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禅行和禅风

  今天同各位交流分享题目是:《禅的理论和实践》,其中讲三个内容:一是禅理、二是禅行、三是禅风。讲的范围主要是禅宗的禅,不是六度当中禅定的禅。

  一、关于禅理

  禅宗的“禅”大家熟悉的有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四句话是禅宗的出发点,是禅宗的宗旨,是禅宗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这四句话包括了禅宗的一切内容。如果我们学习禅宗的人很好的体会这四句话,就能把握禅宗的大意,就能把握禅宗的基本方法,就能找到禅宗的基本要求。从这四句话来看,所谓禅理是什么呢?不可说。因为禅宗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理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禅理就是不可思议、就是不可说。虽然说是不立文字、不可说,但是也要在无说中来说,在不立文字的前提下,还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递佛祖的信息,来演播佛祖的宗风,来宣示成佛做祖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所以说,不立文字不等于不用文字,不可说不等于不说。无说而说、说而无说。从理上来讲,就是无说而说;从事上来讲,就是说而无说。事理圆融,才能有佛法的建立,才能有世间万事万物的建立。

  那么禅理是什么呢?我们不能把所有祖师的言教都介绍出来。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说说禅的基本理论。禅的基本理论就是达磨祖师的“二入四行”这篇几百字的短文章,然后就有六祖大师“三无”的基本思想。由“二入”和“三无”架构起了禅宗理论的基本体系、基本框架。禅宗还有许多的著作,讲禅的理论,讲禅的方法,讲禅的实践,应该说都是从这个基本框架演化发展而来。

  达磨祖师告诉我们说:“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这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讲的达磨的“二入四行观”开头的两句话。讲“理入”实际上就是讲禅宗的理论,因为任何一个法门,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平常我们把它称之为见地和功夫。见地就是理论,功夫就是实践。佛教讲的理论、讲的实践统一在一个修行人的当下那一念当中。修行者当下一念,既有理论的指导,也有实践的落实,这就是佛法。如果佛法离开了这样的一个特点,那佛法也和世间法一样只说不行、只说不做,世间法有时候还讲到坐而言、起而行,佛法不是这样,佛法是说坐也好,行也好,理论与实践在任何时候都是统一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丝丝入扣,一点也不走失,这样才是修行,才是学佛。所以说,禅的理论和禅的实践,或者说禅行、禅理,它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禅宗的理论同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不过禅宗是把佛教的基本思想浓缩在几句话当中,达磨祖师在说明“理入”讲了这样几句话:“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含生”就是指大地的一切众生。大地的一切众生千差万别,但是它的本性,它的真性只有一个,佛性只有一个。众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我们的佛性为什么不能显现呢?达摩祖师告诉我们:“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我们每一个人具有的佛性,之所以不能大放光明,不能起作用,就是因为客尘妄想盖覆了我们的真性,使我们的真性不能显露,光明不能显现,沉沦苦海,在六道轮回当中头出头没流转不已。我们怎么样才能够显露自己的真性,排除客尘烦恼呢?达磨祖师说:“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祖师告诉我们:若要舍妄归真,回归本性,就一定要“凝住壁观”。“凝住壁观”的要求是什么?两个要求:没有自他的对立,“无自无他”。我们的一切烦恼从哪里来?就是因为有自有他、有我有你,从二元对立中产生一切烦恼。一切烦恼都是由有自有他而产生。我们之所以不能够当下“舍妄归真”、当下排除二元对立的妄想执著,就是因为我们有一种下劣心,不敢直下承当我就是佛,还有凡和圣的区别:自己是薄地凡夫,诸佛菩萨是大圣人,诸佛菩萨达到的目标,好象我们永远没有那个缘份、永远没有那个机会。实际上不是如此,只要我们把凡和圣的界限当下打破,凡圣平等、自他不二,当下就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当下就显露了自己的真如本性。“无自无他,凡圣等一”,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在修行中能够随时落实这两句话的精神,我们随时就能够与自己的真性、佛性相统一。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能够时时刻刻以自他不二、凡圣平等的心态来面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我们还有烦恼吗?还有妄想吗?能如此,当下就没有烦恼,当下就没有妄想。禅宗之所以殊胜,就殊胜在这个地方;禅宗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体现在这个地方。我们人生几十年的光景,张三也是几十年,李四也是几十年,王五赵六同样是几十年。几十年的光景当中,由于每个人的心态不同、努力不同、境界不同,每个人的成就也就不同。同样一个姓王的,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大款,有的在待业,有的衣食无着。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当然其中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是我觉得有一点,从我个人的体会来关察,立志很重要,努力很重要。这两条:一是立志,一是努力。有的人也会立志,天天在立志,立志就是佛教讲的发愿,发了愿以后努力跟不上,甚至只发愿不努力,有愿无行,立志而不努力,大愿大志都是空头支票,毫无实际意义。人的成圣成贤、成富成贵,既是善业福报的积累,也是人生当下努力的结果。当下的努力,从参禅来说,就是时时刻刻要觉照要排除自他对立的情绪,要打破凡情圣解的界限,要提升人格,要有自觉性,诸佛菩萨能够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今天在学佛,学佛就要向佛看齐,就要按照佛的标准、佛的要求去做。如果时时刻刻以佛的标准要求自己,当下就能进入佛的行列,进入佛的精神境界。像这样做还不够,为什么呢?还是有心在做,还有凡有圣、有自有他。要做到分别不起,忘念不生,安住在禅的解脱境界中,安住在圣贤的境界中、菩萨的境界中。这时,众生的下劣根性得到转化,我们的佛性、真性就完整地显露出来。所以禅宗的这种要求、这种理论,是当下起死回生、成佛做祖的无上妙法。可惜的是我们现代人信不及,没有那种敢于承当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从《赵州语录》当中看到,赵州和尚在世的时候,去亲近赵州和尚的什么人都有,当时有一位赵州婆子同赵州和尚对话,谈玄说妙打机锋,非常有功夫、有见地。那就是说古代赵州那个地方及普通的一个农村老太婆,也能够同赵州和尚谈禅,同赵州和尚打机锋,那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今天,在座的也有许多女居士,她们非常可敬。但她们总觉得自己业障深重、善根浅薄,修行难以进步,不敢同座上的释迦牟尼佛一比高低。为什么呢?无始以来的那种下劣根性的种子深埋其心,摆脱不了,解脱不了。明心见性、成佛作祖是精神的彻底解放,是痛苦的彻底解放,是生死彻底解脱;它就是打破一切二元对立,打破一切界限。然后跃入到一个平等、自由、自在、潇洒、无为的精神状态。各位想想看:我们能够达到那种境界该有多潇洒,该有多快乐!当下就能够做到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到呢?这种境界当下就能融入,而且不花一分钱,只要肯下决心就行了,只要敢于承担就行了。达磨祖师的关于禅的理论,一是“理入”、一是“行入”。理入是讲见地、行入是讲功夫。“行入”有四行:所谓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四行在柏林寺的禅七当中讲过好几次,今天在这里只把达磨祖师关于禅的理论、禅的见地给大家提示一下。禅的理论、禅的见地就是:“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这是达磨禅的基本理论。达磨祖师奠定了禅的基础,以后千变万化、种种发展都不出这个范围,都是从这里发源。源头就像一滴水,这一滴水慢慢往下流,汇入众流百川,最后形成了禅的大海。这就是众流入海,但是源头就是那涓涓细流。

