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护持的圣僧--普庵禅师
许多人都知道一个驱蚊特别有效但不敢随意持的咒,叫“普庵咒”,这个咒不是佛说的,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僧人说的,这位僧人就是普庵禅师。梦参老和尚言,“普庵咒”是很凶猛的,古来一般的出家人用这个咒来降魔降鬼。要是恼害众生的魔鬼,普庵祖师一念这个咒,可以让魔鬼头裂八瓣。一般人很少持这个咒,因为这个咒相当厉害。楞严经云,证到八地菩萨以上才可自说咒语。那么,这位普庵禅师为何如此了得,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自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西竺佛教经像传入中国后,中国寺院供奉的便是四大天王、十二圆觉、二十诸天、十八乃至五百罗汉之类的西天佛像。宋时称为“活佛”的济公有“降龙罗汉”的美名,当他前往罗汉堂中报到时,毕竟比西天罗汉迟来一步。在江南的一些寺院中,他只好站在过道旁,而在北京碧云寺里,他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只能蹲在屋梁上。
然而,却有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僧人,为自己在佛殿中找到了一个位置。一般佛寺大殿正中法坛,供奉释迦牟尼,佛坛背后,通常塑一堂“海岛观音图”。其中就有一尊称为“普庵祖师”的中国僧人,这位普庵祖师,乃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宜春人。
普庵印肃禅师(1115年-1169年),又称普庵禅师、普庵祖师等,民间也写作「普唵」,临济宗高僧,生于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袁州宜春人(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果然,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11月27日辰时,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出世了。六岁时,其梦见有僧点其胸,并指示日后当阐扬佛法,醒来但见胸前有赤点大如樱桃,知非凡物,父母以天命不可违,遂允其出家为僧。遂出家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一日,正贤授普庵《法华经》,普庵却说:“诸佛玄旨,贵悟于心,数墨循行,何益于道!”一番话显示出普庵对佛道与众不同的领悟。干道五年(1169年)圆寂。
据说,三十九岁时普庵得道开悟从『华严合论』《华严经》而来,当他读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时,此时明心见性资粮渐成熟,故豁然大悟,遍体汗流,震撼不己,久久不能言语,(此时他己经跨过大乘菩萨无上四加行的暖、顶、忍三种加行,并安住在光明大手印之大定中,法身佛之本体觉性即将现前。),过没多久华严海会佛菩萨剎那间加持与灌顶,普庵禅师悲涕欢喜,踊跃无量,大似死中得活,如梦忽醒(此为光明大手印即将成就之兆)。过了许久普庵云:『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须臾后又云:『我今亲契华严法界矣!』并自述道;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即普庵禅师心能转物,上天堂下地狱无所不能,并得弥勒菩萨之传承,自此弘法利生,开化人天。元代大诗人虞集游慈化,感普庵阅《华严经》而开悟,吟道:“炉香满室雨垂帘,借得方床午睡酣,泉上老龙还记取,山翁曾此听华严。”
普庵祖师出家入寿隆院,二十七岁落发、二十八岁受戒,后离院云游湖乡,拜谒大沩牧庵忠公,在宋高宗绍兴23年(1153年)嗣后驻锡慈化寺,但他并不常住寺内,往往藜权芒履,励精行道,四方来投者,随机诱引,得其心传而成正果者无数。日夜禅定,亲契华严经,一日大悟,述云:「描不成?拨不开,何须南岳又天台,六根门首无人会,惹得胡僧特地来。」
宋孝宗干道二年(1166年),普庵以原寺所处“地气索莫”难成气候,决定另择新址重建梵宇,一日来到南泉山,忽见一人身高八尺,红发披肩,苍髯掩口,普庵问:“尔何方神祗?”那人道:“小神奉玉帝之旨,守护此地,候普庵僧五百年矣。”普庵笑道:“贫僧正是普庵。”于是普庵在南泉山开基兴工建寺,两年后寺成,今日慈化寺址便是800余年前之旧址。
一日忽有名道存之僧,冒雪至。二人交相问答,或笑或喝;僧谓师为再来人,不久将大兴吾教云。寻指雪书颂而行。自此,慕向者众。师乃随宜为说,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即愈;或有疫毒人迹不相往来者,与之颂,咸得十全。至于禳雨旸、伐怪木、毁淫祠等,灵应非一。
