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述记

\

  妙灯、二埋记

  慈舟大师传

  大乘起信论述记序

  悬谈

  大乘起信论解释

  马鸣菩萨传

  慈舟大师传

  中轮沙门道源

  慈舟大师,湖北随县人,俗姓梁。父讳礼简,法名真法。母黄氏,法名寂智。师幼年习儒,且随父母学佛。既长,常怀出世之志,而以亲老不克如愿。清光绪辛丑师年二十五岁,开始教读,为儒师者十载。宣统二年春,真法老居士西归。师痛先父之早逝,感人生无常,爰再请出家于慈母。母泣告曰:‘汝父往西,汝侄林立,勿得更为老朽使汝不遂所愿,汝出家可也!’于是拜别慈颜,与其妻室同时出尘。师投本县佛垣寺,礼照元老和尚为剃度师。易法名为普海,慈舟其号也,时年三十四岁矣。是年冬,于汉阳归元寺,大纶心经律师座下受具足戒。次年,回剃度本寺,侍照老念佛。中华民国元年,在本县天齐寺结夏安居。二年夏,远赴扬州长生寺,亲近元藏老法师听习愣严。于冬,赴镇江金山江天寺,依止慈本禅师参就禅那。三年夏,复往扬州宝轮寺,听原藏老人讲法华。是年秋,月霞老法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办华严大学,师往执弟子礼焉。讵开学未久,因故于冬季迁全校于杭州海潮寺。师随往,专究华严。至五年毕业。朝拜普佗,九华两圣地。六年春,侍月老于汉阳归元寺讲愣严经,暨武昌中华大学讲起信论。月霞老法师,实为中兴华严宗之大德。如近年以来,弘法南北者,若应慈、尘戒、持松、常惺诸龙象,胥为当年华严大学之学子。师于时,获益独深。历年以来,专宏华严者,良有以也。七年春,应河南信阳贤首山之请,开奖大乘起信论,是谓师宏法之始。讲毕,与慕西法师结伴朝礼五台。归至北京,听谛闲老法师讲圆觉。八年,静修于武昌普度寺。九年春,于归元寺,听德安老法师讲观经疏钞。是年秋,于汉口九莲寺,辅了尘、戒尘两法师,办华严大学,是为师办僧教育之始。至十二年春,华校圆满。住持汉口栖隐寺。是年夏,应杭州灵隐寺之请,开办明教学院,不幸因江浙战事而中辍。秋,至上海灵山寺,讲演普贤行愿品。冬,复应常熟县虞山兴福寺惠宗和尚之请,筹备法界学院。十三年春,正式开学十四年,至河南开封讲地藏经。十五年,至安徽当涂讲般若经。十七年春,师以历年积劳,身弱多病,乃离学院,赴苏州灵岩山,念佛静养。时学子中,不忍离师,随侍入山念佛者十八人。是年秋,应镇江竹林寺之请,创办竹林佛学院。仍以病体不支,于十八年春,返回灵岩山。嗣应印光老法师、真达老和尚之请,接任灵岩住持之职,开建‘常年打七\’念佛堂。印老,真老且亲为外护焉。十九年夏,由山至汉口武昌两佛教会,各讲起信轮一部。讲毕回山。二十年春,复应武昌洪山宝通寺之请,讲圆觉经。更应该省佛教会之请,在武昌抱冰堂再讲圆觉经。是年秋,福州鼓山虚云禅师,派人来鄂迎请。师不辞山水,同往鼓山,筹办法界学院。二十二年秋,正式开学。讲演华严大经,至二十五年春圆满。复应诸大护法之请,于福州城内法海寺,再办法界学院。而是时青岛湛山寺,倓虚老法师,派人莅福坚请。既不获辞,遂同至青。讲演比丘戒相,提倡结夏安居,教风为之丕变。是年秋,倓老法师同王湘汀居士等,邀请住持北平净莲寺。以南北遥远,无法兼顾,乃于二十六年春正月,将福州法界学院迁移来平。二年初,开讲华严大经,至二十八年秋圆满。期中常应本市广济寺、拈花寺、居士林、暨外埠天津、济南各处,礼请讲演经论,未及详记焉。三十年春,师之开示录出版,是为师之言教刊行化世之始。是年秋,开示录第二集出版。三十一年,师结夏于安养精舍,为众讲演普贤行愿品,记录成册。及师所集之毗尼作持要录,同时出版。三十二年春,天津功德林,请师讲阿弥陀经,其讲记即行刊出。三十六年夏,师在极药庵,讲盂兰盆经,其讲录亦即印行。是年秋,师在极药庵,讲盂兰盆经,其讲录亦即印行。是年秋,应靳云鹏老居士之请,至天津居士林弘法。并于当地监狱讲地藏经。旋因福建陈大莲老居士敦请至闽,于是乘轮南下。道经上海,访兴慈,持松诸同学。驻锡普济寺,居半月赴榕。罗铿端居士等,迎师驻锡舍利院。院中供有印光,弘一两大师之舍利。环境清幽,为榕郊胜地。嗣以海潮寺,地藏庵等之坚留,遂暂住焉。三十七年春,鼓山涌泉寺,曾有请师复兴法界学院之议,事未决而陈大莲居士及邵武双泉寺已一再促驾。乃于初夏,率领随从学僧数人赴闽北。先至双泉寺,寺在邵武城外三十里许山中,为闽北名刹。师结夏于此,为寺众及四方参学人等,讲四方戒本,及四谛要义。安居期满,赴泰宁。该地为陈大莲居士家乡。抵达之日,县民手持香华,迎于郊外。自南门至北门外之天王寺,途程约二里许,所经之处,民众瞻礼,万人空巷,鞭炮声不绝于耳,盛况空前!师于天王寺讲普门品,半月圆满。复应善信之请,至距城四十里之‘古台岩\’。是冬,讲大乘起信论于岩洞中。住洞四月,颇为静谧,因得为随从学人专人讲解,精审透辟,咸沾法益。该论述记,亦已问世。三十八年春,应香港之请,遂离泰宁至福州。而以不果行,仍住舍利院。为学人讲梵网经及四分律要义。台湾缁素,曾函请来台。终以因缘不足,未能来台。后应北平信徒之坚请,遂返北平。仍驻锡于安养精舍。不幸于四十六年弥陀但晨,师竟舍报西归!呜呼!时至今日,众生之苦,已不堪言状矣!而能救众生之苦者,舍佛教其谁与?第观佛教缁素,方在度其狂然茫然之生活,谁知负此责任?谁能负此责任?自苦不救,遑云救他?幸于是时,有运而生之大德兴焉;慈舟大师:以佛徒之不识教义也,爰创办法界学院以育僧才。虽南北迁徙,不以为劳。又以僧教育之必以毗尼为基础也,乃提倡戒律,不遗余力。近年南北各刹,多有遵行‘安居\’‘持斋\’之制者,实大师提倡之力也。至于以净土法门,普摄群机;启建四众共修念佛会,与创办互助往生会等,皆规模昭著,无待赘述焉。呜呼!方冀大师常住世间,致佛教于复兴之地,救众生于慈航之舟。递闻生西,不禁为佛救悲!为众生悲矣!大师示生于前清光绪三年九月十九日。往生于中华民国四十七年一月六日。(农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世寿八十二岁。僧腊四十八载。

