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与净心
摘要: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净土法门以它简单易行、普利群机而成为佛教的重要法门。
本文就净土法门的几个问题,给予关注。通过对净土缘起的探讨,说明“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佛陀依此安立净土,只是因众生因缘的不同,所感召的佛土自然有异。又通过对“心”的探讨,说明“真心”是无所得空理,而念佛既是回归“真心”的手段和过程,此也正是信、愿、行中“行”的范畴,因精进的不同,而有净土中品位的差别。再通过对土与心关系的探讨,说明净土是方向,净心则是往生净土的条件。至于净土与禅宗的关系,则是为了证明“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尽管二者有不同,但目的却毫无二致。
一、前言。
《法华经?方便品》[1]中说“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如此看来,诸佛世尊的出世因缘,以及一切言教,无不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那么,我们也同样可以把佛菩萨开示的净土法门,看成是众生解脱的一条路径。事实本也如此。世尊自成道以来,所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因人而异,因机施教。我们没有理由说,哪一种法门更好,只就契机而言,应当说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却没有理由说,不适合自己的就是不好的。因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2]。但由于娑婆世界人的根性问题,做为一般人更适宜修习净土。即一句佛号可矣。对此,有人会产生误会,以为佛教所说的净土等同于基督教的天堂;更有甚者,具然否定净土的存在,以及单纯持诵一句佛号,即能往生净土之说,难以成立。如此种种都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在肯定净土法门的殊胜之际,一个下手处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是信、愿、行。在确立了信、愿之后,一个实际操作的问题“行”,突现了出来。事实上,佛教所有行的范畴,无不是建立在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心的改造,转变固有的价值观念,正如《四十二章经》[3]中所说:“何者最明?心除垢”。而除垢的过程,就是使我们的心净化的过程。通过心的清静,才能使我们往生净土。此中,净土是方向,是即定目标;净心是条件,是众缘所助成。进一步探讨净心的问题,它是佛教各宗派都面临的问题,只是,因为人的因缘有别,致使净心的方法不同,所以净心就有了名字上的区分,但目的都是自在解脱。而解脱的根本是般若,于是,净心就变成了般若。在净土与禅的比较中,正是利用了净心与禅般若波罗密的相通,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净土与禅的不二平等。从而提升了净土的接引机缘。
二、净土。
1、净土的缘起。
(1)、因缘所生法[4]。“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净土法门作为佛教最重要的宗派,实在是佛陀因机施教的产物。因为娑婆世界,译为“堪忍”,意即有缺陷、未尽人意、还可以忍耐。其中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更是难以消化,致使六道轮回,永无出期。佛陀因通达缘起如幻的“是诸法空相”,而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在这个过程中,所要说明的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正如龙树菩萨在《十二门论》[5]中说的:
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
此中,不仅仅是说明缘起性空的问题,同时,也是说明性空缘起的问题。因为,五蕴皆空既是缘起性空,又是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不二,缘起即性空,正是: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而毕竟空即是诸法实相,而诸法实相又是“唯佛与佛乃能究竟[6]”;诸法实相又分明是诸法的实相。正如《中观论》[7]中所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既然只有佛陀能究竟诸法实相,即毕竟空,即第一义谛,那么,所成就的应是佛的法身。既是佛的法身,应是遍一切处,来无所从来,去无所从去,非过去、现在、未来,无生无灭,从而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固有观念;只是佛陀为了实践因地之时所发的誓愿,广度众生。正如《大乘无量寿经》[8]中所说: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由此可见,诸佛净土成立的缘起,即是由真空缘生的妙有,即是性空的缘起,也即是如来法身是真空,诸佛净土是妙有。又如《大乘无量寿经》[9]中说: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能够连接真空与妙有的中间媒介是诸佛的愿力,即真空、愿力妙有三个条件的和合,构成了成就诸佛净土的缘起。如阿弥陀佛因地之时的法藏比丘观空能成就诸法的妙用,从真空中生出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其中的四十八愿,也正是阿弥陀佛果地上从真空缘起极乐净土的中间媒介。