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真骨3月将出塔 南京有望建佛教艺术博物馆
2008年,南京城南长干寺地宫阿育王塔出土,专家日前已经证实其中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等佛教圣物。
据记者了解,今年3月,长干寺地宫所有出土文物都将在南京市博物馆展出。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届时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等圣物也有望亮相。
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民进南京市委、民盟南京市委不约而同提交了相关提案,专家认为,“佛顶真骨”的发现将为南京佛教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契机,建议南京在国内成立第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让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佛教中心。
进展
佛顶真骨出塔方案已提交省文物局
去年11月22日,鎏金塔王顺利出函。根据X光探测结果,七宝鎏金阿育王塔的塔身内有金棺银椁、感应舍利、佛顶真骨等圣物,而这也与之前石碑、锦缎上的文字相互印证。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内也说有佛祖舍利,但因为是密封的,至今没有请出来。对于南京塔王内的这些圣物是否请出来,专家们意见不同。不过,经过多方讨论,南京市有关部门决定还是“请”!
“鎏金塔王从铁函出来后,一直放在湿度在90%以上的有机玻璃罩里面保存,因为塔王是木胎的,如果水分挥发太快,塔王就会变形。但这种保护方式对佛顶真骨保护很不利,佛顶真骨是骨质文物,湿度太大容易长霉。把这些圣物请出来,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南京博物院文保专家奚三彩告诉记者,把圣物请出塔,可以观察到塔王的木胎究竟是什么木质,这些木胎经历了1000多年,保存状态究竟如何。
而另外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请圣物的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了,目前已提交到江苏省文物局。“请出来还是不请出来?还需要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宗教局定夺,再过两天我们就会去请示国家文物局。”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世界佛教论坛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在无锡召开了,如果批准请圣物,技术不是问题。因为请圣物只需要开启其中一面塔身就可以了,而且塔身上的很多泡钉本身已经脱落了,这对请圣物时泡钉的处理有利。
圣物请出来后,所有从长干寺地宫出土的文物都将展示在南京市博物馆。一位权威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文物安全和文物的保护,放在出土文物的地宫内展出显然不合适。所以,有关方面还是决定放在南京市博物馆。
而这些文物最终的归属地,记者了解到,有一种声音是,将来在大报恩寺一直建一个佛教博物馆,然后把这些圣物请回去供奉。但也有一种声音是,这些圣物还是放在博物馆,将来,地宫的藏品可以复制过去。这些文物究竟如何处理,还需南京市政府最终拍板。
建议
建中国第一个“佛教艺术博物馆”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地宫发掘出土的铁函,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关注,民盟南京市委就此专门写出调研建议,并呈递中共南京市委。其中专家建议,千年铁函及阿育王塔的面世,为南京佛教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南京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大报恩寺遗址地宫考古发掘的契机,待相应的考古整理与研究工作告一段落后,围绕地宫的建置与格局,集思广益,精心筹划,筹建一座以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南京地上与地下出土佛教文物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佛教艺术博物馆,不仅可以使南京的佛教历史与文化得到全面充分的展示,而且还能填补南京甚至中国博物馆体系中缺少佛教艺术博物馆的空白。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认为,佛教艺术博物馆的规划与设计要有特色,在目前中国还没有佛教艺术博物馆的前提下,确保做到“中国第一,世界著名”。
至于博物馆里都展示些什么,杨新华认为“佛顶真骨”可以是“镇馆之宝”,同时可以展示南京为中国佛教学术中心以及金陵一脉相传的梵踪禅影。如栖霞山千佛崖、牛首山摩崖石刻、韩府山观音洞、幕府山达摩洞、祖堂山祖师洞、四祖洞、五祖洞等反映中国佛教各宗派起源、传承关系的历史遗迹,以体现南京在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
其次,可以展示佛教艺术。“比如观世音菩萨就有2000多种形象,如果能一一展示出来的话,应该是一大奇观,成为一张南京最具特色的名片!”另外还可以讲述一些劝人为善的佛教故事,以体现佛教和谐思想,为当前构筑和谐社会做宣传,以此体现南京的博爱精神。
本来是发掘大报恩寺的地宫,却挖出了长干寺地宫,更意想不到的是阿育王塔和佛顶真骨随即出土,民进南京市委建议:应立即暂停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一切建设工作。因为这一公园的规划都是基于原来大报恩寺而定的,而佛顶真骨出土后,地位大不相同了,得重新规划。
