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三
二零一二年五月佛七开示《佛说阿弥陀经》2012.6.20-1
常福法师于无量寿殿
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念佛啊,有人念阿弥陀佛,他只重视在名号上面,就是心中的一种执着。其实念阿弥陀佛,它是有事有理,理上念阿弥陀佛,它是有种种受用。如就只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对理上不懂,对如来之“事”,如来之“能”,如来之“德”,你不怎么了解,不知道释迦摩尼佛他真实的一面,不知道如来之德之广大,不知道如来之能不可思议!一般凡夫对此不怎么了解,即使了解,也是比较抽象,文字上的认识,听了也就舍去了,实际的行为上并不是能够和他相应。在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大不了就是这个声音在耳边动一动,凡夫往往重视的是事而不是理,就是不重视阿弥陀佛他这个真实的理,而只是对这个事上感兴趣,不认识理,只认识事的话,众生念阿弥陀佛的受用呢就非常的少,少了又少。为什么呢,因为不懂得理,他的心是在理上,而我们的肉体是在事上,而这个肉体往往是注重感官。这个理是重视心的,如果你重视心,从心上面下手的话,可能很快你得到很大的受用。从事上,感官上它维持不了多久,不管在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在感官上感受这声佛号,它不会维持多久,就比如你坐禅定吧,你坐在那个地方,能定多久,是很快乐啊,那你住着啊,一下子就想打妄想,是不是,因为你觉得很累。就像看电视,你觉得很快乐吗,看一下就很累了,看电脑很快乐吗,看一下也很累,你吃饭吃好吃的东西,等下也很累,因为再好的东西,等下都累,为什么呢,因为那是感官,感官它会疲倦,会疲劳,因为疲劳就生厌,就会舍离,就很痛苦。所以念佛,叫你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你就很痛苦,一下念是可以,叫你念七天也可以,叫你天天来念,可能就嫌麻烦。
前天一个小居士来,我叫他念阿弥陀佛,他就不愿意念佛,他说念佛伤气,我说念佛怎么会伤气呢,我说我念了二三十年的佛号有没有伤气啊。他用自己的意识,好像念佛是气往出走,很伤气,其实念佛是不伤气的,如果你用中声,你不要大声叫,你用中声念佛,如果心你静下来,音往内流,它念佛的声音可以震动自己的气脉。比例来讲,你把手伸出来观察,你用心来念阿弥陀佛,声音往里面流,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发现你的五个手指发麻,你用心念阿弥陀佛,声音往肚子里流,你发现手指啊,像电触一样,发麻的感觉,如果你在很静很静的时候念阿弥陀佛,你脚趾都会发麻。为什么发麻呢,是因为你的声音可以把你的气脉震动,那是通气的,而不是伤气的,是让你的气通达。所以有些人走着念,身体都会颤抖,那不是虚的颤抖,那是声音在气脉的抖动,让你整个气脉可以打通,所以你真正静下来,阿弥陀佛那个声音往里流,你不要向外叫,你想着外面打妄想念,一定会伤气,知道吗。为什么那个歌唱家在唱歌的时候都闭着眼睛唱,他闭着眼睛,你想他音是往内流,他就有力,他可以唱出感情来,睁着眼睛打妄想唱,一下子就把喉咙唱坏了。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不能张着眼睛打妄想念,一下就伤气了,睡觉也是一样的,你在睡觉,打妄想,看电视,你就会伤气,如果你在睡觉的时候想着心,想着念阿弥陀佛向内流,你睡觉不会伤气的。人的气是你的意念到哪里,气就到哪里,你的意念往外飞,打妄想,就会伤气,气就往外流。如果你内收,气就内流,那你就会养生,知道吧!所以我们要学会心要向内想,大家晓得养生,保护自己,要学会内想,不要向外想,保命要紧,想多了就会伤害自己,你就会杀自己,你会把自己慢慢的杀死,向内流你就保自己,你可以多活几年,可以跟常福多聊几年天,如果你打妄想,你早一点死,早一点离开我,是不是,最起码你见不到我了,还想见佛,一个凡夫都见不到。所以这个叫事上,你念阿弥陀佛从事上能观照到自己,“南无阿弥陀佛”这声佛号,如果就是这一声名号和你这个心,互互相应,如子忆母,如母忆子的话,能听到自己念阿弥陀佛的声音,并且声音是内流的,因为耳朵是“观世音”,你念叫“大势至”,势至是内,观音为“耳”,势至为“意”,耳圆通,意圆通。所以就观音与势至在念佛,所以就不是我了,哪有我在念呢,因为你的意念是大势至菩萨,你的耳朵是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在听佛号,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号,他两是互互相利,他念的是谁呢,原来是阿弥陀佛,所以观音势至在阿弥陀佛两边。那常福在哪里,你在哪里呢,佛陀讲过没有我,哪有我啊,就是观音和势至在那念,一个念一个听。