就此,我们有理由说,关于净土的安立,实在是众缘所生法,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就此反驳有人以为,诸佛净土等同于上帝所造之天堂之说。因为,佛教从不承认世界有第一因之说,如《中观论》[10]中说: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它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这就是说,一切法的生起,不出四种情况,即自生、它生、共生、无因生,而此四种情况皆不成立。可见,没有一个不变的主宰,那么,怎么能说佛教的净土等同于上帝所造之天堂呢?况且,如果说,有那么一个主宰的上帝能够造人的话,那么,应该说,所造之子女都能称心如意,毕竟父亲是慈爱的,而事实上,个人各有忧悲苦恼等未尽人意;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说上帝能够造人的话,那么,它是在什么地方造的呢?显而易见,两者之间有著本质上的区别。
(2)、因机施教。 净土法门的建立,是因为众生的需要而建立。佛陀宣说净土法门,实在是针对娑婆世界众生的福薄障深而给予的特殊观照。这正是佛法的契机。也就是说,能治病的药,无论贵贱,都是最好的药。对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生死的煎熬与逼迫,这是我们当务之急的事情,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情。对此,佛陀慈悲,导以无数方便,即如有八万四千法门。其中,净土法门最为殊胜,如《弥陀要解》[11]中说:
虽归元无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这其中的原因是: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加上福德因缘的原故,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接受一个理论繁琐、行又艰难的法门。既便浩首穷经,有一些收获和受益,却又老死将至,无所适从了;就算是阿赖耶识保持种子不失,但生死大海的流转,不知种子何时有缘现行才能再来学佛。净土法门却是下手容易,且又普利群机。因为:一、带业往生。《弥兰陀王所问经》[12]中的有比喻说带业往生,如石与舟。即使再小的石头抛向水中,也会沉没;但换了更大的石头放在舟中,则不会沉没。二、培养出离心。《阿弥陀经》中,宣说极乐世界种种依正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摄化众生,使众生对娑婆世界种种秽相,生起厌离之心。
(3)、雅俗共赏。《法华经?方便品》[13]中说: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对此,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14]中,有这样的说法:
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此在《阿弥陀经》中,有许多利根上智之人,其中,不乏八地菩萨和等觉菩萨。正因为如此,不可以轻易下结论说,净土法门只是接引一般根机的人,也不可轻视贬低净土法门。尽管可能会因为狭隘而有自以为是的知见,但佛教所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因为“我”的束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影响会给自己和他人打上烙印。于是,自觉或不自觉潜移默化的传播,势必会走入一个与佛法了义并不相应的误区。而这足以误人误己,贻害无穷。所以,佛法中才会有“四依”的规范。即:
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15]
那么,当我们再回首曾经有过的观念,就会反省和转变。净土法门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却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的因缘各不相同。尽管最终的目的是要成佛。
2、净土的分类
(1)、就广义而言。佛教中常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如《阿弥陀经》和《大般若经》中,分别说六方诸佛和十方诸佛,而一佛各有一佛世界,那么,无论六方诸佛或十方诸佛,实质上,应有无量诸佛。即应有无量佛世界。有无量佛世界,即应有无量佛净土。在《大乘无量寿经》[16]中,关于世间自在王佛面对因地之际的阿弥陀佛,有这样的叙述: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从此可见,应当说:之所以有许许多多的诸佛刹土,实在是表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利益众生的缘故,安立净土,接引众生。只是,因为众生的福德因缘的不同,随之而来的,诸佛刹土也不尽相同。如《维摩经?香积佛品》[17]中的众香佛国,因为此佛国中的殊胜如下: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正是因为众生各类不同的因缘,才有了无量的诸佛刹土;正是因为有了无量的诸佛刹土,才可以导引各各不同的众生。那么,诸佛安立无量刹土的目的,实在就是为了众生而安立。当然,这里面有因缘,也就是契机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各各不同的佛土。
(2)、就狭义而言。生存在现实娑婆世界中的人们,由于对苦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死后的热切关注,于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出离,出离到一个安稳快乐的所在。甚至可以说,人们最初还没有想到成佛的问题。至少不能排除这样的情形。对此,佛陀安立的净土产生了。那么与娑婆众生相契的净土有哪些呢?