  附记:民国三十年,道源曾写一篇‘慈舟大师略历\’。但自三十六年离开大师后,关于大师之弘化事迹,不复能知。乃请问于忏云法师。但自三十八年之后,忏师亦不能知。不得已,乃将忏师所写之一段,插入‘略历\’文中,勉为应世。附记于此,以待详知大师之历史者,写一完善之传记,则幸甚焉。

  中华民国四十七年四月二十三日写于台湾省基隆市正道山海会寺

  大乘起信论述记序

  夫大乘起信论者,乃马鸣菩萨对好略之机,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宗百部大乘而造;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相续,恒不断绝。依摩诃摩耶经云:如来灭后,六百岁已,九十六种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此菩萨乃如来预记之人,实内秘外现之士也。

  论标大乘者,即指众生真心;是心广大圆满周遍,能摄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显示大乘之义。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名之为大。乘者以本觉之理为所乘,以始觉之智为能乘。论云: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其显示正义,对治邪执,分别发趣道相诸文,如指诸掌。

  而慈舟老法师者,乃佛门尊宿,教海老龙,说法随机,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解行无亏,严持律范,皎若冰霜,高建法幢于处处,广破疑网于重重。此次讲演大乘起信论,其学者妙登二埋两法师,随闻笔记。法师圆满,书成呈览,精细阅鉴定,付印流通,使大成奥旨,晦而复彰;朗慧日于中天,扫迷云于大地,其为功德宁可司亦也哉,是为序。

  辛卯季秋圆璊宏悟序于一海圆明讲堂三求精舍。

  大乘起信论述记

  悬谈

  讲教规矩,必先有悬谈;天台宗有五重玄义,贤首国师有六门悬谈,清凉国师有十门分别;五门、六门、十门,但开合耳。今取贤首六门,悬谈此论义,且分二科。

  甲初悬叙概要,甲二随文解释。今初,悬叙,是悬远的叙说全论大义。概要,是大概的要义,有六,即六义门:乙一教起因缘,乙二诸尝所摄,乙三教义分齐,乙四教所被机,乙五能诠教体,乙六所诠宗趣。

  乙一教起因缘。三藏十二部,是圣人被下之言,通称为教。教之兴起,必有因缘,故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略明因缘有二:—

  丙一总为依大事因缘,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离苦得乐故。丙二别为种种机缘。

  总因缘出法华经,及佛出现于世说法,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曰佛之知见;即般若德也。诸佛证此为可说法之因,众生具此为可开示之缘;又众生具此为因,诸佛说此为缘;有因无缘,有原无因,是无说法因缘。大事即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开示悟入分作四句,便易了解。

  一开佛知见,以众生本有佛之知见,被无明封蔽,须佛说法以开之;如来说法,破除无明,显出众生本有知见故。

  二示佛知见,诸佛圆满之智慧,众生不知;佛说如何是佛之智慧,令众生知佛之知见,使见贤思齐而仰慕之。

  三悟佛知见,闻法众生,既闻开示,应悟自己本有般若与佛无二,终日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而不知故,本有之佛知见,随根尘缘,而成众生知见,常知诸法空有不二者,为佛之知见也;反此即众生之知见盖知见二字,影略闻觉,以般若之见闻觉知,通乎六根: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舌身曰觉,在意曰知,举佛遍知遍见,例知遍闻遍觉。

  四入佛知见,并一根能作六根用,眼见通闻觉知,耳闻通见觉知,鼻觉通见闻知,意知通见闻觉,举一具足六根作用,故举知见,以通明六根之作用。惟以闻无所不闻,觉无所不觉,见无所不见,知无所不知,常知根尘妙有非有,即是真空,真空不空,即是妙有,故曰佛之知见。一切众生,一根缘一尘,执为实有,故迷妙有,亦迷真空。倘能根不寻尘,如观音菩萨一根返源,六根解脱,即悟入佛之知见矣。故佛说三藏十二部,皆总为此一大事因缘。

  又令离苦得乐者,即据本论云:‘一者因缘总相,为今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以合上文,即知见不开,故受生死苦,不得涅槃乐,此又别为起信论之总因缘,如是则开示悟人佛之知见,令众生离苦得乐皆总因缘,而又互相成就也。

  丙二别为种种机缘,又分二:丁一概论我佛一代时教,丁二的指此论因缘。

  今初,以众生机有种种,故教亦有种种,教随机设,故机多教亦多。机即众心机,如钟表等机器,众生心活泼玲珑,如机可转,方可教化

  我佛二字,佛上言我,乃弘法人亲佛之词,非我执义。佛为释迦牟尼佛,一代往世,四十九年中所说之法,略分为五:—

  (恶) (善) (戒善) (三途) (归善)

  1小┐ ┌凡┐ ┌圣┐ ┌谛缘┐ ┌我执┐ ┌入圣┐

  2始│ │小│ │大│ │唯识│ ┌空┤法执├以为┤入大├之缘。

  3终├教,为转┤权├成│实├。故说┤唯心├等教,使学人┤ │空执│ │入中│

  4顿│ │渐│ │顿│ │离言│ │ └名言┘ └亲证┘

  5圆┘ └偏┘ └圆┘ └同圆┘ └证知前五┬同一圆满┬之缘

  └别别皆圆┘

  一、小教,又:人天教,为转恶成善故,以众生造恶,如来说五戒十善等教,转恶为善。不学佛法众生,起恶心,作恶事,结恶果;闻法则转成善心,作善事,结善果。故、即缘故也。因此故说五戒十善等教,使学人空三途之恶因果,以为归善之缘。缘、即教,为增上缘,亦即助缘。众生为因,可转恶成善;教为缘,即转恶为善之缘。

  二、二乘教,为转凡成圣故,凡、是三善道之凡夫人,如前既已转恶成善,故此但说转善道众生,使成出世圣人,乃说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使学人空我执,成声闻四果及缘觉等,为出世圣人。我执不空,生死不了,四谛十二因缘法中,广破我执,以为入圣之缘。

  二、始教,为转小成大故,以上小果圣人,自利不圆,又不利他,如来教化众生,节节接引,更使空我执之小乘圣人,兼破法执,乃转小成大,故说唯识等教,以明万法皆是唯识变现。唯者,独也;独有八识心,而无万法故,谓十法界依正二报,色空诸法,皆阿赖耶识变现之相分;见闻觉知,皆阿赖耶识变现之见分。既是唯识变现,则见相二分,皆虚妄不实可知。既知依正二报,见闻觉知,虚妄不实,唯识变现,则心不被见相二分法转,而悟万法唯识,即空法执。若执见相二分为实有,仍为小乘法执;大乘不执,故唯识法空之教,以为入大乘之助缘。法空空已,更有执空者,即始教之般若空宗,如是空相二宗,皆为始教。

  三、终教,为转权成实故,遇小教机,权为之计,转恶成善,转凡成圣;于始教之机,权为之计,转小成大;皆为权教。今乃转权教之机,而入实教,令不著空有,说唯心等教。唯心与唯识,亦通亦别,通则识即是心,心即是识;别则心指真心,识为真妄和合。此教,说空非断空,说有非实有;心能随缘现有,而不变真依报之相分,亦真心随缘而成。唯心,无见相二分,而非断灭之无。始教法相宗,著有;空宗,著空。唯心乃不著有,亦不著空,而亦空有不碍,使学人等空‘空执\’,以为入中道之助缘。故终教,是令众生入中道之增上缘。

