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涅槃
宣布涅槃
佛陀对于涅槃这个消息的公开,在弟人们看来几乎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谨小慎微的过程,像《道德经》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教主快要圆寂了,得度与未得度的弟子们心里的感受该是何等多样啊!
当年佛陀说罢《大宝积经》,特意咐嘱罗睺罗系意鼻头,修安般行,知息冷热,便无忧恼。罗睺罗尊者端身正意,出入四禅,深入三昧,得微妙智,证罗汉果,密行第一。罗睺罗尊者得度后,佛陀俗世的父亲净饭王由于身体衰老,为迦毗罗卫国家的前途深感忧虑而重病不起。他对众侍臣说:“人生无常,我身体衰朽,这不算什么痛苦。只是想念身为大众怙主的儿子悉达多以及随他行道而去的其弟难陀、其侄阿难以及孙儿罗睺罗。何时能再见他们一面啊!”老人边说边淌下了眼泪。其弟白饭王说:“我遣信使飞马通报,请世尊前来看望兄长。”净饭王说:“我儿已经成佛,有人溺水,他作舟船,有人得病,他作良医。他日夜关怀众生,如母念子。我想念他,相信他会回来。”
当时,佛陀正在灵鹫山说法,知父王已到最后时日,通知难陀、阿难和罗睺罗准备启程返乡。佛陀加持三人,如大雁般踊身虚空,顷刻之间,迦毗罗卫城大放光明,城中苦恼百姓抬头喜见释迦牟尼佛自空中而来,无不欢呼惊叹。
此时净饭王正处弥留之际,听大臣来报,便睁开双眼。看见佛陀高大庄严的身躯无与伦比、光辉耀眼,心中欣慰无限。佛陀轻抚父王身体,净饭王顿时觉得周身轻松安详,他在卧榻上恭敬合十,说:“世尊,现在你的愿望已经实现。虽然我释迦族后继无人,但你功德超迈,早已跨越了国度的限制,遍及三千世界。有你这样的儿子,为父死而无憾。”
佛陀说:“父王,您一生梵行清净,心垢已除,虽未出家,也能获得了生脱死的成就。您虽拥有无量财富却不贪心;握有至高王权却平等待人。您年事已高,我出家修行,您却以出世智慧理解王子、王孙的出离之心。”净饭王听后非常高兴,环视佛陀、难陀、阿难及罗睺罗,见他们一一法相庄严,心生感慰,微微点头,无有恐惧,双手紧握佛陀的双手在自己胸前,安详去世。
在葬礼上,老百姓悲哭不绝,释尊亲自抬棺,为父送葬。众人议论:“成就佛果的大圣人亲自送葬了!”一位孩童对他的母亲说:“母亲,要是我孝敬您,将来身上也会发光吗?”释尊对他说:“会,一定会的。”
净饭王灵柩开始火化,有人悲痛号哭说:“老国王去世,一切都完了。我要跟老国王一起走。”说完,举身便要跳向火堆。释尊拦住他们,说道:“世间一切无常,人命如水泡一样容易幻灭,解脱痛苦的方法唯有修道,方能永离生死,得大安乐。”
安葬后,释尊还为父王建造了灵塔。
释尊还曾上升忉利天,为母说法,演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度化生母。又演说《大悲妙法白莲花经》,殷切讲述自己在因地所发在浊世度生的五百大愿。对比西方净土的清净庄严,释尊说:“西方极乐世界为诸净土中庄严第一,娑婆世界乃诸五浊恶世中庄严第一。”并发大愿:“无能往生诸佛净土之诸众生,自然皆来生我国度。我诸众生心性中,彼不种善根,我为之代种;彼破灭佛法,我以此因缘,共其有缘,发菩提心。”
在说完本生大愿后,释尊又续转法华等*轮。最后,释尊在灵鹫山转动了平生最为重要的心地法门,于灵山道场及八万菩萨及百万人天大众中,付法于迦叶尊者,做最后的咐嘱。昔日的灵鹫山,拈花微笑的时刻,那该是何等辉煌!直到今天,这一在灵山别传的法脉始终维系着汉传佛教的佛法生命。遥想当年,佛陀寂灭后,义净大师随同道友,“每以觉树初绿,观洗沐于龙池,竹苑新黄,奉折华于鹫岭”,并以杂言诗述其所怀,云:
游,愁。
赤悬远,丹思抽。
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遇,终望持经振锡往神州。
生命将尽,以法相付,或说:法已相付,生命可尽。这是历代祖师一直遵用的传法秩序。昔日有位禅师率性疏野,唯好山水,悟道后,乐情自遣,只一人来,或堪雕琢,将授平生。于江浙秀州华亭泛一小舟,以接送四方过往为务,人称“船子和尚”。他一边摆渡,一边等待适合自己的法子,经历了大约三十年的漫长光阴,直到遭遇夹山禅师,他才终止了这“一船明月,一船诗”的生活。
当时,夹山来到岸头,船子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刚要开口,便被船子一桨打落水中。夹山在水中扣住船舷求救,船子以桨逼之:“道!道!”夹山还没开口,船子又举桨将其打入水底,夹山豁然大悟,从水中露出头来,船子连续问“道!”夹山点头三下,乃得船子印可,云:“如是!如是!”
船子和尚嘱咐夹山说:“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夹山谨记船子教诲,辞师而行。上路时频频回首,于是船子厉声大喝:“阇梨!”夹山一听,便回头,只见船子和尚竖起船桨,说道:“汝将谓别有(你认为还有别的什么妙法,不肯死心承当)!”说完便将船翻过来,投水而逝,以绝其疑虑。
- 上一篇:毗舍离佛陀最后沐浴处
- 下一篇:涅槃前的付嘱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