  六祖的“三无”我过去也讲过多次。“三无”就是无念、无相、无住。“三无”的基本思想和佛教的般若理论是一致的,和大乘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是一致的。六祖大师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我们怎样进入禅宗,怎样进入到诸佛菩萨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呢?首先就要无念,无念者,无念而念;其次就要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最后是无住,无住是什么呢?“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就是说我们的心心念念要不住于善法,也不住于恶法,在善恶境界上都不起著。有住就有执著,无住就没有执著。这个“三无”的思想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古人将这“三无”的思想同戒、定、慧三学加以配合,认为无念就是戒、无相就是定、无住就是慧。为什么说无念是戒呢?因为持戒要做到持而不持、不持而持,一切都能够顺其自然,不是有意的要这样去做,已经成为自己的本分的事。所谓,非关因果而修善,不计功名始读书。意思就是说我并不是因为怕因果,所以我就要修善法,修善法是我的本分;我无所求,以无所求的心去做一切善法,以无所求的心去持戒。无相为体就是“定”,定在三学当中有保持稳定的作用。有时候把戒、定、慧比喻为人的两足、身体的眼目,故有戒足、定身慧目之说,定就是我们的身体。修定也要做到无相,有相的定是形式、是浅定,不是深定;只有无相定才是大定、才是守楞严三昧,无相定才能成为禅心之体。“无住”就是慧,有智慧才能无住;没有智慧就会在一切的现象上、在六尘上、在五欲上、在一切善恶境界上产生执著。无相就是要破除一切的执著,只有破除一切执著,智慧才能显露。所以说,无念、无相、无住是戒、定、慧三学在禅宗修行上的具体运用。

  六祖大师的“三无”思想奠定了禅宗发展的基础。以上讲的就是禅的基本理论。归结起来就是达摩祖师的“二入”和六祖大师的“三无”。不管是二入也好、还是三无也好,他的核心是要求做到“自他不二、凡圣平等”如是才能进入禅的境界,否则禅的境界与你无份、无缘