  四、顿教,为转渐成顿故,说离言等教,使学人空名言,以为亲证之缘。以前小始终教,皆渐次而来,故曰渐教,顿对渐说,渐次修证皆时久功多,故说顿教,使学人顿修顿悟顿证,即转渐机入顿。若为顿机说渐教即失机,故必说离言等教。以终教虽云大乘至极,其所说空有不碍之中道,安知不类说食数宝者乎!故禅宗以直指人心,不依文字,转在无言说之自性上用功,然亦有无言之教,即说离言之道,如‘一切不可说\’,谓但有言说,皆无实义,即无言之教,不同前依言之教,使顿机学人空名言,以为亲证之助缘。然亦有顿不离渐,以渐修而后顿证故。

  五、圆教,为转偏成圆故,说同圆等教,使学人证知前五,为同一圆满之缘。又说别圆等教,使学人证知前五,为别别皆圆之缘。偏、指前四教,小教偏于小,始教偏于权,终教偏于渐,顿教偏于顿,皆不圆满;要转偏成圆,乃说圆教。同圆、指法华经,会三乘归于一乘,是为同圆;此教使学人证知前五教中,人天、小乘、权、渐、偏机,入于法华会上,普同授记,所谓单合掌,小低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等是也。别圆、指华严经说,使学人证知前五类之机,别别皆圆;同圆是收五机人一乘,别圆是前五机一圆一切皆圆,重重无尽圆满。此教为使学人证知别别皆圆之增上缘。学者必由解知,乃有修证,证得澈底,方不负己灵。以上别为种种机缘中第一概论我佛一代时教已竟。

  丁二的指虍论因缘,即属第三,亦兼前后,亦令离苦得乐。

  上泛论一代时教,此的的确确转指此论,即属第三终教,使终教之学人,空‘空执\’以为入中道之缘。亦可兼小始,曰兼前;亦可兼顿圆,曰兼后。虽是终教,亦兼前后者,以前由小至大,即转小成大,又转权成实;若不兼,即不能转;能转,即可兼也。后由依言而离言亲证,无渐不成顿,无偏不成圆,有心皆成佛,故得通前后也。

  又此论别因缘,专指摧邪扶正。以佛灭后六百余年,马鸣菩萨出世,而造此论。佛世一唱正法,外道潜藏;佛入灭后,因中人威德小,外道渐胜,此论为摧伏外道,而扶正法,正法一兴,外道摧灭,此为造论因缘。不摧邪,即有苦;不扶正,即无乐;故摧邪为令众生离苦,扶正为令众生得乐。通缘有此离苦得乐义,别缘亦有此义。

  乙二诸藏所摄,分二:

  丙一二藏,即菩萨藏,声闻藏。此论于二藏中,菩萨藏摄,亦秉声闻。

  以转小为大,转权成实,就所转说,兼有声闻圆觉,和圆觉于声闻中,故列二藏,以二乘法亦有四谛开为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和为四谛故。

  丙二三藏,即经、律、论,此论于三藏中,论藏所摄,亦秉经律。

  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各就一学,差别不同。然此论中,兼说禅定,故兼经;兼治恶业,即兼律;非专诠慧,故正为论藏,亦兼经律。

  乙三教义分齐,二:

  丙一对释五教,分四对解释:一小教为小,后四为大,曰小大一对。二始教为大乘之初,终教为大乘至极,曰始终一对。三始终为渐,顿教为顿,是渐顿一对。四小始终顿皆偏,圆教为圆,是偏圆一对。广如五教仪,须熟学之,略释如前因缘中。

  丙二释意分齐,前教起因缘中,教为能诠,有小始终顿圆五重分齐;此科为所诠义之分齐,分二:

  丁依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所诠法即义,亦通心。通则如原教义,能摄前四教之义;局则如小教,不能摄后四教之义;中三教例知各有通局。故贤首宗以义判教,教类有五,教不离义,义不离教故。天台宗约五时判教固佳,然佛说圆教时,有得小益者,说小教时,有发大心者,是别中有通,学者难以去取,不如约义判较稳固。

  丁二约法起本末显分齐,分五:

  戊一以一心为本源,一心、即一真法界心,为下四门之本源,即圆教分齐,圆诠一真法界,及四法界故,华严经中所说唯此总别法界,故曰圆教;此教为使学人证知前五别别皆圆者是也。

  戊二依一心开二门,依一真法界心不变义,开真知门,说离言真如,即顿教分齐;谓但有言说,皆无实义,必忘言顿证真心,始教空宗密示此义,彼不知遣相为显性,但得一分空义;谓性相皆空,故非其分,而曰空宗。

  二者依一真法界心随缘义,开生灭门,说赖耶识,即终教分齐,分教相宗密示此识义;彼不知赖耶通真妄,但得一分生灭义,故非其分。

  习分教相宗不通终教性宗者,不信真如随缘和合,乃谤起信论为伪造者。然真妄和合非和合,若真如真随缘和无明。何能破妄显真;若真如唯不变故不和无明,众生何不自然证真成佛。是以知随缘即不变,和合即不和合,乃能为十界依正之体。

  戊三依生灭门明二义:一者依生灭门明觉义,即明始本二觉义,即空宗分齐,谓心体本无妄染,曰空;非心体亦无。妄染,即妄心妄境。心境双忘,故空。顿教心境双忘,即显二性,空宗人不知显性,故成空执,此约本觉义说。若约始觉,则随分以破三细六粗,究竟亦成佛果

  二者又依生灭门明本末二不觉义,即相宗分齐,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即根本不觉,向下愈迷愈深,故有三细六粗之相;然此九相,前七是惑,余二即业苦,学者若能翻惑业苦,即成三德,乃不负佛慈及已灵矣。

  ┌业──┐ ┌─十地┬………生相一┐

  戊四依不觉生三细┼转──┼相┼─九地┼觉┐ │

  └现──┘ └─八地┘ │ │

  ├…住相四┤

  ┌智──┐ ┌─七地┬觉┘ │

  ├相续─┤ ├─初地┘ │

  │ │ │ 三贤┐ ├(始觉四位)

  戊五依现相长六粗┼执取─┼相┼┬四果├觉……异相二┤

  │ │ ││初果┘ │

  ├计名字┤ ├┘ │

  │ │ │ 十信┐ │

  ├起业─┤ ├─加行├觉……灭相一┘

  │ │ │ 资粮┘

  └业系苦┘ └─六道—不觉

  依不觉生三细者,第一业相,业即动义,下文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虽是不觉,若以究竟般若,亦可得觉,约位须十地菩萨。如表所列生相、住相、异相、灭相,即合九相为四相;能觉此四相,即觉九相,以十信三贤十地之始觉为能觉,九相四相之不觉为所觉。

