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一般认为在1~2世纪印度贵霜王朝时期已流行于犍陀罗地区。《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详情]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三十一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三十一讲)
好,请看下面。“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好,这是释迦教主最后总结性的赞叹。前面是劝信流通,乃至于十方诸佛付嘱本土的流通。那么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娑婆世界的本师——付嘱之语。这里的付嘱,“汝等众生”就包括文殊菩萨、摩诃迦叶这些,都在嘱咐之列。佛就告诉舍利弗:“你应当知道我在这个五浊恶世行这样的难事……”这样的难事就是下面两种:在这个很难成佛的五浊恶世,还竟然成佛了,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还为一切世间说此净土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那么我们要体会佛为什么告诉舍利弗,讲“是为甚难”的本意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包含着他深切的付嘱,和劝勉众生死心塌地奉行这个法门的悲心。前面不断的谈到:信愿称名这么一个行法,你只要信愿称名感通佛力,不需要你作很多的大修行,施设你的作为。“不涉施为”。只要信愿称名,就能够“圆转五浊”为五清。那这个法门特别强调信心,“唯信乃入”。你有怀疑就是门外汉;你有怀疑,就得不到这个法门的真实利益!而且你要把这个法门思惟清楚——用我们的心意识去思惟,也不得其门而入。它不是我们凡夫的知见认知的范围,不是我们的境界。所以,如果不是释迦牟尼佛到我们五浊恶世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桩事情,以及以他的大的智慧——一切种智,以他同体的大慈悲心,现量见到这个法门这种真实之利,“见此,行此”——就修行这个念佛成佛的法门,行此之后就“说此”——宣说这么一个念佛往生成佛的法门,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一个示现,这样的一个证悟和宣说,那么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哪有福报来听闻呢?哪有可能去修行这个法门呢?所以我们能够信这个法门,修行这个法门得利益,首先要感恩释迦牟尼佛哟!
进一步谈五浊恶世这种“是为甚难”。而且,特别谈到五种决定。在这个五浊恶世,我们一定受这个五浊恶世的制约。前面谈到:五浊恶世,你不是修念佛法门必定不能度。这里进一步谈到:不能度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而靠念佛能够度的理由何在。五种决定,此文也是非常明晰的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我们该怎么选择法门。谈到我们处在这样的劫浊:决定被这个劫浊的时代所局限,为这个劫浊的种种苦难所逼恼。我们每天生活在不安、恐惧里面,连吃这顿饭是不是安全都有问题:这个时代决定的。处在见浊当中,也决定会被这个邪的智慧所缠绕,就容易碰到“邪师”,被邪师所迷惑。处在这个烦恼浊里面,也决定我们:内在的烦恼——这种淫欲、这种瞋恨,像沼泽地带把我们陷在那个地方。由这个烦恼造作恶业,遭受果报。这是决定的!为什么叫五阴炽盛苦?每天都烦恼重重,就是我们内在烦恼的种子太多。你就不干什么事,它都往外冒哦!你睡觉都不得安稳啰!都得要一大把大把安眠药,才能够让自己睡点觉——烦恼太重了。这是处在烦恼浊,决定是这个样子。你处在众生浊里面,对自己的色身——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不干净的,但是我们颠倒会认为它干净,我们洞察不了我们身心的不干净,身心的苦、空、无常。还要在这个臭秽的身体上面天天去擦脂抹粉,去做整容,去爱得不得了。就是甘于这样身心的陋劣、怯弱的身体,而不能奋飞,我们内心那种终极的、清净的、道的心不能出来。这就是身体的业障,众生浊的决定情态。好,处在这样的命浊当中,我们也决定被这个无常大鬼所吞噬,生命就像“石火电光”,让我们措手不及。这个时代,谁说你能活七十、八十、一百岁呀?这次到北川一看,听他们一讲:地震来了裂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大家都栽进去了,陷进去,这个地又平了。“措手不及”,逃无可逃哇!尤其现在这个世界种种的灾难这么多。还有,由于气候问题、生存资源的匮乏,也可能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一个因缘。如果真的是各个国家战争出来了,那它的高科技都用在高精尖的武器上,尤其是核武器方面。所以你看看,我们真的是:遇到什么灾难,措手不及,决定被这个无常所吞噬。我们了解五浊恶世是这五种决定的话,你是逃不出去的。
由于五浊恶世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如果我们不了解,还处在懵懵懂懂、无知的状态,那可能会导致巨大的错误。所以,一定要生厌离心。如果我们不能深切的了知五浊这样的情态决定了我们难以出去,也不了解念佛才必然度脱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还就有偷心。心里还有想:“是不是其他的法门更优胜一点?”现在有偷心的人不少哦!听说密宗很殊胜,即身成佛不错;听说参禅能够当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听说修点内观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反正一听到,哎,他心里就动摇了,觉得很好,这个念佛法门可以放在一边。你还以为有其他的法门可以出五浊恶世的话,就决定了你是在见浊当中被缠缚。你知见上完全是颠倒,完全是没有智慧。被邪的智慧所缠绕,被邪师所迷惑,你才会心里存着偷心:“哦,我可能选择其他的法门比念佛法门更好。”就在这个五浊恶世火宅里面,“戏论纷然”哪!还在争长较短哪!还在优劣、上下的比较哇!蕅益大师在这里多么痛心的告诉我们:你这样做就完全没智慧。所以,唯有“深知”——从内心世界深切的了知——靠其他的法门要离开五浊恶世是不可能的,甚难出去。要绝望,你才能够回心,死尽偷心哪!死尽偷心,才能够把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所宣说的难信之法像珍宝一样的看待,去奉持啊!所以这句有个批语——成时大师的批语:这几句话“功在万世”呀!我们就是偷心太多啊!没有几个死尽偷心老实念佛的人哪!还是心里在摇摆呀!还是今天想寻找一个法门,明天想修修那个法门哪!他没有一个正确知见。其他的法门绝对出不去五浊恶世的——“必不能度”哇!决定被这些五浊、恶世所缠绕,所陷害的。对这个,你一定要有决定的心,你才能够“死尽偷心,宝此一行”。你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心和择法的建立,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不断的说“甚难、甚难”而深切的付嘱我们应当知道的本意所在。他说这个经文,不是随便说的啊!就是要让我们死尽偷心,宝此一行。为什么印祖赞叹蕅益大师注解这个《阿弥陀经》那是自古以来宣说这部经典第一注解?竟然是:哪怕是古佛再来注解这部经典,也不能超过这个《要解》。真的是把这个经文的最核心的意义和盘托出,而且悲心切切!所以我们要听佛的深刻的嘱托!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温州太平寺
-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三十二讲
-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三十讲
- 忏除业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临命终时最后一念没在阿弥陀佛上,能否往生?
-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 怎么判断自己是真信?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爱情?
- 从极乐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还会退转吗?
- 凡夫的六根是轮回的根源
- 瞋恨心很重,对镜时不能把持自己该怎么做?
- 生命分为几个阶段?十个阶段
- 佛教的深信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依教奉行?
- 如何收摄住散乱的心?
- 修行需要的清净心究竟是什么?
- 为什么念佛、持经要有至诚心?
- 在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是直接和圆顿的
- 至信与至乐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发第一愿是为了帮众生带业往生
- 一切众生充满贪嗔痴但人人皆有佛性
- 净业行人为什么要读诵大乘经典?
- 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别吗?
-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 什么叫功夫成片?往生条件是念到功夫成片才行吗?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