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是究竟法吗?

法增比丘:业是究竟法吗?

‘业’是究竟法吗?

  ‘业’是佛法里的重要课题。我们若不把它仔细的学习和了解,将不能生起正见,亦不会寻求皈依,守持戒律,修习止观,证悟道果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业’是什么?

  第二我们要知道‘业’的作用?

  第三我们要知道如何消除‘业’的作用或‘净业’,达到解脱

什么是‘业’?

  “Cetanàhaü, bhikkhave, kammaüvadàmi.Cetayitvà kammaü karoti-kàyena vàcàya manasà。”----【增支部第六集,第六品,第九经】

  “‘意图’,‘意行’是业,一个人以身,语,意造业。”

  “思业,思已而以身语意造业。”---元亨寺的版本

  元亨寺的版本应更正确的从巴利文译为:“‘思’,比丘!说是业。‘思已’而以身,语,意造业。”

  巴利文‘kamma’是‘作为’,但在佛教里则专指‘意愿的作为’。在究竟法的角度来看,业是指善或不善的思心所,因为思是负责造业的心所。

  业是‘行为‘, ‘意愿的作为’,追源而说它是善或不善思心所,‘思’负责造业。佛陀与阿拉汉不再造业,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了造业根源的无明与渴爱。

  业力与轮回的关系是这样的,造业是因,轮回是果。报是指果报(异熟)。业有如种子,报有如种子长大开花后所结之果。随彼业因,业报也有好坏之分。因果是自然的规则,不受任何力量控制,也无上帝或大梵天王的主使。

  在【增支部Anguttara Nikaya3.135经】中佛言:“比丘们啊!凡是在过去世之中,曾为应供及正等觉者的世尊(复数),都曾经是业论者、业果论者和精进论者。比丘们啊!摩伽利是个愚人,他说:“非业、非业果、非精进”而遮止这一切。”佛陀承认业,并认为我们受过去所造之业影晌。

  佛说:“我们是业的主人,是自己业的继承人,由自己的业而生,是自己业的亲族,依自己的业的支撑而活,不论我们造何种业,善的或恶的,我们必将去承担,这是肯定的,我们应当天天如此地思维及反省。”【中部135经】

  在《中阿含。鹦鹉经》里鹦鹉摩纳向佛提出业报的问题:「瞿昙!何因何缘彼众生者俱受人身,而有高下,有妙不妙,所以者何﹖瞿昙!我见有短寿、有长寿者,见有多病、有少病者,见不端正、有端正者,见无威德、有威德者,见有卑贱族、有尊贵族者,见无财物、有财物者,见有恶智、有善智者。

  世尊答曰:彼众生者因自行业,因业得报。缘业,依业,业处,众生随其高下,处妙不妙。」所以我们所得果报,因业, 缘业,依业,随其高下,处妙不妙。

  在【相应部12.18经】里佛否决世人对业的四种极端看法:“苦乐非自作(宿命论,一种极端),也非他作(大自在天神所作,另一极端),更非自他作(自己宿世及大自在天神共作),亦非自非他无因作(无因而生)。”佛依中道而说法,以十二缘起来解释。它纯粹是我们各自所造的业,当缘的条件具足时,引来不同的受生环境,不同的色身,不同的命运、遭遇,不同的果报。

  菩提比丘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里说明:“思:巴利文cetana与citta(心)是源自同一词根;它是实现识知过程的目的之心所,由此它称为‘思’。诸注疏对‘思’的解释是:“它组织各相应法以对目标采取行动。其特相是意愿的状况;作用是累积(业);现起是指导互相配合;近因是相应法。它就有如一位大弟子,不单只自己背诵功课,也确保其它弟子都有背诵功课;所以当思开始对目标作业时,它也指挥其它相应法执行各自的任务。思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因为所采取的行动之善恶即决定于思。”

  虽然【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 第3节里菩提比丘说:“善心与不善心两者是‘业’’。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心是果报心。这类心组成有别于前两种的第三种心;它包括善业与不善业的果报。应明白在此所指的业与果报两者皆是纯粹属于精神方面的。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其果报是其它体验成熟之业的心。”---这是从思的果报来说的,它也指出“业是与善心或不善心相应的‘思’”。

  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第22节里菩提比丘指出身与语业---“一般上是通过身门发生:关于业,它是经过门所造。身门即是「身表」,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他们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外(见第六章、节四)。说「一般上」是因为也可以通过言语达成杀生或偷盗,例如命令他人作;但这种业还是属于身业。

  语门:语门即是「语表」,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言语(见第六章、节四)。虽然妄语等亦能通过身体进行,譬如通过书写或打手势,但由于主要实行它们的是语门,所以它们还是被称为语业。

