布施好,我为了这个好而布施,为了这个名而布施,不是的。
二、广大施。
广大的布施。
《披寻记》一三○九页:
广大施者:谓如前说不狭劣而行惠施故。
不是狭小的境界,我就是对少数人的布施,不是;他心非常广大。
三、欢喜施。
第三是「欢喜施」,欢喜施是什么意思呢?
《披寻记》一三○九页:
谓如前说:施前意悦、施时心净、施后无悔故。
这三时心情都是清净快乐的,那么就叫作「欢喜施」。
四、数数施。
《披寻记》一三○九页:
数数施者:谓为制伏悭垢数数惠施故。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
「数数」,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布施,不是只是一次的布施,还很多次很多次地布施。什么意思呢?「谓为制伏悭垢数数惠施故」,就是制伏内心悭吝的染污心、这个悭吝心;这个悭吝心不能一下子就能对治清净,要多少次的对治。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十六页)
五、田器施。六、非田器施。七、一切物施。八、一切处施。九、一切时施。十、无罪施。十一、有情物施。十二、方土物施。十三、财谷物施。
「五、田器施。六、非田器施」,这个「田器」就是这个人是有道德的人;这个人能令我得福,你对他做布施叫作「田器施」。「非田器施」,这个人没有道德是个坏蛋,他不能令我得福;不能令我得福,我也布施,这叫作「非田器施」。「七、一切物施」,所有的东西;不是我不欢喜的东西我可以布施,欢喜的东西也能布施,就是「一切物施」。「八、一切处施」,各地方我都能布施;在自己家里也好,在别人的什么地方都能布施。「九、一切时施」,在时间上说什么时候都能布施。「十、无罪施」没有罪过的布施;你要是得到的财物是抢来的,你这还是有过失的;「无罪」,我得到的财富是合法的,那么我做布施,这是无罪过的布施。「十一、有情物」的布施,有情物、不是无情物。一般的这些,我布施一个花园、我布施一个房子是无情物,有情物的布施也能。「十二、方土物施」,这个地方的产品,这个地方的产品特别好也能布施。「十三、财谷物」的布施,或者财、或者谷的布施。
亥四、结
如是十三种相,当知是名菩萨一切种施。
「一切种施」是这样意思,结束这段文。
第五科「遂求施」,分四科,第一科「征」。
地五、遂求施(分四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遂求施?
「遂」者成也;成就你所求;你向我有所求,我就成就你叫「遂求施」。
这是「征」,下面是「标」。
玄二、标
当知此施,有八种相。
这是标出数目来。第三科是列出来名字。
玄三、列
谓诸菩萨,匮乏饮食而求乞者,施以饮食。匮乏车乘而求乞者,施以车乘。匮乏衣服而求乞者,施以衣服。匮乏严具而求乞者,施以严具。匮乏种种资生什物而求乞者,施以种种资生什物。匮乏种种涂饰香鬘而求乞者,施以种种涂饰香鬘。匮乏舍宅而求乞者,施以舍宅。匮乏光明而求乞者,施以光明。
「谓诸菩萨,匮乏饮食而求乞者」,诸菩萨「匮乏饮食」生活困难,向他有所求乞,那么「施以饮食」,诸菩萨就布施他饮食。「匮乏车乘而求乞者」,他没有车,菩萨就施以车乘。「匮乏衣服而求乞者,施以衣服」,菩萨就用衣服布施给他。「匮乏严具而求乞者,施以严具」,他造一个大殿,供佛没有庄严具,向你有所求,你就是满足他,「施以严具」。「匮乏种种资生什物而求乞者」,他缺少种种的「资生物」,就是维持生命的这些这些东西,「什物」就是各式各样的东西。这是总说;前面是别说,这是总说。「施以种种资生什物。「匮乏种种涂饰香鬘而求乞者」,「涂饰」涂抹上作庄饰:或者是香粉、香末、或者是香油,或者是「鬘」,就是用种种花连接在一起叫作「鬘」,「而求乞者,施以种种涂饰香鬘」。「匮乏舍宅而求乞者,施以舍宅」,把房子送给你。「匮乏光明而求乞者,施以光明」,光明的布施。
下面第四科「结」。
玄四、结
如是八相,是名菩萨遂求施。
下面第六科「二世乐施」,分四科,第一科是「征起」。
地六、二世乐施(分四科) 玄一、征起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施?