过去就有这样的念佛方法,这边念阿弥陀佛,那边听阿弥陀佛,那边念阿弥陀佛,这边听阿弥陀佛,或者呢,你念一声,我念一声,有这样的念佛方法。过去的五会念佛他们说失传了,其实我听我师父讲过,五会念佛,就是由慢到快,是有五个节奏,先是慢慢念,念十五分钟,敲一下钟,然后加快,快板念十五分钟,再敲一下钟,这个佛号再加快一点,加到第四遍,第五遍的时候是四声佛号,非常快速,四声佛号念完后,这个五会念佛就念完了。相当于一个小时多一点,相当十五分钟一次。五会念佛令我们精进,会监督昏沉睡眠,因为一声佛号,老是念这么个调子,时间久了大家就睡着了,或者打妄想去了,猛然的换一个。你看,我们很清晰的,我们念佛念半个小时,忽然转板,他声音就大起来了,证明转板速度快一点,使人大脑清醒,猛然自己醒过来的感觉,就是要睡觉的时候,猛然转个板,又清醒了,清醒了再念一下。我们这边可能没有,一般小庙可以试一试,这样做,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开拓。有的小庙,七八个人念佛,你可以十五分钟转一次,十五分钟转一次,转五次,这样念下来,我相信这个佛号念得很精进,大家转一转,如果好,再发扬光大,可以弘扬到全世界。这个就是法照大师所传的五会念佛,因为过去我看到过五会念佛的录音带子,很久很久,有五会念佛这四个字的佛音,但是现在没看到了。现在搞五会念佛叫五声念佛,这绝对是错的,五声跟五会是两回事啊,五会是指五个次第,一会比一会快,产生了五会,而并不是五声,那四声就四会念佛了,三声就三会念佛了,那我两声不就成两会念佛了,东林寺过去是两声不是两会念佛,哪有这种道理呢,这完全是错误的。以后你们可以做一做,有小庙啊,一般居士在一起做一做,像城灵寺可以做,还有云南,云南你们有没有?搞个小念佛团,大家在一块念佛,搞个五会念佛,真的有意思。因为一会念佛,确实念到后面,大家就不念了,为什么呢,就因为没有劲,念的没有意思,以前寺里每个礼拜大家都来念佛,现在看不到居士来念佛了,还没念一年,大家就不来了,都回家念佛,更加精进了,可能是。以前都是礼拜六礼拜天来念佛,到后面都不来了。
所以一般人从事上念阿弥陀佛,打妄想比较多,很快就打妄想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刚刚开始,听一下子是能听的住,听久了就不想听了。事上念阿弥陀佛,如果你不断的听这句佛号,你也会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比如能所双亡,都会显现出来,你不断抓住这个佛号,念久了以后,你发现这个我,没有了,所念的阿弥陀佛也没有了,就这声佛号了,然后这声佛号变成如梦如幻,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就是这声佛号了,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叫能所双亡啊,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佛教里讲打成一片,全是阿弥陀佛,到最后面呢,发现什么东西都在念阿弥陀佛了,石柱也在念阿弥陀佛,念佛堂也在念阿弥陀佛,拜垫也会念阿弥陀佛。过去有一个人他念阿弥陀佛念到什么样子,他是在织布厂工作,织布厂的声音很大,他没有办法,他一心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后来,他念到什么程度呢,他念到织布厂织布的声音啊全部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哇,到处都在念阿弥陀佛,看见所有人都在念阿弥陀佛,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法,就是一个阿弥陀佛,他念到什么地方都是一个阿弥陀佛,他走路念阿弥陀佛跟着宇宙达成一片,他从事上修。很多人不知道从理上修,从事上修,但是有个别人确实有这么好机会能达到知道什么叫念佛成片,你有一次感应你也非常了不起了,是不是,你有一次遇到这样的好境界,你也终生难忘啊,知道什么叫一片了,什么叫一心不乱了,什么叫跟阿弥陀佛达成一片了。
那么,从理上念阿弥陀佛的话,首先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啦,寿命无量啊,了解了我是妄想,我念的那个阿弥陀佛的那个“我”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不存在,法就不存在。那么你念的阿弥陀佛是从你念里出来吗,如果是你念里出来,你念里有阿弥陀佛,那你念一念就好了,何必要口上出声音呢?那阿弥陀佛是从外面出来吗,那是外面出来的吗,那外面出来,难道外面哪个地方有阿弥陀佛,要是有,这个阿弥陀佛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阿弥陀佛也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因为里面有我执,外面有法执,没有我执,没有法执,阿弥陀佛就是宇宙的本来面目,所以你这一声阿弥陀佛,念下去,不是从里面出来,不是从你妄念出来,也不是你执着的法里出来。我也是空的,“我”,“外面世界”,都是我的“念”,“念”是众缘合和,我不存在,所以你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感觉不是口里出来的,是声音,不是从你心里出来的,这个声音就是整个宇宙的声音。你首先懂得这个道理,然后你走的时候,发现这个肉体也不是我的,这个世界也不是我的,那么说,你就是一个觉性,你就剩下了一个觉性,就是一个念头。好,你这个念头感受到整个世界,那你走的时候,你可以说,这个肉体肯定不是我的,这个世界也不是我的,那么谁在念阿弥陀佛呢,你看谁在念阿弥陀佛呢,没有一个我在念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世界,但是阿弥陀佛在念,这个阿弥陀佛从哪里出来呢?这叫“见”。那么说,你这个见到了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你在走路的时候发现了不是我在走路,你发现了这个肉体在念阿弥陀佛,你感觉到阿弥陀佛跟这个世界,跟你这个念头,我念阿弥陀佛也是寂灭的,不念阿弥陀佛,我也是寂灭的,我是不可得的,但是阿弥陀佛这个世界还在,所以你在念的时候,感觉到这个世界如幻如化。你看我们在走着念阿弥陀佛,我睁着眼睛念,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我这个肉体不是我的,我感觉到我自己就是一个“见”,就是一个见性在那个地方,在唯识观点叫“见分”,我这个见分看到我这个肉体在念阿弥陀佛,在走路。我这个肉体在念的好轻松,因为不是我在念,这个肉体跟我没有关系啊,所以我就看着这个肉体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我这个见分里面呢,知道自己在念阿弥陀佛,可以观察到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一直在听着,所以我那个见分,就是那个“觉性”啊,我那个觉性看着自己念,一点妄想都不打。这个世界还是挺热闹的,但是就是没有我藏在里面,跟它不搭界,好像跟这个世界,好像是脱离的,但是又不离开这个世界,觉得这个世界非常寂灭,不毁这个世界,但是又是寂灭的。
