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我们究竟是怎么生活的?(图文)

  听众问:尊者,怎么才能专心禅修?Revate尊者回答:什么是禅修?简单的讲,禅修就是有关心的训练。

  我们的心,其实是不会太久的跟一个所缘(目标)在一起。你也知道,人们都喜欢听音乐。

  即使他很喜欢听音乐,如果你逼他听同样的音乐,并且听很长的时间,会有什么问题发生?他会变得厌烦起来。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其实是不会长时间跟一个所缘在一起的。那么,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其实,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不断地注意不同的目标,取不同的所缘。如果没有不断地改变所缘,他们就不会感觉到开心。

  这个就是我们要明白的地方,这个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时刻抓取不同的目标。

  但我们应该要明白的是:真正的原因在哪里?是谁要这些不同的所缘转换?究竟是谁要?是你吗?是业吗?

  很多人,都能够给予一个答案——是心在要,这个还不是很准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烦恼;

  譬如贪、瞋、痴、慢、见、嫉妒、怀疑、吝啬等,不同的烦恼都有不同的功能,当一个人要一样东西的时候;

  比如说他要这本书,他会讲:“我要这本书。”其实这个答案是不对的,这样讲是不正确的。

  不是他或是任何人要这本书,真正来说,是贪需要这本书。其实,我们一直在花费一生的时间,来满足我们贪的要求。

  究竟是谁为我们定下目标的呢?其实是贪,为我们定下的目标,但人们都以为是‘我’,在定下‘我’的目标。

  当一个人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他们都尝试去得到它,得到他们所要的东西过后,他们就以为‘我’是主人,‘我’可以得到。

  然而,‘我’是主人吗?真正来说,他们到底是主人还是奴隶呢?其实,他们正在满足贪的要求,但是他们以为,是自己满足了自己。

  他们在得到他们要的东西之后,他们并不是自己的主人,他们其实是烦恼的奴隶!可以明白吗?

  其实,真正没有任何因缘可以让我们成为主人的。你明白这一句话的含义吗?你应当要明白烦恼的运作,去分辩烦恼的方式,还有就是我见。

  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贪呢?

  听众答:有。

  你现在感觉到贪心了吗?

  听众答:没有。

  当下你有贪心生起吗?

  听众答:没有。

  那现在没有贪,你是完全没有贪了吗?

  听众答:不是,实际上应该是有贪的。

  对的,还是有贪,只是现在你不贪心罢了。你现在感觉到有瞋心吗?

  听众答:没有。

  你是完全没有瞋心吗?

  听众答:不是。

  所以,大家全都有贪,也全都有瞋。但是,你现在却又没有贪心生起,也没有瞋心生起。然而你知道,你自己是有贪与瞋的。

  那么,现在的贪与瞋,究竟在哪里呢?你可以告诉老师,贪与瞋在哪里吗?你可以摸到它吗?你可以指出贪与瞋在哪里吗?

  听众答:不能指出,但是有贪与瞋!

  对的,有贪与瞋,但你碰触不到它。也不可以展现给老师看,贪与瞋究竟在哪里,你指不出它在哪里。

  看这本书,看老师的这本书。老师可以讲,这个是我的。你知道,你有贪,你有瞋,但是你碰触不到它。

  你也不能展现给老师看在哪里,对于贪和瞋,你不能以你的意愿做任何事情,贪与瞋是你自己的吗?它不是你的!

  肯定的,贪与瞋不是属于你自己的!但是,人们都认为是我的贪,我的瞋,我的慢,我的嫉妒等,那这些是真的吗?

  这些都不是真的,因为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不是正见

  人们都浪费了他的一生,来抓住这样的见解,这样的错见;因为这样的错误见解,我们其实不能真正地进步。

  当他们看到一些好的东西,那时候那个贪,他们不知道贪在哪里,那个贪他们也是碰触不到的,不能被碰触到的贪,在心中浮现。

  那个时候,他们就以为,是他们自己在要。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老师会解释,当你看到一个芒果种子的时候,难道你不知道芒果种子?

  如果你把它种下去的时候,它就会长大成芒果树、结出芒果,难道你不知道吗?

  你是知道,芒果种子可以长大成树,也会结出芒果。但是,你能够看到树或者芒果,在这个种子里面吗?