一、弥勒净土。在六欲天中的第四天,有一重天叫兜率天;在此天的内院,居住的都是一生补处位的菩萨。当来下生的弥勒佛就生在此天内院。所以,称之为弥勒净土。《弥勒上生经》中载有此净土的情形。而弥勒信仰又分上生和下生两种:上生是指,上生兜率内院听闻弥勒说法,受法益而得度;另一种是随弥勒下生人间,龙华三会以度众生,自己也会因此得度而成佛。关于弥勒净土的最旱信仰者,是西晋道安法师,发愿往生弥勒净土。只是,到了唐代以后,由于《阿弥陀经》的译出,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增多,至使弥勒信仰开始降温。但作为慈氏学的创始者和未来的成佛者,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药师净土。即是指东方药师如来之净土。在此净土中,世界并如来皆清净如琉璃,所以称“净琉璃世界”。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8]说:
东方去此过十 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
并且在此经中,有药师所发的十二大愿中的第二愿: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关于药师净土的信仰,曾经盛行于刘宋以后,及至后来,逐渐淡然。只是,因为人生的种种不如意事,依然有消灾普佛中,以念诵药师如来,乞愿消灾免难,至使药师佛信仰绵绵不绝,但分明已经缺少了归宿感。
三、弥陀净土。此是指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如《阿弥陀经》[19]中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对于娑婆世界的众生而言,摆在面前的是:各种生苦的缠绕,而最紧迫的又是死苦的摧逼,于是,对于极乐世界的殊胜一啪即合。所以,当阐述弥陀净土的经典出现之后,经过消化吸收,被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人们广泛接受。在中国曾经有过“家家弥陀佛”之说。事实上,在《大乘无量寿经》叙述弥陀净土的安立,实在是阿弥陀佛因地之际,听取了世间定自在王如来,关于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情形之后,发愿成就的佛土。可见,人们所选择弥陀净土,应当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还有文殊净土,阿□佛净土等,但无论哪种净土,都无法同弥陀净土相比。这实在不是什么法有高低,而是契机的问题。至于接引更利根器的众生,同样是一件可能的事情。如《无量义经》[20]中说:“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可见,净土法门中,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接引各种根器的众生。如果说,自己不选择净土法门,也实在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为大家的意志。毕竟自己的知见不一定完全能够与法相应。
三、净心
1、心的分类
(1)、草木之心。指无情之物的心,如花心,树心等,就其一般而言,只有生长之分,对于学佛并无实际作用。
(2)、肉团心。指有情众生的生理物质,如单纯的人与其它动物的心脏等,虽然有其物质形状,却并无知觉之作用。就缘起的角度而言,只能算是一个条件。
(3)、精要心。指的是一种比喻,如中心,即重点等,只是取其义而已,并无实质内容。
(4)、缘虑心。指人们所面对的见闻觉知,即对境攀缘,发生分别作用的结果,一般人误以为实有,于是,昏昏扰扰,随尘逐境,衍生了多少烦烦恼恼,形成了一个无法走出的轮回圈子。正如唯识宗所说的“八识”范畴。即指八个心王。眼等五识为前五识,意识为第六识,末那识称为第七识,阿赖耶识称为第八识。其中,第七识思量为义,恒执第八识为我,又被第六识所依;第六识又被前五识所依;第七识又称意根,恒与四根本烦恼相应,恒审第八识见分为我、我所而执,是我执的根本,也是轮回的根本,若了达我空之理,则能解脱,所以,此识为染净识,微细难测,其情为“有覆无记”;因末那的存在,引发第六意识分别,由前五识起惑造业而流转。
第八识为万有之本,存而不失,所以称藏识,也称种子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即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种子;所藏,即现行熏种子,指此识为前七识熏习诸法种子的场所;执藏,指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因为是种子识,而种子可生现行,即是初能变,末那识是第二能变,前六识为第三能变。可见,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根本。就八识合作的结果看,也即是众缘和合的缘虑心。正如海水之波浪,遇风则起,风息则灭,随风起灭,本无自体,不过是海水偶然幻起的泡沫而已,缘虑心也是如此,并不是我们-个人的真心,只因错觉而自以为是。所以解脱轮回需要转识成智。
(5)、净心。所谓净心,即清净之心,也就是真心。一般人由于很难使自己的心清净而有流转。关于净心,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21]中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
可见,净心在学佛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是在此应以念佛来清净自己的心。关于真心,在《楞严经?卷一》[22]中说:
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而在《维摩经?方便品》[23]中,有这样的说法: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可见,认识感受真心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改变我们轮转的根本。同时,也是使我们走进佛土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清净,变为真心呢?在《楞严经?卷一》中,阿难尊者因缘虑心做怪,险失戒体,佛陀因之以“七处征心”,来问难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回答以:心在内,心在外,心在两中间等;对此,佛陀均给予一一批破,心的安立即成为无所得;也就是说,心虽有因缘之相,但无有自性实在之相。在《金刚经》[24]中,有同样的说法,证明心的了不可得,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处的不可得,正是我们所要认识感受的“清净心”,或者“真心”,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也正是所谓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于是,我们就可以由此而净心。当然,净心的过程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通过念佛,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法门的修行,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最终使我们的心完全清净。
(2)、净心的过程
因本文的侧重点是净土,那么,我们就依此法门而探讨净心的问题。而净土法门有三资粮,即信、愿、行。如《弥陀要解》中说:“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即由信生愿,由愿起行。前面“净土的缘起”,“净土的分类”中,已然为相信净土法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信”的问题,如《弥陀要解》中“六信”中的“信事”、“信理”。所谓“信事”:
信事者[25],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所以,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土,在十万亿土之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
理事相对,即同心境相应。而此心恰恰是清净心是理,即是无所得,而无所得可以体现在任何一件事物之上,可知此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么,从此心所现的境也同样宛然而有,真实不虚,并且“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相比之下,娑婆世界尚不足一劫,并且会有成住坏空的无常规则。而极乐国则有无量寿,不会如庄子所说的寓言一样虚无漂渺。
事依理而显,理依事而彰,理事应圆融无碍。所谓“信理”:
信理者[26],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性。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
虽然我们当下的一念心性非常微小,但其自性等同法界,归无所得,而空生万物。那么,极乐世界不出我当下的一念心性之外。进一步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以及教主和侣伴等种种事相,都是我当下一念心所现的影像。此中,能现、所现都是真心,影像虽多,皆为无所得。
关于愿的问题。《弥陀要解》中说:“非愿不足导行[27]”,又说:“若信愿坚固,则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28]”。信愿的坚固,是决定往生的关键。如果没有信愿 那就如同《要解》所说: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在信的问题解决之后,愿的问题摆在面前。愿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也就是说,对于娑婆世界毫不贪恋,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其原因即是娑婆的种种未尽人意,极乐的种种殊胜。没有这样的愿力,往生的问题同样不可能。事实上,这同样是一个心的范畴。正如《要解》[29]中所说的: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这分明是境由心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在《大乘玄论?卷五》[30]中说:
如人见恒河为水,鬼见为火,天见为地,鱼见窟宅,净秽亦尔,业不同故见净秽,实无如此净秽。
可见,一心具十法界。正因为如此,在进一步探讨之际,又说:
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
此正如《华严经》所说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既然如此,我们完全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心,使之与净土相应。重要的是,我们先得欣求极乐。