普庵善神术,屡屡为民禳灾去病,救旱抗洪。南宋嘉熙元年,因祈雨封“寂感禅师”;淳佑10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因禳疫加封“真觉禅师”。咸淳四年,又封“昭赐禅师”,大德四年,加“大德禅师”,皇庆元年加封“慧庆禅师”。一日聚集诸徒众,谓‘诸佛不出世亦无有涅盘,入吾室者必能玄契矣,善自护持无令退失。’即索浴更衣跏趺而寂。时干道五年七月二十日,世寿五十五,僧腊二十八。谥号‘普庵寂感妙济正觉昭贶禅师’。元·大德四年(1300)重谥‘大德慧庆’;至明代时,永乐皇帝评说普庵:“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哲学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旁烛。”,永乐十八年(1420)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师生前除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元仁宗延佑初年(1314~1320)吴郡姑苏城西有慧庆寺,其寺后即造有普光明殿供奉普庵。此外,禅林多于佛殿背后安置师之肖像。
普庵不仅神术高超,其佛学功底亦不比寻常,一册《普庵语录》,明成祖朱棣叹为“其精深也,非想象之可求;其神妙也,非虚空之可似”。明进士邹元标读之,认为其“直接如来正宗”。
传奇
普庵禅师恩师是牧庵法忠禅师。正所谓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普庵并非一受具足戒就开悟的,其除了养成戒行、品德、禅修方法之精进用功外,更熟读“华严经”、“华严合论”等经论。随后的十二年丛林道场禅修生活中,更加珍惜光阴而勇猛精进到不曾懈怠卧草席而眠。于其三十九岁时,因阅“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处,此时明心见性资粮渐成熟,故豁然大悟,遍体汗流,震撼不己,久久不能言语,(此时他已经跨过大乘菩萨无上四加行的暖、顶、忍三种加行,并安住在光明大手印之大定中,法身佛之本体觉性即将现前。)
过没多久华严海会佛菩萨刹那间加持与灌顶,普庵禅师悲涕欢喜,踊跃无量,大似死中得活,如梦忽醒(此为光明大手印即将成就之兆)。过了许久云:“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须臾后又云:“我今亲契华严法界矣!”并自述道;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随即普庵禅师心能转物,上天堂下地狱无所不能,并得弥勒菩萨之传承,自此弘法利生,开化人天。
禅宗另一成就者,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师,其十二岁起于佛寺中听闻佛法,十九岁受具足戒,且诵读与契入“华严经”,并亲证“海印三昧”,而后近三十年中修持耳根圆通观音法,并有数次承蒙文殊菩萨带其往兜率天,亲自领受弥勒菩萨之指导与传法,故憨山大师也算是弥勒之传承弟子。
普庵禅师是一位具大神通力的禅者,虽出身自禅宗,但却活用一切上乘密法,故有禅宗的莲花生大士之称。有一次于绍兴二十六年(西元一一五六年),于七月时办法会,因平时受益之信众无数,故寺中香火顶盛。而有些道士心怀妄邪之心,向总督府密报说普庵禅师为妖僧,迷惑信众。故总督大人指派巡司带领数百名官差卫队要捉拿普庵禅师。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往佛寺出发的路途上,约于寺外数哩处,忽见微小雨,需臾檐前有滴水声,天井不觉水涨,黑云渐兴,波涛汹涌。
此时只见一条长数公里的巨龙出现,头角峥嵘,神光显焕的在云层中翻滚。而前来捉拿普庵禅师的军队见此景像皆惊吓震撼不已,后来带头的巡检官跪地哀求忏悔,由是龙潜雨止。于是忽大队人马又搬师回总督府,巡检官向总督报告说:“普庵禅师乃是圣僧,非妖僧也。”
普庵禅师有许多灵验的事迹:如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一次普庵禅师举办法会,人潮鼎盛,官方认为有迷惑徒众之嫌,于是派遣巡补前来调查,突然狂风暴雨,天上显出巨龙之像,巡补不敢调查,于是折返。
有一次信众陈员外出钱举办一次水陆大斋法会,并恭请普庵禅师及佛寺中的比丘为其祖先诵经超度。而普庵师父领为陈家诵了一部金刚经(诵一遍),陈员外心中滴滴咕咕的很不满意的说:“怎么只诵一遍金刚经呢?太少了吧!”。普庵曰:“尔既不满意,再为尔还。”又集众诵金刚经一遍,可是陈天章回家后心中还是很不满意。
忽有一天陈员外暴毙而亡,三日后又复苏,陈员外自言道:“我死后魂就被带到地府幽冥,而地府判官很不客气的告诉我说:‘汝在生时不信因果,不识生佛,施财入大慈化寺建雨中水陆,负一中经债。合与铁枷治罪。’这时陈员外在地府中向冥官深深忏悔,而幽冥便放他回阳。”所以三日后又活过来了。随后陈员外带全家子子孙孙与五百两银钱,来到大慈化寺准备向普庵师父请罪,而普庵问曰:“昔作善因如何?”陈员外恭敬礼拜说:“凡眼不识生佛,起不信心。望慈悲赦罪。”
后来,陈天章又拿了一大笔香油钱捐给普庵禅师,而普庵禅师在陈天章背部写上「施财功据」四个字。令人啧啧称道的是,陈天章过世之后,一户甘姓人家的新生儿,背上竟然也出现了「施财功据」四字的痕迹。