  二转相,以心动不止,而转成见分,曰转相,须九地心自在位菩萨,方觉此住相之细分。

  三现相,亦曰境界相,八识有三分:谓业相是自证分,如镜;转相是见分,如光:境界相是相分,如影;乃举一即三;八地色自在位菩萨,乃可破此三细中较粗之现相。

  依现相长六粗者,前之见相二分,尚无能所对待故细;此下智、续、执、计四相,皆对于境界相,转执转粗,一二即法我执,三四即人我执,五业六苦,可知。

  一智相,智非真智,乃分别心,对依正境,分别色空智愚等,即曰智相。为俱生法执,有功用后边之七地菩萨断之。

  二相续相,分别不断,故曰相续,即分别法执;又转现二相,执心法相;智续二相,执色法相;皆法执坚住,故曰住相。初地菩萨可觉悟此分别法执之相续相。

  三执取相,即相续转粗,于境有爱憎取舍,故曰执取,即俱生我执;大乘三贤菩萨及小乘四果,同觉悟此相。

  四计名字相,枝末无明,俞转俞粗,于所计山水人物上,一一计著名字,如楞伽云:‘名相妄想常相随\’,更粗于执取,即分别我执;亦大乘三贤,同小乘初果,可觉悟此相。

  二种人我执,转变多端故,同为异相,论云:‘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我执虚妄粗显,能使身口意三业转变,曰异也。

  五起业相,倘于前七惑相不觉,必定造善业恶业不动业;总而言之,无出世善,必受三界九有轮回之苦。大乘十信菩萨,小乘五停心,总相念,别相念之三资粮位,及暖、顶、忍、世第一之四加行位人,可觉此起业相。所谓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不起。无三界业,乃不受三界苦,前念指未信因果时,后念反此。

  六业系苦相,业即三界之业,有三界业,必为业所系而受三界生死之苦,故曰业系苦相。六道不觉,或正受苦时,觉苦不觉业,即或觉业,而不觉惑,亦难免不造不受。觉惑还须究竟,始得二死永亡。

  以上配位明觉,修行入位者方觉,吾等凡夫,有觉分否,试以喻明。三界喻床,三界众生即同床异梦,根本不觉,依觉而有。又依睡而有梦心,睡如根本无明,梦心喻三细,自证分、见分、相分,唯一心故。不了一心分别梦境,即智相;又相续分别不断,即相续相;执梦境为实有,即执取相;随境立名,即计名字相;又于境上造业,即起业相;带动色身受苦,如梦中惊怖等,即业系苦相。一梦可具九相次第,如此观想,易于明了,故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能观即能觉悟。

  又始觉有始无终,以才觉业系苦相,起业相,乃至业相,皆曰始,故曰有始;觉了不复再迷,故曰无终。成佛即不迷,一觉永觉。本觉无始无终,尽过去无始,尽未来无终。

  始觉四位,亦可云五位,灭、异、住、生四相,开为五位,加一根本无明,须等觉破除,即成佛果位,此论合于十地中,而成四位。

  乙四教所被机。即三乘,三聚,五性,无所不被;但患不见不闻,乃无信顺行耳。

  教为能被,机为所被,能被被于所被;此终教无机不被,以终教可通前后故;众生种类宜知:

  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也。也三乘人,依此论修,可胜进后位故。

  三聚,一正定聚,即三乘人决定不退故;二邪定聚,佛法不能教化之外道阐提,得闻此论成远因故;三不定聚,十信以下凡夫,可善可恶,闻论可转恶成善故。

  五性,声闻性、缘觉性、菩萨性、无性阐提、不定性。开三聚为五性,合五性为三聚,无所不被,肯学此论,皆可离一切苦,得究竟乐。

  邪定不易教,但只恐不学,如肯学,即可转邪为正,如佛度目连舍利弗等,皆由外道来出家,而得证果,邪定尚可教化,况不定聚乎!

  又正定聚,小乘有定性声闻,但自了生死,不得成佛。按大利始教,则有半回心之声闻缘觉,有半不回心者。若终教,则皆可回心,皆可成佛,三乘三聚五性皆可成佛,如依教修行,或习观参禅念佛,皆可离苦得乐。论中亦发挥念佛为殊胜方便,能念佛亦为此论所被矣。

  乙五能诠教体。

  教通五教,教之所依曰体;能诠,对上第三教义之义为所诠,对下宗趣亦为所诠;故体为教之所依,亦为义乃宗趣之所依。而教体分四:

  一随相门,又四:

  一名句文身:名即字,一字一名,多字成句,多句成文;身、即体也;五教皆不离名句文,故以此为教体。

  二音声语音:佛在世时,以音声语言说法,学者依此解义;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三假实俱秉:谓名等假,声等实,如今我等说者听者,缺名声等不可,故以假实俱兼为教之体。

  四诸法显义:推而广之,一棒一喝,扬眉竖拳,光明香饭,法法皆为教体。然此诸法,及上三义,皆是相,故曰随相门。

  二唯识门,即摄境唯心,如上一一事相,皆唯识变现故。

  三归性门,佛以法性理体,随缘说法,以显众生所迷之法性理体。

  四无碍门,谓于前三门,心境理事,同一缘起,混融无碍,交澈相摄,以为教体。此论正以归性无碍为教体,亦兼前二。

  乙六所诠宗趣,又二:

  一总以信解观行三空中道为宗,亲证中道为趣。

  二别以‘教义\’‘事理\’‘境行\’‘信证\’‘因果\’五对为宗趣;教即论文,义即一心三大等,事即十界依正,理即真如心,境即理事,行即观与五行,修即实行五行,证即证理入位等,因即三贤十地等,果即佛果等;即以教为宗,以义为趣,乃至以因为宗,以果为趣。

  此五对,第一义为能开,第二从义开,三从理开,四从行开,五从证开,对对圆融不二,亦是中道。

  又宗是即趣之宗,趣是即宗之趣,宗趣亦不二也。又若约下文防退方便中胜方便说,当以信愿行念佛为宗,近则求生净土,远则成就佛果为趣。

  甲二随文解释,又二:

  乙一解名题,又二:丙一解题名。

  大乘起信论

  大是法,乘是喻,大乘二字,即法喻一对,亦为能喻所喻对,大是一心,有体相用三大之义,体即法身,相即般若,用即解脱,三德义广,一时难明,故强以喻明,如火车体相用皆大,若作乘(平声),则人为能乘(平声),乘(去声)为所乘(平声),亦能所一对。

  起字亦通能所,大乘为能起,信心为所起,亦能所一对。又论为能诠,大乘起信为所诠,亦能所一对。一论题以四对能所释之,佛法中能所二字,用处甚多,学者幸留心焉。

  论有宗经论,释经论;依经义而造论,曰宗经论;解释经文之论,曰释经论。本论论主宗华严、法华、楞伽、般若等百部大乘经而造,故为宗经论也。

  丙二释人名,二:丁一造论人名。

  马鸣菩萨造

  菩萨初生时,众马悲鸣;后国王请其说法,以七饿马闻法试之,皆不食水草,闻法悲鸣;此等殊胜感应,难以枚举。本为过去大光明佛,为度众生,倒驾慈航,现为八地菩萨,而造此论,略历如疏记会阅。

  丁二译论人名。

  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

  梁是时代,梁武帝二年,岁次戊辰九月十日,真谛与京邑英贤:惠显,智恺,昙振,惠文等,共黄钺大将军,太保萧公勃等,于衡州建兴寺所译。谤此论为伪造者,置此据于何地?

