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伏其心--修身与论六祖
你们的腿有没有坐热?如没有,说明气血还不畅通。
一个人衰老先从脚开始。从脚到小腿,慢慢往上发展,如果一个人的腿脚很灵活,说明他的生命力还很强。你们看小孩子一天到晚不停地跑来跑去,说明他的腿很有力气。一个人衰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不愿走路。人为什么喜欢架起“二郎腿”?为什么越累越要把腿架起来?这种情况大家都有过体会,甚至有人把脚架到办公桌上,一架上去感到非常舒服。因为把腿架起来会把下半身的血液控到上半身,也就是下半身给上半身补充了力量。人的精、气、神都是从两脚开始产生。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声音和内在的气质,就必须通过盘腿。什么时候盘腿感到两脚产生一股热量,顺着小腿往上升,这个时候你的眼球和声音都会改变。这时走路就非常轻飘,绝对不会咚咚响。我们中国有部著作叫《冰鉴》,是专讲人的命相的。里边有这样的话:走路咚咚响,一辈子受贫穷!为什么古人讲:坐如钟、卧如弓、立如松、行如风?如果一个人生理上改变了,就会改变内在的气质,行、住、坐、卧就自然符合上述的要求。一个人疲劳后就想仰面朝天躺着,如果一个人的精、气、神凝聚在体内,睡觉时就会喜欢采取侧卧,也就是佛教所说的“吉祥卧”。养成吉祥卧的习惯,体内的能量就容易贮存起来,而不会漏掉。
回忆起我自己盘腿的过程,到第三年时,脚上才产生一股热流,从脚上向小腿慢慢游动。实际上我这种速度已经是非常慢了。古人传记中讲,一个年轻人半年就可以达到这样。一个人身心不改变,内在的气质绝不会改变。实际上身心原本一体,根本没办法分开。
大家学佛都知道原本现成、自在圆满、圣人不增加一点,凡夫不减少一点,那还修什么呢?修心,心拿得出来看得到吗?古人一再告诉我们要行苦行,当初释迦佛也是行苦行,从身体上下手。现在的人都说修行是修心,不必苦行,说释佛苦行六年也未修成。难道古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吃苦,也吃不了苦,心气一个个都比古人高,根器似乎都比古人锐利。为什么现在修道成就的这么少?古人一个个修苦行反倒成就了?而现在人从心态上下手,反倒一个个退道了?最后说自己不是修行的根器、师父的法不究竟。
古人告诉我们有几部经、论必须要读:《楞严经》、《圆觉经》、《三论宗》(百论、中论、十二论)。《楞严经》告诉我们“身心是一元的,一体的。山河大地都是心的显现”。既然是一元的,从身体上下手,就意味着从心态上下手。心无形无相,不可捉,不可摸,而身体可捉可摸,降服了身体也就降服了其心。所以古人要从身体上下手,要修苦行。而现在的人从心态上下手,下了几年没有摸到心,修了几年后的结局是放弃了信仰,退失了道心。古人没有一个不是尝尽了人间痛苦,降服身体,渗透到心灵,最后才把握了心。身体既然也是“唯心所造”,就没有理由不和心同为一体。佛经里讲“万法唯心造”万法是心,心生万法。心的显现借助身体,身体的存在也依赖心。许多修行人成就以后,才感受到“一切现成”、“一切清净”,佛法一定要去体验它。必须通过自己的身心去体验、去印证。光从理论上下功夫,就是所谓的“明理没有亲证”。最终不是自己的宝藏,如同“数人家珍”。
六祖24岁跑到黄梅县去见弘忍大师,在五祖处说了一首悟道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因为看了神秀大师的悟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此基础上而作。也就是说神秀大师的偈子是六祖偈子的基础。当时的神秀大师当然也是悟道了。这两首悟道偈,一个讲修行的方法和过程,另一个是讲修行的结果。如果把两首结合起来去修,大家一定会成功。就像一个人讲苹果的味道,另一个人讲如何培植苹果树。如果没有前边的种树,培树,怎么会有后边的又酸又甜的苹果呢?所以弘忍大师给他们两个印证:神秀大师是正确的,好好修下去不会堕落。说六祖是错的。而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六祖坛经》,都赞叹六祖的偈子,而忽略了神秀的偈子。
六祖可以说是“东方如来”,但对中国的佛教而言,也有负面影响。六祖拿到衣钵后,躲在猎人队伍里隐修了15年,为什么当时已彻悟本来面目还要隐修呢?大家只知道是弘法的因缘未到,在等待因缘。实际上他当时虽然已经悟道,但还没有实践,不算圆满。比如你走进这个洞里算是入道了,再走出这个山洞才算圆满。走不出去叫“没有圆满”。就像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东华寺,到了目的地了,然后必须再回到原地才叫圆满。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门里讲一定要“亲履本地风光”,而不能道听途说。研究佛学的人,他们能不能开悟?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开悟,从事上讲不能证果。当六祖39岁离开这里的时候,将灵鹫山改为东华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寺(公元677年的时候)。公元502年,从印度来的智药禅师把这里叫做灵鹫山(因其看到这里的山和印度的灵鹫山极其相似),创建了“灵鹫寺”。六祖当然知道自己的因缘,因此才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他原本想在这里弘法,广渡众生,一个偶然的机缘被请到了曲江县。翁源县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了(南朝梁554年设县),当时六祖为什么把灵鹫山、灵鹫寺改为东华山、东华寺?为什么我说六祖是东方如来?你们用心慢慢参究就会明白。中国古时叫做“东土”、“华夏”。六祖39岁开始出来弘传,十几年后形成了坛经。《六祖坛经》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也就是说六祖24岁开悟,57岁时才形成了他自己完整的佛学思想体系。《六祖坛经》是六祖的大弟子法海禅师根据六祖的思想、见地、弘化过程写成的。法海禅师是当时的文学泰斗,文字般若达到了顶峰;六祖的实相般若达到了顶峰,两个人合作所写出来的《坛经》一定是空前绝后。