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三
肉食障圣道
大乘菩萨以大悲为本,在家人多求福德,戒杀放生可以长养无量慈悲心,而杀为体性罪,故以不杀为善业之首。
《楞严经》卷四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汝偿我命,我偿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又云:「生生死死,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羊死为人,轮回报复,都因杀业而起。故说断杀先要断食肉,没有食的人,便没有杀的人。
尝闻教内人说:「佛陀并不要求弟子一定持素,托钵随缘,众生供养甚么就吃甚么,吃素是由梁武帝时代才兴起的。」此言不尽不实,对应否吃素问题,佛在《楞严经》卷六里说得很清楚:「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佛说食肉的人,体内有一股肉臭之气,一切众生闻其臭气便生恐怖,譬如有人接近狮子时,闻狮子臭亦生恐怖感。
但《涅槃经》中,世尊却允许比丘食三种净肉,为甚么呢?因为佛制戒不许食肉时,很多比丘有异意,所以如来不行强制,令他们渐断,故说可吃三净肉,但不能吃十种肉。三净肉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十种不能吃的肉是:人蛇象马驴狗师子猪狐猕猴。
《龙舒增广净土文》说吃三净肉时,要念佛回向所食,至诚念佛号,可令亡者必得往生,如能朝素晚荤更好。
虽然有三净肉之说,但佛仍坚持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何谓断大慈种?大慈者,是令一切众生同得安乐,食肉的人是与一切众生共为怨对,两者都不得安乐。食肉的人远离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菩萨道、佛果。食肉者障生六欲天、障四禅法、四空法、戒法、定法、慧法、三十七道品、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四弘誓愿、四摄法、四无量心、四无碍智、三三昧、八解脱、六神通等,是故食肉不得涅槃。
杀业灵异记
《广弘明集》内说了不少好杀之人临死的报验,或祸殃及子孙,且示数条于末。
梁朝时,有一县令,因地方动乱,县府被焚,寄住在一寺院内。有民众将羊及酒拿到寺院送给县令作礼,县令把送来之羊缚在寺内。数天后,县令命人把羊牵来,准备杀羊款待他的贵宾。羊被牵至县令阶前,跪下而拜,县令大笑,命左右把羊杀掉,大家饮醉食饱之后,县令躺在屋檐之下,醒来即觉全体痕痒而病倒,不久便死去。
齐国有大富之人,十分豪侈,每次请客均亲杀牛,否则便噉之不美,三十岁时患上大病,见很多大牛向他扑来,全身如被刀刺,大叫而终。
江陵高伟,随父亲入齐,数年来常在幽州淀中捕鱼,后得大病,每天都见群鱼咬着他不放,不久而死。
梁朝时,有人常以鸡蛋白沐浴洗头,令皮肤白滑,头发黑亮,每沐浴动辄要破二三十枚鸡蛋,临终时,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雏声。(是故鸡蛋也不该吃)
西阳郡的杨思达,因为侯景之乱,加上旱灾,很多饥民因饿极而盗取田中麦,杨思达派了一部曲看守田麦,部曲捉了十余人,把偷盗人的双手斩掉,后来部曲生了一男,出生便是无手婴儿。江陵刘氏,以卖鱼为业,后生一儿,头部是鱼,颈以下是人形。
这些古老公案,都编入《大正藏》内。而现代亦有不少离奇命案,其实都因过去杀业所致。报章常见钓鱼的人失足堕海而死;捕鱼人全家被害;营造烧腊业的人,家破人亡等,种种都是杀业的果报,可惜近代没人汇集成书,劝导世人。
生为现代人,断肉其实不难,特别是香港,不吃肉也有很多食物可吃;文明社会杀人要填命,杀狗也不许可,虐畜都属违法,有法律作护航,故持不杀戒其实不难。但依赖人血肉而生存的野叉鬼神,持不杀戒就真的非常难。可佛法兴隆之国,野叉饿鬼都为佛所摄受,持不杀戒,不伤于人。
- 上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二
- 下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四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