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金刚经》讲解第十七讲

  主讲:释慧祥

  日期:2005年11月13日

  讲别:第十七讲

  请大家合掌。

  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并称念:“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并发愿:佛弟子(您们的名字)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誓愿之福回向给佛弟子(自己的名字),愿弟子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称:“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好!请放掌。

  各位佛友!因为上周日,我的网线中断了,又接不上,上课只上了一半,所以我想,今天将上次说的重贴给您们看,并接着说明“四相”之义。等“四相”之义说明过了以后,再来说明“四无相”之义。当我在说明“四相”之义时,请您们一定要认真体会,否则,等我在说明“四无相”之义之时,您们一定会弄乱了的。

  在重贴上次的讲义之前,我先要说明,“四相”没有好与不好,“四相”只不过是佛陀对一切现象的一种分类方式。我们要去了解佛陀是根据现象的哪些特质来做分类的,如此,才能照见佛陀所说的四相。等自己能如实照见佛陀所说的“四相”之后,再进一步照见“四无相”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在说明《金刚经》中的“四无相”之前,一定要先说明“四相”,才能说明“四无相”,请大家要耐心参究。

  再者,我是依《圆觉经》中,佛陀对“四相”的定义来说明给大家看的。请大家净心参究,以免自误。好了!我要开始重贴上次的讲义了。 (重贴,以下不再重述是重贴,而重贴后,就接着说明,不再注明)。

  上一个讲次,跟大家讨论到《金刚经》的经文中的“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当时,我只是顺着经文的语意,依个人的看法,做了简单的说明。今天,我要深入地为大家说明。说明时,所运用的法门,就是“昆勒门(以佛陀自己详细说明的经典文句,来理解佛陀略说的经典文句)。

  只要曾经研究过《金刚经》的佛友都知道,《金刚经》中有很多次提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词,也提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词。这些词,究竟是指向什么现象或道理呢?佛陀是如何定义这些词的呢?今天我们就是要来研究这个问题。

  但是,在研究什么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前,我们先要来了解什么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文字的定义。

  《圆觉经》全名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在《圆觉经》中,佛陀是如此定义“我相”一词的:

  “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CBETA,T17,no.842,p.919,b25)。

  现在,用我的理解来说明这句话,等一下再引用经文来印证我的说明。

  【释经】什么是我相呢?就是种种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心所能体证到的,就称为“我相”。

  【说明】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此举例说明的:

  “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例如有人,全身调适,忽然之间,觉察不到自己的身体。

  “四支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如果对这个身体调得太紧或太松的时候,或是摄取营养时没有正确的方法造成生病的时候,或是看医生用针灸刺我们的时候,就知道有我这个身体了。

  “是故证取,方现我体。”因此知道,要体证之后,才能呈现“我有这个身体”。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肯上进的男士们,当这个心,乃至能体证如来的境界,能毕竟了知一切境界,并且已能展现清净涅槃的境地了,这些都是属于“我相”定义范围内的现象。

  各位佛友!当我们在看经时,一定要依佛陀自己对佛陀所用的词句的定义。

  从《圆觉经》所载佛陀对“我相”一词的定义是:“谓诸众生,心所证者。”称为“我相”。

  其中“众生”一词,我将它解释为“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而不解释为“有情众生”,为什么呢?

  只要大家等一下看完《圆觉经》中对“四相”定义的说明后就知道了。因为,其中所指的“众生”不只是包含“有情众生”,而是同时包含“无情众生”。因此,我才说:所有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称为我相”。乃至于,如《圆觉经》中所说:“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因此,众佛友,请大家自我观照,我们的心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称为我相。但请大家也要如实照见到,所有的现象,不只是我们的心能体证到的那部份的现象而已。

  接着说明“人相”。

  《圆觉经》:“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

  说明:所有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悟”到的,而且对方自己具有“体证”能力的现象,称为“人相”。这个要再深入说明一下。

  例如: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此举例说明“人相”的: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释经】肯上进的男士!当一个人能体悟到有我这个身体时,就知道这个身体不是真正的我。同样的,当一个人体悟到“具有体证能力的现象”,也不属于“我相”,而这个“能体悟的”也是如此。“已经被体悟的现象”,是含盖而且超过所有“已经被体证的现象”。而这些“已经被体悟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属于“人相”。肯上进的男士!当这个心发展到甚至“己经能圆满的体悟所体证到的涅槃的境界都是我相了”。这时,这个心就算只是存在着少少的“体悟”,就能完全穷尽“已经体证的现象的道理”,这些都是称为“人相”。

  众佛友!我现在就再深入说明“体证”与“体悟”这两者的差别。

  例如:我们饮水。当我们未喝之时,不能体证水之冷暖。当我们喝时,就能体证到水的冷暖了。这种属于“已经体证到的现象”就是属于“我相”。如同之前经文所说的,当体证到我有身体,这也是“我相”。因此,“我相”是要“体证”才能显现出来的。“未能当下体证的现象”,不称为“我相”。如果能当下体证的现象,就是“我相”范围内的现象。