  二、关于禅行

  什么是禅行?实际上在讲禅理的时候禅行即在其中,讲禅行也离不开禅理。因为我在前面就说过禅的见地和功夫,从修禅的人来说,从学佛的人来说都是当下的,不是分裂的,不是分离的,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为了讲说的方便,才把禅理和禅行、把理论和实践分开来讲,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禅行是什么呢?从达摩祖师一直到六祖这一脉相承的六代祖师,都讲了一个法门,就是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意思是什么呢?六祖大师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又说:“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在一切处,在行住坐卧当中,做什么呢?做到两件事:一是纯一直心,二是不动道场。在四威仪当中三业所体现的是纯一直心、是不动道场。就是说在四威仪当中行住坐卧处处都是道场。这就是我那本小册子的题目所说的“何处青山不道场”。我们能不能把行住坐卧都变成道场呢?能不能把家庭和寺院、念经和做杂务、打坐和你们老太婆带孩子都看成是道场呢?恐怕大多数人做不到,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在家里带孩子,都愿意到佛堂来打坐。这是什么心呀?在修行上来讲这就是分别心,有道场和非道场的分别,有俗事和佛事的分别,没有把俗事也当作佛事来做。你说那修行怎么修哇?一天有多少时间来修哇?很少很少。修行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时时刻刻要以一颗纯直的心,又纯又直纯一直心,所以直心是道场。直者不弯不屈,到处一样,有这一颗直心哪里不是道场,那一件事不是佛事呀?如果说有一件事不是佛事,你就在那件事上解脱不了。有一个地方解脱不了,你就不能够真正成为“三觉圆满”的佛陀。因为,你还有障碍没有破除。成佛是要把像尘沙一样多的烦恼和迷惑都破除干净,那样才能成佛。那就是说所有的障碍都要扫荡干净,就像一股智慧的狂飙,要把天空中的乌云一扫而空,真正显现大光明、大自在,那才是成佛的境界。带孩子就不是佛事,那完了。那佛法就有局限性,佛法就不能在带孩子的这件事上去落实,这个很现实。你们要好好的体会。不好好的体会,佛法在这个社会、在这个时代,就会被排除到社会生活之外,因为,你信仰的佛教在社会生活当中不能落实,佛教的作用不大。所以说,修一行三昧,就要在行住坐卧当中去修,在行住坐卧当中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这就是一行三昧。在这里顺便考你们一下,什么叫做“三昧”?懂得的不要说,不懂的才说。什么叫做三昧呀?懂得的不说,不懂得的也不说。这才叫无说而说,三昧就是正定,距离着石家庄十几公里,正定。正定在我们这里成了一个地名,在佛法上是一种大修行、大成就,大定。所以我们学佛、听法,听完了以后要想一想,今天讲的是什么?我懂得了什么?要温故而知新,这样就会天天有所收获,对修行就会有利。修行就是要修一行三昧。还有一个“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是什么呢?六祖说:“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也就是世间的一切相,人我是非,历害得失,这些都是相。这些相,都是阻碍我们开发智慧的执著和障碍。我们的智慧要怎么样得到开发呢?一定要破除二执、二障,然后显露出来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那才是智慧。所以,真正的无漏慧是二空所显。二空就是人空、法空,就是人我执、法我执都破除干净。所谓断一分执著,显一分无漏的智慧。所说的无漏智慧就是证得无住涅槃的大智慧,不是世智辩聪。所谓的禅行,六祖大师说,就是要修这二种三昧。修二种三昧的目的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这颗心能够安定下来,禅宗就是一种安心的法门。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都是要实现安心的目的。四祖大师有一篇《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也是提倡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四祖大师是把一行三昧作为安心的方法,把一相三昧作为安心的处所。我们的心怎样才能安,要修一行三昧来安心;我们的心安在什么地方?安在一相上。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心只有安住在平等一相上,才能破执显理。只要是我们的心有分裂,心就不得安;只有心无分别,心无人我、是非、凡圣、善恶之相,此心才能得安。所以,禅宗是安心法门。二祖见初祖就是从安心而其入了禅的境界。无心可安,是名安心;如果说有一个心可安,那还是二元的,还是有对立的。只有无念、无相、无住,心才能安得了;有念、有相、有住,这颗心永远是分裂的,永远不得平静,永远不得安宁。一相三昧,在我们具体的修行当中怎么去落实呢?四祖大师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叫做“守一不移”,那就是一行三昧。修一行三昧,不在乎你用什么方法,只要你专心常不动就可以了,只要你坚住不移就可以了。不要今天修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修那个法门,今天诵诵经、明天念念佛,那就不是一行三昧。要专一,要守一不移。天台宗说修止观要守一不散。智者大师在《释禅般罗密》中讲,修禅定的基本方法是守一不散。四祖大师教我们守一不移;达磨祖师说坚住不移,都是一个道理,意思就是要一门深入才能得定。做不到一门深入就定不下来。不管修哪个法门,都要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当中一定要记住六祖的教导:纯一直心。要以直心去做,心不要弯曲,不要有分别,纯一直心。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去落实修行的理念。修净土宗的人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什么呢?就是一行三昧。修什么法门,用什么具体的功夫,因人而异。一定要把目标搞清楚。搞清楚什么呢?就是说修行的目标就是要见性成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能够明心见性,能够当下开悟,不但是说西方极乐世界能够撒手归去,十方净土都可以任你选择,都可以去。到了你真正开了悟的时候,可能你想到西方、想到东方的这个念头都没有了。因为你想到西方、想到东方还是在分别。开了悟是什么境界呢?就是六祖大师说的“不动道场,真成净土。禅行的基本方法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为安心之法、一相三昧为安心之处。初步下手功夫,还是有所选择。从有选择到没有选择,从止恶行善到最后无恶可除,也无善可修,因为你已经是纯一直心了。没有分别,做一切事都是合规合矩,都是佛法,都是佛的境界的体现。

