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一讲

  好了!上课了!

  请大家复打我所说的!以摄身心,专心上课!

  题目:《心经》解说

  讲次:第十一讲

  日期:2008年03月29日

  主讲:释慧祥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祈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发愿令佛弟子(自己名),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十讲,我们说明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其中十二因缘中的“缘生有老死”。

  现在我们再深入说明十二因缘

  自问:为什么有“投生”呢?

  自问:佛陀如何说明呢?

  自答:如《中阿含经》载,佛对阿难说:“缘有,有生。”(CBETA, T01, no. 26, p. 578, c13)

  自问:“缘有,有生”是什么意思呢?

  自答:如《中阿含经》载佛说:

  “当知所谓:‘缘有有生\’。阿难!若无有鱼.鱼种。鸟。鸟种。蚊.蚊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无有。各各无有者。设使离有。当有生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

  众佛友!

  从这经文的说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有“投生”的现象发生呢?那是因为有“有”,所以才会有“投生”。

  什么叫“有”呢?就是有鱼、鸟、蚊、龙、神、鬼、天、人等等的缘,才会有投生的缘。

  又什么叫“有”呢?就是指有投生的因。什么叫“投生的因(生因)”呢?那就是我们去造感应于“生缘”的业。

  例如:

  有人造业并发愿,要投生天界、或人间,或畜生,或畜生、或饿鬼,或地狱等等的业,所以就感应相关的缘。

  如此,名为“造作生因,感应生缘”。

  例如:有众生不造作三恶道业,所以就不会感应三恶道缘。所以常在人、天投生。

  又例如:有众生不造作欲界业因,所以就不会感应欲界投生的缘,所以常生梵天或其余的色界天,或无色界天。

  又众佛友!

  或有众生没有特别造某一类的生因,但是有习惯性跟某一类众生相习近,则会感应该类的业缘而投生。

  这种因为行为相习近,而投生,名为“生习”。

  又众佛友!

  或有众生没有造作特别的“生因(造业而发愿受生)”,或持别的“生习(习近于该类众生),但是由于今生就是投生为这类众生,就以为自己本来就是这类众生,所以就造成没有改变本来的因缘,所以还是投生为同样的类别的众生,此名为“生本”。

  因此当知“生本”,就是指依本有的状况,而没有去改变,所以再次投生。

  如此,众佛友!当分得清楚,什么叫“生因、生习、生本、生缘”。

  因此,佛说:“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

  因此,众佛友!如果有人想要停止再一次“老病死的苦”,但先停止再一次“投生”。

  又众佛友!如果有人想要停止再一次“投生”,但先停止再一次造作“生因、生习、生本”,所以就不会再一次感应“生缘”而再次投生。

  众佛友!

  为什么我们会造作“生因、生习、生本”而造成感应“生缘”呢?

  如《长阿含经》载,佛告诉阿难:“缘取有有。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者。宁有有不?”

  阿难回答曰:“无也!”

  佛陀说:“阿难!我以此缘。知有由取。缘取有有。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取,有有”。也就是由于“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才会造成“有:生因、生习、生本、生缘”。

  众佛友!

  “取”就是“执取”“捉取”。这分为四类:

  一、欲取:因为需要,所以捉取该境界。

  二、见取:因为在知见上认为这个比较好,所以捉取该境界。

  三、戒取:因为为了不想要某些境界,而捉取另一类的境界。

  四、我取:因为以为我属于某境界,或认为某境界属于我,所以捉取该境界。

  这四种取,都会造成摄受某些境界,而不能超越所有的境界。所以才会去摄受“有:生因、生习、生本”而感应相关的“生缘”,因此而“投生”。

  又为什么会有“四取”的产生呢?

  《长阿含经》载,“(佛陀)又告阿难:‘缘爱有取。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欲爱.有爱.无爱者。宁有取不?’答曰:‘无有!’\‘阿难。我以此缘。知取由爱。缘爱有取。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四取,是从“爱(喜爱)”来的。

  又这“爱(喜爱)”共分三类:

  一、欲爱:对五欲境界的喜爱。

  二、有爱:对存在的境界的喜爱。

  三、无爱:对不存在的境界的喜爱。

  众佛友!

  如果没有“三种爱”,就不会产生“四种取”。

  又众佛友!

  三种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如《长阿含经》载佛陀又告阿难:‘缘受有爱。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者。宁有爱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爱由受。缘受有爱。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受,有爱”。

  受,有三类:

  一、乐受: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二、苦受: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三、不苦不乐受:非舒服非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众佛友!

  由于我对三种受,起三种爱。

  乐受来时,起欲爱。

  苦受来时,起希望苦受不存在的爱。

  不苦不乐受来时,起无聊的心,所以起希望有事可发生,所以起“有爱”。

  又众佛友!

  这三种受,如果不能起正知正见来处理,都会引发新的苦难。

  例如:

  乐受来时,起贪心,所以生苦难。

  苦受来时,起嗔心,所以生苦难。

  不苦不乐受来时,起愚痴心,所以生苦难。

  又当知,于三受,能正知正见,正确处理,则不生苦难。

  例如:

  当乐受来时,能不贪心,能知足,能适可而止,能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发展。则能不生苦难。

  当苦受来时,能不起嗔心,能转则转,不能转则坦然接受,而不造作新的恶业,而能于苦受境界,转为逆增上缘,助道心的发展。如此则能不生新的苦难。

  当不苦不乐受来时,能不起愚痴心,能觉照,能觉知其无常,能觉知其转变,能觉知其因缘果报。则于此不苦不乐受,能欲令生则生,欲令住则住,欲令异则异,欲令灭则灭,都是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发展。

  众佛友!