此世乐、他世乐;我成就你现在世的安乐,也成就你将来世的安乐,这种布施。什么是这样的布施呢?这是「征起」,下面第二科「总标」。
玄二、总标
当知此施略有九相。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总说名为能令众生此世他世乐施。
就是用「财施」、用「无畏施」能令你现在世生活快乐。「法施」能令你将来生活快乐。这是「总标」。
下面第三科「列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财施」分二科,第一科是「列」。
玄二、列释(分三科) 黄一、财施(分二科) 宇一、列
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吝垢而行惠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
「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就是上妙的财物、清净的财物、很如法的财物。这分这么三种:上妙、清净、如法,这三种财物。「调伏悭吝垢而行惠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布施的财物都是上妙的、是清净的、是如法的。这下面是「调伏吝垢而行惠施」,悭吝是一种垢,我心里面有「悭吝垢」,我现在把这个上妙的、清净、如法的财物布施出去,破除去我内心的「悭吝垢」,这样子行布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这个悭吝垢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积藏垢」,这个「积藏垢」也需要把它清出去、排遣出去;用怎么办法呢?也用这个布施来对治它。
《披寻记》一三一○页:
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者:谓所施物精妙鲜洁如法所得故。
「谓」你所布施的东西,这个财物本身非常地「精妙」、「鲜洁」它没有垢染,这是「鲜洁」。还有「如法所得」,不是非法得来的,不违犯国家的法律得来的,不是偷来的。那么这叫作「上妙清净如法财物」。
下面第二科解释,前面是「列」。
宇二、释
调伏悭吝垢者:谓舍财物执着。调伏积藏垢者:谓舍受用执着。
「调伏悭吝垢者:谓舍财物执着」,这个东西是我的就是爱着这个东西,现在我弃舍这个,就把悭吝的心破出去了。「调伏积藏垢」是什么意思呢?「谓舍受用执着」,这个东西我积聚收藏起来,积聚收藏的目的就是我要受用、我要享受的;现在我把它布施出去,就把这个受用的执着破出去了,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三一○页:
谓舍财物执着及舍受用者:此中财物执着,谓于所爱乐事。受用执着,谓于从彼所生爱乐受。如是二种差别,如〈闻所成地〉说。(陵本十四卷十四页)
「谓舍财物执着及舍受用者:此中财物执着,谓于所爱乐事」,这个「所爱」,这件事我非常爱着它,不必讲理由,这个东西是我的我爱着这个东西,这就叫作悭吝。「受用执着」是什么呢?「谓于从彼所生爱乐受」,就是从这个东西生出来的,生出来的东西是我所爱的;譬如这个面包,我吃得很可口、爱乐这个味道,那么这叫做「受用」的执着,破除这个受用执着。「如是二种差别,如〈闻所成地〉说。(陵本十四卷十四页)」。
下面第二科「无畏施」。前面是财施,这是第二科「无畏施」。
黄二、无畏施
无畏施者:谓济拔狮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
前面说「当知此施略有九相」这个地方。「略有九相」:这个「财施」有三相、「无畏施」有三相、「法施」也有三相,那么就是九相。
「财施」有三相:「上妙」这是一种相、「清净」也是一种相、「如法」的财物又是一种相。这个「上妙」就是这个财物本身是最高尚的东西。这个「清净」就是:你不是劫盗得来的,不是偷人家东西,合法得来的东西那么就叫做「清净」。这个「如法」的财物呢:菩萨布施给众生的财物;菩萨不可以用酒送给人,你不可以用刀送给人,菩萨也不轻易地把女人送给人,那么就叫「如法财物」。这是财布施分这么三种。
这个「无畏」的布施也有三种:「谓济拔狮子、虎狼、鬼魅等畏」这是一种恐怖,菩萨能帮助你解出去。「拔济王贼等畏」,国王或者是土匪的恐怖,菩萨也能帮助你解除、解决。「拔济水火等畏」,为水所溺、为火所烧、或者大地震来了这些事情,这都使令人恐怖的,菩萨能解除去这些怖畏。
第三科是「法施」。
黄三、法施
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说法,劝修学处。
「法施者:谓无倒说法」:为人说法的时候不能颠倒说法。「称理说法」:能合乎道理,这又是一种。「劝修学处」:劝导众生受持净戒,受持三皈、五戒、十善、八戒、菩萨戒、比丘、比丘尼戒,这又是一种;这加起来是三种。
《披寻记》一三一○页:
无倒说法称理说法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名无倒说法。苦论、集论、灭论、道论是名称理说法。如是差别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五页)
「无倒说法称理说法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是名无倒说法」,你劝人布施、劝人持戒、劝人生天,这样的论这叫作无倒说法。「苦论、集论、灭论、道论,是名称理说法」就是苦集灭道。「如是差别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五页)」。
下面第四科「结配」,黄一、「结」。
玄四、结配(分二科) 黄一、结
如是一切总说九相,是名菩萨能令众生此世他世乐施。
令你现在世、令你将来世很安乐的布施。这是「结」,下面是「配」。
黄二、配
此中财施无畏施及此差别,能令众生此世安乐;法施及此差别,能令众生后世安乐。
这个「财施」和「无畏施」;「财施」也有差别,「无畏施」也有差别。菩萨作这种布施,「能令众生此世安乐」,现在生活安乐。法的布施及此差别,法的布施也有差别,「能令众生后世安乐」;这个布施能令后世得安乐,你本身也要学习才可以。
这是第六科,下面第七科「清净施」分四科,第一科,「征起」。
地七、清净施(分四科) 玄一、征起
云何菩萨清净施?