行,即持名念佛。虽有多种念佛方法,但基本的却是“持名”。持名的意义,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31]中,有这样的说法: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只有能念所念相应,才能感应道交。否则,无有是处。如果能够“子若忆母,如母忆时”,那么,就能“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而作为一般人的念佛,即从众生心入手,情形如:“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如能坚持不懈,则能“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时,清净心开始现前。此时,即是“以念佛心,入无生法忍”,也就是“首楞严”大定。
念佛的种类:念佛虽有多种,但有四种念佛最为重要。即持名、观像、观想、实相等念。四者之间,不但可以各个成就,同时也可以次第而渐进。 持名念佛,即由执持阿弥陀佛名号,昼夜之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天长日久,则念念不断,了无杂念;观像念佛,即观阿弥陀佛像,口中念之,久而久之,则念念不断心不散乱,佛在心中则能持续不断;观想念佛,即于自心观想佛之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实相念佛,即观自身及一切法的真实相,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佛、众生平等不二,如是念佛是真念佛,念念相续,三昧现前。
在念佛的过程中,也即净心的过程中,因各人精进的因缘不同,于是有往生品位的有别。而成佛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要不懈地努力。因为,我们坚信《弥陀要解》[32]中所说的一句话: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四、土与心的关系
1、净土是方向
此分狭广二义。就狭义而言。一般人的信仰认识,只停留在浅显的层面上,所关心的问题,也只是自我局限的以为。如:从苦难的娑婆此处,逃到快乐的极乐彼处。却不能苛求,实是因缘使然。毕竟已有出离之心。一般人选择西方净土的原因,并不是想发心成佛,完全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因为,现实的种种未尽人意,西方的种种庄严殊胜:所以能信仰佛教。做为茫茫人海的一个分子,选择学佛,发愿去西方净土,已属难得。这正是佛陀的因机施教。如《维摩经?方便品》[33]中所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做为接引初机者,应该说是必要的方便。事实上,在众生分上的西方,的确真实不虚。于是我们有了信、愿、行。
就广义而言。随著念佛的深入,我们固有的观念会有所转变。所谓往生西方的问题,在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34]中,有“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的说法。那么,往生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事实上,此是从谛上说的。从俗谛上说,西方明明历历,真实不虚,但从真谛上讲,西方本无西方,了不可得。而学佛是在真谛上的通达,真谛又是建立在俗谛上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二平等。所以,可以这样说,观方知彼去的当下,即是去者不至方;而去者不至方,又是观方知彼去。最初人们可以从“观方知彼去”入手,但到了一定时候,还要“去者不至方”,这才是净土的真正方向。这正如《百论?舍罪福品》[35]中所说,先是依福舍罪,然后是依空舍福。此正是
念佛的归宿,即是对于真谛的通达于圆满,也即是成佛,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方向。
2、净心是条件
确立了方向,我们就不会再迷茫,我们就知道怎样去努力。而下手处就是我们个人的心。可见,我们的心,是学佛的真正道场,只有在这个道场里锻炼,才可能有所成就。而我们目前的心,实在是第六识、第七识的产物,虚妄分别以为真实,徒增苦恼。当我们知道,净土才是真依止的时候,则必须改变现在的错误观念。于是,我们念佛,用以清除妄心,回归真心。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净心的过程”一样,在信、愿、行的基础上,逐步使自己的心得以清净。当然,如果不能完全清净,也没有关系;因为,在我们往生到西方之后,还有机会继续努力。而其它法门却很难有这样的可能性。虽然净心有差异,但我们最终的净土,成佛的方向,不会改变。这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标志。
3、净土与禅的关系
(1)、两者不同点是:净土宗以念佛接引众生,普利群机,尤其是根机比较差的众生,同样有学佛的机会,并且也比较稳当可靠。禅宗基本以坐禅为主,接引的人,根机比较高,一般人很难走进其中,即使走进,如果没有善知识指点,往往会变成狂禅、口头禅,或走火入魔,更何谈成就。但不意昧著禅宗没有意义,只是曲高和寡。
