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调心有方,即可得到一心,而至失心入定,但这尚不是中国禅宗的方法。禅在中国,初期所传,与印度的佛教无异,对于禅定的修行,在中国的发展,分成两大流,一是综合印度大小乘的方法,如以开发而成天台宗的止观;一是从印度传来的大乘禅或如来禅,加以开发而成禅宗的话头(公案)禅及默照禅。
印度禅的方法
印度禅的修行方法,从小乘到大乘,颇可见到其演进的过程,现在略举如下:
一、小乘禅法
(一)止观——欲得四禅八定,必须用某种方法,收摄心禅,并用智慧,观照实际,此正所谓定与慧等持等修,如能入道证真,止是消极地将心神凝聚于一处,观是积极地活用智慧观照实相真理,二者如车之二轮,并驾前进,不可偏废。此在《增一阿含经》〈有无品〉、〈渐愧品〉,《杂阿含经》卷三、同经〈因诵第三品〉、《中阿含经》〈林品自观心经〉第三,以及《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均有述及止观的名相与修法。中国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即是依据印度小乘止观,予以发挥而成。
(二)三昧——不偏于正,不偏于观,进入深定,心态正直平等,不动相续,观智成熟,照境清明,称为三昧。也就是由定中的智慧,反映于外境时所起的功用。大略可分二类:1、从所观的对象得名者,例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慈三昧、火三昧、水三昧等。2、从三昧的功能现象得名者,例如不动明王三昧、金刚三昧、狮子奋迅三昧等。此可以由《增一阿含经》〈高幢品〉、〈马王品〉,《杂阿含经》卷二十等处见到。并于《增一阿含经》〈不善品〉中,介绍说:“若有此丘,得金刚三昧者,火所不烧,刀所不入,水所不漂,不为他所中伤。”
因此,梵文的三昧(Samadhi)这个名词,至少含有三层意思:一是入定的本身,二是由定所生的慧对外反映的功能,三是神通的力量。故在翻译之时,极易混淆。
从修行者的善根类别不同及层次不同,所得的三昧,也不尽相同。此在《增一阿含经》〈弟子品〉及〈清信女品〉等处的记载,可以见到,在大乘的《付法藏因缘传》卷一则说:“如来三昧,诸辟支佛不识其名;缘觉三昧,一切声闻莫能解了;大目健连、舍利弗等所和入三昧,其余罗汉,不能测度。”
(三)十念与二甘露门——止观是修定时用的两种交互并行的方法,三昧是修行禅定后所产生的功能。现在再介绍修行禅定的方法。
1、十念:以心念击缚于某一种特定的事物或功能上,便可进入定境。所谓十念是:(1)一心专念于佛的身相、面相、及其殊胜的圣德。(2)一心专念于佛的正法,因其能除众生的烦恼渴求之心。(3)一心专念如来的圣僧大众,因其具有持戒、智慧、解脱的圣德。(4)一心专念清净的戒律,因其有无为无欲之功德。(5)一心专念作大布施,若人骂我,不发怒,若人打我、杀我,不嗔恨,施舍欢喜,全无余想。(6)一心专念天神的身相光明,赞叹其善行的果报。(7)一心专念于休息,心意止息,乐住于安闲宁静而入三昧。(8)一心专念于呼吸的出入,了了分明。(9)一心专念于身体的垢秽不净,终归无常。(10)一心念于身体死亡的现象。从《增一阿含经》卷一的〈十念品〉所见,以上的十念,各各都是一各独立的法门。此十念,均系用来修行禅定的方法,后来的大乘净土宗,便以念佛的身相、面相,以及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以斯修成念佛三昧。
2、二甘露门:此是后世的小乘佛教徒,从十念之中,抽出了第八的数息观及第九的不净观,作为两项特别重要的修行法。事实上,散乱心重的人,修和数息观;淫欲心重的人,修行不净观,的确是相当有效的方法。甘露是一各药名,传说服食甘露,可得不死。将数息、不净的两种方法,称炒甘露之门,意即是修此法门,可以解脱生死。
(四)五停心与四正断
1、五停心:又名坐禅的五门,《五门禅经要法》中说:“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数息);若贪心多者,教以不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力;若者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