  天竺、即印度,亦称月邦,有五天竺;真谛为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三藏、经律论也。法师、自以三藏法为师,又以此法师人,通称法师,而此真谛精通三藏之法师也。梵语波罗末陀,此云真谛,为法师之嘉号。译即易梵文成华文也。

  乙二释文义,三:丙一归敬述意(即序分),二:丁一归依三宝(即归敬三宝,求请加被,因位人作佛事,皆当如是。)。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求世大悲者。

  初句总明归命尽十方之三宝,次三句别赞佛宝。

  归命,即三业至诚恭敬,身恭敬,礼拜须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及头曰五体,不应用拜橙,一体也不投地曰我慢礼;口恭敬,称念三宝之名;意恭敬,想三宝之德。

  归命者,归自命于三宝;命有二:一法身慧命,,与三宝本同一体,迷则隔别不通,今以慧命归投三宝,愿与三宝合为一体。二识、息、暖,三法和合为命,今舍识心命,礼佛法僧,故曰归命尽十方之佛法僧宝。一佛宝曰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最胜句赞佛意业,能遍知众生心,及业果因缘故。色无句是叹佛身业,色身无碍,内外透澈,纯光明相。自在,是随缘大化小化随类化身,度生自在。救世句是赞佛口业,说法救世,三业皆是大悲作用。指佛为现如此三业度生之人,曰者。

  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相公德藏,如实修行等。

  彼身、指上三业化身;体相、指下法报二身,体即法身,为化身之本体,故曰法性真如;与法身义同,喻如海深无底际,广无边涯,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义;又海能出宝,喻佛化度众生,皆从法性海中,出诸功德。

  相即无量功德藏,藏是含藏义,如金银库藏之藏金银;此功德藏,广即恒沙性德,略即下文大智慧光明义,遍照法界义,真实识知义,自性清净心义,常乐我净义,清凉不变自在义,具足如是过于恒沙 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功德义相。再略为福德智慧,福足慧足,即报身相,法身摄入法宝,即理法,亦即体大;相即报身摄于果法,教里行果,以理法摄教,以果法摄行。若以三大分之,上三句化身摄用大,此三句摄体向二大。若论一体三宝,福足慧足曰佛宝,法性功德皆法宝,三业化身曰僧宝。若别相三宝,前三句佛宝,次三句法宝,三藏中皆说此法故;如实句乃为僧宝,谓证一心三大而修行者,曰如实修行之僧,此等如实修行之菩萨,亦遍十方,故总曰归命尽十方之三宝。

  丁二述造论意。

  为欲令众生,舍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造论之意,为欲令有疑不信众生,除疑起信;并令有我法二邪执众生,除二邪执,起正信以绍隆佛种。

  丙二正述论文,二:丁一标益起说。

  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是故应说。

  有法句是标益,是故句是起说。有法,是有一心二门三大之法,人人本具,十界等有;惟在众生,迷而不知,闻说即信,是故应说。说此大乘法,即令人起大乘信根;摩诃衍此云大乘,以大乘信心,信此本具大乘法,此信心为始觉智之先兆;初信为根,信久有力曰信力。‘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论主见此益故,须说此论。

  丁二正陈所说,二:戊一标列。

  说有五分。云何为五: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三者解释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劝修利益分。

  说有五分,是标数,云何句为总征,一者乃至五者,是列分名。

  说前,通前后偈为三分,今亦可就此五分而分,第一分为序分,中三分为正宗分,第五分是流通分。

  戊二牒识,五:(五分皆牒后释。)

  己一因缘分,二:庚一正释,三:辛一牒分。

  初说因缘分。

  先以总标,后更重标,曰牒。

  辛二假问。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欲解因缘,乃巧立宾主,假设问答;实则自问自答。

  辛三举答,四:壬一举数。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论主答曰:此造论因缘,非只一二,共有八种。

  壬二征起。

  云何为八?

  壬三详释。

  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

  详释八种因缘,第一为总,下七为别;首句标,次二句释,谓为令一切众生离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一切诸苦,曰离苦;得涅槃寂静乐、菩提觉法乐,曰得乐。末句简过,可知;上释因缘正意,此言非为名闻利养因缘;为名利说法者,即贩卖佛法,成大罪过。

  此因缘通三藏,又通此一部论,又通为一切众生,故曰因缘总相。

  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

  此下别中有七,为各别机故。

  此与下立义分及解释分中之显示正义,对治邪执为发起因缘。如来二字是果,约法身释,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约报身释,即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如实道,即一心三大。约化身释,即乘如实道,来度众生。根本之义,即正因义,以一心三大为正因,故论主解此,使三贤众生,依论比观,知佛依一心三大之根本修行,而证此一心三大,即成佛果,佛既如是,我何不然。十住比观相应,故云正解,即显示正义文也。修此观行,可离颠倒,故云不谬;即对治我法二执文也。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未至解位,亦当信知此根本因,必证如来果。

  十住为十解位,有真比量智,以圣教比对,可修观行,如是解,如是修,自无错谬。

  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此与下解释分中之第三,分别发趣道相而作因缘。以分别发趣道相文中,令根熟者发决定心,进趣大道,堪任不退信,及入住位故。

  善根、即十信心,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法心、戒心、愿心;满此十心,乃为善根成熟众生,十心中,虽有前九心,不得谓之满心,于摩诃衍法不能堪任承当。信满入住,方堪任不退;由住、行、向、地、等觉,直至妙觉,此等皆由信根增长,故约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论主为此十信众生,说三种发心,趣向佛道,而作助缘,故说此论。

  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

  善根微少众生,即十信未满;上为十信满心向道者作因缘,今为十信中心修习信心之因缘,即须修行六度。此论将禅定智慧合为一止观门,即为五门,修此五门,即修习信心,可使十信圆满;故信己有真如法为因,信三宝为缘,总名大乘正信。

  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

  第五因缘与后论文修行信心分中多障众生而作因缘;无障众生,直接可修;多障众生,论主须说除障方便,与之为缘。前第三因缘为十信满心,第四因缘为十信中心;此下三种因缘,为十信初心之下中上三根作因缘,此因缘为下根也。下根多障,须有除障方便,即下文礼拜忏悔是也。障有惑、业、报三者,但云业障者,以惑障非初心人一时能除,报障在受报时又除之不及。业障即身三口四意三等恶业,乃至除修道事业外,其余事业皆能障道,故曰业障。如犯大小乘戒,必堕地狱,障道更深。

  细言之,如错乱修习,亦是业障;错乱、即不自识根器,不善用功等。如佛在世,舍利弗教二弟子,一修数息观,一修不净观,虽皆五停心中之善法,而不合根机,久修无益;佛观其根器,为交换之,则二人不久皆得证果。譬吾等向不持戒,纵修定慧善法,亦皆颠倒,以一方面修善,一方面犯戒,皆功不敌过;况不修者乎!

