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第六十日(一):在法界漫游何去何从?

  安居第六十日(一):在法界漫游何去何从?

  阿弥陀佛因地誓愿——设我得佛,十方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号者,不取正觉。我们知道阿弥陀佛已经成佛十劫,十方诸佛亦复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十劫,此处“南无”就是赞叹之意,诸佛一样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看到经典或者真言上,乃至早上起来诵的楞严咒,都有“南无阿弥多婆夜”这样的文句,这是诸佛佛佛相赞的一个平等的教法,这个教法诸佛不会有相违背的,一佛发誓愿,无量诸佛同时来表示赞许或者辅助。

  我们平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区别是什么呢?同样是念这样一个称号,所缘的心地有异就会产生差异,这个名号本身的功德是无二无别的,就是用心之别,或说心意是有差别的。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念佛人,从最简单的一个角度来审思——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那就是与十方诸佛结了一个甚深的法缘。

  我们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亦是同样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善缘不可思议,恶缘亦不可思议,我们知道这十法界中都是外缘所显,不管是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修罗菩萨声闻独觉佛陀,这样的十法界中,都是依缘所显。这个“缘”字太重要了,我们念这一句佛就是与十方佛结了一个甚深的因缘,同念故。心的用意可能不同,但是念的音声是同的。这个善缘是极为广大的,所以念佛远离戏论,功德不可思议,唯佛与佛能知。这是诚实言,不是一个泛泛的言说。有时我们会把它看成一个很泛的言说,这里面没有泛泛的言说,就是根据阿弥陀佛如实的誓愿:设我成等觉,十方诸佛如来若不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我们读《无量寿经》也读到,世尊告诉阿难说——阿难呀,不光我今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十方诸佛一切贤圣莫不如是。那么这是一个大事因缘!因为我们不了解念“南无阿弥陀佛”背后的胜缘,往往就忽略它了,它的究竟利益我们看不到,因为我们现在的心智、感知受我们业力的限制,就是说感觉不到究竟的广大的殊胜利益,会在自己现下的一些心智上,或者说一些业习上、自我认知上去认知所谓的念佛。往往我们用自己的意念把它概念化了,而不知道这样一个广大的胜缘。要知道这样一个大事,没有人不念佛的。

  要是把我们一个普通人放在一个很艰苦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云南过去也是一个充军发配的地方,就是说这个地方外缘恶劣,把人放到这样一个不好的因缘上去惩罚他,或者说去教育他、改造他。可能我们中国人要是犯比较大的过失就会放到大西北,那个大西北就是现在的不好因缘的一个代名词了。我去过大西北,在那走了很多地方看了看,的确是,要是我们内地人刚刚一落地到那个地方,方圆一看,心里就会打个冷战,为什么呢?那个因缘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念佛这个因缘呢?我们要是仔细观察了,它是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很简单地称念了这六个字的称号,但它背后的因缘之广大与殊胜,是我们的心始料不及的;它后面给我们带来的利益与功德善巧,带来的摄化加持,我们是想象不到的。这个想象不到的利益往往会被我们现缘的心智遮蔽罢了,并不是没有这个利益。就象太阳大日轮出现在晴空,但盲人不见,你不能说太阳没有照他,太阳是照着他的,他也感觉到温暖,但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太阳,他可能还说这是烦恼、热燥。而其他人可能在太阳底下就会有光明的感知、温暖的感知,或者说无碍的感知。我们业力的自我蒙蔽就象从生盲一样,即生下来就是个盲人,因为我们没有见到念佛的未来广大的景象,我们就会把念佛当成一个泛泛的修法,以为念佛有什么了不起呢?这个佛赞、那个佛赞,这个人说这个法门不可思议、那个说这个法门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可思议呢?主要是我们不了解我们结的这样一个因缘的殊胜,一旦了解了,认知到了,那作为一个念佛人,真是十分庆幸的,乃至说念一声佛,十声佛,都会感觉十分的庆幸,不管你现在的利益如何。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与善恶因缘,与人类,与其他生命,结很多因缘,这都是没有问题的,不用我们去故意造作,这个因缘都很炽盛。但是念佛的人,严格地说还是十分的稀少的。你说哎呀,你看我们中国多少人念佛呀?实际你掐指头算一算,少之又少,你从你自身的角度看一看,你愿意念佛的心念也是少之又少。我们真正喜悦的、主动的、摒弃九界的杂缘小小事去念佛,如十方诸佛一样,如一切贤圣一样去称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真正地做过吗?或者真正有这样的认知与对称地称念过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吗?我们是可以问自己的,当然也可以相互的交流,实际真正的念佛人,尤其是由心而发的念佛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其国不逆违,易往而无人。以前看到经典这样讲,看到很多善知识讲往生是易行事,那有些人又讲往生者少,少是什么呢?并不是往生有难缘,是我们没有从心底认识到往生的必要与往生的需求。“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往生彼国就是心愿生即生的一个事实。我们要是真正地摒弃了九界的纠缠,念一句佛,或者动一个愿意往生的念,那是一定往生无碍的。但我们还在这个十方九界的业力中纠缠、认知,或者自诩,或者他诩,或者相互诩,在这样的纠缠遮蔽中,你往生是很困难的。为什么呢?你这个往生的路途中太多事情耽搁你了!这一路太多的风光了!因为这十万亿佛土中,从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到三善道、三圣道中,这风景一路呀,不知道哪个地就把你耽搁了。因为什么呢?可能半路途中你认为这个风光很好了,你就耽搁在那个地方,就会停止不前的。

