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总第十讲之: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

  时间:2009年4月19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老大,学是为了修啊!

  今天我们得要谈谈“用功的方法”了。

  既然谈精进,光说跟自己无关的事情怎么行呢?

  因为正智已经产生慧焰了。正智的第一步是四念处,还有三十七道品都跟在后面呢,一点的修行能力没有那是不行的。关于空性的修行证悟,月称论师有着一些个传承的秘密的话语,这些话语隐藏在《入中论》长行的这些文字当中,也不公开地去谈,但这就是用功方法的核心。

  比如我们看《中观论颂》,“一空一切空,一切有为空,空空自性空,本来如是空”等等这些,听来听去都听糊涂了,没有两句话就几十个空字,空来空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是我们拿到《入中论》里面来,它就变得有用了。比如“一空一切空”,这句话就很有用。

  我们对一件事情,或者对自己的五蕴所在的身心的观察、观照,或者对于外在的某个事物的观照,如果真能产生相应的空的一些觉受(或称验相),那么我们就能在任何一个地方使用它,能用在自己的五蕴身心当中,也能用在自己所对境的朋友亲人中,也能用在外面五光十色的世界当中。实际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是有着一些我们自己可以拿捏的东西。月称论师指示了一个路径,就是我们修行者在这个地方,只要跟你的老师有着良好的传承关系,你的黄金换得了他的白银,你换得了他对于你的眷顾,或者是认同、支持,这样的话,在你老师的指导之下,你首先应该做一件事:应该拿个4-5秒钟体验一回这里所说的两种习气一起断的这种空性,体验一遍,人人有这个能力。我们还不要把它当成是自己往生或者是将来老了以后再干的事儿,这还不是,你的快乐生活一定奠定在这个位置上,因为它是与烦恼快乐息息相关的。其实烦恼就是快乐,快乐就是烦恼,这个道理空说无用,但关于这个4-5秒钟对于空性的体验,就是今天要谈的话题了。

  这个体验的过程,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呼吸,确定地来说,就是我们的念头。对内在来说,我们所感受的就是念头,我在想什么;对他人来说,他们都会知道我在呼吸。念头粗,呼吸就粗;念头细,呼吸就细。当我们进行外在循身观的时候,观察皮肤的感受,从上面一直沿着手臂,一直向脚底下来进行观察。就像张惠兰所说的,你检查你的哪个部位,从上到下检查放松。检查放松的过程,就是自己在关注那个部位的过程。检查放松跟循身观是一个道理。在循身观过程中,我们会出现一个情况:发现自己思想变慢了,呼吸反倒变粗了。这时经常会冒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比如突然冒出来“哎呦,我不能坐在这儿啊,我还没关门呢”。突然想起来了“我刚才穿的这个拖鞋应该脱掉”。反正只要你能够想到“我修行,我现在要修行,我一定不能动”,那个念头出来的时候,它就是化解你前面这个准备的一个念头,它一定会比前面的念头更高一招。你前面想着“我一定不能动啊”,等到你想穿拖鞋的时候,就一定想着“哎呀,这个拖鞋我如果不把它穿上(或者脱掉),我怎么能坐得安心呢?我得赶快去脱掉,赶快去解决这个问题”。等到你一出去,一动,遭了!就想到“我还是要修行”。又要准备去修行,等一坐到那个地方的时候,第三个念头又来了“哎呀,无论如何,这个窗户要关掉,要不这个风刮进来,这不生病吗?”

  我们无止境地会有解药。只要你坐下来,你就会有很多很多的念头,就会安排自己不在这儿坐着。这就是我们心里的矛盾,真正的“高人”总在第二步出现。第一步我能安排一个修行,第二步一定就是把这个修行放弃掉。我们不能够管住自己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念头跟自己的气、息和心理有关系。为什么更厉害的念头一定会出来呢?因为坐在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应在这个地方坐着了。以前从来不需要在这个地方安静地打坐,现在一打坐,跟以前的生物钟不一样了,生物习性不一样了,就像来一个不一样的管理员,这个生物钟就让你彻底不修行。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有一回,一位居士过来说:“老师,你为什么总是谈我们打坐的时间不要长呢?其实我能做两三个小时呢!”我说:“你这两三个小时坐的次数多吗?”“坐的次数不多,但是我坐的最过瘾的那次真的就到两三个小时了。” “你是怎么坐的?”“其实我的方法有点笨。一开始我就单盘,不满足,我就盘了个双盘。好不容易搬上去,搬上去有点控制不住,还有点往下滑,底下好像座位有点硬。但我还是忍住。后来呢,让一个居士给我帮忙,给我送了一根绳子过来………我不光阿弥陀佛、大悲咒念完了,最后连妈都念了……小心翼翼地左腿放下来,右腿放下来,腿伸开,终于解放了,那是我坐得最长的一次。”

  其实,高手都藏在自己心里。自己是怎么下决心要去修行的,最后还怎么从这条路上退出来。在修行用功上,我们现在真的像小孩子一样,凭着自己的能力,想跨过难关的是自己,让自己跨不过去的还是自己。修来修去,修的就是你这个想修的人。这就是一个麻烦,我们做的是拿刀口割刀背的事。本来这是起不到作用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借助过去祖师的经验,我们适当地让心来产生余兴,让我们对于修行产生一个习惯的需要,这样才能修得下去。有很多说一坐能两天三天,后来到真正用功的时候,还不到一天就放弃了。

精彩推荐