  又若学教,须求见地,方可明心;如不学一心三大根本教义,但入名相网孔,亦是业障。

  本文但就恶业说,必勤求礼拜,善护信心不失,妄心不起,远离十使痴慢。十使举二,以该余八。修道人务必降伏烦恼。出邪网、即除邪惑,邪业重重如网;如圣教所说而修,即不入邪网。障重而不礼拜忏悔,即不依教奉行。况是初心下根众生,菩萨不以此论为善护之缘,则难免恶趣之苦矣。

  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此为初信之中根,说修行止观门,为成信之缘;若欲成就大乘信心,须修施、戒、忍、进、止观。五门中止观若成,前四乃成,故此但云止观,对治凡夫二乘不起大乘信心过故。止即定,观即慧,凡夫一心观真如,即止散乱心;二乘观三界依正如幻,即止怯弱心。又凡小观一心三大皆可证真,止我法二执,皆可成大乘十信圆满,故论主示修止观,作成信因缘,余义如下止观门释。

  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此为初信之上根,说念佛法门,我佛八万四千法门,皆是方便;念佛方便,为一切方便中之胜方便,初信中之上根众生,生死心切,惧世无常,虽云修行,常念今生信心未成,来生一错百错,故论主以此念佛方便,令求生净土,一生即可信满成佛。若娑婆修行,定须三大阿僧祇劫。极乐众生,‘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成佛\’。此胜方便,非初信上根,不能信受。即信亦难真切,故必以真信切愿实行,为成信满因缘。

  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

  此与第五劝修利益分而作发起因缘,前分虽云修行,但说不行者,必落数宝不富之诮,故论主又说劝修利益分,大法无人修,则断绝不能流通后世,故以此分为流通分。未修者劝修,已修者劝圆满,又须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以下文六度皆顺法性故。

  壬四总结。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有如是等八因缘,同成大乘正信,故造此论。

  庚二通难,二:辛一难。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难即难问,修多罗此云契经,谓经中已具有此法,何必造论重说?

  辛二通,二:壬一纵问略标。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

  首二句,纵其问之不错,次二句略标重说之意。以众生根器浅深不等,受法开解之缘亦不同,如法门广略,或于经律论,各有受解差别因缘,故经中虽有此法,必有一类众生,乐学此论。

  壬二以义具释,二:癸一明余机不假此论,三:子一胜机遇佛悟。

  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

  此论当机外曰余机,有三,一得遇佛悟,谓根胜又值时胜,善根深厚曰根胜,生于佛世曰时胜,此利根众生,能见闻佛法,故曰因胜。次五句别明缘胜,能说之人即佛,色是佛身,业如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类化身等,故前云‘色无碍字在\’,有等众生,一见佛身,即得证果。心是佛意业,知病识药,若机若法,无所不知,故前偈云:‘最胜业遍知\’。

  圆音二句,即佛口业,圆音有二义:一者佛在一处说法,尽娑婆世界众生,有缘者远近皆闻,此音周遍曰圆。二者佛以一音说法,随五教众生机,各得其解;又名语言三昧。华严感应传载有一持诵华严法师,诵八十华严,听者八十人各执一卷,各闻其所执者,诵一卷具足八十卷音声,因位人尚能如此,佛音更能圆满无碍。

  异类等解者,如五教机各满求法之愿,而解五教之义;此等众生,尚不须经,又何须论。

  子二自力闻经悟。

  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

  二能闻经悟,如来灭后,即非胜时;自有智力,亦为机胜,广闻经法,而能解义,亦不须论。

  看经闻经,同可取解,而看经不及闻经稳妥简便。故略看经,宜闻该之;故学者当多闻法。

  亦有根胜,少闻而多解者,如一闻千悟,又何须论。

  子三劣机因寻广论悟。

  或有众生,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

  三能广论悟,谓善根智力浅薄之众生,因学广论,始知法义,亦不须此论。

  癸二明当机须造此论,二:子一机。

  亦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

  广论文多,如瑜伽师地论百卷,大智度论亦百卷等,有智亦难研习。心乐少文总持多义之众生,则此论以少文摄百部大乘经义,若以少时习之,即能得百部经义,何惮而不为!

  如上三悟,皆前生有智慧种子,今生方有智慧现行,吾等不能广学多闻,又不能一闻千悟,既少善根,须发学心;今生不学,来生更痴,不患无善根,但患不种善根。或有善根,又怕不栽培,听讲此论,实种善根之良机;如法修行,即栽培信心善根,幸勿空过!

  子二结。

  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结造论意,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经),无边义理,以逗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之机,故应造此论。

  己二立义分,二:庚一结前生后。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

  上句结前,下句生后。

  庚二正立义宗,三:辛一标总开别。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

  上句标总,下句开别。

  辛二寄问列名。

  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寄即假托而问,一二即列名。

  辛三依名辨相,二:壬一法,二:癸一举法总立。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先依法名辨法相,初句举法,谓句释法。众生通十法界,佛为究竟众生;究竟众生,即非众生,如弥陀佛顿现白鹤孔雀等,乃至随类化身,而实皆非白鹤孔雀等众生。七趣众生,则诸趣受生,种类受生,谓之众生,皆随业一生一生现。又五阴和合曰众生,三乘亦不离五阴,五阴非一曰众,故五阴众生通九界,今说九界众生心名法,法有轨持二义:一轨即规矩法则,如火车轨道;学佛人不离法,如车不离轨道,故曰轨生物解。二持义,即任持自性,众生赖耶识心,虽在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亦不失自性,况余五道三乘乎!非众生能持,赖耶心自持耳。倘心不持性,则无能证此性而成佛者,学者知此自性不失,乃可称性而信解行证,不负己灵矣。

  世出世间法,无不是心,此众生识心中有染净种子,世间法出世间法种子均在此心中,遇缘即生现行,此依权教说。依实教说,真如随修行缘,即显示摩诃衍义;说法人亦依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依不修而造说,成世间法;修而不造,即翻世间,而显示出世大乘矣。

  癸二开门别立,二:子一责总力难。

  何以故?

  问者意谓心法是一,曰总。如何能摄世间出世间一切差别法耶?是乃责其不当。

  子二开别释成。

  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答者意谓心固是一是总,而可开别,故成摄一切法。以是阿赖耶真妄和合识心故。初二句,先说真如相门,即真如不变义,真如本无有相,一说真如,即落名相,虽说名相,仍是实相无相之相,说者听者,当善顾名思义,即皆不离此真如名相,而明此真如实义故,即显示大乘体。

  又不云能示,而言即示者,无‘能示\’‘所示\’故。又但言显体,不言相用者,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非修成故,一切不可说,故曰离言真如;无言说中,勉强说个真如,遣余言故。此真如即摩诃衍体,亦即诸法之体,故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次二句,说生灭相门,即随缘真如,随修行缘,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者,‘生灭心\’,即赖耶;‘生灭因缘\’,即下文五意转生;‘生灭相\’,即下文粗细惑相;修行翻此,即显示大乘三大,故有能所,所显之体大,仍是随缘不变之体,即法身。又真如薰无明,则真如为因,无明为缘,即净法生,染法灭;无明薰真如,则无明为因,真如为缘,即染法生,净法灭。

  相大,是翻染所显之相,即下文辨所示义中,翻无明,成大智慧光明义;翻局见,成遍照法界义;翻妄识,成真实识知义;翻无性,成自性清净心义;翻四倒,成常乐我净义;翻热恼、衰变、不自在,成清凉不变自在义;即当自受用报相。

  用大,即因中悲愿等心,及果中报化等身口意,是大乘三大,虽云本具,不依生灭门中起修,则不能显示。

  壬二义,二:癸一大。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谓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次依义名辨义相,即辨大乘二字义。一辨大义,则有三种:一体大,谓一切法,是一切事法,十法界中依正二报,染净诸法;染有六凡,净谓四圣,一切法皆不离真如,故真如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再圣不增,在凡不减,等与诸法为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无处不与诸法为体,故曰体大。

