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四要
相比而言,今天学禅的人很少,可以说非常少,原因我们不去探究。对于想要学禅的人,或者说对禅有点兴趣的人,需要了解哪些是学禅比较重要的,这确实有探究的必要。这样的问题,是大问题,笔者作为末学,作为爱好者,谈点肤浅的管见,如能抛砖引玉,启发于人,则也不负一片热忱。
一、发心
一般而言,人们都知道,学禅要有大根器,要是上根利智,能一闻千悟,似乎三言两语就能归家稳坐。这固然不能算错,但实际上我们忽略了另外一些东西。那就是古德祖师所表现的纯厚乃至木讷,比如从二祖到五祖,给人一贯的印象,更多是禀赋深厚,而不是英华早发,聪明颖悟;再比如,怀让大师五十多岁才开悟,但是随侍六祖十余年;临济祖师住黄檗三年,问个问题都害羞,还要陈睦州三番五次去鼓动;近代虚云大师也是苦修到五十多岁才大彻大悟……也许怀让大师比不上永嘉玄觉禅师“一宿觉”那么潇洒,但他确实是六祖的首席大弟子,临济祖师虽然忠厚质朴,但临济儿孙确已遍布天下。
所以,大根器不见得是我们平常所以为的那样,如达磨祖师讲“非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所能”。根器就体现在发心上。
不仅发心表现一个人的根器,也是一个人学禅能否成功以及成就大小的关键。我们看禅宗史,看祖师传记,可以说典型夙昔,所在皆是。
什么是学禅的正发心,什么是上根大器的发心?
首先,志求无上菩提,力求生命的觉醒,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大众,也就是菩提心,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在禅的教导上,似乎不及其他法门那么明显地强调发菩提心,但禅宗祖师给我们时时处处做出榜样,比如六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未入禅人上来就问“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法的的大意”……究实而言,禅作为佛心,是直指菩提,直证菩提的。发者,发菩提心,悟者,悟菩提,证者,证菩提,成佛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菩提心是禅的根本,也是发心的实质。
与之相应,大悲心,出离心则是趋向菩提的途径,大悲心为菩提之体,菩提心因大悲心、出离心而生起,亦因之而成就。如果贪恋五欲六尘,如果没有人溺己溺的精神,是无法真实发心,真实向道,真实成道的。
同时,长远心也是必不可少的。禅,一超直入如来地,不历僧祗获法身,岂是细事,岂能幸致?必须要有如不成就誓不罢休的决心,所谓“生生如果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坐看三十年不会,截取老僧头去”,都在说明,修行要发长远心,只要坚固不退,一定可以成就。
学禅还要有决定的信心,坚信自性是佛,生佛不别,舍妄归真,转迷成悟就可以成佛。坚信依止善知识可以悟明心地,坚信宗门禅圆顿微妙,是我等究竟归依,是一大藏教的旨。有信心,才可以学禅,才可以依师,才可以入道,才能不畏艰难险阻,才不会中道退回,才能得彻底成就。
语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长远心,坚定信是学禅的正发心,是前提,也是关键。没有正发心,一切无从谈起。能否学禅,能否成就,首看发心。当然,发心也有一个过程,有一个随着时间,随着修学而成熟稳固的过程。
二、师资
宗门有“师道不立,修法难成”的古训,禅由灵山拈花教外别行,二千余年迄今慧灯长明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师弟子间递相传承,一一以金刚正印印定,毫无差误。所以,可以讲,得师则得禅,无师则无禅,这是事实。如果不这样,释尊就没必要郑重付诸摩诃迦叶,历代祖师传授,也无须郑重叮嘱,学人参学,也不必行脚参方,未悟前,须明眼宗匠指个入处,已悟者,须正眼知识正印印定,困在半前落后者,须具眼阿师救拔坑堑,更遑论以心传心,心心相印。
所以,站在学人的角度,可以讲,禅,首重师资,所谓发心不正,师可以正之,根器不逮,师可以耐心导之,顽劣之才,钳锤炉鞲,正好陶冶锤炼,这些无不仰赖师资。
从禅宗历史看,有大善知识提持,则禅风大振,缺乏明眼宗匠,则是宗风倾颓的原因。有论者以为,五家七宗,所以法脉久暂各别,不在宗风作略有什么高下,而在得人不得人,故有“养儿不及父,家门一世衰”的谚语。得人与否,也是师的重任,六祖的禅风遍行天下,正仰赖五祖传法得人,东山法演禅师的深契圆悟,正预示宋时禅风由何而兴……
因此,当我们发心学禅,则必须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当我们百千万劫难遭遇地遇到具眼善知识时,我们一定不能错过,因为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总会发生的,不可思议因缘,定是多劫善缘福德累积而来,错过岂不可惜!