我过去常常和别人讲,我开车的时候,发现这个肉体在开车跟我没有关系,我没有开啊,我这个肉体在开啊,稍微有禅定的人就知道,打坐的人就知道,像我们打坐的人,很快就超越自己这个肉体,我就是一个见分在看到自己而已。见、闻、觉、知,见分是永远跟着我们的,我们的见分依法而立,只要有法存在就有见分出来,世界没有法了就没有见分了,这世界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肉体,一定有见分的,所以你有这个见,就有闻,所以这个见看着自己在念阿弥陀佛,这个见呢,不是一个东西,就是一种觉性,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的见分并没有讲话,我看到我跟你们讲话,一个常福跟你们讲话,我很清晰,非常明明了了的就在跟你讲话。但是呢,好像我自己是脱离的,我发现我自己跟这个肉体是脱离的,好像我根本没有讲话,是一个见分看到我在跟你讲话,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见分没有讲话,这就非常自在,因为依法而有见分,没有法就没有见分,我看到你,是我这个肉看到你,还是我的见分看到你呢,有男就有男的见分,有女就有女的见分,一个出家,出家的见分,一个在家,在家的见分。你说这个见分是独立存在呢,还是与法共鸣呢,你说这个见分是在肉体里面还是在大殿里呢,我告诉你这个见分,只要有法,它就同时建立,有法就有见,就说有柱子就有见分的柱子,有大殿就有见分的大殿,有拜垫,见分里就有个拜垫,有佛像见分里就有个佛像,你的见分,在一切处都能建立,它不是单独从肉体里出来的,这个见分不是从肉体里出来的,知道吗,是从觉性里出来的,任何地方都有觉性。所以呢,你在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人跟你的肉体其实都在见分里面,这个理上通达,你念阿弥陀佛,根本就没有一个我在念,这需要大家静下来,大家打打坐啊,自己看到自己。我过去打坐怎么打,打坐应该睁开眼睛打,不是闭着眼睛打,一定要睁开眼睛,闭着眼,在胡思乱想,闭着眼看的漆黑一片,都在打妄想,睁开眼睛就是见分,睁开眼睛这就是见,谁在见啊,见到我一个肉体坐在这里,我的见分看到肉体坐在这里。你能说见分从肚子里出来吗,从肚子出来,他应该先见到里面啊,见分依法而立,没有法就没有见分,就是觉性,我皮里面的血都看不到,这个和见分没有缘,我就见不到,你把手划破,流血出来,你见分马上就有血液,这个手里面有没有血啊,我不知道,因为我见分里没有,因为他没有划破啊。如果我的见分在我肉体里,他应该先看到里面的血啊再看到这个手啊,因为这个见分不是从肉体里出来的,是在一切相里面出来。所以你眼睛现在见我,是因为你有见分,不是肉团里出来,是你的觉性,佛教里讲是从“真心”里出来,我们自性里面有见分,有相分,有见闻觉知,依法而立,就是只要有法,你的见性就从自性里出来了。那么,我们没有看到自性,但是你的见分出来了,你的闻性出来了,觉性出来了,知分出来了,见闻觉知都从自性里出来,这自性不在肉体里面,在不可思议你的真心里面。真心在哪里呢,现在目前我们没有找到,你找到就开悟了,只要你有见分就证明你有自性,你有佛性,所以大家能见到我是因为你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没有见分,没有见分就见不到我,见分是每个众生都具足了,依缘,有了“相”这个缘,就可以见到。你现在看到的是这个肉皮囊,里面是大粪也好,是肉也好,你不要管它,你没有见到就不要想它,你说这个是真的,假的呢?做梦一样,你醒过来就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你的这个见分是外面有法就出来,没有法就不出来,就是有树就有影子,没有树就没有影子,知道吗!
那我们念佛是不是这个觉性在念佛呢,在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你这个见分就看着这个“阿弥陀佛”,是谁在念阿弥陀佛,哦,是这个肉体在念,和我没有关系,我的见分没有在念,但是可以看到,这个肉体在念阿弥陀佛,他那个肉体在念阿弥陀佛,每个人的肉体都在念阿弥陀佛,这个房子里面有阿弥陀佛。你感觉你在走路的时候,你的见分是没有形状的,你就守着这个见分,因为见分从自性里生,它必定存在,只要你觉悟了,然后守着这个见。好,这个肉体,这个世界跟你没有关系,它就是一个法。这个理上通了以后呢,你走路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是我念,我的见分里知道了有一个阿弥陀佛,有一个肉体,走的时候,就看着自己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时候很好玩的,非常有意思,清净,而且有一种“三昧”会现前,非常定,走走,走累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的见分会累吗,发现我的见分不累啊,你发现你一点都不累,知道吗!