六祖24岁悟道至57岁的33年当中,15年出世法的修炼,十几年世间法的磨练,身心两方面都达到了顶峰,彻底地转变了。一切都经历了,怎么能不成熟?怎么会不圆融?我们现在出世间也没有专修(隐修),世间法也没有好好去修。我自己虽然学佛十多年,世间法一点不通,几乎是空白。所以说世间法、出世间法两堂课,哪一堂课也不能缺少。犹如两只脚走路,你迈出左脚紧跟着还要迈出右脚,否则没办法走路。修行也是这样,如果只懂一方面,就不会平衡,一定会偏激。为什么古人得到“根本智”以后,还要去寻找“后得智”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古人讲“但得本,何愁末”,这话不全对,把人给害苦了。看一个问题要前、后、左、右反反复复地看。一个人成道后是什么样?凡夫是什么样子?悟前悟后要结合起来看。有的人看问题总爱偏激,抓住一点,以偏概全。我常常比喻女人生孩子,人们都说生孩子是在阎罗殿门口,和阎罗王很接近,生死攸关。但对于一个未生过孩子的女人,尤其是男人来说,只能理解,绝不可能体会到。就像有一本书上讲:未生过孩子的女人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未做过妈妈的女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我现在对这两句话有了新的理解。一个人当了家才知节约钱财。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现在的人看《六祖坛经》,只看到六祖的“果”,而没看到他的过程。六祖当时讲《坛经》是他57岁的境界。我们只知道拿六祖的“果”往自己身上套,不可能有体验。这叫“倒果为因”,最后是误己又误人!
当一个人获得“根本智”(出世间学问)再去学“后得智”(世间学问),的确要容易得多。因为已经有了择法眼(慧眼)。你想要把自己的根本智“推销”出去,必须用“后得智”来配合才行。比如说饼干装盒,不仅仅是为了卖起来方便,也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如同一个人走路,必须左右两只脚都迈动,才能向前走。有好饼干,没有好的包装不圆满,反过来只有好的包装没有好的饼干,则更不圆满。你的世间法说得再好,没有出世的智慧做灵魂、做脊柱,最终会很空虚。
当一个人物质无保障时,绝不会去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其实人对物质的需要很容易满足。实际上是精神在需求、在哭喊,是灵魂需要修行。人的贪欲不是身体在贪,身体上的需要非常少。就像我出家后只有三套衣服,还穿不烂,现在的布料很好,不容易坏。你们的衣服哪一件是穿破了才扔的?都是穿不了多长时间,不流行就不穿了。有的人很幸运,在贪的时候,偶然一个机会抓住了宗教,暂时解决了他的饥渴。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实践以后,他会更加饥渴(没有开悟)。就像一个人站在果树下而没有尝到果子,所以会更苦、更空虚。一个人修行,如果法、财、侣、地四种资粮具足了,没有理由不成就。你们每个人可以问问自己,具备了哪些?如果都具足了,那可真是个大富大贵的人了。
我之所以恢复东华寺及创建狮子吼闭关中心,就是因为看到有些人真想修行,又苦于没有地方,所以就自己找了一个既麻烦又啰嗦的担子,挑在肩上。 但自己很快发现付出一倍,得到的是十倍。而在洞里付出十倍,得到一倍。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都是大家成就了我。一个人不做事情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很有本事,什么都会。一做事情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也做不成。当再勤勤恳恳,不紧不松地去努力做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能做。一个人如果愿意努力,样样事情都能成就。对一件事情只要不放弃,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你就是成功的人。做一件事情,一遇到挫折,你就放弃了,那你将一事无成。哪件事不是经过无数次的努力,最后才取得成功呢?就像盘腿修道,闭着眼睛昏昏噩噩,半年、一年没成功就想放弃了。古人十年、二十年都不放弃,最后都成功了。
有一部分人把修道看得太简单了,而另一部分人又把它看得太复杂、太难了,总讲自己根性差,“根性”成了挡箭牌。毛泽东当年被蒋介石追得无立锥之地,他从不放弃,最后成功了,成为伟人。他这种精神若用来修道,不会次于六祖,同样会成为东方如来。十大元帅如果来修道的话,都会成为十大祖师!因为他们有这个心力,放在任何地方都会成就。世间法的成就都是要有一番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何况出世间法呢?你要想成为一个超人,就必须具备凡人达不到的心力、体力和魄力。如果你处处表现得和常人一样,就肯定不会成为超人。人的力量不去用它,就是那么多,天天用就会天天有。犹如井中水你不去掏,它就那么多,掏了还会有。什么叫功德圆满?方方面面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形成一种气势、一股大的力量,能够利人利己,也就圆满了。如何积累呢?天天去做、年年去做。现在的众生是想的多做的少,说的多兑现的少。出世间法和世间法恰恰相反,是奉献而不是索取,在奉献中获得。实际世间法也不单单是索取,也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就像两个人打架,输了,增加了负担;赢了,增加了傲慢和霸道,学佛叫人退让、付出,你敢于付出,你的心量就有了。就一定会成功!有了心量何愁没有悲心,悲心有了何愁没有智慧,悲心、智慧都有了何愁功德不能圆满。
* 有的人生前什么信仰也没有,但人品符合佛教的“十善”,临终也会升天。别小瞧天人,也是累劫的修行修来的。
* 之所以用功把握不住自己,就是理上没有通。
- 上一篇: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十九卷
- 下一篇:佩戴佛珠的禁忌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