  我们在这个法界中漫游、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不知道自己真正应归之处、应去之处,没有抉择,那这个法界的风光景色也太多了!就不要说人类,不要说三善道的风光,就三恶道的风光,多数凡夫就不愿意放弃,好比说杀盗妄淫,大家都知道这个财色名食睡是地狱五条根,那么杀盗妄淫也是地狱恶鬼畜生道的业缘,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从自己心底愿意放弃这样的风景呢?放弃心中这样的攀缘呢?放弃现前这样的作为呢?那么这个风光就把你耽搁在三恶道了。是谁在耽搁我们呢?没有其他人能拦得住我们的,因为我们的心念,原则地说跟佛陀的心念是无二无别的,当然是放下业习的情况下,是透视了业习的情况下,是真正了解了一切业习是无自性的,能以逾越的心随顺着佛愿,那你是通达无碍的,那个没有问题,那你在十方法界真是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方便。但我们在现缘中,不是三恶道频频向我们招手,是我们频频地向三恶道去作为,起码说去向往。是不是这样子?我不知道。

  三善道我们就不说修罗的大威德,天人的五欲满足,人间的选择徘徊的方便,这风景太多了。我们要没有一个真正的强缘、殊胜超世的强缘,三善道没有人能走出来的。世尊在菩提树下,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波旬就以色香味触法五魔女去诱惑世尊,你要是没有禅定力,哪一个能逃得出来呢?就在这个所谓的财色名食睡上,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上。我们就不讲所谓的声闻道的乐了,即禅定三昧乐、神通变化乐了,不讲菩萨六度万行十波罗蜜的乐了,就这样一个三善道的福德因缘,以我们现有的心地与知见绝对是没有逾越的理由。

  我们不对比,三恶道的逾越,这样的景致很多人也难超越。很多人很自负会说我没有,我不怕,我没有三恶道的因缘的。因为你不知道在减劫中能到娑婆世界就是两个大因缘,一个是极善缘,一个是极恶缘。极恶缘就是入地狱入色界,人的心智、作为、语言,那就跟三恶道攀缘,攀的是亲切的很,坏人善缘,毁人戒法,灭人道德,动摇人心智,这样一幕一幕的事经常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助人点滴善缘,劝人善德,劝人持戒,爱人戒法,随喜人的点滴善心,这样的因缘我们回观回观。别人说为什么提倡短期出家?为什么提倡念佛等一些事情?就这么一点点的善缘,又有几个人有这个善缘,能成熟这个善缘?我们自身又能推动这个善缘?我们又有多少支持力去相续这个善缘?而不被恶缘、恶业、相互的诋毁、伤害所消耗,所牵制?我们自己可以审观。

  我以前说在减劫中善缘稀少,就有菩萨下去跟我说不少啊。我说是不少,我们要是主动去在善缘上认知,多有善缘;要不然,你轻轻地一放任,你看看,恶缘炽盛的很。很多寺庙里,很多道场里,很多修行的环境中,相互的讥讽,相互的诋毁,相互的设障,相互的不予增上的教法,比比皆是,这个不敢说好坏,这是减劫的共业所使。