  你有这样的能力,能够了解这个种子长大成树而结果:如果因缘足够,它就会成长和结果,比如说泥土、水、阳光。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让芒果种子放在桌面上,放了很多天,它也不会成长,也不会结出芒果,因为没有正确的因缘。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贪心与瞋心,也是需要有足够的因缘,它才会浮现在我们的心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因缘,它们就不会生起,而只是躲藏在心里。

  种子需要泥土、水、阳光,而贪,它需要很多的因缘才能生起。比如说可喜的所缘,光(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了),我们的不如理作意。

  由于这三个因缘,躲藏在心里的贪,就会浮现在我们的心上。真正来说,是你要可喜的所缘呢,还是贪要可喜的所缘?

  能够铲除这个贪的那些人,他需要任何东西吗?不需要!所以,其实不是我们需要任何东西,而是贪需要。

  贪,有它的特征;它要,它要拥有,它有欲望。这个贪,它指导我们它要的东西,其实真正要的不是我们,只是贪在要罢了。

  老师要让大家明白的是:究竟我们是怎么生活着的,就好像老师刚才讲的,即使我们很喜欢做一件事情也好;

  如果有另外一个人,让我们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很久的时间,我们就不能做了,我们需要不同的所缘。

  现在老师用这个字眼,我们要不同的所缘,其实真正来讲,不是我们要,而是贪,要不同的所缘。

  当我们专注所缘的时候,我们的禅修所缘(目标),其实是很单纯的所缘,譬如呼吸。

  然而我们的心,就是喜欢取五颜六色的所缘,就喜欢取很有吸引力的所缘,喜欢取欲望的所缘。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我们的心会有妄念。所以心会游荡,来寻找不同的欲望所缘。

  而禅修的所缘入出息念(呼吸),是很单纯的。它没有颜色,也不会有吸引力,那我们的心,自然不喜欢跟它在一起了。

  也由于这样,心就会跑去找其他更有吸引力的所缘,对不?你要明白心的本性,就是这样的。

  你应该训练心,跟有益的所缘在一起,而不要去放纵你的心。如果你能够尝试,对所缘保持正念,其实你就在训练做你自己的主人!

  如果你放纵你的心,其实你就是在尝试做一个奴隶。所以说,禅修单纯地讲就是心的训练。你要训练它,或者是放纵它,你自己决定。

  你究竟是要训练它,还是要放纵它?通过了解我们究竟怎么浪费我们这一生,浪费这一生的时间,只是在满足烦恼罢了。

  明白吗?所以应该训练心,你应当反复去训练它,不要让心取其他的所缘(目标)。

  听众问:尊者,在修入出息念时,如何对治昏沉?

  Revate尊者回答:禅修的所缘(呼吸),不是五颜六色的,它是没有吸引力的,你是被你的烦恼骗去了。

  所以,你应该先去明白这种状况,你应该先要明白禅修的意义。如果你对所缘没有兴趣,那你就不能够专注所缘,心就会跑了。

  其实,禅修的所缘(入出息念),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吸引人的,它也因此不吸引我们的心。

  所有的欲望,很容易吸引我们的心;欲望可以维持下去,而禅修因为不吸引我们的心,所以需要让我们的心,对它产生兴趣。

  我们要保持对所缘的兴趣,你应该对所缘保持正念,要知道所缘,要保持正念在所缘上,你需要有精进力。

  比如说,如果你要提起这本书,你需要有正念;你要用一点力,如果你忘了提起这本书,也就是说你没有正念,你就不会花精进力在上面,它就掉下来了。

  同样的,如果你对所缘没有保持兴趣,就不会有正念,也不会有精进力。想要有正念,你就需要提起你的精进力。

  要提起精进力,你也需要有正念。如果你感觉到昏沉,那么你就不知道这个目标了,你对它就没有兴趣了。

  你也没有用一点精进力,把心放在所缘上。也正是由于这样,昏沉就很容易生起。你应该恒常地把心,放在所缘(入出息或呼吸)上。

  我们要知道所缘,我们重复地把心放在上面,我们就知道这个所缘。现在,比如说要把心放在所缘上,也是正在用精进力。

  如果没有用精进力,他就不知道所缘了。所以,你要知道所缘,其实是要把心放上去。要让心能够放在所缘上,也需要有正念。

  换一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不要忘记把心放在所缘上,不忘失也就是正念。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只花一点精进力,就能把心持续地放在所缘上。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