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一讲
好了!上课了!
请大家复打我所说的!以摄身心,专心上课!
题目:《心经》解说
讲次:第十一讲
日期:2008年03月29日
主讲:释慧祥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祈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发愿令佛弟子(自己名),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十讲,我们说明到“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其中十二因缘中的“缘生有老死”。
现在我们再深入说明十二因缘。
自问:为什么有“投生”呢?
自问:佛陀如何说明呢?
自答:如《中阿含经》载,佛对阿难说:“缘有,有生。”(CBETA, T01, no. 26, p. 578, c13)
自问:“缘有,有生”是什么意思呢?
自答:如《中阿含经》载佛说:
“当知所谓:‘缘有有生\’。阿难!若无有鱼.鱼种。鸟。鸟种。蚊.蚊种。龙.龙种。神.神种。鬼.鬼种。天.天种。人.人种。阿难!彼彼众生,随彼彼处无有。各各无有者。设使离有。当有生耶?
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
众佛友!
从这经文的说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会有“投生”的现象发生呢?那是因为有“有”,所以才会有“投生”。
什么叫“有”呢?就是有鱼、鸟、蚊、龙、神、鬼、天、人等等的缘,才会有投生的缘。
又什么叫“有”呢?就是指有投生的因。什么叫“投生的因(生因)”呢?那就是我们去造感应于“生缘”的业。
例如:
有人造业并发愿,要投生天界、或人间,或畜生,或畜生、或饿鬼,或地狱等等的业,所以就感应相关的缘。
如此,名为“造作生因,感应生缘”。
例如:有众生不造作三恶道业,所以就不会感应三恶道缘。所以常在人、天投生。
又例如:有众生不造作欲界业因,所以就不会感应欲界投生的缘,所以常生梵天或其余的色界天,或无色界天。
又众佛友!
或有众生没有特别造某一类的生因,但是有习惯性跟某一类众生相习近,则会感应该类的业缘而投生。
这种因为行为相习近,而投生,名为“生习”。
又众佛友!
或有众生没有造作特别的“生因(造业而发愿受生)”,或持别的“生习(习近于该类众生),但是由于今生就是投生为这类众生,就以为自己本来就是这类众生,所以就造成没有改变本来的因缘,所以还是投生为同样的类别的众生,此名为“生本”。
因此当知“生本”,就是指依本有的状况,而没有去改变,所以再次投生。
如此,众佛友!当分得清楚,什么叫“生因、生习、生本、生缘”。
因此,佛说:“是故当知是生因.生习.生本.生缘者。谓此有也。所以者何。缘有故则有生。”
因此,众佛友!如果有人想要停止再一次“老病死的苦”,但先停止再一次“投生”。
又众佛友!如果有人想要停止再一次“投生”,但先停止再一次造作“生因、生习、生本”,所以就不会再一次感应“生缘”而再次投生。
众佛友!
为什么我们会造作“生因、生习、生本”而造成感应“生缘”呢?
如《长阿含经》载,佛告诉阿难:“缘取有有。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欲取.见取.戒取.我取者。宁有有不?”
阿难回答曰:“无也!”
佛陀说:“阿难!我以此缘。知有由取。缘取有有。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取,有有”。也就是由于“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取”才会造成“有:生因、生习、生本、生缘”。
众佛友!
“取”就是“执取”“捉取”。这分为四类:
一、欲取:因为需要,所以捉取该境界。
二、见取:因为在知见上认为这个比较好,所以捉取该境界。
三、戒取:因为为了不想要某些境界,而捉取另一类的境界。
四、我取:因为以为我属于某境界,或认为某境界属于我,所以捉取该境界。
这四种取,都会造成摄受某些境界,而不能超越所有的境界。所以才会去摄受“有:生因、生习、生本”而感应相关的“生缘”,因此而“投生”。
又为什么会有“四取”的产生呢?
《长阿含经》载,“(佛陀)又告阿难:‘缘爱有取。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欲爱.有爱.无爱者。宁有取不?’答曰:‘无有!’\‘阿难。我以此缘。知取由爱。缘爱有取。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四取,是从“爱(喜爱)”来的。
又这“爱(喜爱)”共分三类:
一、欲爱:对五欲境界的喜爱。
二、有爱:对存在的境界的喜爱。
三、无爱:对不存在的境界的喜爱。
众佛友!
如果没有“三种爱”,就不会产生“四种取”。
又众佛友!
三种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如《长阿含经》载佛陀又告阿难:‘缘受有爱。此为何义?若使一切众生无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者。宁有爱不?’答曰:‘无也!’\‘阿难!我以此缘。知爱由受。缘受有爱。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受,有爱”。
受,有三类:
一、乐受: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二、苦受: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三、不苦不乐受:非舒服非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
众佛友!
由于我对三种受,起三种爱。
乐受来时,起欲爱。
苦受来时,起希望苦受不存在的爱。
不苦不乐受来时,起无聊的心,所以起希望有事可发生,所以起“有爱”。
又众佛友!
这三种受,如果不能起正知正见来处理,都会引发新的苦难。
例如:
乐受来时,起贪心,所以生苦难。
苦受来时,起嗔心,所以生苦难。
不苦不乐受来时,起愚痴心,所以生苦难。
又当知,于三受,能正知正见,正确处理,则不生苦难。
例如:
当乐受来时,能不贪心,能知足,能适可而止,能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发展。则能不生苦难。
当苦受来时,能不起嗔心,能转则转,不能转则坦然接受,而不造作新的恶业,而能于苦受境界,转为逆增上缘,助道心的发展。如此则能不生新的苦难。
当不苦不乐受来时,能不起愚痴心,能觉照,能觉知其无常,能觉知其转变,能觉知其因缘果报。则于此不苦不乐受,能欲令生则生,欲令住则住,欲令异则异,欲令灭则灭,都是在安全有效无后患之下来发展。
众佛友!