  三恶道,我们迈出这一步的机会都很少,那你还说你修行?三善道这个路途上你又有多少机遇?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多善缘了,你回心一照,你动十个念头,你可以做个记录的,你有几个念头是真正的善心?有几个是无记心?有几个恶心恶念?你可以自己记录,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告诉第二个人就泄露天机了。那你说我的善缘多,善心多的,那你真是个不得了个人了。你看我们面临的问题大着的。

  为什么说九界的业希望我们放舍呢?为什么让我们念佛呢?那么这么简单的法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谁不会念呢?没有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不会念佛的,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得生彼国”即是念佛者。所以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多世见世尊,方能信此事。这都不是随便说的话。

  阿弥陀佛做个殊胜的缘——设我成正觉,十方诸佛若不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这样一个誓愿,实际是通过诸佛的称念来鼓励凡愚有情、顿超九界这样的一种作为,他的确是顿超九界的,要不然我们的路途太遥远了,我们前面的景致太多了。

  很多人不相信,但就是三恶道的风景人都不愿意舍,充满了荆棘,陷阱,充满了恶缘。很多人明知道杀盗妄淫是恶的,是苦的,舍不得的;明知道很多恶习陋习,是不应该做的,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因为什么呢?那就是你的风景,那就是你旅游的地方,那就是你生命的所依,你喜欢越强,你就越难走出来。

  那么念佛这个法门呢?顿超九界。这句话说出来不知道是应该沉重还是应该欢喜?我想着这两个成份都应该有。沉重是什么呢?——这么个稀有的法在我们身边徘徊这么久,我们真正认真地去实践过吗?真正地生起来过这种法与暖、喜,相应过吗?这可能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我感觉应该轻松喜悦的是——九界虽然繁杂,业力浩瀚无记,但我们毕竟有了这样一个念佛的法门。我们一旦抉择了这个与诸佛同念同修同证的教法,那就真是才知道凡圣同修背后的功德是什么?称念一句弥陀,与十方诸佛结缘,乃至说普利九界十方众生,何以故呢?与佛同念故。

  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不清楚我们会小视念佛法门。所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个“正法”就是唯佛与佛宣的法,九界在此处是不许正法,不许他,唯许佛与佛所教究竟法则为正,一定是以这个顿超九界的了义教法为参照,为蓝本的。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念佛人,此稀有与难得,这是没有夸耀的东西的,这可以让我们去反思,让我们去观察。因为此处是观察门,这是观察门的最后的四个角度了——正修行的观察角度,此处修行就是观察。很多人说我不观察,我就要修,那你修什么呢?你在无记的业力海中要修什么呢?是修你的四大?你修什么呢?

  所以我们说,戒定慧这是通常的说法。在这个教法中,一定是讲发心的,发心一定是首要之首要。净土一法若离开发心,那我们在九界的徘徊是必然的了。说在九界里徘徊还是高尚的说法,在三恶道里徘徊可能是多数,在三善道里有进趣的人,我不知道多不多?我们自己只能审观自身,很难去说其他的。但是在共业中,堕落者是必然,因为减劫故,对此我们自身可以观察。

  减劫的结果就是堕落。如九斤老太讲这个“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先生批评过的。那么这个一代不如一代是事实,它并不是说我们的晚辈一代不如一代,是我们自身业力的转换一代不如一代,就是用一个自然的法则来讲,或者说一个共业的随顺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你说我勤奋向上,我有一个增上法的修持,或者我遇到了殊胜的法则,象净土这样的法则,那可能是不会这样子了。

  但是在减劫中,他的共业相就是堕落!这是十分严肃的一个事情。不是说我们要装出来一个严肃的样子,这是我们应该严肃的地方!该严肃的地方一定要严肃!因为你晃晃地过去了,果报来了,没人替代呀!业果成熟无人替代,这是世尊反复在经典上劝我们的。减劫是个大因果,就是我们的共业,就是整体之讲。

  世尊给这个时代的授记与我们现在遇到的因缘绝对没有丝毫的差别。世尊说他取灭以后,这世间灾难频繁发生,人为灾难频繁发生,应雨不雨,不雨则雨,四季失常,百味减退,道德沉沦,饮苦食毒。我们去看。很多人说饮苦食毒在十年前都不能讲的,现在说饮苦食毒,不是我们说的了,是报纸上在说,是新闻上在说,是这个检验,那个检验,饮料中这个,奶粉中这个,粮食中这个,禽蛋中这个那个,不是致癌物质就是要人命的物质,不是让人变形的物质就是催人发肥的物质,那不是饮苦食毒吗?但经典上早就告诉我们了,他用很简洁的话告诉我们,就是说——末世众生,饮苦食毒。