  广而推知,曰正报在一毛孔不减,在一身不增;约依报,在一尘不减,在大地不增;事有大小,真如平等,无有大小。如风吹一树,及一切树,皆是风之全体,乃至枝枝叶叶,亦皆全体风,不增不减,真如遍一切依正,与一切法为体,故曰体大。

  二者相大,真如在缠,曰如来藏,真如体藏在无明心中,如宝藏藏宝,曰宝藏;如来藏中藏如来,故曰如来藏;真如体即法身如来,功德相即报身如来,利他用即化身如来;此三如来,一切众生赖耶心中皆具,故曰如来藏。

  三者用大,相称体,用亦称体;体竖穷横遍,相用亦竖穷横遍。

  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者,生是显义,造世间显世间,修出世显出世;世间善因为五戒十善,善果是人天;出世间善因,是谛缘度,善果是四圣;人天四圣,皆从用大中修显,亦就本具说。若众生心不具此三大,及人天四圣,则修亦不显,故三大唯是一心,十法界亦唯是一心。

  癸二乘。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上释题云大是法,乘(去声)是喻,为法喻对,此则合大乘(去声)是所乘,一切佛菩萨为能乘,约一心三大之法,则能乘是智,所乘是法;约喻则能乘是人,所乘是乘(去声),今此但作乘解。

  一切诸佛本所乘故者,在因中乘此二利,再果中乘此利他,始终未离一心三大之法,故曰本所乘,又即能所无能所,曰本所乘。

  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者,亦如诸佛,在因中乘此自利利他,直至佛然。

  己三解释分,二:庚一结前生后。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

  上句结前,下句生后。

  庚二分门解释,二:辛一标数征列。

  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对治邪执,三者分别发趣道相。

  初句标数,次句征数,一者下三句列名,广释如下,今且略明。显示正义者,即显示立义分中,一心二门三大之义;对治邪执者,即对治人我执法我执;分别发趣道相者,邪执除已,乃可辨别诸佛所证之道,使菩萨发修行心,趣向此道;道通因果,亦即大乘法也。

  辛二牒名辨相,三:壬一显示正义,二:癸一总,二:子一依法开门。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首句重标前科,曰牒名;辨相,即辨上正邪及发趣等相,今先显正,次句言一心法有二门,未开曰总。云何句征,一者下二句列门;即依一心法开二门。

  子二二门该摄,二:丑一立。

  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

  立即立二门,该是具足,摄是收摄;真如门该摄生灭,生灭门亦该摄真如。

  真如门是染净通体,故得该摄生灭门;生灭门有染净别相,故亦该摄真如门。以此二门齐摄不二,故得说为皆各总摄一切法。不说各生一切者,以有真如门是无生义故。

  丑二释。

  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

  释中,先征,后释。征意云:既称二门,云何互摄?释云:以真如不离生灭,生灭不离真如,故得各总摄一切法;各总摄,即互摄也。

  癸二别,二:子一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二:丑一真如门,二:寅一显体离言以明观智境,二:卯一正举法体,二:辰一正显如体,三:己一就实略标。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前总中,各总摄,不相离,皆总义。今显动即生灭门,静即真如门,是广开别释义,是别中又先开释,而后合释。今开释中,先明真如离言者,恐人以真如二字为真如,如人口说火字非火,是火必烧口,故口说火是别有所指之火,闻者当审知是何等火,方可取用。故今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云云,闻者乃知不是真如二字为真如,必向法界观想真如;真如即观智所观之境,科中三个体字,及一实字,皆指真如说,以上略释科文已竟。

  次释本文,初句标门,就实说心真如者,还是阿赖耶识心中一份真,亦即真如心,即是句为总指;所谓句,略释。一法界,即一真法界,一不定一,开则为四:一理,二事,三理事无碍,四事事无碍。一真心性,曰理法界,故释云所谓心性。十法界依正二报,即事法界。以上理事合说,曰理事无碍法界。事事皆理事相合,故小大相容,一多无碍,曰事事无碍法界。此四法界为所总,一真法界为能总,又能所不二,故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己二会妄显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一切诸法,即遍计有生灭之妄境;妄念,即遍计执境之心;以智融会,则心境俱离。

  十法界依正染净色心等诸法,皆依众生遍计妄想分别,故有种种差别名相,如圣非凡,凡非圣,依非正,正非依,乃至染净色心,种种互非差别,若以真如为所观之境,则离一切分别心念,以至心空境寂,唯一竖穷横遍之理境,遍于一切法,故于一切法上显此真如理,不著一切法。如善知识指庭前柏子树等公案,可知物物皆是心性,不生不灭,但有十界依正妙境,而无十界依正实境。

  已三结真离妄。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前五句离妄,后五句结真。离心缘相即心空,离名言相即境寂;是故即紧承上文有智可会妄显真者,非实有妄可会,乃本无妄,故曰从本已来无心境等名相。

  毕竟平等者,真如随缘究竟平等与诸法为依也。无有变异者,虽随缘而仍不变,变则非真实不虚,如如不动也。不可破坏者,真心无形无相,如何而可破坏,以此三义,故曰唯是一心,名为真如,谓一切法,从来‘相\’是妙有非实有,从来‘性\’是真空非断空,从来空有不二,唯一心性故。

  辰二会执释名,二:已一释,三:午一正会谓执。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

  一切法,既从本离言说名字心缘,如何佛说十界依正,此即‘谓执\’也,故以此六句融会之。谓如来言说,俗谛假名,但随众生妄念,即随他意语,此约佛说。若约众生,‘谓\’是口说,‘执\’即意执,则一切言说,假名无实,而不自知,自随妄念,故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末二句即释真如名以会执,论主恐或云既一切皆假名,无相可得;何以又说真如名相耶?故会曰:说真如者,亦假名无相,不可执真如二字为有相,真如心非青黄赤白,大小方圆等相故。

  午二结名释疑。

  谓言说之极,因言遗言。

  已句结真如名,谓以真如之言,遣其余总总言,再无余言能遣真如者,故谓真如为言说之极。

  次句释疑。伏疑云:既一切名言皆假名,说余名亦可,何必定说真如:释曰?唯真如名可遣余名,以言说之极,方可遣余名言故。如众人说此说彼,纷纭复杂;有一人云:‘不要说了!’此句即言说之极,可遣他人种种言说也。其余杂说遣已,不要说了一句,亦不用了,方成寂静无言。合法:则说十界依正色心等,皆乱真性,故以真如遣诸法;诸法遣已,此真如名相,亦不用了,唯一心修真如观,方证真正自性真如。

  午三约相释遣。

  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以上乃说真如名言‘相\’可遣,今明其相所指之‘真如性\’,无有可遣。因此真如,遍十法界一切法,与一切法为所依之体;无真如则一切法不成故。真如相如标月之指,真如性如所指之月,可思而知。又十法界一切法如波,真如如水,故曰一切法皆真;如遣水则成断空,建立水则成头上安头。又若遣若立,皆是废言;不遣不力,即默契真如,故曰开口便错,动念即乖。

  已二结。

  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以上释真如明竟,故结云:当知一切法,法法皆是真如,故不可于一切法上遍计,执凡执圣,执色执心等,不能会归有空不二之中道。

  卯二问答释疑,二:辰一疑真绝修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

  蹑上四句结文而疑问曰:若如是义者,即指上文义为起疑之端,众生云何随顺得入?正出疑意,谓真如必有说有念,乃可随顺得入;无说无念,云何随顺得证真如?随顺即方便观,得入即正观,无‘方便,正观’,即难下手,如何修证!