  又,什么是“体悟”呢?所谓“体悟”是指已经照见所体证的现象。因此,“体悟”的定义范围,是含盖并超过“体证”的定义范围。《圆觉经》中说:“悟已超过一切证者”。

  因此,我才将“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解释为:当这个心发展到甚至“己经能圆满地体悟所体证到的涅槃的境界都是我相”。这时,这个心就算只是存在着少少的“体悟”,就能完全穷尽“已经体证的现象的道理”,都是称为“人相”。

  因此,各位佛友!“人相”一词,不是指别人或某人之现象。如依《圆觉经》的定义:“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所有众缘所生的现象中,属于心已经“体悟”到的,而且对方自己具有“体证”的能力的现象,称为“人相”。这可以分两部份来说:

  一、例如:自己饮水而冷暖自知。这时体证水之冷暖,这是属于“我相”。体悟到自己有体证水之冷暖的能力,这是属于“人相”。

  二、例如:别人饮水冷暖其知,我不知。这时体证到别人饮水我不能知其冷暖,这是属于“我相”。体悟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道理,这是属于“人相”。

  请众佛友慢慢从经文所说的例子中,去体会这“心所证者(我相)”与“心悟证者(人相)”之间的差异性。

  最后,再说明一次:

  我相:是指“心所体证到的现象”。

  人相:是指心体悟到“心所体证到的现象”的现象。又换句话说,人相:是指心体悟到“我相”的现象。

  好!我们接着讨论什么是“众生相”一词的定义。

  《圆觉经》:“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CBETA,T17,no.842,p.919,c6~7)。

  【释经】什么叫“众生相”呢?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当时的心所体证以及所体悟都达不到的现象,这些就属于“众生相”。

  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佛陀在《圆觉经》中是如何来说明的。

  《圆觉经》:“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释经】当有一个人说:“我是众生”,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所说的“众生”,不是我(说者),也不是彼(听者)。为什么说这个人所说的“众生”,不是指我(说者)呢?因为,当一个人说:“我是众生”,则知“众生”一词指的不是我(说者)。所以,才需要说明,我是众生。又为什么这个所说的“众生”,也不是指彼(听者)呢?因为当这个人说:“我是众生”时,则知“众生”一词,也不是指我(说者),也不是指彼(听者)。肯上进的男士!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能照了而体证,或属于能照了而体悟,都属于我相及人相范围内的现象。属于我相能体证及人相能体悟所达不到的范围,同时存在着的现象中,能被照了到的现象,就称为“众生相”。

  众佛友!现在我再举例深入说明,我相、人相、众生相三者的差别。

  例如:在现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我的心,能体证到身体的感觉,也能体证心中所起的影音,这些都是属于“心所证者”,所以都是属于“我相”的范围。

  我的心也能体悟到目前所体证到的,这些都是属于“心悟证者”,所以都是属于“人相”的范围。

  我的心能体证及体悟到的现象外的种种现象,目前还未能体证到,也还未体悟到,但是我的心能照了到我未体证到及未体悟到的这些现象,就是属于“心自证悟所不及者”的“众生相”。

  好!接着说明“寿命相(寿者相)”。

  《圆觉经》:“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CBETA,T17,no.842,p.919,c12~13)。

  【释经】什么是“寿命相”呢?就是指在众缘所生的种种现象中,属于心所能照见的现象中,清净觉照觉了者,乃至一切造作一切智慧,都不能自己照见的现象。就像命根这种现象。

  众佛友!我再举例说明。将镜子,比喻为心。

  一、心镜中已经呈现的物相,称为我相。

  二、心镜中能自悟自心已呈现什么物相,称为人相。

  三、心镜中所呈现的物相及自悟中呈现什么物相所不及的心相,称为众生相。例如:八识中未呈现出来的种子。

  说明:八识中已呈现的,可以现证的相,就是我相。

  八识中现在正呈现,或曾呈现,所以我们都是可悟到的相,就是人相。

  八识中未曾呈现过,所以也还不能体证,也还不能体悟到的种子相,就是众生相。

  四、心镜中照映不到的,就是寿命相。例如:大圆镜不会自见大圆镜。

  这也就是《般舟三昧经》:“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所说的这部份的现象。

  各位佛友!如《圆觉经》中佛陀提醒我们“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CBETA,T17,no.842,p.919,c17~18)。

  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证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自体悟、体证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能亲自照了者”而已,其实不然。

  又,很多众生以为无上菩提,一定是属于“不能照了者”而已,其实不然。

  各位佛友!如《圆觉经》提醒我们的:

  “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众佛友!正因为众生未能如实认识四相,而执着所证、所悟以为究竟而自高慢,因此,才说要去除彼众生四相。又有众生除我相、人相,而又未能究竟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还是会起障碍圣道之行,这时,就会引发“作、任、止、灭”四种禅病。

  因此,《金刚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也就是说:“若一个人想要行菩萨道,而卡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障碍圣道,则非是正确的行菩萨道。”

  因此,我们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不会被我相障碍住圣道,不会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圣道,来修一切善法,就能成就无上菩提。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论我们自证多少(我相),自悟多少(人相),除证悟外还能自了多少(众生相),不能照了而实际永远存在的又有多少(寿者相),都不要被这些现象给障碍住圣道。

  好了!下课。祝进步!

  (注:已经慧祥法师初次校正。)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