2、四正断:又名四正勤、四意止、四意断。即是:(1)令已生的恶法断除;(2)令未生的恶法不起;(3)令已生的善法增长;(4)令未生的善法生起。
(五)六妙门与十六特胜
1、六妙门:这是以呼吸作为修定的六种方法法门。根据《大毗婆沙论》卷六的叙述,分条说明如下:
(1)数息——有五种数法:A从一数到十,称为满数;B从多的数目数到少的数目,称为减数;C从少的数目数到多的数目,称为增数;D数目数过了第十,或自行确定一串不规律顺序的数目,称为乱数;E先数五次入息,再数五次出息,称为净数。
(2)随息——将心念著呼吸进出,息至何处,心亦随之到何处。吸气时,必随气入,逐步由咽喉、心胸、脐轮,乃至直到足趾;呼气时,心随气出,渐渐由近至远。
(3)止息——观想息风,初住鼻口、次住咽喉、次住心脑、次住脐轮,乃至住于足趾。
(4)观息——息风到达任何部位,都能审究观察。
(5)还息——又名转息,转此呼吸,观想:身不净、爱是苦、心无常、法无我的四念处,用来对治凡夫通病的常乐、我、净的四颠倒。
(6)净息——一切烦恼尽除,证得圣果之谓。
2、十六特胜:此亦是呼吸法的一类,《修行通地经》对此有详细的说明。即是(1)数息增。(2)数息灭。(3)数息时动身,即知有问题。(4)数息时身体怠惰沉重,即知有瞌睡的问题。(5)数息时生起欢喜心,即知有问题。(6)数息时生起安乐心,即知有问题。(7)数息时,观照诸种想及念,了了分明。(8)数息时虽起诸种想及念,皆柔顺于数息的工夫。(9)数息时自心所感觉明了者,即时知道。(10)数息时,若心欢悦立即知道。(11)数息时,若得心定,即时知道。(12)数息时,心得解脱。立即知道。(13)数息时,洞见息是依于无常,即时察知。(14)数息时,观察息之起灭不已而得离欲之心者,立时知道(离欲界即将入初禅)。(15)观见气息灭尽,即时知道(将入第四禅)。(16)数息时,观见息气灭尽,离欲清净,趣向解脱道,立即知道(将离三界生死)。可见,六妙门与十六特胜,都是以呼吸法来达到禅定乃至解脱一切烦恼的目的。
二、祖师禅的先驱
(一)是以所跟随着师父为修行的(归)依(住)止之灭,不依佛说的经律为最高的权威。此如小乘部派佛教中的鸡胤部(The Gokulikas)主张不必依佛说法的经和律为主,应依祖师所作的论为修行的依准。
(二)不依见闻觉知而修禅定,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便有如此的记载:“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界),不依他世(界),非日、月,非见、闻、(察)而修禅。”这与传统的印度禅的观点,颇不相同。倒与中国的祖师禅的风格很相类似。
中国禅的方法
中国禅,从佛法初传(西元第一世纪)以迄禅宗烂热(西元第十二世纪),产生了话头禅与默照的对峙并行,曾经几番的变化。
一、初传中国的禅法
自东汉恒帝(西元一四七——一六七在位)时代至梁武帝(五0二——五四九在位)时代,菩提达摩自印度东来为止的大约三百五十年之间,由印度传来的禅法,乃是印度的小乘禅及大乘禅。
(一)安世高(一四八年到洛阳)译出了十多种小乘的禅经。大约在同一个时代,又有支娄迦谶译出了《般若道行品经》、《首楞严经》,为大乘禅的空的理论,开了介绍的先河。
(二)另有于二四七年到达建业(今之南京)的康僧会,不但译出了《坐禅经》一卷,并对安世高所译的《安般经》加以注解。“安般”的意思是一种呼吸法或数息法。不过,《坐禅经》及《安般经》注解,现已失传,仅从《出三藏记集》卷六,见到他的禅定思想如下:
“安般者,诸佛之大乘,以济众生之漂流也。其事有六,以治六情,情有内外,眼、耳、鼻、舌、身、心,谓之内;色、声、香、味、触、邪念,谓之外。……弹指之间,心有九百六十转,一旦一夕,十三亿意,意有一身,心不自知。……是以,行寂、系意、著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无他念,泊然若死,谓之一禅。……已获数定,转念著随,……意在定随,由在数矣,垢浊消灭,心稍清净,谓之二禅。又除其一,注意鼻端,谓之止也。……诸秽灭矣,昭然心明,踰日、月、珠,……志无邪欲,侧耳倾听万句,不失片言,……谓之三禅。……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无存不亡,信佛三宝,众冥皆明,谓之四禅。”