  辰二举真劝修答。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

  答中,先答随顺方便观,知字通信知解知;一切法,即一切真俗不二之中道法,虽说虽念,亦俗谛也;无能说所说,能念所念,真谛也;知此真俗不二,即随顺方便观也。故总科云显体离言以明观智境。

  次答正观,则‘知\’,即证知;若离于说念,即正观得入真俗不二矣,云何执无说无念,不能随顺得入耶?岂不闻永嘉大师云:‘说时默,默时说,大施门中无壅塞。’

  又虽念亦无能念可念者,念佛参禅习观,以念摄参观,诸修学人,以幻化正念,治一切幻化妄念;妄念即妄心向外念妄境,正念即自心回光反念自性故,无能念所念,并非绝对不念,念即无念是中道。又执有念堕常见外道,执无念堕断见外道。如观音菩萨,耳门圆通,反闻闻自性,曰如幻闻薰闻修,以治幻化无明;无明为病,用幻化观行为药,幻化药治幻化病。不观即是无明障,如念佛,亦虽念,亦无能念所念,不能执念之人,所念之佛,以幻化念佛之念,方可治一切虚妄念(妄想念)之病;无念佛之药,不能治妄念之病。虽念,即正念之心。无能念所念,能念,即心;所念之佛,亦即心;故心佛不二。又能念心带妄,所念佛心是纯真心,我心与佛心真体不二,故无能念所念。然念是随顺方便,念至无明尽已,即证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名为得入。亦不落断常,而归中道。

  若参若观若念,功到极处,则无须参念观,而成佛矣。诸佛因地念佛,至成佛时,即不用念佛,佛无彼此故。有念为众生,无念即佛,故能去妄念,但存正念,亦成佛之正因,但须知无能所义。

  寅二依言辨德以明生信境,三:卯一举数总标。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

  此解释分,显示立义分中,心真如相,先作离言解释已竟;今再作依言解释真如之德以生信,故曰复次真如者云云,如文可知。分别二字,即分明辨别,非妄想分别。

  卯二开张略辨。

  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首句征起。一者列如实空章,以下略释云:以能究竟离妄,故能究竟显真空实体,故曰如实空,即‘妄\’空也。二者列如实不空章,又略释云:以有真空体,又具妙有功德相,故曰如实不空。此体相二种德,广释如下科。

  卯三依章广释,二:辰一空,三:巳一略明。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以上略辨,恐不易明,故再广释之,乃略中之广;对下广释,此又广中之略。

  此下已一二三三科,皆释空义,有本来空,有对治空。先释本来空,所言空者,是牒章;下释云:从本已来,即众生无始以来,即有真空理,本无妄心染境,与之和合,即本来离。又无始来有无明,义说和合,而真如实不能为无明所染,乃和合非和合,染净敌体相违故。只以众生分不开,故云和合。真如本体,实不与染法合,故曰空,曰不相应。

  下二句,转释空不相应义,谓一切法差别之相,即染境;虚妄念,即染心,以无虚妄心,故离染境;以心境俱离故,一切染法不相应,此修道对治离也。若非从本已来,本不与诸染相应,则对治亦不空;以本空而妄有,故得修道对治离,复还本空。

  巳二广释。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

  妄念分别,故有如此有无等对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对待,故曰离四句,绝百非。此有无一异,各有四句,乃有相句,无相句,双非句,两亦句;及一相句,异相句,双非句,两亦句;皆双非开两句,学者应合成一句。此两重四句,皆依妄念分别而有;凡有执著之四句,皆当遣除,故每句上加一非字以遣之。此说四句遣意。

  真如自性,佛说十界等有,惟遍计众生,闻有不解有义,执为有相;菩萨为遣此执,故云当知真如自性,非遍计之有相。闻者闻非有,又著无相,故又以非无相遣之。所谓如来种种说,众生处处著,乃又双著非有非无,故又遣之云:当知真如自性,非非有相,非非无相。以双非俱遣,闻者又著亦有亦无,曰有无俱相;故又遣云:非有无俱相。此对执遣有无四句也。

  再讲一异,佛说真如为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遍计众生,不解一义,乃执著一相。菩萨遣云:当知真如自性,非遍计之一相。闻者闻非一,又著真如有种种异相,故又遣云:当知真如法性非异相。闻者因一异皆遣,又著双非,曰非一相非异相;故又遣双非云: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闻者闻遣双非,故又著两亦曰:亦一亦异;故菩萨又遣云:非一异俱相。此对执遣一异四句也。

  诸佛菩萨说有,通十法界,等以真如为体故;说无,局阐提无佛性故;合说即两亦,双遣名言即双非。

  又说一,即真如平等,不可分故;说异,即迷悟不同故;合说亦两亦,双遣名言亦双非;如是两重四句,皆不违真如。迷真众生,既不识真如,又不识圣意,故云开口便错。此出有二种四句之所以也。

  巳三总结。

  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乃至,超略词,非止有无一异两种四句皆非,总而言之,依一切不识圣意及真如之众生遍计执,妄想心分别言说,无一句与真如自性相应,故说为空,此结归离言,为正结,末二句,谓诸佛菩萨离妄证真,说时有据,无不相应,故曰若离妄心,实无可空,即上真如门无可遣,此结成依言为反结。

  谓一切法,头头皆是真如,即十界依正色心,无非真如,无有对待,还空个什么?众生开口,无非对待。兹以眼前境喻明,如云茶壶,即非桌等,对待而言。如说桌非椅等,对待而言。一切法皆然,开口即落对待,故佛斥四句皆非。诸佛菩萨视众生病,对著无者说幻有,向著有者说真空,乃至非双非,非两亦,皆以幻化法治幻化病耳。病去幻药亦不可执,故曰绝百非,是为究竟离言真如,此又为正结,即上真如门无可立。

  辰二不空,二:巳一正释。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

  首句牒科。释中,已显句,谓上科四句俱非,曰显法体空无妄故,故曰即是真心,为真空不空。次二句,更显恒沙性德之相不空,称性满足。末句,双结有体有相,则名不空;并影略有用,亦不空也。

  巳二释疑。

  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论主慈悲,恐遍计众生伏疑,前说空,今说不空,有自语相违过。因遍计众生只知空则非有,有则非空,乃遍计常情,岂知诸佛菩萨说空不离有,说有不离空。今论主为解不空伏疑,故曰虽云不空,而亦无有相可取,以妙相性德之相,非遍计心可执取者,故无有相;唯离遍计分别心,乃可证知此不空之妙相,故曰唯证相应故。

  丑二释生灭门,二:寅一释生灭心法,二:卯一明染净生灭,二:辰一就体总标,三:巳一标体。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

  立义分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即真妄和合之心,单就真说,即真如门;就带无明说,是生灭门。今释生灭门,当先释心,故标曰心生灭者。以下将释此心,必先出体,随缘不变之真如在缠,曰如来藏;真如与赖耶识为体,故曰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此心即赖耶识心。生灭即二分之一。

  巳二辨相。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