还有你困了想睡觉,只要你见分一观照,这个肉体想睡觉,跟我有什么关系啊,好像我的见分不想睡觉啊,你的见分不要睡的,也不要吃的,也不要走路,什么都不要,为什么呢,你的见分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什么都不缺,吃饭是身体要吃饭,睡觉是身体要睡觉,跟我的见分有什么关系呢!你没有见分你还在吗,如果你没有见分,你不死掉了吗,我的肉体要穿衣,我的见分要穿衣吗。所以过去祖师讲了,终日吃饭没有吃一点,终日睡觉没有睡一下,终日说法没有说一句。谁在说呢,我自己的见分并没有说,是肉体在说,我的肉体在说法,讲话,我的见分在看着他说法,见分非常的清净,它不纳一物。所以它彻底的超越了我执和法执,它是不可思议。在中观思想,世界都是众缘和合,毕竟空,也就是说你这样念,叫理上念阿弥陀佛,你称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就立即进入如幻如化三昧,你首先打了这个稿子,然后“念”就是文章,过去讲,信净土法门,印坏文成,就像盖章子一样,你信了阿弥陀佛,信了这个道理,然后你念阿弥陀佛,念下去,就像这个章子,你把文章写好,现在需要印啊,就是你这一念,这印“啪”的一下盖上去,盖上去以后,印就甩掉了,叫印坏文成,所以我们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下去的时候,自己就进入三昧了,如幻如化,然后住在里面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你在里面很自在,游戏神通,非常自在,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一点都不会造恶业,那种如幻,那种清凉,那种自在,比吃蜜还要甜,很舒服,很快乐的,知道吗!不是你念阿弥陀佛不打妄想,不需要这样的,因为我那个见分根本就没打过妄想,它不会打妄想,这个肉团打妄想,你看着自己肉体,你一看到了它打妄想,谁在打妄想,发现这个肉体他怎么会打妄想呢,哦,原来你自己跑到肉体里面去了,你这个见分执着于肉体了,执着于一个我存在,我在这个地方,我在讲话,就打妄想了,是不是。我过去讲,下棋的人与看棋的人,看棋的人看到下棋的人下错了,但是下棋的人永远不承认,下棋人沉迷在里面,他就不知道自己的错,但是在外面的人看的很清楚。大家一定要走出这个肉体,这个肉体就是你那个见分执着肉体以后变成我执,我执以后呢,你就在这个肉团打妄想了,就把这个“见”给忘了,就有我执法执生起来,我执法执生起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好累好累,知道吧,所以就拖着,痛苦啊。
我有一次跟别人在行般舟,一个人要行般舟,我是第一次,我走在前面,念阿弥陀佛,念得非常快,因为我念阿弥陀佛,出来的很快,很快就看到自己在念佛,整个殿堂在念阿弥陀佛,最后面他到念不下来了,最后没有办法,在地上爬,他念不下去。后来又两个出家人来了要行般舟,我说好,我陪你们一个晚上,我走的时候不是脚不痛,我脚也很痛,但是我很自在,身体痛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的见分已经出去了,我的见分看到自己脚在痛,一会跑着走,一会慢慢走,一会大步走,搞到天亮,我一点事都没有,他两个人累的要命,我说,你们还走不走,如果不走可以下殿,后来八点钟就出来了。我说我还没行过般舟,我轻易的就把它走下来了,好像玩一样,为什么没有走过般舟的人走的这么轻松,常常走般舟的人走的那么累,因为般若,理上的通达非常重要,如果理上通达,进入三昧境界。因为他理上已经通达以后啊,他的意识是住在理上面,因为我们的心是和理相应的,如果彻底的用理,你的心跟理相应,你见分就脱离了身体,你的肉体怎么痛苦都可以承担。有些人很辛苦,有的人修行很轻松,过去讲,个人的慧根不一样,有的人一修行就上路,有的人修了几十年都不上路,注重这个肉体的辛苦,所以理上通达很重要。
大家知道修行不是一个盲目的行为,我们修行就像孩子洗澡一样,这孩子到水里洗澡,你能不能把这个孩子扔到大海里去洗澡呢,行不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必须搞个小盆子洗澡,让他知道识水性,他了解水是什么样子的,水会把我淹死,我要小心翼翼的,识水性以后再把他扔到海里就没有事了。他很自在的把握水性了,怎么飘起来,怎么踩水,怎么做都可以,你不识水性,怎么知道怎么做啊。我掉大海怎么修行都可以,我们识水性啊,我从八岁就会游泳,因为从小就识水性,在水里面长大的,我游过一条很大的河,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游过去,但是呢,我并不是经过苦练来的,是因为,我是经过识水性来的,很轻松的游过去了,把衣服,水瓶拿在水上,然后靠两个脚过江,我们从小就知道水性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到水里去一点事都没有。所以我们修行首先要了解佛性,了解它的道理,再修行就很快了,你不需要搞还没有学佛,就苦行,然后搞的疲倦的要命,很苦,修行不是吃苦,释迦牟尼佛讲的很清楚,吃苦是一种外道的行为,所以首先要懂得道理,道理懂得了,那么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好,现在念佛也好,现前自在,将来自在。我们可以看一看,在我们汉传佛教,大乘部的,所有非常有成就的人,从他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他一种自在的这个体,都是感觉到仙风道骨,不求名利。就是说那个人可以很轻易的把贪嗔痴放下来,而不是说不断的锻炼这个肉体的苦,而只是轻而易举的把贪嗔痴放下来了,只要一个人住在一个地方不起贪嗔痴就会很自在,你可以看到仙风道骨,可以看到他那个眼睛啊,身体啊,是充满一种圣人超越的状态,而不是让他搞的狼狈不堪,愁眉苦脸,搞的非常苦的这种生活。