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四
鬼神持戒.天地清宁
《大般涅槃经》卷十六载,释尊在一旷野的丛树下静坐时,遇一纯食肉血的旷野鬼神,此鬼神每天杀一人来食,佛慈悲故,为此鬼神广说法要,但这暴恶、愚痴、无智之恶鬼不受教法,佛惟有化身为大力鬼,摇动他的宫殿,令他不安,这恶鬼于是带同他的眷属走出宫殿,与佛化身之大力鬼抗衡,但当这恶鬼见到佛之化身时,即慌惶恐怖,昏倒地上,犹如死人。佛以慈愍手摩其身,令他坐起来。恶鬼说:「今日我得还身命,是大神王的大威德、大慈愍心,饶赦我的愆咎,令我生善信心。」佛即还复如来之身,更为恶鬼说种种法要,令鬼神受不杀戒。是日,旷野村中有一应当死的长者,村人把长者送给这鬼神,鬼神因为受了不杀戒,不敢滥杀,便把这长者送给佛陀,佛陀亦为这长者取名为「手长者」。鬼神对世尊说:「世尊,我及我的眷属均仰血肉以存命,但如今受了不杀戒而不敢杀,但我们怎样活下去呢?」佛陀即答说:「你不用担心,我会通知我的声闻弟子,随有修行佛法之处,当令我的弟子施你饮食。」因为这因缘,佛为诸比丘制戒:「凡有佛法之处,诸比丘当施彼旷野鬼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当知是辈非我弟子,即是天魔徒党眷属。」比丘为遵佛敕,每天晚课时必作施食孤魂,俗称蒙山施食。蒙山,位于今时的四川名山县。宋朝时有不动上师,人称甘露大师,住于四川蒙山,曾为普济幽灵,集瑜伽焰口及密宗诸部,辑成蒙山施食,成为佛门必备课诵仪轨。及至近代,有兴慈大师极力提倡蒙山施食,并加入六番开示,称为大蒙山施食。施放大蒙山施食时,中间置一法坛,上供佛像,中置香花时果、香炉烛台,备白米清水各一杯,并请大僧主坛说法;法坛对面设一孤魂台,供十方法界六道群灵之位,于起香后,以黄布或绳围至法坛前,令诸鬼神于此礼拜,闻法受食,无所障碍,得大利益。
再说一则佛度化鬼神持不杀戒的公案。
《佛说鬼子母经》载,有一鬼子母,为恶神之妻,生子五百,故名为鬼子母,因前生发愿,食王舍城所有的儿子,由于这邪愿,命终生为药叉,在王舍城,专门窃食他人的幼儿来噉食。众多失去儿子,但又不见尸首的父母,在街上啼哭寻儿,有人求救于众比丘,比丘亦难解疑团。消息来到佛所时,佛说:「国中盗人子的不是凡人,是鬼子母。鬼母有千子,五百子在天上,五百子在世间,这千子皆为鬼王,每一王有数万鬼相随。在天上的五百鬼王扰乱诸天,诸天亦无奈;在世间的五百鬼王,扰乱世间的帝王及人民。」阿难白佛言:「鬼子母来到这国中,难道就任由她作恶害民吗?」佛对阿难说:「我有一办法,可令她不再盗人之子。你们伺伏在她的居所附近,等她出去后,掳她一个儿子回来。」众比丘依计行事。鬼子母盗人子回家后,不见其子,于是到处寻找,无闲再盗人子了。鬼子母忙于出城入城啼哭寻子,如是过了十日,仍寻不着。鬼母每天披头散发入于市中,亦不饮食,惟疯狂忆子。这时,佛遣沙门,对她说佛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应向佛陀求教。鬼母来到佛所,欢喜顶礼,佛明知故问鬼母:「你为何在市中啼哭呢?」鬼母说:「我子失亡,不知去向。」佛继续问:「你去做甚么事,把儿子留在家中呢?」鬼母默然不答。佛重复再问,鬼母仍默然。但知道所作不对,于是起立,为佛作礼,头面着地,说:「我愚痴故。」佛再问:「你爱你的儿子吗?」鬼母说:「当然爱,我的儿子起来时,便倚着我肩傍。」佛再问:「你爱你的儿子,别人也爱他的儿子,你有子五百,如今仅取你一子,你已悲痛万分,而你食他人之子,其父母之悲又将如何哀恸呢?你应当知道,你杀食人子,死入太山地狱中。」鬼母闻佛所说,心生恐怖。佛再说:「你想得回你的儿子吗?」鬼母立即头面着地说:「愿佛哀悯我。」佛便对鬼母说:「若能得回你的儿子,你能自悔吗?」鬼母说:「若能得回儿子,我愿听佛教诫。」于是佛陀为鬼母授三皈五戒,鬼子母亦在佛前立誓,为安产与幼儿之保护神。据《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之受斋轨则载,西方诸寺祭鬼子母,于门屋处或食厨边,塑画母抱儿之像,膝下有三五小儿围绕,像前盛陈供食,若有疾病无儿媳的人往祭祀,都能所求如愿。
- 上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三
- 下一篇:出世解脱之善因 八关斋戒 五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