康僧会以数息、随息等的六妙门,是大乘法,对于四禅,所下的定义界说,也略异于一般的见解,似乎初禅的重点在定力,二、三、四禅,重点在于慧力。
(三)鸠摩罗什(Kumarajiva)西元四0一年到长安,译出了空宗的《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等,奠定了大乘禅法的基础。同时敢译了多种小乘的禅经,例如《禅秘要法经》三卷、《禅法要解经》二卷、《坐禅三昧经》二卷、《思维略要法》一卷,对于修行禅定的基本方法及其现象,例如数息法、不净观、白骨观等的次第,有很详细的介绍。另有与罗什同一时代来到中国佛陀跋陀罗(Buddhabhadra),也译出了小乘经,名为《达磨多罗禅经》,介绍了六妙门、十六特胜的数息法,以及不净观等。
(四)受禅法与道法的影响。中国的道家,以炼丹的方法,增长人体的健康的和长寿,佛教初传中国,来自西域的僧侣,大多也将佛教所用的修行方法,译出介绍给中国人,这是为了事实上的需要,如不拿出于人身心有直接利益的方法,光是空讲理论,不能满足多数的人要求。同时,佛教到了中国,也受到道家的思想的影响,比如道安(三一二——三八五)的弟子们及罗什的弟子们,大多曾是精通道家而后进佛教的,因此也运用道家的名词及观念,来说明佛经的义理,并且自由发挥,申论所见的道理,比如道生(三五五——四三四)首倡顿悟之语,对于后来的禅宗有著极大的启发作用。另有传说为僧肇(三八四——四一四)所撰的《宝藏论》的〈广照空有品〉其论调形式,几乎与老子的《道德经》相类似。
“空可空,非真空;色可色,非真色。真空无形,真色无名。”
“其大也,幌荡无涯……无形而形,无名而名,特类相感,和合而生,生而不生,其无有情,众谓之圣,众谓之明,种种称号,各任其名,然其实也,以无为为宗,无相为容,等清虚,同太空,究竟处所,用在其中。”
佛教谓空,道家谓无,其义本不相同,然在中国的佛教徒们,假用道家的无字,说明佛教的空义,结果把无字的定义,升格而超越到空字之上。后来中国禅宗的风格,大致上是受了这个无字的影响,以无字代表一切的一切,也以无字来解答一切问题,既然是无字,当然也无话可说,无象可表,实则又是无一物不是代表着一切,也是无一物不在说明着一切。因此,到了第九世纪赵州从谂,开出了一个“狗子无佛性”的公案,以禅的立场而言,有与无的执着,都是烦恼心,所以干脆用一个无意味的无字来打发问话的人,走上死路上绝壁之后,产生不假思惟的顿悟的效果。
二、天台宗的禅法
中国的天台宗的佛教,主张教理的认识及禅观的修行并重,颇有类似西藏的宗喀巴格鲁巴派的密宗。天台宗的智顗,依据印度的禅定与止观的内容,首先写了一部《禅门修证》共十卷,接着又仅以其中禅的修行方法为主,写了一卷本的《小止观》,最后炒了发挥他对禅观的独到思想,写了一部《摩诃止观》十卷。大致上他的前二书,是讲渐次的修行法,后一种是讲圆顿的修行法。由于《摩诃止观》毋宁是侧重于理论的发挥,依照它来修行的人,可说太少了,倒是《小止观》的内容,简单明了,很受广大修行者的欢喜使用。事实上他也极为重视小乘观法中的六妙门的呼吸法。
小止观所叙述的内容,分为十章,可列九门如下:
(一)备足坐禅的先决条件:持戒、忏悔,衣食无缺,清净宁静的地方,放下一切事务,要有一位高明的老师指导。
(二)厌离色、声、香、味、触等五欲。
(三)克伏贪欲、嗔恚、睡眠、轻浮与悔恼、迟疑不信等的粗重烦恼,不使表现出来。
(四)调和饮食,饮食勿使过量,亦不使饥渴;调理睡眠,勿使睡眠过多,纵在夜间,只有中夜四个小时睡眠即足。调身、调息、调心,三事合用,洒中分离。
1、调身——入坐之前,宜作准备,勿使心浮气粗;入坐之时,宜用半跏跌坐,身宜正,脊宜直,勿曲勿从,鼻与脐对成直线,不偏不斜,不低不仰。主张闭眼。
2、调息——息者,呼吸时无声、不结、不麤,出入绵绵,若存若亡。坐时守息则心定,若呼吸时有声,结滞不通,出入不细,名为不调,心亦难定。
3、调心——第一调伏杂乱的心念,第二调伏昏沉瞌睡及浮躁飘动的心态。此宜安心向下,注意力集中肚脐,则心自然安静。然而心不宜急,急则气向上,会引起胸部急痛。然亦不不宜太松,否则,心志游漫,或口中涎流,或时暗晦,此时应将全心向下,注意力集中在肚脐。
坐前的身、息、心、宜由麤而细。坐完时的身、息、心,宜由细而麤,坐完时,当动心,吐气,微微动身,再动肩、手、臂、头劲、而至两脚。坐后如不运动按摩,细法未散,留住在身,令人头痛,骨节犹如风势,以后坐禅时,则会烦燥不安。