而是感觉到是圣人,仙人的感觉,是超然的感觉,修道的人把名利心放下来就是那么自在,那么超越,就是与众不同。相貌上面,行为上面,动作上面都是那么淡薄,你可以看出来,圣人就是这种感觉,而不是说不停在吃苦,哪个上面是这样说的呢,我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感觉到修行很吃苦,从小就到东林寺念南无阿弥陀佛,把心搞直就可以了,天天保持着,累了,叫你放香,念一支香休息一下,再念一支香再休息一下。知道你念一个小时累了,休息一刻钟,然后再让你念,他老是在调节当中,没有让我不断的在吃苦,通过这样调节调节,调节到最后,这个心就直了,就像一个钢筋,就直了,而不是说不停的敲。慢慢调,慢慢调不就直了,你这样敲不是敲扁了吗,再敲的话,那钢筋就废掉了,你看云居山成就的那些和尚,出来以后都是仙风道骨的。为什么,他坐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很自在的,你问问云居山的和尚,哪个是那么吃苦啊,都是很自在的状态而成就现生的解脱体,不起贪嗔痴,他就坐的很自在,一支香,一支香的坐,就像我们,现在坐着念佛很累吗,我也不觉得啊,就这样保持一心就可以了,你这个钢筋就直了,你就这样的成就了,你不需要在那加什么功夫了。就这样,不断的训练,你自然而然的就有仙风道骨出来,你就很自在,很多人修行很苦,出来以后不但没有“法”,并且呢看不到一种“道气”,只是这辈子受了一点苦而已。
所以我们这个修行啊,要行中道,放下名利就是修行。什么叫苦行啊,你把你的“名利色”放下来就是苦行,苦行就黑暗消失,光明出来,应该是充满光明的。你把贪心去掉,你的心中就有光明的显现,所以我们真正有真心,有道念的人,修行是很快的,所以要把握诀窍,你不要在肉体上下再大的功夫,我不放下贪嗔痴,不放下名利色,怎么修行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要把握理念,从理上修行非常的快速。你比例来讲,你这个礼拜不断的在理上修行,你就一直观察自己在念阿弥陀佛,你不断的理上通达以后,吃饭,穿衣,睡觉,不断的这样观察。我在吃饭,我在睡觉,我在走路。回家去,我在带孩子,我在带孙子,只是一个见分在活动,而见分不是从肉体里出来,如果从肉体里出来,它应该先见到肠子,见到肚子,见到里面,再见到外面,不是的,他没有见到。见分也不从外面,要从外面出来,那我为什么要执着这个肉体呢,哦,这个见分,不是从里面,也不是从外面。从一切相分里,有相就有见,无相就无见,原来见分从相分里出来,所以见到的就是过去你无始以来自己的执着。有一天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是你的见分,还是用“见”见,为什么能见到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见”到见到阿弥陀佛,你修圆满了,你的果报就在那个地方。现在是这个果报,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有果必有因,那你因是怎么做的呢。所以你懂得理上念阿弥陀佛,大家等下念佛的时候,注意你是理上念阿弥陀佛,还是事上念阿弥陀佛。理上跟事上念阿弥陀佛差别有多大呢,理上念阿弥陀佛是一日千里啊,一念千里啊,就是说你一念之间可以超越千生呐,事上念阿弥陀佛,就像蚂蚁在地上爬,还不知道能不能得到一定的感受,感官是念阿弥陀佛,好不容易,耳朵听,执着于我,在听阿弥陀佛,事上念阿弥陀佛就非常慢,即便是得到一点三昧,一点定力,但是很快就失去了,因为人的业力啊。为什么呢,人达到一心,即使有一点感受,一种快乐,感觉到心里休息了一下,很快你的业力就把它推翻了,我们的业力就像须弥山一样,非常广,一下子就把我这个念头推翻了,很快就想跟人家讲话,你就感觉到虽然很快乐,非常好,很清静,但是呢,我觉得跟人家讲话还是控制不住的。你看,看到一下殿,“呼”的一下跑出去了,你就不愿意长久地住在那个地方。但是理上通就不一样了,理上通,你在这个地方是这个样子,你走出去还是这样观照,我走,没有我在走,我走出大门,没有一个我走出大门,谁走出大门啊,哦,见分的一个肉体走出大门,见分里面有个我在这里坐着,在外面走。你的见分一直在观照着,你不管怎么走,你都如幻如化,这就是理上通达。理上通达以后,修行就方便了,你不管怎么走,你都没有走。但事上修行,你走就是走,为什么我们说“摩诃般若波罗密”,就是以智慧到彼岸,智慧般若,这个就叫理。因为我们“心”威力多大,心是通理的,我们往往用事,所以事上修行就很辛苦。所以我急迫的想告诉大家一个什么事情呢,我不希望大家修行很苦,就是这个理念,我希望大家修的很快乐,大家跟我一样,很快乐。你走在大殿里面,走在外面,都很快乐,不是大家在这个地方感官一下,念阿弥陀佛,念十声,二十声,觉得师父慈悲,建个大殿让大家念佛,感受到这么点快乐。三分钟热度,过一下子,又在那痛苦了,哎呀,念阿弥陀佛,几点了,一下子看看钟,一下子看看钟,时间怎么还没有到呢,你老是在考虑这个问题就麻烦了,就没有快乐感。所以我要你得到!什么时间不时间的,都是一个见分而已,你就感觉到自己,不牵挂这件事情了,这就是跟理通达了,事上通达就有劳累之苦啊,因为肉体,你的耳根是有劳累的,你的理念可能很坚固。