  这三受,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当知“缘触,有受”。

  《长阿含经》载:“佛告阿难:‘缘触有受。此为何义?

  阿难!若使无眼.无色.无眼识者。宁有触不?’

  答曰:‘无也!’

  ‘若无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身识。意.法.意识者。宁有触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使一切众生无有触者。宁有受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义。知受由触。缘触有受。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触,有受”。

  众佛友!

  什么叫“触”?又这“根、尘、识、触、受、爱”又有什么差别?

  我现在就一一来说明。

  就以“眼根”来说明。

  我们整个的“视觉系统”,就叫“眼根”。也就是包含“眼球、眼神经”。

  又我们的“认识功能”透过“眼根”所能认识到的境界,就叫“色尘”。

  而我们所能认识到的“色尘”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显色: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等十三种。

  二、形色: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等十种。

  三、表色: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八种。

  又什么叫“眼识”?是指认识功能,透过眼根所起的认识作用。

  举一例来说明:

  例如:当有一个人,手中拿了一个杯子,问我们:“这是什么?”之时,我们只所以能很明确的回答:“那是一个杯子!”。共需要如下的条件,才能起对此杯子的认识作用:

  一、好的眼根:如果眼根不好,则认不清楚那是杯子,或根本看不见那是杯子。

  二、需要有杯子这个东西:如果根本没有杯子这东西,则根本不可以有所谓的认识杯子。

  三、需要有适当的光线:如果光线太暗,或太强,都会造成无法认识清楚那是杯子。

  四、此杯子不可以被阻挡或覆盖:

  五、此杯子需要在眼界的范围内:如果将杯子放在后面,我们是不能认识的。

  六、此杯子要放在适当的距离内:如果放得太远,或太近,也是不能认识清楚。

  七、眼睛要睁开,不可闭眼:

  八、眼球焦距要对准杯子,至少要到可以认识得清楚那是杯子的范围内。

  九、注意力要有在杯子上,否则心不在焉,就算以上所有的条件都齐全,也会视而不见的。

  十、末那(心镜)上的影像没有被药物、酒精、毒品、催眠、梦游等等因缘所扭曲。

  如果被扭曲了,则就算眼睛盯着看,也会误以为是别的东西的。所以就不能认识那是杯子了。

  十一、阿赖耶的名言种子中,有正确薰习过"杯子"这个名字与“杯子”这个东西的关连。不会将“杯子”误叫做别的名字,不会将"杯子"一词误以为是别的东西。

  如此,共十一个条件,要都具足了,我们才有可能对“杯子”起“眼识”。而正确回答说:“这是杯子”。

  众佛友!只要少了任何一个条件,就算有人拿着杯子问您,您也回答不出来那是杯子的。

  您不信吗?请问,我现在拿着是什么?

  您看,您就不能认识到我拿着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太远了。我所拿的东西,不在您视力所能照见的范围内。

  如此种种,您们就应知道要对一个东西起眼识,得要十一个条件。

  再来说明,什么叫“触”?

  众佛友!识,可以分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触,也是可以分为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当知,要先起“认识”作用,才有可能起“触”。

  《杂阿含经》“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

  用白话来说明:

  由于具备眼根、色尘等等的条件,所以产生眼识。

  又因为眼根、色尘、眼识这三个条件,所以才产生眼触。

  又由于眼触,才产生眼受。

  现在我举例来说明:

  当我们在搭透明的电梯时,可以看到别的电梯。

  当我们的电梯向下走时,我们的身体漂浮的感受就产生了。

  但是有时,我们所乘的电梯,根本就没有动,只是隔壁的电梯向上,我们的眼根、对电梯的色尘,起认识作用以为是向下,这时,我们就以为我们真的在向下,这时,身体漂浮的感受也是会产生的。

  我就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色、识三和合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

  众佛友!

  当我们眼睛看到所乘的电梯(色尘)向下时,我们就起认识作用,而知道只要我们所乘的电梯向下,则其它事物会看起来是向上的。

  这就是“眼、色,为缘生眼识”。

  但是当我们的电梯,明明没有在动时,因为注意力所放的参考点不同(触),则感受,也就会跟着不同。

  例如:如果我们注意力所触,是自己所乘的电梯及大楼,则不论别人的电梯是向上,或向下,我们都感受到我们的电梯是不动。

  又如: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所触,是别人所乘向上的电梯,则我们就感受到自己的电梯是向下的。

  因此,可知,在同样的“根、尘、识”的境界中,因为“触(注意力所放的位置)”的不同,则感受,也就跟着不同。

  有关这个现象,我在以前,说明去给牙医看时,能转移注意,达到不痛的效果。就是在了解此“触”之不同,感受不同,才训练成功的。

  虽然还没有训练到收放自如,但也还算不错。

  众佛友!

  如观照眼触。请大家自行观照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不同,各会对眼受、乃至意受产生什么影响。

  下次,当您乘电梯时,您闭眼,想像自己是不动的,看看您会发生什么感受。

  众佛友!当您将“触”玩多了,您就会更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了!

  众佛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就说明到此。祝大家深入缘起,解脱自在

  下课!

  (一法整理上传,未经慧祥法师校对。)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