什么是真正具眼的善知识?那是有标准的,一般而言,真正的大善知识是大众公认的,是没有原则性争议的,也是龙天推出,有不可思议大因缘的,当然,也是传承、修证、福德、智慧、慈悲、方便一一完备具足的。大善知识必有大因缘,学人当不难自己判定,选择什么样的师资,则由学人自己依缘而定。
选定师资,依师承师之道,则表现为尊师重道的法的伦理,尊师表现为重道,重道体现出尊师。 恩师曾开示云,临济宗风所以绵延天下者,原因在于从南岳大师始,即表现了深厚的法的伦理,征诸古人,莫不如此。这也是禅宗兴废的关键缘由。这似乎也是今人学禅的不足所在,也难怪禅风不能大振了。
诚、敬、信、行*(注),是 恩师开示的事师之道,也是修道的指南,可以作为学禅的圭臬。
所谓报恩济苦,师恩佛恩,当在首位,能报师佛恩,则能报四恩,报四恩,是真报佛恩。而报恩之道,则突出体现为修行及弘法,所谓如说而行,依教奉行,至于彻底圆成,普荫天下,正是以佛心为心,以师志为志,具无量不思议大因缘、大功德。
三、操持
经云:“以大悲为根本,以方便为究竟”,禅的结果落实在方法与工夫上,见地、证悟、功德都离不开方法与工夫,也就是说,这是件长久不退的事情,需要长久不懈的操持。因为前面两个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的话,修行就更多是自己的事了。套用“方便为究竟”话,可以说“功夫即结果”,因为耕耘即收获嘛。这道理应该无须论证。
所以,无论得到心传或印证后保任的正修,或是作为入道前行的观心或参究,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操持,去作功夫。无论前方便还是正修,都是须臾不可离的,也就是要求必须绵密,而不能有太多的疏漏,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古人讲“如猫捕鼠,如炉炼丹”,“勿令渗漏”,“一滴水一滴冻”……这都是怎么去履践的问题。应该强调,这些功夫都必须在血肉的现实人生里去践行,而不是离群索居或是理论而已;同时,逆境是一个人修行成就的增上缘。如果能够在逆境中道心不退,功夫不断,很扎实,那应该比较容易得力。看看古来成就卓著的祖师,大多为法为人尝尽甘苦,乃至九死一生。惟其如此,所以修行更为得力,成就也才不凡。
操持可以说是修行的全程,是凭借适合自己的方法而得到最终结果的惟一途径,没有它,就无所谓修行。
四、透彻
在一个人修行的过程中,只要他入禅,就会有迥然不同的新状况跟受用,乃至于不管是否入禅,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操持,也会有受用。但无论境界也好,受用也好,我们必须不能得少未足,所谓“学道如钻木,逢烟哪可休?”也就是,要体证禅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乃至以一鳞半爪为究竟实际。
依据佛经,所谓登菩萨地,应该是很不容易了,但从初地、二地以至于八地、十地,都有不同的状况跟光景,而且是不断增上的,如果容易得少为足,去把玩不休,那就随时可能停滞不前,误化城为宝所。这是非常可惜的,但更可惜的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坛经》云:无相、无念、无住,对于没有到家的修行人,不停留大概是很重要的。所谓“明得本分事”,“脚跟谛实”,“盖天盖地透彻”,“踏着金刚正体”,“千圣笼罗不住”,“衲僧巴鼻”是古人的殷勤教示……以非为是,得少为足,很多古人都难以避免,更应引起今人的注意。
透彻不只是指见地,也指受用跟工夫,不要满足于一种状况,不要停留在一种状态。因为,学禅是很神圣庄严的事情,不可能轻易成功,禅也非常超越,乃至于超佛越祖,如果我们停留,应该没有可以停留的地方,那也肯定违背了禅的宗旨,也就体现不出禅的特质。
什么是透彻,自有大善知识可以印证,有佛言祖语可以参证,也有自己的自内证可以佐证,理论上跟实际上都是没有差误存在的空间的。我们看看古来祖师不轻许人,看看佛经典籍描述一个人修行之难,就知道走完禅的全程是不容易的。
纵上所述,以上四点可以概括为两点,那就是师与自己,而以自己为主,所谓正因正缘相遇,自己是正因,师是正缘,在师资不乏的情况下,学禅的全部主动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样,就可以明白何以禅强调自力,也可以明白,只要真实发心愿意学禅,都是可能成功的。
对禅而言,这些似乎都是题外话,但从笔者的体会认识看,又决不是题外话,关键看我们怎么看,怎么做。
——
*注:耕云恩师开示云:“诚者,纯一不杂、集中之心力,无我之热忱,差可形容。稍涉机心,不名诚矣。敬者,统一心身,肃然拱奉;无丝毫苟且、放逸之心行,稍相应耳。信者,肯定不移,坚决归向,生死以之。集全生命之情感、智慧、意志投向之,义无反顾。丝毫犹豫、怀疑,不名信也。”
记得清人彭端淑有这样的话:“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禅尤其如此。但意识到学禅不易的人,如果决心修行,应该能下更多的工夫,这较之把禅看得太容易的人,似乎要稳妥一些。共勉吧!
- 上一篇:禅宗大意·十三
- 下一篇: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