云何菩萨清净的布施呢?
玄二、标列
当知此中有十种相。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不积聚施。四、不高举施。五、无所依施。六、不退弱施。七、不下劣施。八、不向背施。九、不望报恩施。十、不希异熟施。
这是「标列」出来。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释,解释这十种相貌。第一科是「不留滞施」。
玄三、随释(分十科) 黄一、不留滞施
云何不留滞施?谓诸菩萨,见来求者正现在前,速疾惠施不作留滞;非来求者疾望得财,如诸菩萨速希惠施。
「云何不留滞施?」怎么叫作不留滞施呢?「谓诸菩萨,见来求者正现在前速疾惠施」,很快地就布施给你。「不作留滞」,不会把你留在这里做这件事、做那件事,有很多的滞碍、障碍,不会这样子。「非来求者疾望得财,如诸菩萨速希惠施」,不是来求的那个人他来求的心情很急,急急地希望你给他钱;他心情很急,来求的人心情很急。「如诸菩萨速希惠施」,你那个急你还赶不上那个诸菩萨他给你财的那么快,他一点不留难你;哦!你给我做做什么、给我做做什么…,说出很多的事情、条件;他没有,他赶快布施给你。
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不执取施」。
黄二、不执取施
云何不执取施?谓诸菩萨不以妄见执取于施。或执此施空无有果,或执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执唯施极净圆满是世出世究竟清净。
「云何不执取施?谓诸菩萨不以妄见执取于施」,不会有错误的思想,执着这个布施。什么叫作「妄见执取于施」呢?「或执此施空无有果」,他或者就是执着这个布施不会有果报的;就是作善不得善报、作恶不得恶报,那这就是「妄见」,菩萨没有这种思想。「或执杀害而行惠施以为正法」,或者是杀一只猪去供养孔夫子,这样子「而行惠施」,这是「正法」、是合道理;菩萨没有这个思想。「或执唯施极净圆满是世出世究竟清净」,或者执着这个布施波罗蜜是最清净最圆满的功德,是世间出世间最究竟最清净的功德,其余的一切事情都不如这个布施功德大;菩萨没有这个思想,菩萨不这么思想。
这个《瑜伽师地论》上有这句话。这么多的功德里面;譬如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里面,这个布施最容易做。布施是不容易的,但这么多的功德里面,布施还是比较容易做的,也能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这件事。所以弥勒菩萨知道这件事,说出这么一句话来。菩萨没有这种「妄见执取于施」;如果要有这种思想的话,那就是「妄见执取于施」。而菩萨没有这种思想,菩萨为什么没有这种思想呢?菩萨他广学一切佛法所以没有这种思想;如果你不愿意学习佛法那就有可能有这些问题,有这个问题。社会大众也认同这件事,有的人也可能就是:你现在做这件事,现在受到你布施的人,就很明白地我已经眼睛看见了他得到好处,就是到此为止。说将来还得到什么功德,他相信吗?那就又一回事了,那就不一定、不一定的。所以人的思想和他的学有关系,和他的学习有关系。
下面第三科「不积聚施」,第一科「征」。
黄三、不积聚施(分三科) 宇一、征
云何不积聚施?