“新的规划必须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专家说,“长干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广大佛教信众提供一个理想的活动场所,而且对本市旅游经济的繁荣和佛学文化的弘扬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本市旅游场所的开发、城市地位的提升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家表示,若将“佛顶真骨”和佛祖及诸圣的舍利在完整保护、保存的前提条件下展出,除了能吸引虔诚的佛家子弟、佛教信徒前来顶礼膜拜外,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由四面八方赶来瞻仰,对于南京的宗教、文化、艺术、科技或旅游,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观点
市委书记朱善璐:佛顶真骨也是“核心资源”
“佛顶真骨这一‘惊世大发现\’不仅对南京、江苏、全国乃至全球佛教界,意义都很大。”日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听取“七宝阿育王塔”保护情况汇报时指出,这是南京一笔重大的、难以估量的文化财富和又一个“人无我有”的独特文化资源与财富,一定会促进南京佛教文化的繁荣,以及旅游观光等相关文化行业的发展。
今年3月,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将在无锡召开,朱善璐说相关部门抓住这一机遇,在与佛教界、文物界进行汇报沟通后,尽快研究稳妥的“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请出和展示方案,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进而带动南京相关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目前大报恩寺的复建也正在进行中,朱善璐强调,“七宝阿育王塔”、“佛顶真骨”等文物展示地规划建设,要结合大报恩寺的复建统筹进行,要把佛教至圣之宝作为核心资源来规划建设,打造一个可以与“塔王”价值相适应的具有震撼力的整体设计和建设展示效果。
政协委员传真法师:把南京佛教文化资源整合一下
南京市政协委员、玄奘寺住持传真说,“南京的文化不管是六朝文化、明朝文化,还是民国文化,都离不开佛教文化。”
历史上很多佛教宗派是在南京应运而生的,如栖霞寺是三论宗的祖庭,清凉山上的清凉寺是法眼宗的祖庭,牛首山是牛头宗的发祥地……还有很多佛教典故,“天花乱坠”“一苇度江”、“降龙伏虎”、“清凉问佛”等都出自南京。到了唐宋明清时期,特别是明朝大报恩寺塔的重建,不仅继承三国时期的建初寺、宋朝天禧寺的遗风,更成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这是中国佛教在世界文化中绝无仅有的文化现象。
传真告诉记者,南京很多公园中历史上都有佛教寺庙,像清凉山里有清凉寺、古林公园有古林寺,位于后宰门的香林寺是曹雪芹家的家庙,紫金山头陀岭还有一座大爱敬寺……但这些寺庙要么只剩下遗址,要么只有大殿了,传真建议把这些寺庙都恢复重建,让佛教文化“有寺可依”;并扩大和恢复小九华山上的正阳殿、生公说法处,打造悬空殿等重要景点。
“要让各地的宾客知道,南京不仅有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等,还有更多的文化景点可以去观光、旅游。”传真认为,打造佛教文化是开发旅游资源的一项重要载体,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留不住客人”了。
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南京成“佛教中心”无可非议
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昨天告诉记者,长干寺地宫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深的地宫”,出土的铁函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瘗藏舍利的铁函”,铁函中七宝阿育王塔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实物阿育王塔”,更重要的是,铁函中的佛顶真骨更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仅有的一块”!
杨新华兴奋地告诉记者,“当年陕西法门寺出土了4枚舍利,一下就成了佛教圣地,如今南京出土了佛顶真骨,那还了得!”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称南京是“佛教学术的中心”,如今南京成为“全国佛教中心”的地位应该说是“无可非议”!
杨新华说,南京佛教文化之昌盛,在中国各大古都中罕有可比,自古以来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南京有着2000年的佛教文化积淀,有多少经书是从南京流传开去,有多少宗派是在南京发扬光大,有多少高僧都在南京传经诵法……南京的佛教艺术价值无可估量!”
他山之石
本无资源的无锡灵山 何以成为佛教圣地?
灵山圣境作为国家首批4A级景区,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可是无锡灵山并没有深厚的佛教历史渊源,灵山大佛又是靠什么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呢? 民进南京市委的专家们提出,南京也应该借鉴一些无锡灵山的成功经验,佛教文化资源也能成为拉动南京经济的文化GDP。
从灵山的景点来看,从最著名的高88米的灵山大佛,到菩提大道、转经廊、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脚印、百子戏弥勒、天下第一掌、登云道等,20多个景点始终围绕佛教文化展开。
专家告诉记者,“有人说灵山是‘无中生有\’,但人家却实实在在吸引了那么多善男信女和游人,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灵山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文化资源,把并非灵山所有的佛教文化统统收纳进来,进入灵山圣境,就等于进了一个佛教文化的大课堂。”(稿源:现代快报)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