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趣谈
真正幸福
黄檗禅师是福建人,自幼便出家为僧。
有一次,他云游浙江天台山时,碰到一个奇怪的和尚,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和尚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老兄,你要渡河的话,你自己渡吧!”
那个和尚便提高了裤脚过河,好像在平地行走一样自然,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来呀,来呀!”
黄檗便叫道:“嘿!你这个自了汉。如果我早知你如此,便把你的脚跟砍断。”
那个和尚被他骂声所感动,叹道:“你真是位菩萨心肠的人,我实在不如你啊!”说著,便消失了。
在黄檗,以及所有禅师眼中,“自了”并不能得到“真我”,一个“自了汉”只是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幸福,却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因为“真人”本身就有幸福,而他却外追逐幸福,像追逐其他的物质一样。事实上,他只是迷头认影而已。黄檗把“本体”看作心——唯一的“真心”,这个“心”能产生有形和无形的一切,它是智慧的“活泉”,我们身内都有这个“活泉”,由于我们追逐外物,被“小我”的分别意识所作茧自缚,使这个内在的“活泉”不能畅流。
刚激性格
黄檗在禅宗史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的见解新颖,而尤其在于他那刚烈的个性和激烈的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临济,和整个临济的宗风。
他的作风是如此的猛烈,使他的老师百丈曾把他比作老虎。有一天,当他工作回来时,百丈刚由客堂走了出来,看了他一眼便问道:“你到哪里去过?”
他回答说:“到大雄山去采菌去了。”
百丈再问:“你碰到老虎没有?”
黄檗便故意作老虎的吼声,而百丈也故意拿起斧头要砍,这时黄檗便打了百丈一掌,百丈却笑嘻嘻的回到房中。
在翌日天朦朦亮,百丈在法堂向众僧人宣布说:“大雄山下有一只老虎,你们要好好留心,我昨天已被它咬了一口。”
这话乃是暗射他已发现黄檗可以作为他的继承者了。
看了以上这段史实,有人会感到诧异,一个如此激烈性格的人,怎能参禅悟道呢?佛家说:“直心是道场。”一个人,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贵重在一个“直”字,这是坦率而无邪的反映。不少人出于某些原因或私心的需求,把自己的“真心”隐藏了起来,勾心斗角,尔诈我虞,此乃“曲”心所致。
说粗说细
和尚“粗野”出手打人,是件怪事!情况是这样的:
有一日,黄檗拜访盐官禅师时,曾向佛像行礼,站在一旁的有个年轻和尚诧异地说道:“求道之人,不应执著于佛,不应执著于法,也不应执著于僧。请问你为甚么要行礼呢?”
黄檗回答说:“我并没有执著于佛,执著于法,也没有执著于僧,我之所以如此,只是随俗而已。”
那个年轻和尚傲然口气又问道:“请问行礼又有甚么用处呢?”
黄檗不问青红皂白,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向对方打了一记巴掌。打得那个年轻和尚直嚷:“你这人怎么那样粗野呢?”
黄檗毫不客气地说道:“这是甚么所在?你居然在此敢说粗说细!”
过去,参禅祖师自有一套应对方法,尤其对初学禅道的人,往往出其不意,不是骂,就是呵斥,甚至拿起禅杖打将过去!
所谓“香板头上出祖师”。一打,一骂,其中含有无穷尽的禅机妙用,就在这“一打”“一骂”中,出现顿悟。
这次那个被打的和尚,就是后来继承了唐武宗的宣宗。你说怪不怪?
犹如饮水
黄檗禅师名震一时,他有个俗家弟子,就是在宣宗时曾任宰相的裴休。裴休是位虔诚的佛教信徒。
有一次,他请了一尊佛像,跪求黄檗替它取名,黄檗叫道:“裴休!”
裴休应声回答:“是。”
黄檗便说:“好了!我已替你取好了名字。”
又有一次,裴休把他解释佛理的一篇文稿给黄檗看,黄檗把那篇东西放在一旁,过了好一会才问裴休:“你了解吗?”
裴休回答:“我不了解。”
黄檗便说:“你用我所示这种方法去了解,也许还能把握一二,如果用文字来表达,那便完全失去了吾宗的精神。”
以上这两个事例,非常生动。
裴休请了佛像要黄檗替它取名字,而黄檗直呼他的名字,那个应了一声便是真正的“佛”!何须向外求呢?木像和名字声音,岂是佛?
用文字来说佛理,只是越说越远,如果由别人来看,真是越看越糊涂。所以,黄檗把文稿搁在一旁,无须去看。
禅的境界,是脱离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它是心心相应去体验、实证,犹如饮水,冷暖自知。
“我”字当头
四川峨嵋山很久以前是道家修炼的地方。后来僧人上山潜修,高僧辈出,梵刹林立,不少道士纷纷离去。其中有一年轻道士仰慕“禅定悟道”,放弃“长生不老”丹术。
有一天,他拜访白龙洞住持道恒老禅师。道恒禅师问他:“跟随你来的是些谁啊!”
这位年轻道士转身去看,甚么都没有,大为惊恐。
道恒老禅师见对方手足无措的样子便说:“你不了解我的意思吗?”
这话更增加了小道士的惊恐,于是道恒禅师便叫小道士告诉他苦恼些甚么?
小道士跪在地上合掌说:“当我不懂甚么时,别人就说我愚蠢;一旦我懂得了之后,却又给自己增添无数烦恼。当我不仁时,又伤害了别人;若我慈心待人,却担心自己上当受骗!当我不义时,势必有损职守;如果我尽职时,又恐吃力不讨好。究竟要怎样才能跳出这种苦恼矛盾圈子呢?这是我所求教于你呀?”
道恒老禅师听了这番话之后,慈祥地回答说:“一个修行人,无论是修道,或是参禅,最重要的首先要脱去俗气,你说了这一堆,都是离不开自己的圈子,这与道不相应,执著是修行人的障碍,要打破‘我执’的念头!”
道士顿有所悟,削发为僧,放弃“长生不老”的修炼了。
- 上一篇:修行为什么一定要禅坐呢
- 下一篇:平淡是真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