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总标相」。
宇二、释(分二科) 宙一、总标相
谓诸菩萨,不于长时渐渐积集聚多财物,然后顿施。
「不于长时」期渐渐地积聚很多的财富、成功了,就有很多的财富,然后这时候顿然间我才开始布施,菩萨不这样做、不这样做的。我感觉现在信佛的人也有这个问题;我现在不出家,我在社会上去发财,发了很多财,然后我出家,有这个说法,有这个想法。而现在这个地方呢,弥勒菩萨不同意这个做法,看他怎么讲?
宙二、别辨因(分三科) 洪一、现前不施失
何以故?非诸菩萨现有施物见来求者正现在前堪能不施;不见不施是称正理。
「何以故?」什么理由?这就是「别辨因」别辨它的原因。分三科,第一科「现前不施失」,不施的过失。
「非诸菩萨」,不是诸多的菩萨他现在有很多可布施东西,看见人来向他祈求的时候,「正现在面前」向他求,「堪能不施」他的慈悲心能够不布施;不是这样的,他不能忍受这件事;他有这个财物,人家来求我不布施,菩萨不能忍受这件事。所以「非」,个「非」字贯下来,「非诸菩萨现有施物见来求者正现在前堪不能施」,不能,他的慈悲心不能忍受。「不见不施是称正理」,菩萨那个慈悲心,不看见说:我现在不布施他这是合道理的;菩萨没有这个想法。
这是「现前不施」的过失。下面第二科「积财顿施」的过失,分二科,第一科,荒一「标非」。
洪二、积财顿施失(分二科) 荒一、标非
云何积财而不速施?又诸菩萨不见积财后方顿施,是能生长多福之门。
「云何积财而不速施」呢?怎么是积聚有了财富而不赶快布施呢?怎么会这样子呢?「又诸菩萨不见积财后方顿施,是能生长多福之门」,诸菩萨不感觉到积聚了很多的财富了以后,然后再开始顿施:我这时候开始一下子布施出去,这是「能生长多福的门」;菩萨不认为这是生福之门,不认为是这样子的。
下面第二科这是「更诘」。
荒二、更诘
又正观见若别若总求者相似,渐施顿施财物平等;何缘而执福有差别?
就是这个「渐施」和「顿施」福有差别。我有了钱就能布施,这是逐渐逐渐的布施。「顿施」,我积聚了很多财富然后一下子布施出去,这叫「顿施」。
「又正观见,若别若总」,菩萨又能够很正确的看出来「若别若总」;「别」就是各别地:今天来了二个人向我求,过了几天又来了十个人向我祈求布施,再过多少天又来多少人,就是各别各别的来求施。「总」就是一下子来了一百个人,一下子来了一千个人向我求。「若别若总求者相似」,总而言之他们是有所不足向菩萨有所求,求是相似的,没有什么不同。「渐施顿施财物平等」,渐次的布施,和一下子我这一天、这七天做大布施,我布施出去一百万美钞,这一下子作布施;渐施也好、顿施也好总而言之是用这么多的钱,都是用钱或者财物这么平等的布施。「何缘而执福有差别?」什么理由你认为「福有差别」?所得的福报有差别呢?在菩萨是看得很清楚,所以「正观见」是有差别的。
这是第二科「更诘」。第三科「顿施有罪」的过失,分二科,第一科「标失」。
洪三、顿施有罪失(分二科) 荒一、标失
又诸菩萨见积聚施,其施有罪;见随得施,其施无罪。
「又诸菩萨见积聚施,其施有罪」,菩萨见出来积聚了很多的财富然后再布施,这个布施是有罪过的;啊!这一段文这么说。「见随得施,其施无罪」,随时得到财富随时就布施,这样的布施是没有过失的。所以菩萨主张是渐次的布施,不主张顿施。
第二科是「释因」,解释这个理由。
荒二、释因
何以故?若积聚已然后顿施;是则先时有来求者,其数或百而不施与,令生嫌恨不忍不信;后有一类或不希求,畜积珍财强而顿施。
「何以故?若积聚已然后顿施」,积聚了很多的财富以后,我一下子就布施出去,这样子。「是则先时有来求者,其数或百而不施与」,这样情形呢,就会出现一件事:就是你积聚的财富你还没有到时候,我一定要积聚一百万,但是现在还没有到一百万,那个时候若是有人来向你祈求,「其数或百而不施与」,或者有一百人、或者有多少人来求,你就不布施。因为你自己规定的嘛!我要到这么多才能布施,现在没到我就不布施。你若不布施的情形会怎么样?「令生嫌恨不忍不信」,那么他向你求,你没能满愿,他就嫌恨你,他就恨你了。「不忍不信」,都是一般的人嘛!你不布施,他不能容忍这件事,他不能忍受的,他也就对你没有信心了;你是菩萨,你说你要修行布施波罗蜜,结果你现在不布施,他对你没信心,这就是有了过失了。
「后有一类或不希求,畜积珍财强而顿施」,说是我要积聚到一百万美钞,我才要开始布施。那么到那个时候呢,以前向你求你不满足他,现在他可能不高兴了:我不求你、我不希求,我不去求你。那么你积聚这么多财物「强而顿施」,你不求也要求,我一定要给你,这样布施;这样的「顿施」反而不是好事。那么可能人家也并不需要,你勉强给人家,那有什么功德吗?
