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
今天已经是夏令营的第五天,每一年都有一回营员皈依的仪式,好象往年的皈依就没有皈依证,也没有起法名,今年大家一致要求要填皈依证,所以这种皈依就正规了。
各位可能都知道皈依三宝,接受皈依的仪式是我们正式成为佛弟子的第一步,接受三皈是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先决条件,因为接受三皈就表示对佛、法、僧三宝建立起了信仰。如果我们学佛、信佛,却不愿意接受三皈依,不愿意履行这样的仪式,这说明对佛法的信仰从你的思想也许有所认识,但是理论要靠一定的实践体现出来。作为三皈依,这样一种仪式,这样的一个入教的方式,是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就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也许佛教有许多传承都没有能够传下来,但是皈依三宝的这个传承是一直没有断过,皈依三宝接受佛、法、僧以三宝为信仰的入法流,这是传承里边最根本的传承,所以说汉传佛教有传承,其中最根本的传承就是三皈依的传承,所以今天举行的这个仪式是内容非常重要,形式也非常严肃的一个活动,是各位正式成为三宝弟子的第一步,是各位在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希望各位要万分珍惜此时此刻、此段因缘。各位都是有文化的人,在没有到过柏林寺之前也接触过佛法,也了解佛法的主要内容,所以有些详细的事我就不准备多讲。
我还是想要强调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接受了三宝的信仰,成为三宝弟子,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我那天在开营式上的讲话题目:“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三宝弟子,应诚其心做此事,这是我们终生的努力目标,修行的目标,一直到成佛,我想还是这个目标。大家每天都在读《净行品》,《净行品》上面说到:“菩萨若能善用其心,真能获得一切胜妙功德。”一切胜妙功德就包括成佛在内,所以我再一次勉励大家,希望把这八个字奉为我们终生信佛、学佛、修行的金科玉律,奉为我们做人做事的口诀,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知道如何用心,在面临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面前,就知道应取什么,应舍什么,所以“善用其心,善待一切”这八个字,既是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思想,又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起心动念,乃至一切言行的根本原则。下面我们就来正式举行皈依仪式,在举行皈依仪式之前,先要有一个忏悔,我说一句大家跟着说一句,每一次都有一个名称法名,你们就说弟子某某,如果知道法名就称法名,如果不知道法名的就称自己的名字也一样。今天三皈五戒一起授,这是南传佛教传授三皈五戒的一种方式,可能有的人感到自己还没有这样的心来接受五戒,或者自己接受五戒还有一定的困难,我想五戒有五条,可以分五次受,比如说这次可以受五戒当中的某一条,那么在问你“能持否”时,你就表态说“能持”;另外一条问到你“能持否”时,你还有一定的困难,那你就不用表态,不要答“能持”,也不要答“不能持”。我们请各位都起来忏悔,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一句,念完四句敲引罄,就拜下去,再敲引罄就起来。
各称法名参加者均各称法名,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遍,顶礼)
下面是正式受三皈五戒,在这个时候希望大家一定要把心收起来,摄受在一念上,这一念就把眼睛(眼根)、耳朵(耳根)、心(意根)、眼观坛仪,看到现场的佛像在什么地方,花供在什么地方,授皈依的人们是怎样的,耳听法言,耳朵听授皈依的师父在讲什么,然后心呈观想,观想我今天是在这里接受佛法的,从此时此刻就把身、口、意充分调动起来,来思维善法。想到三皈依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的,一直传授到现在,我今天有缘有份接受三皈依,自己就有能招之心、能归之心,诸佛菩萨三宝护法龙天,犹如自己的亲近善业,使得自己无始以来的善法调动起来,在今天这样一个殊胜的法会上,形成一种止恶修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所谓的“五浊解体”,如果能够思维观想得好,就能真正获得解脱,就能把自己无始以来的善法调动起来,从而成为我们当下止恶修善的一种能量,所以此时此刻如何观想至关重要。
正授三皈:
各称法名参加者均各称法名,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三遍,顶礼)
三结:
皈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自在天魔,皈依如来所说,自成等正觉,是我所尊,慈悯故;皈依法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是我所尊,慈悯故;
皈依僧竟,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所尊,大慈悯故。(三遍,顶礼)