这三受,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当知“缘触,有受”。
《长阿含经》载:“佛告阿难:‘缘触有受。此为何义?
阿难!若使无眼.无色.无眼识者。宁有触不?’
答曰:‘无也!’
‘若无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身识。意.法.意识者。宁有触不?’
答曰:‘无也!’
‘阿难!若使一切众生无有触者。宁有受不?’
答曰:‘无也!’
阿难!我以是义。知受由触。缘触有受。我所说者。义在于此。’”
众佛友!
“缘触,有受”。
众佛友!
什么叫“触”?又这“根、尘、识、触、受、爱”又有什么差别?
我现在就一一来说明。
就以“眼根”来说明。
我们整个的“视觉系统”,就叫“眼根”。也就是包含“眼球、眼神经”。
又我们的“认识功能”透过“眼根”所能认识到的境界,就叫“色尘”。
而我们所能认识到的“色尘”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显色: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等十三种。
二、形色: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等十种。
三、表色: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八种。
又什么叫“眼识”?是指认识功能,透过眼根所起的认识作用。
举一例来说明:
例如:当有一个人,手中拿了一个杯子,问我们:“这是什么?”之时,我们只所以能很明确的回答:“那是一个杯子!”。共需要如下的条件,才能起对此杯子的认识作用:
一、好的眼根:如果眼根不好,则认不清楚那是杯子,或根本看不见那是杯子。
二、需要有杯子这个东西:如果根本没有杯子这东西,则根本不可以有所谓的认识杯子。
三、需要有适当的光线:如果光线太暗,或太强,都会造成无法认识清楚那是杯子。
四、此杯子不可以被阻挡或覆盖:
五、此杯子需要在眼界的范围内:如果将杯子放在后面,我们是不能认识的。
六、此杯子要放在适当的距离内:如果放得太远,或太近,也是不能认识清楚。
七、眼睛要睁开,不可闭眼:
八、眼球焦距要对准杯子,至少要到可以认识得清楚那是杯子的范围内。
九、注意力要有在杯子上,否则心不在焉,就算以上所有的条件都齐全,也会视而不见的。
十、末那(心镜)上的影像没有被药物、酒精、毒品、催眠、梦游等等因缘所扭曲。
如果被扭曲了,则就算眼睛盯着看,也会误以为是别的东西的。所以就不能认识那是杯子了。
十一、阿赖耶的名言种子中,有正确薰习过"杯子"这个名字与“杯子”这个东西的关连。不会将“杯子”误叫做别的名字,不会将"杯子"一词误以为是别的东西。
如此,共十一个条件,要都具足了,我们才有可能对“杯子”起“眼识”。而正确回答说:“这是杯子”。
众佛友!只要少了任何一个条件,就算有人拿着杯子问您,您也回答不出来那是杯子的。
您不信吗?请问,我现在拿着是什么?
您看,您就不能认识到我拿着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太远了。我所拿的东西,不在您视力所能照见的范围内。
如此种种,您们就应知道要对一个东西起眼识,得要十一个条件。
再来说明,什么叫“触”?
众佛友!识,可以分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触,也是可以分为六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当知,要先起“认识”作用,才有可能起“触”。
《杂阿含经》“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缘触生受。”
用白话来说明:
由于具备眼根、色尘等等的条件,所以产生眼识。
又因为眼根、色尘、眼识这三个条件,所以才产生眼触。
又由于眼触,才产生眼受。
现在我举例来说明:
当我们在搭透明的电梯时,可以看到别的电梯。
当我们的电梯向下走时,我们的身体漂浮的感受就产生了。
但是有时,我们所乘的电梯,根本就没有动,只是隔壁的电梯向上,我们的眼根、对电梯的色尘,起认识作用以为是向下,这时,我们就以为我们真的在向下,这时,身体漂浮的感受也是会产生的。
我就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色、识三和合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
众佛友!
当我们眼睛看到所乘的电梯(色尘)向下时,我们就起认识作用,而知道只要我们所乘的电梯向下,则其它事物会看起来是向上的。
这就是“眼、色,为缘生眼识”。
但是当我们的电梯,明明没有在动时,因为注意力所放的参考点不同(触),则感受,也就会跟着不同。
例如:如果我们注意力所触,是自己所乘的电梯及大楼,则不论别人的电梯是向上,或向下,我们都感受到我们的电梯是不动。
又如: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所触,是别人所乘向上的电梯,则我们就感受到自己的电梯是向下的。
因此,可知,在同样的“根、尘、识”的境界中,因为“触(注意力所放的位置)”的不同,则感受,也就跟着不同。
有关这个现象,我在以前,说明去给牙医看时,能转移注意,达到不痛的效果。就是在了解此“触”之不同,感受不同,才训练成功的。
虽然还没有训练到收放自如,但也还算不错。
众佛友!
如观照眼触。请大家自行观照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不同,各会对眼受、乃至意受产生什么影响。
下次,当您乘电梯时,您闭眼,想像自己是不动的,看看您会发生什么感受。
众佛友!当您将“触”玩多了,您就会更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了!
众佛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今天就说明到此。祝大家深入缘起,解脱自在。
下课!
(一法整理上传,未经慧祥法师校对。)
- 上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讲
- 下一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第十二讲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