宇三、结
是故菩萨不积聚施。
「不积聚施」,随时得到财富,随时有所求随时就布施,这样子才是有功德,这样意思。这是结束这一段文。下面第四科「不高举施」。
黄四、不高举施
云何不高举施?谓诸菩萨于来求者谦下心施,亦不与他竞胜而施,亦不施已而生憍慢;谓我能施、我是施主,余则不尔。
「云何不高举施?谓诸菩萨于来求者谦下心施」,心里面谦下,恭敬你,自己低下一点。「亦不与他竞胜而施」,也不和别人比;我要比你强,你布施一百,我布施一千。这个是阿修罗的心情:「我要比你强」;菩萨没有这种心情,「竞胜而施」。「亦不施已而生憍慢」,菩萨布施完了以后生憍慢心:你们都不能布施,我能布施;菩萨也没有这个心情。「谓我能施、我是施主」,怎么叫生憍慢心?我能布施,生高慢心;「我是施主」,这也是生了高慢心。「余则不尔」,其他的人不能布施,也不是施主。他比你强了所以就生了高慢心,菩萨不生这种心。
这第五科「无所依施」。
黄五、无所依施
云何无所依施?谓诸菩萨不依称誉声颂而施;体达世间称誉声颂虚妄分别文字所起,唯是虚音系属妄响,譬如世间嗫蜷叶聚。
「云何无所依施」呢?「谓诸菩萨不依称誉声颂而施」,不贪着别人称扬赞叹,乃至写个文章、登个报纸赞叹你;不是的,不这样。「体达世间称誉声颂」,菩萨的智慧明白世间上的称扬赞叹,或者写出了文章、作出了诗句赞叹你,那都是「虚妄分别文字所起」,世间人都是没有般若智慧的,都是执着心说出种种话来的。「唯是虚音」,就是一个声音而已。「系属妄响」,说出那个话就是一种虚妄的音响,没有什么真实义。「譬如世间嗫蜷叶聚」,譬如世间上的「嗫」,就是麦的茎,麦的那个茎子就是「叶聚」,实在就是一层皮把它包起来成了一个茎。还有「蜷」,「蜷」就是麦的屑,或者就是糠一类的东西。这一类的东西,在古代来说,这都是人不稀罕的东西;所以这些赞叹的文字,都是虚妄分别,不值得执着的。所以菩萨不贪着人家的赞叹而行布施。
黄六、不退弱施
云何不退弱施?谓诸菩萨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闻诸菩萨广大第一最胜施时,不自轻懱恐怖退弱。
「云何不退弱施」呢?这是第六科。「谓诸菩萨施先意悦」,诸菩萨做布施的时候,布施之先心里很喜悦,布施的时候心里面很清净,没有贪瞋痴的烦恼的污染。「施已无悔」,布施了以后心里面不后悔;这种境界很高,不容易做得到。所以「闻诸菩萨广大第一最胜施时」,这位初发心的菩萨听人家说:诸菩萨广大第一最胜的布施的时候。「不自轻懱恐怖退弱」,他不自己轻视自己:恐怕我做不到啊!「施先意悦、施时心净、施已无悔」哎呀!我做不到!做不到我不要做了!所以叫做「退弱」。菩萨不退弱;你能行!我也能行!所以不退弱。
这个第七科,「不下劣施」。
黄七、不下劣施
云何不下劣施?谓诸菩萨,于诸施物勤数简择最胜最妙饮食车乘衣服等物,持用布施。
菩萨布施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去挑一挑,挑出最好的东西来做布施;不是挑一个最不好的给布施,他不是,所以叫做「不下劣施」。
下面第八科,「不向背施」。
黄八、不向背施
云何不向背施?谓诸菩萨,其心平等不堕朋党,于怨亲中悲心等施。
「云何不向背施」呢?「谓诸菩萨,其心平等不堕朋党」,来向他祈求的人,他对于这些人心都是平等的。「不堕朋党」,不落于「朋党」;我看见这个人欢喜我就布施,那个人不欢喜可能给他少一点、或者不给,菩萨没有这个事情。「于怨亲中悲心等施」,对于有怨恨的人也好、有亲爱的人也好、或者不怨、不亲中等的人也好,都是悲愍心平等的布施,所以「不向背施」;不向于爱,不背弃恨,叫作「不向背施」。下面第九科,「不望报恩施」。
黄九、不望报恩施
云何不望报恩施?谓诸菩萨悲心愍心而行惠施,终不于他希望反报。但观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深心悲愍而行惠施。