就像练气功一样,我在印度的时候,有一个女众是北京的,她修小乘的教法,止观,她先观呼吸。因为女众呼吸,她只能到中丹田,不能到下丹田,所有的呼吸在胸部,胸部在心上面,她执着呼吸的时候,她呼吸,最多到胸口这个地方,不能下去了。这个止观法门,观呼吸,一般是男众可以修的,女众是不能修的,女众修心会发闷,知道吗,你看,男众走路很稳,女众走路就不会稳,因为丹田无力啊,女众只有上部分有力,下部分一推就倒了,男众下身很有力,站在那个地方像一座山一样,女众你吓她一下就倒了。为什么呢,因为她呼吸不能到丹田,她气不能达到脚底,所以你在呼吸的时候,一直这样闷着,一直这样闷着,到最后很辛苦,呼吸到中丹田的时候,她就守呼吸,守呼吸,最后那个气就闷在胸口,闷的要命,到最后全身压力很重,就很痛苦,后来呢,心就发闷,其实对女众不能讲呼吸法门,讲呼吸法门对女众有伤害。后来我告诉她这种大乘的教法,放弃了小乘教法,她自己把自己放松了。放松了以后,她觉得好舒服,这种自然啊,这种环境啊,跟心完全合一了,我活在自然之中,她马上就放轻松了,气就通了。很多练气功的人老是注重自己的呼吸,注重自己的气体,重视自己的周天,搞的自己很疲倦,很辛苦,但是转的时候,有一点味道,感觉气动了,哎呀,这个背心后面在跳了,这个肩膀有气在动了,这头也动了,他老是看什么地方动了,什么地方动了,我看到有气过来了,周天快通了,一天到晚搞这个东西,当时一下子可以,确实感觉到气定住了,身体没有了,身体被一股气顶在那个地方,然后就像一个柱子一样不动,时间久了,身体老是撑在那个地方,撑着以后,你的身体就会疲倦了。好像一股气把你撑着,天地跟你融成一体,但是你这个肉体会僵硬,你这个肉体会僵,你这个肉体不动的时候,就会变僵,僵的时候就发酸,时间久了就酸了。骨头不断的活动才舒服啊,老是不动,时间久了血液就不通了,肉体就发酸,一酸就想放松自己。知道这个好,但是还想放松一下自己,在外跳一下才好,感觉急迫的想活动一下。但是这种味道又蛮好受,可是酸胀的感觉会让你放弃,急迫的想出来,所以很多人一出去就蹬脚了,你看到没有,一出去弯弯腰,蹬蹬脚,头歪一歪,为什么要这样搞一搞呢!他当时在一种境界里面,确实是很有味道,我看演净就是这样的,他每一次打坐起来以后就弯弯腰啊,压压腿啊,这样搞一搞,因为坐久了,肉体僵硬嘛,他要活动一下,就舒服一点,就放松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很多打坐的人出来都这样,把肉体伸展一下,活动一下,为什么呢,这就是他不能长期住在那种境界里,保持不了多久,很快就想出来,虽然住在那种禅定的境界,确实很舒服,很有感受的,保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要放弃它。
所以我们走在外面去,你可以唱歌,你可以跳舞,你只要不唱坏话,你不要伤害别人,不要伤害自己就可以了。你可以走路,你可以吃饭,穿衣,睡觉,你的身体可以多利益众生,你见分里面没有我在做啊,你一直在观照一直在观照着,时间久了以后,熟能生巧。我开车子的时候,开的很累的时候,一观照就出来了,出来以后看到,哦,这个肉体在开车,观照肉体在开车,我生怕这个车子开飘出去。后来有一天,好像我的意识真的跑出来了,我踩这个踏车,好像不是我在踩,这个脚呢很轻松的踩下去,就感觉一个无形的东西就踩下去了,这个脚踩下去,这个车子就飘起来了,声音好像不在我这个意识里面,这个声音和我这个肉体全部分开来,这个车子完全都在飘的。所以我就想到寒山大师,他在五台山的时候,跟一个老和尚在一块,他走走,自己好像飘起来了,他感觉这个地啊,是柔软的,非常柔和,他觉得这个大地很柔和,其实他就是一种三昧,住了很久,住了一两个小时以后,他感觉大地又好硬。人静到一定的时候,完全自己超越了以后,我自己踏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脚踏,感觉不是我在踏,就是有一个脚在踏,但是感觉自己和他是分开来的,脚会踏车,跟自己没有关系,不是自己在踏,是这个肉体在踏。所以呢,如果你这样观照,你马上就可以做,因为完全可以感受到,如果你真正的观照只有一个见分在指挥自己的话,你走路的时候啊,不断的观察,不断的观察,你的触就没有了。触觉啊,人走在大地上面有触觉,你走的时候,触觉没有了,你身体就会如幻,你就感觉到自己走在地上不是走在地上,就像走在棉花上面。因为你的肉体感觉到不是我的时候啊,就像你走路,我有感觉吗,是一样的道理,你现在走路,是你的触觉,是由你的我见在那个地方住着,你看到别人走路的时候,你有感觉吗,没有感觉,就是一个人在走路。那你走路,不断的训练自己,不断的训练自己,然后久了,发现自己的触觉没有了以后呢,这个世界就像棉花一样,如幻如化,真是这样的。
我前天还想到这个问题,果孝法师行般舟三昧,脚跺着走,“蹦,蹦,蹦”,这完全是一种触觉,这种触觉是错误的,因为我一直在训练自己走路不出声音。走路的时候,你不要震动自己的肉体,非常的轻,释迦摩尼佛走路是没有声音的,是平掌而下,是没有声音的,非常的轻巧。为什么呢,在你没有声音的时候,它就不会和你的脚心产生一种触动,你的触觉就没有。人为什么有生,是因为有触在那个地方,人身体有触的时候,就感觉有身体,如果身体没有触就感觉到身体不是你的,就进入定中,你在定中为什么没有身体,因为你定了,你身体的“触”就没有了,你身体动的时候,有触动,就感觉有身体存在,你走路的时候没有触觉,身体就不存在了,感觉到没有一个我在走路,所以既然在走,感觉在空里面,你要找到这种感觉,所以走路是不能出音的,吃饭都不能出音的,走路都不能出音的。
我常常在打坐的时候,在观察一个东西,在心有波浪的时候,我会强行把它拉直,就是打坐的时候,心就像一条波浪,还有很多小波浪,但是我强行的“啪”的一下把念头拉直,我发现一拉直的时候,立即进入一种定的状态。有波浪就有触觉,当你触觉没有的时候就进入定,就进入如幻,发现你自己啊,跟这个世界猛然就融入一体。所以人跟这个世界本来是空的,因为有了触觉,就感觉这个世界有了。所以我们做事情啊,要学会轻,走路的时候,脚走在地上,不要拖着走,要感觉到挨在地上,好像没有走一样,你不断这样训练自己,不断的训练自己,有一天你走路的时候,你就像飘一样,你就感觉到没有身体。再加上理念上的真实,行为上这样做,在你观察这个肉体的时候,如果你理念通达,了解这个肉体不是我的话,你即使走路也不是你了,那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你在生活中不断的训练自己。所以呢,能够做到一种三昧,一念之间就可以契入,非常快,那基础是什么?我们要学会打一下坐,打打坐,你们每个居士在家里面念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事情,打打坐。