从上述故事可知一位德行兼备、内修圆满的修行者,一位戒行、内修、证量都圆满的大成就者,在人间弘法时,一定有龙天护法护佑的。其诵一部金刚经即超度祖先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真正要主法修持而达到法施利益鬼魂、业障、宿世怨亲者,还是要依仗三宝的力量,就好比前面提到的普庵禅师与悟明长老超度冤胡魂祖先的实际故事,就是最好的见证了。
普庵禅师圆寂之前,曾花5年功夫,刺血泥金,书写了一部《金刚经》。这部供奉在慈化寺的血书《金刚经》与珍藏在临江慧力寺的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都是江西境内极负盛名的佛寺镇寺之宝。
师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行世。付法有圆通、圆融、圆成、圆信、应世等人。此外,师所传之〈普庵咒〉在后世禅宗寺院及民间颇为流传。
普庵祖师以神通度化屠夫
普庵祖师是显密双修有大神通的著名高僧,为世人所敬仰。现在教内通行之普庵神咒就是普庵祖师所留。
当时有个虔诚的女信徒,常去听他说法。当时普庵祖师屡显广大神通,人所共知,呼风唤雨随心如意,天龙鬼神呼来唤去。这个女信徒的丈夫是个屠户,也要拜拜普庵祖为师修学佛法,答应妻子改业吃素,要求妻子引见。妻子引他见了普庵祖师。
普庵祖师说:“你是个屠夫,杀业太重,能完全听我的吗?如果不能就回去吧。”屠夫虔诚表示:一定改业长素,奉佛修法。
普庵祖师说:“好,你回头看看。”
他回头一看,见有许多他所杀的畜生牛羊鸡鸭等等,个个眼睛瞪圆,凶光暴露。吓得他赶紧给祖师磕头如捣蒜,哀求祖师收为弟子。祖师就传戒传法于他,收为弟子,他再回头看时,这些冤魂不见了。从此弃业改行,长素奉佛,精进修法。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
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巧者持刀出血,拙者便去烧汤。
向前起来下手,推毛破肚搜肠。
煮得半生半熟,诸人斗割分张。
一似夜叉罗刹,犹如虎豹豺狼。
祭赛邪神野鬼,正神岂肯来尝。
鬼又何曾饱满,反遭触犯天堂。
猫儿无人杀吃,收拾被下安藏。
猪羊广有人杀,只见成队成行。
禽畜时时遭戮,杀者定去承当。
因此三荒雨旱,为人岂不思量。
若要报答天地,除非斋戒贤良。
诸仁者:杀他一命还他杀,一念回光免祸殃。
偈曰:畜生本是人来做,人畜轮回古到今。
不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 上一篇:六祖慧能肉身千年不腐之谜(图文)
- 下一篇:禅悟:潇洒人生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禅宗的起源与二十八代祖师
- 禅修已收纳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觉不觉悟
- 修行者每天发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坚志
- 佛教并非都劝人割爱出家
- 一会善一会恶不能长久,唯有忏悔惭愧才可长久
- 看清因缘才能在修行的同时影响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当中是觉悟还是颠倒
- 游报恩寺,让白居易暂离红尘,享受了无尽禅味
- 希运禅师古诗《尘劳迥脱》解释
- 从五言律诗《余住无方所》看拾得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诗《嗔是心中火》讲了什么?
- 王维的《过香积寺》表达了什么?
- 心本无生因境有
- 当说别人时要不断地省察自己
- 道谦禅师送信开悟的故事
- 听其言,观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禅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气短
- 心有一丝挂碍就不能自在
- 禅宗与其他宗派的区别,禅宗的特色
- 现前修为最终一念圆满
- 《修心要论》是弘忍作的吗,是本什么样的书?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内外是空无物的
- 佛法讲最后圆满身不依据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参心行处
- 从禅诗《饭覆釜山僧》看诗人王维供养僧人饭食
- 持佛号的心是始觉 所持的佛号是本觉
- 白话诗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蕴蓄的佛理和处世哲理
- 自己要觉悟好人生
- 时而转弯,时而放平
- 学会自利利他
- 诗僧王梵志诗作《城外土馒头》解说
- 从有求到无求 从有学到无学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法
- 唐代诗人綦毋潜夜宿龙兴寺的的所见所闻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