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禅师:禅意的人生、爱情与幸福
84岁的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世界佛光总会会长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学礼堂里,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诠释了禅的含义,还抛出了一个个禅意深刻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幸福的看法,引来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谈高寿·活到一百岁,那是很痛苦的事
虽然已是84岁高龄,但星云大师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其气定神闲的神态更是感染了现场每个人。
“84年前,我出生在江苏扬州江都;72年前,我剃度出家,就在南京的栖霞寺;60年前,我前往台湾创建佛光山,倡导人间佛教。”虽然离开家乡多年,但一开口,星云大师还是浓浓的扬州口音。他幽默地说:“我到台湾这么多年,人家把我当外来的和尚。我回到扬州,扬州人又把我当台湾人。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到底是哪儿人。不过,说来说去,我是个中国人。”
已经84岁高龄,星云大师看待生老病死有独特的观点。“经常有人劝我保重,要活到100岁、120岁。我说别找我麻烦了,假如人活到100多岁,简直是苦不堪言。你想想,80多岁的儿子、60多岁的孙子,搞不好哪天就会先你离开人世,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很痛苦的事。而且年龄这么大了,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到,食不知味,活得会很辛苦。”星云大师说,衣服旧了要换,汽车引擎坏了要换,人的身体坏了也要换,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谈禅意·三八二十三,不是算错而是“禅”
很多人觉得禅是很玄乎的事,不知如何参透。星云大师也经常碰到这样的请教。他用了几个巧妙的比喻来诠释禅:“吃菜时要放盐,禅就是那个调料。漂亮女人淡扫眉毛更妩媚,禅就是那个脂粉。禅是我们的心,只有开阔真心,才能悟出其中道理。”
为了让大家更明白,星云大师讲了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弟子叫颜回,有一次到集市买布,看到有人争吵。原来三块钱一尺的布,买布的人要买八尺。卖家说共要24块钱,而买布的人说:明明是23块,于是争论起来。颜回过去,说买布的人耍无赖,买布的人急了,说“你凭什么多管闲事”,颜回说:“我是孔子的弟子”,买布的人就吵着要找孔子评理,还和颜回打了赌:如果是24块钱,就把自己头割下来;如果是23块,颜回就输掉一顶帽子。结果孔子说:“是23块。”颜回不服气,事后找孔子讨说法。孔子说:“头重要还是帽子重要?”颜回说:“当然是头了。”孔子说:“所以是23块啊,因为保住头更重要。”
星云大师说,孔子不是无知,他的话充满禅味、慈爱、仁心。所以说,禅就是一种方便、一种智慧,是心里的宝藏。
谈心态·“父死、子死、孙死”,这是世上最好的话
星云大师把参禅分成三个境界:“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参禅悟道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说明一个道理,禅是顺应自然的,不去破坏自然,而是去认同它,去随顺这个世界。”
他又用一个故事来诠释禅与自然的关系。有个人请求禅师题个字,禅师送了他六个字:“父死、子死、孙死”。这个人认为不吉利,很不高兴。禅师就说给他听:“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话了。先是父死再是子死,最后是孙子死,这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难道你希望儿子或者孙子先死?”
“要随缘生活。”星云大师说,“缘”是很了不起的东西,不要去计较得失。做人要如同皮箱,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随遇而安,随喜而作。“我再讲个故事。有师徒二人论道,比比谁把自己说得最脏、最臭。师父说:‘我是一头驴’,徒弟说:‘我是驴的屁股’,师父再说:‘我是驴的屎’,徒弟说:‘我是驴屎里的蛆虫’。师父问:‘你在驴屎里做什么?’徒弟说:‘我在里面乘凉啊!’师父佩服。”星云大师说,这个“乘凉”就有深深的禅意,反映了一种随遇而安、逍遥自在的心态。
谈家庭·男士的成功不在于赚钱
对于家庭和夫妻之间的情爱,星云大师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一个家庭里,男士赚钱多不是最好的,有地位也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他要有幽默感,有趣味,让这个家庭气氛愉悦。”
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丈夫工作很忙,对妻子很少关心。在吃饭时,他发现鸭子只有一条腿,就问妻子怎么回事。妻子把他带到后院的池塘去看。时至中午,鸭子们正在蜷着一条腿睡觉。妻子说:‘这不是一条腿吗?’丈夫拍了拍掌,鸭子惊醒了,划着两条腿拼命游。丈夫说:‘不是两条腿吗?’妻子接道:‘有掌声才有两条腿。’”星云大师说,丈夫对妻子没有夸奖、赞美,当然只有一条腿吃。这个故事说明,夫妻之间应该经常互相赞美、相互信赖,这样家庭才更加温情。
“人世间没有比欢喜更重要的,有财富不欢喜、不快乐有什么用?虽然生活困苦点,但也一样能保持欢喜的心态。”星云大师又讲了一个故事:有个董事长很有钱,看到邻居一对贫困夫妻整天很快乐,就觉得奇怪。有人出主意,让他送这对夫妻一百万。结果这对夫妻拿着一百万,因为担心小偷光临,一夜没睡,第二天就把这个烦恼的一百万还给了董事长,重新过起了快乐的生活。“有金钱不代表会快乐,关键是要保持一颗禅心,凡事都能看得开。”
最后,星云大师送给大家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他说,这就是禅的生活,希望大家能随遇而安。
- 上一篇:当禅宗遇上动漫(图文)
- 下一篇:梦参老和尚:佛法与梦境的传奇人生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