因为我们的“贪嗔痴”扰乱了我们的心,我们不停的在想着“贪嗔痴”、“名利色”,不断的想这些事情。通过打坐的手段,暂时伏住,我们不讲断它,因为这个东西本来是空的,不需要断它的,把它暂时伏住。你打打坐伏住以后呢,来跟我们一起念念佛,接受我这种理念,来念,来这种如幻三昧的做,以后把它变成一种习惯,然后到生活中,你当时没有断的烦恼就没有了,它就不存在了,你就活的很自在,知道吗!所以呢,功夫到了,世界所有的事情就自然圆满了,所以我们先把自己的烦恼暂时克服住,因为这个烦恼本来就是虚妄不真实的,然后通过一段时间训练自己,就像我们识了水性再跳到海里,那就自然会游了,那你现在不识水性,我们现在到庙里来,到庙里来干什么,就是教你识水性,然后回家去,自己去做就可以了。那么,要识水性,我们就要有基础,一般祖师都会告诉你一个基础,念阿弥陀佛啊,降伏一下烦恼啊,或者说,打打坐啊,还要有一个正确修行的方法,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念佛,讲《阿弥陀经》呢,就是告诉你正确的方法。但是一般在家里从来没有打过坐,烦恼重重的人,跟你讲了没有用,是吧,年纪那么大了,七八十岁了,他也没这个时间修这种功夫了,那就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把这个理念搞通,我今天讲的这个,主要是让大家念佛要掌握诀窍,你很快得到一种受用,有时候,我常常讲,净土法门是一个实修的法门,它不是一个讲道理的,那么我告诉你这种诀窍,让你去实修。有的人讲,师父,我要听你的法,我是要你实修的,我不需要你听我讲一堆大道理,就要你现量,现在就要训练自己的心,观照自己修行,而不是讲道理。
接着后面讲,又舍利弗,“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他说,什么叫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寿命无量,这是他的正报庄严,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从这个理上讲,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这个无量是什么意思呢,无量叫不可思议,无量啊,皈依的“皈”啊,都是一种觉性的道理,它不是真的回家的那个归,不是往家跑的那个归。这个无量寿命,一般寿命无量就是长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的。无量如果是长,长跟短是什么,爱因斯坦都说过,长短是我们的念头,这个世界根本没有长和短,因为是我们念头里面接受了一种概念,这种概念是一种经验之谈,什么叫经验之谈呢?比例来讲从昨天活到今天,你认为有个时间,有一个长度,但是你知不知道,昨天也是我的念头,今天也是我的念头,难道我的念头有长有短吗?我的念头就是一念,这个念是没有长也没有短的,所以觉得长短,是你在这个世界的一种经验之谈,是你认为,所有人都在说这是时间,或者你感悟到有个时间存在,却不知道这只是个念头,如果这个念头里面这个长是真的,那你念头就是真的,如果你念头是真的,那你死掉以后,这个时间还在不在呢,如果不在,说明它是假的。就是你的念头,你的念头有长有短吗,念头没有长短,只是一个点而已,过去和未来无非是你的一个概念,就是你的意识,而我们把这种概念当作是时间。所以认为有个长的概念和短的概念都是错误的,因为长短概念都是意识。不可思不可议,世界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概念,一个是文字,文字,社会上叫文字学,什么叫文字学呢,就是一个名字,这个文字哲学,和概念哲学。所有的昨天,明天,后天,都是你的念头,这种念头就是一种概念,那佛陀的寿命是什么呢,不能用思想,不能用口言,因为用思想叫概念,用口言叫名言,名言就是用名字哲学,这个世界都是用名字拼起来的,包括我,你,他,很多名字,这些名字拼起来的这个世界。所以,什么东西都有个名字,这叫名言。名言和概念两个在一起,他们狼狈为奸,成就这个世界。所以我们都是错觉,把这个错觉当作真实了。我记得有一个哲学家,大白天拿着一个灯笼,然后到处照,大街上,人家就问他,你怎么大白天拿着个灯笼在外面照呢,他说,我在寻找圣者。他说我看到这个街上都是一帮蠢人,为什么呢,世间人都以自己的意识里面接受这种的概念当作真实了,就说我看你,如果你是真的,那我死掉了,你还在吗,就是一个概念而已,他把这个概念当作真实了,老是注重自己概念。所有的人都是以自己的念头反应出来的东西当作真东西,其实都是假的。所以他说,我来找有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你说时间真的有时间吗,真的有空间吗,空间时间是名言,是概念,就是意识接受出来的,你没有意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
所以,“可思可议”,可思为意,就是意念。可议就是口言,口言,意念,都是我们凡夫,俗人,六道轮回的人都是这样想的。用你俗人的思维,阿弥陀佛无量寿就是长的意思,这种长是你的经验,因为你有一个长的概念,就认为阿弥陀佛那个无量寿就是很长,那是不是说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概念呢,那不是有问题吗,因为阿弥陀佛是“无”,是不可思不可议,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所以净土法门不可思议法门,超越思议是什么,就是离开你的意识,离开你的口言,离开口言就无所分别。什么叫无所分别呢,就是说,一念与无量劫是一刹那,就是说,不管是多长时间都是这一念,我们这一念从法界中生,所有众生的这一念从哪里出来?