  这个现实的东西,我们还不能盲目地自我麻醉、自我陶醉去回避他。这个共业减劫,它是集体的一个相。我们怎么来超越这样一时代呢?念佛一法无疑是一个最殊胜最简单最易行的一个法则。其他法则不是说不行,但是它的择取性不容易,一是择师不容易,二是择法不容易,三是次序修持中你多不究竟,你知前不知后,知中间环节你不知缘起,知缘起你不知结果。净土一法,缘起是诸佛的果地觉,过程是随顺果地觉,结果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缘起、过程、结果,没有差异,可视性强,师,唯依佛为师,不需择取,但需随顺!

  现在许多修行人呐,实际最苦的反而是择师与择法二种苦难。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十年八年跟一个师长学法,学到最后,不行,我怀疑了,我动摇了,这个法能不能使我真正得到利益呀?这个师长是不是真正的一个法的传承者?成就者?守护者呀?他能不能给我真正带来这一生所谓在解脱道的成就呀?或者说一个无上菩提的指导与教法啊?疑师,疑法,因为对法的初、中、后他看不到。许多法,你很认真个人,你很了不起个人,但你看不到他的初中后的时候,你就不能安心。净土这个法门能安心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缘起,知道过程,知道结果,你只要按着这个法修行,就有这样的缘起,就有这样的过程,一定还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一点它有不共的地方。尤其是现在,现在你的人不动疑心,不动妄想,不动对比,那是不可能的。阿弥陀佛让你对比,十分诸佛来给你作证,说你来比吧,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之尊。那你说佛在搞啥呀?就是把我们那个分散的、对立的、强烈的分别心、疑虑心,在这个地方轻轻地用一个方法给我们取缔了,给我们消融了,给我们否决掉了。你到阿弥陀佛地方,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去挑选的了。我们并不是为了学一法而赞一法,不是这个概念,或者说为了扬这个法而去贬其他的法,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意义,这样毫无意义。

  我们都知道净土的教法,阿弥陀佛的心智是希望这一法能真正地兴起来,能令一切法兴,能使大地回春,远离这种诸恶之寒冷。这是一定的。但是你要是没有一个法的深入,没有在一个法则上抉择、安心,你想在其他法上去认知,我不知道。当然也在念佛的同时、安心的同时、归向极乐世界的同时,我们也在观察着种种的修行人、种种法门的实践者、种种派系、种种说法、种种因缘,若凡若圣,若在家若出家等等,但这真正超越,或者说真正能跟净土站在同一个角度来审观初中后清晰的,能令人彻底安心的,没有任何遮盖的,诸佛和盘托出的这样一个教法,也可能是我这个人的孤陋寡闻,大家可能是有更多这样的方法的。当然你有了是可以的,要是没有初中后认识清晰的教法,我不知道你怎么安心?怎么抉择?要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师长,没有一个完整的教法体系,令你安心,我不知道你怎么安心?在这个时代。

  我真是不希望自己有偏赞净土的作为,但是我真是找不到再比净土这样简单、易行、透视性强,不管是智愚凡夫有情,只要随顺,都能得到法益的这样一个普及与究竟的法则,哪一个法门再能如实地这样表达?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到过。

  我们赞这个法门,是因为它真正地给你带来了一个抉择的方便、实践的方便、成就的方便、安心的方便,乃至说与生死中得到无畏的安心,在生死变化中你得到真正的安详与自在。生也安详,死也安祥,何以故呢?生死不过是旅旅途之改变。因为你真正地了解了人生,或者说世间意识业力的旅游过程,你生命的去向就是个旅游的过程一样,就是个旅途,就是外缘不一,表达的结果、感受不一罢了。所以人升天自有天之感知,饿鬼道自有饿鬼道的感知,人道自有人道的千差万别,修罗自有修罗的战争,我们都会看得到的。所以人类这个作为上,要没有一个法则清晰的依止、透明的抉择,或者说整体的抉择,我们会半途而废的。

  很多人修的法很多的,但是真正能令我们安心的是什么?真正解决了我们生死的困惑是什么?真正令我们身体力行的一个法则又是什么?这无疑是我们对自己负责任的应该的一个做法,应该审思的一个角度,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任吧?就是所谓的何去何从啊?

  慈法法师讲于放光寺戒堂

  岁次辛卯六月十六2011年7月16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