下面是授五戒,我想我们有的营员没有这个要求,我想不妨随喜,随喜也是一种功德。五戒一共是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诳语、不饮酒。不杀生,杀生的对象主要指的是人类,然后涉及到凡有生命的都不误杀,以培养我们的慈悲心,使我们真正能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第二条是不偷盗,我想每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去做盗窃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事情不一定是我们有意识的去做,往往贪点小便宜,或者做生意的人本来这个月利润是一万块钱,按照国家的法律一万块钱的利润应该交多少税,他可能就会说我只赚了5000块钱,那么5000块钱比一万块钱交税就少交了,这种行为也是属于盗窃,也不应该,所以我们学佛的人,如果授了五戒会自觉遵守国家的一切法律,乃至诚实纳税;第三条是不邪淫,作为在家的居士们,除了一夫一妻以外,不能有其他婚外关系。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种生活美德,这是值得我们大力发扬乃至付之实践的,我们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就不会有婚外关系,我们这个社会就会非常安定,我们的家庭会非常的幸福,我们的人际关系会非常的良好,会减少许多的麻烦,乃至犯罪的行为;第四条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不骂人,不挑拨离间,不说低级下流的话,这也是我们做人的一些道德要求;第五条是不饮酒,不饮酒包括不吸食一些带麻醉性质的食品。这五条戒都是我们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人类从古至今都在鼓励提倡的基本道德原则,它使全人类可以共同遵守。今天我们在这里就传这个五戒,我们如果能完全遵守这五戒,在问“能持否”的时候,你就答“能持”,如果有的朋友因为生活工作的原因,某一条戒还有困难,还不能完全受持,那么在问你“能持否”的时候,你就可以不表态,因为五戒可以多次受,一次受一条也可以,受两条也可以,受三条也可以,五条全受也可以,如果说受了以后中间有些戒条又没有完全做到,不妨下一次有机会还可以受,因为像南方的佛教国家,这个五条戒几乎是每一个礼拜每一个人要受三四次,每个六斋日都要受。下面请大家跪下,合掌:
各称法名,第一不杀生戒,汝等尽形寿能持否?第二不偷盗戒,汝等尽形寿能持否?第三不邪淫戒,汝等尽形寿能持否?第四不诳语戒,汝等尽形寿能持否?第五不饮酒戒,汝等尽形寿能持否?(三遍)
好,站起来,起来,大家好象多数人都表态,表示能受持五戒,我觉得这是我们精进学佛的一种表现。下面我还讲一点,就是五戒的第五条戒不饮酒戒也包括不吸烟,我们男士做不做得到啊?如果我们男居士里面还有没有成家的,如果你有不吸烟这个美德,那你在事业上、家庭生活上会非常的幸福,非常圆满,下面我们就来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
下面是关于如何树立正信的四句话: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下面是关于如何正行的四句话: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下面是关于我们学佛的总纲,四句话: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
下面是我们这次学习《华严经·净行品》所得收获的四句话:修学佛法,当愿众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三拜)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回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今天我看见有这么多年轻的朋友加入佛教的教团,使佛教这个教团增添了新鲜的血液,这是我们佛法要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希望,这也是我们个人从迷惑走向觉悟的开始。希望我们每一位都珍惜这次夏令营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一定把我们刚才最后的四句话,时时刻刻记在心上:“修学佛法,当愿众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我们每天反复地念诵这四句话,反复地回味这四句话,我们就会真正保持身心清净,我们就会真正做到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都吉祥,那么在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就是今年我们万佛楼开光的时候,9月6号,就是农历的八月初十,我们在八月初九的晚上,要举行一个隆重的皈依仪式,希望我们今天参加皈依的人,你们每一个人一个任务,一个什么任务呢?每个人介绍3个人加入佛教,今天可能有200多人皈依吧,一个人介绍三个,就600人了,如果今天有300人,每人介绍三个,就有900人了。这是我每一次皈依的时候,给大家提出的一个任务,希望我们能够在此生此世,修学佛法的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大家做得到吗?(大众:做得到)好,恭喜各位!
阿弥陀佛!吉祥如意!(完)
- 上一篇:第十二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 下一篇:第十届夏令营 开营式上的讲话
- 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的区别
- 成就学问之道的同时要领会其中的真谛!
- 妄想烦恼不是实在的,不要随着走!
- 在禅堂内保持精进心与自己的无明烦恼习气拼搏
- 同样一杯茶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 怎么理解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佛教传承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 烦恼是什么意思?怎么对治?
- 为什么禅宗寺院课诵安排早念观音晚念弥陀?
- 如何看待命运?怎么掌握?
- 可以在无明师指点下修白骨观和不净观?
- 打禅需注意克服两种情绪和防止两个偏差
- 时刻保持感恩的心态,奉献的精神
- 连“放下”都放下才能提起正念修行
- 修养到位,别让自己得这些“病”
-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
- 开启修行道路的三大关卡
- 学佛亦是学做人,佛法也是一种活法
- 每个人都要有承担众生不幸的精神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