都从无量寿中生,你一天也是无量寿,你一年也是无量寿,你一百岁也是无量寿,你一百万亿岁也是无量寿,十方诸佛所有的寿命,菩萨的寿命,所有众生的寿命都是一念中成就,所以这一念从哪里出来,从无量寿中出,无量寿就是一念,这一念就是无量寿。所以呢,长与短是平等的,这个就是真理。所以我们动一念的时候,它就是无量寿了,所以释迦摩尼佛说啊,一弹指无量劫间啊,就是说他一弹指,就无量劫就过去了。所以在佛的角度,成佛是很快的,你看天人一天,我们五百年,我们一天地狱底下两万年,饿鬼一万年,畜生一千年,我们动一个念头,可能畜生道就一千年了,饿鬼道可能就是一万年,地狱道可能就是两万年,那为什么我们这一念在他们就那么长呢,那为什么天人的一念,我们又那么长呢,就证明说空间和时间是你的念头的承担力,知道吗,如果念头越清静,时间就越短,你的念头越烦恼,时间就越长。所以释迦摩尼佛一念我们就百万劫过去了,所以时间跟空间只是阿弥陀佛无量寿里面在你心中显现出来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在阿弥陀佛里面认为有一个十岁、百岁。
就像太阳照出来,从东边到西边,这个叫时间,有空间时间。那阿弥陀佛这个地方有空间时间吗,阿弥陀佛只是个点而已,而一点里面对我们来讲的话,从东边到西边,这个距离是什么呢,这个距离无非是这个点里面一点用而已,对阿弥陀佛来讲的话,从这边到那边都在那个点上面,那么,你从东边也是跟阿弥陀佛这个点相应,从西边也是跟阿弥陀佛这个点相应。那这个距离是什么呢,这个距离就是,你跟阿弥陀佛越近时间就越短,你像释迦摩尼佛他的寿命八十岁,别教里的菩萨都有自己的寿命,阿弥陀佛无量寿是超越“思”超越“议”,释迦摩尼佛千百亿化身,还是在我们这个念头里啊。释迦摩尼佛在可思议中显现,阿弥陀佛在不可思议中显现,不可思议显现在我们可思议中,所以我们可思议就是凡夫,不可思议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呢,不可思议就在可思议之中,那我们的可思议一定在不可思议之中,所以不可思议离不开可思议,可思议离不开不可思议。那不可思议,你不能说我就不想了,不想了也是一种思议,而是在可思议中不可思议。就像我讲的见分,见分它是不可思议,但在思议中显现出来,如果没有相,哪来的见分呢。见分本来就不可思议,从法性中生,但是有了相以后呢,这个见分就出来了,你说这个见分是思议还是不思议呢?所以由相而入,相出来了,叫可思议。但是它又是无相的,它也是不可思议,所以不可思议跟可思议它是同时的,你不能说,这个不可思议在一个虚渺的地方,看不见的地方,那还是可思议,只要你对立了都叫可思议,你对立都是可思议。所以呢,不可思议在可思议中,就证明说,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它不可能离开我们的生活。那我们的寿命是怎么出来的呢,我们的寿命就是一个妄想,它没有出来过,就是一个念头而已,你说我活一百岁,也是一个妄想,你活一岁也是个妄想,就是一个妄想,知道吗。妄想是不可得,你的寿命也是假的,就是说抓个影子而已,以为我有个寿命,其实是个妄想。你没有妄想,什么也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
经典里讲,佛陀的无量寿,它有多长呢?用所有世界、无量无边佛国土所有的众生都成为圆觉菩萨,来思维阿弥陀佛的寿命有多长,都没办法去思维。阿弥陀佛的寿命也是他的正报庄严,那么,我们有了无量寿,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就是法身,法身里面的体,法报化的体。就无量光的体为无量寿,无量寿的相就是无量光,光跟寿它是同时的,无光则无寿,无寿则无光,因光显寿,因寿显光,光寿不二。法报化身是对光来讲,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就在无量光中。昨天讲了,铜就是无量寿,罄就是无量光,上面下面,长的短的,高的低的,随众生心建立种种相,这个相叫无量光,无量光是应众生心的,无量寿是接引众生的,十方诸佛,十方菩萨,十方众生都在无量寿中,所以无量寿才接引众生,无量诸佛离开了无量寿不能到他方世界接引众生,十方众生离开的无量寿不能成佛。为什么呢,一切众生不能离开无量寿,一切诸佛不能离开无量寿,因为没有无量寿,所有诸佛就没有寿命,他怎么到他方世界呢,没有时间,他怎么到他方世界呢,他没有相续了。十方众生没有无量寿,怎么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所以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明是化现十方诸佛,寿命是接引众生,他的寿命予大势至,光明予观世音,观世音是现众生之像。寿命是现诸佛道场,所以呢法身为道场,自心是道场,所以无量寿就是大道场,无量光就是众生的心,无量光现众生种种心,无量寿是接引众生。你看大势至菩萨是右手,观音菩萨是左手,阿弥陀佛左手是安着心,是代表众生的心,佛心众生心是不二的,右手是大势至,伸出去的,叫接引的意思,十方诸佛出去要靠右手,十方众生回来要靠左手。一个出去一个回来,大势至菩萨出出来,观音菩萨回来了,我们就一瞬间乘着大势至菩萨的接引力,观音菩萨的方便力,没有选择哪一个众生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他这个手是捂着众生,一起拉到他心里面去。这个右手伸出去,法身,诸佛之道场,无量诸佛在这个里面接引众生,十方诸佛离此手不能度众生,这个手叫无量寿。十方众生离此不能回归,观世音,所以观音势至就是两个手,接引众生!
阿弥陀佛!
-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开示二
-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开示四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