(2)、两者相同点:净土宗的目的是,接引众生解脱轮回,乃至最终成佛。禅宗也是同样的目的,虽然法门不同,但殊途同归。净土的“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说明的是“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而禅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同样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三心了不可得”。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心无两样,心净土净,心心相应相契。此中的心,实是清净心,即佛法真谛。尽管一般净土学人,初入门时,无法认识到这一点,但随著时间的推移,就会在世俗谛通达真谛。也就如永嘉禅师《证道歌》[36]所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论净土与禅,它们都建立在般若空慧的基础上。般若空是佛母,而只有母亲才能生儿子。所以说,净土与禅是空所生,众生接受之后,还将回归于空。尽管这个过程会因为个人的因缘而有先有后,但却是一条光明的通途。正如《坛经》[37]中所说:
佛向性中求,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
此中之性,即是清净心,也即无所得。这同净土宗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相当。至于《坛经》[38]所说:“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又说:“外离相为
禅,内不乱为定”。如是打成一片,又何妨念佛;如未能打一片,又休妨念佛专注一境,以求突破。知于此,净土学人与禅宗学人应和睦相处,互相包容,互相提携。如此,则相得益彰;反之,则两败俱伤,甚至可以说,还不知真谛,即清净心。即使知道,也并没有相应。
注解:
1《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7上。
2《金刚经》“二十三品”,大正藏8,751下。
3《四十二章经》,大正藏17,722下。
4《三论玄义》,大正藏45,1上。
5《十二门论》“观因缘门”,大正藏30,159下。
6《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5下。
7《中论》“观四谛品”,大正藏30,33上。
8《大乘无量寿经》,大正藏12,273上。
9《大乘无量寿经》,大正藏12,273。
10《中论》“观因缘品”,大正藏30,2上。
11《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3下。
12《弥兰陀王所问经》,大正藏32,701下。
13《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藏9,9上。
14《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5上。
15《维摩经》“法供养品”,大正藏14,556下。
16《大乘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12,267上。
17《维摩经》“香积佛品”,大正藏14,553。
18《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14,405上。
19《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12,346下。
20《无量义经》,大正藏9,385下。
21《妙法莲华经》,大正藏9,35上。
22《楞严经》,大正藏19,106下。
23《维摩经》“佛国品”,大正藏14,538下。
24《金刚经》“第十八品”,大正藏8,751中。
25《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26《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27《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中。
28《弥陀要解》,大正藏37,371上。
29《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30《大乘玄论》卷五,大正藏45,67中、下。
31《楞严经》卷五,大正藏19,128上。
32《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5上。
33《维摩经》,大正藏14,550中。
34《肇论》,大正藏45,151上。
35《百论》,大正藏42,239上。
36《证道歌》,大正藏48,395下。
37《坛经》疑问第三,大正藏48,352中。
38《坛经》坐禅第五,大正藏48,353中。
- 上一篇:就佛教如何面对现实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 下一篇:关于佛教教育的反省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静波法师:接受四念处观
- 静波法师:有利可图时,不要总是希望自己得到好处
- 静波法师:不去执着又能做好事才是真正的佛教徒
- 静波法师:以布德为弃履
- 静波法师:因缘观是观事物存在的假象是不真实的
- 静波法师:病苦是对治贪欲的良药
- 静波法师:无人无我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 静波法师:要舍得同别人一起来分享慈悲和智慧
- 静波法师:待人好就是待自己好
- 静波法师:云居禅师十后悔
- 静波法师:先对别人好别人才会对你好
- 静波法师:处世如果没有困难,就会产生我慢贡高之心
- 静波法师:身心世界是虚伪的现象
- 静波法师:智慧才是力量 泾渭应该分明
- 静波法师:学佛人不要被瞋恨心障碍了修道
- 静波法师: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 静波法师:蕅益大师的《十不求行》,也叫《十大碍行》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