  三、关于禅风

  第三讲讲禅风。禅风是什么呀?禅风是禅宗的特色、特点。禅宗根据禅理、禅行所体现出来的风格、风范,那就是所谓的禅风。禅风很难讲。为什么呢?历代祖师各有其风格,每一位祖师所体现的禅风各不同。禅,它不是说的,禅更是用的。禅不在人生日用之外,而是在人生日用之中。由此而形成禅的生活化的特点。有这一特点就体现了禅的实用性。所以禅的生活化,是禅的第一个特点。佛教本来也是生活化的,如果佛教不是生活化的,佛教所制定的那么多的戒条,都是针对我们的生活而来,我们在生活当中这件事可以做,这件事不可以做。生活化目的是要来化生活。禅是大众化的法门,达官贵人、贩夫走卒,节可以学禅、皆可以入禅、皆可以悟禅。这一点体现了禅的适应性、平等性。在禅师的语录中、禅宗的传灯录里,《指月录》、《五灯会元》这些书上都可以看到禅师所接引的人,各个阶层的都有。上至国王大臣,下至贩夫走卒,宗师们都接引,都接纳,都开导,而且他们有很多人都能够学禅、入禅、悟禅。所以,禅风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大众化。禅的风格活泼自在,超然世外,不与物争,水边林下,随缘饮啄充分体现了禅的平民化和超越性的特定。我们翻开祖师的语录,看到古人、看到古代禅师的那种作风、那种生活,他们不是天天在打坐,他们在做什么呢?他们在什么地方来参禅悟道呢?烧火做饭、跳水择菜、云游行脚,都是在这些具体的生活当中一问一答,透脱禅机。赵州老和尚八十岁还在外边行脚,他说:“三岁小儿胜我者,我就向他请教;八十老翁不如我者,我就教他。”他就是以这样一种风格、风度活动在社会的广大空间。行脚的生活不是天天住在庙里,而是水边林下,随缘自在。何处青山不道场,把整个山河大地都当作是一个道场。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禅的平民化。所以说,禅的生活化体现了禅的实用性,无处不在,无处不是;禅的大众化体现了禅的适应性,人人可学,古今不变;禅的平民化体现了禅的超越性,深入基层,而不拒上层。上层来了我也接引,也接待,从初祖到六祖基本上是远离上层。能够远离上层才有一种超然自在的广大的活动空间。禅宗初期的几代祖师,比如四祖,唐太宗请他三次他不去,五祖、六祖都是这样,可以对帝王说法,但是,还是是法住法位,为僧只合深山住,自己守自己清贫乐道的本色,使得佛教能够在社会的各种动荡变化当中保持它长远的延续性。特别是禅的生活化、大众化这一点,在佛教的发展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毛主席都说:“六祖慧能所说的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我们看到从《六祖坛经》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我感觉到它真是一种大众化的佛法、生活化的佛法。一部《坛经》从古到今有多少人在研究、有多少人在信受奉行,有多少人从这一部经当中得到无穷的受用。那就是说,大众化、平民化、生活化的佛法,生命力很强,佛教走到今天,我想我们还是要继续发扬禅宗的这种特殊的风格、独特的风格,要走生活化、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这样佛教才能够普摄群机,与我们今天的社会和谐相处,与时俱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