  贪婪等:一般上,最后三种业之道只发生在心里,而没有达到通过身体或言语表达于外。这种业称为通过意门发生;而意门则是一切心的总称。贪婪是贪心所,生起为希望获得他人的财物。即使已对他人的财物生起了贪念,但若还没有希望获得该财物,它即还不是「足道之业」。”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第23节里菩提比丘指出意业---“严格来说,瞋恨是瞋因的一种呈现方式;贪婪是贪因的一种呈现方式;邪见是邪见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如是这三业之道是上述三种心所。其它七业之道则是与不善因同时生起的思心所。虽然有时候贪可以是杀生的潜在动机,而瞋可以是邪淫的潜在动机,但从【阿毗达摩论】的角度来说,导致切断其它有情命根的思肯定是拥有瞋因,即瞋恨其它有情的存在;而导致犯邪淫的思肯定是拥有贪因,即想要与不如法对象行淫之欲。导致造作偷盗、妄语、两舌及绮语的思则可以是与贪或瞋相应。一切不善业之道肯定与痴因相应。不善业也就是十二不善心。于此则视整个心(与诸相应心所)为业,而不是只视思心所为业。”最后这两句的说明不是阿耨楼陀尊者所着的原文,只是译者菩提比丘所加的,不要被他的说明搞糊涂了。他应解释说:不善业也就是十二不善心,整个心(与诸相应心所)为思心所的造作(业)。

  谈到心与心所就要谈心路过程,心路过程有六支的六组: 一、六依处; 二、六门; 三、六所缘; 四、六识; 五、六种心路过程; 六、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但是不活耀的心路过程心的呈现方式有三种,即:业、业相与趣相。结生与死亡也是离心路过程。关于大部分讨论业的篇章都在离心路过程中,所以业不是‘心’或‘心所’。

  因此‘业’不是‘心’或‘心所’。上面已说的清楚:‘思’的作用是累积(业)。所以‘业’不列于‘心’或‘心所’之中。

  所以有些人执取不同的观点,第一种人说思是业,第二种人说业是思,第三种人说思不是业,思造作业,第四种人说业不是思,而是思所造作。第一与第二都错,只有第三与第四对。

  有十种「不善业之道」,其中三种是身业(杀,盗,邪淫)、四种是语业(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三种是纯意业(贪,瞋,痴)。首七种是指导致实行各自作为的思心所。无论该造作是否已经完成,该思都是不善的;但若已完成其造作或已达到目的,例如(达到)令受害者死亡,或(完成)获取他人的财物等等,它们即成为「足道之业」(已完成作为之业)。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四章 第17节里菩提比丘更提到“人们会体验到不可喜、可喜或极可喜所缘是由自己的过去业所决定。如是所遇到的目标提供过去业成熟的因缘,而生起为果报心。”这里已经说明了业是心的作用,即是‘思已’而以身语意造业,然后感受果报。

  我们要知道,只有四种究竟法:那即是心,心所,色,和涅盘。或者五种究竟法(五蕴):那即是色,受,想,行,识。业是这些法的作用。

  我们造业的果报依业力可分为两种:殊胜与低劣。殊胜的善业是由清净无染的心所造,而且在造业前与造业后心都有良好的动机;例如布施以如法取得的财物给予具有德行的人,而且在布施前与布施后心都感到欢喜。若在造业前与造业后,心受到烦恼污染,譬如自赞毁他、行善后反悔,该善业即变成低劣的。在欲界所作的善业能产生欲界结生。在欲界所修得的色界定善业能产生色界结生,每一种色界禅那善心都会导致(禅修者)投生到与其层次相等的十二层色界天去。在欲界所修得的无色界定善业能产生无色界结生,培育无色禅善业的禅修者也会投生到(与自己所证得的禅那)层次相等的四层无色界天去。

‘业’的作用

  “如佛陀所说:‘业是田地,心是种子及渴爱是水份;而有情受到无明蒙蔽、受到渴爱所缚的心将会导致投生到另一个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部A.3:76/i,223】)

  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三章 第17节里菩提比丘说:“当人临命终时,基于其过去业与当时的情况,某个目标即会呈现于他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这目标是以下三种之一:

  一、业:过去所造的善业或恶业。

  二、业相:是与即将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至何处的善业或恶业有关的目标或影像,或是造该业的工具。例如:虔诚的信徒可能会看到比库或寺院的影像;医生可能会看到病人的影像;而屠夫则可能听到被宰杀的牛的哀号或看到屠刀。

  三、趣相:这即是临终者下一世将投生的去处。例如:即将投生至欲界天的人可能会看到天界的宫殿;即将投生至畜生界的人可能会看到森林或田野;即将投生至地狱的人可能会看到地狱之火。”

  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四章第17节里菩提比丘说:“人们会体验到不可喜、可喜或极可喜所缘是由自己的过去业所决定。如是所遇到的目标提供过去业成熟的因缘,而生起为果报心。该果报心自动地会与该所缘的自性相符,完全没有刻意造作,即有如镜中的脸影与真正的面容相符一致。

  由于不善业成熟,人们遇到不可喜所缘,以及生起识知该所缘的不善果报心。在此,根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肯定是不善果报心。除了苦俱身识之外,它们都是舍俱。

  反之,由于善业成熟,人们遇到中等可喜或极可喜所缘,以及识知该所缘的善果报心。在此,根识、领受、推度与彼所缘四种果报心肯定是善果报心。除了乐俱身识、体验极可喜所缘的悦俱推度与悦俱彼所缘之外,它们都是舍俱。”

