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僧宝传 第十八卷
禅林僧宝传 第十八卷
大觉琏禅师
禅师名怀琏、字器之、漳州陈氏子也。初其母祷於泗州僧伽像、求得之。故其小字泗州。幼有远韵、聪慧绝人。长为沙门、工翰墨声称盛著。游方爱衡岳胜绝。馆于三生藏有年。丛林号琏三生。闻南昌石门澄禅师者。五祖戒公之嫡子也。往拜谒、师事之十馀年。去游庐山圆通。又掌书记於讷禅师所。皇佑二年正月、有诏。住京师十方净因禅院。二月十九日、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号大觉禅师。斋毕传宣、效南方禅林仪范、开堂演法。又宣左街副僧录。慈云大师清满、启白倡曰。帝苑春回、皇家会启。万乘既临於舜殿。两街获奉於尧眉。爰当和煦之辰。正是阐扬之日。宣谈祖道、上副宸衷。问答罢乃曰。古佛堂中曾无异说。流通句内诚有多谈。得之者妙用无亏。失之者触途成滞。所以谿山云月、处处同风。水鸟树林、头头显道。若向迦叶门下。直得尧风荡荡、舜日高明。野老讴歌、渔人鼓舞。当此之时、纯乐无为之化。焉知有恁么事。皇情大悦、与琏问答诗颂。书以赐之、凡十有七篇。至和中、上书献偈、乞归老山中。偈曰、千簇云山万壑流。归心终老此峰头。馀生愿祝无疆寿。一炷清香满石楼。上曰、山即如如体也。将安归乎、不许。修撰孙觉莘老、书问宗教。琏答之书。其略曰、妙道之意。圣人尝寓之於易。至周衰先王之法坏、礼义亡。然後奇言异术、间出而乱俗。逮我释迦入中土。醇以第一义示人。而始末设为慈悲。以化众生、亦所以趣时也。自生民以来、淳朴未散。则三皇之教简而素春也。及情窦日凿。则五帝之教详而文夏也。时与世异、情随日迁。故三王之教密而严秋也。昔商周之诰誓。後世学者、有所难晓。彼当时人民、听之而不违。则俗与今如何也。及其弊而为秦汉也。则无所不至。而天下有不忍愿闻者。於是我佛如来。一推之以性命之理。教之以慈悲之行冬也。天有四时循环、以生成万物。而圣人之教、迭相扶持。以化成天下。亦犹是而已矣。至其极也、皆不能无弊。弊迹也、道则一耳。要当有圣贤者、世起而救之也。自秦汉至今、千有馀岁。风俗靡靡愈薄。圣人之教裂而鼎立。互相诋訾、不知所从。大道寥寥莫知返、良可叹也。琏虽以出世法度人。而持律严甚。上尝赐以龙脑钵盂。琏对使者焚之曰。吾法以坏色衣、以瓦钵食。此钵非法。使者归奏、上嘉叹久之。琏居处服玩。可以化宝坊也、而皆不为。独於都城之西、为为精舍。容百许人而已。有晓舜禅师、住栖贤。为郡吏临以事民其衣、走依琏。琏馆于正寝、而处偏室。执弟子礼、甚恭。王公贵人来候者、咸怪之。琏具以实对曰。吾少尝问道於舜。今其不幸。其可以像服、二吾心哉。闻者叹服。仁庙知之、赐舜再落发。仍居栖贤寺。治平中、琏再乞还山坚甚。英宗皇帝留之不可。诏许自便。琏既渡江、少留于金山西湖。遂归老於四明之育王山广利寺。四明之人、相与出力。建大阁藏所赐诗颂。榜之曰宸奎。命翰林学士兼侍读端明殿学士苏轼、为之记。时京师始建宝文阁。诏取其副本藏焉。琏归山二十馀年。年八十二、无疾而化。
赞曰、琏公生长於寒乡。栖迟於荒远。钵饭布衲、若将终身。一旦道契主上、名落天下。而能焚龙脑、让正寝。非其素所畜养、大过於人者。何以至是哉。至於与士大夫论宗教。则指物连类。折之以至理、使其泮然无疑。则亦知为比丘之大体者欤。
兴化铣禅师
禅师名绍铣、泉州人也。住潭州兴化禅寺。开法嗣北禅贤禅师。铣有度量、牧千众、如数一二三四。长沙俗朴质、初未知饭僧供佛之利。铣作大会以诱之。恣道俗赴、谓之结缘斋。其後效而作者、月月有之。殆今不绝。荆湖之民、向仰之笃、波及蛮俗。章丞相惇、奉使荆湖、开梅山。与铣偕往。蛮父老闻铣名。钦重爱恋、人人合爪。听其约束、不敢违。梅山平、铣有力焉。湘南八州之境、岁度僧数百。开坛俱集、以未为大僧。禅林皆推挤。铣榜其门曰、应沙弥皆得赴饭。自其始至、以及其终。三十馀年不易。人以为难。时南禅师道价、方增荆湖。衲子奔趋、入江南者。出长沙百里、无托宿所。多为盗劫掠、路因不通。铣半五十为馆。请僧主之以接纳。使得宿食而去。诸方高其为人。晚得风痹疾、左手不仁。然犹领住持事。日同僧众、会粥食不懈。铣以精进为佛事。公卿礼敬、以为古佛。元丰三年辛酉九月二十一日。右胁累足、以手屈枕而化。阇维收舍利。两目睛不坏、肠二亦不坏。益以油火焚之。如铁带屈折、色鲜明、并塔之。阅世七十二、坐六十四夏。号崇辩大师。
赞曰、云门临济两宗。特盛于天下、而湖湘尤多。云门之裔、皆以宗旨自封、互相诋訾。北禅贤公、铣之师也。贤於云门为四世孙。而铣独能以公为心。中涂设馆、以待求道。他宗之辈。非特瞩理甚明。亦抑其中、有异於人。故火化之日。二肠双睛、皆不坏。此其验也。
- 上一篇:禅林僧宝传 第十九卷
- 下一篇:禅林僧宝传 第十七卷
- 南禅七日(1)
-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三
- 景德传灯录 第一卷
- 五灯会元 第一卷
- 授菩萨戒仪轨(一)
- 南禅七日(2)
- 碧岩录 第一卷
- 南禅七日(4)
- 南禅七日(3)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上)
- 指月录目录
- 南禅七日(5)
- 指月录卷之一
- 南禅七日(6)
- 南禅七日(21)
- 南禅七日(7)
- 南禅七日(9)
- 宗镜录(1-4)
- 南禅七日(8)
- 南禅七日(10)
- 禅关策进(上)
- 南禅七日(11)
- 南禅七日(12)
- 南禅七日(13)
- 南禅七日(14)
- 南禅七日(19)
- 南禅七日(20)
- 南禅七日(16)
- 南禅七日(18)
- 南禅七日(17)
- 南禅七日(15)
- 《星云大师讲演集》-佛教的政治观
- 五灯会元 第二卷
- 五灯会元 二十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三卷
- 景德传灯录 第二卷
- 指月录卷之二
-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心的动态到心的静态
- 《坐禅三昧经》上的修禅方法介绍(下)
-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