「云何不望报恩施」?「谓诸菩萨悲心愍心而行惠施,终不于他希望反报」,我布施你了,你将来要来酬谢我,菩萨没有这个想法。「但观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深心悲愍而行惠施」,菩萨布施的时候,他心里面作什么观想呢?观察世间上的众生都在希望离苦得乐,众生都有这个心理;但是他没有般若的智慧,为「爱火所烧」就是爱着五欲,那个爱的心就像火似的,为爱火所燃烧。他希求五欲的时候他受了很多的苦恼,他还是继续爱着五欲。「无有势力」,他没有力量能解脱出来,从苦恼的境界里面解脱出来。「性苦众生」,众生的心老是在苦恼里面生活的这些人。「深心悲愍而行惠施」,菩萨深深的悲愍这些众生,用这个悲愍心去布施他们,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不求回报。
《披寻记》一三一二页:
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者:谓彼众生诸行粗重其性是苦,无有势力能令永灭。于行苦中爱火所烧希求得乐,不知乐受坏苦所随,是故菩萨深心悲愍。
「求乐爱火所烧无有势力性苦众生者:谓彼众生诸行粗重其性是苦」,谓彼众生的色、受、想、行、识诸行是特别粗重的,就是贪瞋痴在那里动,那个情形都是苦恼的境界;苦恼还是苦恼,乐苦也是苦恼,不苦不乐也是苦恼,所以「其性是苦」。「无有势力能令永灭」,他自己没有力量能灭其苦。「于行苦中爱火所烧希求得乐」,他在行苦,行苦就是不苦不乐的叫行苦。行苦里面他也是爱火所烧;怎么是爱火所烧?他「希求得乐」,他希望得到五欲之乐。「不知乐受坏苦所随」,他不知道你希求乐,那个乐来了它会坏的,坏的时候你就苦恼了。「是故菩萨深心悲愍」。
第十科,「不希异熟施」。
黄十、不希异熟施
云何不希异熟施?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观一切行性是虚伪,观大菩提最胜功德。
「云何不希异熟施」呢?「谓诸菩萨修行惠施,终不希望当来所得财宝圆满、自身圆满施果异熟」,他不是爱着我将来得大财富,我将来我的身体怎么怎么好,没有这个意思;「圆满的施果的异熟」,没有这种想法。「观一切行性是虚伪」,为什么他没有这种想法呢?因为他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他观察这个世间上一切的有为法都是虚伪的;看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结果都不是真实的。「观大菩提最胜功德」,出世间的佛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最殊胜的功德,他没有欺骗性;世间上美妙的事情,世间上的事情感觉到荣华富贵是好,但是你若得到荣华富贵的时候,荣华富贵令你苦恼,所以都不是真实的、是有欺骗性的。你若得无上菩提是安乐自在的,你原来是这样想,你成就了它也是这样子是安乐自在,是没有欺骗性。
第四是「总结」。
亥四、总结
由此十相,菩萨所行布施清净、最极清净。
所以菩萨行布施波罗蜜多,是最清净的,因为没有贪瞋痴。
下面第四科「结」。
戌四、结
如是菩萨依止九相所行惠施,圆满施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九相布施就是:自性施、一切施、难行施、一切门施、善士施、一切种施、随求施、二世乐施和清净施。这样行布施波罗蜜多,圆满了布施波罗蜜多以后,能证悟无上正等菩提,就成佛了。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九(4)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