(五)方便行:立志发愿,脱离一切妄想颠倒而得禅定智慧。坚定持戒,专精修定心念。世间虚妄不实,禅定智慧,尊重可贵。筹量世间欲与禅定智慧乐的得失轻重,一心决定,修行止观。
(六)修止观;
1、坐中修止观——修定的姿势,以跏趺坐为最好。
2、历缘对境修止观——坐得劳累之时,虽在其他的一切时地,也当修行。所谓“历缘”者共有六种,即是行、住、坐、卧、劳动工作、谈话等。均有一定的方法,用来调伏身、口、心。所谓“对境”者,即是,当在眼见色时、耳闻声时、鼻嗅香时、舌受味时、身受触时、意知诸法(事物)时,均有一定的修行方法。
(七)发起善根的现象:由修行而使善根发起的现象,有内及外的两类。
1、外善根的现象——修行得力之时,气质和思想均会改变,通常会使修行者自然地发心持戒及布施,孝顺父母及尊敬长辈,供养三宝,读诵经典,听闻佛法。
2、内善根的现象——由于所修方法的不同,所发生的现象也不同。
(1)呼吸法的善根现象。如用数息法,而得身心调适,妄念不起,自觉其心,渐渐入定,身心泯然空寂,不见身心相貌。又在定中,忽然发动身心的动、疗、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觉。如用随息法,则能以其心眼,自见身内诸物,而心大惊喜。这均是欲界或在末到定(初禅之前)中的现象。
(2)不净观的善根现象。于欲界未到定中,身心虚寂,见男女身体死亡烂坏,甚至悲喜,厌倦所爱的血肉之躯。若入初禅中,则见自身他身皆不净,惊悟无常,厌离五欲,不著人我。
(3)慈心观的善根现象。于欲界的未到定中,慈念众生,或观想眷属亲人,内心清净,悦乐不可比喻,乃至缘见一切众生,也是如此。出定后,其心悦乐,不论见到何人,表情经常和蔼可亲。
(4)因缘观的善根现象。于欲界的未到定中,忽然推寻三世十二因缘,不见人我,离常与断的偏见,心生法喜,不念世事。
(5)念佛观的善根现象。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广利众生,不可思议,敬爱诸佛之心,油然而生,开发三昧,身心快乐,清净安稳,从禅定中出来后,身体仍很轻软明利。
(八)魔事:即是身心与自然环境对于修行者的障碍,《小止观》中特别重视的是各类鬼神对于精勤的修行者,用种种方式来扰乱。大致上都是用的违情恼乱及顺情惑乱的方法与形象,使修行者心生动乱,失去禅定。
(九)治病:智顗大师将病因分作:1、地、水、火、风在人体中的失调而得病,2、心、肺、肝、脾、肾的不健康而知觉有病。治病之法,分作五类介绍:
(1)以修止的方法治病——将心安止于病的所在处,即能治病。但能系心于脐下一寸处的丹田,守此经久而散,常能治病。不问行、住、寝、卧,常将心念系于脚下,能治诸病。若但心想一切诸法(万事万物),空无所有,病从何生,寂然心止,多半也能治病。
(2)以六种气治病——用唇及口,以不同的方法将气味吐出:“吹”治寒冷,“呼”治炎热,“嘻”去痛及治风寒,“呵”去烦躁及下气,“嘘”散痰及消满,“呬”补劳。
(3)以十二种息治病——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燋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瘦,灭坏息治增盛,煖坏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结不通,持息治颤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如果善于使用十二种息,可治众病,若用不当,则反增众患。
(4)用假想观治病——例如患冷,假想身中有火气升起,即起治寒冷等。
(5)检查分析身中地、水、火、风四大而治病——四大本空,身不可得,心中的病亦不可得,故通治众病。
从以上的介绍之中,大致已可明白,天台宗的修行方法,仍是印度传统方法的延伸,因其主要的方法,仅是数息、随息、观身不净、慈心观、因缘观、念佛的功德与相好。但这些都是非常实用而且是非常基本的方法。也正由于如此,这一部名为《小止观》的禅定方法的入门书。很受中国乃至日本佛教徒们的重视,但是也不容易学通学好。
- 上一篇: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 下一篇:平常日子平常心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