  佛陀指出‘业’的作用,它是无主宰的,我们因为受到无明的蒙蔽与渴爱的束缚,所以我们认为有一个‘我’,因而这‘我’造业,感召果报而受苦。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 第8节里菩提比丘说:“业之定法是独立运作的;它确保所造的业依其善恶而带来相符的果报,即如所种下的种子肯定会依其种类而长出果子。在诸缘具足时,业即会产生其果,即果报心与心所,以及业生色。”

  依作用:诸业执行各种不同的作用,在此提及了四种。业能在不同的时期,执行当中一个或多个作用。

  1.令生业是在结生及一辈子里产生果报心、心所与业生色的善或不善思。在结生那一刻,令生业产生了结生心以及组成新生命的身体的业生色。在一世之中,它继续产生其它果报心与业生色,例如五根、性根色及心所依处。只有在临死时成熟的业才能产生结生心,但一切善与不善业都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其果报。通常执行产生结生的是「足道之业」或「完成作为之业」,但「未足道之业」也能够执行产生结生。

  2.支助业:这是没有机会成熟以产生结生的业,但它支助令生业,延长后者所产生的善报或恶报,或者是支助后者所产生的五蕴。例如,由于善的令生业成熟,某有情投生为人,支助业即协助延长其寿命,以及确保他健康、丰衣足食。反之,当不善的令生业带来病痛时,其它不善业则可能支助它,以令医药无效,因而延长了病痛。当某有情由于不善的令生业而投生为动物时,支助业即会援助该恶业产生更多的苦果,也可能延长其寿命,令到不善果报心之流更长久。

  3.阻碍业:此业也是没能产生结生之业,但能够阻碍令生业,以缩短后者的善或恶报。即使令生业在过去造下时是很强,但在阻碍业的直接对抗之下,它即不能全面地产生它的果报。例如,在阻碍业的影响之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善趣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善趣;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家庭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家庭;原本能带来长命的业,变成只能带来短命;原本能带来美貌的业,变成只能带来平庸的面貌等等。反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大地狱的不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小地狱或饿鬼道。

  在一生当中,可看到许多是阻碍业造成的事件。例如,在人间里,这种业会阻碍业生五蕴,而支助恶业成熟,导致个人在财富、亲友等方面遭受损失与痛苦。在恶趣里,阻碍业则可能对抗令生业,而带来一些快乐。

  4.毁坏业:此业可以是善或不善;它中止了较弱的业,不令它继续产生果报,而引生自己的果报。例如,某人生为人,其令生业原本能够带给他长寿,但毁坏业的出现令到他早日夭折。根据列迪长老,毁坏业也能中止眼、耳等五根作用,而导致瞎眼、耳聋等,也能够导致变性。

表:四个四种业总览

  表源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五章

  《阿毗达摩义广释》对令生业及毁坏业之间的分别所作的解释是:“令生业在引生自己的果报时并没有中止其它业,而毁坏业则先中止其它业的果报,然后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但【阿毗达摩义广释】所提到的其它论师则认为毁坏业完全没有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它只是中止其它业的果报,然后让另一种业有机会产生它的(结生)果报。”

以八正道消除‘业’的作用或‘净业

  我们的一生当中,都是这四种业: 令生业, 支助业, 阻碍业和毁坏业支配我们所有善,恶,苦,乐,穷,富,贵,贱,寿,夭,有,无的果报。若你能如是去看待它,在证悟涅盘之前,就应谨慎造业,试图以八正道净化自己的三门之业。

  这八正道是:

  1.正确的知见,正确的对轮回的主体的认知(以解除断见,无作见和无因见)及无明,无明是对以下八事的无智:四圣谛、过去世、未来世、过去世与未来世、缘起。

  2.正确的思惟,以解除贪,瞋,痴。

  3.正直的言语,以解除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4.正当的行为,以解除杀,盗,邪淫,及正淫。

  5.正当的职业,以解除邪命,对于出家众是指无理求取,贪欲无厌足,并以种种技术咒说来维持生命,以非法求衣,非法求食,非法求得床座和其它用品,故弄玄虚,诵经征费,占卜看相,查地理看风水说吉凶等。在家众的邪命有贩卖人口,经营武器军械,杀生工具,饲养屠宰动物和卖肉,沽酒,经营毒药,毒品麻醉物,嫖赌,看相,看命,看风水,使用蛊术等。

  6.。正当的努力,依正精进向正道前进。

  7.正直的忆念,依正念以提升念的清净,从而灭尽识。

  8.正确的禅定,依正念以达到念的清净,达到无念无识的状况,进而以慧观照名色法的真相。每一种禅那善心都会导致(禅修者)投生到与其层次相等的色界天。色界天的层次是跟佛说的四禅一样,只有四禅天。

  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造业,净化自己的业。

  八正道是中道,是导致苦息灭的道路。 这八正道就是戒、定、慧三学。正语、正业、正命的三法包含在戒学中。正精进(正方便)、正念、正定的三法包含在定学中。正见、正思惟(正志)的二法包含在慧学中。它的开展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和八圣道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