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坐禅姿势
颂云:
双单跏趺最为优,交脚跨鹤亦无错,
正襟危坐方便法,五式普为禅子修。
双跏趺坐
双跏趺坐,俗称双盘──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后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这种双盘的坐姿,又称“吉祥坐”。假如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后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也就是反方向,则名为“降魔坐”,或称“金刚坐”。功能不同,所以名称有异。
单跏趺坐
单跏趺坐,俗称单盘──只置一脚掌于另一大腿上,另一只小脚,则放在大腿下。双盘坐姿最为理想,盘坐时身姿平稳,易于久坐,然并非人人皆具双盘善根。若觉困难,无须勉强,不妨退而求其次,先学习单盘,待适应了再进一步学习双盘。
交脚坐
交脚坐,俗称叉腿坐──将两只小脚交叉,放在两只大腿下,此坐式较为随性。一般人交脚坐时大都弯腰驼背,若是坐禅人,叉腿摆好姿势,则是竖直脊椎、端身正坐的庄严道貌,如此才是交脚坐的正确坐姿。对于单盘仍觉得疼痛难忍者,可行此法。
跨鹤坐,又称日本坐──两膝并拢跪下,两脚大拇指上下交叠,然后将臀部坐在两脚跟上。这种坐姿初学之时不宜久坐,才不致坐伤筋骨。每次练习十或十五分钟即可,待习惯再逐渐延长时间。“交脚坐”跟“跨鹤坐”的坐姿,虽非理想,然并无不好,故说“亦无错”。
正襟危坐
正襟危坐,又称端身正坐──练习此式,应先找一张与膝盖同高的椅凳,然后端身坐半坐──臀部坐实,腿部悬空,两小腿垂直,两脚掌平放在地。若因腿部受过伤不能席地盘坐,或因上班工作之地不易寻得适当座位,即可以“正襟危坐”的坐姿习禅。由于是在非常的情况下才用此式,故说是“方便法”。0以上五式坐姿,可随顺每日生活环境或生理上的变化需求不同,而做适当调整。若初学坐禅,不妨一一尝试看看;一旦试验出适合自己的坐式,就以该坐式恒长学习,如是即能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坐禅姿势,谨慎选择,极为重要!
正确的坐禅姿势
“坐禅”姿势的要领,古来各宗派贤哲发明不辍,本章论述的重点是:坐时,“身姿”须注意的相关要点。
颂云:
盘腿竖脊结手印,平胸头正收下颚,
舌抵上腭敛双目,名曰毗卢七支坐。
这首偈颂,说明了调理坐禅姿势必须注意七项要点:即盘腿、竖直背脊、手结禅定印、平放肩胸、头正收下颚、舌抵上腭、收敛双目(微张)。七项要点的全称是“毗卢遮那七支坐法”。
“毗卢遮那”的真义是使其光亮清明之意,也就是利用七支坐姿之锻炼,使心意稳定、清明,以开展禅定。
以下再深入了解“毗卢七支坐法”:
盘腿
跏趺坐,俗称盘腿坐,又可分为“双盘”与“单盘”两种,双盘是同时把两只脚掌放在大腿上,单盘则只将一只脚掌置于大腿上,另一只脚掌则放在大腿下。不论是双盘或单盘,当盘腿时,自然生起稳定安适的感觉。盘结的双腿若不觉麻痛,则能久坐不疲,而自然呈现“坐如钟”的庄严威仪。女性学人盘坐时,足跟应与小腹保持一吋的距离,以预防腹部受压迫而引生不必要的困扰。
初学坐禅不必执著盘腿,应以坐时舒适、放松为宜,坐禅时间也不宜太长,每次约坐二十分钟,待渐入佳境,再顺应心意的需要而逐渐延长时间。
竖直背脊
脊椎是上半身的主干,上达头部下至尾椎,若竖直则身脉正直,能使精微能量自然流动其中,使身心感到舒畅安适,而易于久坐。倘若弯腰驼背或前弯后仰,则会因内脏受到压迫,而导致气血阻塞,心意驰散、佣懒或昏昧不明。但也不宜太过刻意用力挺直脊椎及肋骨,才不致造成身心紧张、僵硬,使坐禅徒劳无功──取其中道,松紧适中,即是如法。
手结禅定印
两手自然放松下垂,手掌左右相叠──左掌置于右掌上,掌心向上,手背朝下,两大姆指相触结成椭圆形,轻放在腹前大腿上,手肘微向外张。由于两手掌相接,使气血互通顺畅,所以姿势容易安稳,心意也易于平静。
平放肩、胸
身体端正竖直后,还须注意平放肩膀与胸腔。松弛肩部肌肉,使其舒适平展,不可斜向左方或右方。假如平日弯腰驼背,两肩会习惯向前内含,而导致胸闷;若坐时紧张,使胸部太过前挺,也会造成呼吸不顺畅而无法静心。
头正、收下颚
竖直颈椎,收下巴,轻微颔压喉结,有助于训练深长的呼吸,及精微能量的输送运行。
舌抵上腭
轻闭双唇,舌尖自然抵在上牙龈。舌部神经极为敏感,所以抵住时不宜用力,久之精微能量上达于头顶时,舌尖会自然卷折,齿根神经会有浮动现象,皆不用在意。
坐时,若有津液产生则缓缓咽下,有利于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此要点不论在任何动静中,皆应练习舌抵上腭,能养成习惯则利益多多。
收敛双目
眼睛是六根之首,心地之苗,极易受外境的吸引而影响心灵的清明宁静,因此不宜全张。然闭眼又容易昏沉或引生幻象,所以微张三分,将视线安住于鼻尖前端正下方的虚空,持续保持眼睛的静止不动。假如睁眼过久而觉得疲劳,则可闭眼稍事休息,待舒服后再睁眼用功。然有些禅人已习惯闭目坐禅,若不会昏沉、胡思乱想,闭眼用功亦无妨。
“毗卢遮那七支坐法”是古来各宗派行者,在坐禅姿势与气脉修练上所共同遵循的七项要点,各家所述的内容与顺序不尽相同,然大体如是。假如每次坐中都能用心依此要点循序调理坐姿,必能早日调顺气血、通畅气脉,开展心灵的稳定、宁静与明净,此即“七支坐法”所隐含的殊胜功德。
错误的坐禅姿势
习禅静坐,若姿势正确,能顺利获得坐禅的利益,反之则会伤害身心。因此初学坐禅之人,必须对错误的坐姿,仔细了解一番,并在习禅的过程中,常常留心改善,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颂云:
头偏脸斜及仰垂,弯腰驼背身偏斜,
背靠墙壁散放腿,十四坐姿应避免。
这首偈颂,总共说明了十四种坐禅姿势的过失。
- 上一篇:圣严法师思想行谊-《浅论释圣严博士的律学与史学》(十)
- 下一篇:佛教核心修行法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